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4.
也許我們的全部愛情只是些暗示和象征罷了。
這是塗寫在門柱上和前面已經有人走過的疲倦的路上隨便塗寫的文字罷了。
也許你和我是典型的人物,那時落在我倆中間的哀傷是由于我們在尋求中感到失望而産生的,每人都在努力你追我趕,不時瞥見對方的影子,而那影子總是在我們前兩步就拐過了街角。
2775.
我們點上土耳其大雪茄,側臥在草地上,塞巴斯蒂安望著他上面的樹葉,我望著他的側影,灰藍色的煙沒有一絲風幹擾,一直飄到深綠色樹葉的陰影裏,煙草的甜香和周圍夏天的甜香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芬芳的金色葡萄酒,仿佛把我們托舉起來,離草地一指高,使我們懸在空中。
2776.
我想在我幸福生活過的每一處地方埋一件寶貴的東西,等到我變得又老又醜和不幸的時候,我就可以回去把它挖出來,回憶往事。
2777.歷史是什麽?歷史就是投懷送抱,就是與一些人背道而馳,又與另外一些人成幫結夥。
2778.
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我閉著眼睛,我用飄忽不定的心跳虛構一個故事,一個可以貫穿一生的故事,我看見探頭探腦的標點符號在腦子里跑來跑去,似乎有很多事情正等著它們去詰問,歎息和終止。
2779.就算終究也只能是個shit,但至少可以成為well done shit。
2780.
天使與魔鬼完全是一樣的,是可以轉換的原型,所有截然對立的事物都有此特徵:
守護天使在戰鬥中戰勝了你的敵人,在你的敵人眼中,他就是毀滅一切的魔鬼。
2781.不要對我說19世紀的作家不知道電影技巧,恰相反,是電影導演們借用了文字技巧。
2782.
任何敘事性的小說都命中注定必須簡練敏捷,因爲,在塑造一個包含萬物的世界的同時,小說並不能面面俱到。小說只能對此提供暗示,再要求讀者取彌補以系列文本沒有填滿的小縫隙。
2783.徘徊漫步不等于浪費時間。就像人做重大決定之前常要駐足思考。
2784.
只有一個理由充分到讓我真正相信美國人確實登上了月球,那就是俄國人沒有反駁,沒有指責他們造假。
2785.
我相信曆史學家說的拿破侖死于1821年所需要的理由要遠複雜于相信郝思嘉嫁給了白瑞德所需要的理由。
2786.
最激進的解構主義者也不會認為根本不存在事實,因為,要給出解釋,必須有某種可以解釋的東西,如果解釋的系列沒有終點,它必須有一個叫事實的起點。
2787.
解構主義者說,我們只有通過解釋才能瞭解事實,如果只知道解釋和對解釋的解釋,我們就永遠都不能認識物自體。
2788.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山是宗教的象徵,日本人把山看成是神的身體,登山是一種最高級的祭祀方式。
2789.大雪滿天地,胡爲仗劍遊,欲知心底事,同上酒家樓。
2790.
沒有核心和邊界的概念是沒有意義的,任何作品都必然包括藝術家的觀念,古典的、宗教的、封閉的和完全沒有創新的觀念也是觀念。
2791.
夜久蠟堆紅淚,漸覺新寒侵被。冷雨更淒風,又是去年滋味。
無寐,無寐,畫角南樓吹未。一《如夢令》
2792.
寒意透雲幬,寶篆煙浮。夜深聽雨小紅樓。姹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
臨遠怕凝眸,草膩波柔。隔簾咫尺是西洲。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愁。
2793.有些話天生是箭,說出來就是爲了刺穿人心。隨即破壞了所有過去的美好。
2794.讓我們永不返回華燈之下吧,永不讀完自己的書。
2795.我沒忘,我什麽都不會忘。我這輩子經歷的事就像條掛毯在我眼前掛著。
2796.不管是多少千年的塵緣,前世已結,重入輪回。
2797.
我們被粗暴的掠奪了童年記憶。無數個童年在水泥攪拌機里被粉碎、混合,重新砌成一座城市,跟我們記憶里的城市毫無關聯。
2798.
“80后”的追憶或許正是一種集體的互證行為,用你的故事印證我的回憶,用我的細節作為你的補充,最後,大家一起重新構建出一個真實的,或者說看起來最真實最經得起推敲的童年,即使我們無法親眼看見它。
2799.
學問之關涉無窮,而一人之精神有限,有所通則有所蔽,詳于此或忽于彼,稍形率爾,疏漏隨之。
2800.
那一代學人都活在樸實的學術風氣之中,做的是學問,整輩子不必拿現學現賣的知識撐門面。那是造化。
到了大學教育慢慢淪為出納科的遊戲的時候,到了大學教授忙著揣摩小宦官的眼色的時候,他們早已逍遙林下退而休之了。那叫乾淨。
2801.
談到一個人的善,要追問到他本來的心跡,要看他心跡是不是為善。
存心善,才算善,哪怕是轉出惡果,仍舊無損於他的善行;相反的,存心惡,便算惡,儘管轉出善果,仍舊不能不說是偽善;進一步說,不但存心惡如此,就便是存心不惡,但并沒存心為善,轉出善果,也不能說是善行;更進一步說,存心不善不惡,但若有心為善,轉出的善果,也是不值得稱道的。
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2802.
你口口聲聲要問一個人本來的心跡,你懸格太高了。
人是多麼複雜的動物,人的心跡,不是那麼單純的,也不是非善即惡的。事實上,它是善惡混合的、善惡共處的,有好的、有壞的、有明的、有暗的、有高的、有低的、有為人的、有為我的。
而這些好壞明暗高低人我的對立,在一個人心跡里,也不一定是對立狀態,而是混成一團狀態,連他自己也弄不太清楚。
心跡既是這麼不可捉摸的抽象標準,你怎麼能用這種標準來評定他存心善,還是存心不善不惡,還是存心惡,還是有心為善呢?心跡狀態是一團亂麻,是他本人和別人都難分得一清二楚的啊。
2803.須知在事物層面只有有無可言,而無真假可言。只有到了語言層次,才發生真假問題。
2804.
人之所以看故事,首先是精神上的不滿足。 故事的本質是反抗生活。
活得平庸了,要看西部片,
感受到不平等,需要去電影院看一個愛情,
活得龌龊,便需要一個王者的故事。
故事是對人生的修正,通過看他人的故事而探究自己,故事的收尾需要講出一個理,此理最好不是語言,是一個人物的反常情緒,或一個視覺意境。但有了這個理,觀衆靈性上才可滿足,否則僅覺看了一場熱鬧。
2805.
武俠片曆史上的大多數影片的性質和現今大片一樣,不是敘事電影,是晚會。
晚會沒有價值觀,只有口號,“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和“給您拜年了”性質一樣。
一個故事的核心是辨析價值觀,一個晚會的核心是湊場面和湊名角。
2806.
中國文人傳統文化的恐懼是禮崩樂壞,儒家文化便是從這種恐懼中產生的。
創立這種恐懼的孔子,因年輕時身份低微和晚生了幾年,並沒有真正經歷過廟堂級別的禮樂,是一路問來的。
維斯康蒂和貝托奇在資本主義時代緬懷貴族時代晚期,《豹》和《1900》,正是孔子心態。
2807.
電影的白銀時代是“默片末期”,當有聲片即將發明,默片即將結束的時候,做默片導演的幾乎都是英才,拍出來的幾乎都是好片子,因為沒有視覺才華的人幾乎都被淘汰出局。
2808.
波蘭有句諺語“有平等的人,也有更平等的人”。
基耶斯洛夫斯基對這句話的解釋是:“我們都想要平等,我想這絕對不是真的,我認爲每個人並不是真的想平等,而是想要更平等。”
當我們一個人處于劣勢時,希望獲得平等。而當一個人處于強勢時,則希望享受特權。
2809.
海明威說過寫小說不難,只要多寫對話,人們就會喜歡。
“人們太喜歡對話了”這是訣竅,也是無奈。 對話是人們最容易理解的東西,而以文字描述畫面,多數人則沒有感覺。
2810.
編劇生存的第一個技巧,是制作贅肉的技巧,正像導演生存的第一技巧是裝出對廉價的價值觀感興趣。
2811.
人在讀文字時的心理是尋求意義,而觀影是獲得意境。電影是意境的藝術,而不是意義的藝術。
2812.
導演要警惕被制片人盛贊的劇本,編劇制作贅肉的技巧越華麗,給導演帶來的麻煩越大,制片人很多時候都是強烈要求拍贅肉的,因爲正是這些贅肉最初感動了他。
導演的工作包含著詭詐,你的合作夥伴往往是無法說服的,因爲你不能改變他人的審美,那是他自小到大形成的,讓他服從你的審美,只能采取誘騙的方式。
2813.
場景、情節、情緒是一體的,一個變了三個都要變。
侯孝賢之所以是大師,因爲他影片中的人物都是小花小草,一歲一枯榮,在閑言碎語間一個人便死了。
2814.
日本刀劍片中在著太多“一念之差,便萬劫不複”的武士,強悍卻容易崩潰。
在這個角度講,座頭市的確是個特例。他很難沈浸在痛苦中,很容易被眼前的趣事轉移注意力,散漫得像個中國人,因此經得起折騰。
2815.一個人等來了他形象最好的時候,但他的時代卻已經過去。
2816.好的敘事,要像唐詩一樣懵懂,宋詩不如唐詩,便是把事講得太分明了。
2817.
“口是心非,方爲台詞”,這是從生活經驗裏提煉出的藝術原則。
生活裏,人人皆口是心非,即便用意是真實的,用詞也經過了僞飾,因爲人跟人交往是有分寸感的,畢竟不是自己跟自己說話。
2819.你們只看到勝負世界的殘酷,其實勝負的世界是很純潔的。
2820.天生閒散的人喜歡蘭姆隨筆溫煦。天生尖刻的人討厭蘭姆隨筆偽善。
2821.
毛姆說他受不了“典雅的伊利亞”,說蘭姆隨時擺出滿腔愛心滿懷慈悲的姿態,隨時等著別人摔一跤好讓他沖上前去問寒噓暖。
2822.僞善做到極致後,自己也會被感動,並尋求悲劇結局,以全一世美名。
2823.
“串一堆熱鬧”是清朝小說的思維,如同清朝的建築花飾,繁複無聊。
清朝小說整體不好,都是場面,對人對事無態度,“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算什麽態度?寫得好,是文筆好,只是才子,而非小說家。
2824.不能說有路有車,就是公路片,有馬有戈壁,就是西部片。
2825.十合一升,十升一斗。量盡大倉粟,人心猶未朽。萬事休將一概看,自然壽算能長久。
2826.既有成必有敗,陰陽剝始消除快。有心我你不能安,無念大家得自在。
2827.
我現在想到的是我認爲應列爲最最好的一部,塞林格的《麥田裏的守望者》,也許是因爲這一部如此充分地顯示了我打算要說的道理:
一個青年人,不管持有什麽古怪的主張,總有一天必須當一個成年人的,他會比某些人聰明,會比大多數人更加敏感,他也許是因爲上帝使他頭腦裏有這樣的想法吧,他愛成年人,希望成爲大人的一員,人類的一員,他想參加到人群裏去,但是失敗了。在我看來,他的悲劇不在于,如他或許會想的那樣,自己不夠堅強,不夠勇敢或是不值得被接受進人類。他的悲劇在于,當他企圖進入人類時,人類根本就不在那裏。他沒有什麽可以做的,除了瘋狂地,一本正經地亂飛,在他那只倒置的玻璃杯裏,直到他或是放棄,或是自我毀滅在亂飛亂撞之中。
2828.
像一切藝術家那樣,他不由自主的把生命抛擲在尋求自己和讓自己回答只有上帝能解答的問題上。
2829.
我不相信答案能給找到。我相信它們只能被尋求,被永恒的尋求。
而且總是由人類荒謬的某個脆弱的成員。
2830.
我們的生命怎麽就悄然化爲一些無風、無聲、疲憊地重複著的疲憊的姿態。化爲沒有手在沒有弦上撥動的古老的振響的回聲。夕陽西下時我們凝成了狂妄的姿態,玩偶們僵死的姿態。
2831.
當你有許多上好、強烈的仇恨時,你是不需要希望的,因爲仇恨本身就能給你提供足夠的養分。
2832.漏夜披覽,滿心荒寒,不啻僧庐聽雨,又等天明又怕天明。
2833.那確然是疑弓疑蛇的歲月,蔣老先生乾咳一聲,全台灣吃川貝枇杷露。
2834.
中國大陸經歷五六十年代政治浩劫的人,他們心中養的也許不是憂患,不是離愁,是怨懟,境界複雜的多。
2835.
三四十年代出世的人是趕上最後一葉載愁扁舟的人,離亂中成長,憂患中閱世,小老頭活到真老頭。
2836.
如今我的想法是:
但凡是個敏感的成人,生來就有資格郁郁寡歡。
我還認爲,在一個成人的內心,那種希求氣質超群的渴望,那種“不斷奮鬥”的渴望最終只會讓這種憂郁雪上加霜。這個“最終”既終結了我們的青春,也終結了希望。
2837.
往日的歡樂時常伴隨著狂喜向我襲來,這狂喜如此強烈,以至于最親近的人都無法與我分享,我只能帶著它走開,走到靜谧的大街上、小巷裏,只留些許碎片,好蒸餾出精華來注入書中的只言片語。
我想,我的歡樂,或者說我那善于自我幻想的才能,或者隨便你給個什麽稱謂好了,算是個例外。那並非渾然天成,而是造作失真,就像“大繁榮”時期一樣失真。
2838.你們是地上的鹽。但是如果鹽失了味,怎能讓它再鹹? —馬太福音
2840.
有時她懷著一種顯而易見的反叛心理維護著她僞裝的面具,並戴著它張望外面的世界,好像在說:“沒錯。那又怎樣?”有時她讓自己感到害怕,她表演得那麽自如,以致要恢複自己的本來面目已十分困難。
2841.
她帶著一股讓人哭笑不得的興奮勁兒處理著每天的事情,就像戰後的幸存者,仍穿高跟鞋,塗口紅,走在廢墟之中。
2842.
相信未來是一種差勁的美德,你說呢?有點像閉門造車。你知道吧?精神可嘉,但方式卻不敢讓人恭維。
2843.一直有理想,可是經常又把理想放下來,一頭扎進生活。扎一陣子,又想要理想。
2844.
前幾年熱心革命的作家光榮偉大,過幾年只有遺老遺少醉鬼性變態才吃的開。
前幾年三代貧農才吃的開,過幾年卻紛紛透露自己正是沒落貴族的兒女,哪怕他的爹媽的唯一高貴證據是吸過一口鴉片。
2845.
堪輿家說,人固有禍福興衰,書又何嘗不有否泰。
今日的舊書價,大概是帝秦以來最高的時代,然而買書又讀書者有幾人哉。
書應讀的不止是書上的文字故事,書後面還有“人”,書交上了泰運,書裏面的人,卻可能還在史海中沈淪。
2846.
憶昔荷香香霧裏,絕好花時,已是傷秋地。潑水野凫隨棹起,滿衣濕氣沾涼翠。
獨寫新詞君有意,補畫題詩,重省當時事。欲說情懷無一字,鼓琴莫待鍾期死。
一梁鼎芬《蝶戀花》
2847.
歷史給清廷留下很多機會,即便從鴉片戰爭算起,也有七十年時間,然而清廷辜負了歷史機遇,在不得不踏上現代化道路之後始終王顧左右,始終不願走上人類正途,先是以中國文化優越論拒絕全面學習西方,實際上就是拒絕對與新經濟體制已嚴重不合的政治架構進行改革。
直至甲午戰敗,清廷方才覺悟,一切歸零,重新開始,踏上全面革新的維新之路。
然而遺憾的是,維新改革只持續了三年時間,又被政治野心家所利用,以民粹主義煽動民族主義,一場與世界潮流、中國利益完全背離的義和團戰爭幾乎將中國拖到沉淪的谷底。
直至新政,直至預備立憲,清廷重回政治改革道路,然而不久之後,兩宮去世,一個弱勢的權力中心無法維繫劇烈的政治變革,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大清王朝終於在一場軍事嘩變中成為歷史陳跡。
2848.不要再武裝自己的虛偽和膽怯,我們都是那個拿著木棍對著影子比劃的人。
2849.
冰冷的石頭相碰都會撞出火來,每個石頭中事實上都有火種,可見再冰冷的事物也有感性的質地,情何以逃呢?
情仿佛是一個大盆,再善游的魚也不能游出盆中,人縱使能相忘于江湖,情卻是比江湖更大的。
2850.玩積木的孩子,搭積木時很快樂,推倒積木時也很快樂。
2851.流暢的珠圓玉潤的呈現痛苦本身就是令人懷疑的事情。
2852.
很長時間后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于惡之間的力量在戰鬥,而僅僅是兩個不同的惡,在為了控制世界而互相爭鬥。
2853.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連綿,今朝麗日晴天,愁緒都隨柳絮,隨風化作輕煙。
2854.翩翩若仙的,也許俗不可耐。訪戴夜歸的,其實並不灑脫。
好久没来。楼主一直在。由衷敬佩。 (ZT丶ing)
呵呵。撓頭。
2855.
沒有施力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
在不幸和貧窮的背後,哀號與控訴的背後,爲什麽每個人都在以受害者自居,難道我們都只是受力物體?
2856.沈浸至虛擬或真實的歲月,那不停不停流逝的光影之末,尚留給我花火于油鹽。
2857.
大聖跟了唐僧就不牛逼了,不過是個會飛的、長毛的諸葛亮,爲一點知遇之恩把什麽都搭上了。
终于下定决心拿起笔,把它们抄录纸上。 (山竹君)
那,會Po圖來看么?
2859.世上不存在不溫存的迷路,也不存在不悵惘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