《红楼梦全读》(转载)



  
  通过图示,我们知道作者在要大家想到的不是卍,而是五铢钱,五铢钱就在于“铢”的特殊字形——金朱 ——铢
  当然卍儿16、7岁,指是的南明的16~7年时期。茗烟与卍儿,此处淫是南明化烟而去的意思,因此淫在这一回就是化的意思,我以前说过,淫字在不同章回有不同的意义,是要读者自己极力思考才能得出的东西,作者所谓“意淫”就是这样昭示看官。

  原来巧妙的是让我们认识了一个



  “金朱”图片同在的时代——明末清初时期。
  关于作品定义内容,我给大家简单列了一下:
  清:風 金 钱 刘 松 鹤 瓦 兰 蕙 蘅 芜 芬 青 秋 露 愁 凉 碧 水 满 黑 幽 蟹 桂 东,北,东北 葫芦(胡虏),达 (达子)戎羌 兔鶻
  明:月 玉 柳 红 朱 赤 (红色各种称呼都是) 香 三春 南,东南,西南
  梅花 桃花 柳絮 海棠 菊花 代表抵抗精神(花
  更多代表大家可以用这样方法在第17、18回中反复阅读,基本都能得出结论,阅读文章我们必须要遵守脂砚斋暗示的规律才能把握作者思想,因此脂砚斋对17、18回的批语:于怡红总一园之看,是书中大立意是我们阅读红楼梦这一部分的导航灯塔
  如果大家去替换一下全文这些已经被取代的事物为清明二字,红楼梦是怎样故事,就不得而知。红楼梦就是这些事物和人物的组合,掌握一个解码谱表,石头记妙不可言。
  。
  肯定有网友觉得太过牵强附会
  其实我也思考着“附会”问题很多年,既然坚定解密,一定对贯通红楼梦全篇有这至关重要作用
  大家可以不接受,但不可以忘记我这段东西,琢磨几年以后,就会恍然大悟了
  @龙行江湖AB 613楼 2014-07-18 17:13:20
  想问一下吴老师,当年刘心武上《百家讲坛》时你有跟他交流过吗?如果他知道你的红学研究一定会羞愧死!估计现如今他也跟红学会一样,希望红学成为一个死结,永远也无人解得开好!
  -----------------------------
  @人生是美丽 617楼 2014-07-18 22:10:45
  我查了下资料,原来刘心武也被红学家批评过。
  刘心武若能帮忙推荐癸酉本就好了,肯定关注度有极大提升。
  -----------------------------
  刘心武去过沁园春,直接被群里网友们的理论压制得毫无反击之力,灰头土脸跑掉了
  分散情节的悼明,往往是针对某些重要的人物或者事件。也有些地方,明确了追悼,却是笼统的。比如“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明确的“怀古”就是一种怀念。
  在这一回,作者借薛小妹之口,留下十条没有谜底的谜语。
  很多人都在猜测作者这十个谜底是什么。
  我们先了解一下谜语知识,然后再看作者用意
  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法、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再深入介绍一下:
  1.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2.反射法 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3.借扣法: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
  4.侧扣法: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红”扣合谜面。
  5.分扣法: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6.溯源法:“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7.加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好水 (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水”,自身相加成“淮”。
  8.减法: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 (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9.加减法: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可组合成谜底。 答案是:至 。
  10.离底法: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11.离面法: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12.象形法: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13.象画法: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14.直谐法: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天津”谐音。
  15.间谐法: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 “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16.比较法: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17.拟人法: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 (打一动物:蜜蜂)
  18.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19.问答法: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20.运典法: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21.排除法: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资料来源于《谜语百科》)
  猜谜技巧在于应用丰富的联想,即根据汉字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等特点,进行联想。同义词联想、替代词联想等等。
  总是需要反复阅读,琢磨推敲,或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或逆向思维,或语带双关,最后得出谜底,《红楼梦》作者就是要看官采用这些技法阅读谜面,从而突然发现作者写作目的和破绽,作者设置谜语并没给答案,目的就是看官反复揣度,领悟诗文秘密,如若思路放在寻找谜底,则完全有悖与作者苦心,猜得越准,理解作者思想越离谱。
  @心似雨田 629楼 2014-07-19 15:00:20
  四.袭人“间谍”身份的暴露
  忠顺亲王府来要蒋玉菡。宝玉本来是一问三不知,想给赖过去的。要人的竟然直接指着宝玉说红汗巾子现在就在你腰里。时间、空间、物件一致的准确,太神奇了!来要人的莫非神仙不成?当时宝玉便心理崩溃,从实招了。和蒋玉菡互换汗巾的事只有薛蟠、袭人两个外人知道,且只有近身人才会知道宝玉腰里每日贴的什么汗巾。挨揍的贾宝玉终于醒悟过来,消息铁定是袭人送出的,袭人是身边的间谍。那么晴雯、麝月等身边人呢?至此,宝玉对身边人疑心四起,谁都不敢信任了。所以传信给黛玉瞒着袭人的同时,对晴雯也都不敢明说明动,搞得晴雯一头雾水都不知道去的由头。逼得宝玉想出了送两张旧帕子给黛玉表明心意。
  -----------------------------
  @无情游 635楼 2014-07-19 23:44:49
  呵呵,这倒是真的呢,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没看吴祖本后28回之前,我还在想,人多口杂,怡红院里的事,也未必是袭人去告的密呀!
  -----------------------------
  @无情游 636楼 2014-07-19 23:48:07
  不对,还是不对,是“要人的竟然直接指着宝玉说红汗巾子现在就在你腰里”,那这事应该是蒋玉菡泄露出去的呀!袭人就算告密,也只会告诉王夫人,怎么会告到忠顺王府里去?
  -----------------------------
  多姑娘就是多尔衮
  因此薛小妹十首怀古诗,与后文“五美吟”是一个形式:将逝去的记忆以文字的形式作为变相史册传承下去,总结性反思与追忆
  @读史老姐 646楼 2014-07-20 11:58:40
  如此说来,红楼为史书的意义,是不是要大过单纯人文巨著的意义呢?吴老师在分析本书时的多少番追根溯源中,对 历史 的感受,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吴老师若有时间,我倒是非常愿意听听吴老师从红楼角度,说说红楼之外的 历史 感受。
  -----------------------------
  红楼之外的历史观,也许我个人理解不同,也许所读的材料限制,很多事情都很颠覆,但绝不是标新立异,所以有几个网友最早的从02年就追随我,记录我各种场合的即兴发言,热闹时候,很多网友都整理我聊天上传。只是我的东西,大约最终也不能为统治阶级所接受
  @废耳 642楼 2014-07-20 07:50:11
  劳驾大师赐阅拙作,看看可得《红楼梦》只0.1分真传?
  (不敢劳您多看,看三五百字也行)。
  顿首再拜。
  拙作即在本坛,弟子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61438-1.shtml
  -----------------------------
  好是作品不光要有文采,更要有文心,你下了不少功夫,但开篇就贴马赛克学写贾平凹小技就有效颦之嫌,第一感觉不好,就耐心不够了,情节不够突兀,老写读者能意料到内容,那就难有人给你留言了,因为说你好,觉得有些不给力,说你不好,也找不到哪里太多的毛糙多数人跟我一样,读过三分之一就略过了,很难留言
  贾迎春是谁?这个二木头似乎很少被人热议。累金凤事件又让人感到她的懦弱,似乎是人见人欺之人,身份也朴树迷离,有说是贾政前妻所生,有说是贾赦前妻所生,有说是贾赦妾出,还有说是贾赦之女贾政养女。为什么这么复杂?
  作者设置迎春,到底是为悼念谁?
  @216688 656楼 2014-07-20 23:01:37
  楼主为什么不回复我的问题呢,解码秦可卿,这些问题就无法绕过。如果秦可卿解错了,整个构架就成问题,因为秦是构架式的人物。
  ============================
  秦可卿折射崇祯的话,她与贾蓉、贾珍的关系,指代什么?她的弟弟又指代什么?为什么要设定这样一个死因让她死去,她的死因又指代什么??
  请解答一下。。
  -----------------------------
  小说首先是文学作品,不管伟大与猥琐,它都不能脱离文学制约,所以不管红楼梦影藏怎样的历史,但他不是历史,即便戚蓼生说得那么通透,他只能是我史家之微词春秋之曲笔,换个角度理解,那是把《史记》的手段戏说,把《春秋》用了别样笔墨
  1.秦可卿折射崇祯,不是崇祯传,而是作者提炼崇祯一些可歌可泣之处,用“可爱”的女儿形象体现
  2.红楼梦中是淫,作者强调意淫,其实就是要你动脑筋,意思是“淫”跟“意淫”风马牛不相及,淫是红楼梦中就是令人无法再能用思想表达的极限感情,在秦可卿与宝玉相关的淫,都是皇权的意思。秦可卿的淫就是印 “淫”=“印”=皇权或者说江山社稷
  3.红楼梦是文学作品,要表达崇祯吊死,在故事情节安排,就要让本来活的好好的一个人,必须突兀地非正常死亡,所以安排了“淫上天香楼”后吊死情节
  4.淫上天香楼,这样的死亡在情节上是自然的,合理的,对于表达崇祯要吊死到槐树上,这样复杂而不能忘却是一幕,作者在情节安排,这里不能完全实现,必须有所补充,因此在小说吴祖本后半部,我们看到了他代表着明的身份是林黛玉一死,还原与回放千古绝魂的一幕
  你不要人毒害太深,我一直不想说你。所以故意不回复你,而不是害怕你的问题,你误解了
  贾迎春是谁?这个二木头似乎很少被人热议。累金凤事件又让人感到她的懦弱,似乎是人见人欺之人,身份也朴树迷离,有说是贾政前妻所生,有说是贾赦前妻所生,有说是贾赦妾出,还有说是贾赦之女贾政养女。为什么这么复杂?
  作者设置迎春,到底是为悼念谁?
  我这里简要说一下
  首先我们看判词她的死与谁有关
  “子系中山狼得知便猖狂”
  她嫁给的人是孙绍祖
  作者用了一个障眼法,也就是红学看到的假象:子系是孫,所以就平面地看到了孫绍组
  其实这孙绍祖应该是绍组孫
  结合判词就是绍组子系中山狼
  绍组是谁?
  我们看看郑芝龙、郑鸿逵的父亲,正是郑绍祖(又史料称郑士表)
  在宏光政权覆灭以后,郑芝龙、郑鸿逵扶持朱聿键建立隆武政权,仓促之下,都是传戏服做朝,完全控制着这个手无缚鸡之力里的“皇帝”,清人逼近时,郑芝龙更是迫不及待第降清做了汉奸
  忘恩负义不谈,完全把隆武帝摆弄为傀儡,最后遭俘的隆武绝食而亡,而这个郑芝龙却成了清人的爪牙
  所以,绍组子系中山狼的正解,是郑绍祖的儿子们是中山狼!
  中山狼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东郭先生用人格出卖,骗过猎人,放出是中山狼还要他果腹,这是用典故骂人:绍组子系中山狼——郑绍祖的儿子们就是无情无义的垃圾
  所以迎春的设置,作者是悼念南明最没有软弱无能的朱聿键!虽然他不是木字辈的朱家人,但他是正宗的皇室。他在那样艰难环境下称帝,即便穿着戏服登上龙椅,也是汉人是精神支柱和向往。
  朱聿键(1602年-1646年),小字长寿,南明第二任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 。1644年,崇祯帝在北京自缢,1645年弘光帝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并于同年开铸隆武通宝钱,1646年,清军入福建,朱聿键在汀州被掳,绝食而亡,享年44岁。永历帝即位后初上尊谥思文皇帝,永历十一年上庙号绍宗,改谥号为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人物生平

  朱聿键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后裔,系太祖九世孙。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丙申生于南阳唐王府,母妃毛氏。其祖父唐端王朱硕熿惑于嬖妾,不喜爱朱聿键的父亲世子朱器墭,把朱器墭父子一起囚禁在承奉司内,欲立爱子。后朱器墭于崇祯二年被毒死,朱硕熿讳言其事,但经守道陈奇瑜奏请,朱聿键被明廷立为唐世孙,不再被囚禁,同年朱硕熿也去世。
  1632年(崇祯五年)朱聿键继为唐王,封地南阳。崇祯帝赐其皇明祖训、大明会典、五经四书、二十一史、通鉴纲目、忠孝经等书。朱聿键在王府内起高明楼,延请四方名士。
  1636年(崇祯九年)七月初一,朱聿键杖杀其两位叔父福山王朱器塽(死)、安阳王朱器埈(未死),为其父当年被毒死一事报仇。当年八月,清兵入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朱聿键上疏请勤王,不许,乃自率护军千人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崇祯帝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因与农民军相遇交锋,两名太监被杀,乃班师回南阳。冬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幽禁在凤阳高墙。崇祯帝改封其弟朱聿鏼为唐王。
  朱聿键高墙圈禁期间,凤阳守陵太监索贿不得,用墩锁之法折磨之,朱聿键病苦几殆。后凤阳巡抚路振飞入高墙见之,向崇祯帝上疏陈高墙监吏凌虐宗室之状,请加恩于宗室。乃下旨杀欺凌唐王之陵监石应诏。
  1641年(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陷南阳,杀死朱聿鏼。
  1644年(崇祯十七年),崇祯帝在北京自缢死,南京拥从洛阳逃出的福王子朱由崧为帝,在南京即位,改年号弘光,实行大赦。在广昌伯刘良佐奏请下,囚于凤阳的朱聿键也被释,并封为南阳王。[南京礼部请恢复唐王故爵,朱由崧不允,并令朱聿键迁至广西平乐府(今桂林南),但朱聿键贫病不能行。
  登基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五月,朱聿键赴平乐途中,在苏州闻清军已破南京,遂至嘉兴避难。六月辛酉,朱聿键至杭州,遇潞王朱常淓,奏请其监国,不听;请朝陈方略,不允。当时镇江总兵官郑鸿逵、户部郎中苏观生至杭州,与朱聿键谈及国难,泣下沾襟。后朱聿键被郑鸿逵护送,前往福建。途中在浙江衢州闻得潞王常淓已在杭州降清,于是南安伯郑芝龙、巡抚都御史张肯堂与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商议奉朱聿键为监国。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六月己卯(二十八日),朱聿键在福建建宁称监国。闰六月丁亥(初七)至福州,以南安伯府为行宫。闰六月丁未,朱聿键于福州称帝,宣布从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年号为隆武元年。改福建布政司称福京,改福州行在为天兴府,改布政司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升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封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蒋德璟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继祚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樱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黄鸣俊、李光春、苏观生等人为礼、兵各部左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朱聿键即位后上高曾祖父四代帝号,高祖唐敬王朱宇温为惠皇帝,曾祖唐顺王朱宙栐为顺皇帝,祖父唐端王朱硕熿为端皇帝,父唐裕王(追封)朱器墭为宣皇帝。四代祖妣皆追封皇后。封弟朱聿锷为唐王,封国南宁;升叔德安王朱器?为邓王;追封弟朱聿觨为陈王,子朱琳渼为陈王世子。遥上弘光帝尊号“圣安皇帝”。隆武元年七月下令将嘉靖年间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三殿之名恢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各衙门前加“行在”二字。
  当时,在绍兴还有鲁王朱以海建立的小朝廷,亦自称“监国”。清军攻绍兴,朱以海派使者前来福州向朱聿键求援兵。信上称朱聿键为“皇伯叔”,而未称“陛下”,朱聿键怒,令杀鲁王信使。
  去世

  1646年,清朝贝勒博洛率军攻福建,朱聿键苦于自己无兵,命大学士黄道周外出募兵,黄道周组织“扁担军”迎战清军,一战全部覆没,朱聿键只得亲自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而为郑芝龙所阻留。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以致隆武朝廷门户大开。此时清军越过仙霞岭直入福建,攻陷建宁,直扑延平。杨凤苞称“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
  1646年8月21日,朱聿键逃出延平,到汀州城外时被清军追上,他带着曾皇后和忠诚伯周之藩等躲入关帝庙。清兵在门前厉声呼喝:“朱聿键出来。”忽然,一个人手持钢刀跳出庙门,高喝我就是隆武帝,挥刀杀向清兵,清兵急忙发乱箭将他射死,原来此人是周之藩,他舍身想掩护朱聿键脱险。清兵也怀疑他不是隆武帝,进庙搜查,只见后门洞开,庙内空无一人,知朱聿键和曾皇后已从后门逃入汀州城内。清军前锋统领努山命令几百个兵士穿上明军服装,打着明军旗号,直奔城门。汀州守军以为是败退下来的明军,让清军一拥而入,俘获了朱聿键和曾皇后,并将他俩分别押入轿子送往福州。到闽江支流九溪边停下休息时,曾皇后猛然窜出轿子,哭喊一声,陛下宜殉国,妾先去了。纵身跳崖身死。朱聿键也几次想自尽,都因清兵的严密监守而未成,于是绝食而死在福州囚处。不过另有一说是朱聿键是被清军乱箭射死在汀州城衙的大堂上。朱聿键终年四十五,百姓敛葬于罗汉岭。壬戌,天兴府陷落,阳曲王朱敏渡、松滋王朱演汉、翼城王朱弘橺、奉新王朱常涟遇害。十月辛卯漳州陷落。其弟唐王朱聿鐭于十一月在广州继位,改元绍武,是为明文宗。永历帝即位后,不知隆武帝下落,初上尊号思文皇帝。当时有说法称隆武帝潜至安溪妙峰山为僧,或称在汀州单骑逃跑,藏于乡民蒋氏家中,清兵去后前往大帽山。永历五年曾遣侍郎王命璇巡访隆武帝下落,1657年(永历十一年),确信隆武帝已死,上庙号绍宗,改谥号为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2为政举措


  战略

  在总体战略上,朱聿键总结弘光覆亡、潞王降清的教训,将“平寇”(即镇压农民起义)为主改为“御虏”(即抗清)为主。他即位十天后,就诛杀清朝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敕谕文武臣民曰:“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彝污我宗庙,害我子民,淫掠剃头,如在水火。朕今诛清使、旌忠臣外,誓择于八月十八日午时,朕亲统御御营中军平彝侯郑芝龙、御营左先锋定清侯郑鸿逵,统率六师,御驾亲征……”这次亲征由于郑芝龙兄弟的阻挠,没有实现。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是从隆武时期开始的。
  内政

  朱聿键针对万历以来党争给国事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就任监国时,他亲自撰写了“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
  朱聿键在南明诸统治者中是比较关心百姓的。为了减轻民间疾苦,他施政的一个重点是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监察御史吴春枝纠劾邵武通判陈主谟、古田知县吴士燿、汀州知府王国冕贪污虐民。他当即下旨:“各官赃私可恨,皆纱帽下虎狼也。若不严惩,民生何赖?都着革了职,该抚速解来京,究问追赃充饷。”当他听说被清朝逼勒剃头的军民往往遭到南明官军诛杀时,特别下诏“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严禁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施屠戮。
  人事

  朱聿键以明朝疏藩即位称帝,尽管他颇想有一番作为,重建明朝江山,可他曾经是高墙中的罪宗,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没有足够的名分,这一先天弱点使他不能不依赖倡先拥立的福建实权人物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即位后就以拥戴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为了收揽人心,任命黄道周、蒋德璟、苏观生、何吾驺、黄鸣俊、陈子壮、林欲楫、曾樱、朱继祚、傅冠等二十余人为大学士,入阁人数之多,在明代历史上从未有过。任命张肯堂为吏部尚书,何楷为户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曹学佺为太常寺卿。
  当时,弘光朝首辅马士英在浙东成了过街老鼠,要求入仙霞关朝见。朱聿键内心里是欢迎他的,郑芝龙同马士英关系较好,也主张收用马士英。可是,朝廷上许多文臣都表示强烈反对,礼部尚书黄锦、太常寺卿曹学佺等上疏力争。朱聿键只好下诏定士英为“罪辅”、“逆辅”,让他在江浙“图功自赎”。对于弘光时依附马士英的杨文骢父子,朱聿键优加委任(主要原因是在唐、鲁争立中杨氏父子站在隆武朝廷一边)。隆武二年正月,在给杨文骢之子左都督杨鼎卿的诏书中特别转达了他对马士英的关切:“阁部臣马士英,朕必不负其捧主之心,在辅臣亦当痛悔其误陷圣安(弘光帝)之戾。诸臣万疏千章,岂夺朕心公论?”隆武帝在用人取舍上力戒门户之见,不咎既往,只要参与抗清就量才录用。
  3人物评价


  朱聿键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乱世,手中兵马也不足以和清兵抗衡。他本人可以说是南明诸帝中较有能力的皇帝,只可惜在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势力,才使得他无所建树,最终隆武朝廷的复国计划失败。朱聿键自奉甚俭,品格在南明诸君中是少见的优良。
  历代评价

  黄道周:“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
  钱秉镫:“当今天子高帝孙,鲁国同是至亲藩。改元本非利天下,域内原宜奉一尊。越东诸臣殊可笑,誓死不开登极诏。天子洒笔亲致书,相期先谒高皇庙。闽中恃越为藩篱,如今越破闽亦危。往事纷争不足论,与国既失应同悲。昨夜中宫诞元子,通侯鹊印何累累?中兴所重在边疆,恩泽冒滥同烂羊。唇亡齿寒古所忌,君不闻元子之诞唇先亡。”
  顾诚:“朱聿键锐意恢复,颇有中兴之主的气概。南明灭亡以后,有一些遗民甚至认为留都立国之时就应该效法东汉光武帝不考虑亲疏,径直以朱聿键继统。然而历史过程不能悔棋,明朝的制度和1644年夏的局面都绝不允许凤阳高墙(皇室监狱)中被囚的“唐庶人”当皇帝。即便在他被拥上帝位之后,号召力也不很大。朱聿键自知以远藩子孙入继大统事属偶然,必然出现争议。为了取得南明各地宗藩官绅的承认,不得不耍弄权术。
  以上朱聿键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很多内容,未加正式,敬请斧正与原谅
  这下人肉搜索,我钻鼠洞也躲不开了。玉照曝光。。。。
  @还是时间裂缝 672楼 2014-07-21 10:12:59
  这下人肉搜索,我钻鼠洞也躲不开了。玉照曝光。。。。
  -----------------------------
  @红楼传音 673楼 2014-07-21 10:25:36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黑白颠倒的世界,真理被称为伪学术,谁知那个真人就不会被称为小人呢
  @无情游 681楼 2014-07-21 16:18:15
  哎呀怎么发了两遍,刚才第一遍明明显示网络错误是没有发出去的,才又补充了一句话重发的。抱歉呵。
  另外,雁飞仅仅只看了我转给她的被删的那个贴子的一点点摘录(我当时发Mail给她的时候吴老师考证的那些资料都没有发)。
  现在我已经把吴老师发给我的文本《梦断天涯》都转给她了,她也会更多了解吴老师的研究的。
  -----------------------------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感谢许许多多的无情小妹,包括各界给我大力支持的朋友们,你们一样为传播不朽的巨著付出的心情、劳动与金钱,一样是全新红楼梦思想的奠基人。如果几十年以后,甚至上百年以后,中国人真正读懂石头记,请把自己的故事留给后人,他们会感动这个艰难的时代我们彼此之间的团结。

  @216688 678楼 2014-07-21 12:47:32

  -----------------------------
  存疑吧,我们之间,必定有人陷入思维死胡同,你看v哥的东西太多了,继续跟着他的思路走吧,他也能把你带出一个通道的。
  @红楼传音 671楼 2014-07-21 10:01:23
  你的朋友雁飞对吴老师的评价确实是很高的。楼主“还是时间裂缝”反应有些过激,是该控制一下脾气了。
  你说的“对于传统红学和与他自己的观点完全不同的,他往往接受不了,而且根本就不看。”,这里需要我多讲几句了。
  说明一下:楼主“还是时间裂缝”,是我在红楼梦群里的群友,我和群里的人通常叫他“真人”,下面都这样称呼他了,说到你所称的“传统红学”,我先百度一下“红学”,并摘要如下:
  ... ...
  真人属于什么流派,我不好说,但真人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悼明骂清(隐写 历史 ),作品的成书时代是康熙年间,作者是空空道人=情僧=石头(吴梅村),以后对吴梅村的遗作有个创作集团进行增删、润色、评点、传抄等,这个创作集团的主要成员有曹雪芹(严绳孙)、脂砚斋(韩菼)、吴玉峰(徐乾学)、孔梅溪(徐可先)、畸笏叟(秦松龄)、绮园(吴绮)等等。
  真人也是从看“传统红学”过来的,据真人自己讲,他是1980年开始看《红楼梦》,从2002转入专注严谨的红楼梦研究,因为这个时候真人发现红学错乱不堪,对红楼梦解释有许多致命的硬伤。最早是看到了一篇入选中学课本的明末清初 文学 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该文开篇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直接点明文章的时代背景,引起真人的极大关注和思考,因为他看到的脂批石头记,凡写时间的落款基本上是天干地支纪年法,而且不加皇帝的年号。
  真人从2002开始,专注于红楼梦的研究,那是不顾赚钱、不顾家庭、不顾自己身体的全身心投入。十三个年头围绕红楼梦的方方面面的苦苦钻研,方有现在的研究成果。其对红楼梦文本本身、红楼梦各版本以及与红楼梦相关的各个时期的各种流派、各种观点、各类书籍、文章(包括纸质的和网络上的),都有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与研究。所以网友“无情游”提到的真人“对于传统红学和与他自己的观点完全不同的,他往往接受不了,而且根本就不看。”,是不了解真人,真人不是不看,恰恰相反,而是看了,并且是太熟悉了,大家想想,在本帖里发帖的网友的文字能有多少,看完能用多少时间?
  真人之所以敢这么牛,也不全是狂妄,自有他的底气。真人自己提到,他曾经亲手抄过红楼梦文本,当然抄了51回,因为一箱纸用完而作罢,但将已抄完的51回15卷按照古抄本的样子装订成册,真人自己说,一是熟悉红楼梦文本,二是亲自体验一下过去抄书人用毛笔抄写、最后装订的工作量,直观掌握石头记抄本抄写、传抄的过程,尤其是传抄的时间;真人自己讲,他看红楼梦的节奏,很多时候就是一天看上个两三页,大家想想,一天看两三页,那就是在细细琢磨文字,联系前后文的琢磨,联系文本翻找、查看资料。......
  -----------------------------
  @无情游 680楼 2014-07-21 16:03:12
  红楼传音网友,多谢你和我说了这么多。
  就像在V哥那个贴子里一个“吴氏石头记”(好像是他吧?希望我没有记错网友的ID,懒得去V哥那里翻帖子了)一样,我也很感谢他顶着压力,反反复复重申吴老师、V哥、刘俊俊等人之间的是非。当时所有人都在指责他,不要搞内讧了,可我很感激他让我了解到一些事实。
  当时我曾经回复过他一次,我说:“这世上有种品格叫作疾恶如仇,在你身上,我就看到了这种品格。”
  对于我,......
  作者:无情游 时间:2014-07-21 16:03:12
  没有时间仔细写了,只能简单的回复你这么多。
  再次感谢你的回复,并且,希望将来有机会慢慢交流。
  -----------------------------
  @红楼传音 683楼 2014-07-21 16:49:59
  好的 有机会慢慢交流。
  我打字太慢 实际上有很多感慨 没顾上写
  看看以后有时间 再写一些吧
  -----------------------------
  你可以写真人列传了,
  
  多年潜伏在我空间,一直不说话,偶然留言到是有,观察我好几年才让我熟悉起来。
  @还是时间裂缝 672楼 2014-07-21 10:12:59
  这下人肉搜索,我钻鼠洞也躲不开了。玉照曝光。。。。
  -----------------------------
  @人生是美丽 689楼 2014-07-21 20:05:51
  看过,俊俊给的三批红楼里面就有。
  刘心武上电视,红学会没阻拦吗?刘不是红学会的人吧,他的讲座我没看。
  我总觉得红楼梦不是映射清朝人的家事,对这种内容浏览下,不关注。
  -----------------------------
  大多数人读红楼梦,首先印象中人物都是明朝的,是直觉,为何不是清朝?都没有追问自己为什么。认真了就会有发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