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杂文集(添加中)


  今人名字无忌讳
  ——关于《炮打高致贤!!!》回复之五高致贤
  《炮打高致贤!!!》的帖子中,楼主说“你在《回忆录》中大呼小叫、直呼其名,甚至乱叫人的外号”。这里边直呼其名是真的。对亲密好友的外号也叫过,但是没有乱叫。为什么要直呼其名?
  一是纵观中国历史,只有皇帝的名字有过避讳,帝制被推翻后,这种避讳也随着被推翻了。
  二是文革之前,党内不称官衔,连毛主席也只称毛泽东同志,想来,离休干部应该是知道的,想不到我在回忆录在写了(文字上直呼不了)人名就犯了他的忌讳。不过,楼主的帖子就直呼我高致贤的名字,还要加以炮打。这是不是有点出尔反尔?
  三是文体决定。回忆录是一种纪实性的文体,不比小说、戏剧那样可以虚构;我长期写新闻,习惯于用5个W来体现文章的真实,这人名就少不了啦。如果像楼主的帖子那样,没有时间(好在网上做了记录),没有地点,没有作者实名,没有他要批评的内容,不讲事实,只扣帽子,这就有些像文革中的大标语。真叫我不知错在哪里?
  今天暂时回复到此,其它问题,容我慢慢答复。谢谢大家!

  回忆录不等于自传
  ——关于《炮打高致贤!!!》回复之六
  高致贤
  《炮打高致贤!!!》的第一条说:“老弟在所谓《回忆录》中把自己树造成才高八斗、名动四方、力挽狂澜、慧象征的大文毫、大英雄、革命家,哪是你的事,哗众取宠是你的事,写你所谓《回忆录》也是你的事”。
  帖子使用什么手法?明眼人一看便知,无需赘述。我想回复楼主的是:我写的确实是回忆录。回忆录“文字的基本意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而“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两者虽然有些关联,但毕竟不是一种文体。由此可见我并不是写自传。可能楼主以为我写自传来自吹自擂、标榜自己。于是便在“炮打”中运用了上述这段文字。为什么呢,也许他认为:《自传》历来都是为“大人物”写的,连我这离休干部都还没有写自传,怎么轮到你来写?以为我“违禁”,心里不平衡。其实,写自传也并非“大人物”的专利。我辈平凡人写自传又未尝不可?这里借一段文字供楼主参考:
  “凡人者,洪荒宇宙之生灵,文化道德之柱石,高贤大德之父兄,伟烈丰功之源泉感、少年青涩风流、 青年奋发图强、盛年勤勉乐业, 暮年知命从容,跌宕起伏胜于传奇,精彩纷呈遑论戏剧,虽平凡却超越辉煌。然,顾望上下五千年,凡人沧海一粟,其传不立不传,子孙欲知其先辈而不能。每念及此,余潸然泪下,仰天长啸而心怀怅然!
  幸吾辈恰逢际遇,科技昌盛,网络已兴,变社会之传统,化众生之百态,令凡人之传亦可传世。众志成城 以至百传、千传、乃至万传。累积经年,以至十年、百年、乃至千年,遂成史家大观!
  使华夏百姓知前代之万象而有借鉴,使炎黄血脉知宗祖之溯源而有传承。岂非远胜帝王将相之史哉?岂非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哉!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尽吾等全力以图之,故名之曰:凡人大传!”
  请问,我们这些凡人能不能够写自传?何况我这回忆录还不是自传哩!今天暂时回复到此,其它问题,容我慢慢答复。谢谢大家!
  妇假夫威
  高致贤
  “妇假夫威”并非我有意创造的新词语,而是我用方言读音打字的意外收获。我们当地方言的读音,常常把拼音中声母H读成F,所以,我在打狐假虎威时就打出一个“妇假夫威”来。仔细一想,这个新词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展的外延。不是吗?
  电视连续剧《兰陵王》中的郑儿为什么能够害死那么多忠臣良将?文革中江青为何能为所欲为?不言而喻。这里有个例子:一个多年默默无闻的幼儿园阿姨,身份未变,她却一下变得对园长、校长,甚至于教育局长都可以任意摆布。为什么?他的丈夫升任了当地最高领导职务。
  某些女人并没有什么显要的职务,但她们贪污受贿的金额巨大;她对于比她的职务高的人可以颐指气使,这不难理解。但有一点却是值得深思和反贪部门注意的。那就是她们以不搞株连的政策法规为借口,为其幕后指挥的丈夫替罪,先舍卒保帅,再由帅救卒,达到全家逍遥法外的罪恶目的。所以,人们对于贵州省的阎某某因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被判死刑,她丈夫却因“不知道她犯罪”情况而上调。难怪出现不少夫威任妇假了!
  诚然也有“夫假妇威”的,但因几千年封建夫权统治,大官还是男人多,所以“妇假夫威”最普遍!然而,妇假夫威责任在谁?

  说话要有证据
  ——关于《炮打高致贤!!!》回复之八高致贤
  那个匿名离休干部在帖子中质问我:“在哪(那)个特别的年代,你会超人一筹?你敢说你写的就是大方历史?是大方历史最后定论?”问得气势汹汹,煞有介事!可惜没有依据,事实等于零。
  不要说在那个特别的年代,任何年代我都没有说我会超人一筹(等);也不敢说我写的就是大方历史,更不敢说我写的就是大方历史最后定论。我绝不会这样无知的话,也从来没有说过上述这些话。楼主是不是以己度人、无中生有?如果说我在什么地方对谁说过上述这些话,请拿出人证来;如果是写在我的回忆录中,只要你把它复制粘贴在你的帖子中作为证据,明眼人一看便知,何劳老兄多费唇舌?可是没有,你只能在那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说话要有证据呀!
  须知,社会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作为人民中的一分子,也可以写我的“三亲”史料。我在大方生活、工作几十年,我的“三亲”史实也可以作为大方历史的一份内容,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也属于大方历史,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爱家乡的权利,谁也剥夺不了!
  坚守正常人生底线
  ——喜读韩先绪的《人生分界线》
  高致贤
  《人生分界线——监狱长手记》是韩先绪文集的第二卷,是一部纪实文学集。从该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知道作者的身份了。作者从事近十年的监狱长以及此前此后他参与监狱管理工作中,了解到难記其数的形形色色的案例,便以作家的眼光和司法的敏感从中精选出13个案例作为题材,以纪实文学的手法来描述成书。这13个不同的案例中的案犯有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动机,不同手段,不同后果等等各自的特殊性。一篇文章写一个案例。如果可以将犯罪分类的话,一个案例可以代表一种犯罪类型,几乎可以囊括社会犯罪的各种形式。
  书中描写的主人翁当时都是被囚禁在大墙内的重刑犯人,其中有少不更事的小姑嬢;也有总工程师、教授;还有越境犯罪的外籍犯人......
  作者写这些案例绝不像写侦探小说那样一味渲染案情、想象推理,而是采用纪实手法,将罪犯作为主人公,描述他们犯罪的心路历程和心理活动,探索他们的犯罪心理根源。通过犯人对犯罪时的心理交待,被判刑后的反思,改造过程中的思想反复,所处社会环境对他们心理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围绕他们为何犯罪,犯罪时的心理,犯罪后的想法等一系列的思想变化,写人写情写思想,将人情寓于案情之中,从伦理中体现法理,寓理于情,寓情于境,情境交融,情理融通。
  它是一部纪实文学,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研究犯罪的心理学,还可以作为一部形象生动的普法教科书。他用写实手法写特殊题材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他的《人生分界线——监狱长手记》和《暴狱》两部书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全国最热销的书,排行榜分别在第四至第二十之间。其中,长篇小说《暴狱》成为军事题材最热销的作品。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这个《人生分界线》的书名。人生有许多分界线,但是,对于法人代表和自然人来说,在诸多分界线中,法与非法的分界线是很重要的,这是正常人生的底线。何也?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罪与非罪的问题,掌握不好这条分界限,一旦违法犯罪,成了罪人,你的人生性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人,一定要守住这条人生分界线的底线。
  险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高致贤 

  老来莫逞强!这是我几乎用生命换来的教训!书之告诉老年朋友们。问题是这样的——
  今(2013)年中秋节,我们在深圳的亲人在宝安团聚,吃“团节饭”时喝了一些儿飞天茅台,毫无醉意,回到南山已是20点了。当晚云无风轻,明月高挂,正好赏月。孩子们要去登山赏月,问我能不能去?我毫不犹豫的回答:能!凭着我这强健的身躯,在孩子们的陪同下,从陡峭的人造云梯不断攀登,融入青壮年登山人流之中,我也不甘落后,一路向上,经三个多小时的奋斗,一直登上塘朗山绝顶。
  此时已是23点了,顶端赏月的人已经不多了,老年人只有我。能在清风明月中登临塘朗山绝顶,我还为此沾沾自喜,子孙三代便在深圳难得的凉风中,吃月饼,嗑瓜子,我在限制下喝了半罐啤酒,高高兴兴下山,一路上,举头赏月,放声高歌。待到山麓停车场,游客已经很少了,回到家中,已是翌日一点过钟,匆匆洗澡睡觉,一觉醒来看时间已是4点16分,直感我的生物钟很准。心想昨天太累,多睡一会,自然躺下。
  大约5点钟了,我想起床发帖子,就像平时那样一骨碌坐起来,顿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我便一下倒在床上,惊动了身旁的儿子,他问我干什么?我说可能血压高,便叫他拿血压计。一量:115——178,叫他拿2片尼莫地平和4片阿司匹林给我服下。过了大约半小时再量,略有所降,但还是高,我又服下1片卡托普利,血压终于降到正常范围,但还是忽高忽低不稳定,我便停止一天活动,在孩子们的指导下服药、进食,经过一周的调理,循序渐进恢复写作和锻炼,这才趋于正常。
  这对于我是一次沉重而又极其深刻的教训。那么有哪些教训呢?
  一是老人切莫逞强。我的身体在同龄人中还算是好的,但毕竟是77岁的人了。民间说:穷来不讲富时话,老来莫称气力大!年龄不饶人,要承认衰老,承认心有余力不足。
  二是不要打乱自己的生活规律。我已经养成20点——次日4:30’左右睡觉。中秋夜我到次日1点过才睡觉,平时正好睡觉的时候,那天我正在劳累。身体器官适应不了!
  三是高血压有突发性。我的血压基本正常略有偏高,那天劳累过度就突发高血压。
  从这三点教训中又获得一点宝贵的经验:老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身边常备一些常用药。如果那晚上我家里没有血压计、降压药,那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如此仇视主旋律无人管 谁敢坚持正能量?
  我在网上发表主旋律帖子遭到精满自缢辱骂
  高致贤

  我建立博客以来坚持发表主旋律帖子,天涯社区深圳版的版主为我开了专栏。于是引起少数人的非议,这也正常。我便发了《网文可不可发表主旋律文章?》(附后)参与探讨。对此,有个叫“精满自缢”的就辱骂我在网上发表主旋律帖子,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网上发表主旋律帖子有什么错?为此,我先简单复制几条精满自缢侮辱谩骂我的语言,并将我写的《网文可不可发表主旋律文章?》附后,请大家对比评评,主持公道。

  下面是精满自缢骂我的帖子的小部分——
  精满自缢 时间:2008-03-30 16:05:25 点击:5146 回复:200
  上页 1 2 下页 到页
  举报 回复 收藏 分享 更多 楼主
  我不恨禽兽,我恨给禽兽化妆的人.
  有一艘木头做的大船在太平洋行驶,经过几任船长的折腾已经千疮百孔了,不是这里漏水就是那里穿洞.
  船长,大副,二副这些都知道,飞机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逃命.
  甲板工作人员也知道,但海上风平浪静日光明媚,晒晒太阳吃吃海鲜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反正甲板上有救生艇,估计沉船也死不了,于是也不在乎.
  最明白情况的是船舱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只能不停地互相提醒:"船体进水了!往船外排水!"不停地申请点物资堵住漏洞,才保住大船浮出水面,大家才能吃上干饭,睡个好觉.
  在这个时候,有个吃饱了撑的甲板搬运工跑到船舱,到处告诉大家天下无贼,皇恩浩荡,佛光普照,船上鸟语花香,船长方向正确,世界正在围着我们转,你们真可怜啊,这么好的现实居然一点都感觉不到,享受不着.
  你说,我要不要把这搬运工撕成碎片?要不要?
  (待续,这才是开场白,我今天不说脏话,活扒这老流氓的皮)
  精满自缢的资料更多>> 男,海外越南,个人介绍:勇攀学术癫疯。上次登录:2013-09-18,2013-08-05我用长鞭守护誓言。2013-06-27从一件怪事看暴发户的价值空心化及洞悉黄金艺术附加值偏离CPI若干巴仙,2013-05-01痴痴呆呆坐埋一台,暴吃丧饮晕倒遍地,中山板油欢乐多,2012-12-11[相约而行]12月23日,经青岛烟台大连二道白河哈尔滨漠河,约伴寻高兴。
  。。。。。。。。。。
  楼主:精满自缢 时间:2008-03-30 16:27:00 贵州人民的叛臣逆子,胆固醇老高的独夫民贼...简称"贵州老高",大吹法螺,粉饰太平,在深版受尽冷眼仍不知悔改,在二百五版主的呵护下自以为文韬武略,越发得意,动辄以主旋律代言人自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什么是主旋律?你搞懂了没有啊老高?
  别人告诉你:"喂,现在这个要推,那个要吹,这些被文件定性成主旋律了"你就往死里捧,这叫主旋律?这叫组织纪律.这些主旋律,有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么?
  歌颂美好,鞭挞丑恶,反映现实,正视矛盾,追求公义,这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还待续,还是不说脏话)
  ......
  楼主:精满自缢 时间:2008-03-30 16:46:00
  当我准备给老高做肢解手术的时候,多少长老劝我别折腾了,人家都一把年纪了,就算写点狗屁文章,也任由他去吧.敬老啊! 我不乐意,网络是最后一个相对平等的园地,不能因为他老,我就任由他荼毒青年,我可是个有责任心,有事业心,不谈儿女私情的上进青年.
  由于贵州老高的文章太臭,所以我首先节选一些来给大家开开眼界,最后才深入分析他卑微的奴才嘴脸(如果我能坚持到最后)

  作者:一尘飞过 时间:2008-03-30 16:59:00
  你批得是对的,但是老高也有他粉饰太平的自由,正如我们有权利发表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你要理解那个年代的人,他们经历太多的苦难了,他们已经丧失了对社会进行批评的勇气,也许几十年后的精满也未必就能批评得起来.
  如果我们不爱看他的粉饰太平就不去点击好了,但是你没有权利不让他写.都一大把年纪了,能写点东西也算是种手部运动.谁都不容易啊.
  楼主:精满自缢 时间:2008-03-30 17:10:00
  "人们曾一度对某些纸媒的相信度大打折扣,那就是因为那些纸媒一度报喜不报忧,且用假大空话欺骗愚弄读者。同理,如果今天我们的网络反过来只报忧而不报喜,且为了报忧而胡说八道,那也脱离了现实,终将被读者唾弃!"
  ......摘自"网文可不可发表主旋律文章?"
  上面一句话,大家看看哪个词最关键?
  关键就是"同理"两个字,这种老流氓最爱,最熟练使用的就是这个词,最忽悠人,最蛊惑人就是这个词,举个例:贵州老高是五毛党老流氓所以他上天涯,同理,黑板是白色的.
  看到"同理"的巧妙没有?上半截是实话,经过同理的转折,黑的说成白的,贵州老高,你忽悠我还没够料.
  人们曾一度对某些纸媒的相信度大打折扣,那就是因为那些纸媒一度报喜不报忧,且用假大空话欺骗愚弄读者 同理, 如果今天我们的网络报喜不报忧,且用假大空话欺骗愚弄网民且为了主旋律而胡说八道,那也脱离了现实,终将被网民唾弃!-------------------这才叫"同理".

  作者:当坏人还没有变坏 时间:2008-03-30 17:19:00
  理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拒绝人身攻击

  楼主:精满自缢 时间:2008-03-30 17:22:00
  楼上是口蜜腹剑的坏蛋,伪善的大尾巴狼
  楼主:精满自缢 时间:2008-03-30 17:23:00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作者:一尘飞过 时间:2008-03-30 17:29:00
  任何人有发帖的自由
  任何人也有拍人的自由
  当然版面有引导的作用
  加红,专栏都是斑竹的引导作用
  ..................
  高致贤注:内容还有不少,我不想再引了,下面是精满自缢骂我的帖子的地址,请大家搜看: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47-1174742-1.shtml

  附:我的《网文可不可发表主旋律文章?》
  (2008-03-30 08:53:47)[编辑][删除]
  网文可不可发表主旋律文章?
  高致贤
  这个问题本身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可它却又成了我们网络生涯中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吗?
  我在网上发表一些主旋律文章,有好心的网友提醒我:这类文章在网上没有什么人看;这我理解。可有的人却以揶揄口吻说:这样的文章放到《XXX报》上去发表好了。还有一种仇视主旋律作品的评论。回复者好像对现实社会有仇似的,谁要说现实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他们便极力谩骂、攻击。可这种人有个共同点:不发或极少发帖子,回复却很多。而回复除了脏话就是骂人,像泼妇、无赖一样,练就一套脏话、骂语,用以到处回复,好像网络就不能写阳光似的。评论我欢迎,但对现实只能说坏不能说好的这种思想倾向我不敢苟同。
  网络也是当今一大媒体,网文也在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现实有好有坏——既有光明也有阴暗,故网文也应如实反映现实:既表现光明,也反映黑暗。如只反映阴暗而不反映光明,定然失之偏颇,那就会影响网络的声誉。人们曾一度对某些纸媒的相信度大打折扣,那就是因为那些纸媒一度报喜不报忧,且用假大空话欺骗愚弄读者。同理,如果今天我们的网络反过来只报忧而不报喜,且为了报忧而胡说八道,那也脱离了现实,终将被读者唾弃!
  凡走极端皆为错,网文不能走极端。如果只准网文专门暴露阴暗,把个社会写得乌七八糟、一塌糊涂,一点好处都没有,眼前什么都不好,那么,这些回复评论的“网文高手”们怎么不用竹简写作而要玩电脑?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写愚昧无知的社会现实,写作者不也成了愚昧无知的矛盾商了吗?可那一些人不写帖子,只会骂人,足见其知识贫乏之至,可悲可怜又可鄙!如果他们能用那些骂人的时间和精力去学点知识,写点帖子,以理服人多好呀!
  网络发文是相对自由的,各人接触的生活实际不同,体会感受各异,所写之内容不能要求一律。各人可以发表各人的观点,但应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地来讨论,不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都得按“我”想的来写,否则你就错了!而那些批评网络发表主旋律文章之人,往往又不讲道理,提笔成脏,开口国骂,胡搅蛮缠,把个网络给污染了,实在不妥。
  几十年的笔耕生涯,养成我写主旋律文章为主的写作习惯,可我并非只写主旋律,我写的批评性的杂文还占多数。如何报喜也报忧,我说不出一个比例,也无事例可比,我只能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
  前述仅是个人之见,仅供网友参考,作为引玉之土砖,不对之处,请多批评。
  下雨没有?
  高致贤 

  “下雨没有?”同在一个小区,同一时间,仅仅相隔几步,下雨没有竟然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晚饭后,突然下了一会儿小雨,广场上的人们说下雨了,可在大树下纳凉的人们却说没有雨。广场上的人说真的下了,大树下的人说一点雨的感觉都没有。一会儿雨停了,广场上的人们说没有雨了;大树下的人们说这雨好大喲!
  两种说法哪一种对哪一种错?客观上看,广场上的人们说的是对的。但是,从感觉上来说,大树下的人们说的也不错。为什么呢?广场上无遮无拦,天空的晴雨人们直接感受到,有大树作为“保护伞”的人们呢,开始下雨时,他们感觉不到,待到那充当保护伞的大树顶不住的时候,尽管天空的雨已经停了,积重难返的雨水就会自然从树叶上落到他们的身上,所以,他们从感觉上得出的结论没有错,但这往往与客观现实错位,其结论是错的。
  当然,大树下的人们未必是在主观上编造假话,但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致,他们说了假话自己还不知。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他们明知是假话,说起来也脸不红;甚至故意将假话说得好像真话一样,还装腔作势地把假话说得比真话还“真”似的。说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大跃进虚报浮夸的幽灵还在某些地方时隐时现哩!
  漫话讲理
  高致贤 

  “理”有道理、法理、伦理、天理、地理等等。理有讲究,各种理都有自己的概念,都有自己的讲法。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用道理代替了其它理。
  为了叙述方便,这里,我就按照民间习惯统称讲理不讲理。生活中,讲理的人很多,讲理的人受人尊敬;不讲理的人也不少,他们遭人鄙视。不讲理就是不文明的,甚至是野蛮的表现。总起来说,不讲理都有危害,可是不同地位不同权力的人不讲理的危害就不一样,权力越大的人不讲理的危害越大。一个平民百姓不讲理可能危害一人或身边多人;乡长不讲理就会危害一乡,省委书记不讲理就会危害一省......手握重拳者不讲理,害你没商量!有的人,没有权力时总是埋怨有权人不讲理,可是,他们一旦有了一点点儿微末权力更不讲理。不是吗?有的人只不过当了个qq群主或其管理员,群员稍微不绪意就踢出去,一点道理不讲。如此不讲理的人越多,社会文明程度越低!这种人一旦在党政职能部门捞了个一官半职,便会草菅人命啊!
  古人云:不教而杀谓之虐,就是说,即使你干得有理,因为不讲道理的蛮干,被害人不知何因也是不文明的。所以,讲理在社会、国家、家庭等等方面都显得十分重要。
  朋友,你愿意与不讲理的人交道吗?在一个不讲理的环境里生活,你会觉得舒心吗?做一个讲理的人吧,朋友!
  美国文客评论《比较更能让人信服》
  高致贤
  今年回大方避暑期间,我周小平的《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博文,觉得很有道理,便写了一篇《比较更能让人信服》的日记(附后)发表。获得美国文客的好评。现将他他的评论原文转发供大家分享:

  附:文客的评论
  【文客】倾城<weillyhe@gmail.com>19:38:32
  見解獨到,其實每個國家都會有這種問題,傲慢的英國人瞧不起外國人,民主自由的美國白人歧視黑人和印第安人,整天嚷嚷的美國佬老是喊著中國沒人權,但是美國有嗎?我在西雅圖的半年沒看到,我看到黑人持槍搶劫的,我看到一群白人將黑人打得半死不活的,那不是晚上是白天。我也曾經被無良司機開車帶我逗圈,我也曾經被排擠,其實那裏都一樣,不一定是中國好,那也不一定是中國差,只是我們的政府透明度低,我們的媒體輿論受到信任危機。所以才會有人選擇聽信不實,以客觀理性的角度看世界。提升道德品質素養是中國教育最缺失的部分,看了老高的文有感而發。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自稱禮儀之邦,就該提升全民的道德素養,禮儀廉恥,不想在國外人家特別用中文提醒,不想被人家誤解中國人都是自私的狡猾的,財大氣粗愛貪便宜又不愛文明的人。所以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吧,老高文写得很好。
  【文客】书生:诶,我们真正见到的还是少啊。

  附我的日记原文:
  8月2日,星期五,晴。比较更能让人信服—癸巳回方避暑日記之二十
  上午,魏国安等几个年轻朋友从市里过来看我,我们虽然是首次见面,却在网上神交已久。畅谈中,无意间提到周小平的《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我们聊得甚欢,倾心吐胆无拘无束。觉得周小平的这篇博文写得比较实在。
  周小平说:“这是一篇我一直都想写下来的文章,却因为想说的太多,总不知该从何下笔。和大多数80后一样,我出生在西部的一个小城市,从小也受到地摊文学和杂志的影响,年轻的时候也一直傻乎乎的觉得我们国家有体制问题,经济不自由。因此成年之后我在互联网上一直很活跃,并且主要是以批判政府为主。那时候我是真心的认为我在拯救这个世界,我是在唤醒被欺骗的国人,我是在散播普世主义和西方先进思想。那时候我一度被媒体捧为中国著名博主,2006年时我还被腾讯的专题选为十大知名网络人士,排位仅次于韩寒和徐静蕾。如果不是一些极其偶然的机会,我也许不会从这场自以为是的噩梦中清醒过来”。
  周小平为什么会从噩梦中清醒过来?原来是:“ 2007年的一个下午,我偶然读到了一个报道大致是这样写的:‘王小波和李银河吹捧了一辈子美国人的高尚道德,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弟弟就是在美国街头被人刺死的,根据事后的监控显示他临死前挣扎了很久,这段时间路过的车辆和人很多,但没有人停下来帮助他,等最后被发现并送到医院时,早已停止了呼吸。’这段文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开始隐约感觉似乎外国人的月亮也不是那么的圆。后来这个案例被王小东老师写进了《中国不高兴》那本书,并且在那本书里强调了“仗剑经商”的理念,让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于是我开始反思一些东西,并开始希望自己能多读一点书,而不是杂志。”
  街头死人少人关注这种案例不少国家都出现过,网上批评那些见死不救的人,也是对的。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国际情况,没有国际之间的比较,坐井观天,盲目地认为美国如何如何好,好得无以复加;我国如何如何差,差得一无是处。那就不是有意自辱,也是幼稚无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愚以为,缺乏了解,没有比较,人云亦云,甚至添油加醋,有意无意地说出一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话,赢得几个盲从者吆喝几声还沾沾自喜。我也犯过这种错误,回想起来,感到痛心疾首。
  不过,噩梦醒来是清晨,像周小平那样从比较中加以鉴别;通过鉴别提高认识。这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态度!
  2013.8.2.记于大方
  观点与结论
  高致贤 

  观点是结论的前提,结论是观点的表现。人们看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观点就成了衡量问题的标准,看待同一个问题,观点不同,结论各异。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者看问题的观点不同,不言而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看问题的观点各异,尽人皆知;文化大革命中的对立派,其实就是观点对立;......这些不同观点均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不需赘述。上述这些观点多数已经不再明火执仗地公开对抗了,然而,它们并没有完全消除。如果可以借用文革中通用的“派性”来统称不同观点的话,愚以为派性观点危害深深。有了派性观点,就等于戴上有色眼镜看问题。即使一家人,有谁不同意本派的观点,那就是大逆不道,如果你不批判对方的某种观点,哪怕对方那种那种观点不错,也要受到本派中的派性十足者攻击。一旦形成派性观点,就只认派性不讲真理,以派性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那就没有真正的是非了!不同观点的人处理问题的方法就完全不同。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采访一位1949年以前在国民党某航空机械单位任职的高管,他谈到解放前夕,该厂迁往台湾时,有人要他们将大型机械毁坏,他不同意,其理由是:你们党派之争我管不了,机械是国家财富,我是国家工作人员,我不同意你们破坏国家财产!可见人的观点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是会反映出来,足见人生观的重要。可是,派性观点危害深深,有的人为国为民造福他没本事,拉帮结派却是行家。他们不惜制造分裂、破坏团结以为是!
  意料之内的危险信号2则  高致贤  
  6年前我发表的一帖预料,不幸被今年连续发生的两次事件证实。问题出现得这么快,两次事件之间的时间又那么短,这又在我意料之外。这到底是鄙人预料准确,还是事实逼我所料?我也说不清楚,现将事实与预料发在一起,以供大家分析,但愿它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些启示。
  1、2013年3月26日下午5时20分许,深圳,景洲大厦东门入口处突然地陷,约4层楼深。景洲大厦的保安队长不幸坠入坑中身亡。塌陷面积大约20平米,坑深据说有4层楼的高度。  这是刚刚收到的一条简讯,还不知道地陷原因,但是却不得不引起我的联想:这是不是与填海造房有关呢?笔者目睹填海过程,由填海公司将某些工程的废弃物资,包括枯枝败叶等运去倒在海里,直到高出水面,让它沉淀一段时间后,就在面上筑屋基,成十上百米深的塡充物,是不可能夯实的。于是便打桩圈梁做地基。桩打多深?没有规定,打到不能再打为止吧?皆因地质情况不同,打桩深浅各异,各根桩的承压能力不可能一样,楼盘高低有别,新建时看不出多少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层发生变化,地面建筑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暴露出来;轻则裂缝,重则倒塌,景洲大厦出现这种问题就越来越可能出现了!

  2、深圳新闻网2013年9月29日讯(记者 王丹丹)“深圳湾一号被天兔吹歪了。”近日,关于南山区豪宅楼盘“深圳湾一号”的售楼处坍塌的消息被网友频频转发。9月29日,记者从深圳湾一号开发商鹏瑞地产获悉,该售楼处向西北方向下沉,是施工方有意为之的拆除步骤。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证实了这一说法。
  售楼处1个月前开始拆除
  施工方:50米远处掏淤泥 楼体向西北沉降
  深圳湾1号工地位于南山区科苑路与东滨路交汇处西北侧,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北侧为该项目的4栋高层建筑,南侧大片空地上,一栋两层建筑呈南高北低的姿态,即为深圳湾1号售楼处。该售楼处为两层建筑,外墙装饰基本拆除完毕,只剩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部分玻璃墙。
  记者留意到,这栋南高北低的建筑物,一层西北角已经插入地面以下。售楼处东面为一片平整的草地,相比之下,建筑西面的大块空地上沉降十分明显,草地被一条条裂缝分割成参差不平的块状,尤其是空地的西南面,已经下沉三到四米左右。
  “售楼处并不是塌陷,而是我们在定向拆除,引导楼体向西北方向下沉”,深圳湾1号开发商鹏瑞地产工程部总监钱伟告诉记者,售楼处1个月前开始拆除,目前楼体向西北方向下沉,是施工方有意为之的拆除步骤,“为了防止拆除中,楼体向东侧的科苑路方向倒塌,伤及道路上的行人”。
  记者在了解到,该售楼处占地400平米,11米高,两层面积一共860平方米,距离科苑路大约十几米,据钱伟解释,之所以担心楼体拆除过程中会随意倒塌,是因为地面下的淤泥,“淤泥含水量大,流动性极强,可控性差,容易发生沉降,这片工地处于填海区域,我们在施工前期勘查中,已经发现表层填充的是淤泥,薄的地方有两三米,厚的地方有七八米”。
  钱伟告诉记者,该售楼处为临时建筑,未打桩基,但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由钢板和混凝土建成,整个建筑如同焊接严密的轮船。“钢结构主体不能用爆破的方法拆除,使用炮机拆除的话,地表淤泥不容易控制,可能会向科苑路方向倒塌”。售楼处西面是空旷的工地,一周前,施工方决定在售楼处西南方向50米远处掏淤泥,造成地面沉降,引导楼体向西北方下沉,再使用炮机进行拆除。
  “沉降比我们预计得要深,这可能跟填海地块有关”,虽然一再强调楼梯沉降是拆除计划中的步骤,但钱伟也承认“没想到会沉这么深”。
  随后,记者致电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据相关负责人谢科长介绍,质监站分别派人28日及29日早晨到现场勘查,该售楼处沉降确实是因为西南角挖土导致。半年时间就在深圳出现了两次重大事故,不得不引人深思。
  鄙人在6年前就发表过“深人观海忧厦倾”的帖子。然而,人微言轻,谁会理睬?现将此贴附后,以供批评。

  附: 深人观海忧厦倾  高致贤  杞人为何忧天倾?我不知道,但最近我看了一些地方的高楼因墙壁裂开不了门窗,验收不久的优质公路下陷、桥梁不堪船碰,地下管道大漏气等建筑事故的报道,面对被填的海域,不禁担心起深圳某些高楼的命运来。为什么呢?  前述那些事故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豆渣工程、设备老化。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设备,已经承担不起而今沉重的压力,早该退休了仍在使用。因而,使我联想起深圳的某些高楼来。深圳的不少高楼是填海建造的。我目睹这里的填海现场:就是将一些拆建垃圾倒入海内,其中虽然也有泥沙石块,但更多的是枯草朽木,且在短时期内堆出水面,不是人们习惯想象中的层层夯实之填,松松垮垮堆出水面后,才捶石面少铸水泥。这些地基建房时,当然是经过有关单位科学论证的,我无意去说哪个宅基行不行。但我却联想到:那些千百万年形成的地基,还会滑坡、下沉、开裂等,现填地基现建房,而且一建就是几十层,那么重的压力,刚从浅海污泥烂草中松松散散填起来的新地基能承受多久?我住的花园就是填海建造的;第一期住宅尚在热卖中,第二期工程刚启动,可第一期花园中的一些地面就已有了下沉拉开10厘米左右的裂口,开发商不得不砌台阶掩裂口,那能挡住下沉吗?。业主们担心高楼受到影响,不是没有依据的。然而,大中城市里的几幢住宅占多大比率?沧海一粟罢了,谁去注意?可是,一叶知秋,这正是填海建房的代表性征兆。现挖碎土从浅海淤泥中填起来的宅基,比起本土地基来说,任你打桩、压地,都是万分脆弱的。要不了多少时间,松紧不同的地块,下沉速度不同,就可能拉开距离,出现裂口,房架就会失去平衡。还有,一旦发生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那大厦倾倒就是不可避免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厦将倾之忧,虽然不会很近,但我估计,20年左右就会出现苗头,但愿我这属于杞人忧天,那就万幸了!  不过,我还是想将此忧心披露一下,以期引起有关城建方面的重视和研究。防患于未然乃国之大计,民之大幸!
  花果与军衔
  高致贤 

  晨炼时我发现木瓜的花只有小指尖那么小,可是它结出来的木瓜却有手膀子那样粗长;仔细观察,七八斤重一个的榴莲、菠萝等硕果却没有看到其树开花;银杏果实累累,很难看到它开花。而牡丹、杜鹃之类似锦的繁花,却很难看到它们的果实,因为它们的果实很小。我知道植物界有无花果,有没有无果花?没有听说这个名词,但是,凭直觉,无果花还不少,也可能是它们的果实太小,只为自己传宗接代,不为人类果腹,所以很难看见。
  以愚观之,陆地高级植物界,除特殊品种外,凡开花结果的植物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花繁果微,如牡丹、杜鹃。另一类是花小果硕,如菠萝、木瓜。前一种只供人类观赏,属于摆谱派,无心为人们果腹,他们将所有精力、营养都花在为他人收拾打扮、涂脂抹粉上,勉强结一点种子也不过是无意间受粉的结果,抑或为了延续后代罢了。后一种呢,旨在为人类果腹,他们属于务实派,全身心扑在孕育果硕上,无暇于自身的涂脂抹粉与收拾打扮。怎么看待这两种专业?
  愚以为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姿多彩、各种各样的,上述两种植物各有其存在理由,不必去评论孰优孰劣。然而又各有各的特点,不能混为一谈。譬如军队有文职和武官,同是军人,职能各异,有如前述的两类植物之花。有些人一度将歌星称为将军,那就混肴了不同的工作内容,修改了将军的概念,不利于提高务实派的积极性。
  网站上提到解放军近年授衔的将军时,有些人将一些从事文艺、科技工作的文职人员称为“文职将军”,甚至还把某些人具体地说成什么“文职少将”。事实上,中国军队的军语和衔级中根本没有“文职将军”,军队报纸上对此也专门有过澄清,未注意到这一点的网友仍相信或沿用这种不正确的称呼。
  解放军和武警中的文职人员(包括演艺人员)只有专业技术级别,而没有军衔。社会上一些人误将他们中间某些级别高的人称为“文职将军”,主要源于2001年2月军队四总部提高高级专家待遇规定中对服饰的更改。根据这一待遇规定,文职专业技术三级以上的人员的军装帽饰改金黄色,肩章加将军松枝叶,由此从外观看有点像已授军衔的少将(若看将星还是有重大区别)。这些人享受的待遇,也相当于军级干部,甚至在收入方面更高些。
  军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演艺人员)得到较高级别待遇,发给的军装上有些饰物变化,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们的关怀,却并非授予“将军”这一有很高军事荣誉的军衔。
  日记--家教的后续教材
  高致贤 

  写日记对于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极大作用我已经作过专门讨论,不再赘述。这里我只想谈谈日记对于家教的后续作用。
  一天,我的一个亲侄女读了我的坚持写日记好处多的记叙后,说她很有同感。可她谈的不是她自己写日记的感受,而是读她爸爸的日记的感受。她爸爸去世后,她得以阅读她爸爸的日记,可是,她几次都没有读完。
  为什么?她一读爸爸的日记就哭,第一次阅读一开始就哭,一个人悄悄哭了大半天,以后一读就哭,再读也哭,现在还没有勇气一次读完。她又为什么不能一次连续读下去?
  她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她的兄弟姊妹九个,全部由父母送进学校读书,没有一个失学的。他们看到爸爸妈妈总是乐呵呵的,认为爸爸妈妈绝不会有什么困难,日子一直过得很潇洒,所以,偶尔还会生爸爸妈妈的气,认为爸爸妈妈对自己照顾不周,关心不够,当然,也没有看到她爸爸的日记。
  当她读到她爸爸的日记时,她爸爸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此时,他们兄弟姊妹都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才了解爸爸妈妈抚育他们兄弟姊妹的艰辛。人们常说:当家才知严米贵,养儿才报父母恩。他们虽然已经生儿育女了。但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双方都有工资,也深感抚育孩子的不容易。可是,她没有看到她爸爸的日记之前,看到的只是爸爸妈妈幸福的晚年,没有想到她妈妈生了他们兄弟姊妹10个,除了一个妖折外,靠她爸爸一个人的低工资,把他们9姐弟抚育成人。个中艰苦不言而喻,可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或者一想即过。她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叫过苦,大家就这样人哄人的过日子。
  而今读到她爸爸的日记,才了解到父母抚育他们的艰辛!尽管她还没有读完。
  酒与尿的故事
  高致贤
  一天,顿顿少不得饮酒的老张,正在乐滋滋地品尝着幺女儿送来的美酒。以前见他犹如耗子见猫的老伴——李阿姨,突然站起来,夺过他手中的酒杯,“啪”一声摔在地上,对他怒目而视、厉声喝问:“你还有脸面喝这个酒?你喝尿去!”老张只好低头承认“我后悔、我错了”这只“猫”今天怎么不敢对抗这只“老鼠”?原来是:
  以前张李夫妻生下的第五个孩子是个女儿,老张认为生女儿是赔本的,便把女儿丢在尿桶里,妻子心痛万分,但慑于丈夫常常对她拳脚相加的霸道,不敢反对,反对就要挨打。幸得邻居张大嫂前来探询,见李阿姨躺在床上,便问她生了没有?李阿姨不敢吭气,只是将她的汪汪泪眼瞅了瞅屋旮旯里的尿桶。张大嫂深感蹊跷,揭开尿桶口上的纸版一看,尿桶中泡着一个婴儿。她就虎一下将婴儿提出来。所幸婴儿还没有死。大嫂知道情况后,便说:男女都是一条命呀!为什么这样狠心!你们不带拿给我家带......凭着她是大嫂的身份,边吼边骂,边数落,边开导,老张终于答应把孩子留下来。
  然而,重男轻女劣习极重的老张,并不想养活这个女儿,因此常常使用家庭暴力虐待其妻。某一天,他逼着妻子将女儿放在床中间,用被子把女儿盖严,企图将孩子闭死。谁料老天有眼,孩子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在张大嫂等左邻右舍的关心之中,那孩子在老张的歧视中艰难地成长着,也进了义务教育学校。老张内心里就不想让这孩子读书。这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刚读到小学二年级,她大姐便生了孩子,老张就乘机逼她退学去为大女儿带孩子。
  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受难的孩子自发奋,她在姐姐家当保姆也不忘学习,她姐姐也关心她。随着时光推移,这个苦难的孩子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了,便自己选择了一位流浪的聪明小伙结婚成家,自立门户。適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小两口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个体户,并且带动她的姐姐哥哥们也先后发展。
  她哥哥们忘了孝敬父母的时候,她却常回家看看,给她父母称肉打酒缝新衣,她对她丈夫的父母也很孝敬,她丈夫对她的父母同样孝敬。她妈妈问她恨不恨她爸爸?她语重心长地说:爸爸那样对我是错误的,但也不完全怪他......
  那天,她一大早给她爸爸送来一塑料桶好酒就上班去了。午饭时,她爸爸正在眉飞色舞地品尝幺姑嬢送来的美酒,品尝得理所当然似的,毫无愧疚之意,无意中触动了妻子内心深处的伤痛,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到底是谁受限制?
  高致贤
  今天13点05分,收到一个“受限制”电话,认为是老朋友打来的,谁料一接听,原来是一个女声广告:我是什么什么,要什么,按什么之类一连串广告词,我赶快挂断。这个电话已经骗我接了4次,我很纳闷。为什么一个广告电话能够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骗到我接听?我有个老朋友也不时给我打电话,他的来电不显号码,只现“受限制”三个字。而且只能他打给我,我不能打给他。我一回拨,手机屏上便显示:一个红色“x”加上“无号码”,如果摁选项,就显示“删除”,有时也会显示“全部删除”、“高级选项”。可是高级选项中也不显示电话号码,当然就打不回去了。对那种“受限制”完全可以理解,也觉得完全应该,因为他是省部级在职领导人,那是为了保证高级领导人的通讯安全,不受干扰,我完全拥护。虽然我不知道那是由哪个部门来控制的。
  可是,一个商业广告的电话号码竟然会像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那样来受限制,这就令人费解了。因此,我还想到,是不是我那个老朋友的手机号码被盗了?如果坏人盗用了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电话号码,用去祸国殃民,受害者要举报也找不到电话号码为依据,公安机关也难找线索破案,那不就坏大事了吗?反正用受限制电话号码来做普通商业广告,我以为是不恰当的。我是受限制电话工作的门外汉,不知号码受限制由哪个部门办理、哪个部门管理?听说,只要本人申请,移动、联通公司都可以办理受限制电话手续,不知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电话就会限制了发话的透明度、限制了受话人的知情权,也限制了公安机关侦破取证的范围;那就有可能让不法分子钻空子。我不知这种商业广告使用受限制电话号码合不合法?但是,我觉得:如果什么人都可以随意办到受限制电话,那电话实名制还有什么意义?不得不令人深思!
  井蛙之见,写将出来,供有关部门参考,希望引起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有的重视,依法对待。
  2013.10.19.于深圳
  诱骗变恐吓 诈骗新动向
  高致贤
  今天(2013.10.21.)上午,一个陌生电话说:你有一封邮件没有收,而后让我摁某键人工服务,对方说;你于今年7月6日在上海招商银行长宁支行办了信用卡,卡号4392 0087 1502 1571.今天已经消费8655元。我说我没有在那里办过信用卡。他问我的身份证号码向外泄露过没有,我说住宾馆、领奖金都用过。他就说那就有人利用你的身份证去办信用卡,他帮我向上海长宁公安机关报案。
  不到一分钟就联系好长宁公安局。一个自称姓杨的女人受理此案,她让我先从查号台查询长宁公安局的电话,而后让我去她那里做笔录。我说太远去不了,她就让我电话报案,她用电话录音作依据,要我家人不要在我打电话的现场。于是,她就开始收集我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住址、家庭成员、个人简历、收入情况等等个人资料。其间,她几次与“全国总部”报告我的情况,那总部又查出我的名字在上海工商银行有个卡,余款150多万元,说你已经参与一个洗钱大案,有个深圳某银行的王国兴交代你参与作案,我说怎么会呢?她说公安机关已经把你锁定了,如果你没有参加,他们要为我保护我的银行存款,因此就要我报出我所有的银行卡号,我说记不了,她要我拿卡来看,我说卡不在我身边,她要我很快去拿来,迟了怕坏人把我的钱全部洗去。我说最快也要明天才能拿到,她说拿卡时绝不能向保存卡的人说这是公安机关要卡,否则要被判泄露国家机密罪。我说我知道。他问我记得我的银行卡密码吗?我说记得,她就叫我马上带身份证到银行去挂失。我说快要吃中饭了,下午去,她说不行,必须马上去,如果银行问我为什么要挂失,就说卡丢了,我是他们要我卡号呢?他叫我说记不得了,而且要我千万不能流露出今天我的报案。他们已经从此对我实行全程监控,要我在银行发现保安和工作人员有什么异常表现,要避开那些人向他们(公安局)报告。还让我千万不能有半点泄露。
  开始我还信以为真,可是她越来越急,我就越来越拖,她甚至于催我马上去办。之前她还问我的座机有没有来电显示?我说没有,她就只打座机。后来我说我去银行挂失怎么与她联系?她不得不给我一个手机号码:13075267331.说这是公务电话,随时可以打给她。我打通了这个电话。后来,我问她,你有什么证明你是公安人员?他说她发公安局的电话给我,一会儿我说没有收到,她说公安局的电话不能与我的普通电话对接。至此我已经认定她是骗子了。我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之后。我再打她那个“公务电话”就一直关机了。
  我对这次诈骗为什么会从相信到识破?一是报案不准家人在现场;二是要我报银行卡号;三是不让我向保存卡的亲人说拿卡去干什么;四是不准我向公安在内的任何人任何人泄露今天报案的如何情况;五是邮政局怎么会知道信件的内容?而且为我报案会那么积极,不到一分钟就与外地公安联系好一切;六是受理案件人显得十分着急;七是特别强调挂失新办卡号时要有转账功能;八是那座机又不是我的联系电话,我接电话对方现问我的姓名后就说我有信用卡,如果不是我接电话呢等等。
  这次受骗有个新动向:诈骗从诱惑变为恐吓。诱惑被人们以不贪利不上当了。可是不贪的人就怕违法,于是,骗子就用你已经被坏人拉入犯罪集团之中,他们冒充公安人员为你洗冤而套取个人资料进行诈骗。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诈骗作案的新动向。详细写下我的受骗经过供大家分析,希望老年朋友们注意!
  公布名人应分类并推荐名人
  高致贤
  为了提高地方知名度,有的地方公布当地名人榜,以名人之名望来提升当地名气,这对于鼓舞乡民,提高地方知名度,开发当地旅游业等不无一定好处。然而,如果公布的名人名不副实,便会起副作用。在一些腐败之风尚未消除的地方,或官人公信度不高的时候,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将官大钱多的定为名人,将那些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者推上名人榜,引起民愤,反而昭著了当地臭名。
  那么,是不是就不该公布名人榜?当然不是。只不过挑选名人不要只由官方确认,主要看平民百姓的口碑。当然,老百姓公认也不是搞什么海选,而是听取受益于名人人群口的碑。哪些是受益人群?譬如文学名人的读者,官场名人的百姓,医药名人的病家,教育名人的学生等等。据此,名人就应该分类,不能笼而统之一锅煮。
  名人如何分类?愚以为,可以根据社会上的行业分类,比如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工商贸易、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军队、宗教、官场等大分,选出本行业中口碑极佳的德高望重者为名人。这样,既好择定,又能服众,有利于从正面提高地域名望!现将一位山中老兵推荐的大方名人附后:天才造桥设计工程师是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贵州省大定县人(今大方县),他的名字叫陈樵荪,世界造桥史将他永久载入史册。
  山中老兵(汪富敦)对你的博文《向大方名人榜推荐几位候选人并提几点建议》发表评论:还有一位:天才造桥设计工程师是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贵州省大定县人(今大方县),他的名字叫陈樵荪,世界造桥史将他永久载入史册。
  同样的温度 不同的感受
  ——从一条气象小贴士谈起
  高致贤
  小贴士告诉我:一样的温度,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体感温度与天气预报所说的气温不同。气象预报是综合了空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天空云量影响后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它还与人的着装色彩、人体适应性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常常是同样的气温,感觉阴天比艳阳高照要热得多,而同样是18度,冬天感到很暖和,夏天感到凉飕飕的。其实,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如此,社会现象也多有相似之处。
  比如,官方说某地实现了小康,那里有人说他们还在贫困线小;也有人说他们早已富裕了。几种说法谁对?我说都对,也都不对。为什么?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提出的标准不同。再比如说,官方说,改革开放的形势比闭关自守好,有人说,毛主席时期社会治安好,小男妇女出门不担心;官方说,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时期的形势好;有人说计划经济时期价格稳定,依质定价,童叟无欺......七嘴八舌谁有理?也是都有理。
  这样说来,是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媳妇出来大道理”?当然不是,只不过是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体感不一样。如何才能统一认识?各自多做换位思考,看主流,顾大局。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唯一正确,认为凡不符合“我”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更不能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一套了!
  图书的开本与书页如何换算?
  ——求教一种出版知识
  高致贤
  正式出版的图书的版权页上,都印有开本、印张、书号等必须的项目,以前的书籍是公费出版,按字数计稿酬,作者不管书页多少。而今多为自费出版,作者不但没有稿酬,还要自付出版费,所以书籍的印张幅面与书籍的页数换算直接与出版费挂钩,这就涉及到作者的切身利益,不得不搞清楚。近来出版了几本书,发觉书籍的开本幅面与书页的换算不对:即是一开幅面等于一页书。《新华词典》(1988年修订版)解释:“开本就是指出版物幅面的大小。全张纸裁出多少张,就是多少开本。”比如32开本就是一个印张的1/32一张那么大,即是全张纸剪裁为32幅。
  现在的出版物采用的纸张都是两面印字,开本的一幅纸就应该是2页书。如32开本的一个印张就应该是64页书;16开本的一个印张就是32页书。即是开本乘以2便是出版物页数。可是,现在出版物的页数等于开本幅面的张数。即32开本的一个印张就是32页书。这样,出版物的页数就少了一半书页。
  我对出版知识知之不多,不知现在采用这种开本一幅就是一页书的计算法有什么依据,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这种计算法是不是有规定?如果没有特殊规定的话,按照一个幅纸两面印计算,出版部门就少给作者一半印张,多赚了一半书页的钱。
  我在网上搜到“虑不得 6级 2009-09-21”的答复为:
  “版权页是指注明著作者和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信息的那一页,一般在封二或扉页背面。印张是要根据开本算的。一张纸算全张,如果对折,是2开,再折,是4开,再折,8开,再折16开,再32开。印的话是2面都印的,2面算,就是说数页数,全部是160页的话,16开就算10个印张,32开就算5个印张。
  ......”
  这个回复中只说开本等于书页,即“160页的话,16开就算10个印张”。他并没有说明这种算法的依据什么,这种算法到底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定?还是出版行业的约定俗成?或者来源于其它什么政策?他只字未提。这种回答对于我来说等于没有答。我想知道的是:两面印的一个开本幅面等于一个书页的计算依据是什么?没有依据就是出版社忽悠作者。是不是这样呢?提请大家讨论,也求教于有关专家。希望得到明确。
  宏微并举纠错效果好
  ——校对心得
  高致贤
  我已经搞过多年校对,但都是校对单篇作品,积累了一些经验,自以为可以了。谁料,今年我连续校对了4部书稿(其中一部是朋友的),方知以前那仅仅是微观方面的感受,尚缺宏观认识。
  微观在校对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字、词、句不能马虎,每个标点符号都必须搞清楚,微观的重要性搞校对的人都清楚。当然,那时也要看看谋篇布局合不合理,也属于宏观,但那对于一个单篇改动不会很大的宏观,往往被忽视。可是,在校对一部书稿,尤其是校对一部鸿篇巨制之时,宏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在校对散文随笔集《乡音悠悠》和杂文集《心口常开》两部书稿时,尽管有60多万字,但那都是由若干单篇结集出版,不分章节,篇与篇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只要做好单篇校对、删除重复篇什就可以了。后来校对我的回忆录《苦乐人生》就不一样了。回忆录只是分章论节,极少单独成篇,我是按照生活的先后顺序来写的。这样,有些事件就前后相连,具有因果关系,弄不好就会前后矛盾,或者时间错位,那就会给读者留下疑问。
  我这20多万字的回忆录和60多万字的书信往来,写了两年多,不可能一气呵成,断断续续地写,重复、漏写难免,如果校对中不注意宏观通览,就会出现重复、漏写、时间矛盾等现象。
  通过审校,我将《苦乐人生》原来的21章合并为17章,调整一些章节的部分内容,这是因为原来为了适应网络发表,我将我的“写作生涯”分为3章来写,结集出版就可以和为一章了。因为每一节都可以单独成立,所以章数减少,节数不变。另外合并的两章是一些可以单独成篇的被我抽到别的书中出版了,独立成章显得单薄,如果不调整,章节之间就会出现畸形,合并就得创建新章的标题。还有,我写稿时,我有三位哥嫂还健在,就将他们写入“现在的哥嫂”一节中,回忆录出版时,他们已经去世,校对时我就将写他们的文字移到“已故哥嫂”一节中。这些撤并建就是校对中的宏观调控。
  校对就是改正错误,我从校对书稿中发现:纠正错误必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如果只是纠正个案而不纠正总体偏向,那就是本末倒置。只有摆正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微观纠错、宏观改进,才能收到完美的效果!
  教育当归全人类使用
  高致贤
  10月13日参观广州黄埔军校,从该校培养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来看,我觉得教育应当归还全人类使用。
  教育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手段或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工具。大体可以用于胎教、幼教、职育、普教等等。普通教育中又分小教、中教、高教等等。不管是何种教育手段,都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创造出来就应当归全人类使用。谁要是强求教育只是为某个团体,或者某个阶级服务,那就是自私狭隘,也是反人类的。
  教育为WC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不但抛弃了其它阶级,连本阶级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都被抛开了,故而造成“政治可以冲击一切”、“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狭隘民族意识!这种极为功利的狭隘的阶级教育理念,尽管加以权力推行,效果也不好。回首十分强调教育为WC阶级的政治服务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有不少为其它阶级服务。就在本阶级内也有不少为政治以外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服务的,也有出国留学和就业的,我们也请外国专家来工作。由此看来,那种狭隘的阶级教育方针也是自欺欺人。我们为什么要请进外国教师,并派人到外国兴办孔子学院?也就证明“教育当归全人类使用”。诚然,各个民族有其民族文化的特点,各个国家有其国家的传统文化,但都必须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才能发展,才会提高,闭关自守、抱残守缺,便不能更新。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针就要大力改革!
  须知,教育不仅是培养体力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狭隘的阶级教育观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了!若不从根本上改变狭隘的阶级教育观,仅仅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便是舍本求末,教改永远扯不清,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2013年11月10日于深圳

  可贵的发现
  高致贤

  大一学生韦池给我发来QQ信:“我最近打算参加一个作文竞赛,可是我发现那作文要求就是那种应试作文,完全没有新意,格式拘泥,没有真情实感,我想向您请教一下,在高中的那种写作文模式,就是八股文,不是真正的写作!”。于是,他拒绝参赛。我佩服他自己发现了而今学校作文教学的弊端,我支持他拒绝这种作文竞赛。
  这种八股式的作文教学不知形成于何时,或许就是科举的遗存未改。1956年我到某小学六年级当旁听生,看到班上参加作文竞赛的获奖作品就是八股文。评判老师就是科举时代的遗少。我教书时评判学生作文离不开那种框框。改行搞新闻、文学后,写作才慢慢脱离八股形式。编审稿件中发现教师来稿的八股形式多。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辅导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教他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联系实际作文,并让他自己选材自己写10篇文章,由老师和我背靠背的分别给他评分,结果我们二人的评分恰恰相反。并由他将这些文章全部投稿,结果被媒体采用的是老师评分最低的,升学考试中他按老师要求写的作文得了高分,作文教学与社会需求早已不适应了。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问题,而且自觉抵制,实在令人欣慰!然而,更为令人欣慰的是:
  老师是园丁的比喻被一位六年级小学生颠覆! 网上频传:暑假里,宁波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11岁的小学生,发现将老师比喻为园丁不恰当,写了篇《园丁与导游》的作业,提出用园丁形容老师这个职业不合适。她希望老师像导游。文章的作者叫瑶瑶,是个11岁女孩儿,她在作业中说: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我们去游览各种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把我们变为整齐的植物。
  看来这两位学生(肯定不只是这两位)的新发现,尤其是看了瑶瑶的发现,不禁令我这从未怀疑过将园丁比喻老师有所不当的老头汗颜!我还配当作家吗?自古英雄出少年,因循守旧的思想、抱残守缺的情操实在应该更新了!
  游老太圆返老还童梦
  ——并非冷幽默
  高致贤
  返老还童曾经是古今多少人的梦想,又有几人能圆梦?可是,而今竟然有人圆了这个梦!
  这并不是冷幽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某日,天朗气清,气候宜人,打完太极拳,舞完太极剑,玩过功夫扇之后,炼友们为了享受这难得的冬日阳光,久久不愿离去,便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闲聊起来,一个个十分精彩的笑话,让炼友们笑得前仰后合,游老太更是听得如醉如痴,可是,待到她情急小便之时已来不及脱裤,尿湿了裤子。易老太说不要紧,回去为她想办法。张老头问她能想什么办法?她神秘兮兮地:“保密”!
  翌日晨炼之后,有人问游老太问题解决了吗?她眉飞色舞地说:“当然解决了”。再问她满意吗?他说很满意!问她花钱没有?她说当然要花啦。问她花了多少?她一甩手。炼友们七嘴八舌报出不少估价,都没有猜对的。再问她到底是多少?她反问:“你们说多少钱钱能让我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炼友们不约而同地提高声音质问。她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呀,谎你们是小狗!”大家知道游老太平时不说假话,但都怀疑哪来的返老还童?她说,你们不信?花钱就可以买到。价格就是保密。于是大家胡乱估价,杂以荤素猜测,引出阵阵哄笑。
  此时。易老太说“这是真的”,并说:“吴老头过来,我告诉你”!只见她与吴老头耳语了几句,吴老头又微笑着向丁老太去耳语,丁老太又与马老头......那秘密一会儿就向传销那样悄悄传递着,到底传的什么呢,谁也不说。最后是易老太揭密:“有老年开裆裤卖了!”
  认猪为父
  ——梅的故事之四
  高致贤
  那天,春梅又讲了一个故事。
  某家养了一头母猪,生崽勤、生崽多、生崽好,光卖猪仔收入就很可观,使多少人眼馋、嫉妒。有一对好吃懒做的兄弟对此心生邪念,便去偷那头母猪。他们知道,如果牵着母猪走就会被人发现,于是,他们就自己做一付滑竿去抬,用被子将母猪全身盖得严严实实。
  抬到途中,适与他父亲的好友邂逅,问他们抬哪个?他们说他们的父亲病重,抬到医院去抢救。那人便要揭开被子看,他们说病重受不得风,那人一急,就拍被子问:“老朋友,怎么啦?”
  只听被子里“嗡嗡”两声,老朋友一着急,情不自禁地猛拍一下大声问道:“你倒是说呀!”母猪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不禁嗷嗷大叫。那人顿感莫名其妙。
  此时,母猪一挣扎,将露出了猪脚,那人恍然大悟,骂一声:“你两个混蛋!抬你妈的老公。”
  赃物以旧换新
  ——梅的故事之五
  高致贤
  那天,梅又讲了一个故事。
  某家椅子不翼而飞,怀疑张家偷了,好在他家的椅子底下没有上漆的地方写得有名字;两三年了,一直没有看到他家的椅子露面。
  那年他家娶媳妇,在家里办婚宴,帮忙弟兄到村子里借用桌椅板凳,为了不还错,各家桌椅板凳打上记号,总管记下各家的数据。
  婚宴结束还家具,李家的椅子少了一张,一看各家的记号都没有错,主人家早年不见的那张椅子却在家里。主人说:好了,那就赔李家一张。根据当地风俗,丟旧赔新,总管拿着新娘子陪嫁的椅子去赔李家说,对不起,你家那张椅子丢了,拿这张来赔你家。李家有些尴尬。总管莞尔一笑:“就算以旧换新了!”
  总管向主人家交待婚宴管理情况时谈及此事,主人表示感谢总管后,说:防贼不是贼,贼在半边歇,对不起张家!
  热拌酥盐豆
  高致贤 
  而今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尤其是到深圳安度晚年之后,我从小钟爱了60多年的热拌酥盐豆渐渐疏远了我,常常只能与她邂逅于梦中,醒来原是黄粱美梦,引得我馋涎欲滴。近来读到北京知青叶美玲一篇日志 :
  “1972年我在大方响水区古打大队插队,村支书王少云对我很照顾,让我住在村广播室,居村中央,从北京到祖国西南,一开始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一次生病了,肚子疼的很厉害,隔壁住的邻居我也不认识,他知道后热心的帮我煮稀饭,家里也没有菜,那个阿姨把自己家的豆干炒给我吃,怕我吃不惯,又用砂锅炒黄豆,把炒好的黄豆放在碗里,再放些盐,倒入凉水用碗扣住,一会香喷喷的咸豆就好了,我喝着阿姨煮的粥就着可口的菜,热乎乎的,肚子不疼了,感动的不知该说些什么,黄豆,豆干这些菜在今天看不算什么,在当时是农民家里最上等的菜了,那个阿姨,您现在还好吗?”这一段日志勾起我对酥盐豆的无限回忆:
  这种酥盐豆是大方民间最普遍的待客食品,原料就是大豆,农民家家有;制作就是砂锅炒大豆,用碗装适量生水加上盐,有条件的加上姜葱蒜味精酱油等佐料,将炒熟的大豆趁热倒入水中,马上把碗盖严,不让蒸汽喷出去,正宗的绿色食品!水的数量适中,水干豆稣,又稣又脆,其味无穷;水少发不透,硬心;水多泡软了,不脆。酥盐豆下稀饭,穷家小户待客餐,也可以登大雅之堂。1980年,我们在中央民族学院家属院做酥盐豆,气味喷出去,三四楼的家属们纷纷跑下楼来闻香尝味儿。可是,这在我们大方却是家常便饭中的小菜一碟,它不过是我们大方豆制食品家族中的一员,这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哩!可惜而今很难找到砂锅了,铁锅炒的没有砂锅炒的稣!
  网搭平台络为媒
  高致贤
  我退休之后远离故土,深入南海之滨的新型城市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人地生疏,语言欠通,猛然离开父老乡亲和几十年结交的老朋友,不禁感到十分孤寂。所幸的是我有条件于年近古稀学上网,既从网上寻找到老朋友们的一些后代,从而了解到不少老朋友的近况;又结交了许许多多新朋友,而且把朋友的圈子扩展到国外,网络成了我联系老朋友和结交新朋友的桥梁,也成了我为新老朋友之间互相沟通渠道和联系的纽带。这桥梁和纽带上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乡情。
  老年离乡当游子,游子越老越思乡。思故乡,想故乡,思想故乡写故乡;思乡成了我老年写作的主题,故乡的山山水水、人情世故成了我的写作题材。游子思乡成共性,写家乡的帖子最能引起游子的共鸣。表乡情成了我与乡亲们联系纽带中的粘合剂。凭着这些乡情帖子,我联系到很多乡亲。一篇“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诞生在贵州大方县羊场坝”的介绍,引起多少相关人士的关注,美国知名人士程长龙打来越洋电话认老乡,因其父亲程嘉垕曾经任过航发厂的总工程师,他出生于大方羊场坝,也就十分关心贵州大方的发展,与我成了莫逆之交;在美国发展的余先生,因为读了我写毕节地区的一些文章,从美国给我寄来那里转发我写的《还是大方酸菜美》的报纸,我通过毕节电视台的帮助,找到他资助过的杨姓学生,使他们重新联系;日本的杨香女士让我为她寻找一个被父母虐待的小孩,在毕节乡亲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实现了她关爱祖国同胞的爱心。这些海外乡亲均与我素昧生平,迄今未曾谋面,但我们却成了网络至交。海外游子如此亲,国内游子亲上亲。
  网络名字多为虚拟,网络诈骗犯罪猖獗,人们不敢轻易相信,游子如何认乡亲?我的博名冠贵州,帖子署实名,博客上公开联系方式和身份。加上我的帖子多写乡亲、乡土和乡情,采用乡言乡语表乡音,我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就叫《乡音悠悠》,乡亲们很容易找到我。一些原来就是朋友的人,但因使用虚名,互相不敢相认。可因他们双方都认识我,于是我又成了他们重新联系的介绍人,这又平添了几分“媒气”,使我成了部分乡亲之间相认的牵线搭桥人。网络消除了我的城市宅老孤寂症,使我的生活充满人气!

  “晨练”和“晨炼”有何区别?
  高致贤

  今年我先后出版了《暖流》、《乡音悠悠》、《心口常开》和《苦乐人生》,还审校了文友李向东的遗著《笑谈人生》,书中常常出现清晨锻炼身体的记叙,所以,我写“晨炼”一词比较多。出版社的编校老师给我改为“晨练”,我又改过来。最近还在《苦乐人生》的一校稿上写了:晨炼之“炼”,请不要改为“练”,全部皆一样。编校老师非常认真,给我写了两条回复:1、晨练:在早晨进行练习或锻炼,《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晨炼”一词。是否该用“晨练”更合理? 2、书中“晨炼”是否改成“晨练”,字典中都用的是后者,请高老师再看看用什么“练”“炼”。
  编校老师们的认真负责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他们为我纠正的一些错别字,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对于“晨炼”一词,我却坚持不改。理由是:我们老年人是锻炼身体,不是接受组织或老师训练,也不是对某种作业的练习。然而,这仅仅是我的感性认识。编校老师说字典中用的都是“晨练”,肯定是有依据的,我便查了我身边的3种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词典都没有找到“晨练”一词。网上搜索“晨练”和“晨炼”有何区别?结果也其说不一(附后)。我只好请编校老师们用“晨炼”了。如果有更为准确的说法,再版时修改。
  附;搜索的几种结果:
  一是晨练是名词。 晨炼是动词。如果是正在进行的体育运动的话还是:晨炼 。还引用一段话:"你知道晨练(1)与饮食的关系吗?晨练前应该适当进食. 研究表明,早晨是肝脏中含糖原最低时期。如在这时空腹进行(2)晨炼,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的脂肪分解。" 请注意 晨练(1)和晨炼(2)的区别.晨炼(2)所在的这句话的前边有"进行"二字表明是正在进行时.换句话说是动词.动词:表示具体的行为动作。 名词:1、表示人2、表示动物3、指具体的事物4、表示抽象的事物5、表示处所6、表示时间7、表示方位。
  二是到底是“晨练”还是“晨炼”? 有人说,早晨日出前晨练空气不好,并不适合锻炼。晨练咋炼出肌肉? 有晨跑晨练吗?
  雨雾天气不宜晨练现在的“雾”与过去的“水雾”不同,由于污染严重,现在多为“污染雾”,细小的雾滴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和致病菌,晨练时呼吸量增加,会吸入
  三是到底是“晨练”还是“晨炼”??最好能拿出权威点的依据。晨lian应该就是早晨的锻炼,不应该是“晨炼”吗?应该是晨练。
  每个词的组成,不是别的词的缩写,晨练是早晨的锻炼的意思,但词就是词,不是缩写
  用微软拼音输入法输出的是: 晨练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之八

  按:1972年到贵州大方县农村落户的北京知青叶美玲,到大方县广播站工作几年后调回北京几十年了。而今已是退休老太的她,仍然怀念大方那段生活。她从网上看到我写大方的文章,主动联系我。当我们互相了解实名之后,原来是老友重逢。她说:“在网上我品读您的文章,特别亲切,因为大方是我第二故乡。”他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为她联系到一些大方老朋友,发了我的几部电子版拙著请她雅正后。而今同是大方游子的我们便情不自禁地聊起家乡往事来。虽是随意聊天,我却深感她聊得十分精彩,一件件“小事”反映真实的历史,体现出浓浓乡情,特将部分聊天记录发表供网友们分享!
  贵州老高:而今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尤其是到深圳安度晚年之后,我从小钟爱了60多年的热拌酥盐豆渐渐疏远了我,常常只能与她邂逅于梦中,醒来原是黄粱美梦,引得我馋涎欲滴。近来读到北京知青叶美玲一篇日志 :  “1972年我在大方响水区古打大队插队,村支书王少云对我很照顾,让我住在村广播室,居村中央,从北京到祖国西南,一开始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一次生病了,肚子疼的很厉害,隔壁住的邻居我也不认识,他知道后热心的帮我煮稀饭,家里也没有菜,那个阿姨把自己家的豆干炒给我吃,怕我吃不惯,又用砂锅炒黄豆,把炒好的黄豆放在碗里,再放些盐,倒入凉水用碗扣住,一会香喷喷的咸豆就好了,我喝着阿姨煮的粥就着可口的菜,热乎乎的,肚子不疼了,感动的不知该说些什么,黄豆,豆干这些菜在今天看不算什么,在当时是农民家里最上等的菜了,那个阿姨,您现在还好吗?”这一段日志勾起我对酥盐豆的无限回忆:  这种酥盐豆是大方民间最普遍的待客食品,原料就是大豆,农民家家有;制作就是砂锅炒大豆,用碗装适量生水加上盐,有条件的加上姜葱蒜味精酱油等佐料,将炒熟的大豆趁热倒入水中,马上把碗盖严,不让蒸汽喷出去,正宗的绿色食品!水的数量适中,水干豆稣,又稣又脆,其味无穷;水少发不透,硬心;水多泡软了,不脆。酥盐豆下稀饭,穷家小户待客餐,也可以登大雅之堂。1980年,我们在中央民族学院家属院做酥盐豆,气味喷出去,三四楼的家属们纷纷跑下楼来闻香尝味儿。可是,这在我们大方却是家常便饭中的小菜一碟,它不过是我们大方豆制食品家族中的一员,这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哩!可惜而今很难找到砂锅了,铁锅炒的没有砂锅炒的稣!
  叶美玲 :那个笔记本是73年在广播站参加转播实况得到的,我一直珍藏着,看到它就会想起当时参会情景,来参会的人员都是各区,公社,大队优选出的代表,包括各行各业人员,我们参加不同的小组一起开会,讨论,参与报道工作,吃住都在县招待所,有趣的是吃饭不是在招待所房间里,而是在外面篮球场,用白线画圈,标上区小组号码,围在那里蹲在地上吃,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场景,挺新奇的,感觉不错,因为中午那顿饭有肉吃呀!这种情景是现在的年轻人看不到的。
  贵州老高:那还是0276部队到大方支左才扩建了的招待所。招待所那里以前是城隍庙,60年代初期,召开全县性的大会,参会人员自带行李,会议安排地方打地铺;大会临时起炉灶,请小工做饭,参会人员蹲地就餐。散会撤灶人员散。
  叶美玲 :在广播站工作期间,经常下乡去采访,然后把稿件用电话传回来,清楚记得刚去时,王远德,罗庆云教我如何在稿纸上记录传回来的稿件,我也做过播音员,那时属文革时期,每次在播新闻前,都要先说几句前言:比如说,喜泪呀,莫要把眼帘遮盖,我要眺望那金灿灿的中南海,心口呀,也莫要跳的这么快,我们有千言万语,千歌万曲满胸怀!。。。。。。播音员当时的语气是激动的,为了播音不迟到,我四处求人买手表,手表在北京算当时四大件之一,在大方也不容易买到,先要搞到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大方买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在北京根本买不到),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待续)

  “老高,你的两本书真的卖1000元?”
  高致贤

  外出散步,一位很面熟的老头问我:“老高,你的两本书真的卖1000元?”我问他谁说的?他说:你还保密?我家都有人在网上看到了。你的啥子书这样管钱?我说就是两本文学作品。一本是散文随笔集《乡音悠悠》,一本是火锅文集《心口常开》。他问怎么能卖一千元?我说那是义卖,如果为了自己赚钱的话,那两本书的定价一共64元。什么叫义卖?就是爱心义卖呀,就是以慈善为目的的义卖,所获收益将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爱心义卖是社会爱心的一种体现,社会文明的集中表现......我的书其实卖不了那么多钱,主要是王先生献爱心。这还一下子说不清楚,我要出去一下,让我回去把那位买书人写的帖子发在网上,你回去上网看看就知道了。下面就是王华国义买的帖子:
  “王者 10:32:32高老您好!刚才在您空间看到您的日志:为大方老乡义卖自己的书捐款一事,很受感动,我贵州金沙人,祖籍也是大方瓢井下洞人,解放前迁移金沙,现在东莞市南城区,为此,也想向胡玥献一份爱心,并祝早日康复!我捐赠微薄的1000元,同时要一部高老的书,请告诉我捐款联系方式,谢谢!
  王者 10:44:06我的地址:东莞市南城区第一国际百安中心A座1201-1202室,收件人:王华国,电话:1366xxxx128.
  王者 2013/12/4 13:19:14高老您好!捐款已存在彭丽娜的账户上,请你把我要的书办理一下,我经常都在拜读你的文章,只是没有完整的,如果有了书就有完整的了,另外您的好作品也推荐一下,谢谢。
  贵州老高 10:38:11好的,谢谢您的关心,我马上告诉彭丽娜。
  宝安-高致贤(1540686647) 10:58:48你们到医院看望胡玥时,照几张照片,记下胡玥和她亲属的意见反馈给网友们,也请给我一份好吗?谢谢
  宝安马场丽娜(82197201) 11:08:58高老,我这里卖了7套了。
  宝安马场丽娜(82197201) 17:41:13:王华国的书已经发走了,高伯。”
  这就是买书发书的过程。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之十
  按:1972年到贵州大方县农村落户的北京知青叶美玲,到大方县广播站工作几年后调回北京几十年了。而今已是退休老太的她,仍然怀念大方那段生活。她从网上看到我写大方的文章,主动联系我。当我们互相了解实名之后,原来是老友重逢。她说:“在网上我品读您的文章,特别亲切,因为大方是我第二故乡。”他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为她联系到一些大方老朋友,发了我的几部电子版拙著请她雅正后。而今同是大方游子的我们便情不自禁地聊起家乡往事来。虽是随意聊天,我却深感她聊得十分精彩,一件件“小事”反映真实的历史,体现出浓浓乡情,特将部分聊天记录发表供网友们分享!
  叶美玲:在农机厂有一段时间,没有活干,我就自己主动出去找,听说物资处那里可以找到零活,我去找那里的领导,没有找到,是刘会计接待的我,那里的工作就是装卸工,我好说歹说,刘会计说那你试一下吧,一会有车过来,卸铁丝,钢板,好的,我痛快的答应了,一小会来了一辆车,我爬到车厢上,满满的货物,用尽全身力气搬大圈的铁丝,先从车上推下来,根本弄不动,那个汽车司机对我说,这不是女孩做的活,叫你男人来!我说我爱人调走了,现在农机厂没有活做,我也要生活呀,希望您多等我一下,我力气小,但这个活我可以做的,刘会计听到我这样说,立刻去物资处找来两个男人,还有司机,他们四个人一起帮我把全车的物资都卸下来,搬到库房里,工钱都给了我一个人,素不相识,无亲无故,真心实意的帮助我,心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从那以后,认识了刘会计,我叫她刘姐,她非常同情我,说一个外地人在这里太不容易了,还几次请我到她家吃饭,每次都做很多菜,丰盛的就像过年似的,印象很深的那个菜:宫爆鸡丁,程序很复杂,口感极好,她爱人在轻工局任办公室主任,非常热情的两口子,刘姐经常给我找一些我力所能及的活,她爱人帮我从乡下买大米,那个阶段在生活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一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我心中的大方人!
  在供电所和电厂工作期间,是我最放松,开心的日子,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到各家各户抄电表,收电费,日清月结,得心应手,从没出过差错。后来领导又让我去收机关单位电费,大多数情况下用支票结帐,这样和银行打交道的机会多起来,存支票,慢慢的和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但银行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我的姓名。一直到我去电厂做出纳工作,在支票上要盖公章,单位领导人印鉴,还有单位出纳名字要在银行备案,这样他们知道我叫叶美玲,一次去银行办理业务,工作人员问我,你就是叶美玲?我说是,他小声对我说,你就是叶美玲呀,你参加工作时,一开始你被分配到银行的,让银行行长的亲戚给顶替了,我大吃一惊!我们都知道叶美玲这个名字,就是对不上号,以后再到银行来办事,直接找我们,不要排队了!普通的工作人员或许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不正之风的不满!贵州老高 :哪里都是好人多,在基层工作才能体会得到,上层当官听到的多是阿谀奉承,接受的多是吹牛拍马。如果不当知青,不到基层工作,你能体会这样深刻吗?
  叶美玲 :指正:阿谀奉承贵州老高 :谢谢您的指正,发表时改正。叶美玲 :您客气了贵州老高 :这个阿谀奉承,把eyu读成ayi。阿谀我一直读了几十年的“阿姨”这个音。今天才被你纠正,你是我的一字师了。让我拜上一拜。
  叶美玲 :不敢当,不敢当,南方人有口音,正常!
  叶美玲 :看看我的结婚证,盖着大方革委会的章,这是那个时代的烙印,72年12月28日我接到通知被分配到县广播站工作,30日在单位开介绍信,领取结婚证,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礼,没有人贺喜(没有正式上班,和单位人不熟悉,没有通知任何人)两床被子放在一起,成家了!屋子里的陈设:广播站的一张床,一个桌子,还有晓林用包装板做的木箱,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我来大方时从家里带来的一个樟木箱子(那是妈妈出嫁时的陪嫁品),开始走入了二人世界。也许再没有比这更简单的婚礼了,认识6年,结婚41年,不离不弃,一路风雨牵手,一生相濡以沫,走过了47个春秋。
  

  在这之前,我们在大方百货公司买了4个碗,两个盘子,现在只剩这一个了,一直保留着,41年了,记录了不同的生活,在我心里,这就是个老物件,虽然已经有缺口,也舍不得扔掉,记得73年初,晓林不知从哪里弄了两斤肉,我高兴的提议:做红烧肉!来大方半年多了,从没吃过红烧肉,那个兴奋!晓林帮我打下手,依次放入花椒,大料,姜,盐,酱油,开始炖了,不对,怎么浓浓的醋味?他把醋当成了酱油,气得我躺在床上哭了一顿,味道大打折扣,但也很快吃光了。
  贵州老高 :你们那种简朴的婚礼,今天的年轻人很难理解,不过,你们还比我结婚时多了一张桌子、4个碗、两个盘子,那时我们在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吃饭,各自凭票进餐。好在那个基础奠定了晚年幸福。无怨无悔矣!(待续)
  文学将慢慢从虚拟回归纪实
  高致贤

  我从几十年的写作实践中越来越感到文学正在慢慢回归纪实,尤其是网络发表文章,作者很快获得读者反响之后,文学回归纪实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我出版的3部文学集的反响也是这样。我正在与文革中到大方落户的北京老知青叶美玲聊她那段大方生活,读者反映很多很好。这里随机转发两位网友的评论请大家看看:
  “阿毛哥 : 有味,知青的生活我也经历过,今天能见到你们的回忆很高兴,建议你们可以编一集《大方忆》,对那段生活做一个回忆和总结。‘知青’一词是那个时代的烙印,知青是那个时代城市学生的不幸遭遇,但是知青生活确实锻炼了知青的意志和毅力,给我们极大的人生感悟和帮助。”
  “平淡是真 : 我家就是响水的,古打大队现在叫古打村,我有亲戚在那,像叶阿姨这样的知青当时我家也住了一位,我爷爷奶奶们对她很好,一大家子相处的很和谐。她们很辛苦,主要是很寂寞。”
  不难看出,因为知青的史实引起“阿毛哥”的注意;因为帖子中有贵州大方县古打大队这个地方和住在哪里的王少云等一些实实在在的人,就引起“平淡是真”的关心。如果帖子是凭想象编造天外来客在一个世上不存在的地方干一些子虚乌有的事儿,不管你的文章编得怎么流畅,也不至于忙于现实生活的读者如此关注吧?如果说这仅仅是个例的话,从我的《暖流》、《乡音悠悠》、《心口常开》等文集和一些收入合集或散见于报刊的拙作,在读者中的反响来看,读者都是喜欢纪实的,想来,这也是很自然的。
  文章本来就是产生于人类劳动生活之中,用以记叙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不知何时被一些有闲阶层捞过去为他们解除空虚无聊的难熬,使文学渐渐脱离实际生活,变为空中楼阁,成为少数有闲阶层享受的东西,还被视为高雅,要求文学高于生活。而今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哪有闲暇去读那些空洞无物的帖子?于是,文学就慢慢向现实回归。不少纯文学刊物停刊就是很好的例证。文学将会从虚拟慢慢回归纪实,虽然这还是一种趋势,但这是以广大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必然。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之十三
  按:1972年到贵州大方县农村落户的北京知青叶美玲,到大方县广播站工作几年后调回北京几十年了。而今已是退休老太的她,仍然怀念大方那段生活。她从网上看到我写大方的文章,主动联系我。当我们互相了解实名之后,原来是老友重逢。她说:“在网上我品读您的文章,特别亲切,因为大方是我第二故乡。”他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为她联系到一些大方老朋友,发了我的几部电子版拙著请她雅正后。而今同是大方游子的我们便情不自禁地聊起家乡往事来。虽是随意聊天,我却深感她聊得十分精彩,一件件“小事”反映真实的历史,体现出浓浓乡情,特将部分聊天记录发表供网友们分享!
  

  贵州老高:美玲:某报记者让我把你的电话给他,她要采访你,说明天要见报。标题为:一个北京女知青的大方梦。我说你的回忆是现实,怎么成了梦?一听就是个追风赶浪的题目,就想把我们的对话删删改改去发表,我说我们还没有聊完,不要打乱。我没有把你的电话给她。我说与你商量好再回复她。你是否现在就接受她的采访?你定夺后回复我。
  叶美玲 :高老师,我不想接受什么采访,因为我们之间是真对真,实对实的 聊天,他们这样做,就会把我平静的生活打乱,请您给我把好关,电话坚决不能给他,拜托!
  贵州老高 :好的,昨天我也是这样回答他的。
  叶美玲 :我们之间关于大方忆的谈话确实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特别是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没有任何修饰的语言,只是真实的记录了历史原貌,回忆当中自己也是相当兴奋,您进来为资助乡亲的善举更是引起网友的热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方人在我心中的位置永远第一!回忆至此告一段落,但我会继续关注您的文章,保持联系!
  贵州老高 :我积七十多年的经验,真情实感最能感动人。回忆至此可以告一段落,想起了还可以再写,我还没有发完哩。
  叶美玲 :好的,谢谢高老师,按照你的进度发
  贵州老高 :好的。不说再见!
  高宾发明 + 修谱 : 时代使然 ,不是亲自经历根本不明白。那时候人与人间互相帮助很自然,雷锋精神、淳朴民风让人们彼此信任,没有很势力的眼光和私心杂念。生活一步步走来,艰难岁月值得回味,谁都不容易。但愿好人好报!!
  贵州老高 回复 高宾发明 + 修谱 : 是这样,所以有名言: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簸箕大侠 : 没生活在那个时代,感知不到知青工作艰辛,但从你们快乐回忆中感悟到你们快乐时光,也给子孙后代上了一堂教育课。期盼着下一节。
  贵州老高 回复 簸箕大侠 : 下一节后天早上发,也就是这次对话的最后一节。不过这只不过是告一段落,我想,以后我们还会继续的。
  王中华 回复 @贵州高致贤 :/写的真好,让我们都怀念那个岁月/@贵州高致贤 回复 @王中华 :谢谢中华会长关心。来自博文《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之十二》
  贵州老高:我与叶美玲女士关于回忆大方的对话对此告一段落。
  特此声明:本系列帖子属于高致贤与叶美玲共同创作,版权属于二人共有。欢迎全文转载,或原题下的选登,抑或原题下的摘发,反对任何形式的剽窃。
  (续完)
  今天你能看到月当头吗?
  ——人生真是难见圆月当头啊!
  高致贤   

  今天是壬辰年冬月十五日,可是,人们并没有看到月当头。这绝不是有云遮,就是万里晴空也看不到月当头。为什么呢?因为今天不是冬至。
  古人常叹:一生几见圆月当头?我开始对此并不以为然。还误以为此乃无病呻吟。心想:月亮一个月圆一次,一年圆12回,即使只活60岁,也有720次月圆,怎么会难见圆月当头?
  后来我从“夏至”那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看不到人影,想到那才算是日当头,平时的太阳并不正当头。由此推断古人的叹息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呢?
  同理,月亮也只有每年“冬至”那天,北半球的人们才能感到它正当头。而月有圆缺,必须到每个月的阴历十五日夜才称圆月,“冬至”常在冬月,但它并不一定在冬月十五日。如今年的冬至是在阳历12月22日,即是冬月二十日了。到那天,月亮转到北回归线上,可以正当头了,可是它已经不圆了。
  人们如果要看到圆月当头,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冬至节必须落在冬月十五那一天;二是必须那一天的午夜零时天空晴朗;三是那时你必须在地球的北回归线上;四是你还须是个有心人,记住须准时去看,错过了时间、地点、气候,你都看不见正当头的圆月。
  这些条件中最难的是第一、二个。冬至与阴历十五日重合,不知多少年才能碰上一次,我没有推算过,也不知怎么算;那夜是否天朗气清,也要老天爷说了算,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三条我国绝大部分省、地的人离北回归线比较远,要看一次,长途跋涉、鞍马劳顿也不容易;比较好办一点的是第四条,但没有前三条,第四条是无用的。必须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看到当头的圆月,难就难在这里!
  无条件就轻易获得的东西,不会觉得珍贵!今天就是壬辰年的冬月十五了,但看到的圆月还未当头!尽管你肉眼看似当头了,但就像夏至12点钟以外的时间看到日当头那样,实际上它并未真正的当头!
  2013年12月17日,岁次壬辰年冬月十五日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普通碗
  高致贤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瓷碗,可是她能保留43年却不简单。它从江西来到大方,又从大方去到北京,在京城一待32年,而今虽然碗口上缺了一小点点,但它仍然受到主人的钟爱,这就更不简单了!想知道它的这一段阅历吗?请看看她的主人叶美玲的一些回忆吧:
  “在大方的照片真是太宝贵了,那时条件不好,大多数人家都没有照相机,现在还有几件在大方用过的老物件一直保留着:在供电所每年都被评上先进,发的奖品,一个洗衣服用的大盆,现在还用着呢,漆器厂出的茶叶桶,依然在用,1972年到大方时在大方百货公司买的餐具,现只剩一个碗,是景德镇产的,还有在大方买的一床毛毯,质量可好了,上海产,可暖和哩,哪天我用相机拍下来,给您发过去,看到这些东西,就想起在大方的生活,哦,对了,最应该晒一晒我们的结婚证书,还盖着大方县革委会的公章呢!每样东西对应着不同的故事,回忆过去,还原历史,也是一种享受!”
  “为了播音不迟到,我四处求人买手表,手表在北京算当时四大件之一,在大方也不容易买到,先要搞到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大方买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在北京根本买不到)”
  “1978年在大方买的毛毯,现在看起来还很新呢,质量真不错!我在大方百货公司看了很多次,一条毛毯35元,太贵了,相当于我两个月工资,虽然看中了,一直没出手,在农机厂工作的某个月开了65元,下决心买了这条喜欢已久的毛毯,30多年过去了,仍继续在为我们服务,真是物有所值!压在被子上暖暖的,那个年代生产的东西质量上乘!为什么要写毛毯的故事,不只是夸他的质量,65元的工资相当我平时4个月的薪水,那些钱里,包含着多少大方人对我的爱,那些爱充斥在那年的每个日月里,那些年,那些月,那些日子,浓浓的爱全部融进了毛毯里,让我怎能不暖!”
  从叶美玲的零星的回忆中,我们不仅看到它的经历,还有与它相同阅历的洗衣盆,茶叶桶、手表和毛毯等等;恐口无凭,还有盖着大方县革委会公章的结婚证书为据。足见历史之真实,主人不忘过去。这不光是他们的家庭历史文物,也是那一段社会物质生活的物证!
  世上的碗有很多种,打不破的金饭碗是皇帝老儿和大臣宰相们端的,公仆们的铁饭碗虽然还没有打破也打得变了形,瓷碗、土碗等早已被打破了!主人心中的这种瓷碗是外力打不破的!
  
  [url]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1540686647/blog/1387834128[/url]
  《苦乐人生》自序

  我1937年生于贵州大方县的一个世代农民之家,从旧社会走到新中国,生活、读书、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都未离开过贵州大方这块乡土,见证了大方县70多年的进退变化。尤其是在我40多年的公务员生涯中,多是从事全县性的宣传、文化、新闻、党政秘书工作,在本县不受行业和区域限制,撤区并乡建镇前的13个区110个公社(乡)我全工作过;500多个大队(村),我到400多个大队工作过,而且保存了当年的资料采访和工作记录等原始资料记录本几十个。对大方全县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亲闻、亲见、亲身经历的情况不少,感受深刻。还对于省市上下左右与县里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有关的情况也了解不少,酸甜苦辣都有所记录。为此,我将它定名为《甘苦人生》。
  写这《甘苦人生》,我既坦然,又忐忑。坦然,是我把所知道的当时、当地政治运动中主要的人和事如实记录下来。孰是孰非,我未加评论,让历史来论证。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人们对政治运动中的人物评价是不断变化着的,今天看来是狗熊的,说不定明天又成了英雄,盖棺未必能够定论。所以,我在文章中记下不少人的名字,给后人留下查阅和评论的依据。
  可是,又害怕有人不理解我的苦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历史问题,以为我抬高了某些人、贬低了某些人,以此来找我的麻烦。不过,我问心无愧,包括整我最厉害的人,我都没有认为他们是坏人,何况一般人呢?为了对历史负责,尽管可能会遭到一些误解,甚至非议,我还是如实记录下来,如有不恭之处,敬请原谅。
  高致贤 2012.12.12.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1540686647/blog/1388439645
  建议政府办事机构实行轮休制
  高致贤
  企业打工者(包括政府办事机构之外一些企事业工作人员)反映:政府机关办事部门实行周六周日双休,休息时间与企业休息时间撞车,忙于上班的打工族想利用休息日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找不到人。只好等到上班的时候请假去办理。流水作业的员工很难请假,请准假也没有工资。打工族如此,非打工族如果于节假日、双休日遇到意外突发而又急需找政府机关办理的事件,也只好拖到机关上班的时候才能办理,这一拖延,有时就会造成连续事件。人生在世,谁不会碰到一些意外发生、急于处理的问题?于是普通民众希望政府机关办事部门的节假日和双休日像医院那样,让公务员轮流休息,或者像图书馆那样与打工族错开休息时间,方便群众办事,稍微挪动一下休息时间,便可做到机关办事不断线,也不减少公务员的休息时间,真正体现执政为民、服务便民。我想,这个小小改动并不影响大局,而且真正体现出群众路线、便民服务,政府机关是不难办到的。

  大方山歌的韵味与方言土语
  高致贤

  笔者收集发表了一些《大方山歌》,在读者中引起不同反响,这是读者对大方山歌的关注。这里,首先感谢大家对大方山歌的关心。其次想说说怎样使大方山歌唱得韵味十足?
  除了大方姚纯钰在评论中说“ 这些山歌要在那种环境下唱出来的韵味才十足,特别在油沙河对岸的山谷里,由那些吆马哥或者那些割山草的人唱出来,整个山谷回荡着古老而遥远的回响,那真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生活”的自然环境外,还要了解一些大方的方言土语与普通话的关系,才能唱出大方山歌的韵味来哩!
  例如:大方山歌中的克哪里的“克”,就是普通话的“去”,“表”就是“不要”的缩说;也是“甭”的意思,可是读音不同。这种方言土语在山歌当中不少,大方山歌也是可以用普通话唱的,但是,用方言唱起来就更为原生态。这个问题一时半刻说不清。现将我以前研究大方土语的一篇小文附后,以供有心人参考,以便唱好大方山歌。
  附《大方土语——两字变一音》于后:
  大方土语——两字变一音
  高致贤
  大方人为何将“麦芽糖”叫做“麻糖”?这便是大方土语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其中的“麻”字是由“麦”字的声母(M)和“芽”字的韵母(a)拼成的。
  这种将两字词变成一字音来读的当然不只这一例,还有将“不要”说成“表”(Biao)音的;将“这样”说成“仗”(ZHang)音等等,这就无形中加快了说话的速度,本来就够快了的大方话,再加上这些“两字变一音——前字的声母和后字的韵母拼成”的“缩说”,外省人就更听不懂了!
  当然,这种“缩说”也并非大方人的专利,如北方方言中的“甭”就是“不用”两字的“缩说”,只是人家已经进入了《新华字典》,变成“通缩”。如何让外省人听懂大方话,就要降低话速。要放慢话速,首先就要将两字变一音的“麻糖”说成“麦芽糖”;“仗”说成“这样”;“表”说“不要”;将“表仗”说成“不要这样”。 再去掉那些“脏”说成(Keng)音,“雾”说成“罩子”等土得掉渣儿的土语,而后按普通话速度表述,外省人是大致听得懂的。
  大梦从点滴圆起
  ——改革一下窗口单位、服务部门的上班时间
  高致贤
  拙论《建议政府办事机构实行轮休制》发表后,受到不少读者关注,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有人建议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以提案方式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鄙人一介退休宅居老朽,人微言轻,不过说说而已,岂敢奢望?
  回头来看,《建议政府办事机构实行轮休制》提得有点大而笼统,不便于实施,为此再补充一些拙见。从大的方面来讲,政治机构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走群众路线、改领导为服务。如何实现改领导为服务这个宏大目的?还是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若无具体实施,改领导为服务不过一句空口号而已!如何具体实施?方法之一就是:
  首先从政府机关的窗口单位、服务部门改起。窗口单位、服务部门如果与其它单位部门一样实行周六周日双休、同时放假的话,群众于节假、双休日遇到意外突发而又急需找政府机关办理的事件就找不到人,只好拖到那里的公务员上班的时候去办理。这就有悖于便民服务的宗旨。如果让所有政府机关办事部门的节假日和双休日都像医院那样,让公务员轮流休息,做到机关办事不断线,也不减少公务员的休息时间,目前难度会很大。但是,先从政府机关的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改起,改革一下这些单位和部门的上班时间,更能够使执政为民、服务便民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在共产党宣言里就指出来的。在贯彻群众路线工作中,有的单位采取拆围墙、下基层等等措施,都是好的。然而,事需人为,说一千,道一万,贯彻群众路线就是要政府处处为民众作想,让民众获得实惠,办事方便;如果群众有急事找不到政府人员办理,拆围墙、下基层等临时性措施不过是摆花架子而已。

  本末倒置还是适销对路?
  高致贤
  元月5日我欣赏了央视音乐台举办《光荣绽放》的“十大作曲家音乐会”,看到媒体对作曲家与歌唱家同台演唱等等宣扬和对歌唱家的追捧,令人兴奋!可是,对歌词作者却只字未提,又令人深感歌词作者受到不应有的冷落,很不公平,简直是本末倒置。何也?
  知识告诉人们:除了古代填词以外,当天演唱的那些歌曲,无不是先有歌词,再谱歌曲,而后才有演唱的。可是,那个音乐会上光荣绽放的却没有歌词作者,这不是正版的本末倒置吗?我为歌词作者不服。过了几天,再冷静下来细想,也不尽然。何也?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歌曲也进入商品化了。既然成了商品,那就要讲究销售,适销对路才是畅销商品。歌词写得再好,没有人谱曲,普通百姓不会唱,对于文盲不对路;一旦有作曲家谱了曲子,可以唱了,消费者(受众)就会多些。如果有歌唱家到春晚之类的大型音乐会去演唱,受众更多,销售量大增,达到生产商品的目的。所以,我觉得哪台晚会的成功都是商品的适销对路;是根本发展的正常现象,只不过是过于抑根扬末了!这样说来,歌词作者也不再会认为本文前述的那台音乐会是本末倒置了吧?
  其实,写词、谱曲、演唱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是三位一体吧。只是处于前台的容易显示,后台的总是默默无闻。不过,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在筹划类似前述活动时也要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后台工作者做些适当介绍?
  致富还是致穷?
  ——文中硬件不能随意更改
  高致贤

  拙作《农村致穷道路纪略》是收入文学史料《中国新文艺大系》的,可是,此文从中国新文艺大系中被转入其它一些文集中时,有的编辑竟然将题目改为《农村致富道路纪略》,一字之改,意义相反。他们为什么这样改?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没有看文章内容,凭自己平常写惯使用的致富、治穷之类的词语,没有想到会有“致穷道路”一说,于是以为作者写错了,随笔就改。这是不是他们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来历所致?
  拙作写的是文革期间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可以冲击一切;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谁要抓生产就是以生产压革命等等错误思想为指导,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大环境下一个生产队的致穷情况。
  我于1979年初以新闻之实、小品之味,以《这种领导方法应当改革》为题投向《光明日报》,2月17日便在该报“东风”副刊上以《这种领导方法应当抛弃》为题发表了。大约是1983年,我在报上看到《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编》的“征文启事”,便将此文寄去,很快收到曾彦修主编来信表示“拟留用”。后来得知该“大系”的总顾问:周扬;总主编:陈荒煤;副总主编:冯牧、李庚。其中,“杂文集”的主编:曾彦修、秦牧、陶白。集子全名已改为《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我的文章在第60页上,题目改为《农村致穷道路纪略》。如此严肃的文学史,有写了几十年的杂文的大家不过入选一二篇,许多人没有入选,我一个初学写作者能够入选一篇,可能就是我把那段农村致穷的历史写下来了,这是不了解农村实情的大作家写不出来的,所以,拙作入选了文学史。那是题目绝不是随意乱定的。
  综上所述,我更认为:文章中的人名、地名、时间等等名词(包括书名)没有绝对把握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汉字一字多音,同音不同字也不能随意改变。
  2014年1月31日草于敬夕阳颐养院

  叶落漂城
  高致贤
  以前人们都讲叶落归根。根在那里?在自己的出生地,抑或原始户口迁出地。即是哪里出来的回到那里去。改革开放前,农业户口进城难于上青天!即使参加工作取得非农户口,退休之后回农村也是理所当然!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户籍管理还没有多大变动,可是,随着计划经济的慢慢退场,市场经济的不断登台,城市建设的加快,乡下人进城的门槛迅速降低,农村青年进城打工、创业者日众。成功人士将农村父母接进城里安度晚年;一般打工族也为尚能劳动的父母在城里找到了打工的地方,渐渐在城里住下来。不少在城外工作的人到城里买了房子,退休后便漂进城里居住。尽管他们尚未取得所在城市的户口,他们还是叶落漂城了。
  所谓叶落归根,是指外出人员老年还乡。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家在职人员离退休后,均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养老,多数是从城镇回到乡村度晚年,故也叫告老还乡。有一些离退休人员回乡养老并非尽是热爱故土,而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的我国,叶落不归根,便无立足之地。那时计划经济,职工统分统管,分到哪里工作全由组织安排,个人没有丝毫选择权利。多数地方实施人才“地方所有制”,甚而实行人才“单位所有制”,人员一律不准“外流”。尤其是农民,几近于土生土长至土死土埋,均不能离开故土,成了某乡村一住就是若干代人的稳定模式。
  当时的农民,除极少数因当兵提干、读大专毕业和参加工作能离开故土生话外,绝大多数只能守土一生。后来发展到当兵复员、读书毕业也实行“社来社去”,即是从哪里来就回那里去。农民当兵、读书毕业后仍回农村当农民。职工家属是农业人口的,想转为非农户口比蜀道难上千万倍,所生小孩户口要从农。农村户口是不能进城常住的。那时农民的生活物资只能靠参加生产队劳动评得的工分来分配,干部职工的家属是农民的,一旦离乡进城,便会成为“黑人黑户”:城市不供应口粮,也不准打工、经商,农村便取消他们的劳动分配。离退休人员在城里养不起家属,只有办起户口回去归农村这个“根”了!所以,即使你参加工作离开农村进了城市,也因你的家属还是农业户口不能进城,离退休后,你还得回农村才有人照顾晚年生活。否则,你就会成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魂野鬼。这不归根怎么行!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有钱到哪里都可以买吃买穿,购车购房。农民涌向城市,内地职工涌向沿海。他们或打工,或经商办企业,各自发展经济,不少人有了养活父母的经济能力。他们接父母进城一起生活,可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也可与父母互相照顾。于是,多数有子女在城市发展的人,离退休后,便到城市去与子女一起生活,安度晚年,不必非回乡不可了。这便是“叶落漂城”的必然性!为什么不叫归城而叫漂城?许多老人没有城镇户口,他们虽然身在城市,却享受不了城市的许多优待,只能像北漂的打工族那样漂着。
  落叶漂城的具体表现为:乡村工作的职工退休进县城;县城退休的进市、进省城;省市离退休的进沪进京出国住,已经形成一道“叶落漂城”的独特风景线,我也成了漂城大军中的一员。

  本末倒置与抑根扬末
  高致贤
  有人说央视音乐台举办《光荣绽放》的“十大作曲家音乐会”不提歌词作者,宣扬作曲家和演唱者是本末倒置。这样说也不无道理,但我认为说成抑根扬末更为确切些。何也?
  音乐这棵树尚在发展中,如果真的本末倒置,它就没有生命了。只不过这样大肆宣扬演唱者和作曲家,不提词作者就有抑根扬末之嫌了!音乐中的写词、谱曲、演唱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各自有其独立性。可是,如果要在这三者之间细分的话,词是根本,曲是枝干,表演者是绿叶红花。根固本,从地下搜吸各种营养,通过树干输送给枝叶花果,叶也制造叶绿素回报杆和根,实现三赢。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谁也离不开谁,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社会——
  民为根本,国为枝杆,公务员是绿叶红花,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大树茂盛,花红果硕;如果互相扯皮、各执其是、各走极端,大树就会枯萎。一旦大树枯萎,那就只有依靠须根的来复活。如果大树不能复活,根也会重新长出树来,那就更体现根之作用了。可惜的是许多人平时重花果而轻树干忽视树根,有的重树干而不重树根,尤其是草根。轻视草根成了通病,甚至于包括不少草根本身,这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话题扯远了,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再看看:处于前台的红花绿叶容易显摆,后台的总是默默无闻,处于地下的根还要遭受践踏。这种“正常现象”已到了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了!

  怎样衡量回忆录大事件的真伪?
  高致贤
  怎样判断回忆录中重大社会事件内容的真伪?当然有许许多多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妇孺皆认可的方法就是:涉及社会性、地区性的重大问题,同地区、同时代的人感到熟悉;非同时代、非同地区的人感到不解;同时代、同地区、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体会和看法各异。为什么呢?
  具体说来,例如我国的大跃进、文革等全国性的和卢沟桥抗日战争、唐山大地震之类地区性的问题,因为发生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个地区的人才有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或者深入实地全面调查而又实事求是的写出来的事件,同时代、同地区和同一社会地位的人才会认可。这样来评论回忆录中重大社会问题的真实与否比较合乎情理。可是,评论重大社会史实的发言权又在官方。官方认为真实的,百姓往往不予认同,这是不难理解的。不同阶层有不同的看法也不难理解,同一阶层不同党派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所以,一致认为的东西,它的党派性、阶层性必然很浓,是不可能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全体人民利益的。能够代表多数就是很好的了!
  央视春晚应移时换味了
  高致贤
  央视春晚这一桌文化大餐受众已经吃腻,是该换一换餐厅和口味了!鄙人为何突发此奇想?
  看了某电视台播出“家庭春晚”节目:团年饭之后,外地归来和留守故地的亲人们,男女老幼围席而动,唱歌、跳舞、讲故事、说笑话、摆家常,其乐融融,令人倍感亲切,深感真真实实的浓浓年味,不禁使我联想到一件往事:某年春节,某大户人家,国内外的成功亲人们,等车候机,千辛万苦赶回老家陪伴耄耋老祖母吃一顿团年饭,祖母高兴万分,团体活动结束之后,她把海龟孙子拉到身边问:“你们那边冷不冷?”很想听听子孙们的外地生活实情。孙子却说:奶奶,央视春晚开始了,快看快看,看完后我向您汇报。奶奶说她累了,不想看,便走进卧室休息。谁料央视春晚结束之时,奶奶已经离开人世,亲人们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那个海龟孙子更是后悔不已!那个团年气氛不言而喻。这种结果能怨春晚吗?当然不能怪,不过也不得不让人想起春晚。
  央视春晚的诞生,丰富了国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春节的文娱品味,在我国文化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什么东西都免不了兴衰成败规律。春晚的兴盛时期已经过去,这些年的苦挣苦扎,在演员和节目上修修改改,始终不能恢复元气。这有点像农业生产上的人民公社,已经走到它应该分权的时候了!
  过大年,吃团年饭,本来就是一家一户的感情交流时间,人们山遥路远、千辛万苦的回家过年,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那一顿年饭,更重要的是亲人们借此机会,或窃窃私语、倾心吐胆,抑或开怀大笑,畅所欲言,尽情倾诉离情别绪,一吐内心情感积蓄。《常回家看看》的歌词中反映留守亲人的心理我有切身体会:我远道去六盘水为我岳母祝寿,一去就忙于跑我内弟的调动,没有时间陪岳母,老人很不高兴地说:你来给我做生,一天到处跑,不来陪我做坐坐?足见什么送厚礼、办大事在老人心目中也没有和久别的老人亲亲热热地拉拉家常重要了。可是,春晚诞生之后,一度几乎垄断了全国的春节文艺活动,家庭“春晚”被其淹没,民间吃起文娱“大锅饭”,央视“大春晚”压抑了民间“小感情”。随着受到压抑的民间“小感情”渐渐复苏,央视春晚越来越感到难办,这正好说明观众的心理变化。
  须知,千百年来,“团年”在华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在外工作、学习、生活的人们,千里万里,涉水爬山,千辛万苦,不辞车船劳顿,为的就是赶回家中吃一顿团年饭。这是我国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历史养成的,一时难以改变。随着年饭重要的年代渐渐过去,“团年”显得越来越重要!何也?
  国家改革开放,人员流动量猛增,物质生活迅速提高,那种长夜慢慢吃年饭,围席而坐拉家常,亲人之间问寒问暖、倾心吐胆的过年气氛被看春晚挤占了,亲情也因之而淡化了,年的情趣逊色于前。为了人们能在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具体、细腻地享受浓浓的亲情,我以为央视春晚也应该大改。
  怎样改?改革方式多种多样,我以为比较容易实施的是:改时间、换口味。将央视春晚移到大年初一晚上,把大年三十——除夕夜的交流让给民间,让“团年”时间给家人充分交流亲情!使“过年”更具民族特色!这也许会像土地承包到户那样激发起民间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哩!也许有人会说:央视春晚涉及海外华人,若在国内放权之后,怎样像海外华人交待?我觉得这也像物质大餐一样,肥酒大肉吃腻了,换一换农家小炒和野菜更受食客欢迎。媒体加强农家春晚的报道,让海外华人了解国人丰富多彩的国内家庭文化生活,他们会更喜欢哩。
  向高三学生说点什么呢
  高致贤

  今天一大早,核桃乡韦池 8:33:21向我提问:
  高老师好,! 是这样的,明天可能去一中,我们老师让我回去给高三的学妹学弟,讲讲文综学习经验, 我做了一个ppt 有心理篇 打算找一些人,谈谈对高三学生的寄语。高老师,对于高三的学生,你最想给他们说什么?
  贵州老高 10:17:30 让我想一想再给你说好吗?
  小韦:说来不好意思,我没有读过高中,连初中都没有读过,断断续续进了7年学校,50岁才拿到一个中师进修毕业文凭。好在看到你的提问时,我的身边正好有一位大二在读生,我马上将此问题请教她,她很乐意地回答了我。她认为: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就要心无旁骛地学好书本知识,积极参与高考。
  她的即兴简答,使我深受启迪:高考是国家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古今中外多在采用,无须赘述。但是,读大学也不是造就人才的唯一途径。有条件进大学深造当然好,进不了大学也不要悲哀。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不放弃学习,也是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
  读大学是有志青年的梦想,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上大学的。当年我做梦都想读大学,可是,我没有条件读大学,不过,我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直面现实,老老实实地坚持自学,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向文化人学,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与此同时,我坚持写日记。我从1960年开始写日记,迄今已成积习,这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我去年出版了三本书,80多万字,多数素材从日记中获得线索。这几本书虽然写得不好,也算向社会的一种回报吧。我没有读过大学,但是,我的作品却被贵大的刘教授收入大学的写作写作辅导教材。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句:这绝不是说读大学不重要,旨在说没有条件读大学也不要灰心丧气。举目现当代社会,成功人士多是经过大学深造的。虽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现代文明的成功人士,更离不开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果说社会科学者中没有读过大学的不少的话,自然科学家则是经过大学深造的居多!
  就从我们大方一中的高中毕业生来看,据我所知,目前文化科学界的成功人士,多是经过大学深造的。就以大家熟知的孟杰来说,他克服种种困难,从小学读到高中,考入大学三级跳,从本科读到博士后,成了我国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他不经过大学深造是不可能达到那个知识水平的。顺便提一句,孟杰读书时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但他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读书,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即兴回答,错误难免,匆匆说了几句门外话,请小韦转告高三的同学们,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谢谢。
  向已经培养了我家两代人的大方一中的老师们致敬!
  大方老乡高致贤。
  2014年2月9日于深圳。

  当它全求外力支撑的时候
  高致贤
  昔有暮旧国,今不知何处。史料記:一日,某银匠发现一座金山,开发成了暴发户,于是他占山为王,世袭山寨主,取名暮旧,自称国君。到了某一朝,国君把权交给幺儿,“幺儿帮”横行霸道。有人说银匠家胖老二身体很好!知情人说那是浮肿。于是,胖老二便把说他是浮肿的人处死,并株连九族,借以维持他的虚胖;实行满山大清洗,大搞莫须有的罪名,动辄得咎,最弄得举山上下人人自危,身在银山无钱用,结果当然是人民揭竿而起,推翻他的残暴统治!
  什么叫色厉内荏?概念总是干巴巴的,我辈蠢人理解不清。我只知道一个人只靠外力支撑行动之时,他的体内已经发生病变,没有病变也是体力衰退。年富力强者,背背挑担也不靠外力支撑。当他走路也需用拐杖之时,就说明他的身体出了问题。这种情况每个正常成人都可以体会出来。
  人体如斯,国体依然。当一个国家全靠外力支撑时,国力已经衰退。国家靠外力,一是表现为乞求外国支援;二是以强求或欺骗本国民众吹捧元首。可那些花腔把戏是蒙蔽不了有识之士的。当他们的属下高呼我们心中只有XX的时候,XX已经远离人民百姓了;当忽悠群众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皇帝不是生命垂危,也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叶知秋是多少代国人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庐山之外看庐山,才识庐山真面目!
  特殊字的读音
  觊觎 jìyú    龃龉 jǔyǔ   囹圄 língyǔ   魍魉 wǎngliǎng   纨绔 wánkù   
  鳜鱼 guìyú   耄耋 màodié   饕餮 tāotiè   痤疮 cuóchuāng   踟躇 chíchú   
  倥偬 kǒnɡzǒnɡ 另:倥侗念kōngdòng。  彳亍 chìchù   谄媚 chǎnmèi   
  女红 nǚgōng 古同“工”   佝偻 gōulóu   
  龟裂 guīliè 微细的裂纹(如砂浆、混凝土、抹灰面上的);颜料、釉或油漆薄膜,
  由于老化和瓦解而产生的短而浅的裂纹  
  龟裂 jūnliè 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蓓蕾 bèilěi 遗憾的是在人名中经常被念作péi。  
  蹀躞 diéxiè   迤逦 yǐlǐ   呷茶 xiāchá 呷作动词,义为小口饮。呷作象声词时念作gā。  
  狡黠 jiǎoxiá   猥亵 wěixiè   猥狎 wěixiá (怀疑是否有这个词)  委蛇 wēiyí   
  蟾蜍 chánchú   迷惘 míwǎnɡ   趔趄 lièqie   窥觑 kuīqù   肄业 yìyè   
  徜徉 chánɡyánɡ 也作倘佯。  叱咤 chìzhà   绸缪 chóumóu   纶巾 guānjīn   
  咄嗟 duōjiē 霎时  罹难 línàn   龌龊 wòchuò  促狭 cùxiá   皈依 guīyī   
  旮旯 gālá   戛然 jiárán   参差 cēncī   鳏夫 guānfū   髑髅 dúlóu   
  皴裂 cūnliè   妊娠 rènshēn   老鸨 lǎobǎo   东莞 dōngguǎn   孑孓 jiéjué   
  逡巡 qūnxún   趑趄 zīqiè   斡旋 wòxuán   弹劾 tánhé   旌旗 jīngqí   
  沟壑 gōuhè   交媾 jiāogòu   菁华 jīnghuá   毓婷 yùtíng   拈花 niānhuā   
  旖旎 yǐnǐ   褴褛 lánlǚ   蒯草 kuǎicǎo   执拗 zhíniù   匍匐 púfú   
  阿訇 āhōng   ** shǔnxī   暴殄 bàotiǎn   拥趸 yōngdǔn   氤氲 yīnyūn   
  鹄的 gǔdì   整饬 zhěngchì 北京话里常念轻声。  贲临 bìlín 常被人念成pēn   
  踽踽 jǔjǔ   弑君 shìjūn   舐犊 shìdú   澹台 tántái 复姓  
  单于 chányú   尉迟 yùchí 复姓。  噱头 juétou或xuétóu 一般取后一种。  
  劓刑 yìxíng   木讷 mùnè   薄荷 bòhe   徘徊 páihuái   耆宿 qísù   
  确凿 quèzáo 现在只有一个音。  枣核 zǎohé 念hú时通常后加儿化音。  
  给予 jǐyǔ   说客 shuìkè   腌臜 āzā   



  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於人名。)  
  犇(三条牛,读音bēn,意:同“奔 ”,急走,跑,紧赶,逃跑等。)  
  聂(三只耳朵,读音niè)   
  磊(三块石头,读音lěi,本义:石头多)  
  猋(三条小狗,读音biāo )  
  贔(三个宝贝,读音bì )   
  虫(3个虫重叠,读音chong ) (虫的繁体)   
  奸(三个女字重叠,读音jian) (奸的繁体)   
  嘦(上只下要,读音jiào )   
  囍(两个喜字,每个喜字31口,共六十二口,读音xǐ )   
  巭(上功下夫,读音bū)   
  恏(上好下心,读音hào )   
  孬(上不下好,读音nao)   
  奣(上天下明,读音wěng)   
  嫑(上不下要,读音biáo,意:不要 )   
  驫(三匹马,读音piāo )   
  嚞(三个吉,读音zhé)   
  譶(三个言,读音tà )   
  舙(三条舌头,读音qì )   
  瞐(三只眼,读音mò )   
  馫(三只香,读音xīn)   
  灥(三条泉水,读音xún )   
  靐(三个响雷,读音bìng)   
  畾(三个条田,读音léi)   
  轰(三个车,读音hōng )   
  皛(三个白,读音xiǎo)   
  惢(三颗心,读音suǒ )   
  尛(三个小,读音mó)   
  麤(三个鹿,读音cū )   
  龘(三个龙,读音dá ,意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票(三个票,读音piāo,意通“飘”。轻举的样子)  
  鑫(三个金,读音xīn,意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森(三个木,读音sēn,意稠密)
  (网络收集,大家分享)
  从养老院里过年看春节人员流向
  高致贤
  元月25日至2月12日我和老伴住进敬夕阳颐养院,在养老院里过(癸巳)春节,不少亲戚朋友闻之感到惊奇:生活得好好的,怎么到养老院去过年?......问得好!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现在外面打工的人们,不怕一票难求、千里万里、千辛万苦也要赶回家过年!物质困难时期,通关系、开后门搞点吃喝也要带回家去过年,甚至住在医院里的非重病号也要回家过年!不过,这种传统的过年观正在受到现代化生活观的挑战。主要是受到那些现代化物质生活水平较高者的挑战。农民工千辛万苦回家过年;那些城里人已经不在乎全家老小的团年了。他们往往从城市家中走向偏僻边远的深山旅游区去过年,为的是吸收新鲜空气,满足某种猎奇。这其中,既有物质生活丰富的催化,也有思想文化的欧化,看来这已成为思想现代化的一种趋势。而今的养老院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前的孤老院了,现在住养老院是一种享受。腊月二十八,敬夕阳颐养院举办老年人迎春茶话会,一些离退休老年人组成的长青艺术团到院里慰问演出,我们住院老人也可以上台去参加表演,体现养老院里的娱乐!
  现在的深圳,很难住进养老院,住院老人的子女多是成功人士,10年前我在该院当义工的时候,到了大年三十,很多住院老人被孩子们接回家团年,今年被接回去过年的很少,他们的孩子们是不是都外出旅游?不敢妄断,但至少是没有在深圳过年吧?这种情况将会怎么发展?我以为,随着一代代独生子女走向老龄化和现代疾病的增多,社会养老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老年人到养老院过年,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民谣。社风。民心
  高致贤/集评
  20年前,民间流传的“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一曲曲民谣直戮官员吃喝风。“官家一顿饭,百姓一年粮”,“官家”现在一年要吃多少顿官饭?据说吃掉的已是几个三峡大坝那样的旷世工程的开支!而咱泱泱中华又还有多少百姓还在为“口粮”发愁?有多少饥寒交迫的农民,有多少食不裹腹的下岗工人,有多少锇肚子读书晕在课堂上的学生......
  10年前,民间风传的仿《长征》“公仆不怕喝酒难,万盏千杯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海参燕窝煮鱼丸;桑拿洗得周身暖,麻将打到五更寒。更喜小姐肌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腐败似乎已经成为积重难返的恶性肿瘤,使人们感到失望。有人还为它的猖獗找出一些“理由”。一些志士仁人仿佛也感到无助与无奈!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内新风扑面,人民看到了希望,中央八条规定的坚决贯彻执行,不长时间就看到明显效果,于是,一阕多种版本的《沁园春 ?变》又在民间风传开来。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人民心中都有温度计!下面这是其中的一种版本,可见民心之一斑。
  《沁园春 ?变》 ——2014春节
  神州大地,千里反腐,万里抓嫖。望浴室内外,只剩修脚。餐桌上下,几碟小炒。高档酒楼,一片萧条,娱乐会所稀客少。名烟酒恁难销,引无数商人竞折腰。惜五粮老窖,风光不再,郎汾古井,已然滞销。一代名酒,飞天茅台,只为营销脑汁绞。俱往矣,看满汉全席,输庆丰包。
  又一阕同名词:
  北国奢封,千里廉政,万里反腐。望酒店内外,人稀客少,餐桌上下,顿顿小烧。高档酒楼,一片萧条,私人会所,悉数关掉。看黄昏,喝酒之徒,小心低调。名酒如此难销,引无数酒商苦应招。昔茅洋剑五,风光不在,泸汾鬼井,已然滞销。一代名酒,古蔺红郎舍,老板狱中苦营销。俱往矣,数风正气纯,还看今朝!
  民谣为什么流传极快极广?它是最能表示民心的一种标示!

  口哨登上大雅堂 大方堪称口哨乡
  ——建议家乡开发口哨艺术
  高致贤

  口哨也能登上文艺的大雅之堂吗?今年(2014)2月24日中午,央视三台“乐上巅峰”节目中,有一位叫曹庆跃的参赛者名列前茅,被称为“国际口哨王”。使我不禁想起家乡口哨来:
  口哨在我家乡农村民间极为流行,男人中的老中青少无不会打(吹)口哨的。人们常常使用口哨吹奏情歌挑逗异性,所以,女人打口哨就被认为作风不正,因而女人打口哨的很少;因为女人不敢当众嘘风打哨,即使个别会打的也打不好。但是,男人都会打口哨。他们可以用口哨对话、读书,然而,用得最多的是嘘情歌。记得我还三四岁时候,我有个堂哥常常用口哨约我二哥出去玩耍,我妈妈听到他的口哨音,就对我二哥说:你听,小某某在喊你了。然后向我二哥交待了纪侓才让他出去。
  小时候我们上山捕鸟,就用口哨模仿鸟叫声逗引鸟儿上圈套;现在我带着孩子们上山游玩时,也还常常用口哨仿种种鸟声,吸引一些野鸟跟着我们飞行。但是,孤陋寡闻的我,以前没有认为口哨也是一种艺术。直到今年2月24日中午,我看到央视三台“乐上巅峰”节目中,有一位叫曹庆跃的参赛者竟然被称为“国际口哨王”。我才知道口哨也是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其实,我听他的口哨水平也高不了我的多少,只是此前我还没有认识到它是一种艺术,没有刻意练习过而已!
  此前,我看到一种口技和吹木叶在一些大场合登台表演,很羡慕那口技,因为吹木叶也要几片木叶做道具,口技什么道具都不用,只要会唱歌,就可以凭舌尖吹出世间美妙乐曲。但是,我却没有认识不到口哨是一种艺术。看到曹庆跃的口哨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表演受到热烈追捧,我才想起我的家乡:贵州大方县堪称为口哨之乡。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口哨也是一种文艺。建议开发大方口哨艺术,来个亡羊补牢!
  一号多人用 非实我就删
  高致贤
  你遇到过同一个QQ号不同的人使用吗?如果遇到,你会不会认为那是盗号呢?可是,我遇到了,而且不属于盗号。使用人说那是公用的QQ。你觉得这可信吗?
  问题是这样的:某出版公司业务员用QQ与我联系自费出版事宜。她看了我的书稿,我看了他们的样品,交谈到出书价格等具体事宜后,因情况变化未签协议。
  半年以后,她的那个QQ又与我联系,可是,使用者却改变了姓名。我问她改姓名了吗?她说没有,她是xu姐的同事,xu姐现在已经不在我们公司做了,现在是我在负责。我问她“这是你们公司公用的QQ吗?”她说:“嗯,不算,是公司专用的私人QQ”。在谈价格时,她问我“要不要书号?”我问她“出书有不要书号的吗?”她说 :“ 呵呵 我问了个不专业的问题。”
  我说“我多在qq上联系,你们一个qq号两人用,所发帖子谁负责?”她说:“ 现在都是我在负责 ”;我说:“万一你离岗呢?我上过当的。”她说:“ 呵呵 高老师 不会的 我把我们办公室和老总的电话发给你 我要是离岗了 我们老总还在啊”“高老师 xu姐现在已经回家了 现在这个QQ是我一个人在用了”
  她吧办公室和老总的电话发给我,但是我无法证实这电话的真伪,即是电话是真的,那也无法证明是不是经过该办公室和老总同意发给我的,出了问题找谁负责?我不敢说那是假的,但我更没有依据相信那是真的,我只好持否定态度。
  她又说这“(513xx8053)是我的私人QQ ”。后来她又用这个私人QQ加我,但是,原来那个公用QQ号还是她在用。这种公用QQ号,我实在不敢用,我只好将它删除。为此,我要求加我为友的都用身份证使用的实名,尽管有些人用的“实名”字未必真实,一旦发现不实我就删除,希望理解。因为我受过骗。
  闫肃 王晓岭 党永庵 苗岭歌声
  高致贤
  今天(2014.3.8.)下午,央视7频道播出音乐节目中,看到闫肃和王小岭两位歌词作家登台,不禁引起了我对《苗岭歌声.歌词集》与他们的一段回忆:
  林彪事件之后,政治生活稍微活动一点,我开始发表歌词,粉粹“四人帮”后,贵州音乐刊物《苗岭歌声》复刊,同时创办了《苗岭歌声.歌词集》副刊,发表全国各地作者的歌词。闫肃 王晓岭 党永庵就是该刊的骨干作者,每期都有他们的作品,但因为作者面广,刊物页码有限,每个作者在同期刊物上只能发表一首。记得当时常常在该刊发表歌词的有北京的严肃、西安的党永俺、解放军军乐团的王晓岭,广州的郑红(?)等,我也忝列其中。
  这个歌词副刊铅印免费发送全国有联系的作曲家谱曲。歌词谱曲后,投《苗岭歌声》和其它音乐刊物。我的《幸福花开万代红》发表于1978年第4期《歌词集》上,后由南京市南汇区文化科的黄光明谱曲发表于1979年第3期《苗岭歌声》封二上,该刊主编肖自平老师告诉我,那首歌词登出后,全国有三十多位作曲家谱曲。接着我就在这个《歌词集》上连续发表了《新征途上话理想》、《我俩性格一个样》、《金色芦声颂亲人》、《我爱苗岭红杜鹃》、《黔山黔水好风光》等一些歌词,得以每一期都和上述这些词作家纸上见面,渐渐成了纸上熟人。可惜,当我创作歌词的兴趣正浓的时候,《苗岭歌声.歌词集》停刊,我与歌曲作者没有直接联系,写起歌词无人谱曲,也没有发表园地,我就告别词坛,就失去了和词作家们“见面”的园地。
  后来,我常在央视音乐节目中看到闫肃老师十分活跃的音容笑貌,但是他既不能看到我的身影,也不能像在词刊上那样看到我的名字。王晓岭、党永庵和郑红们,就连名字都看不到了。所以,今天我意外地看到王晓岭满头白发的身影,听到王晓岭的声音,不禁联想起那段往事,不知能否有机会看到党永庵们的身影了!
  2014年3月8日于深圳

  百句漂亮话不如一个数量化
  ——我看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表述很实在
  高致贤
  是不是以往对大话、空话、套话、官腔听多了,造成我不愿听政府工作报告?这我没有好好想过,但是,我觉得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成绩肯定和工作安排,用数据量化比只讲漂亮话更有说服力!听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肯定我的这种感觉不错。
  敢不敢运用数据表述事实,是政府有没有勇气对硬指标承诺的表现;有了数据表述,年底就有核对帐单。这里简单举一例: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等等很多方面的数字报告。这种有时间、有数据的报告,到时候完成与否、是增是减,一目了然。这就显示出本届政府的实力与决心。这是那种居功诿过、没有魄力和实力的政府不敢作的报告。中央“两会”言及国计民生方方面面,内容很多,工作报告也不是听一遍就能理解的。可是中央两会给我总的感觉是:这届政府是敢于面对现实、说实话、办实事的政府。这就足以让人民信服了!
  诚然,说实话的未必干得好实事,但是,只有干实事的政府才敢于说实话!会上听其言,会后观其行!这便是群众的政府观。

  《大定府志》全国四大名志之冠

  高致贤
  《大定府志》:“编纂之勤,采辑之博,抉择之当,综核之精”“只有严如熤的《汉南续修府志》、冯敏昌的《孟县志》和李兆洛的《凤台县志》,或堪与此颉昂,其他则未能望及项背也。”是谁将《大定府志》列全国四大地方名志之首?林则徐。林则徐的身份无须赘述,国人皆知。可是何人组织编修《大定府志》?谁为《大定府志》作序?林则徐又怎样会给予这样高的评价?还是让我们看看史料介绍吧。
  时值大定知府黄宅中组织编修《大定府志》60卷完稿一年的时间。林则徐因旧病复发,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秋,御任云贵总督回乡养老,经过贵州。大定知府的黄宅中赶到贵阳去拜见他,二人回顾以往、畅叙别情,依依惜别。临别时黄宅中送《大定府志》六十卷请林则徐撰写序文,林则徐愉快接受。一个地方知府怎能请到曾是钦差的林则徐写方志序?史料记载,他们之间有一段历史渊源!黄宅中,字惺斋,山西河曲人,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间正在林则徐的家乡侯官(今闽侯)县任知县,林则徐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墓,借此不能外出会客之际,潜心研究各地的地方志书。黄宅中便登门拜访林则徐。交谈中,林则徐发现黄宅中对地方志很感兴趣,也颇有见地,与他志趣相投,因而黄宅中受到林则徐器重。二十年后,黄宅中转任贵州大定知府,他又到贵阳拜访林则徐,两人重见格外亲切,畅谈离情别绪,论及撰写地方志问题,英雄所见略同,互为知己。林则徐接受了黄宅中的请求。
  林则徐作的,绝非那种文人捉刀,大官签名之序,而是自己研究其它地方志,认真阅读《大定府志》之后的心得体会。他在《大定府志序》中指出:“书成示余,且嘱为序。余受读之,为卷凡六十,视旧稿奚翅增以倍蓰。其体例门目,亦皆自抒胸臆,不相沿袭。乃每卷先标原撰名氏于前,而自署曰重辑。噫!此诚君子以虚受人,美不自炫,而实则重辑之功,什百于原撰,谓之创造可也。夫王君八卷之稿,断手于乾隆十五年庚午,距今已百年,此百年中事,非旧稿所有也,且旧稿仅纪郡守亲辖之地,而各属皆未之及。君则于所属诸州县 ——载记,巨细靡遗,荒月及瘠土,搜受綦难,而君竭数年之力,不使以阙漏,终一境地,必溯其朔;一名物,必究其原,一措施,必缕陈其得失。凡可以昭法守,示劝惩者,无不郑重揭之,且每事必详所出,不以己意为增损。”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林则徐认为撰写地方志序要先熟读有关资料内容,还要阅读新志,翻检旧志,将两志内容比较,举出新志的优点等,在把握和弄通志书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动笔写序文。
  具体情况是,林则徐在贵阳接受黄宅中请求之后,带着书稿继续前行,到达贵州东边的镇远后,在镇远弃岸登舟,继续东行。就在这泛舟途中,林则徐对《大定府志》“反复寻绎”,“深叹编纂之勤,采辑之博,抉择之当,综核之精”。在他看来,只有严如焟的《汉南续修府志》、冯敏昌的《孟县志》和李兆洛的《凤台县志》“或堪与此颉昂,其他则未能望及项背也”!可见林则徐不但对《大定府志序》认真研究,还将它与全国著名地方志比较后写成的。所以,他在写完《大定府志序》寄给黄宅中的同时,又写一封有关地方志编写问题的书信给黄宅中,信文仅500字。他在信中对地方志编写的要求及如何搜寻志料等提出见解,主要是:一是肯定《大定府志》的价值:本文开头的那个评价就是他在信中写的。第二,提出为志书作序的己见。林则徐把序言看成全书的提纲,应该让读者阅后,即能领会全书的宗旨。这对当前修志工作颇有借鉴之处。林则徐还恐自己所作序言“未能洞澈窾要”,敦嘱“商榷补正”。第三,要视刊本的校勘工作。林则徐在信中说:“现在本刊(指《大定府志》)未免尚多错字,须嘱细心者重校一过,逐加修改,更可以广流传矣。”第四,对入志人物的评论与采择,“胥视其人诚合于舆评之公,绝无以意为轩轾者”,即不要以个人的感情好恶来论定是非。足见他对大定府志之喜爱与重视!
  林则徐研究全国地方志,但他一生从未给其它地方志书写过序言,只有《大定府志》是一例外。给《大定府志》写的序言,足见《大定府志》在林则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附注: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筑大方城置大方州,十年废州置水西宣慰司,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大定府,二十六年降大定府为州,雍正七年废州置大定府,下属黔西、平远、威宁三州,毕节一县和水城一厅。即今贵州毕节市的大方、七星关、黔西、织金、金沙、纳雍、赫章等七县一区和六盘水市的水城县及钟山区等地。1913年废府为大定县,1958年2月改大定县为大方县。
  建议银行查封诈骗账号
  高致贤

  有人盗用我宗亲的QQ号向我进行诈骗,那骗子把账号发给我之时(62122--62010--0091--07605 工商 名字 韦富宝),QQ安全管理中心同时就发来一个谨防受骗的提示,提示中附带举报按钮。点击就可以举报。一看那账号的名字叫韦富宝,并非我的Q友姓名,我就马上点击举报,很快就收到回复(见附件)。我非常拥护QQ安全管理中心认真精神及负责态度。后来。我得知该骗子同时盗了另一个朋友的QQ号去行骗,用的也是这个账号和这个户主名。这不禁使我想起银行的账号管理业务,不知银行有没有像QQ安全管理中心这样将有人举报的诈骗的账号进行查封的手段。如果没有的话,建议银行将有人举报的诈骗账号查封后进行调查处理,多方围剿诈骗犯罪,让好人民感到更安全!

  附件:
  亲爱的贵州老高(1540686647):
  举报成功!您在2014年3月6日 16:40:12提交的"QQ客户端(聊天消息)举报"已审核,高老木(1372530800)该号码已被封号,如果他是您的好友,请尽快通知本人改密解封号码。
  您已经成功举报了1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QQ安管已成骗子的克星
  高致贤

  近月来盗用QQ号进行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仅仅是我遇到的和知道的就不少,短短几天就有荣清、敏松、家协、玲萍、宗云和我的QQ号被盗。此前就有黑客盗用我的几位好友的QQ号来骗我,也盗用我的QQ号去诈骗我的朋友。但是,以前还没有QQ安管跟踪处理,抑或已经有了,但我不知道,只能凭自己判断来对付。可是,近来我就感到QQ安管就在身边:发现Q友异地登陆就提示注意防骗。一旦发生骗局,就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例如有人盗用我宗亲的QQ号向我骗钱,那骗子把账号发给我(62122--62010--0091--07605 工商 名字 韦富宝)之时,QQ安全管理中心同时就发来一个谨防受骗的提示,提示中附带举报按钮。点击就可以举报。一看那账号的名字叫韦富宝,并非我的Q友姓名,我就马上点击举报,很快就收到回复(见附件)。我非常拥护QQ安全管理中心认真精神及负责态度。后来,我得知该骗子同时盗了另一个朋友的QQ号去行骗,用的也是这个账号和这个户主名。还有荣请说:网易查悉3月以来他的邮箱在河北邢台等地和福建又被盗开登陆10次。盗贼太可恶了!
  这些黑客既可恶,又可怜,他们盗窃QQ号多是为了骗钱,或是发病毒搞破坏。这些罪恶手段QQ安全中心和360已有防护措施:除了异地登陆预告外,骗钱账号出现之时,马上就给受骗者举报按钮,接到举报就加以控制;他们在qq信箱发病毒帖子,网络提示被植入木马病毒,立即被360杀毒软件隔离拦截。除了网络管理有效的治理措施以外,网民的防范意识也有很大提高。你能一条信息就把别人的钱骗到手?现实通讯这样发达,人家一个电话就把你的骗局揭穿。那个用《高氏族谱》发病毒的家伙把病毒发到无关人的QQ上,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他的狐狸尾巴。黑客自以为聪明,却不知网民的眼睛更亮,已经提高警惕。
  黑客破坏网络,祸国殃民,天怒人怨,他们的罪行已经引起公愤,他们已经成为过街老鼠。只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痛打黑客,便可保护网络和财产安全!这里奉劝黑客们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若不悔改,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附件:
  亲爱的贵州老高(1540686647):
  举报成功!您在2014年3月6日 16:40:12提交的"QQ客户端(聊天消息)举报"已审核,高老木(1372530800)该号码已被封号,如果他是您的好友,请尽快通知本人改密解封号码。
  您已经成功举报了1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献爱心不求回“报”无异于姑息养奸
  ——不要使爱心受到污染
  高致贤
  献爱心不求回报,本来是一种崇高品德,可歌可颂。可是,如果在一种红十字会贪污,爱心捐款被挪用,人善被人欺,好心无好报,诈骗成风,恩将仇报的社会环境里,献爱心不求回报,那就无异于姑息养奸!
  我国慈善机构的建立,募捐活动的展开,献爱心风尚兴起,义工组织的成立,好人为社会献爱心,社会环境逐步走向和谐,此乃好人心向往之。然而,在共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利用募捐捞外快,甚至通过募捐行骗等等不和谐的坏现象?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产生这些坏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只谈其中一个常常被好人忽视的原因:献爱心不求回报。为什么呢?问题在于旨在付出,不求回报。
  这里说明:我所说的“回报”不是需要受助者回报金钱和物资,而是要他们向捐赠者回“报”收到的物资账目和使用情况及效果,给捐赠者一个明白,借以避免受助者滥用或乱用,也避免组织募捐者中饱私囊。
  为什么说这与捐赠者不求回报有关?全民捐资申办奥运会时,各地按照行政区划或工作系统,统一收钱交到同级体委,而后由体委层层上交。可是因为收交过程和使用情况不透明,捐多少没有规定,收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贪污挪用。某县农林水系统的秘书告诉我,该系统上交捐资时他不在单位,农委领导就把秘书已经交给他的钱上交了事。谁料秘书那里还有不少捐款没有上交。秘书自觉地拿去补交,体委说他们系统已经交完,体委已经统一上交了。他说那钱也不能退回捐赠者了。体委只好收了。他说:如果他不交那笔钱,谁也不知道。我问他交到体委后,体委上交没有?他不知道。足见爱心捐赠管理之欠缺。捐赠扶贫救灾、扶危济困等等款项的管理也不透明。加之捐赠一无指标,二无规定,捐多少全凭爱心决定,收款的没有收据不做账,捐资人不图回报只顾捐,甚至捐款不留名,以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捐赠者若要收据,还要过问自己所捐的钱物的用途,就会被人视为“小气鬼”。上述思想加上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抑或没有监督机制,全凭“良心账”,在金钱至上的今天,难免出现贪污挪。
  之所以说是“捐资人不图回报”会助长爱心捐赠中的不正之风,是因为有的受助者连道谢都不说一声,好像那是捐赠者应该进贡他们似的。在金钱至上的地方,良心在金钱面前显得十分无力。所以,只有建立健全捐赠管理机构、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才能保证爱心不被猥亵。其实“回报”并不难,关键在于责任心。我们“大方人在深圳”群组织了一次捐赠,事后,会计出纳将收支公布,给捐赠者一个明白,保护了大家的捐赠积极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捐赠者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回报。回报什么呢?一是要求组织捐赠者向捐赠者回报所捐钱物的交接情况,以防中间环节贪污挪用;二是要求受助者向捐赠者表示感谢,以防出现好心扶起摔跤人,反被污蔑为肇事者的坏事;还须要求受助者回报所获钱物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以免出现求助行骗。
  给捐赠者一个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小气!而是不让爱心受到污染,让捐赠者享有知情权。在法治社会正在完善的今天,经济活动要有法律依据,凭良心办事是好的,可是,光凭良心办事是不够的。
  对“党国”一词的领悟
  高致贤
  媒体上的“解放战争”改为“内战”出现之后,再看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的电影、电视剧之时,“为党国效忠”的话频频出于国民党的军人口中,我不禁对“党国”一词有了新的领悟。国军把党和国平等对待,没有把党凌驾于国家之上。记得我采访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副厂长汪福清的时候,他说,国民党撤离该厂时,有人主张把没有运走的机器销毁,于是他便制止道:“机器是国家财产,党派之争不能毁坏国家财产!”可见他们不是置党于国家之上,而是国家利益高于党的利益。
  由此,我又不禁联想起文革期间国家主席被害死,《宪法》从形同虚设到被强奸为不设国家主席,一切都是党给的,包括人的生命。所以就得一切听从党安排!各级政府的实权都在党员手里。党一直凌驾于国家之上。爱党比爱国重要,不是党员也得爱党!还要耻笑“为党国效忠”的国民军队!
  军队是国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一个党——不管你是否执政党,也只是国家组成的一部分。军队不能由一部分人作为武器去对付另一部分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军队保卫国家安全,具体说来就是保卫全国人民的安全!如果军队只为一个党负责,那就等于该党之外的国民没有自己的军队,连国家都没有军队了!
  对“党国”一词的领悟
  高致贤
  媒体上的“解放战争”改为“内战”出现之后,再看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的电影、电视剧之时,“为党国效忠”的话频频出于国民党的军人口中,我不禁对“党国”一词有了新的领悟。国军把党和国平等对待,没有把党凌驾于国家之上。记得我采访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副厂长汪福清的时候,他说,国民党撤离该厂时,有人主张把没有运走的机器销毁,于是他便制止道:“机器是国家财产,党派之争不能毁坏国家财产!”可见他们不是置党于国家之上,而是国家利益高于党的利益。
  由此,我又不禁联想起文革期间国家主席被害死,《宪法》从形同虚设到被强奸为不设国家主席,一切都是党给的,包括人的生命。所以就得一切听从党安排!各级政府的实权都在党员手里。党一直凌驾于国家之上。爱党比爱国重要,不是党员也得爱党!还要耻笑“为党国效忠”的国民军队!
  军队是国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一个党——不管你是否执政党,也只是国家组成的一部分。军队不能由一部分人作为武器去对付另一部分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军队保卫国家安全,具体说来就是保卫全国人民的安全!如果军队只为一个党负责,那就等于该党之外的国民没有自己的军队,连国家都没有军队了!

  从风水大师被“风水”活埋引出的故事
  高致贤
  网上有一条《香港风水师冒雨看墓园风水 遇山泥倾泻被活埋(图)》(附后)的消息,看后觉得颇具讽刺性,与友人闲聊中,不禁引出一些风水先生与风水宝地的故事来。张说,李阴阳沿青龙山脉撵地,找了十几年终于找到了那一穴风水宝地,可是已经建了山王庙,阴阳先生一气之下跳岩身亡。李说,张堪舆沿着白虎山看风水,风餐露宿几十年,终于他理想中的宝地,兴奋过度就躺在那穴地上睡着了,于是,狂风暴雨,山崩地裂,他就被活埋在那里了.家里人不知她的下落,后来他儿子当了大官,请人观水碗,找到他父亲的坟墓,表面上乱七八糟的,他就为他父亲迁坟.坟迁了,他的官丢了,人死了,家破了.结论是那种坟墓迁不得!我本不迷信,但我信事实.
  附件:
  香港风水师冒雨看墓园风水 遇山泥倾泻被活埋(图)
  发布: 2014-4-01 13:37 | 编辑: cuiziyang | 来源: 凤凰网
  2014年4月1日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深受香港艺人欢迎的香港著名风水师郑国强,3月30日冒雨与港人喃呒师傅到广东肇庆一墓园替客人看风水,岂料遇上山泥倾泻,两人与同行5名内地人同遭山泥活埋,200名救援人员将7人救出,惟酿6死1伤,风水师及港人喃呒师傅同罹难,两人家属已赶往当地善后。
  前日粤港两地风云色变,珠三角、粤西和粤北遭受大暴雨和冰雹侵袭,共造成9死9伤1失踪,其中在肇庆山泥倾泻中丧生的两死者,为香港著名风水师郑国强和一名喃呒师傅。
  前日下午3时许,香港风水师郑国强(50余岁),以及同行一名港人喃呒师傅,在广东肇庆高要市南岸长乐墓园,冒雨为客户看墓地风水时,突然发生山泥倾泻,身处山坡的两人走避不及,与另外5名内地人同遭山泥活埋,境况堪虞。
  墓园工作人员获悉事件即报警,部分人更马上徒手挖掘,公安、消防、武警、缳生等部门及当地民众二百多人,赶赴现场抢救,但被活埋7人被掘出后,当中5人证实当场死亡,另1人送院后亦不治,只有1人大难不死,目前仍在当地医院留医,已脱离危险期。
  当地公安核实死者身份时,发现其中两名死者身上有香港身份证和回乡卡,证实二人的港人身份,随即通知上级公安部门与港警联络,郑国强及喃呒师傅的家人接获噩耗,悲痛欲绝,已赶往当地善后,二人的遗体暂存放于当地殡仪馆。
  消息人士称,有“明星风水师”称号的郑国强经常往内地,当中发生山泥倾泻的肇庆长乐墓园,他已不止一次前往,相信对墓园地理环境较熟悉。
  港媒记者昨晚试图致电郑国强的香港及内地手机,但均未有人接听,暂也未能联络其家人,当地派出所则未透露意外详情。肇庆当局则表示,正深入调查意外原因,并部署相关善后工作,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又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对地质灾害隐患黑点进行全面勘查。
  来源:凤凰网

  如何审核出版物中的数字?
  高致贤

  我的《苦乐人生》终审稿来了,总编让我看后就开印。我最后将书稿《自序》第一段第6行中的“13个区,110 个公社(乡)”中的“110个公社(乡)”改为“109个公社(镇)”。我的原稿中为什么会多计一个公社?这是两个不同时期的数字。
  我写原稿时自信没有记错。但是为了更加准确,我在终校时,先后找杨镇江、赵江等家乡朋友核对一些区的公社数。赵江任过《大方县志》主编,他说:109个公社(包括城关镇),没有错。难道我记错了?我便和他从一区开始,逐区核对公社数,核对到九区(百纳区)时,我记的12个,他说是11个,我暂时服从他,但我相信自己没有记错。但是为什么会是两个不同的数字?我在我的记忆库里加以搜索,于是我找到了原因:上世纪的80年代末百纳区的吉星公社划归黔西县了,当时才从大方调到黔西当县委书记的刘伦才参加接收会,我还说拿一个公社“陪嫁”他,怎么写稿时就没有记住这件事?这样一来,两个数据都不错,这是记载的时段不同。我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公社数,他记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
  就在对《苦乐人生》的终审时,邹海洋主编又发现我已经在国内外发表作品的数字:正文中是600多万,勒口是700多万。看是很矛盾,但两个数字都没有错,也可以说两个数字都不准确。说它没有错,是因为两个数字统计的时间不同,两个数字都符合统计之时的实际;说它们都不准确?是因为两个数字都没有标明统计时间。最后统一采用勒口上的700多万,因为那是出书之前才统计的。
  我从这两个数字的改动中得到一种启事:变化着的数字,同一种事物在不同时期统计的结果是不同的。所以,看到文章中同样事实有不同数据表述时,就要看看它们各自的成文时间和作者采用何时的数据,不能用此时的数据去衡量彼时记述,也不能用两个不同的数字互相否定,。

  
  从评《乡音悠悠》说“乡音”
  高致贤
  2014/3/4 16:10:16,老曾发来一条信息:“很好,刚才看了你的一些文章,有些很有意思。例如你说的大方臭豆腐,说香臭是两极。很对。如果接着再深入解析香臭的实质和人们感官感受,就可以解释人们不易察觉的一些知识与道理了。呵呵。这个与后面的为什么臭的东西好吃,愿买和传千里是暗合的。这是我的一些感触。
  老曾:“16:38:53呵呵,我刚才又看了你的结婚的叙述,很好。虽然中间还有很多不解的问题,但是时代后面环境与你的人心描述让我感到你的真实,很不容易。看来你的历史是贵州的一个缩影,有他的独特性。
  老曾“ 21:19:10下午看了你的一些文章,感到我又回到了贵州那些场所,有些触动。”
  上面就是3月4日老曾先后发给我的三条信息。当天中午我们和席总,仨老头共进午餐之后,于14点过握别时,我以拙著《乡音悠悠》为赠。他回去一个多小时就给我发来上述的第一条信息,可见曾总在车上也在看书。我想,这大概就是乡音的力量吧。乡音,是从未谋面的乡亲邂逅他乡的自然“介绍信”;听到地道乡音,相认何须证明?拙著中有一篇小文的标题叫《乡音悠悠动我心》,开始以它作为本书的书名,为了简明,后来才缩为《乡音悠悠》。这样,虽然表面上减少了“动我心”三个字。可是,乡音更加悠悠于我心了。我今年已经进入78岁,只要老乡在一起,乡音交流格外亲!

  
  你用过这些名词吗?
  高致贤/集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人或事物的名称本来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它又受到政治体制的制约,随着政治需要而变动的。即使某些历代通用名词,也可以按照某种政治需要加以修饰和限制使用。各个时期盛行的名词,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不知是哪一位,抑或是哪一些有心之人收集了一批我们曾经重用、热用、甚至于滥用过的名词(附后),尽管现在看来有的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可是,作为我们这一代曾经滥用过这些名词的人看来,有些名词仿佛是那一段历史篇章的目录,短短几个字,便会引出若干内容。鄙人将它收集起来对照反思,每个名词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不敢独享,将它们转载于后,供喜欢者分享,特别要感谢首先收集这些名词的文友!
  附件:
  反动派、剥削阶级、运动对象、牛鬼蛇神、封资修大毒草、帮派体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三反分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反革命武装政变、反革命黑帮、反革命暴乱、反共分子、反党联盟、反党集团、阴谋反党集团、反动学术权威、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反攻倒算、反军乱军、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民主派、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资产阶级靡靡之音、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狂热病、走资派、一小撮走资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正在走的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死硬派、顽固派、保皇派、两面派、托派、左倾机会主义、极左思潮、形左实右、漏网右派、右倾机会主义、右倾翻案、右倾翻案风、右倾翻案风的急先锋、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黑帮、黑线、黑五类、黑爪牙、黑帮子弟、黑干将、黑秀才、黑手、投降主义、分裂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无政府主义、卖国主义、锦标主义、爬行主义、享乐主义、唯心主义、修正主义、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变节分子、胡风分子、联动分子、自首分子、顽固分子、阶级异己分子、四清四不清分子、五一六分子、投机倒把分子、中国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式的人物、野心家、阴谋家、叛徒、特务、内奸、工贼、大党阀、学阀、军阀、狗崽子、封建地主阶级孝子贤孙、带着花岗岩脑袋见上帝的人、政治骗子、中国的纳吉、臭老九、白专道路、洋奴哲学、崇洋媚外、里通外国、走狗、买办、变色龙、二月逆流、二流堂、三家村、四家店、四旧、国民党残渣余孽、阶级斗争熄灭论、削尖脑袋钻进革命阵营、混进党内、反攻倒算、独立王国、阎王殿、保皇派、封资修、唯生产力论、物质刺激、人性论、小舰队、小脚女人、小爬虫、形而上学、封建奴隶制、孔孟之道、政治扒手、中庸之道、民主派、还乡团、绊脚石、分数挂帅、业务挂帅、智育第一、白专道路、作风不正、作风问题、低级趣味、黄色下流、奇装异服、生活腐化堕落、政治上的近视眼、挖社会主义墙角、偷听敌台、湖南帮、破坏上山下乡、军事俱乐部……
  这些名词多数产生于20世纪中叶,几乎都有政治背景,使用这些名词多少也可以体现出使用者当时的政治身份。

  设计建成我国第一座立交桥的陈樵荪
  高致贤
  陈慎德,字樵荪(1898-1950),贵州大方县人,世界第三座、我国第一座立交桥的设计者!
  拙作《向大方名人榜推荐几位候选人并提几点建议》发表后,一位博名Alex_Leixi的博友于2014-03-21 05:54:41发表评论:请问,你有陈樵荪设计的桥上有桥的照片吗?小时候老是听我爸爸讲起,说在天竹县,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陈樵荪是我爷爷的大哥。我的消息源于山中老兵,老兵知道Alex_Leixi是国外博友,便回复她:“我原有一帧桥头留影,早已遗失。此桥在三穗县(一说在施秉县-高致贤注),老地名叫‘鹅翅膀’。从马场坪分左手走原湘黔公路老路才可到达,至今仍在使用,可见你大爷爷建桥工程技艺之高超。”
  陈樵荪1910年考入贵阳达德中学,1915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结识前期校友周恩来,受到爱国民主思想启蒙;1920年留学日本,5年后毕业回国,宣传打倒军阀,被贵州省长周西成逮捕,经贵州辛亥革命元老平刚保释;1929年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工程师;后回贵州参加地方公路建设,受聘为川滇公路第四工程段段长兼工程师,他设计建成中国第一座公路立交桥。
  史料记载:世界上第一座现代立交桥1928年在美国建成。接着,瑞士于1931年,法国于1935年,加拿大于1936年,也都相继建造了立交桥.继之,立交桥又在其他国家陆续出现。有人说我国的第一座公路立交桥是1956年的北京滨河路建造成的。 其实不然。我国的公路立交桥应是建于1935年的施秉相见坡立交桥。如果按时间排名,这座立交桥当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三或第四座。
  为贯通内地到云贵的公路,1935年修建湘黔公路,鹅翅膀处,因山势险恶,修公路是个最大难题,使路线设计人员颇费心机。后由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早稻田大学的赵柔远工程师提出设想,并拟制建桥方案,建成了这座奇特的螺蛳旋转纹状石拱单孔立体交叉桥。桥由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大定(今大方)人陈樵荪设计。为一单孔石拱桥,长一十九米,宽六点二米,高一十米,净跨六点二米。两侧券顶石上分别横向楷书阴刻“鹅翅膀”三大字,每字零点四米见方。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桥梁,它除了有高超的建筑工艺外,更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桥上运过,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湘黔公路“鹅翅膀”立交桥,又称为“螺蛳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甘溪乡刘家庄相见坡西峰顶。1985年,施秉县人民政府将此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施秉公路段在桥东侧5米处重建了一座新的湘黔公路“鹅翅膀”立交桥。2006年12月30日,原桥禁止车辆通行。
  
  且看“贵州风云”
  高致贤
  收到邓振新老友刚出版的《贵州风云》,始觉书名似乎太大了,可是,翻阅《解读》就紧紧地吸引了我的眼球。顺着书页往后看,眼前不禁风起云涌,从文革的暴风骤雨、凄风苦雨到血雨腥风,像看电视连续剧那样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生动具体,历史再现,无不叩击着我的心弦!
  我和作者同年出生、同年退休,同是文革过来人,共同语言多多。但因他在省城我在县,了解文革情况的地域范围大大不同,所获信息的内涵外延大大不同,加之他担任过报社总编辑,获得高级编辑职称,又是一位收集贵州文革史料的有心人,他的《贵州风云》使我大开眼界。
  书中对于省城贵阳的单位、省市委机关、学校、军队、厂矿等文革中的重大活动有着具体的记叙,甚至于中央解决贵州文革问题的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以及贵州代表参加的抑或有联系的文件、讲话内容都一一收入书中。例如中央解决蒯大富等所谓五大学生领袖时毛泽东说了些什么?中央派出多少人的工宣队员和军宣队员进驻清华、北大;贵州造反派驻北京代表如何参与斗争等等没有公开报道过的史料。名为《贵州风云》,可是,书中包括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贵州,说它是全国文革的缩影也不为过。此是它反映的地域和行政级别而言。
  就它的史料内容来看,尽管封面上标明为“地方文革民间实录”,实际包括了很多官方活动,已经远远不止于民间了。这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贵州文革的实录。说它比较全面,是因为它比官方文革史多了许多文革亲历者的图文实录。这就比官方文革史真实得多,而且可信度也高了许多许多!
  再说,《贵州风云》主要是写贵州文革史,可是,作者并非孤立地写文革,而是将贵州的“四清”、“大跃进”等情况与“文革”有机地联系起来叙议,让人看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始知文革运动并非偶然。这就比一般的泛泛的记录深刻得多。该书勒口“简介”:本书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地反映了贵州文革的全过程,记载了文革至今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了的许多大事,追溯了贵州文革的前因,展现了贵州社会各族各界包括学生、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知青、市民等各个群体在斗争中的作为和遭受的磨难,有利于读者吸取经验教训;对当代贵州历史也有拾遗补缺和填补空白的作用。
  阿五二进监
  ——梅的故事之六
  高致贤
  那天,梅又讲了一个故事。
  1960年阿五刑满释放,高高兴兴回到农村,虽然还在戴着劳改释放犯的帽子,交贫下中农管制劳动,但那毕竟住在家里比住在监狱里自由得多呀!
  为了珍惜这4年劳改换得的自由,他老老实实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遵纪守法,名义上是交贫下中农管制劳动,实际上没有人管制他。因为贫下中农饿得自身难保,谁还有心思来管制他?二来那里是个家族村,他又是宗长,而且就是为家族的事情被判刑的,大小队干部都是他的晚辈,感谢他还来不及哩。
  然而,人民公社集体食堂每人每天半斤粗粮的口粮指标,经过保管、出纳、炊事层层卡拿,到社员碗里已经大大缩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妻子饿死了,儿子饿得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他的饥饿感越来越强,便怀念起监狱生活来。监狱里的伙食比人民公社集体食堂的好得多。儿子死后,他几夜难眠,想到监狱伙食,他便到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冒领一餐饭,司务长骂他破坏食堂,他一声不响地甩了司务长一耳光,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他便很快砸烂了食堂的水缸和几堵窗户。不等公社干部赶来,他就跑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劳释犯破坏公共食堂,开大会批判斗争之后,被判刑3年。他在服刑期间表现好,减刑一年,回家后,家族中人问他为什么那样猛撞?他一笑:为了度过生活难关。

  噪鹃为何不双飞?
  高致贤
  78岁的我,从能够记事起,年年都能听到噪鹃叫,还不时看到噪鹃飞。近年住在深圳塘朗山下,春夏秋听噪鹃长鸣,引起我对它们的研究。经权威专家介绍:雄噪鹃毛黑色,叫的声音“喔喔”,雌噪鹃毛呈麻斑,叫的声音“贵贵阳”。我们欧陆经典小区内有一只雄噪鹃,近日来,日夜聒噪,天天都看到它飞,不过,只听到它单独叫,也只见它单独飞。经过几年的观察均是如此。
  

  常识告诉我们:鸟类多是秋冬群居,到了春分之后就分对过起夫妻生活。因而,它们在筑巢期间,常常是出双入对,比翼齐飞,共同筑巢,繁衍后代;到了孵卵期间,多是雌鸟抱崽,雄鸟觅食、护巢,分工合作,恩恩爱爱。据我所知,除了一种俗名叫偷窗子的小鸟共同筑巢、集体孵卵之外,绝大多数鸟在育雏期间过的是一夫一妻生活。“雁孤一世”的成语,说的就是大雁夫妻某一方不在之后,存在方不嫁不娶,坚守忠贞。然而,噪鹃就不一样。多年观察,我都没有看到它们雌雄双飞过,也没有听到它们雌雄同在一起鸣叫过。为什么?这与它们繁衍后代的奇特方式有关?
  它们也是年年繁殖后代,但它们一不筑巢,二不孵卵,三不育儿,将其它鸟巢内的卵吃掉,自己产卵于巢中,让它鸟代其孵卵育雏。据传,噪鹃崽崽长到临要出窝之时,便将孵育它们的老鸟吃掉才飞入山野独立生活。这样看来,噪鹃既不尽乌鸦反哺之孝,也不孵育后代,便没有家庭责任感。它们的交配不过是一种生理需要,没有情感,有如通奸、嫖娼,最多不过是一夜情。所以,它们不会夫唱妇随,也不会比翼双飞!
  仙雨 仙宇 宣慰
  ——建议对仙宇屯、仙宇洞更名
  高致贤
  阅读2014年第一期《大方文艺》,吴要武的散文《畅游油杉河》深深地吸引着我,一气读完,细细品赏,真是一篇很好的游记,上《人民文学》也够质量。可是对于文中第三个小标题“仙雨屯”这个地名却产生了质疑。我曾多次到油杉河搞过中心工作,调查研究,深入采访;1983年我和贵州日报记者刘邦举、毕节地区群艺馆画家吴良勇、大方县文化馆的摄影家黄琳专门采写油杉河,登上仙宇屯,在其绝顶那座庙宇中联袂题诗留念。当时我们采用仙宇屯这个名称也没有什么文字依据,只是当地干部群众中传说那个庙宇是仙人修建的。我们几个中青年登顶途中,到了必经的鱼背岭也是脚手并用,俯身爬过去的,亲身感受:在那悬崖峭壁的绝顶上(见图),凡人是不能搬运建筑材料上去修建庙宇的,我们便认为民间传说“仙人修建的庙宇”有道理,于是就写成仙宇屯,意思就是仙人修建庙宇的那个屯。后来对于白布河的仙宇洞也用了“仙宇”之名,可是并不十分准确,又按彝语音译命名歹苏洞。
  而今油杉河已经开发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其宣传资料上赫然写着:“‘仙宇屯’矗立着油杉河第一名山仙宇峰,此山三面环水,平地拔起,顺看如擎天一柱,侧看如巨大屏风,远看是群峰一峦,近看则峭壁千仞”还是使用“仙宇屯”这个名字。可是,前述“仙雨屯”之名不知是作者另有考证,还是笔误?抑或是按民间口音写的。我觉得如果没有可靠依据,都应该更正。
  如果是按照我们大方的民间口音,“仙雨”的读音是不错的。但那xianyu口音的含义就不是“仙雨”,而是“宣慰”。我们这一代以上的大方人,对于曾经世袭贵州宣慰使的安氏一家,口音都说成“安仙玉家”,慰问的“慰”也说成“玉”的读音。于是,我就想到我们现在使用的仙宇屯、仙宇洞名称中的“仙宇”也许就是文人们按照民间“宣慰”的口音写成的,如果“仙宇屯、仙宇洞”的名称没有早于我们所写新闻报道之前的版本,那么,我们这些20世纪70-80年代报道过这两个地名的人就是始作俑者。所以,我愿提议将仙宇屯、仙宇洞更名为宣慰屯、宣慰洞。理由就是它们处在水西复地、贵州宣慰司辖区,那庙宇,那溶洞,完全有可能是宣慰使的安排,抑或是同意兴建的。这样更名,使之更具贵州地域特点和水西民族特色。一己之见,未必正确,因我热爱大方,冒昧写出来,希望方家不吝赐教!
  
  老 大 变 了
  ——梅讲的故事之七
  高致贤
  那天,梅又讲了一个故事:老大大学毕业,硬要请兰姑吃顿饭。为什么呢?
  她的远房表哥家生了个聪明儿子跳跳,别看他瘦瘦的小个子,接受新生事物很快,也很俏皮,学习进步特快!可因他不喜欢没有他聪明的小朋友,被幼儿园的阿姨称为聪聪明明的俏皮蛋。
  他4岁的时候,他弟弟乖乖出生了,长得聪明伶俐胖胖的,又听话,跳跳高兴得不得了,从幼儿园一回家就要抱乖乖,体重少不了他多少的乖乖常常一高兴,或生气,一奔就把他掀倒,乖乖也就倒在他的身上,两弟兄同时摔倒,妈妈抱起乖乖去疼爱,爸爸的巴掌却重重地落在跳跳的屁股上。跳跳说是乖乖推倒他,为什么不打乖乖,反而打他?跳跳不服,继续申诉,“家司”不但没有打赢,屁股上又挨了妈妈几巴掌: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
  跳跳还是离不开和乖乖玩,每当他俩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乖乖或自己摔倒,抑或要强占跳跳的东西得不到,就会一下哭起来。只要乖乖一哭,跳跳不是遭打就是挨骂。理由就因为他是大的,父母打他骂他无商量。有时父母买来同样的两件东西,分给乖乖、跳跳各一件,乖乖还要跳跳的那一件,跳跳不给他就哭了,乖乖一哭,跳跳就必然遭到父母的惩罚,理由仍然是跳跳是大的,不好好的带乖乖。这样,哭,就成了乖乖获胜的杀手锏,“大的”便成了跳跳受压迫的“理由”,在父母面前,跳跳深感无理可讲,自己只有受压抑的份,觉得自己成了家里“多余的人”,一切不合理的东西都只有默默忍受,只能内心反抗,对父母教育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便以敷衍学习来对抗。久而久之,性格变内向,成绩大下降,乖乖的学习不好,他父母只是责骂他当大哥的没有带好头。他深感父母的不公,内心受到极大的煎熬,他便破罐子破摔,完全听不进父母的教育,学习成绩大滑坡!
  此时,跳跳妈对兰姑说:我家跳跳变憨了!兰姑说:不是跳跳变憨了,是你们把他压憨了!你们处处苛刻他,他觉得做什么都不对,干脆一样都不做了。对小孩儿要管,但是不要对孩子苛求,要一视同仁......,跳跳父母听了兰姑的一席话话,正面爱护孩子,跳跳学习成绩恢复了,终于考取重点大学,便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关于“大跃进”之连载》两年点击十三万评论六千条
  高致贤
  网上搜索到我的关于“大跃进”之连载一稿于2007-09-30 05:21在天涯社区的 “煮酒论史 ”栏目发表后,立即受到版主青睐,给以“红脸”奖励,推荐为首条阅读的热门话题;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赞成者居多,反对者不少,各抒己见,七嘴八舌,褒贬各异, 余静观其变,每读评论,受益多多。根据评论意见,我将其进行修改,并于2008-01-20 21:41以《我亲历的“大跃进”(修正稿)》发于同一栏目中,请网友按修正稿继续加以评论,仍然好评如潮,批评不少,我亦坦然面对。开始阶段,我还对夏兰秋菊等一大批网友的好评表示感谢,对某些青年人的误评加以说明,对个别以骂为能者的恶评回敬一二。后来,对回复也渐渐感到疲劳了,于是便沉默以对,偶尔提供一点佐证史料给读友们参考。
  到今天,首发篇已满2周岁了,网上搜索显示,到9月28日11:35’的结果(包括它的修正稿):点击已达137,191次,平均每天188次;评论共6,020条,平均每天超过8条。持续2年,计730天,不可能天天有人点击,更不可能天天有人评论,但平均每天还有近200人点击,并有近10人发表评论。究竟最多时一天有多少人阅读?多少人评论?我没有查看,但这又不是公务员必读的红头文件,竟然平均每天有上百人阅读,近十人评论,足见网民对“大跃进”史实心关心,对拙稿之厚爱,老朽感谢网友们了!时下仍有人在点击,在评论,使之不断更新着……
  拙作发表之后,不少网站纷纷转载,有的作为单列收藏。有好几家出版单位联系出版,亦有中介单位要求代办联系出版事宜,并且已由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主管的《中国文艺》杂志社主办的《大众文学》月刊,于2008年第9期以《“大跃进”五十年祭》为题,将修正稿予以全文刊登,编者在该刊《导读》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编辑部还在《导读》中写道:“高致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大跃进’ 前后,在中国发生的真实情景。那些在今天看来是极其荒唐的故事,应给后人许多警醒。”

  2009年9月28日统计
  一些濒临消失的名词琐记之一
  高致贤
  题解:名词多得很,其中一些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产生和不断消亡的。政治经济名词的产生和消亡频率更快一些。其中一些大而带有普遍性的,如土地改革、统购统销、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之类的成为历史名词保留下来。可是,它们的一些副产品(例如甄妇女、狗汤肥等名词)从生活中消失之后,就极少有人提起了,偶尔和而今的青少年们提及这种词语,他们莫名其妙,还得费一番唇舌才能让他们理解。
  以后的人们在某种史料中看到这些名词时,就可能像我们今天不理解某些历史名词一样不理解这些名词了。这些名词又上不能了词典,只好囫囵吞枣,或留下悬疑。此类名词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考察历史的真实性很有帮助,所以,我想把我知道的我生活时代产生又消亡的此类名词记录一些下来,以供后来研究我们经历的这一段历史的人们参考。因为是突然想到了,临时记下来,零零星星,既无分类,又无次序,故为琐记。
  假领子。今天看到邱会作的儿子邱承光写的《叶群的人情味》(作家文摘1711期弟7页)中说:“我见到的叶群只穿军装,有一次我母亲说她的衬衣颜色不错,叶群解开军衣上面的扣子让她看,是一件没有衣袖的‘假领子’。”这种没有衣袖的‘假领子’在上世纪布票紧张的年代,堪称畅销商品,想不到那样高层的干部也没有布票买衬衣。现在的青少年们已经不知道假领子为何物了。于是,我想把我知道的一些进不了官方史书的生活名词记录下来,大概也属于抢救文物吧!
  狗汤肥。1958年的大跃进中,不知哪里发明的狗肉汤追玉米苗长得很快、大增产,于是大方全县推广,包谷地边挖大灶,安大锅,民间养的狗全被打来熬汤锅当肥料追玉米苗。(待续)

  从杨明复我关于仙宇屯更名的意见谈起
  高致贤

  拙作《仙雨 仙宇 宣慰——建议为仙宇屯、仙宇洞更名》发表后,受到网友们的重视。我的知己老搭档杨明(我们同时任职于文联,我从文联退休后,他到旅游局任职),对于大方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对我县的历史与现实颇有了解。我之所以建议将大方县的地名中的“仙宇”更名为“宣慰”,是因为贵州宣慰府设在大方,水西地区历史上一度属于宣慰使管辖,那“仙宇”实际也就是大方土语“宣慰”的读音。将带仙宇的地名中的“仙宇”改为“宣慰”使之更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看了杨明的意见,我认为也有道理,于是,我便回复他:“对,同意你的观点。我们一起取的那些景点名不是都留存下来了吗?”是的,不少名山大川风景点的名字,不就是开发期间文人们根据各种条件取名而成立的吗?比如我县的全球驰名的百里杜鹃,就是以老县志上记叙的黄坪十里杜鹃为依据,结合现时花区面积取名的吗?人名地名风景名不过是一种便于呼叫和记忆的代号而已,约定俗成即可。为此,我同意了杨明的意见。
  附我与杨明的QQ交流:
  杨明 2014/4/26 9:35:27高伯:目前网络上关于油杉河的相关文字多出自于我当年的游记,由于当时文章结构限制,对仙宇屯的来历没有更多的阐述。后来在油杉河景区导游词中,我对此作了一些说明。奉上这一段文字请高伯指教。另外,关于景点取名的问题,文友们多趋于慎重行事,一经呼定,便万古千秋。应时应景,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大方支嘎阿鲁湖就是一例。其次,旅游景点的名,多为踏勘者所为,“先入为主”,约定俗成。包括油杉河其他许多景点的名,都是当时我们大伙“乱点”的,现在已经基本定型,大家都认可了。我觉得:只要响亮上口,基本能表达其特点,且不至于产生歧义,或者格调不高的联想,这名字就可以了。不知高伯意下如何?
  杨明 2014/4/26 8:57:55仙宇屯:“仙宇屯”是油杉河第一名山,是游人必至之胜境。说起仙宇屯,还颇有些来历,“仙宇”二字实际上是大方土话“宣慰”的读音,把“安宣慰”读成“安仙宇”。在大方境内,有好几个“仙宇洞”,传说都是宣慰家藏宝的地方。仙宇屯奇峰拥翠,观音庙踞险而立,云蒸霞蔚,仙山琼阁,何尝不好?故“仙宇”也。
  贵州老高 2014/4/26 11:59:15对,同意你的观点。我们一起取的那些景点名不是都留存下来了吗?

  
  后 娘
  ——梅讲的故事之八
  高致贤
  那天,梅又讲了一个好后娘的故事:
  梁老师青年丧妻,爱妻桂花留给他三男一女四个小孩便撒手人寰,他上有孀居的六旬桂花母亲,下有四个小孩,女儿不到一岁。梁老师当爹又当妈,又要当毕业班的班主任上语文,还要兼五年级的算术课。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真把他忙得一塌糊涂,累得疲惫不堪!亲朋好友们劝他再娶,他说:身患慢性病的岳母需要护理,幼儿还在哺乳期,单位工作重,自己工资低,一切劣势都全向他头上袭来,他快要支持不住了,谁愿意嫁他这个臭老九?好心邻居口中不说心里想:他有孩子4个,嫁他不准再生孩子,青头姑嬢谁嫁他?讨个再婚呢,两家孩子不合群,不会生孩子的也怕不愿被没娘的孩子拖累,也难认同他前妻的母亲!难......梁老师也不敢有再娶的奢望了!
  一天,邻村一位比他小十来岁的郝姓姑嬢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梁老师简直不敢相信。郝姑嬢的家庭经济条件、政治背景都不错,梁老师不愿拖累她,唯恐是青年人一时冲动,便将自己的种种不利因素告诉她,劝她冷静考虑。他以为这样会吓退郝姑嬢,谁料郝姑嬢说,这些困难她早已认真考虑过了,正因为他有这些困难,她才主动提出来。郝姑嬢不顾父母和一些亲友的反对,与梁老师登记结婚了。
  婚后,她勤俭持家自不必说,相夫教子,对桂花的母亲也很孝敬,令人敬佩!不久她便怀上了梁老师的孩子。梁老师十分关爱他俩的爱情结晶,说哪怕开除公职也在所不惜;桂花的母亲也十分高兴,让郝姑嬢注意营养和休息。谁料郝姑嬢却背着他们去做了人流。丈夫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得很干脆:为了待好4个孩子,为了保住您的工作!
  郝姑嬢养鸡养猪养牛,潜心抚育4个孩子读书。梁老师见她实在是太辛苦了,经过商量就向孩子们宣布她的意见:你们的继母说,只要你们努力读书,你们考到哪一级她都抚你们读,考不取就回家种地,不准复读。在她的辛勤而又精心关怀下,老大、老二、老三先后考上大学,老四高考只差1分没有上线,她很想复读再考,可因爸爸有言在先,继母实在辛苦,外婆又需要继母服伺,家庭经济困难,只好回家干活了。
  她将想法告诉继母,继母批评她缺乏进取心,叫她准备去复读,但是让她先不要向外婆和爸爸讲。一天,梁老师发现自家的猪不在了,问妻子怎么回事?回答是不知道。梁老师问岳母,知道是妻子卖了。郝姑嬢坦白:是我卖了。并和他商量如何送女儿到城里去复读。
  梁老师内心万分感激她,但又觉得她太累了,质问她:你不是规定考不取的不许复读吗?郝姑嬢咕咕一笑:傻瓜,那是为了督促孩子们努力学习嘛,你还当真了!
  “那么,你说话不算数?”梁老师急她。
  她说:“怎么不算数?算数也不能重男轻女呀。咱们就是这么一个幺姑嬢,三个儿子都读大学,不让她读大学人家不说你这个老教师还封建吗?什么?外婆的医药费,我心中有数,不用你操心。”
  女儿复读一年,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她含辛茹苦,养老抚幼,孩子们先后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外婆的身体也让继母调理的好多了。郝姑嬢扶老抚幼的事迹上了当地的报纸、电台,人们无不称赞她是好后娘!她与娘家的关系又恢复正常了。
  孩子们成家后,竞相接她去欢度晚年。她知道这老人只有孩子们的妈妈——桂花这个孩子。桂花死后,她进了梁老师家、接了桂花的任务,她虽然不是桂花妈妈的亲生女儿,但是,她们已经比亲生母女还要亲了。所以,她要在家里侍候外婆。孩子们都竞相接他们三个老人去奉养。可是,郝姑嬢还在考虑:去不去?去哪一家?怎么去?或者是这样这样......

  为什么会如此突变!?
  高致贤
  5月1日,夜宿河源假日宾馆,2日7点过钟起床洗漱时,镜子里出现一个白发老头,使一脸惊诧:那是我吗??!!我简直不敢自己的眼睛!然而,这又明明是我个人在对镜梳头,我们的房间里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白发老头?我走出卫生间去让我女婿看看我的头发,他也惊讶于我的一头白发(尚不纯银),我仍然不敢相信,再让我的外孙查看,结果是一样的。我也以为我从此变为白发老头了,这也符合我这78岁的年龄特征,免得到70岁老人免费进入的场所时人家怀疑我假冒。
  晚上回到家中,我想给我女儿和老伴一个惊喜,餐桌上我让她们看看我有什么变化?她们看不出来,我深感奇怪,同去旅游的外孙李子凡一看:“又变黑了!”什么变黑了?女儿深感奇怪。他说我的头发又变黑了。我不信,就到镜子前一照,虽然不是全黑,但是今晨变白的消失了,还我以昨天以前的鬓角花白的黑发。我不知它还会恢复,才后悔今早上没有拍一张白发照片作为记录。
  我的头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突变?不知道。只是1号晚餐后我们去泡了两个来小时的温泉,连那些什么酒池、药池我都没有进,白天玩累了,当晚睡得香甜,其余与平时没有什么差异。可是,那些黑发怎么会一夜之间变白了,一天之后又还原?这对我来说完全是个谜。
  诚然,我的头发突然变白也不只是这一次。那是1980年我到北京上访申冤,也是一两天之内就花白了。可是,七八年才恢复。我也不知何故!通过这两次发变,我联想起:“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的故事,那并非完全属于心理作用。

  桂山中发现两只非常奇怪的小动物
  高致贤
  5月2日早上,我们一行三代10人去桂山森林公园游览。进山后,我们不乘游览车,沿着小溪边的亲水小道朔源而上,让小孩们自由自在,乐山乐水,自娱自乐,纵情玩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可以对身边的花草虫鱼进行微观,玩所想玩的小景,近距离发现他们见所未见的生物和闻所未闻的声音。
  期间。我走了一段观光车道,没有多少欢快的,便提前到了亲水小道与观光车道会合处。那里有一座两层凉亭,亭子里的共鸣效果很好,触景生情,我不禁放声歌唱《山间铃响马帮来》等几首抒情歌曲。我下到亭子的第一层等待后续队伍,两对陌生青年男女来到我的身边,不知是恋人还是夫妻,他们边吃小食边恋乐,一小伙子突然发现面前一只小指甲那么大的动物,全身雪白,全身长满似脚似羽的东西,宛如一个白珊瑚(见图)。它连爬带蹦,爬时如花蕾,蹦时花怒放,引来不少游客竞相抓拍,我也忝列其中,可惜我的相机老牙、分析率不高,微拍效果欠佳,不过,好歹总算对这个无名小动物留下影子。不知它有没有学名?
  

  另外一个是我们姑且称之为长脚蜘蛛的奇特动物,我也抓拍了不少张,可是,一张也看不清楚。
  那是回程中,善于微拍的路媛女士在路旁的青苔石壁上看到一只小蜘蛛:身子还没有豆粒大,8只脚均长约为其身子的十倍,脚的辐射直径十多厘米。它那红色身子似大豆粒,脚细如发丝,而且颜色与石壁极少差异。看来它应该属于蜘蛛类,但不知其学名。
  事后反思,此次徒步登山登对了,如果乘观光车,是绝对没有这种收获的。我和小路边走边聊,都认为多带孩子去旅游很有好处,但是,不要动不动就坐车观花,要让孩子们尽情亲热大自然,去发现他们在家里和学校里很难发现的东西!

  这个博客数据为何那么悬殊?
  高致贤

  无意中搜索一个访问量600多万的博客(附件1),我15点搜索到的(今日访问:6787),到24点不知还有多少访问量。这种访问量让我感到惊讶!然而,让我更为惊讶的是:它的博客等级只是2级;博客积分才:225分。没有人关注。这就显得很不正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畸形博客?我知道“博客等级”和“博客积分”以及“关注”都是由博客网站直接管理的,而且有硬指标:比如博客积分登录2分,发帖子2分,发评论1分,一天的满分就是5分,“关注”是每个博友只能关注一次,别人帮不了忙。访问量则可以借助外力增加。我常常在博客和一些网站上看到兜售访问量的广告帖子,譬如1元钱访问1万次之类(附件2)。这种广告铺天盖地,删除不禁。前述博客的访问量是否与这种广告有关??
  附件1
  阿li
  博客等级:2
  博客积分:225
  博客访问:6018455
  今日访问:6787
  加为好友

  附件2
  江月无边险:
  提供顶贴,增加点击量服务;请联系qq:六一零二五七二七零(转成小写数字)所有操作独立帐号,单独IP操作.mkzpeu
  xiaoji25811:
  论坛唰点击量唰浏览量1元/万 不同IP唰点击日唰千万,量大优惠同时出售唰点击软件100元/台电脑/终身新浪微博

  附件3
  用户3717727081
  2014-03-06 15:35 [回复] [删除]
  不错的博客,但是更进一步就更加完美,让更多的意向人士来阅读你的博客信息,和他们交朋友,你会发现博客存在的更有意义和价值,提升博客人气,博文首页推荐,让博客真实访客不断,联系qq837674230,手机18672138618你会发现推广如此简单
  情深似海(晓情的故事上)
  ——梅讲的故事之九
  高致贤
  那天,梅讲了晓情的故事上:
  单位放春节长假,晓情娘家的亲人们都在她工作的大城市,她却要千辛万苦只能买到站票,辗转乘数千里慢车,去到山区小镇探亲。
  中年女子探亲,其实就是探望丈夫、父母、孩子等亲人。可是,晓情呢,除夕之夜,只身住在一间平时关门闭户的小屋,孤灯独照,长夜难眠,不禁引起她的无限回忆,感慨万千:那是几年前她的洞房。在那间新房里,她与一见钟情的许诺鱼水合欢,恩恩爱爱,夫唱妇随,如胶似漆。许诺下班回家,再苦再累也要带她出去兜兜风。她的聪明才智,她的楚楚动人,她的接人待物,她的尊老爱幼,赢得夫家老老少少个个欢心,获得乡亲邻里一片赞扬,里里外外的良好口碑,使她过去那段不幸婚姻造成的痛苦心灵得以慰藉。再婚的幸福,很快熨平了她那一度受伤的内心!
  谁料好景不长,他们结婚才三个多月,正在等待民政局补发结婚证之时,她的许诺突发脑溢血,抢救成功之后又出现并发症,经她潜心护理,多方求助,奈无回天之力。晴天霹雳,使她一时如堕深渊!许诺没有留下骨肉,倒是留下多病的婆母和残疾的哥哥需要她继续照顾。她不时给婆母按摩,又要安排丈夫那位残疾哥哥的生活,虽然还有许诺的哥嫂姊妹照顾,但许诺身为幺儿,与母亲、残兄同一户口。短短几个月的半路夫妻,还没有拿到结婚证夫君就离她而去,她的户籍还没有迁移过去,照顾病母和残兄的任务她完全可以不管,本可一走了之,前家也没有理由把孝母猪兄任务放在她的肩上。可是她却毫不推辞,主动将护理病母残兄任务安排为共同分担,夫君的兄弟姊妹们也都听了从她的安排他才放心。
  人们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海样深”。这不正是晓情婚姻的写照吗?为此我对晓情无比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从内心深处流出“晓情,晓情,情深似海,通情达理,一网情深,动之以情”的句子来!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