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着一种《变戏法》
高致贤
法律条例与日俱增,法制日趋完善之今日,司法行政机关仿佛随时执行着一种尚未成文而又甚为普及之“法”,人称《变戏法》。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体会得到。本想为它拟些条文,怎奈才疏学浅,又属拟订法律条文的门外汉,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打肿脸充胖子,抛它几块土砖,以期引出金美之玉!
土砖之一:下有对策。中央反腐倡廉的许许多多文件,传达而不执行;
土砖之二:十路隐九。官有十条路,九条人不知,除公开那一条受人监视外,其余的哪条利已走哪条;
土砖之三:暗渡陈仓。明修栈道,让人们去挤独木桥,自己达到目的还无人知道。
土砖之四:逢场作戏。吃了原告吃被告……
土砖之五:假戏真做,伴之真戏假做。
……
此“法”的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无其不有,门外汉无法表达,免强拟出上面三条,实在苍白得很,不敢再拟下去了,还是让它成为“哥德巴赫”吧,让人们去“猜想”,川剧变脸术的秘方获得者可否当陈景润第二?
不过,请有志于此的足智多谋者快快亮玉,否则,我这土砖一入水就化掉了。
疑罪轻判与纵凶说谎
高致贤
7月14日中午,央视一套《今日说法》播放一个案例:某住宅区一小车撞倒一位老人后,小车反复后退前进,共在老人身上碾轧5次,致老人死亡(有电子监视器录相为据)。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逮捕司机。后来,检察院以过失犯罪起诉,法院也以过失犯罪判司机3年徒刑。死者家属不服,公安机关抗诉。司机反复在老人身上碾轧5次的“理由”是:“以为碰倒垃圾箱”、“以为路上坑洼不平”。这已被公安机关通过模拟推翻。老人在路中间被碰倒司机没有看到,会怀疑碰到路旁边放稳的垃圾箱;住宅区内的车路坏到坑坑洼洼行车有阻碍了,业主们不提意见?竟然连开车的业主也还不知道,还要反复进退5次试测;一般司机都知道:即使冲过山区坏路的坑洼,司机也不会再反复进退测试了,何况这是在小区内?那个肇事者过了坑洼还要退回去试,且连续试了4次,莫不是想重新轮落坑洼中?他神经有病?
这种看似连3尺孩童都不会相信的谎言,竟被堂而皇之的检察官和法官们认定了。且对电子录相和公安模拟的事实不予采纳,而对肇事司机的空口白话就作为判刑依据。这到底是检察官和法官们幼稚糊涂,还是其中有猫腻?不需赘述,明眼人一看便知。但我却听不少司机说:撞伤不不如撞死;撞伤致残,要养被撞者一辈子,花钱很多,很麻烦。不如当时撞死了,一次了结还要痛快些。故有司机倒车将轧伤者轧死的。我县判处的车祸案中就有这种案例。
我不反对疑罪轻判,我只认为上述案件中不采纳现场合法录相和侦察机关合法模拟的证据,以及受害者亲人的辩证逻辑分析,却只采纳嫌疑犯那漏洞百出的谎言!如果将此案例作为疑罪轻判的正面教材的话,只会纵凶说谎。哪怕你有电子眼录相,不如我瞎编谎言?
此事怪也不怪。说它怪,是因为它太过于违背常规;说它不怪呢,还有腐败作背景!
以药为“礼”为哪般
高致贤
送礼本属好意,表达人情。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作为礼品的。倘若你送一副棺材或一个骨灰盒给高考状元,其与家人会高兴吗?单从价钱上看,棺材是厚礼。厚礼为何不受欢迎?心理作用,习惯使然。虽然也有人让亲友预送悼礼,死后免送。那也不过是开开玩笑罢了,当不得真。如果真有人三天五天慎重其事地去给活人送悼礼,恐怕谁也受不了,其家人也不会欢迎。
然而,曾有一种“礼”上新招:某种药物大做“礼”字广告:街头巷尾张贴,旨在让人买药送礼,真是用心良苦。
生病服药,当遵医嘱。世上百人生百病,百病服百药;即使生的同一种病,因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各异,患病季节和地区不同,需服的药也不尽一样。这是常识。市场上怎么能推出礼品之“药”?礼品当然是商品,但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做礼品。难怪有人说:以药为礼,安的何心?那是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之“礼”?
轶闻琐事4则
高致贤
前言:轶闻常有,琐事颇多,今得4则,不敢独享,录与诸君同乐,以博一笑。
以权力保证
春节刚过,小店内的商品骤然丰盛起来,茅台、董酒、红塔山,名烟名酒贵重保健食品一应俱全,价格适中,顾客怀疑是否有假。老板拍胸膛表态:“这全是质监处长家拿给我销的!”
啼笑皆非
某县举办干部有奖法律考试。试卷按人头发齐,并附有标准答案一份。领导者都外出参观学习去了,只留秘书一人守办公楼。按首长留言,秘书将标准答案抄上所有试卷,全数上交。
成绩评选揭晓:主任、副主任、科长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唯有秘书的成绩不及格。
专利在哪
印刷厂的业务突然兴旺起来,厂长称其已获得印刷各种人事、财务表册、单据的专利。有人问他专利号在哪?答曰:“人事、财政局长手中”。什么专利?曰:“不准翻印!”
跟他离婚
A的丈夫从“走资派”升为“三反分子”,“造反派”动员A与其夫划清界限,站到革命派一边来。并为她组织召开了“亮相”的批斗大会,让其作批斗发言。
揭批发言后,她便以高呼口号来表示自己态度的坚决。台上一呼,台下千应。当她呼出关键一句:“我要坚决跟XXX离婚!”台下齐声应和之后,姑娘、媳妇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千虑一得] 应喜政策如此变
高致贤
“大跃进”使政策频频变换,一二年间,农村从互助组变为土地、大牲畜、大农具入股分红的初级农业生产社,一季庄稼尚未收成,又变为彻底取消股份制、全由劳动工分计酬的高级社,劳动所计之酬尚未拿到,马上又跑步进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性质的人民公社。结果是,大锅饭,养懒汉,造成三年困难时期,饿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此变之危害余毒尚深,“文革”中又来个翻来复去的“烙饼政策”,把人们害得更惨。人们受够了政策胡乱变换的苦,便在“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儿哪儿亮”的歌词后面加上一句:“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的谣谏。希望好政策要相对稳定。
因此,改革开放政策深入民心,人们获得种种实惠之后,又担心变回人民公社时的政策,影响到生产发展,于是政府采取各种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不会变。”以此稳定民心,发展生产,一时起了积极作用。然而,通过若干历史事实证明,这种“政策不会变”的说尚不够全面,有待探讨,使之日臻完美。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改革没有固定模式,一切都在摸索试验中进行。政策也在不断摸索中调整、补充、完善、提高;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断作出适应性的改变。例如:文革结束后,“以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闭关自守变为改革开放。根本观念上的变化带来许多具体政策上的改变。如管理上的“大锅饭”在变;工作上的“铁饭碗”在变;职务上的“终身制”在变;岗位上的“铁交椅”在变,用人上的“唯成份论”已变、“唯文凭热”也在变。计划经济在变,土地使用权在变,科技、文化制度也在变,……一切管理上的具体政策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社会在变化中发展,国家在变化中前进。变化才有前途,变化才有希望,向好变化给人民带来幸福。不是吗?交纳皇粮是农民认为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现在我们国家就将它变啦:全国免交农业税。义务教育从兔学费到免杂费也从不彻底义务变为彻底义务。倘若政策不随着变化了的国情而变化,生产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经济建设也会受到约束。
变是肯定的,但也是相对的。政策之变,绝非朝令夕改、瞬息万变。它是根据国济民生的实情变化作出相适应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要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已经获得新政策实惠的人们害怕政策变回害人的老路上去是可理解的,我们说“政策不会变”那就绝对化了。应该肯定政策会变,只是希望变好,害怕变坏!
(未必不是你)用“上面”拨的钱关你何事?
高致贤
某贫困地区遭灾减产,财政欠收,群众中涌现一批“双缺户”,干部工资发不齐,但有“父母官”却重金从外地请来表演团,邀请多方嘉宾在县里大搞这样庆祝,那样典礼,挥金如土,任意挥霍。干部群众对此提出非议,相关领导人还“理直气壮”地出面在大会上来个反批评:“我们是花了不少钱,但我们花的这些钱都是从上面要下来的专款,还有上下左右各行政机关的赞助款,都不是我们的地方财政收入。用这种钱关你们何事?你们少在那里发点奇谈怪论,否则……”
本人不懂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不知“上面”的财政收入中是不是列有专供“下面”挥金如土的开支项目,如果没有开列这项专款,那就是“下面”巧立名目,慷国家之慨了!
众所周知,即使上面拨的专款,也是取之于民,系劳动者的血汗结晶。国家旨在用之于民,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理应专款专用,决不能胡花乱用;那些方方面面来的赞助费,多来自财政税收,即使是有点点企业自有资金,也期望用之于兴办公益事业,决不会支援某些人摆排场,闹阔气,领导者应将每个硬币都投放到利于脱贫致富上。即使要搞必要的庆祝、典礼,也应从俭行事。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何“父母官”都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挥霍浪费人民血汗的特权。挥霍上面下拨的财政税收,事关每个纳税人,每个公民都有权干预,怎么不关我们的事?。
[权且当真] 又爱·又怕
高致贤
“哎哟哟,我的乖乖,我的心肝,我的宝贝,我的……”陈阿姨见了人家的婴儿总是爱个不完,想个没够,拳拳慈母心溢于言表。
“没有什么爱什么”,人们在背地里议论陈阿姨,“她自己没有孩子,对人家的孩子特别爱。”
陈阿姨没有孩子,是她没有生育能力吗?知情者透露,是她怕生孩子。几次不慎怀孕,都被她悄悄做掉了。
那她为什么又那样喜欢别人家的小孩?她心底的秘密终于被揭开:她对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尽情地倾注自己的母爱,而又不必为生育孩子受苦受累,不为孩子的教育负责,也不为孩子的生病担忧,更不为孩子的夭折伤心,反正爱可任我享受,苦难与自己无关。倘若是自己的孩子,吃喝拉撒,上学读书,生病治疗……无不令人担惊受怕,孩子一旦夭折,更会令人痛不欲生。
为了经济不担风险,精神不受折磨,陈阿姨宁愿把满腔母爱倾注在别人的孩子身上,也不愿自生自养小孩受苦。
陈阿姨啊,陈阿姨,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怕苦怕累怕担风险,那你又去爱谁家的孩子?有人悄悄发议论。
这时,我仿佛看到陈阿姨像孙悟空那样,不断分身到项目开发和企业改革中去了。
越位“邪”说
高致贤
“啊——!”5号一脚破门,足球场内外一阵欢呼声,电视机前也欢声雷动:一脚赢得出线权!
“嘟”越位,进球无效。场内场外又一片哗然。队员不服,黄牌警告,若再争辩,红牌罚下场!
笔者对足球规则是外行,不知其规则的科学性有多少。队员机会抓得好,抑或奔跑速度快,但因比对方“出人头地”,越位进球也白进。再好的位置、再快的速度,你都得等着大家一齐上才能接球,哪怕此时已毫无进球希望了,你也得等。与之相比,篮球规则就合理得多。后场长传、个人突破、抢在众人之前,投进就算数。
由此反观改革,笔者发现某些领导者俨然一个“足球裁判”,谁要越他的雷池半步,冲向前去干出成绩,便“嘟”的一声吹谁越位!不服?敢!黄牌之后是红牌,或者一次性出红牌,你下场,靠边站!真不知这些“裁判”捆绑着多少改革者的手脚,拖慢了几多改革开放的进程!
越位之规从何而来?笔者不知。但越位被判为错误,在我国却是古已有之。不过,那时不叫越位,而叫僭越。帝位必须世袭,武则天、王莽、曹操等稍有越位或半越位,就被骂得狗血淋头,遗臭千年,最后便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从思想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心态心理等方方面面深深地、全方位地植入了国人的骨髓,溶解于国人的血脉之中;直到如今,谁要有点闯劲儿,便会遭到朝野非议。
目前,改革开放仍在继续深入,且更艰苦细致。在这种形势下,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开拓进取,势必难有作为,难有建树。改革开放于每个人、每个地市、每个省区,何尝不是一场竞赛?希望某些人,尤其是领导者,不要当“足球裁判”,动辄就吹“越位”,把快速反应的闯将罚下场。
让敢为天下先,敢当“出头鸟”的英雄们大展拳脚、敢于用武吧!本文到此也该结束了,但还想加个狗尾回应开头。
愚以为足球强调地位,军棋强调官阶,这两种赛规均有失公平竞争,属于陈规陋习。足球早该学习乒乓球的改革精神,放手让队员争取有利地形;军棋也应打破只能上级吃掉下级的官阶陈规,向围棋学习人人平等,谁有利谁取胜的规则。
云贵什么胜江南?
——破解刘伯温留下的古谜
高致贤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五百年前刘伯温留下的这个预言,一直像谜一样让人们忖度。云贵怎么胜江南?很难猜透。江南水乡不会变成高原,云贵高原也不会变为泽国,交通也不可能相互取代呀!……如果顺此思路一路想下去,大概是揭不开刘伯温军师这个谜底的!
然而,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我改用射虎思路,利用“别解”方式想出了一点道道,愚者千虑之一得,作为引玉之砖抛出,以供方家斧正。
从谜面上看,第一、二句是客观描写,第四句是结论,都很明白。关键在第三句,按一般思维,第三句也是明白的。可机关就在“看”字上。如果将“看”别解为观赏、饱眼福来理解,那就有文章了!观赏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观赏作为风景名胜来理解,进而理解为旅游业。那么,改用口语来说,谜底就是从“五百年后(的旅游业)看,云贵胜江南”,这样看来似乎有些牵强,但作为猜谜的别解是可用的,也符合现实情况了。不是吗?
云南的西双版纳、大理、石林等多处著名风景名胜旅游区不用说,仅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百里杜鹃花海、马岭河大峡谷、龙宫、舞阳河、梵净山、草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不胜枚举。更为独特的是新近发现的贵州有个地下大宫殿——喀斯特地形造成的地下溶洞面积之大、景观之奇,不但全国称冠,亚洲第一,而在全世界也称奇。旅游业正是“云贵胜江南”的根据。
那么,刘伯温为什么要把这个胜的时间定在“五百年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快,旅游业开发得早,云贵相对开发滞后。可到他预言的五百年后,江南的旅游开发已到了强弩之末,而云贵的旅游业正方兴未艾,正符合他“云贵胜江南”的结论。
刘伯温预言的五百年过去了,而今的现实已经证明了,或正在证明着刘伯温老先生的预见是不错的。
(原创散文类)杂感一束
高致贤
出境与入境
退休之后,一张家乡公安机关办的“入境证”,伴我进入深圳特市区关内。住进城中村的出租民房。住户来自祖国各地,还有不少外国人,人地生疏,语言不通。邻居间音响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尚无条件和机会参与当地社会活动,不禁令我产生如入虚空幻境的感觉。
失去了原有的采访条件,生活积累有出无入,能发表的稿子日趋减少,几近于无,只有躺在阅读椅上享受别人的精神成果,剥削他人的劳动果实。入境变为出境——走出了采访之环境和创作之佳境。何时方能再入我采访写作之美境?我苦苦他思索着,寻觅着,等待着……
旗 杆 颂
有人歌颂旗帜,我却歌颂旗杆。只见它默默无闻地立于广场之中,抑或立于牌楼之上,虽然显得孤单,但它的腰杆从未弯过;即使一时倾斜或倒下,也是挺得直直的。
一面面旗帜从它的身子上冉冉升起,在它的头顶上呼啦啦地飘扬,享受着多少钦佩与敬仰之目光,接受着多少人举手之膜拜与敬礼!可在那众目睽睽之中,又有几人关注着它的存在?好像那一切承受都是它理所当然的义务,但更多的人是对它熟视无睹,有的人简直忽视了它的存在。可它却无怨无悔、面对苍天。在它们的心目中,只要头上的旗帜永远飘扬,它们就有了立足之地,它们就不是孤立的,它们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挺立一辈子,不管你其他人怎么看,它们并不在乎。它们知道,没旗杆的支持,任何旗帜都不能独立飘扬,即使有时飘一飘,那命运也是系在上头握着的绳索上的。
旗杆是旗帜飘扬的根基,旗帜是旗杆挺立的标志,我们为什么只敬旗帜而忽视旗杆呢?
(发表于2003年4月18日《大方报》)
赞焦裕禄的“官样子”
高致贤
电影《焦裕禄》再现了他生前的不少感人场景,观感颇多,看一次有一次的心得。这里只谈他的“官样子”。
做“官” 是需要有点样子的。焦裕禄路遇一百姓被捆绑,上前拦问,被不认识他的捆人者质问其是什么人时,他不容置疑地回答:“我是县委书记!”单从这句话来看,似有点盛气凌人,但在彼时彼地的“官样子”就值得赞扬!
一位县委书记面对一个被五花大绑而又桀骜不训、高呼冤枉的百姓,上前问个缘由,被无理质问时亮明身份,这是敢于负责的表现。鄙人曾同一位与焦裕禄身份差不多的干部乘车路遇类似情况,建议下车看看,得到的指示是:乡里的同志会管!车照常行。我赞扬焦裕禄的这种样子,是赞扬他敢于面对现实,遇到问题不绕道的负责精神!
那么,焦裕禄的“官样子”是一种什么样子呢?面对违法乱纪行为理直气壮地制止,对无事生非者坚决抵制,对邪恶势力挺身而出,对严重自然灾害临危不惧,对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可他又并非铁石心肠。不是吗?他对病中的特困农户说:“我是你们的儿子。”对因贫困而死的干部失声痛哭,对无钱治病的农民解囊相助,错打了抛撒窝窝头的孩子还向其承认错误……这就是焦裕禄的“官样子”。这种“官样子”难道不值得称赞吗?
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有焦裕禄的“官样子”那就好了!
脏话比错字的危害更大
——再谈铁凝错字变通贾
高致贤
铁凝给《美文》题词时写错了“茂”字,遭到读者批评是正常的。问题不在写错字,而在于铁凝写错了字不认错。贾平凹:书法上多一笔少一笔不算错字的解释牵强附会,就有了拍马之嫌。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影响较大,读者对其错误提出严肃热情的批评,以期引起人们重视,不再重犯。这对纯洁祖国的文字、提高名人思想修养无疑是有好处的。
可惜的是,在多数人的热诚批评中冒出一小股污水来,那就是污言秽语、提笔成脏。有如泼妇骂街、流氓耍赖,这就失去了批评的严肃性,与批评写错字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批评写错字,是为了不要写错字,藉以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在批评中,有人乘机大泼污水,如说铁凝把她老公的什么什么放在她的什么什么里呀,不堪入眼,不堪引用。还有使用“通贾还是通奸”之类的攻击语言者。这种以污治污的言行,都不属助人改错应有的态度。攻击、谩骂中的恶言脏话比写错一个“茂”字的危害性大得太多了!何也?
写错字的原因多种,或笔误,抑或少知:心目中没有认为那字是错的,都是无意识行为。谁会有意识地写错别字?除非是杂文写作中用以讽刺手法。而恶语攻击、脏话谩骂则是有意之举,此其一;其二呢?茂字多写了一点,很多人知道它是错的,一个题词的影响面也不大。而且用电脑还打不出那个字来,故危害不会很大。而那些批评中的污言秽语、恶语脏话,一上网就满天飞,精神污染面比写错一个字的大得太多了!
这里我绝非为铁凝辩护,而是认为批评要严肃认真、与人为善。不要只图自己一时之痛快,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在精神治污中实行精神污染,那就不好了嘛。
造血·输血与吸血
高致贤
在扶贫工作中,人们将贫困比作“贫血”,将知识、技术扶贫喻为“造血”,将发给救济称为“输血”,主张“造血”而不“输血”。这里因为“输血”除了不能调动内因外,还有“吸血鬼”从中作祟,真正输给贫血者的并不多。
主张“造血”,并不等于不“输血”。在以“造血”为主的同时,适当“输血”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输血”工作中,特别要注意消灭“吸血鬼”,莫让他们从中偷吸了贪血者应得的“血”!
招考党外干部之我见
高致贤
某地区公开招聘一批副局(处)级领导干部,其中包括党外干部若干名。为了避免出现招考一名只报考一个等于不考而招的非正常现象,招考公告规定招一名需要报名人数达到多少个才能参加考试;结果,几名非党员职务的名额均因报考人数达不到报考规定数量而落空成了纸上谈招。是否干部不愿报考?不是!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干部能达到报考条件。是不是报考条件要求太高了呢?作为党员干部报考是一点也不高的,但条件没有注意到非党员这个特殊情况,相对说来,就极少有人能够达到。为什么?
比如:报考条件要求的文化、思想那些不说,只就年龄40岁以下、必须连续任正科级行政职务3年或副科级行政职务5年,这若干条件中的两个条件,地、县非党干部就难以达到,尤其是在任用干部实施年轻化等“四化”的今天,更难达到。不难想象: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原则上都是从一般干部表现好的提为副股级,进而升为正股级;又从中选优提拔到副科级,再从副科级中择优提任正科级。这“宝塔式”的任职数越到上级越难提拔,即使某人次次都得提拔,五年一届的任职期,提到正科级至少也是20了吧。而选拔干部的首要条件是革命化。革命化是比较抽象的,但也有个很具体的表现:靠近党组织,加入共产党。党管干部,不靠近党组织算什么革命化?故入党与否就成为基层衡量一个青年干部先进与落后的具体表现;党都入不了,你算什么先进青年?先进青年都不是,怎能算革命化了?不革命化又怎能担任领导职务?没有担任正科级3年或副科级5年的,就缺了个硬条件,怎能报考呢?
40岁以下的干部入不了共产党,说明你尚缺乏革命化。革命尚未化(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怎能任科级领导?尤其是县以下的机关,又没有民主党派的组织,共青团转不了共产党早退团了,非党员干部一般都是普通干部,普通干部又不能一步提到正副科级领导干部,故那个“必须连续任正科级行政职务3年或副科级行政职务5年”的条件对他们来说就是空的,根本不能达到。还要强调“连续”任“行政职务”,这对党外干部比上青天更难了!倘若一个普通干部在某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或有某种特殊贡献,就完全可以因此而吸收其入党了。这便是非党员领导干部报考人数不足的关键所在。
那么,是不是就招考不到非党员的处级领导干部了呢?也不是。但条件与招考党员干部的应有所区别。如年龄可以放宽到50岁以下,技术职称可与行政职务对应,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可算相应行政级别等。那么,党外干部的报考人数就不至于不足,招考党外干部就不致成为纸上谈“招”了。
这该怪谁?
高致贤
“好臭呀!太臭太臭!老爸,你就不能忍着点儿,等保姆来了再屙啊!”R对下肢瘫痪的父亲发出怨言。其父说:“你不能帮我把它倒进厕所里冲掉吗?”R重重甩过一句:“你没见我正忙去遛狗吗?”话音未落,他已甩手砸门关上而出去了。
花园的人行道上,R左手牵阿黄,右手提小包,去到业主们晨炼的坝子前。阿黄习惯性地到绿茵坪上去拉撒,尿是无法收了,R赶快从提包里取出事先摺叠好的旧报纸,一点一点将阿黄拉下的稀屎揩来包放到附近的垃圾箱中。有人问他,“那稀溏溏的狗屎不臭吗?”他说,“我不觉得臭,臭也得揩呀,不揩干净管理处要罚款!”
此间有人批评R忤父孝狗。可有位老大爷却说:“这也不完全怪R呀。”,“那怪谁呢?”有人反问。老大说:“怪他父亲呀,他父亲常说R‘这狗X的!’”
哈哈,一位老太太说:“怕是狗娘养的哩!”
真话,强弱者的“试金石”
高致贤
什么人敢听真话?强者!怕听真话的则是懦夫!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人得了癌症,这是事实。但这不能对所有的病人和其家属说。医生只能慎重地告诉其家属中的强者,说“相信你能顶得住。”对其家中的老、幼和病人本身,一般是不能说真话的,因为他们受不了!
听说别人的真话是这样,听说自己的真话更是这样。有的老人本已体弱多病,属于日落西山了。但人们往往只能对其说:“您老健康,活一百岁没问题”的假话。看到那些不懂事的幼儿俏皮捣蛋,还说他们“很乖”。为什么这些人不敢听真话?他们的承受力弱。所以,给生活中的强者指出缺点、错误,他们不反对、还很欢迎,因为他们承受得了。弱者则与此相反。个人如斯,国家依然,能听人民讲真话时,国家必然强盛。不让人民讲真话时,国力已经衰退了!
须知,真话是判断强、弱者的试金石,包括试验一个国家和它的各级政府。
整顿民校教师队伍之我见
高致贤
整顿民校教师队伍,合格者留,不合格者退,这对促进提高民校教师水平不无好处,但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一刀切,绝对化,就会挫伤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削弱“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
某县有几个偏僻边远村,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住户分散,文化落后,平时除寻幽探险者外,极少有人到那里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那里才破天荒办起了一所民校;外地教师不愿去,群众就地取材,请了当地最高学历的2位高小毕业和一位初中肄业的人任教,村里的孩子们就近入学了。几年后,县里整顿民校教师,那里的几位民校教师均因考试不合格而被辞掉,县里又派不去教师,当地百姓又请不进合格的教师来,民校垮台,学生如鸟兽散。群众气愤地说:县里不帮他们办学,自己办的又被整垮。
某乡民办一所初中,不要国家一分钱的补贴,但因教师未参加过整顿,县里不承认该校学生的学历,不准参加升学考试,学校被压垮,类似情况还有。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使深山里的孩子失学,为体现整顿之“严肃”而压垮群众自办的初中,这算什么样的提高和整顿?
诚然,如果某地放着合格的教师不用,而以不合格的教师充数,那是完全应该撤换的。问题在于不问实际情况如何,一刀把民校给切掉,这种射鸟及屋的办法就有悖于国家普及初等教育的初衷了。
整顿民校教师的另一目的是逐步将合格的转为国家正式教师。即是将群众自愿开支的教师转为国家财政开支,这种压抑群众积极性、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的整顿,不符合改革的宗旨。而民校教师只能“转正”减少,不由群众自请增加,把民校教师限定在一个数字内,也就将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来的新生力量关在民校教师门外,不利于民校教师的更新换代、提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结构;也是不相信群众办学能力的表现。
有些地方还以此种方法和目的在整顿民校教师,可能又要辞退一批,转正一批,这不利于调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是否与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相悖?值得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政法机关宜不宜搞“以案养案”?
高致贤
现实生话中,“以X养X”的提法越来越响,应用单位也在增多。如“以长养短”、“以短养长”、“以路养路”、“以文养文”、“以案养案”等等。这其中,有不少是合理的、有效的改革措施,有的则弊多利少。笔者以为,政法机关的“以案养案”就值得研究。
在农业生产上的“以短养长”是条较好的路子;交通上的“以路养路”也无可厚非。某些地方的政法机关也照搬这种改革模式,实行“以案养案”,似乎不宜。何也?所谓“以案养案”,就是要受害人或为其报案的亲属向政法机关交一笔办案费才接收案子。政法机关的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已由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办案就是他们的业务。可是,曾有一些基层政法机关在办一些案件时,又要向有关人员重新收费,并称此为“以案养案”的改革措施。加之有的受害者交了几百上千元的费用也破不了案子,致使有的受害者或其亲属干脆不报案了。这会使政法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可谓弊大于利也!
勿庸讳言,由于我国经济底子薄,尤其是贫困地区,政法机关的经费很有限,加之发案率高、大案多,物价上扬,给办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但要解决这种问题,必须是在国家制定的统一政策措施下,由各级政府解决,不能把政府的困难转嫁给受害者。由政法机关直接向受害者或其亲属收取任何费用,哪怕这些经费全部用于办案也应属于禁止之列。否则,你来个“以政养政”,我来个“以党养党”,他来个“以军养军”,国家不就乱了套吗?
[小品] 执迷不“误”
高致贤
A君年过“天命”,仍坚持业余“爬格子”,夜以继日,从不懈怠。三朋四友,五亲六戚,早已去寻新欢,砌长城,伴喇叭,灯红酒绿享受了,唯其还是苦行僧。友人为之叹息,劝之参与“现代化”活动,讥他跟不上形势,讽他僵化脑筋。他均置之不理。有人开导他:“退休嫌小,升官嫌老,还奔什么”?有人说他冥顽不化,……他都置之不理。屡劝不改,大家甩给他一句:“执迷不悟!”
A君笑答:“对,我就是执迷不误,坚持不误!”
[新世事] 职称者,称职乎?
高致贤
学术职称是一种技术标志,“文革”中被大老租践踏得一无是处的学术职称得以复评,对鼓励人们重视学识很有好处。然而,什么东西一滥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晋升的“师级”职称泛滥,升了职称的不称职,损坏了学术职称的名誉,使原来十分尊重知识分子的人们大失所望!
为什么出现一些名有职称而实不称职的现象?一是有人运用“经济手段”买卖职称;二是有些文件规定评职称的条件重文凭重工龄而忽视实绩,使一些不称职的人混上了职称,败坏了职称的名誉。无知者占了职称名额,腐败渗入学术界,造成职称贬职。
笔者并非嫉妒评上职称者,只希望在学术职称评晋中不要把文凭和资务视为单一衡量标准,要严格把关,注重学识水平和业务成就。如果后两者达到一定要求,就该不拘一格地评晋学术职称。
老“公”治过“期” 病
高致贤
所谓“过期病”,指的就是对群众有好处的事物,到群众去办理时已被告知“过期”了。这算什么病种?职权性类病!
某些肥缺招工聘干;加薪晋爵;发放钱物等等。这些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超过时限就过期,正常的过期作废也无可非议。可不少“过期”中大有文章,故称之为病。如某乡招聘一名公务员,一青年去报名,乡长答曰:已过期;某行政系统有千分之二的调资名额,由符合条件者参与竞争。A到劳动人事部门申报,答曰:已过期;某地发放救济物资,领者急至,经办人答曰:已过期;有山区学生中考被录取,得到当地领导者转交“当天必须报到”的通知书便连夜赶去报到,到校时已超过夜间12点,备取生已于1小时前办完报到注册手续。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过期”?这些“过期”又为什么总是被老百姓碰上?有人探知其中奥秘。那招公务员报名过期的乡,只有乡长的儿子报名;那千分之二的调资指标已由人事部门内部“消化”;救济物资已改名换姓;山区考生接到录取通知时,备取生早已到学校等候按时报到。备取生正是那位转交通知书者的儿子;……如此“过期”,不一而足。“过”得百姓怨声载道,“过”得政府丧失民心。
如何治理这种“过期病”?请老“公”: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指标、时间、结果;公开过期后的各类指标处理情况。只有“老公”出面,才能防止“过期病”的蔓延。
中文学士写不成申请书的思索
高致贤
一位省内重点大学刚毕业的中文学士分到我县某机械单位工作,报到后便下乡支教两年。
一年后,本单位要她交个晋升技术职称的申请书。只见她铺纸弄笔,抓耳搔腮,久未成文,似乎比考研究生还难。于是,有人讪笑:中文学士,一个简单的申请书都写不成!谁料她写不成的原因恰恰就因她是中文学士。单位让她申报的是X机技术助理工程师,她实在找不到中文专业知识与此机械技术有什契合之点,言不成理,怎好下笔?
当她处于万难之际,友人开导她曰:你不是在“支教”吗?而今教育上有个“希望工程”,教师也被喻为“人类灵瑰工程师”,你就申报个希望工程的助理工程师不是很好吗?她觉得有些“道理”,她便采用杂文手法很快写交上去,很快被打退回来。还被视为“书呆子”。友人认为她也太呆板了,说,人家某人学养珍珠的,分到林业站工作,不也照样晋升林业工程师吗?她说那还算理科这个大范围,我是学文的。再说,那个林业工程师也只有研究营造海上森林了!友人见她顽固不化,具指点她怎么怎么写。她便用了个“在……XX下”的句式,从国外到国内,从中央到地方,直写到市县有关单位的首长到秘书,列出各自对她的关怀指导。报告再次批下来,竟然破格晋升她为XX机械工程师,令她哭笑皆非。
看到了吗?大学生计划分配的后期,仍沿袭着“人才单位所有制”的统治,各地惊人地浪费着人才资源。贫困地区尤为严重。改变贫困需要人才,又尚无使用人才的条件,国家又要指令性分人给他们,他们就只好随意而“安”了。发达地区需用人才呢,贫困地区考出去的大学生又不能去。形成有人用不上,想用又无人的怪圈。中文学士写不成申请书便是对人才封锁的绝妙讽刺。
[新世说] 周到(外一则)
高致贤
R的退休文件已下,只待上级来人宣读了。
有灾民前来找他批点救灾款,他说单位没钱了,他不能乱开口子,定要保持晚节。并教求济者自力更生。
灾民刚走,上级送新主任报到来到单位,先后宣读了新主任任命和R退休的文件,并请R表态。他说: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请上级领导赏脸,请全体同志陪上级领导和我们的新主任共进晚餐。
晚宴十分丰盛,还请兄弟单位领导来作陪。R频频劝酒,请大家吃好喝好,一醉方休,算是最后给他一次面子。饭后还送礼物。大家称赞他想得周到。只有会计悄悄说:老主任己将本年度的业务费全部冲光了。
坚信预报
清晨出门,天已淅淅沥沥下雨,A劝R带把雨伞。R说他昨晚看过天气预报,今天是晴天,不必带雨伞。
雨越下越大,R的衣服已淋湿了,A让他避避雨,他说:不用,天气预报今天是晴天;雨更大了,R的衣服已被湿透,他仍坚持说:天气预报今天是晴天嘛!
老A笑他唯报不唯实,R强调:怎能怀疑中央气象台的预报?!
“咔嚓”一炸惊雷,大雨倾盆而至!
蛀虫的申诉
高致贤
啄木鸟从大树中叼出一条蛀虫,拟处以极刑。忽听一声惨叫:“我冤枉啊!”啄木鸟顿感莫名,决定暂缓执行,听其申诉。蛀虫连连叩首:“大人在上,小虫冤枉!”
“冤在何处?”啄木鸟放缓口气问。
蛀虫抬起头来:“小虫的确蛀了大树,但罪不全在小虫啊!”
“何以见得?”啄木鸟又问。蛀虫接着说:“我见那树身先已腐败了许多,才敢趁腐入蛀,如果树不先腐,叫我去蛀也艰难啊!”
啄木鸟听后,觉得有些道理。回顾其侦察过程,凡有虫入蛀之树均有腐败之处。但究竟是树腐引起虫蛀,还是虫蛀促成树腐?一时尚难明确。不过,啄木鸟想:蛀虫与腐木皆坏,都该除掉。于是,他说:“腐木皆挖去,蛀虫也不饶!”
“妥!妥!妥!……”他说着就爬上树身,开始执行除腐灭虫任务。
如此抓两头 岂能代中间?
高致贤
以前在北京乘公交车,知道那里上车买票、下车查票都很严,藉此防止乘白车的混混,收到一定的效果。可因他们重点抓两头:即在始发站上验买票,终点站下车口查票抓得紧。而在中间站点上车未验票,下车也未验票,这就给漏票者留下空子——过了始发站才上车,未到终点站就下车。可谓“随潮拥上,急流踊退,漏了车票费。”因之让我想起一年一度的物价、税收大检查。
这种阶段性太强的大检查,往往只查到那些一年里自始至终,或后起的经营者。而那些半路上杀出来偷税、提价,猛捞一把就“急流踊退”者,常被这种定时清查漏掉。足见常务工作应常抓不懈,抓两头是“代”不了中间的。
(旧作新贴)专营与钻营
高致贤
去(1988)年9月,国务院作出对化肥、农药与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堵塞漏洞,顺应民心,农民对此拍手称快。
专营舆论造起来了,“私营”收敛一时,可惜上级行管等相关部门的综合价格和实施细则迟迟没有出台,指定专营的供销部门不敢购进专营物资,唯恐价格变化,无力弥补,只好坐等红头文件,错过了购进良机,形成进货空档。私营者瞅准这个大空子,囤积大量化肥,俟机倒手。之后,专营化肥仍以双轨制价格出台,可大量化肥已囤积于私营者之手中,致使专营部门有计划无实物。春耕生产在即,农民用肥不能等待,专营决策难以执行。价格双轨带来了经营“两条腿”走路,似专非专,私营一下“复活”了,私营人员猛增,营销手腕多变,抢进专营空档,囤积专营物资,趁专营部门缺货之机盘剥农民,价格高出专营的不少。
为何形成这种局势?价格双轨制等相关信息,先由政府部门内部层层传达学习,级级研究贯彻执行,传达到基层执行单位时,已拖延了不少时间。而私营者则可一竿子通天,提前获得信息,便利用种种关系,抢了先机,现金交易,不开发票,打通关节,控制了大批专营物资。私营船小掉头方便,国营大船步履维艰,遂让专营让人钻了营!
由是观之,某项良策出台,必须有实施细则相伴,不要政策宣布了,执行不起来,让人钻了空子。专营被钻营便是一例。
(本文发表于1989年7月3日《贵州经济报》第二版)
[社会现象]转包即赚
高致贤
当地人原谅自己走弯路的土话叫做:“生意人出门望转(赚)”,取转与赚之谐音,说明转与赚在经营中的瓜葛:而今的工程转包中,转包便是白赚的一种卑劣手段!
一项工程定下来,甲方包给乙方施工很正常。可乙方转包给丙,丙又转包给丁,丁又转包给戊……,直到包给小包工头。其中每转包一次,包出者都要从中赚上一笔工程款,千万元的工程转包几次后,有八百万元用于工程就算不错了。
转包回扣中饱私囊,使工程投资白白流入私人腰包,投资减少,最后承包者采取偷工减料手段,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所以,要保证工程质量,除施工中加强质量监督外,严禁转包也是不可少的。
市场化,“化”得尽人间亲情?
高致贤
老伴和我分别以全护理和一般护理对象入住敬夕阳颐养院,即完全按市场化经济要求:她不能独立行走,吃喝拉撒睡全由护理人员负责;我的身心均健,撒睡吃喝拉全部自理。按所交经费和院规,我完全可以不用管她。但我与她同住一室,同在一处吃喝拉撒。在吃喝上,我先得充当她的采购,随时买回她喜欢吃喝的水果、卤肉、泡菜和牛奶、饮料等零食。护理员把饭菜送来后,用餐时我还得给她拿餐巾纸擦嘴,要给她水喝。打吊针时,我得在她身边守护,以便及时叫护士换瓶、拔针,避免空气输入血管;一日三餐,每餐之后,我要助她服药。每次都得亲手按医嘱点齐药品种类,数准药的数量,唯恐她服错药或服过量与不足。饭后须有人陪她在室内室外练习走路,这本有护理员负责的,但她说我在她身边她的胆子要大点,我能说她是有人护理的我不管吗?天气寒冷,夜间小便频繁,本可一摁“呼叫”就有护理人员来伺候,可她觉得叫我比叫护理人员方便,叫我扶她上卫生间我能拒绝?室内只有热开水,她却爱喝凉的,我得到办公室去为她找凉水……
我对她的这些护理工作,本来已向院方交了费用,也可叫护理人员来做的。但因我是她丈夫,她觉得叫我方便,我觉得应尽责任,故就不再计较已开出的经费。护理人员见我在她身边,相信我不会不管,且多在我俩之间晃来晃去也觉得不方便。更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将服务项目和实施计划订得像思想感情那么细致入微。故我以为,再发达的市场化也“化”不尽人世间的亲情!
知识小品二则
高致贤
一、“干支”纪年无序号
深圳商报发表《三洲田庚子首义虽败犹荣 四十余反清烈士慷慨悲歌》的第2段中“1900年10月6日(清光绪庚子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句的括号中的叙述欠准确,即不能把“二十六年”与“庚子”匹配。
“庚子”为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不设序号的,六十年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甲子年就是甲子年,乙丑年就是乙丑年,没有甲子xx年的序号。引句中的“二十六年”属于清光绪皇帝使用的年号,不是“庚子”的序号,故应写为“清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八月十三日”。“庚子”表明当年是十二生肖中的鼠年,民间说的属鼠。这个欠准确出在这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的报道之中,若不纠正,便会以讹传讹。
二、“朝”与“代”应有别
深圳商报《十七代传人回忆“三元宰相”商辂》第一个小标题下有“后在明成化朝当了10年内阁首辅”句中的“明成化朝”应写为“明朝成化年间”或“明成化年代”(“朝代”指封建社会一姓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代统治时期,其中有若干个皇帝当朝,一个皇帝为一代,各代皇帝有自己的年号,比如“成化”就是宪宗(朱见深)的年号,它属于明朝,但只是明朝中的一代,“代”表示辈次,故有“朝”在前了,“成化”就不能再写成“成化朝”,一般写为“年间”,如“明朝成化年间”)。我为何要加大段说明,我看编、记、校对这个问题的观念是模糊的,不然,在该文第三个小标题下第三段第8-9行中又出现了“景泰是明朝一朝”之错,这应写为“景泰是明朝的一代”才对
以上二例,一非吹毛求疵,二非以偏概全,实在是时下的纸媒和荧屏上类似知识性的错误较多,提请人们注意。
还有比制止“乱收费”更重的
高致贤
退休前,当地乱收费行为一度很严重,已形成权力腐败和社会弊病,引起民众极大反对;中央三令五申禁止乱收费,将乱收费列为“纠风办”的主要内容。可边区有权者认为天高皇帝远,乱收无人管,故尔乱收不止。
在贯彻中央“纠风”精神中,我对当地收取“预购电费”、“治安保证金”、“计生挂牌费”和投递“延伸费”等收费项目中的“乱”字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抨击,得到新闻舆论界的大力支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便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金钱。他们便公开反抗,不惜重金买权来压我,企图迫使我退却。但因有广大市民和老干部的支持、安慰和鼓励,使我坚定了反腐信念,促成一桩二桩的退费。将数十万乱收费退给受害者。这当属于中央英明、干群齐心,也有乱收费者的觉悟。使我得到很大的慰藉。
可是,受害者中的一些人的麻木却使我万分难过。当我处于黑云压城之时,有人不无关心地说:“算了吧,又不是收你个人的,何必多管闲事?”、“管人闲事,受人磋磨”等,这对我来说,比乱收费者的打击报复更可怕。尽管他们收到退款时也称赞我几声,感谢我几句,但却使我从中感到几分悲哀。预购电费不讲,仅以那“治安保证金”来说,就够人气愤的了:各单位向公安机关缴纳成千上万元的“治安保证金”,只要单位发案,不管能否破案,公安机关就先把该单位当年的“保证金”扣掉,让你再交。是非颠倒而不敢抗争,让人想到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比单纯制止乱收费更为重要。
以“娘”取代“孃”不妥
高致贤
记得中央电视台播过一个拯救被骗女性的跟踪现场报道。说的是贵州一位肖姓女孩被拐卖到河北省多年后,经当地公安机关拯救出来,帮其寻找亲人并送其回乡。但她已记不清老家住址和父母亲名子了,只记得有个大孃家住在某地,公安人员到那里找到她大孃孃(姑姑)家时,护送人把她“大孃”写成“大娘”去寻找,她大孃说叫她大娘的人中从来没有人被拐卖过,结果使其与之失之交臂,让公安机关多费了许多周折!后来弄清楚了,不是她大孃孃不认她,而是她的称呼变了,人也长大了,她孃孃不敢认,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为她寻找亲人的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常用的简体字中,“孃”字已被“娘”字取代,如“姑孃”写成“姑娘”,“孃孃”写成“娘娘”等等,因为在现在的《新华字典》中的“孃”已被“娘”取代,这已成为正常的通用字了。这样取代在其它地方是否会发生歧义、引起误解?我不知道。但在我们贵州一些地方,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不同的:
“孃”是“姑孃”的“孃”,一般指未婚女性;也是对同姓或亲友中父辈女性的尊称。如父辈的姐妹称“大孃”、“二孃”,即现在通称的姑姑,即使她们结婚了,也还是以“孃”相称,表示尊重。亲友中的长辈女性也如此称呼。
“娘”是“爹娘”的“娘”,多指已婚女性。对父母辈的兄、弟婚娶的女性也按男性的排行称为“大娘、二娘、三……”,即是一些地方叫的“婶子”。也有对伯父之妻称“伯娘”的。对母亲的兄、弟娶的,则称为“舅娘”,也有叫“舅妈”的。
如果被下一辈称为“大孃”的大女儿嫁给一个排行第三的男性,男性的下一代就该称呼她为“三娘”或“三伯娘”抑或“三舅娘”等。
因此,如果你把“大孃”称为“大娘”,那就是大不敬!且会引起误解。文前所述便是一例。
其实,“孃”与“娘”的意义区别古已有之,绝不是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写作中,这个“孃”字一般打(写)不出来,但用打字中的全拼和手写板中的拼音便可打(写)出来。也不很生僻的字。
青山与柴
高致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民间流传较广的名言,以前我以为已经理解了,谁料又有了新认识。
星期六我到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去退借书证,早年间,塘朗山麓这一大片荒无人烟之地,而今建成一座偌大的大学城,取名为“深圳大学城”。冠名深圳,城内却无一所深圳的大学。仅我所见的就有清华、北大、西北工大等一些外地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院呀之类的教学点。实际用地的单位已经远远超过深圳市了!
昔日荒无人烟之地,而今变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是因为深圳被列为经济建设特区,北大、清华一下延伸到深圳,土地得以充分利用,地力兀地身价百倍。否则,一个无人问津的穷渔村,谁看得起?其实,深圳的面积也不宽,全市才1200多平方公里。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建设需要,深圳曾一度填海、挖山建高楼,后来才被制止。
而今深圳农民全转为非农业人口,土地全由政府征用,但已显出地力之不足,原存罗湖、福田、南山等关内(特区)的一些大型企业,如华为等,因用地面积所限而逐渐迁往关外的龙岗、宝安两区。关外两区只不过比关内稍宽一点,但也十分有限。所以,有的企业已开始向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延伸——建立分支机构。
文革中“当权派”最怕“小斗”
高致贤
文革中我县大小“当权派”几乎都被批斗过,只是斗争形式不同罢了;斗争的方式种种,但可归为文斗和武斗两类,大斗和小斗两种。我问过一些挨斗次数最多,被斗得最厉害老同志最怕哪种斗法?回答一致:武斗类中的“小斗”!何也?
大斗为大会斗,一般只斗一两个小时就结束。小斗就未必全是会议斗了。小斗中还有个巡回斗,这里斗了交那里,那里斗了往下交……。更为可怕的是被几个人轮番斗。我县文革期中被夺了权的县委书记吴纯让同志就有过最深刻最痛苦的体验。当时,他是我县当权派中被斗争次数最多的人,但他被斗得最残酷的是“胡周斗他” 那些天。
夺权之后,有的造反派忙去分权用权打派仗去了,没有多少时间再来召开大会斗争这只已被斗了权的“死老虎”了,便把他交给胡x忠和周x去小斗,由他俩再去逐条落实吴纯让的所谓“罪恶”。于是胡周便将他拉到造反指挥部楼下的原教育局的一间小办公室里,两人日夜加班轮番斗他。胡周坐在凳子上,勒令吴书记在他们面前低头弯腰九十度交待“罪行”,他俩不满意就拳打脚踢,老吴常被打滚在地上爬不起来,夜里也不准老吴回家,丢一张破草席在地上就令他睡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斗他的人把门一锁就走了。白天,他妻子李德芬送饭给老吴也要经过胡周检查才准他吃。那种斗争对人体的痛苦折磨,局外人也可想象!十余天的这次“小斗”,弄得吴纯让书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当我们一些机关老同志到门外去看胡周斗争他时,胡周为杀鸡儆猴,斗得更加得意。可是,从不轻易流泪的吴纯让同志却被斗得涕泪横流。
那次小斗使他身体多处受伤不言而喻,可对他心灵伤害更大。他说解放大方到他被夺权前夕,他用的10多个绝密公事本被胡周二人以造反派代表的身分强行从其文件柜中抄去。那些本子上面有许多的珍贵史料。还有些基层上报要求枪毙,县里未批准上报的人员名单等绝密材料。
因为这次斗吴纯让“有功”,胡周受到造反指挥部的器重。可到县里补台时,胡x忠被定的“反动富农的儿子”,周x被揭发为“特嫌女人”,视他们小斗吴书记为“搞阶级报复”而加批斗,但均是大会斗争。
电脑病,大环境下的“小问题”?
高致贤
我的电脑突然自行关机的问题初步解决,看似“小问题”,可它却难坏了我!那问题是怎样造成的?大环境所致。
花大把钱买了个联想旭日125笔记本,带到我宝安住宅使用。电脑桌的窗外便是房屋、公路、桥梁等一大片在建工程。下雨一泡浓,天晴灰蒙蒙,我窗前便是工程路,工程车日夜在尘雾中穿梭,东南风带着缕缕尘土往我窗口猛灌。倘若不开窗户,闷热让人窒息,教我不得不开!开窗户呢,电脑桌面每天至少打扫两次灰尘,否则就如坐灰坡。
我已觉得如此恶劣的环境对我的电脑会有影响,不用时便用一个精致纸盒将其盖严,可使用时就得打开。这一开放,野外之尘埃便乘风而入,可电脑还照常工作,于是,我就放心大胆使用。心想:堂堂一电之脑,连点尘埃入侵也挡不住,还能值那么些钱?更忽视了保护。
谁料电脑虽佳,硬件也还不错。然而再佳的硬件,承受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窗外进来的尘埃污垢一旦超过它的限度,势必瘫痪无疑。我的电脑实在承受不了外来尘埃污染之入侵,它便对我的疏于保护实施报复!于是,出现了频频自动关机的现象。我不得不将它送去维修了!
可专业人员打开硬件一看,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风扇灰尘积垢甚多,它已积重难动,失去冷却功能,散热不良所致,把灰尘吹掉了事。处理起来看似那么简单,可它却使我想起一个问题:开放难免会有外面的尘埃进入,若不适时清扫,将会铸成大错!
当年谁愿读师范?
高致贤
我仅有的5年师范学校的成绩单发表后,琴声优雅夸我“保管得好”;短笛无腔W赞我是“师范生的模范”;成绩单上的学校操行评语中,都肯定了我的“专业思想巩固”。这些鼓励让我感慨不已。
对几张成绩单保管得好,是因物以稀为贵,我一生就仅有那5个学年的成绩单,现在我的外孙李子凡从幼儿园的小小班读到大大班,未入小了就有那么多成绩单了,他读到大学毕业抑或博士后,还有多少成绩单?他们不可能像我那样看重成绩单了!
专业思想巩固和师范生的模范,均说明50、60年代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愿读师范学校。为什么呢?那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低,工作任务重。且在我们那里,50年代小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很容易,文革前的初中毕业生就可安排工作,工作选择余地大,最差的也可安排去当教师。成绩好的可以升高中,进大学,选择理想单位上班。
而读师范学校呢?不管是速师、短师、初师、中师,毕业后就分配工作,不能升学,只能教书,工作几年后允许报考升学,但也只能报考上一师范学校,不能报考其它门类的中专或大学,除党政机关需要的极个别人才外,教师不能改行,读师范学校就限制了你的职业选择。而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困难时期,教师生活更困难。当时我们当地流传的不多民谣中,有两首就叫做:“商业部门穿得好,粮食部门吃得饱,小学教师饿得到处跑”、“商业部门一枝花,粮食部门胖娃娃,教师孩子四肢趴”。这种小学教师的物质地位,除了家庭政治背景不好,或是经济特困户外,谁还愿读师范学校?
抵制应有实力!
高致贤
我早先对国外垃圾食品麦当劳的印象就不太好,加上汶川大地震中他们见死不救——毫无捐献,我就响应号召:抵制麦当劳!可是,到了北京我却被它俘虏了一次!
那是8月21日下午,我们先后参观了国家大剧院、军事博物馆之后,赶快吃点东西便进工人体育场,去看北奥的两场女足决赛,可周围不见中国式的大小餐馆,只有一家麦当劳置于要道之上。若不进餐,要看到深夜零点左右,要进餐呢,只此一家,别无它店,如果有家中餐馆,哪怕只是路边的小食摊,我也不会去吃麦当劳。因为国餐的小食摊点被清理了,大食餐馆又不见,故尔不得不在皇城根下“媚外”一回了。
进去一看,食客甚多,排队买物、排队找座就花了不少时间,真有点儿乞讨嗟来之食的氛围,但人们却互相争座,大口吞咽,管它嗟来与否?还是民以食为天重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禁使我联想到:抵制某种东西的好办法应该是扶持与之竞争之对手。如果你有意无意打击(清理)了自己与之竞争之对手,那就无异于是在实际行动上支持了它。自己口是心非,遑论什么抵制?如果不将国食摊点清除,或在麦当劳附近开个中式餐馆,我是绝不去“捞麦当”的。不吃嗟来之食的高调,需有客观环境之配合。
这绝不是我为自己的“媚外”行为找借口,而是客观环境迫使我不得不去“崇洋”一次。从而令我想到:抵制应有实力!
关于骂人的对话
高致贤
按:我写或转载了揭露“大跃进”和“文革”错误的两个帖子,得到版主和绝大多数网友支持,有的已在文学刊物上发表。可有的人却对此很反感,常有一些不文明的回复出现。如下边这一种: 作者:舍小博大 回复日期:2008-8-30 0:02:03
狗日的,想找事?----------------------------
注1:此类语言常在某些人的回复中出现,故我有如下回复:
作者:贵州老高 回复日期:2008-8-26 20:07:59
请用事实说话,不要恶语伤人!------------------
注2:于是,就有下面这一些回复之回复:
作者:舍小博大 回复日期:2008-8-27 1:09:15
作者:贵州老高 回复日期:2008-8-26 20:07:59 请用事实说话,不要恶语伤人! ========================================================== 你用事实说话了么?你没有恶语伤人?真佩服你的脸皮,我都不好意思骂你了。
作者:贵州老高 回复日期:2008-8-27 20:11:29
作者:舍小博大 回复日期:2008-8-27 1:09:15 作者:贵州老高 回复日期:2008-8-26 20:07:59 请用事实说话,不要恶语伤人! ========================================================== 你用事实说话了么?你没有恶语伤人?真佩服你的脸皮,我都不好意思骂你了。 ---------- 我怎么骂了?请举例说明好吗?
作者:舍小博大 回复日期:2008-8-27 21:00:53
作者:贵州老高 回复日期:2008-8-10 9:32:32 如此公务员之骄傲 高致贤 有那么一个人,看到有人回忆1958年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民遭到大饥饿,全国饿死了几千万农民后。他就在回复中大骂回忆者是造谣、诬蔑、诽谤、攻击GD和ZF,恨不得将回忆者揪出来示众,并且打下十八层地狱,再踏上千万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不顾史实的骂人者是个什么人呢?有网民请他亮明身份。他也毫不含糊地回复说:老子49岁,XXX公务员,老婆孩子也是公务员!你敢怎么样!咄咄逼人之口气,不禁令人闻之倒吸一口冷气。也不禁令人想起这位公务员的特殊年龄。如果他报的年龄是真实的话。他应出生于1960年。鄙人那时候已有20多岁,是亲历那段历史的成年人,故知道那年的妇女生活情况。 由于大跃进中的过渡加班加点劳动,加之长期饿饭,绝大多数妇女停经,瘦弱,脬肿,生命难保,不能孕育。为此,1961年开始纠正大跃进之错误、撤销公社集体食堂后,我们县普遍采用“熏蒸法”——用大甑子来蒸热妇女身子,让女子恢复经期。 那么,1960年是不是就没有妇女生育了呢?当然不是。但那时还能生育的妇女均有个前提:大都生活在贪官污吏家,或本身就是贪官污吏。即使男方不到官吏之阶,起码也是某级仓库粮食保管员,或人民公社集体食堂的司务长之类(重工业工人除外)。总之,多是能贪污粮食——抠人民公众肚子的人家。普通民众生命不保,何来生育?连那些廉洁的公务员也不会孕育了! 由是推之,本文前述那位今年49岁的公务员的父母身份就不难看出了!该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产物不是昭然若揭了吗?难怪他对揭露1960年饿死人的回忆者那么恨之入骨了!因为那一揭露便是挖了他那贪官污吏的祖坟!他那么维护饿死人也不难理解了!不过,如此反对揭露错误的公务员,会不会继承其贪污父母的衣钵、对群众实施敲诈勒索就不敢保险了! =========================================================== 以上这段话里,你骂人了没有?如果不承认,别怪我没说。
&&&&&&&&&&&&&&&&&&&&&&&&&
注3:上面是舍小博大网民举出我骂人的实例。我很感谢其从我众多回复中举出我骂人的例子。以让网友们看看我是怎样骂人的,以便对我批评教育,使我改正。
不过,有一点我是要说明的:我的回复中除了引用他人的话之外,我没有充过谁的“老子”,更没有用“操娘”“捣妈”“狗X的”之类的污言秽语骂人。只不过用了“因为那一揭露便是挖了他那贪官污吏的祖坟!”之句子。如果说这也算骂人的话,那么,我的千余篇杂文都在骂贪官污吏和歪风邪气,我恨自已写作无能,对贪官污吏骂得还不够,还不足以使贪官污吏收敛、歪风邪气绝迹。贪官污吏还时常作祟,他们的继承者还如丧考妣地对敢于揭露其罪行者进行疯狂反扑!
几针不见血 心脏真吝啬?
高致贤
元月3日,我和老伴到宝安医院检查血糖血脂,首遇换人为我抽血。一个漂漂亮亮的年轻护土为我抽血,先在我的左手弯处拍柏打打,说找不到血管,而后让我换右手给她,再次拍打还是没有找到血管。我说:奇怪啦,怎么会找不到呢?难道我没有血管?那个小女孩还算虚心,让我去找右边那个窗口的护士抽。
右边那个护士正忙,在这数九寒天里,72岁的我光着臂膀在那里干等,滋味可想而知。待到那位护士为先在她那里排队的人抽完后,我的手肘已被冷得差不多了,可那护士一来就找到了血管,虽因看手臂冻了许久,抽血也不太流畅,但毕竟一次抽成了。
元月11日,我俩再次到那里去复查,我又遭换人抽血。登记员先让我到右边那个窗口去排队,我很高兴。以为右边那个窗口的护士水平高,谁料护士换人,又是一个中年护士来抽了,她找了好久的血管,终于进针了,但是没有插入血管中,她便抽出插入,一针二针不见血,三针四针血不见,反复几次也未抽出血来。于是,她抽出针来,用一棵棉花签让我压住针眼止血。她也放不下臭架子去请技术高的护士来抽,便佯装咳嗽起来,一连咳了好几分钟还未停止,她便到水龙头那里去边咳边漱,漱好后又去找纸揩嘴揩手,揩了又去咳嗽,好几分钟又过去了,我还在捋着个光手臂在那里等待,可她一直不肯请另外的护士换手……
此时,左边窗口的护士看不惯了,便主动让我去她那边抽血,我说是不是换抽左手?她和蔼可亲地说:不换了。于是,便在那个护士未抽出血来的针眼旁边进针,一针见血,1秒钟便抽好了。两次换人抽血,不禁令我当时就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技术水平高低的具体表现了!”
接着,我便向孩子们说:技术才是硬工夫!如果是搞弹性很大的行政工作的话,那两个没有为我抽出血来的护士可能还是优秀公务员哩!而在技术面前她们就成了蹩脚货!为什么呢?技术工作说一是一,说二就是二,没有弹性,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骂为什么是“爱”?
高致贤
民间有“打是亲热骂是爱”之说。以前我一直对此不理解,最近才从一些网文回复中受到启迪,觉得此说也有一些道理。何也?
我分别写了以亲历“大跃进”和“文革”以及“公社使农村致穷”等事实的三组文章发于网上,揭露了“大跃进”和“文革”中的一些错误行为,分析公社为什么会使农村致穷的原因,有很多同感者,支持我,鼓励我,作了有力的补充和精彩的评论,肯定了我文章的正确,丰富了我文章的内容,深化了我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是一种正面关爱我的表现,我非常感谢他们,这不难理解。
可是,有极少数人却在回复中丧心病狂地攻击、侮辱、漫骂我,对这种不摆事实、不讲道理的一味辱骂,开始我很想不通,以为他们恨我。心想,我对那些人无冤无仇,文章写我亲历的史实,对事不对人,又没有说谁是谁非,更没有操谁家祖宗、挖谁家祖坟,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痛恨我?他们不但在回复中骂我,还骂支持我的网民。这使我越来越意识到他们也是在关爱我的文章,对我也是一种爱。
为什么呢?他们的辱骂与别人的表扬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他们的辱骂,更会让人们认识到“大跃进”中那些对平民百姓非打便骂的恶魔,阴魂未散; “文革”中靠打砸抢、对文章无限上纲、对人乱加莫须有的罪名的起家者,并未绝种;藉助公社来吃拿卡压的贪官污吏,还很得势……这又从另一个方面来证明我文章的正确。如果没有这些谩骂者,说明我没有揭露到“大跃进”和“文革”的罪恶所在,也未剖析到公社体制的危害!那种文章,写有何益?
再说,有的骂人者也很有牺牲精神。他们花费许多精力、时间和费用(如果不是乱用公费的话)上网,不写文章(假如能写的话),光是骂人,长期用那几句污言秽语,习惯了,下网后在家中也那样说话,好听吗?且久行骂人,必遭人骂,也不怕连累其母等家中女性。他们具有多么“伟大的忘我精神”啊!这就是我对民间说的“骂是爱”的新解,肤浅之谈,不成敬意,敬希方家指正!
胜利将临之时……
高致贤
北京时间8月22日21时15分,奥运会女子4乘100米接力的决赛在国家体育场展开争夺。赛前很多人认为这枚金牌无疑属于牙买加队。因为在此前的100米决竞赛中,她们包揽了前三名;200米决赛中又有队员夺金。在这4乘100米接力的决赛中,她们100米赛的前三名和200米的冠军组成参赛队,谁能怀疑她们的夺冠实力!
然而,比赛的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最终俄罗斯队获得冠军,成绩为42秒24。比利时与尼日利亚分获二、三名。阵容豪华的牙买加队因为交接棒失误而没有成绩。夺冠把握最大的牙买加为什么没有成绩?说起来也很简单:交接棒失误,简言之:“失误”二字。这不禁使我瞎猜:她们4个好队员是不是平时很少抑或没有接受过接力赛训练?领队认为她们个体的绩绝佳,来个临时组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忽视了团体赛与个体赛的区别;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可能是轻敌,或麻痹大意等心理因素,之外,也不排除生理原因。但凭我个人的实际体验,很大成度上是心理上的原因。当一个人处于夺冠胜算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失败危险性最大的时候。何也?因为这时候的他,一心只想到战胜对方,忽视了自己的漏洞,出了问题便措手不及。牙买加队的失误让我们从多方面受到启迪,但最值得注意的是交接茬口上的周全细致的准备。
胜利与失败仿佛一对孪生兄弟,若无认真准备,胜换为败之事并不为罕。让我们随时牢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古训吧!
明 码 违 法
高致贤/文
昔读“掩耳盗铃”之典故,堪笑盗铃者之愚蠢;今看“明码违法”之典新,又该耻笑谁之无能?
何谓“明码违法”?文字解释是枯燥的,让我们先到现实生活中去看看吧:
当你徜徉于深圳的宝安大道等公路的人行道上,抑或登临新城关侧等处的人行天桥,你便会看到路面、桥面,各种护拦上有很多先后用油漆写就,或印刷的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前便标明“办证”、“刻章”、“发票”、“假币”……等字样。这些“服务”内容并非公务员之便民举措,而是不法分子的违法信号:他们办假证件,私刻公章,销售假发票,贩卖假钞票……谁都知道,这均属于违法行为、公安侦破之案件。可他们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地和公众活动之场所,标明他们违法的电话号码。
新城关隘之前,武警日夜值班;人行天桥之头,常有公安、城管执法者往来,即使违法者深夜书写或印刷违法手机号码,书印者可以逃过执法者的眼睛,难道他们用油漆书写和印刷的手机号码也会逃避执法人员的视野?他们这种“我就违法我怕谁”的嚣张气焰,不是比掩耳盗铃者更愚蠢、更嚣张吗?
谁都知道:按号寻机比闻声寻铃方便,比按图索骥更方便,可他们就是敢把自己违法的手机号码写在公共场合的最显眼处,而且写得大大的,让人一目了然,还用油漆写或印,使之不易风化、长期保留。这不说其招揽内容违法,仅他们写的形式对环境也形成污染,也违犯了环保法,为何无人管?
以前我还误以为这种明码违法的行为只是大城市的特产,其实不然。不久前我回乡避暑,发现水城、大方等中小城市中此类行为也不少,甚至涉及到乡镇,连一些村组公路边也有,几乎普及到了家。想不到明码违法已公开到了如此程度,唉!
这到底是不法分子嚣张,还是公安、城管无能?无能常与什么相联?腐败!就是人们常说的腐败无能!官员腐败了,行政必无能;行政无能了,违法犯罪分子便嚣张!
上述这些是很多人都能看到的。还有一种是通过电子邮件发出的违法信息。我的电子邮箱里就不时有兜售假发票的信息传来,而且还是以公司名义发的,也有联系人名和联系电话。这对我无用,我一见就将它删除。可我不知他们是怎样弄到我的信箱的?这种信息会不会发到公安侦察员的信箱里?发到公安侦察员的信箱里,他们又会怎么办?这些我都不知道,唉——!怎样才能使违法者才不敢明目张胆??
他把老少当“财神”
高致贤
“老少都是摇钱树,一老一少两头摇”。这已成了许多经营者的“赚钱经”。故他们常把老人和少年视为 “财神爷”。
现在的不少老年人,在青少年时期的物质生活很贫乏。而今,他们的子女有了钱,想尽量弥补他们以前的艰辛,自己觉得好的就要买来孝敬老人。一旦陪同老人进商场,老人要什么他们就买什么,而且不讲价,唯恐讲价会使老人认为他们吝啬。于是,一些经销老人用品者,看到年轻人为老年人买东西,尤其是看到青年人陪着老人去买东西时,他们便趁机推销高价商品,或索要高价。而且还运用一些语言从正反方面刺激年轻人购买。有的巧立什么老年竞赛、培训之类的名目,打着为老年人服务的幌子牟取暴利。子女本知有些东西不值那么多钱,又怕不买会扫老人的兴,也就违心地加大了不应有的开支。致使老人成了某些人的摇钱树!
老年如斯,少年依然。如今的独生子女更甚。有人以各种高价玩具或食品引诱小孩。有的明里以学校出面为学生统一购制吃穿用品,暗中却是校商勾结猛宰学生,青少年成了他们的又一株摇钱树。
一老一少两头摇,钱都从中青年手中落出去。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从老年和少年身上捞钱容易,一些“服务项目”就平空冒了出来,以假冒伪劣商品坑用户,还有些腐败分子“外业内引”捞外快,共伸黑手供“财神”!
内外悬殊看“空调”
高致贤
空调这东西,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多了!它让使用者很舒服,可不知有多少人受其制造之苦哟!。
空调好像有制热制冷两种功能,制热制冷,完全根据主人之需,毫不考虑他人之痛苦和对生态环境之破坏。
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深圳等地,空调制冷不制热,所以很多单位的广告上都写的是冷气开放。开空调就是放冷气。因为这些地方长夏无冬,摄氏30度左右的天气每年在8个月左右,人们需要的是凉爽。所以初春一过,尤其是进入伏天之后,住宅内、汽车里、写字楼中,到处打开空调,热气通通往外灌,清凉留在家中、车里、办公楼。内部人感到很舒适,外面的人却热得受不了。大量空调吸进室外之清新,将污浊热流往室外排放,户外行人遭受的实际温度要比当地气象臺预报的高出两三度,户外作业者甚苦!
而在寒带的北方则与此与此相反,深秋之后,室内开始放暖气,进入数九天之后,所有空调都得制热。为此,它们将温暖留在室内、寒冷排放到户外,给户外行人雪上加冰,户外作业者更苦。
空调敬内欺外,一切只为满足内需,不管外人死活,终归是用者受益,故它常为有权有钱者之宠儿。某些贫困地区将它用到调薪上,给指标,不给钱,有工资数额写入档案,却不能如数拿到票子,过话不过钱。管方称之为档案工资,民间则叫它“空调”。这也形象、好记,听后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你想“什么都懂”吗?做个生活有心人
高致贤
对我博文的评论成千上万条,有褒有贬,批评表扬对我均有启迪教育作用,有许多很精彩的评论我也记不很清了,可有两条短评却令我久久琢磨。一条是:你好像什么都懂;另一条是:你研究的范围很广。这是对我的表扬,其实也是对我的误解。为什么呢?
我好像什么都懂?其实我什么都不懂。人呱呱坠地懂什么?但不懂正是懂的前提。因为不懂,对什么都感到新奇,感到新奇就想问那是什么?得到正确的答复,自己记住了,就懂得一种东西,再问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得到正确的答复,自己记住这种答复,就算懂了!正因为我什么都不懂,就什么都在问,问多了,知道多了,记住多了,就好像什么都懂了!然而,知识无止境,一个人是绝不可能什么都懂的!如果自己认为什么都懂了,便不愿问别人,或不屑问别人,那你就真不懂什么了,起码你不懂“学问”二字的含义,没有“问”就无所谓“学”;问,包括问前人、问社会,问自然,都会得到一定的答复;但必须肯问和勤问。
我初到深圳,看到寒冬腊月还花红草绿,对那些从未见过的亚热带植物感到十分新鲜,但不知其名,于是,我随身带上小本子和笔,到公园里去认树。深圳公园乃至一些住宅区的绿化带,都给树木花卉挂了牌,牌上标出其名字、科属、来源等一些资料,我便记下名称,采下标本;没有挂牌的我就园艺师。这就使我在一二年的时间内便认识了几十种亚热带风景树,看到了早知其名未见过其树的咖啡、红豆树等,并知道葵有5种,椰分三等;其余的六七年中,我不但没有认识一种新的树木,还将一些已经认识的也忘了。不问不学,就什么都不懂;勤问加苦记,你就会学到更多知识,就会让人觉得你“好像什么都懂”了!
至于说我研究范围广的网友,那就更不了解我了。我从来没有从事过专业性的研究。但这与第一个问题直接相关。我对不懂的事物爱问它叫什么,知道它叫什么之后,还要问它为什么形成此事?此物有什么用途?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然,还要力求知其所以然。而对我自己做过的事情,往往对其反刍,看其对与错,对在何处?错之原因?对的坚持,错的改正,这些都还属于学习阶段,尚非进入专门研究进程。最多只能说我接触的范围广。
其实,我涉猎知识的范围并不算广,生活了72个春秋,祖国的华东地区我还没有去过,多数省市区也只路过而已。不过,所接触的事物倒是不少的;就从12岁懂事算起吧,我了解社会已经60年了,一年365天,60年2万多天,每天经历一件事,也该两万多件,何况有时一天还不只经历一件?故尔经历过多少事物已经无法计算了,即使十天记住一件,一年记下36件,60年已有两千多件了,这对一个青年人来说,已算是很多很广了,但作为古稀之我来说,这并不多。当然,我所能回忆写出来的事物还远远超过这个数。我写了50多年的日记,有几十个工作记录和新闻采访本,还有100多本写作草稿,随手翻翻就有写不完的素材,故使年轻人的博友们会产生我好像什么都懂、我研究的范围很广的错觉。
老年人可写的往事多,青年人可写的素材也不少,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
切莫以价论质,坚持货比三家
高致贤
与某些青年大款去购物,发现他们多是以价论质,认为价格越高质量越好,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中是可以的,但市场经济了就不行。
市场经济,价格放开,同种商品价格不同已是寻常事了,同一品牌的同类产品价格悬殊也不足为奇,宝城之中,有三家相距不过几十米远的药店,同一药厂生产的同一规格的同一种药,三家药店三个价,药价悬殊30/%-50%,有的明码标价也还可以讲价。同一商品价格不同并不稀奇,怕的是自己“以价论质”。有的青年人虚荣心重,唯恐买的材料价格不高会被人瞧不起,不问质量好坏,只看价格高低,认为价高质必好。故尔出现劣货削价买不脱,提价反而畅销的怪现象。所以要坚持以质论价。那么,如何鉴定商品质量好坏?
民间经验:“你若不识货,就将货比货”,同种品牌相比较,谁优谁劣,其质自现。认真对照择选,便可看出个大致优劣,所以必须坚持货比三家,甚至多家。不过,人生难买几次高档商品,如果买得多,而又必须采用高级检测手段才判定质量好坏的话,还是请信得过的专家鉴定为妥。
除此之外,向原先用过该商品的用户咨询,最好是亲自查看,耳闻目睹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商品,做到胸中有数,以便择优购买。有此三管齐下,货真价实也就差不多了。
人耶,怎不像我?
高致贤
听老师讲故事曰:昔有猩猩国,今不知何处。国内有猩猩王,耳目短浅,孤陋寡闻,还一切都自以为是,称霸其国。
一日,有一拓荒者闯开其国门,披荆斩棘,开山凿崖。猩王闻之乃大惊,便派其心腹之喽罗前往窥探。
喽罗远观近察,明探暗访,得知入境者乃拓荒之人,正大刀阔斧改变其一统天下,便伧惶回报其国君:大王,不好了!入我境者竟是拓荒之人!
猩王闻之惊问:“人耶,怎不像我?!”
如此公务员之骄傲
高致贤
有那么一个人,看到有人回忆1958年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民遭到大饥饿,全国饿死了几千万农民后。他就在回复中大骂回忆者是造谣、诬蔑、诽谤、攻击GD和ZF,恨不得将回忆者揪出来示众,并且打下十八层地狱,再踏上千万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不顾史实的骂人者是个什么人呢?有网民请他亮明身份。他也毫不含糊地回复说:老子49岁,XXX公务员,老婆孩子也是公务员!你敢怎么样!咄咄逼人之口气,不禁令人闻之倒吸一口冷气。也不禁令人想起这位公务员的特殊年龄。如果他报的年龄是真实的话。他应出生于1960年。鄙人那时候已有20多岁,是亲历那段历史的成年人,故知道那年的妇女生活情况。
由于大跃进中的过渡加班加点劳动,加之长期饿饭,绝大多数妇女停经,瘦弱,脬肿,生命难保,不能孕育。为此,1961年开始纠正大跃进之错误、撤销公社集体食堂后,我们县普遍采用“熏蒸法”——用大甑子来蒸热妇女身子,让女子恢复经期。
那么,1960年是不是就没有妇女生育了呢?当然不是。但那时还能生育的妇女均有个前提:生活在贪官污吏家,或本身就是贪官污吏。即使男方不到官吏之阶,起码也是某级仓库粮食保管员,或人民公社集体食堂的司务长。总之,是能贪污粮食——抠人民公众肚子的人家。普通民众生命不保,何来生育?连那些廉洁的公务员也不会孕育了!
由是推之,本文前述那位今年49岁的公务员的父母身份就不难看出了!该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产物不是昭然若竭了吗?难怪他对揭露1960年饿死人的回忆者那么恨之入骨了!因为那一揭露便是挖了他那贪官污吏的祖坟!他那么维护饿死人也不难理解了!不过,如此反对揭露错误的公务员,会不会继承其贪污父母的衣钵、对群众实施敲诈勒索就不敢保险了!
失而复得的东西才懂得珍惜
高致贤
不知是谁说过:“失去了的东西才觉得宝贵”。这种认识我很佩服,但我又觉得那只说了一半。故我在此基础上加一句:失而复得的东西才懂得珍惜!我退休后坚持每天早晨打拳、舞剑、玩功夫扇等健身假炼均在2小时以上,故尔古稀之后还觉步履轻松,文思敏捷,尽管受到亲友称赞,但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后因在长期陪护半瘫老伴的过程中,客观情况的迫使、主观安排之失当,我的健身锻炼逐步减少到无。此间,尽管我搀扶老伴进行康复练步中,也随时在下蹲屈膝、弯腰踢脚、扭身抬腿,终因活动量大为减少,锻炼也不系统、全面,长期直膝而行,别人问我为何走路不像前几年那样轻快了?我随便说:老了嘛!果真老了吗?其实不然。认真体验,我也的确感到步履沉重、反应迟钝起来了。究其原因,是我全面系统的健身锻炼少了,甚而没有了!若不恢复健身锻炼,势必加快我的衰老进程。我向老伴说:我现在可以陪护你,孩子们那么忙,如果把我的身体拖垮了,我且要人扶伺,谁来陪护你?我要恢复锻炼来保护自己,保护我也如保护你。她十分同意我的看法,让我快恢复系统锻炼。
于是,我将自己的健身锻炼和护理老伴康复健身作了科学安排:清晨,趁她想睡黎明觉、孩子们尚未出门之时,我便提前起床出门去晨炼,练完之后,再回家扶老伴去炼康复。傍晚,趁我黄昏写博灯不明之时,我便先扶她去炼康复,晚餐之后,我又个人去炼操。可是,开始打拳、舞剑时,我就深感四肢关节痠软疼痛。我知道,这是久未打拳的缘故,必须加强锻炼才能消除,如果怕痛而姑息,不但不会减轻,反而只会加重。为此,我就加强锻炼,经十余天的努力,锻炼时的关节疼痛感在逐步减轻,走路时的步履也逐步轻快起来,这便使我更加自觉健身锻炼,自觉坚持这失而复得的系统锻炼。我故乡大方夏天气温常在15度到25度之间,人称避暑圣地,我却不以为然;可到深圳遭受一年有半年多26度到36度之间的高温烤炼,才赶快返回大方去过盛夏;而回大方过春节,一旦遭到冰雪,就想到深圳的冬天不冷,回到深圳抓紧冬季锻炼。锻炼身体如斯,其它事物何尝不是这样?推而广之——
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之期,失去写作、研究之权利,当他们落实政策恢复工作之后,无不加倍努力工作来弥补以往的损失;工人下岗之后感到有工作真好,一旦得到再就业,就倍加珍惜工作;学生失学而又复学后,学习更为勤奋;再婚人也会珍惜婚姻,……朋友,珍惜你已得到的好处吧,不要让它失去再后悔!须知,失去容易,复得艰辛啊!
人啊,为何要等到失而复得之后才会珍惜?朋友,珍惜已经得到好处吧!
《水浒》人物中哪些用了原型名?
高致贤
鲁迅先生说:小说人物是拼凑的,并在以秋瑾为模特儿写的小说《药》中把秋瑾改为夏瑜。从此我以为小说人物不能用模特儿(人物原型)的真名,用真名就成为报告文学或人物传记、特写了。
然而,己丑清明旅游沪杭期间,我在西湖边上看到了武松墓。归来发表了篇《你知武松葬于何处?》的博文,竟然引起博友们的兴趣。友友、刘培宇、短笛无腔W等的先后评论使我深受启迪,受益匪浅,进而联想到本文之命题。现将它写出来,求教于众网友,看看梁山108个小说人物中,到底有哪些像武松那样是用写入方志的模特儿(原型)真名的?
从《水浒传》进而想到《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历史名著,书中那些人物真真假假,到底哪些人物像武松那样是上了方志的真人?……希望得到网友赐教!
下面附三位博友的评论于后,供网友们参考。
短笛无腔W的评论:长知识!学究遇到行家,问题步步深入,小型武松研讨会,令我辈开眼。
刘培宇的评论:施耐庵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必然知道宋义士武松的事情,用为原型,写出水浒传的武松。杭州宋义士武松的略传: 据《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记载:北宋时代杭州知府衙门中有个提辖,名叫武松。他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在当地广泛流传。上述史籍中说:武松是个浪迹江湖的卖艺人(是山东人还是河北人,都没说),只说"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和涌金门有缘),而且特别点明"非盗也"。当时的杭州知府是高权(虽然姓高,却和高俅无关),他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就请进府中来,委他当都头(阳谷县的"武都头",可能就是这样来的)。不久,因功被提升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没说是哪个奸人,从后文"武松刺蔡虎"一事看,可能就是蔡京)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也是个大奸臣。他倚仗父亲的权势,在杭州任上祸国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为民除害。一天,他身藏利刃,藏匿在蔡知府门前,等到"蔡虎"外出回来,刚刚落轿,就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结果了他的性命。侍卫们当即蜂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官兵捕获,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友友的评论: 据史料记载,武松原是个卖艺人。武艺高强,后入杭州知府当都头,不久被提拔,之后成为高权的心腹。时任杭州知府高权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后,武松也受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是糊作非为的大奸臣。武松为民除掉奸臣后被捕,死于狱中。后人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冷桥畔,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这些评论有依有据,真令我长了见识。
为《乱世中的“勇敢分子”》续貂
高致贤
胡平在2009年第3期上发表《乱世中的“勇敢分子”》一文中写道:“建国初期的土改运动中,有类人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这类人有着种种的称谓:勇敢分子、痞子、流氓、二流子、鸡鸭狗盗之徒,或者往庄严上说——流氓无产阶级。这个词Lumpenprolitaviat,是随《共产党宣言》流传进中国的。 “参加了西北土改参观团的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随工作组来到了陕西省长安县五星区十一乡的东大村。村农会主任靖生富,马上主持开了个欢迎会。 “住下来后,工作组即分开家访,访问对象多是贫雇农。朱光潜发现,当问及对村干部的意见时,多数人都说:很好,没有什么。偶尔口气里有流露不满的,也只含糊其辞……最后,工作组发现了几个被靖生富开除出农会的农民,逐渐从他们的口中,知道了此人的劣迹。 “靖生富本是一个贫农,可好逸恶劳,去终南山里落草当过土匪。解放后,东大村原农会主任去了乡农会当主任,职务一时空缺,他站出来说:这个苦差事,既然没有人干,就让我来干,我不怕吃苦!见他满脸匪气,村干部没有一个敢说“不”字。他当上村农会主任后,即起用了几个亲信当农会委员和村民兵队长。 “1950年征公粮,靖生富在村里多征了306石,没有缴入国家粮库,也没有在村财务进账。村里邀戏班唱秦腔,他决定每户依年收每石粮出米五合,东大村是个有三百多户的大村,聚拢来可是个大数目,其中少数给了戏班,多数进了他家的粮圈…… ”
这个调查写得很真实,很有普遍性和时代感,就像到我家乡去调查的一样!从文中的靖生富身上,我们仿佛看到“大跃进”中乱砍滥伐林木的积极分子和虚报浮夸的“红旗手”;看到文革初期打砸抢最凶的“造反派”,也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投机取巧分子”,还看到而今网上只会骂人不会写作的某些“铁杆粉丝”……
此类人的共同点就是勇于破坏,无能建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战斗中他们可以只身炸毁一座数百米长的桥梁,阻止对方千军万马过江,可要让他们去建造一座小桥来发展生产,他们十个人也办不到,他们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但他们为什么会一度吃香呢?大概也是社需要吧!
社会发展是曲折的。每到一个社会转型期,就要取消多数陈规,正面说来叫改革,反面说来叫破坏。每当社会转型期,就要破旧立新,不管破立是否得当,反正要人去破,谁去破?大潮涌动,沉渣泛起,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破旧正是那些“勇敢分子”用武之地。伟人也正需要利用他们的“勇敢”,使得他们在破旧中吃香!有大人物就直接肯定这种“勇敢分子”的价值:
勇敢分子也要利用一下嘛!我们开始打仗,靠那些流氓分子,他们不怕死。有一个时期军队要清洗流氓分子,我就不赞成。 【中央工作座谈会纪要(1964年12月2日)】
可当破后进入立之阶段,那些破中的“勇敢分子”就无能为力,逐渐形成建设的阻力,终被社会淘汰了!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破是暂短的,立是漫长的,破是容易的,立是艰苦的;破者昙花一现,立者与世长存。那种“勇敢分子”是可恶的,也是可悲的,更是可怜的。不信吗?请看看你周围各个历史转型期冒出来的靖生富式的张生富、王生富、李生富、赵生富们吧!
建设中的青年人,还是学点真实本领好,光靠那种“勇敢”是不长久的!
我真该死!
高致贤
我刚从笑声中放下电话,马上觉得啼笑皆非。电话是一个陌生人打来的,内容是请我教他行贿的办法。他刚大学毕业,找到一个供电部门工作,但相关人员就是不给办理报到手续,想去行贿,又没有办法,才从福建给我打来长途电话。
为什么一个陌生人会给我打这种隐私电话?原来本人曾于2007年4月23日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一篇《如何贿赂?教你几招》的杂文(附后),本意是反话正说,把那些见不得天的肮脏贿赂伎俩公诸于世,让正义的人们去提防它、批判它,使之没有市场。谁料竟然有人将反话正看,以此作为“教材”,让我始料不及!可杂文发出后,就有新浪网友在评论中匿名发表如下评语:
说的好呀.能近一步讨教吗.我是做采购的.能采购上来产品就能赚钱,可是没有门路呀,该怎样贿赂呀?
(2007-10-16 18:44:15) [删除] [回复]
当时我不以为然,认为那也不过是反话正说,不料一年多后的今天(2008.9.10.)竟还有人给我正二八经的打长途电话来向我学贿赂,且是很认真的。我告诉他那是杂文,是揭露贿赂伎俩的。他也觉得有些尴尬,连连道歉。我并不责怪这位大学毕业生。我只觉得:我们的职能部门到底怎么啦?!这到底是时代的不幸,还是杂文的悲哀!?这样下去,我不就成了“贿赂教唆犯”了吗?我真该死!
附:如何贿赂?教你几招
高致贤
本人曾攸仁,其它一无是处,行贿却有高招,公开行贿不显山不露水,天衣无缝,次次成功。本人高超贿技不胫而走,便有不少顾客托我行贿,使我成了著名“贿赂中介”,贿赂中介费(行贿者给的提成,受贿者给的回扣)早已使我先富起来了,现在我自愿将我实践成功的行贿绝招无偿提供几招,使那些“抱起大香无法烧”者得以使用,就算对社会歪风作点奉献吧?不信你可先试试嘛。哪几招?
一是礼贿。受贿对象家喜事,你把个大红包送上,谁会拒收喜礼?为避开礼单暴数,直接送到主手中,藉以加深印象;若遇其家丧事,你请四个老头扎成花圈,招摇过市送至灵堂,谁敢反对?
二走赌贿。请三个角色陪你要行贿的对象搬砖,玩点“小意思”,只准陪者手气坏,凑合主角手气好,所贿金钱流完,玩者心照不宣,谁敢说你在行贿?
三是玩贿。想法促成你要行贿的对象出省、出国参观考察,你以“改革派”或“企业家”的身份参与考察。行贿对象全程的吃喝嫖赌你全买成办公发票,钱由你出,发票交给对象回去堂堂正正的公款报销。
好啦,今天暂给这三招,已尽够使用了吧?倘若不够,请个别洽谈,尚有绝招供给。
也许你会腹议:我公开提供贿招,不怕被政法机关抓捕?是的,久行贿赂会被抓,我也被抓过好几次,但每次都有惊无险,终归化险为夷。为什么?我手中有个小本本,记下他们行贿受贿者的姓名、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的全过程。使他们和我成了拴在一根绳上的蜢蚱。我要他们,随叫随到,开起会的听我呼叫也要休会来见我。谁敢不听我的?一旦把我惹火了,我恃将那“小本本”抛将出去,后果他们清楚。所以,我被逮捕,他们着急,怎不暗中保护我?且他们都手握重权,自己或其同志就管着抓我的人,他们就像守户狗一样守护着他们的保护人——我?哈哈哈哈……
久行贿贿必被抓,被抓之后来找我!
物管与业主,到底谁管谁?
高致贤
物管与业主的关系本来是很明确的。物业管理服务于业主,可有的物管人员认为自己是管理员,业主就得服我管;有的业主呢,又认为物管人员是自己的雇工,一切得听我使唤,双方各持己见,两相碰撞,弄得很僵。到底业主应不应听从物管人员管理?物管人员又该如何为业主服务?我说不清,还是来看个现实例子吧!
4月27日,咱欧陆经典住宅区物管换人。新管怡盛华物管上任,旧管万厦居退堂。新管上任三把火:一是小区内的公用照明灯天黑即亮,天亮即灭,节约用电;二是从29日起,小区内禁止停车,特殊情况例外,维护了安全;三是4月30日统一杀虫,消灭蚊蝇等害虫。仅就这三把火看,本属寻常工作,却为什么要用火来烧呢?上届物业管理留下的毛病。确切地说,是上届物管没落阶段、新旧交替茬口造成的弊端!业主委员会为换物管用了不少时间,确定更换后,又拖了几个月才交接。就在这换人和换后交接的过程中造下了许多混乱。
旧物管撒手不管,你问责?大不了我走。新物管没有上任,你问不着他们。小区成了几不管,于是,车子乱停,单元门锁坏了无人修,形同虚设……在这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物管不尽管理之职责;享受惯了的业主们,一盘散少,既行使不了问责的权利,自己又管理不了。不要说管别人,连他们自己对自己都管不了。小区内乱停小车就是那些缺德业主干的。本来楼底下的停车场里就有泊位,可他们不去停,偏要把车停到小区内,占据老人和小孩儿们已经够拥挤了的那一点点活动空间,车来车往,人人自危,业主各自为是。这样的业主又怎能去管理物管人员?形成谁也不服谁管,谁也管不了谁的无序局面。其间除了几个忠于职守的清洁工外,几个保安在那里应付,很难看到管理处的领导人,半年放任自流,也可能他们去找工作去了,结果是物管人员失了工作,业主无人服务,两败俱伤,二家不愿!这其中,因物管领导者不负责任,害得其下属的那些勤勤恳恳的工人失业。
一个住宅小区的物管单位换管,反映出总体管理之紊乱。这不禁使我联想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总统或领导人换届选举之后,到交接权力还有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旧管还执行权利,可人家管理仍然一如既往。这到底是靠人的自觉,还是靠法律的严格?!如果我们国家像那样,将是一个什么样子?看来还是用法律制度管人才行。
现在的“安全事故”为何比以前多了?
高致贤
现在打开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传媒,不时看到车祸、矿难、洪水、地震、火灾、抢劫等等安全事故发生。这无形中给人们一种印象:现在的安全事故似乎比上世纪90年代前多了,其实也未必如斯。造成“事故多”的原因很多很多,本文不拟全面涉及,只想说说我亲身的体会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现在的媒体比以前开明多了,许多事故能得到及时曝光。这到底是现在的安全事故多了,还是现在的新闻透明度高了?
我当过通讯员、新闻专干和新闻记者,对以前和现在的传媒开明程度有过比较。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属于全封闭期,80年代开始逐渐开明,90年代开明程度更高些,现在的开明程度就更高了!我们获得新闻的途径更多了,故尔觉得现在的安全事故多了。请注意,我不是说新闻造成事故多,而是说事故被曝光的途径多了,想封闭也难封闭住了!
新闻封闭时期不是没有安全事故发生,而是出了事故不准曝光,或很难曝光,人们不知道。60年代初,离我们学校几公里的果邦公社某大队的会议室被暴风雨摧垮,压死打伤正在开会的几十人;文革期间,我县东风电站工程指挥部一辆五座小车翻车,车内6死2伤,死去4个区级干部,有人说那是一个县委副书记的儿子学开车开翻的;牛集公社在一栋公房里制造土火药来造驱云防雹炮弹时,火药爆炸,公房夷为平地,生产炸药的几十人血肉横飞;到我县的某支左部队在学时,军人中有人拉爆手榴弹死伤多人;该部队在地区小楼学习时有人用冲锋枪横扫,死伤多人;我的某亲戚家突然被摘掉“光荣军属”的牌子,一个同志家依然。后得知两家均为他们家的参军者因枪扫战友而突然成了“/反/革/命/”……这些事故若在今天,哪一件不是惊天新闻?可那时候谁敢报道?那时候的新闻稿先要由事发地的党委签字同意发,再送县里审批才能投出,投到当时仅有的报社、电台还要层层把关、审批,如此新闻谁会让发表?没有新闻报道,人们只能听死难者亲友们或知情者,像摆龙门阵一样,轻描淡写地说说而已。因为事故的一切后事都由组织处理了!
三中全会后,新闻稿的基层审核程序减少了,但重大事件,尤其是有损地方党政机关形象的重大社会新闻,也必须经过审查的。某年初,我县的县税务局、股和13个区的税务所的领导人等近20人乘一辆中巴到地区参加表彰会,车翻于落脚河的水库中,无一幸存者;某区委会大楼清晨被炸,区委书记当时被炸成重伤,经动省、地、县三级公安机关现场侦破几个月……无一件有新闻发表。除当地老百姓中口头说说,外地人不知道这些事故,故他们就认为“安全形势很好!”
为确保这种“安全大好形势”,封闭时期,作为一种宣传工具的新闻工作者,先得被训服,绝不允许你给党和政府添乱,也不允许给领导的脸上抹黑。改革开放了,“训服工具、不抹黑”的提法不再提了,但“维护稳定”又成了新闻纪律,且有些地方规定:批评稿得先让被批评者签字同意后才能投出。谁愿打自己的耳光?这不是将报道社会新闻视为影响政局稳定的因素了?在这种要求下,“报喜不报忧”便成了写新闻的潜规则。谁要违背了这个规则,新闻工作干不成,还有苦果子给你吃,吃不完你得兜着走。大概就是人们认为现在的安全事故比过去多的原因之一吧!
诚然,由于基本建设大发展,交通工具猛增,人员流动性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因素增多了,但人们感觉上的增多均是从媒体报道中获得的。
那么,现在的安全事故是否就可任意报道了?未必。君不见,某些大事故实施现场封锁,不准记者介入。1988年冬,我参加全国新闻改革和新闻人才培训班时,就参与过我国《新闻法》草稿之讨论,其它条款均好办,难定的就是允不允许私人办报(新闻媒体)?此“法”搁浅,迄今我国尚无新闻法,故新闻报道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心态与什么有关?
高致贤
我老伴患中风几年来,许多人看到后问的就是:她原来的血压高不高?回答是:不高,反而偏低。这往往使问者一脸盲然,怎么会呢?
中医说的中风,西医称为脑血栓,或叫脑栓塞。人们总认为脑血栓必由高血压所致,其实不然。高血压诚然是脑血栓的成因之一,但不全由高血压所致,其中病因不少,心态紧张就是原因之一。至于高血压、血液垃圾等原因怎样形成脑血栓?我不懂,那得听专家们的。我从几年的日夜跟踪陪护中,对她中风的前前后后和其他一些中风者的情况进行筛选、总结、提炼,觉得心态与脑血栓确实有一定关系。
心态平和时,血液在血管中缓缓而匀称地流动,即使河岸、沟堤、渠沿有不够宽敞的地方,水也会自然而然地流过去;倘若心情紧张,血管收缩,血流不畅;抑或过度兴奋,热血汹涌,冲得沉渣泛起,造成岸堤崩塌,形成脑栓塞;一旦堤缺岸崩,那就造成脑溢血了。这便是心态失平造成的脑血栓或脑溢血。心态不平和,不但影响到个人的健康,还会影响你的工作、事业和为人。不是吗?你的心态不好,整天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当一般职工,你不能微笑服务;当厂长经理,你不能笑对不级,整天虎着个长脸,有失领导风度,得不到员工拥护;搞公关,你不苟言笑,整天气冲冲的,像谁都与你有仇气一样,谁愿与你交往?心态不好,害处多多,甚至涉及到人格。
以官职大小、文化高低、财富多少来分君子与小人,我历来不齿;可以心态来分小人和君子,我却很赞同。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之说来区分君子与小人,我则信服。所谓坦荡荡者,就是一种好心态;常戚戚则是心态不佳。一个人失风度、失常态等受人鄙视之举,都心态不佳有关。
在修身养性中,心态平和很重要!
致一个“紧跟”者
高致贤
那么一个人:你好!
“紧跟”一词似乎已经随着文革寿终了,不料今天我还要从垃圾堆里把它捡出来用,真不好意思!但因有你对“那么一个人”的号入了座,并表示要紧跟我(见附件“好,我跟着你。”),且已跟了不少时日,看样子还将继续跟下去,这种态度实在令我感激涕零!
为了你能长期紧跟,不致夭折,我向你介绍两个在你前面的紧跟者的情况:他们也是因为我写了这“大跃进”和“文革”中的亲身经历,客观上揭露了那两个时期的错误, QZ、IYYJ也像你这——那么一个人一样,“紧跟”了我一段好长的时间,皆因他们也似你一样,除了污言秽语、胡搅蛮缠和扣政治帽子以及无耻谩骂之外,拿不出事实来说话,结果夭折了!
事实是最能说服人的。为了你能长期紧跟我,不再步他们的后尘,建议你不要专以空扣帽子和骂人来反对揭露“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你可以用你亲历的 “大跃进的优越性”和“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如实写出来,让读者加以对照,谁是谁非,不就一目了然了吗?我相信广大读者是有这种辨别能力的,你说是不是?千万不要老是用文革中批斗“臭老九”的那种伎俩来批判今天的网民了!如果你做不到依事说理,以理服人,老像现在这样,那你紧跟的结果是否会步那两个紧跟者的后尘?我真担心。即使不夭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骂人上,也荒废了你的青春岁月。
古稀老朽祝你长寿,希你千万别夭折!
附件于后:
作者:舍小博大 回复日期:2008-8-31 15:18:31
作者:贵州老高 回复日期:2008-8-10 9:32:32 如此公务员之骄傲 高致贤 有那么一个人,看到有人回忆1958年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民遭到大饥饿,全国饿死了几千万农民后。他就在回复中大骂回忆者是造谣、诬蔑、诽谤、攻击GD和ZF,恨不得将回忆者揪出来示众,并且打下十八层地狱,再踏上千万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不顾史实的骂人者是个什么人呢?有网民请他亮明身份。他也毫不含糊地回复说:老子49岁,XXX公务员,老婆孩子也是公务员!你敢怎么样!咄咄逼人之口气,不禁令人闻之倒吸一口冷气。也不禁令人想起这位公务员的特殊年龄。如果他报的年龄是真实的话。他应出生于1960年。鄙人那时候已有20多岁,是亲历那段历史的成年人,故知道那年的妇女生活情况。 1960年是不是就没有妇女生育了呢?当然不是。但那时还能生育的妇女均有个前提:大都生活在贪官污吏家,或本身就是贪官污吏。即使男方不到官吏之阶,起码也是某级仓库粮食保管员,或人民公社集体食堂的司务长之类(重工业工人除外)。总之,多是能贪污粮食——抠人民公众肚子的人家。普通民众生命不保,何来生育?连那些廉洁的公务员也不会孕育了! =========================================================== 你还好意思到处发,好,我跟着你。
初到深圳找花园的笑话
高致贤
乡下人进城误将矮小旧屋当厕所,与城里人下乡误将麦苗当韭菜一样可笑。这都是生活环境不同,知识范围各异所致,应该取长补短,不要互相讥笑。我在县城生活了几十年,进入大中城市也闹过笑话、出过洋相!
2001初,我们从汕头移居深圳,住在大冲村的农民出租屋里,为将外孙航空托运回贵阳,我和老伴事先去考察民航送客专车在住地附近的停靠点。打访中,当地人告诉我们在“圣诞花园”前边,并指示大概方向。那一带我去过多次,我们便到那一带去寻找。当时我心目中花园,最大的也不过像电视、电影中放映的皇宫后花园那样,民间花园就是种些奇花异草的园子。可我们找了好多绿树红花青草园,均不见圣诞花园的名牌。 最后问一位环卫女工,她指着一群高楼大厦对我们说:那就是圣诞花园。我才看到那里挂着《深南花园》的大牌子。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啊 了一声:这里住宅也花园?这其间除我们将土语“深南”听成“圣诞”之误外,最主要的是自己心目中花园的概念还停留在种花之园阶段,实在太陈旧了!
当时我们内地还没有建私人住宅小区的概念,到汕头看到一些住宅区,大门边有人站岗,我还认为那是国家重要机关。女儿说,住那种房子一个月要交几百元的管理费,不要说买不起,即使买得起也养不起,我们根本不敢问津,也没有住过花园,尚缺住宅小区也可以用花园命名的知识概念,更想不到而今我也住进了中南花园。
社会在发展,概念在更新,语言也在变化。不少方言土语和少数民族的部分语言也处于逐渐更新和淘汰之中。
送你一剂“催眠药”
高致贤
人到中老年,哪个不失眠,人人都有睡不着的时候,个个都有失眠史,老年人失眠的时间更多些,年龄越大,睡眠越少。然而,我今73岁了,失眠却极少,也没有服过药厂生产的安眠药。可我自创的“催眠药”倒是常服不断的。那么,我自己创造的催眠药是什么呢?读书与写作。
失眠的临床表现多为胡思乱想。针对这种现象,当我失眠之时我就读书,用书的中心思想来统一我的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一旦被文章的主题思想统治,就想睡觉了。这其中,有些书读来使人兴奋,读起来就不想睡又怎么办?那就继续读,兴奋高潮过后你就想睡了,像做爱一样!这一剂叫“以读促睡”。失眠促我多读书,变不利为有利。
另一剂是写作,或曰“以写促睡”。临床胡思乱想,我便信马由缰,从中寻觅写作由头。一旦灵感出现,就继续构思,搜索素材,选取切入点。一旦文章雏形出现,我便翻身起床,或弄纸提笔,抑或打开电脑,一头扎入写作中,一篇文章写就,兴奋高潮结束,就像做爱过后一样,疲倦袭来,你想失眠也失不了,或曰根本没有时间去失眠了。我的好些作品就是借失眠之机构思和写成的。
这剂催眠药看来是要具备书报杂志,或纸笔电脑等条件作为“引子”的,那么,倘若在既无书报杂志等等读物,又没有纸笔电脑等等写作工具,甚至连油灯照明条件都不具备的贫困山区农家失眠,这种催眠药还有用吗?有,绝对有!没有书报你就默诵你记得的诗文;没有纸笔你就构思,打腹稿备用。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构思是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
写作是一种释放,阅读是一种索取,写作与阅读宛若做爱,兴奋达到高潮之后就想睡觉了!服上我这剂催眠药,你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失眠了。肤浅之谈,万望赐教!
干部“低龄化”,造出几“怪胎”
高致贤
领导干部年轻化被一些地方异化为低龄化,年龄一刀切,于是便“切”出一些“怪胎”来:
一步升大官,不知该干啥
低龄化使一些刚从学校毕业一两年的青年学子便当上了县委、县政府的部长或局长之类的第一把手,抑或更高职务。他们青年升官,走马上任,工作热情很高,可还不知单自己所领导的位该干什么工作。又因为自己是领导,不屑或不便请教他人,只有硬着头皮去摸索。隔行如隔山,未经实践者,不懂不足奇,可一件简单工作也要耗费许多时间。我就有过亲身体验。
我从区乡中学调到县委宣传部,之前我已临时负责过中心小学并代管学区工作;还在当时全地区最高学府的学生会主席职位上干了两年半;又亲手创建起一所农中,处处均干得有条不紊。可我29岁被调到宣传部当干事后,就不知该干什么事了!该干什么都不清楚,遑论怎样干好?所以,只有照搬文件和会议要求及领导指示,弃熟就生,把很多时光花在陌生工作上,做了许多无用功。
回头看那些年轻人,他们刚对本部门的业务摸索出点道道来,尚未完全熟悉,又因领导干部不宜在一个单位或地方干得很久,或升迁,或调动,又去重新摸索,这就使一个领导者长期处于摸索之中,工作部门成了培训单位。
安个调研员,休而不退位
刚学会了一些领导业务,处于比较成熟之时,又因快逾越“年轻化”的年龄段,不宜再任职了,但距退休年龄还较远,于是又变通出个不退而休?“不退而休”怎么实施?职位不够用,设个调研员之类的“员级”官衔。这个空头“员”算哪一级?伸缩性极大极大。只要在屁股上(名字后面)加个“圆”——括号,括号中可填入行文机关管辖内的任何一级职务,即享受X级待遇。
凡在屁股上加“圆”的员干,就可以不去上班了。何也?新领导原来是员们的下级,现在成了员们的领导。新领导不听老领导的意见面子上过去。而改任员级的老领导的官瘾又还没有过足,且好为头儿,喜欢指示。新领导人听他们的,自感被架空,甚至觉得成了傀儡,巴不得员们不来上班。而员们也不愿去受新领导人的差使。双方不谋而合,互相心照不宣,员们就不上班了,休而不退,或曰未退而休形成。浪费了一批刚锻炼成熟的干部。
官多职位少,花钱买退休
当第一批提拔的领导干部快到成熟之时,年龄已到快知天命了,必需为后来之年轻人让位。可他们又还未达退休年龄,怎么办?又有怪招出台了:花钱买退休!
何谓花钱买退休?某人在某个级别上混了20余年,不过50郎当岁,同级职位人满为患,升迁没有希望,于是让其退休。然而他们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还有好些年哩,组织上又给予变通。怎么变通法?
按几年调升一级的调资标准,将其到退休年龄时还可调升的工资一次累计调给,让其提前退休。这便产生出一批副科升正科,正科升副处……等提前增资的年轻退休官员。不退而修的员与花钱买退的官,人为造成人、财浪费。
那又为什么出现低龄化?有种理论:革命战争战中二三十岁当大官的多得很嘛。这也是事实。可那是指挥作战,这是管理建设,二者不尽可比。战争是破坏,比如为阻击敌人,需炸毁一座竖高百公尺、横跨数千米的跨海大桥,派几个年轻人很快就可把它干掉了。但而今你再派那样的几个年轻人去能很快建成那样一座大桥吗?管理建设比指挥战争复杂多了,故不可比。
假如有果农年年吃生涩青果子而将成熟的果子抛弃,你一定会笑他愚蠢。领导干部年轻化异化为低龄化,用生去熟,不也像那果农一样的笑话吗
前述“怪胎”如何铲除?改革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实施老中青梯级年龄优化组合。
民众饿饭与政府开仓
我曾经两次度过饥荒年,两次饿饭都知道政府开仓。两次饿饭均一样,两次开仓性质却不同。
1950年闹过一次饥荒,那时我已进入14岁,能记事了。当时也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可是,饿死的人并不多。新中国刚成立,解放大西南的战争尚在进行之中,我们当地刚解放,武工边剿匪边安抚百姓,人民政府还没有开始征收公粮,却要向饥民发放救济粮。
政府救济粮从哪里来?一是接收国民党败走时来不及烧光的仓库存粮;一是没收官僚、地主的存粮。除官僚、地主、富农外,贫下中农均可领到多少不等的救济粮,那时候我家也享受过政府的粮食救济。人民大众十分虔诚地拥护人民政府。农协会成员评发救济粮,他们在民众中享有很高威信,国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更高,百姓真心诚意拥护人民政府!
第二次饥荒是1960年,我已当了两年人民教师,同样遭受饥饿。当时在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吃饭,口粮由公社统一配发。但因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的虚报浮夸,粮食亩产报为几千斤,甚至于几万斤,实际收入只有几百斤。故按地方上报产量,国家大开仓门收交公、余粮;公、余任务尚未完成,公社已经没有粮食了,于是便在群众头上打馊主意。何谓馊主意?一是剋扣群众口粮,名曰每天供应半斤,群众实际并未吃到3两,集体饿饭。二是对老百姓家翻箱倒柜,搜刮民间单干时的星星点点存粮,还美其名曰:捉“粮食鬼”。民间所存的粮食一扫而光,尽收国库,不但分文不给,凡被搜出粮食之人户,成年人便被扣上“粮食鬼”的帽子,从而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比1950年没收地主藏粮时还狠毒!政府开仓搜刮民粮,有没有开仓放粮赈救济饥民的呢?有!但却被定为“案件”加以打击!不是吗?
1960年,我家乡贵州大方县坝子公社已饿死人了,该公社所在地有个国家粮仓,仓内粮足。公社向秘书等电话请示达溪区委,得到某些领导人的默许,便开仓借粮救民。尽管当年秋后全部还清,且因开仓还救活了不少农民。但仍然作为“私开国库”案件侦破,有关区、社干部惨遭处理,有的一直没有恢复工作!
还有一起最近公开见报,被称为《建国以来首例“开仓放粮案”》的四川长寿县的案子。说的是:1960年该县先后发现渡舟区等十多个公社都饿死人了!时任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和主管农业的书记辛易之批准长寿县委书记纪俊义的报告,于1960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二)开仓赈救饥民,每人每天半斤标准。真是为人民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却被视为案例!(见《作家文摘》2009年9月25日第12版)
1950年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我们当地政府尚处于百废待兴之际,还未开始征收公粮,便要开仓赈济饥民。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的1960年,国家不但年年征收公粮,还利用统购政策强行收购农民的所谓余粮,实际收了民众的“过头粮”,仓库存有不少粮食了,反而不管农民死活,非但不开仓账灾,反而搜刮民粮!全国饿死几千万人,干群关系如水火,政府使民大失望。这是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40年过去了,档案也可解密了吧?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的时候了?!
难忘小店那餐饭
高致贤
说实话,我在这个物质世界上生活70多个春秋、干了好几年的专职记者、当了20多年公务员,在请吃与吃请盛行中混了十余年,从蕨根粑到数千元一桌的山珍海味,哪样没有吃过?然而,除了大饿饭时期偶尔获得一次的“饿来香”之外,最难忘的就是1979年春天,我们在黔西县大关区一家小饭店吃的那顿饭!
小店开张没几天,使用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破旧木房,库房、厨房、餐厅在一起,拥挤不堪。但我们4人花10元钱便吃到四个不同品味的家常小炒和一锅水煮白菜蘸酱油辣子水,饭不定量,让我们吃得特别开心!今天看来,这有什么稀奇?可那时呀!
那时候只有国营食堂卖饭,从贵阳开大方的车,中途只有大关才有国营食堂卖饭。一个食堂一天要供应上千乘客的中餐,大锅菜,大甑饭,没有汤;炒一锅菜可以舀几十上百盘,蒸一甑饭可以盛几十上百碗,即使你百人团体进餐,只能供应每人一份饭菜,个个一样,千口一味。国营食堂大锅菜,烹饪技术用不着,再高级的厨师也只能炒大众菜。而且只有国营一家,别无私人饭店,不吃就挨饿!
在那种大环境下,县级才开始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久,大关区供销社的国营食堂旁边便冒出个私营小饭店来,大胖子康师傅为我们现切现炒出4个色香味不同的家常菜,加上那国营食堂里从未有过的青菜汤蘸辣椒水,让我感到了小饭馆给人带来的一种家的感觉。迄今30年过去,我还记忆犹新啊!
也许有人会说:四盘家常菜、一锅白菜汤有什么难忘的?是的,比起今天的生猛海鲜来说,那确实微不足道,然而,没有哪样的私家自主小炒开始,哪来今日的五星级酒家?那是政府允许个体户“吃螃蟹”的开端呀!
如果在今天的大都市,那样简陋的小馆子谁愿去进?可那时我们几位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进了,且进了就难忘。难忘什么呢?难忘那是我们首次尝到我国餐饮业改革的滋味。
一叶知秋,我现场写了一条消息顺路送给黔西广播站,很快播出。当我们第二次到大关吃饭时,康师傅的饭店已迁到上半街,设施已鸟枪换炮;街头私家饭馆也有不少了。以前的那个国营食堂已人去楼空,开了一个修理汽车门市,可作当地饮食业改革开放的见证物。
城、乡福利竟天渊
高致贤
同是中国的国民,社会福利享受为何宛若天渊?
说起来,中国人多是农牧出身,虽然后来分住不同地域,干着不同行业,但以前的社会福利资源的享受不是依户籍而定的。
然而,自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户口登记条例》,将中国人口分为市民和农民两大类,从此“关上了农村人口通往城市的大门。只有当时约占全国人口1/10的城里人,才能享受由国家给予的高福利。”这就是户籍歧视之始。如何歧视农民?具体表现如下:
从参加工作来看:计划经济的招工、招生、招兵等均是市民优先,开始阶段,农村户口通过读书、当兵还可安排工作,转为城市户口;1970年代初期,来了个“社来社去”的政策。市民当兵、读书,违法乱纪受处分,开除回家还照样参加工作,农民在军队立功受奖、在校成绩优异,也不能安排工作,唯有回乡当农民。同为知青,城市人口下乡计算工龄,农村人口回乡只能算“农龄”!有工作才有公费医疗!农民呢?没有!
从食品供应来看:市民口粮及副食品由国家保证供应,农民则国家不管。不但不管农民口粮,还要将农村粮食大量“搜”购去保障市民口粮的供应,致使大跃进中的1960年前后全国饿死几千万农民,种田的不但吃不饱,还被饿死了!
近些年来,农转非的户籍有所松动,城市人口已增长到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但农村人口的社会福利待遇并无多少改善。据郑功成近年的研究结果: “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享受了95%以上的社会福利资源;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只享有社会福利资源的5%”。社会福利资源分配上的极端不公。同一车祸死人,对死者的法定赔偿农民也低于市民,同命不同价。可见户籍歧视曾一度到了极点,因而造成不少婚姻、家庭悲剧!
这种人为造成严重的户籍歧视,改革开放后虽然有所缓解,但户籍管理的持续实施,城市户籍变为商品,与房产和学位一起搭售给农民,足见其恶劣影响迄今也未完全消除。山遥遥,水渺渺,户籍歧视何时了?
(资料来自作家文摘2009.9.8.头版头条)
厨师不吃自炒菜、饭店老板另开锅
从杨二祥博友之关心想到……
高致贤
拙文《难忘小饭店那餐饭》发表后,引起博友们关注,发表了很多很好的评论。杨二祥老友评论中说:“你老德高望重,咱们都是老人了。我希望你以后吃饭还是去小饭馆,因物美价廉,既省钱,且又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身体有裨益,大鱼大肉,宴安鸩毒,倒对我们的身体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不知对否?”直接关心到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令我非常感动,除对杨兄表示敬意外,还想谈谈自己对老年健康饮食的一些担心。担心什么呢?担心越来越找不到放心饮食了!
杨老说:到星级宾馆吃“大鱼大肉,宴安鸩毒,倒对我们的身体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我希望你以后吃饭还是去小饭馆,因物美价廉,既省钱,且又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身体有裨益”。这很有道理,但又觉得困惑:现在我不敢去小饭馆吃饭了。何也?
一位知己的妻子是小饭馆老板,她对我说她从来不在小饭馆里吃饭。厨师更不敢吃馆子里的外卖菜。为什么呢?她说小饭馆用的多是“再生油”。何谓“再生油”?就是大小饭馆里吃剩的菜,经过加工过滤提炼出来的油。也称“潲食油”。这种油吃起来很香、口感很好。但是……
听她一席话,令我不禁想起那些食堂、饭馆的阴暗角落里,臭气熏天、蚊虫成堆、死鼠尸藏的潲食;想起随处可见收运潲食者的邋遢形象来就想呕吐,哪个还敢吃潲食油的汤、菜?
那么,大饭馆的饭菜是不是就安全了?也未必。毒大米、毒奶粉、瘦肉精、农药蔬菜、水源污染也难杜绝,饮食源头—原料不良,何来优良饮食?世界这么大,似已找不到一点安全饮食了!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进馆子,多是自购原材料自炊!不过,这对足不出户的老人还行,经常外出的人办不到,只有眼不见脏为净了!以前我爱叫小饭馆送饭菜,现在我都不敢了!
安全饮食何处寻?唉——!
文载“独道”诺奖无
高致贤
我在拙文《回忆录写作乱弹》中谈到20世纪50—70年代我们对“文以载道”的解读和实践都走了极端,将广泛之“道”堵为一条独木桥,使当时我国的文学创作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因为只有结论,缺乏事实说明,于是引出些许异议,这就促使我不得不再作些事实补充:
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道”到底指什么?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是指道德。道德是意识形态之一,但绝非意识形态之唯一。文学应该反映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人类思想和社会生活。可是,我从1958年开始习作到80年代初叶,这期间,作文要求所载之道,被迫畸变为阶级之道、领袖之道,并称为“政治”。方针是:“文艺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评判文艺作品优劣的标准是“政治标准第一。”这就把文载之道捆上独木桥了!于是,非领袖作者就只能载道,不能言志了!
周作人说:“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之道即是言志。”时人作文不敢言志。若以自己之道来言志,迎来最轻的批评就是出风头,或曰个人主义,目无组织领导,你比领导人还高明?再就是成为右派言论,打入十八层地狱了!统观1958年被打成右派的人,无不是在言论或文字中言了自己之志!当时的知识分子属于控制使用之列,仅一句尾巴翘到天上去了的玉言,知识分子就打为臭老九,在还敢言志?
文人不敢言志,也还得作文。文不言志还言什么?只有载道了。载什么道?当时全国只允许有政治之道—即阶级之道、领导之道;且将政治具体化为某种政策或某领导人的指示。于是,文艺被政治强奸、奴役,去为某一政策的图解,或为某领导人讲话作注脚,抑或为此独一之道唱赞歌。若不载此独一无二之道,那你的作品就被打为 “毒草”,必被干净彻底铲除之!故尔作文必以阶级斗争为纲,制造阶级矛盾,描写阶级斗争。阶级矛盾越尖锐越是佳作,阶级斗争越惨烈越是香花。反之则为写阶级调和,散布阶级斗争熄灭论,必遭灭顶之灾。
文载此道的另一种表现是:灭绝人性。按理说,人是道之载体,载道就要写人,写人就要写人性。可是谁敢?表现“人性论”和描写“中间人物”均为当时写作之大忌,写了不能发表不说,你的稿子还会由编辑部转交到有关部门,作为白纸黑字的铁证对你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时文只好成为阶级、领袖传声筒的包装布。
文只能载一种道,文艺作品通通写阶级斗争,理论文章多为领袖语录之诠释。文艺作品千人一面,说理文章众口一词。文以这样载道的结果是万马齐喑,哪还有获诺贝尔奖之旨望!
有时粗话道实情—GDP与鸡的……
高致贤
我当农民时说粗话习以为常,所以从农民一步跨入师范学校大门的第一学期,班主任在成绩单上的评语中写下“有时口出流言”之记录。以后为人师表、搞宣传教育工作,自己不再讲粗话了。但在深入民间体验生活、调查研究时,我又喜欢听老农民或村组长们自然流露出来(非刻意)的某些粗话。那正是他们思想不设防,自然坦露的心声,是真实思想的表白,往往是最可信的。
某年老A到某乡采访之余,与农村老友聊天,闲扯到该乡国民生产总值时,A无意中,也是习惯性地说出个GDP,农民出身的老朋友—乡统计员B接过话头,自然甩出一句粗话:什么GDP,真他妈的鸡的批。A问B这是什么意思?B道出某年他参加县里年终决算的故事:
B背起公章去参加全县年终财政决算,填了几次报表均被财政局领导否定。B说工农业的产值已经无法再加了。于是,有人便为他出谋划策,增加乡镇企业中的民营收入嘛!什么民营收入?农民家家户户都在养鸡生蛋,上级领导人也随时称赞“鸡屁股银行”,你不会从那里面抠吗?他恍然大悟,就报上一大批GDB数字。A问B不怕人说你造假?B说:千家万户养鸡,谁去调查?再说那蛋与鸡都是个变数,哈哈哈哈……
他们正会心大笑之时,常来乡政府偷吃的那只老馋猫似笑非叫地:妙!妙!妙!……
“吏竞官择 适者飞腾”
高致贤
修正一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名言用于官场,“吏竞官择,适者飞腾”,绝非全为贬义,只为现实写真。统治者,从前君管臣,后来官管吏,而今官吏改称公务员了,领导管下级的职能仍然沿袭不变。为了叙述简明,文中还用官吏这一名词。
吏职升降决定于官,这已成传统,官吏升迁乃行政沿袭之需要,无可厚非,厚非亦无用。问题在于什么官择什么吏,什么吏适什么官。
古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历来清官择廉吏,污吏适贪官。清官廉史联手治国,乃国运兴而民安乐;设若贪官污吏沆瀣一气,必定祸国殃民。我也知道这已成为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但也不得不谈。现在一些地方官将择吏演变回世袭,规定报考公务员的前提是:某级干部之子女。将平民百姓中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贪官不敢用廉史,又不便公开排斥,于是,他们利用手中权力于招聘公务员或考察提拔对象时设卡选择,择其臭味相投者为其吏,结为贪官污吏之组织结构,造成政治、司法、经济、管理种种腐败环境!
吏竞官择,已成时尚,各级各地招聘公务员就是官员择吏的庞大工程,几百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名额,竞争性之大胜过高考数十倍,能不能考取是一竞,考取之后能不能晋升是第二竞。竞争之关键又看你能不能适应当时主宰者之所需。设若主宰者是一清官,你的清廉正适合其胃口,被其择中,此乃适者之第一次飞腾。择中录用之后,你又适应于用你之官需求,每当换届或缺位考察换补对象之时,清官廉吏又会再次实现飞腾,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反之,设若主宰者是一贪官,你的贪腐也会适应其口味,被其择中,你也会在其卵翼下飞扬跋扈,这也一种飞腾,不过,你飞落到什么地方,那就……
吏竞官择无可厚非,就看你以什么吏去竞,又遇到什么官来择。清官不择污吏,贪官不择廉吏。廉吏在贪官治下飞腾不了;污吏在清官治下也不能飞腾!此乃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也!
爱的分解
高致贤
人行天桥下,交警岗亭边,一株青年旅人蕉,有人叫她芭蕉扇。扇面正对人行道。
一日,有宣传者在其扇面之叶柄部分印上一个鲜红的“爱”字,面对路人。散步者,多伫立观赏,赞其构思奇特,“爱”为这株年轻的芭蕉扇打上了鲜明的印记。
然而,随着时间之推移,蕉身之成长,那个“爱”字的颜色逐渐变浅,变淡,变得隐隐约约;“爱”字的结构也在逐渐变松,变散,变得零七八碎……不成“爱”字了!这“爱”为什么会不断变化?除了风化作用之外,内因是芭蕉自身的不断成长——
印《爱》之时,一条根的芭蕉风华正茂,叶柄与蕉心,宛若初恋的阿哥阿妹,相拥相抱,缠臂搂腰,亲蜜无间;印爱之色,如胶似漆,颜聚色浓。“爱”之肩架结构完全依模而定,显得落落大方,错落有致,疏密适度,“爱”得人们羡慕不已!
受日精月华、阳光雨露之作用,新的叶片循序出生、迅速成长,不断占领生存空间,受印“爱”字的叶片也在逐渐成长、衰老……老叶让位于新芽,“爱”被新生代从中挤破→撕裂,最后自然让位于几代枝叶分享。此时之爱,已经溶入现实生活中,演变为平平常常的生活资料了!
伫立于那株印字旅人蕉之一侧,目睹那不断分解中的“爱”字,我仿佛看到一对青年恋人走向老年夫妇的情感轨迹。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之妙用再续
高致贤
按:亲爱的新浪博友:2010-10-02 22:39您的文章《“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之妙用续篇》已被管理员转移到回收站。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让亲爱的管理员费心了,防口已够忙了,还要来防笔又防网,真也太辛苦了。因我水平有限,写出来的东西让网管劳心费力,现借公开发行于2010年第25期《财经》上的《信访销号灰幕》作为再续,看看是否属于妙用?
附:信访销号灰幕
2010年12月07日14:37 来源:《财经》 作者:胡剑龙
欢迎发表评论 字号:
[背景]
2010年1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在清华大学的一次针对河北某基层政府官员的报告会后,一名官员提问说,每个县都要花很多钱找上级把信访的登记号销掉,而这些并没有正式发票,找证明人都很难。如果将来查起来了,会不会被认为是承办者贪污了?
这位官员的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在2005年新《信访条例》实施后,今年发生的“安元鼎”事件揭开了“截访”黑幕;而在这五年间,另一条隐秘的灰色交易大行其道,正如这位官员所言,在刚性的维稳压力下,“截访”无果之后的选择便是销号。“销号现象越来越严重。”于建嵘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
所谓销号指的是,上访者在上级部门申诉后,信访部门会备案留底,且此“号”与地方政府的考核挂钩。上访者越多,留下的“号”便越多。与销号对应的是严厉的信访责任追究。
2005年的《信访条例》提出信访责任追究;2008年,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联合出台《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下称《规定》),对责任追究做出具体规定。
《规定》第六条提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其中包括,“本地区、单位或部门发生越级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后,未认真落实上级机关的明确处理意见,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或引发重复越级集体上访,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而当信访责任的压力传导到地方政府,较之责任追究更严厉的“信访一票否决制”在各级政府应运而生。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一票否决”的内容多达十项,包括“当年合理信访量超过上年的;发生一起赴京群访、集访或为同一问题两次以上(含两次)赴京个访的;发生一起15人以上或为同一问题两次以上(含两次)赴省集访的;发生一起20人以上或为同一问题三次以上(含三次)到扬州集访的;发生一起30人以上或为同一问题四次以上(含四次)到市政府集访的,或市信访局对同一信访问题立表交办两次以上(含两次)的;发生赴省集访、进京上访,单位领导接到通知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到省、去京接人,上访群众在京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在省滞留时间超过八小时以上的。”
如此压力下,地方政府“息访”“截访”成为常态。而当“截访”未果时,上访者在信访部门、综合治理部门登记后,便会留下历史记录,销号的生意因此诞生。
三年前河南嵩县官员的一次讲话,抖出了销号这件披在信访制度上的“新衣”。2007年3月14日,河南嵩县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上,时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赵捍东说:“今后,发生上访必须销号。销号只是经济上的付出,不销号就是政治前途上的损失,请同志们将这一要求转告党政一把手。一个单位进入登记一起并不可怕,但每个单位登记一起全县就是近百起,后果是影响县委、县政府的形象,是市对县的追究和否决,这个责任不是哪个人、哪个单位能负得起的。”
该县销号成绩斐然:“2007年1月-3月,我县实际发生赴京上访25起65人,进入登记1起,排全市县区第九名;到省上访41起55人,进入登记七起,排全市县区第三名(实际第一名);到市上访30起111人;来县上访216起1180人。”赵捍东目前任职嵩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销号背后的灰色利益往来形成了一条畸形的利益链。据《财经》记者了解,国内各省份均有大量截访人员驻点北京,成为专职的“截访销号”队伍,其职责之一便是“公关”敏感辖区内的派出所,以便随时了解当地上访动态,成功截访和销号。地方政府驻京办亦承担此功能。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到京上访人数河北省位居全国第一(15700人次),河南省第二(5700人次),辽宁省位居第三。但2009年后,相关部门变更规则,对正常上访不再通报,只通报“非正常上访”人数,每个月进行一次全国大排名,并下发到省级党委与政府。
“新的信访条例实施后,更加强调责任追究,这就要求对上访量化。因此,各级政府都有关于各地上访的数量的排名,并与政绩挂钩。一方面,排名确实强化了地方政府去帮助解决上访者的问题;另一方面,面对中央政府的高压,地方政府为了息访,为了不被追究,对于信访公民不是收买或欺骗,就是打击迫害,甚至公开行贿去销号。”于建嵘认为。
贵州大方有关立春的民谚与民俗
高致贤
今天是2010年2月4日(农历己丑年腊月二十一日)立春。立春是农业二十四节气之首,我从小就在家乡听到一些关于立春的说法。其中有从书上学来的,也有民间原创的,多是讲立春与气候变化,立春与农事活动,立春与环境保护等。
反映立春之后天气开始变热的,当地民间流传广泛的是:“春牛放个屁都有三分热乎气气!”进而被文人们改造成为:“春牛放个屁,大地暖三分。”还有说:“打春三日,百草发芽”的。
春打五九,即紧接“三九四九,冻死猪狗”的严寒之后,如果没有立春升温来调节,五九会更冷。根据“冬至逢壬数九”推算,立春不固定在五九的某一天,一年与一年不尽相同。所以,民谚中有“春打五九头,穷人莫忧愁”和“春打五九尽,二十四个光头凌”之说。就是说:如果春打在五九之头,五九就不会很冷;如果打在五九之末(尽头),那天气就冷,凌冻就大。
还有立春与农事的。文人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犁耕田”;农民说:“一旦立过春,棒头落地也生根!”
还有保护环境的。如“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窝中望娘回。”这句话,民间还用作叫魂词。老人为孩子叫魂时,用许多叫魂词语呼唤流落在外的魂魄回来护肉身了。其中就有上述这一句。
风俗中有个送春牛的活动。有人用木料雕一牛形,并为牛形披红挂彩,称之为春牛。从立春之日起,他们便将春牛送到农家正门前,念一通祝福新春、劝说春耕之语言后,主人打发送牛人的红包之,他们又送到另一家,呼唤农民开始春耕了!
借玉引玉强强联手
高致贤
我转载了花溪牧月的博文《喝汤的奇迹》(附后)。该文以她用肉皮汤调理好其母的糖尿病,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既好理解,也好记忆。很适用于我老伴之病情,我女儿将该文下载学习使用。我视此为借玉。
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借他山之玉来攻石。可这种玉我又安能独享?便将它转发于我之博客。发自己的拙作叫抛砖引玉,转发他人的佳作我称之为“借玉引玉”。谁料转借花溪牧月之玉,却引出漫步地球村之又一块玉。他在评论该文中写道:关键是煲汤的时间----最少不能少于4小时!时间长了,饱和脂肪酸才会转变成不饱和脂肪酸,才对身体有利(不饱和脂肪酸是血管清道夫,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随后有读者又指出:肉皮必须炖12小时,不是什么4小时,炖不足12小时,效果恰好相反。而且讲得很有理。
经他们这一评点,我们就更好理解了。这便实现了强强联手。其中煲汤时间最少不能少于4小时,与牧月文中必须12小时似乎有些相左,但也不矛盾。这中间是不是与锅具与火力有关?实验吧?
当然,作为带有调理病体之食疗,必须因人因时因地之异而异,绝不可千篇一律,一概而论!
附牧月文于后:
之前写过一篇调理母亲糖尿病的文章,里面提到了肉皮汤。有一天,表哥到我家来串门,很无奈的对我说:“妹,求你了,你把东西写清楚点,大家都缠着我问,我也不懂啊!”
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喝汤的文章,但总觉得亲自经历一番更有说服力,于是,喝了近一年,而且带动了身边很多人,着着实实有了深刻体会。养生的任何办法,只有你理解了过后才会有更好的作用与效果。
一、肉皮汤 清化血液
在常人眼里,肉皮虽然有营养价值,但是胆固醇含量高,很黏腻,高血压,糖尿病人、高血脂病人是不能吃的,现在用事实告诉大家,肉皮汤是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不可多得饮食佳品。
当初让我妈妈喝肉皮汤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肉皮汤会在母亲糖尿病的调养过程中发挥如此不可估量的作用。起初,老爸知道了要我妈喝肉皮汤,气的要把我赶出去:“那么油腻的东西,你妈能吃啊?养生怎么养出这么多怪主意!”我也不罢休,什么降低血粘度了,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啊,都与西医生说的不一样,妈妈经不住我缠,见道理讲得头头是道,看着我的变化她也将信将疑,最后答应让我做一回活体实验。唉,太伤自尊了!
喝了一个多月,有一次我听见她兴奋的对我同事说:“你看,我的小月亮长出六个了!”都知道看小月亮了,进步不小啊,说明我平时说的她都记住了,她在慢慢检验我。继续喝着,感觉腿有劲了,一次和老爸爬山回来,偷偷告诉我:“今天我们一起去爬山,我比你爸爸爬的还快,还没觉得怎么累!”要知道,平时老爸就像只老虎,一百多斤的米,60多岁的人可以双手背后一搭轻松背米上五楼的。再过了一段时间,觉得脚板麻的程度减轻了。至此以后,肉皮汤成了她必备饮品。
一切都需要检验,为了证明肉皮汤的清化血液作用是明显的,我让她做了体检。那天,她乐滋滋地带了一大帮老朋友来检查,结果出来后,我发现只有她一个人血脂是正常的。当我告诉她结果时,看出她眼里分明有一种骄傲,那是健康的自信。血脂检查有三项指标,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现在,妈妈的高密度胆固醇(HDL)很高,检测结果达到2.11mmol/L;
,低密度胆固醇很低(LDL),检测指标为0.33mmol/L;这已经是很让人兴奋的效果了。根据资料显示,调血脂的目标应该是三条:1.防止LDL氧化,2.提升HDL,3.消耗甘油三脂,其中提升HDL是最重要的,现在妈妈没有依靠药物已达到了这个目标。
为什么肉皮汤对糖尿病、高血压效果好啊?因为肉皮的角质蛋白有很强的扩张血容量的药理作用,可以稀释血黏度,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滋阴作用。而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阴虚造成的, 所以 病人可以多吃肉皮汤,稀释血液,滋阴润燥,疏通了血管,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肉皮汤 美化肌肤
大家都知道肉皮有美容作用,为什么可以美容啊,因为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动物和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到人体总重量的6%,它们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扮演着连接组织的角色。胶原蛋白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之中,如骨骼、软骨、韧带、各种内膜、筋膜等,最重要的还有皮肤。在皮肤的干重(即除去水分后的重量)中,胶原蛋白的重量占了70%,而在负责皮肤弹性和紧致的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占了真皮干重的90%。胶原蛋白为人体维持各个器官、包括皮肤的形态、结构和张力。
大家都热衷于抗皱与保湿,买一大堆化妆品的时候,可曾想起过唾手可得的肉皮?其实,足够的胶原蛋白可以使皮肤细胞变得丰满,从而使肌肤水分充盈,呈现紧致的弹性与润泽,且可维持皮肤细腻光滑,并使细纹、皱纹得以舒展,有效防止肌肤老化。
以前在冬天,洗完脸总会觉得脸上有紧绷的感觉,
去年冬天,我们家里都喝肉皮汤,整整一个冬天,无论寒风呼啸,每个人脸上都不用擦任何化妆品,女儿最爱皴脸,去年光滑的象蛋清。
这是在脸上的表现,喝汤之后在身上表现也非同一般。女儿是干性皮肤,天气一凉,每天都会有大量皮屑脱落,去年,没有看见皮屑脱落了。我有一朋友大腿都爱起皮屑,让她喝肉皮汤,不到一个星期,惊喜的告诉我大腿变光滑了。
三、肉皮汤 做法讲究
就营养价值来讲,肉皮就是廉价的燕窝鱼翅。有人就会想,既然这么好,今天我就买点肉皮,用高压锅压了试试。
我告诉你,千万别这样做。这样做,尿酸增高或者得了胆囊炎我可不负责。不过,这也不怪大家,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大人做肉皮冻,就是把肉皮熬化了再冷冻的,但这样做是绝对错误的!
关于肉皮汤的做法,刘太医的书里有详细讲解,今天我只提醒一下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是肉皮和水按1:1.5和1:2的比例投放,要保持80度的水温,在网上买个玻璃养生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煲汤时间,按刘太医的说法,需要12个小时。记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只有经过这么长时间,肉皮中的角蛋白才容易被水解成被人体容易吸收的氨基酸。同时,嘌呤量大为降低。
我一般是晚上6点做上,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关火,一点都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汤开后,需要放一点盐,放的量以自己口感为准。也可以用这种汤来下面,煮馄饨,味道还不错。但注意,一定要将浮在上面多余的肉皮用漏勺捞出来扔掉。因为那些肉皮已经没有营养价值了,全进汤里了。这时候的肉皮连我家的小狗都不吃。
我发现很多人就爱在12个小时上较劲,说那是古人没有高压锅,才需要12个小时。大家想想啊,就算没有高压锅,古人熬汤两个小时也能把食物煮熟了不是?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啊?因为要发挥水解作用,水解就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条件的,就是这种80度温度和12个小时的时间。这样才能把蛋白质和脂肪分开,才能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还有的人以为肉皮一定要熬化,真的不用的,12小时后,肉皮已经像棉花了,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了,只有进垃圾桶了。
肉皮汤虽好,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因为它有滋阴作用,身上湿气很重的人,就不适合。
刘太医的汤有很多种,今天我单单只写了我妈妈爱喝的肉皮汤。别嫌熬汤麻烦,当你坚持调养,到某一天你来认真审视自己的时候,才会惊叹,原来饮食有这么大的功效!
老干托孤我心酸
高致贤
“……我打算把我写的诗词以及一些较好的对联,零星发给你这位朋友,目的是我死后为它们找保护人!有朝一日有机会面世?你便是它们的当然责编!”这是2010年5月31日22点04分老干部军官作家谈治华从湖南发给我的一条手机短信。这诗词托孤信息,读之令我鼻头一酸,泪入眼眶。这位1924年出生于湖南宁乡的老干部作家为何发出如此凄惋的短信?
老谈系解放军中文人,1954转业到地方从事文字编辑工作,1956年起,先后在《红岩》和《北京文艺》等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加入了中国作协贵州分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便在监狱和劳改农场中度过22载。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工作后,他仍然从事文学编辑和创作,我曾与他共事一段时间。其间他发表了中、短篇小说;杂文、随笔;诗词等几十万字;2004年,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龙光沛写下老谈诗文的长篇读后感。老龙辞世后,老谈于2006年将自己的诗文打印为《敝帚集》。〔(2010.5.31)我收到他寄给我的《敝帚集》,那是他寄赠文友之后留下的自藏孤本〕离开10余年后他才与我联系上,便立即将此孤本寄来托我收藏,争取有朝一日面世。寄书之时,他还将北京环宇出版编著中心同意出版该文集,但需作者助销1000册,计交7500元的公函附上。他不是出不起这笔钱,而是不愿让国学诗文因之斯文扫地,他要守护纯文学这块阵地!宁愿将自己的诗文托孤,也不愿花钱买出版!这又不禁令我联想起贵州籍的苗族老红军将军作家陈靖诗词集出版的遭遇——
陈靖是电影《金沙江畔》的编剧、《贺龙传》的作者,古稀之年他从井冈山出发,沿红军长征路一路采访到延安。临行前向中央军委立下军令状:若采访途中不幸牺牲,哪里死亡就埋在哪里,绝不增加各级组织的负担。在南京军区和北京军区分别派出的三位文字、摄影和录像军人的陪护下,他带上贺龙的女儿贺捷生送他的人参,携其艺术家的妻子羽佳,艰苦卓绝地完成了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计划。
采访途中,他每到一个县均让县里为他题词并加盖县委、县政府的公章以兹纪念。各地均以最好的题词和最好的书法家书写,他以此方式收集了一批诗词佳作。更主要的是,老将军脚踏实地,抚今追昔,沧海桑田之变,昔日战友之情,时时处处激发起他的创作灵感,使其频频即兴吟诗。如他题书于我采访本上的“杜鹃丛中行,难忘战友情;满山红铺地,烈士血染成!”便是他沿途创作的许多诗词中的一首。可就是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诗,他编辑成册出版时却需自费3万元。连聂凤智等老红军出面协调也无济于事。这不禁令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老红军将军作家出书如斯,老干部军官作家出书依然,何况普通作者?唉——,我将如何实现治华老兄之托?只有将其作品分节发于博客和网站上……
麻糖封得住灶神嘴?
高致贤
传说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神菩萨的生辰。每年这一天,他便要回天空过生日,照例要向玉皇大帝禀奏一年来,他所蹲点联系民户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作为玉帝老儿对该户来年之奖罚依据。
传说周朝某皇太后正在用饭扫帚向甑子里上饭之时,报耳神向她吹了个耳边风:“玉皇大帝要封你家天下一千年哩!”太后一听,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本能地用饭扫帚把头在灶头上一拍:“不要说一千年,有八百年都高兴不完了!”此话说于神在时,灶神向玉帝禀奏了这一情景。玉帝说:“朕拟给他家千年江山。既然他家只要八百年,朕就给他家八百年吧!”于是,周朝只坐了八百年。
皇帝江山尚且准灶神之奏,平民百姓的生存岂不听灶神启奏?虽然天高皇帝远,灶神天天在身边,谁敢得罪灶神啦?然而,人有失语,马有漏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能天天说好话?灶神日夜不离民家,时时记下户主言行。为让灶神上天说好话、报喜不报忧,有人便想出向灶神发射糖衣炮弹之计:每到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上天禀奏之夜,便用麻糖,加上其它贡果,一并敬贡灶神菩萨。灶神越吃瘾越大,一发不可收!
麻糖者,即麦芽玉米糖也。此种东西又糯又甜。一旦食之,粘着口唇就难以启齿,挤出话来也是甜的。以此封住灶神的嘴巴,使他不能多说话,坏事从他口里说出来也变甜了!加之吃人口软,拿人手短,使之在上帝面前报喜不报忧,尽说光面话。这样,他对下面,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来年继续接受贡品;对上面,讲的是大好形势,安定团结,玉帝喜悦,褒奖有加。真是快刀打豆腐——两面取光生!
此计一经用灵,非旦经久不衰,且在不断发展。灶神也与日俱进了。民若不上贡,敲诈勒索之。他们除了自己享受之外,还要往上送。否则,他们也吃不稳当。
朋友,你们那有人敬灶神吗?还有贡其它菩萨的没有?
目 标 与 力 量
——散步途中脚伤之偶得
高致贤
饭后与老友散步,边走边聊,漫步徐行,脚步儿轻轻。不料踢到一小坎,趾痛难当,脱鞋一看,血染白袜!
痛定思痛:我行路徐徐,举足轻轻,伤何此重?痛何如斯?百思中回顾以往,平行中途脚碰物,非伤亦痛!下坎时偶尔会重重落脚于下一台阶。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沉思良久,恍然大悟:前者为未达目标,中途受阻,本能预计到达目标之力集中排障,障大于力所致。后者乃是预计之力用完,目标尚未达到造成。
正常行走时,脚落地为何那么轻?当你举步之时大脑已将你这一步所需的力量安排妥当,脚着路面那瞬间力正好用完。正所谓强弩之末。而脚未着地之前意外碰物,本能安排此一步之力尚有余存,全用在那一碰上,故尔很重。下阶梯也同样:起步时本能安排提足下放的力量正好用到脚着下级阶梯之时,故觉落脚于下级地面时不重。如果起步时眼神测错距离,力已用完脚未着地,余下的距离间,人便成了“自由落体”,便会重重的一脚落下去。上述这些仅是一种生活体验。其中科学道理有待力学专家们去研究。
我仅是从中受到一种启发,想到一种生活哲理:目标与力量极其相关!力量促成目标实现,目标带动力量产生。古今中外成大业者,多是先有一种伟大目标。凡目标远大者,在追求自己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迸发出一种意外强大的力量,助其实现宏伟目标。这种人,民间叫做“口出大言,必有大用”;文人们说:“有志者,事竟成”。项羽小时候就胸怀取代秦皇之志,说要“取而代之”!君王如斯,百姓依然;远的不说,就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批成功人士而言,他们开始并无实现宏伟目标的实力,可他们一旦上马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实现目标的力量,多成大业。
诚然,也有一些目标不是主观先有,而是客观环境逼出来的。历史上的陈胜、吴广如斯,百姓中被“逼上梁山”的成功人士不胜枚举!至于那些狂妄自大、自不量力者,又当别论。
鸿鹄与蒿雀之不同,除身体上的区别之外,我以为志向上也有很大差异!人应有一定的生活目标,而后去为之奋斗,就有可能促其实现;设若生无志向,天何时黑,人何地歇,走到哪里算哪里,胡里胡涂过一生者,永远也只不过是个庸碌人而已!
目睹“两员”的说与做
高致贤
Mm去参加一部作品首发式。按主办单位通知,参加会议者均为当地文学界之精英和领导人。进入会场,人不多,会场中的座椅也不多。有人在排队领奖金、稿酬、样书,mm便去排队签名领取该领之物。
之后一看,会场中的座位已被一批后来的中青年抢占完毕。mm便默立一旁静观。有几位青年女士意欲起身去领奖金等东西,她们身后的两位公务员样儿的中年男子便警告她们:“你们一起去,这座位就被别人占了!”几女士赶快用时髦小包或高档头披之类的实物置于座上,代其占位。有一中年女士看一个老头伫立一旁,便主动让出空座。mm谢过之后,就座于那两个中年男子身旁。
大会开始,主持人宣布:请各位领导到前台就座。那两个中年男子便从容上台,讲话及向获奖者颁发奖证。mm从主持人介绍中知道他们是公务员。所以他们在台上号召建设精神文明的作家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创造更好的精神文明环境!mm听后不禁一头大汗!并想起他乘公交车时,常见青年人主动为老人让座。如果一时没人让座的话,乘务员便会宣传:“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请为老年人让座!”如果还在无人让座的话,乘务员便会指令青年乘客让座。
如此文学界的某些作家和领导人与公交车上的普通打工者相比,到底是谁在建设精神文明?这精神文明环境到底是说(写)出来的?还是建出来的?他想不通。
下车后,mm还在想,而且想到另一个问题:公务员与乘务员的身上均承担着一个管理座位之“务”。只不过乘务员管座为大众,公务员管座为了谁???
强拳师育僵徒
高致贤
人言严师出高徒,我见拳师育僵徒!
拳师姓权,打得一手好太极拳。陈式的,杨式的,吴式的,孙式的,武式的,国家体委统编的,他无所不会,无所不精,成了玩拳界的一方领军人物,且牢牢坐定当地总教练和裁判总长以及竞技场中总裁决这三把交椅。他成了一方拳坛泰斗,在决定习拳者命运的关键时刻,他常施以重拳。在他的权力范围内,不管是学打拳的,还是参赛选手,无不敬畏他十分。人们便将他的拳师称谓改称为权施。即施以强权之意。后来人们干脆叫他强权施!
某年,当地组队参加国际太极拳大赛,领队兼总教练当然非他莫属了!参赛项目是国家体委统编的二十四式和四十二式竞赛套路。他就是参与编排这两套太极拳的主创人员之一,评分标准也是他主持制订的。别人看来,由他教练的参赛队,拿这枚金牌可以说是囊中之物,毫无悬念。
然而,老权是个认真负责者,做事最讲认真,绝不马虎从事。他从辖区内的若干训练点上选拔尖子拳材,包括拳术、年龄,体形、身高、长相、记性、悟性、柔韧性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标准条件,像挑选国家花样游泳队员和国庆阅兵仪仗队员那样严格。经过层层海选,精益求精,终于挑选出一队十分理想的参赛队员。
集训采用美国NBA球队的教练法,在强权的总教练统管下,每个动作又有分教练。对每个动作的细节分解,综合协调,倾斜角度,线条弧度,扣步,歇步,马步,弓箭步……均有清晰的图解,和标准的示范……
副总要求所有队员均要绝对服从总教练,对权总教练的,必须原原本本地坚决地执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得丝毫走样,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权总的创新招式不但要迅速掌握,而且要记在心坎里,溶于脑髓中,落实在动作上,表现于竞技场……
分教练任务完成之后,由强权总教练统一协调动作,完成风格训练。可在统一训练中,权总发现一些队员的分步动作还存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不在队员而在分教练,于是他便亲师下将,为个别动作尚欠标准的队员开“小灶”,一对一地对他们进行个别教练。以权总的地位、权威,能够得到他的个别辅导便是一种荣幸,队员求之不得,谁敢有半点懈怠?完全按权总所示,一招一式,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队员们一个个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也要求队员不许有丝毫走样,务必悉记于心。
个别问题出在个别队员的身上,但经单人测试之后,不同队员的身上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全队没有一个动作完全达标的队员。于是权总便一个个分别进行纠正。
强权施总教练亲自出马,分教练不受批评就觉得庆幸了,哪还敢言半个不字?队员无不说权总如此认真,本比次比赛的金牌已是囊中之物不说,还要将太极拳动作的规范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比赛结果却令教练组大跌眼镜:没有获奖,而且总分倒数第一,人们无不把目光刺向强权施。权施也不得不认可那个分数:他在总裁席上亲自看他们队在竞赛中没有一个动作是整齐的,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几乎每一式都有个别队员出问题。而且问题均出在他个别纠正过的动作上。简单举个例子,左搂膝拗步时,有队员在右手推进中,顺势用拇指挠了耳轮一下;野马分鬃时,有人将后手抓抓大腿;蹬脚之时,有人顺势拍一下前脚背……这些动作非常轻快,倏尔完成,外行人看不出什么,可却瞒不过裁判员们的火眼金睛。
政工人员逐一追问队员,都说那是权总教练单独教他的创新动作。痛定思痛,痛何如斯?权总想到这些都是外因作祟造成。何也?为了训练队员的刻苦精神,他常选在闷热、干燥、蚊蝇猖獗的时间、场地进行一对一的教练。他回忆起来了:单独教A练左搂膝拗步时,他右耳轮突发奇痒,便顺势用右拇指挠了一下发痒处。为B纠正野马分鬃时,一个小虫子爬得他大腿痒痒的,他便随手抓抓大腿;单独教C蹬脚时,突然看到一只小毒蚊叮在他的脚背上,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只小毒蚊拍死,……处理这些意外问题均在一瞬间,完全没有影响他所教动作的完成,他也没有向队员说明原委。谁料这些本能反应的小动作却被吃“小灶”的队员认为是权总的创新,且作为秘密武器单传给自己,让自己在赛场上大显身手。谁料竟出了个天大的洋相!这些内心想法,强权施绝不向外透露一点,只说他对队员是严格了一些。总结大会上,队员们只有挨批评和处分的份。权总永远是正确的。
领队和分教练们说:严师出高徒,权总严是爱!只有某些国际裁判说他是高度集权出僵徒!
深圳为何“下半旗”?
高致贤
为庆祝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近日来,深圳的宝安大道等主要公路干线两旁都悬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在这举市同庆的日子里,一群闲逛之路人中,有人高声疑问:深圳为什么全市下半旗?是不是为空难?还是为香港游人……这也可能是一句戏谑之语。
然而,话未说完,就有人立即提出批评:乱说!人家是大庆!
有人接过话头:大庆?大庆怎么啦?是不是发生油难了?
有人指着路灯杆上挂的国旗:真是不说不像,越说越像呀!你看,路灯杆就似旗杆,国旗挂在半中腰,这不是降半旗吗?对此,路人们七嘴八舌扯开去,不觉扯出一个如何对待国旗的严肃话题来。路人们又接着展开议论——
有人认为升旗大庆是应该的,但是,升旗仪式应庄严,不能随便挂在路灯杆上!对国旗要尊重!
有人说:尊重?外国有人用国旗做短裤哩!
有人说:那是外国呀!咱们是中国。中国就有中国的国情……向题越扯越宽,意见越谈越具体。人多口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持一端,莫衷一是?争议到最后,一直跟在其中静观默听的一位老人发话了。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说:如此挂国旗属于好心,但也确实不够严肃,有值得改进之处。比如将国旗——我指的是挂在路灯杆上的国旗,改挂成彩旗,不要饰以五星,既省钱,又热烈,何乐不为?
哦,还是老人家说得对!路人不禁鼓起掌来!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出一声怪叫:对个屁!!为当官的说话!
喂,你说什么呀?!有人反问。
哈哈哈哈,走了!听众兀地走开……
窗体底端
神交五载始闻声
高致贤
2010.5.20-14:16'一个陌生电话打来,互相问询得知,原来他是我神交已久的博友“贵州人”余先生。他问我接听电话方便吗?我说很方便的,声音也清晰。他知我误解了他的意思,便说:他打的是越洋电话,唯恐我手机接听的费用高,增加我的经济负担。可见他考虑得很细很周到。我想,我与他网上邂逅,神交五年,交流不少,今天首次听到他的声音,好友通话,重在倾情,何必计较多少接听费?便说没有问题。
他告诉我,他已经同他资助过的毕节学生杨燕通了电话,也和杨燕的妈妈通了话。还谈及毕节电视台安排他与杨燕通电话的录音报道。我向他介绍了毕节日报总编刘群峰,他说就是那个“草海群峰”吧?我问他怎么知道?原来他很关注我的好友,从我的博客上看到我与群峰的交流……他的爱屋及乌精神,使我倍加感动。他问我的住地离深圳机场多远?我说大约半小时车程。他说他知道深圳机场,可见他已到过深圳。
我们任意聊着聊着,他说他已游览过黄果树瀑布等一些大陆风景名胜,还想到贵州西部一游,我对他表示热忱欢迎……10分钟很快过去了。这当然不是我接的第一个海外电话,澳门华侨作家许均铨与我通信十年后才通电话,通电话之后一年多就见面了!我和小余(他已早逾天命之年了)呢,网上神交才五年,我们就通了电话,神交五年始闻声,何日能见面?后会定有期。我期盼着,期盼着……
当我们互道“再见”之后,我突然想到他和许均铨两位侨友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好像他们都是自幼生长在北京似的。这又令我联想到,有些人妄想搞什么去“中国化”?那真是异想天开。不要说去“中国化”,连“中国话”你都休想去掉!
失而复得方珍惜
一一炼友谈健身锻炼之体会
高致贤
晨炼中,我看到一位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天天炼的杨姓老友,问其何以能坚持得这样好?答曰:以前他生了一种怪病,一拖数年,四处求医,花钱很多,疗效甚微,听友劝告,并遵医嘱,他加强健身锻炼,坚持数年,病体得以康复,他是健身锻炼的直接受益者,遂将晨炼作为每日生活之必须,就将它和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对待……最后,他结论性地说:只有身体曾经不好过的人,才能坚持锻炼身体。此番经验之谈,很有生活哲理:好东西失去之后才觉得它宝贵,失而复得的好东西才懂得珍惜!不仅健康如此,什么事物都是这样!
就以健康而言吧,身体健康的人觉得健康无所谓,即使他们也说健康很重要,也不过是理论上的东西,并无多少实感,故尔并不真正重视强身健体之运动,偶尔也动动,但坚持不了。这其中当然还有工作忙、家务重等等客观原因。然而,忙是外因,最关键之内因还是没有失去过健康之感受。不然,他们会将大把时间浪费在不需要的场合中?甚而花在人为地影响自身健康的坏事上。工作不重、时间不紧,闲得无聊,连自己都觉得时间多得难混之人,他们宁可睡懒觉也不去运动健身。
当然这也不是年轻人的通病。青年人也有坚持锻炼的。我们小区里有几个晨炼之青年上班族,其中一个每天早上6点到6点半进行跑步、压腿等运动,7点半驾车上班,且已养成习惯。他说:晨炼之后去上班精力充沛,一天不晨炼,办公无精神!
如果说前述那叫康复性的锻炼的话,这便是一种保健性的锻炼。还有一种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锻炼。上世纪50年代,某公社一位副社长患肺结核。当时的肺结核有如而今之肺癌,医生说只有一二年的活法了,叫他想吃什么想穿什么就作些最后享受。单位怕受传染,允许他带薪全休。家中更加照顾,什么事儿也不让他干,他便天天去登山,采食野生果实,喝些山泉水,采些草药治治,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就这样过了三年多,他觉得自己身强体壮,什么事都没有,便要回公社上班。公社送他去医院检查:肺结核钙化了!上班后,他仍坚持不懈地锻炼,到正常退休,身体还棒棒的。
综上所述,不论保健锻炼,还是康复锻炼,抑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锻炼,都需要感到锻炼给自己带来实惠才能坚持,坚持不懈又获更大的实惠!
是“招工难”还是“打工难”?
高致贤
近来不少媒体多在疾呼“招工难”,好像中国已无人愿打工了似的,便为用工单位叫起苦来。我知道时下一些单位招工确有一定难度,但难在什么地方?媒体也作了一些分析,可惜没有抓住关键,抑或不敢去碰关键问题。那么,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愚以为是分配不公!
Gdp增长了,物价涨了,房价飚升,工人工资不涨,福利待遇更糟,老总一顿饭,职工苦半年!记得以前有民谣曰:种田的无口粮,造房的住窝棚;挖煤的无煤烧,淘金的穷得慌!当然这是控诉旧社会的分配不公!但今天又怎么样???
就算在经济发达城市打普工的吧?月薪千元左右,加班六元钱一小时,包住不包吃,所谓包住就是给个床位,其余什么都不管,员工一年能余几文钱?石油价连年涨,一线石油工人的工资涨了多少?增的价值多被“中间环节”吃掉了!我知一户街方,有人将一批建筑物资存放其家两个多月,该物资交易7次,每次交易价格均升,卖方收了钱,买方仍把物资存放于他家。那批物资没动地方就涨了七次价。可这两个多月内,生产这种物资的工人的工资涨了吗?最后使这些物资形成建筑物的工人的工资涨了吗?没有!没有!!那其中涨价的钱到那里去了?就以某楼盘而言,开始出售时,每平方米均价3500元,老板囤积居奇,而今3万多元一平方,其中10倍的涨价,工人们能分享一分吗?曾记得当年招工者招收工人时,一要女性,二要未婚,三要个头高,四要长相好,还有潜规则的“试用‘期’”,逼得一些打工妹在大厦前唱:“月儿弯照高楼,高楼本是员工修,寒冬腊月北风紧,老板欢笑员工愁”时,无媒体关照!
老板赚钱不费力,工人费力不赚钱!同工不同酬,垄断行业吃香。分配不公使打工者生活艰难,打工难无人同情,招工难有呼吁!不过,这分配不公也会造成“招公易”。有资料表明:今年国家中央机关招考公务员的报名人数为141.5万,加上各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考试人口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还有4600多人竞争考一个公务员名额之地方。
打工难造成了招工难;官权重导致招公易。官民收入天渊别,招“公”极易招工难!
谁养活谁?
——砧木与穗条的对话
高致贤
某日,我走进东山实验果木园,看到很多奇花异草、珍稀果木、优良树种。有的树上硕果累累,有的一株树上开出多种花朵或结着多种果实。园林工程师告诉我:那多是嫁接的成果。
说到嫁接,他又告诉我:嫁接需要砧木和接穗;接穗中还要分穗条和穗芽……砧木和接穗不是一种植物;有芽接和枝接。他还说:嫁接之初,接穗完全靠砧木提供营养,砧木自身的主干、枝条有时要被砍掉许多,甚至于将全部枝条和上部主干都砍去,让她全身心抚育接穗茁壮成长,最后使砧木与接穗完全融为一体。
接穗成为主干、枝繁叶茂之后,砧木自身便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只好依靠接穗制造的叶绿素等来维持其生活……
听着听着,不觉太阳当头,时至我习惯午睡的时间,我便躲到树荫下,躺于青草坪上小憩,眼看晴天丽日,身感惠风和煦,眼皮渐渐沉重起来,不觉进入南柯梦中,隐隐听到砧木与接穗争吵起来:
砧木:没有我无私的奉献,怎么会有你的今天?
接穗:没有我的供给,你早就饿死了!
砧木:为抚养你长大,我牺牲了自己的亲骨肉!
接穗:因为你的抱养,使我失去了自己的根基。
砧木:你忘本!
接穗:你忘标!
砧木:你!……
接穗:你!……
听到这里,我突然惊醒,不知它们是不是继续吵下去?更不知它们吵出什么结果来。我还在想:砧木与接穗,到底是谁养活了谁?
校长:请不要把学生当财神
高致贤
大家都在朝钱看,学校想赚钱也可以理解,但赚得太狠心了,遂品德教育变了味。学校生财的对象是学生,从学生身上榨取钱财很方便,且使用的手段也不胜枚举,这里仅举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小例:某公立学校组织学生去游青青世界,作为一种课外活动,对学生接触大自然,学习社会不无好处。然而,学校收费也太黑了!不是吗?让我们比较一下:
同在一小区,成年人赴清远一日游,乘大巴往返,车程7个多小时,包括早、中餐和门票费,共交128元,参观几个点,空调大巴从清晨6点半到21点,全程随行为旅客服务;旅行社组织1个团,不过四十余人,总收入5千元左右,还需交税;而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大型公校,每个年级少则五六班,多则十来班,动辄组织学生几千人,去玩青青世界等市内或市郊一个风景点,只玩大半天,中午供一盒快餐,低年级学生最多买半票,还有一些不需要买门票的,往返车程不到1小时,大巴一送一接,有的学生3人坐两个座位,但还向每个学生收费110元,那些不需买门票的学生也一分不少收。一次组织几千人,收费几十万元,且不交税。与旅行社相比:
一个是靠旅游营利的企业;一个是事业单位学校。谁都知道,旅行社靠组团旅游赚钱发工资;公立学校教师工资有国家发,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开展校外活动,既不扣工资,也不上课;可学校收费远比旅行社收的高,这其中有没有敲诈学生之嫌呢?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国家开支的学校也要靠学生吃学生吗?为办好教育,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为的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在此情况下,如果学校还要变着法儿在学生身上捞油水,那就太那个了吧?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他们是发出通知,由学生家长自愿为孩子报名参加的。是的,程序的确是这样。但你们利用上课时间去旅游,学校不上课,家长无暇管,不参加旅游的学生只好放羊,他们的安全谁来管?再说,老师的话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谁都知道。老师发号召,学生敢不从?学生坚持要去,家长只好爱屋及乌了!只要学校想敲钱,处于弱势的学生,反对也无效。学校如何办,关键在校长。校长呀,请不要把你的学生当财神吧!
行 贿 正 在 进 行 中
高致贤
2010年5月9日,晚饭后,外出散步,路遇陈、李老师夫妇,互相问候中,言及老年血糖问题,他们介绍了自己服用中药玉米须、黄芪、金钱草可降血糖之事,我顺道去济世药店抓了十剂。
老板娘正在为我抓药之时,一个黑衣中年男子匆匆走进店来,十分熟悉地走到高级营养补品专柜,提了一盒精装药放到收银台侧边的柜台上,同时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叠钞票。老板娘让我等一下,先去收钱。我正好跟着老板娘去看个究竟。
只见老板娘走过去,并未与黑男对话,首先清点两扎10元券,计200元;而后点50元钞80张,点过第一次后,她自言自语:“怎么少一张?”再点一次:“对的,4000元”。便将钱收下,随之从她的收银柜里取出4000元百元钞。这一切都是在默默无言中心照不宣地进行的。当她让黑衣男子清点百元钞,并说药费还没有交时,黑男说药费另开,但他不换钱,是让老板娘为他将钱装进药盒子里。老板娘说“我知道”,但你的钱大厚了,药盒子里装不下。他说那就取出一些药来。老板娘正要开盒之时,黑男的手机响了,他边接听,边走出店门,快步没入翻身路的灯光之中……他的不辞而出,老板娘好像也没什么似的……我本想看看那黑男回来还有什么表演?适逢老邻居吴先生在此买药要走。外边下雨了,他未带雨伞,我只好打开雨伞与之同行。
老朽迟纯脑子笨,问老吴:那黑男还会回来吗?他为什么买药?那种营养补药,到底养的什么人、治的什么病???老吴哈哈一笑:怎么连这都看不出来?那黑男子肯定会回去,说不定还要加钱哩!那种营养品呀,养的收贿官、致的腐败病呀。不过这“致”,是致癌病变之致,而不是治病救人之治……你不是爱写文章吗?哈哈哈哈……
红的绿的,人为“的”不公平
高致贤
深圳二线关的设立,一市两分,关内关外。不少问题上,关内关外两重天。仅的士颜色来说,关内红的关外绿,红的绿的,跑的同市路,烧的同价油,可起步价和附加燃油费却红高绿低。此次增加燃油费后,红的3元绿的2(创全国最高)。为何出此差别?
键在于“关”,关首之键。红的关内关外任意跑,绿的只能跑关外,此乃画地为牢。如果说这在特区初建时有其积极意义的话,而今已成瓶颈。人入关,从验边境证→身份证→不验证。官方消息:国务院批准从2010年7月1日撤销二线关,实现全市一体化,人入关已不再验证了。可迄今已10个月,绿的还是不能入关。关外某女士夜半临产,须打的送关内产院,当时关外已无红的,绿的不敢入关,造成……。机场在关外,从机场打绿的进关内,到关口前还得转乘红的才能入关。哪怕只乘红的千余米,你还得多加个红的起步价和3元钱的燃油附加费。
这种人为的不公平,既加重消费者不应有的负担,又使同市驾的驾驶员感到低人一等。难怪有人说:红的嫡系绿的是杂牌。有人说红的前娘生,绿的后母养……林林总总,皆言人为造成的不公平!
这种政策性造成的不公,一非只是深圳有,二非始自今日,从人为将户口分农村与城市的开始,地域歧视与户籍歧视便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积敝并未消除。红的绿的只不过政策性造成不公的缩影而已!
频借疾风力 练翅掠长空
高致贤
台风登陆后之余风,正在两排高楼之夹道间逞威,我伫立于阳台上观察狂风吹树,树弯腰之时,突然发一个黑点儿从我眼前倏尔掠过,接着是一个,两个,三个……钭刺里闪电般穿过我眼前。定睛久看,原来是几只鸟儿在借风练翅。这些鸟儿为何择其为训练翅力这场所?
这狭道里的风力比宽敞地带大得多,绿化带之树高已有十余米,大的胸围一两尺,脆的已折腰,韧的,风来弯腰风去抬头,正是鸟儿平时栖息处。久看方知:鸟儿们逆风练翅力,顺风练速度。风力七八级,那拳头般大小的鸟儿不敢在空旷地带逆风飞行,也飞不去。逆风时,它们傍着绿化带低飞,借绿化树挡去一些风力,自身快速扇动双翅,飞到一定的地方,大概它们累了,一张开翅膀,借风呼一下腾上树梢,倏一下顺风射去老远;一会儿它们又几乎贴着地面逆风飞行于原路线。它们就这样在狂风中反复飞练着……
狂风停息之后,我再看它们,原来就是我们住宅楼下绿化林中的一对花脸雀!它们平时飞不高,也飞不远,但却飞得快。这是不是与它们的疾风练翅有关?
古人说:疾风知劲草。那是迎着疾风不弯腰的正直精神。我看有些树在疾风过时弯弯腰,应该说那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为的是疾风过后又挺立。如果说这仅是一被动应付的话。那么,利用疾风练翅力的鸟儿,便是一种主动提高!
他乡为何似故乡?
高致贤
转瞬离开故乡十余年,思乡情结从未淡,时值浓浓乡思之中,我写了首《而今他乡似故乡》的小诗。有人因之怀疑我的思乡情感已淡漠?非也!而是网络让我的思乡情结有了寄寓。
而今地球变为村,天涯真的若比邻,故乡就在我面前。只要一上网,打开省、地、县三级网站或论坛,想看报纸看报纸,想看电视看电视,天天收看家乡新闻。打开家乡论坛,各种节目任我选看,乡亲们就在我身边,我与父老乡亲们面对面交谈,这与住在老家有多少区别?有时还比蜗居故地知道家乡的情况多。此其一。
其二呢?我们有高原风文学诗社、深圳贵州人同乡会、鹏城贵州人、大方人在深圳、故乡人、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一批故乡人的QQ群,老乡们随时均可用家乡话聊天,天南海北,任意调侃……还不时邀约一起,或游山玩水放声唱,或把酒临风叙家常,这远比久居故地者玩得酽乐!这便是我写“而今他乡似故乡”的一种亲身感受!
其三呢,故乡这个概念,也在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之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故乡即久居之地,就是“你家住在哪里?”在村里的故乡是哪个组;在乡里的故乡是哪个村;在县里的故乡是哪个乡;在地区的故乡是哪个县;在省里的故乡是哪个地区;在大区的故乡是哪个省;在全国的故乡是西南或东北等哪个大区;走出国门的故乡就是国家。故乡人即称老乡。身处世界高度,华人就是老乡。在国门开放的今天,“故乡”也不再局限于自己出生的那个小村子,老乡的范围也扩大了!
但也绝非乐不思黔,每当夜深人静,明月穿照我床时,脑海里不禁随时浮现出:“在外得到千般好,难免思乡一片心!”
这种“忘我”有点滑稽
高致贤
M友在QQ上发信息:“我昨晚喝酒手机丢了,凡见以M名义发的手机短信、QQ信息等一律都是假的,不要相信。”此信息就是以M的名义发的。我便回复:“此信息是假的”,他回复:“这是真的。”发那信息时,M显然已忘我。
诚然,具有此类忘我精神者绝非M一个。某年我应邀去小屯乡为通讯员讲新闻写作课,出门便见城门坡主街上横空拉过一幅民政局写的十分抢眼的大横标。红底白字明明白白地写着:“坚决反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建立戒毒机构!”。我讲课时例举此为“反动标语”。虽然他们无意反动,可因过于忘我,客观上就是反对戒毒。这是我亲遇的事。至于民间流传的背起娃儿找娃儿、骑驴数驴少一头、班长点人少一个……不少“忘我”之笑话,笑过之后发人深思。他们为何如此忘我?太没看重自己了!
百姓中这种忘我故事很多,不过惹人一笑而已;可有权有势者如此“忘我”的后果就不太一样了!不是吗?有的官员往往在坚决反腐反贪中忘我,大肆倡廉倡德中也忘我,打击违法犯罪中还是忘我……有的人见到自慕的异性便忘了自己有配偶,见到贿款便忘了自己领着薪酬……这又是他们“忘我”的另一种表现。但愿他们不要这样“忘我”!
读稿杂记
——读校华侨许均铨的《小小说集》稿件
高致贤
均铨文友的《许均铨小小说集》定稿之后,从澳门电传给我。我冒昧地为他修改了《后记》。他看过“后记修改稿”之后,便将其余六个部分的书稿先后发到我的电邮中,让我为其审稿,即最后再改一次。华侨挚友之托,我只得从命,且得以先睹之快,颇觉受宠。
一
6月12日读完第一部分,即以缅甸为背景的这一部分中的《商人日记》令我爱不释手。日记是均铨在缅经商的实录,文字生动具体,内容集中揭露商贸活动中的诈骗伎俩,虽然写的是缅甸,但在我国也颇具现实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防骗教材,也可供侦破诈骗案件者参考。但因写的见人见事,重在人物内心刻画,故又不乏思想性。作者兼具儒、科两商身分,既具儒商的传统美德,又有科商的鉴赏眼光,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故事,揭露假丑恶,赞颂真善美,有如《当代警世真言》。这部分中还有缅甸风情也言之有物,足供一览。许云和许世儒两个在校大学生的处女作也写得实实在在,很少学生腔。
这部分中我改了几个字:《赐》中的“映入他的视野”中的“映”改为“进”。视野是外界的,用进入好些;映入的应是眼帘。
《白猿》中“引来动物园游玩的不少游客围观”句中,我删去“动物园里游玩的”罗嗦定语,成为“引来不少游客围观”,更简洁些。动物园里同时还有动物园外的游客?
其它文中的“提词”改为“题词”,“既使”改为“即使”,“即惊喜又疑惑”中的“即”改为“既”等。虽然小小瑕疵不掩瑜,但改了更好些。
二
小说部分,基本上只改动个别字了。
《活在梦中的女人》中的“邻街”改为“临街”;《相睇》中的“有一米七以上”改为“身高一米七以上”;《太空馆》中的“即定的轨道”改为“既定的轨道”;《秦老师》中的“哪年代”改为“那年代”;《老兵》中对孩子的“赡养”改为“撫养”;《安仔的妈妈》中的“原古的封建时代”改为“远古时代”;《荣叔》中的《三盏橙》显然是“三盏灯”之误,故改“橙”为“灯”;《重金属病毒》中“常见到病有这种‘重金属病毒’患者”中删去“病有”二字、“联政公署”改为“廉政公署”;《阿褔》中“文态”改为“文凭”;《请客》中的“坚信不移”改为“坚信不疑”、“堆单”改为“埋单”;《孔方之爭》中的前两个“孔大方”均改为“孔大山”才与后面的名字相符;《8&1》中的“脣品”改为“赝品”;《麦师奶炒鱿记》中“麦师奶实在无故”中的“无故”改为“无辜”;《立春前后》中的“年或的工作”中的“或”改为“底”;《触角》中的“请住”改为“请坐”。
均铨老弟:
本想对小说部分写点读后感,但近日来不时感到头晕,又怕耽误你审稿,故未写,以后再说吧!稿中明显之误改后未作记录;前述之“杂记”中所记之“改正处”仅供你对照、参考。因方言不同,唯恐闹出笑话,我只尽力校正,应以你最后审定为准。
致贤
2006年6月28日下午于深圳
书 城 三 盼
高致贤
深圳书城中心城 ,我心中的城。她宛若我心中的北斗星座,引导着我读书、学习和写作,故我对她有三盼——
一盼她早成“家”,成为国内外“文化人之家”。开设家庭式的综合服务,如附设百货超市,开免费接送购物车等。读者在“城”中购书之时,可以同时享受到进餐、购物、托儿、治疗等服务,可以不受饥渴,免除小孩哭闹打破宁静读书氛围之尴尬,实现读、购安心。汇各种服务于一城之中,将书城办成“小书城,大社会”,让读者真有宾至如归之感,使之成为最适合于文人学习和生活之城。
二盼她“潜景”好。举办常设性和临时性的图书、绘画、书法之类与文化相关的展览、竞赛、拍卖等活动,供读者参观、学习、交流、欣赏,让读者从中获得多种文化艺术之美的享受,使她成为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世界之窗珠联璧合,成为最适合人们游览的景点,来深圳必游的书城。
三盼她成“龙”,成为阅读、购销、创作、编辑、出版、展览、评奖等一条龙服务之书城。设文化产业服务部,聚作者、编者、出版者、销售者于麾下,减少出书环节,简化出版手续,做到好出书,快出书,多出书,出好书,将她办成最适合文人创业、发展之城。
“三盼”为一“统”,即是读者进得“城”来,除读书、购书、写书、出书方便之外,还应饥有餐,渴有饮,病有治,儿有托,还可顺便采购生产、生活物资,在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上都获得极大方便。这就是我心目中期盼已久的深圳书城。
从李健吾老作家被折掉54岁说起
高致贤
兴冲冲 从宝安区图书馆借回李健吾老人的散文随笔选集《咀华与杂忆》。这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全国新华书店经销的十部“盗火者文丛 ”之一(这10部书分别为冯至、李健吾、卞之琳、梁宗岱、萧乾、许渊冲、绿原、高莽、蓝英年和柳鸣九等十位老名家的作品选集),文章选得很好,读来深受感动。
然而,当我读到该书527页上的《李健吾自传》时,开头就说: “1960年8月17日,我生于山西运城县北相西镇曲马村,自幼逃亡在外。”这就使我万分意外!我小时候就读过他的文章,这本书中的照片也标明,1936年他已发表了不少作品,怎么会是1960年出生的?细读完该“自传”,才从中推测出“1960年”原是“1906年”之错,数字一个没错,只是“0”与“6”交换了位置。这一错位就折掉了李健吾老作家54岁阳寿,比闫王老儿还厉害!
近年来,“无错不成书”似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但“自传”将自己的出生年写错,就错得太离奇了!这除对编辑、校对提个醒外,我还想建议图书馆是否可让读者对图书眉批改错?我借阅过一些曾获得过茅盾、鲁迅等文学奖的巨著,书中错漏不少,但问图书管理员是否可在书上改正一下?答复当然是不行。若改在书页上,就要以“污染图书”而罚款!改在别处呢,错误依旧错,其他读者不知道。所以,只好让那“洁白的书”中错误去对读者的精神肆意进行污染了!
依我之见,应让读者挑错,挑得不对的,视为污染书页而罚款,挑得对的,还应给予奖励,奖金或奖品则由编辑出版部门付给,使之形成读者监督出版的氛围,将出版物的错误降到国家允许的范围以内,直至消除。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这不只是为了节约几块钱
高致贤
“‘XX店子开得恶,洗脸不洗脚。’你们听说过吗?XX街上开的店子(旅舍)不供洗脚水,照样有人住。那里的住家户用‘甑脚水(用甑子蒸过饭后的锅底水)’洗脸,洗脸水再洗脚,洗脚水还要用来煮猪食……”
说此话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她从小受尽缺水之苦,退休后由孩子们接到深圳来享清福。从贫困地区来到高消费的国际花园城,她深感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好,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整天高兴得眉飞色舞,逢人便说这真不枉人生一世了!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觉得这里的人用水太浪费。她看到许多人天天换洗衣服,一天冲凉几次,洗衣服时,任洗衣机要自动排水;冲凉、洗果蔬、炊具时,拧开水龙头随冲;小便一点点也要冲水一马桶;拖地板、冲马桶用的都是干净水。有些水本来还可以利用,但只用一次,甚至一次都未用上就白白地流掉了。看到很多水白花花地流入下水道,她心疼极了!
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洗衣机第一次排的污水----其实也不很脏,第二次以后排的水就依次渐清,到第四次排的已是清水了;洗过果蔬的水多是清的;淘米水也一淘就倒进下水道了;冲凉呢,多数时间随身溜掉的都是清水!据此,她便想出个节约用水的办法来。即是改果蔬之类物品的龙头冲洗为盆桶盛洗;采取两节冲凉法:冲湿头发和全身后停水抹上洗发水及沐浴露之类的洗涤剂,搓揉干净后再清洗;且将洗衣机中第2、3、4次排出的和洗果蔬及冲凉最后阶段的“准清水”分别盛下来,用于浇花、拖地、冲厕所。淘米水用来洗碗、浇花,能再利用的水都分别加以再利用,一水多用,既节约又不影响清洁卫生。
然而,老人的节水行为却被一些人讥讽为吝啬,不知者还以为是子女不给钱用。孩子们听了觉得脸上无光,心里难受,便劝老人,您那么节水,人家会说我们家小器。小器?谁说的!老人一听便火了,对孩子们说:有时要把无时记,饱汉应知饿汉饥!幺(儿)们,我小时候夜半三更去找水,险些掉进落马坑;牛脚迹窝窝头的水我们都去逼(舀)来用过。每逢天旱,便要到四五里外去挑水,那才叫“小器”哩!于是,便牵出本文开头的那段话来。
上山不可枉烧柴,下河不可枉使水呀!老人接着说,以前——我们那里……
孩子一听老人诉苦,便说,都什么年代了?多用几方水能值几元钱嘛,家里的钱随您老人家安排使用……
老人抢过话头:什么年代也不能浪费水呀!是的,我知道你们不缺几方水费,但电视上不是常说要闹水荒吗?节约用水,绝不仅仅是为了节约几块钱的问题!
不敢言烦恼
高致贤
人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只能说“那经念起来还‘顺’口”。
老伴中风偏瘫三四年,我这个喜欢社会交往的“满天飞”一下变为专业护理,寸步不离,常年蜗居于一室,还不时遭她发脾气。我只能逆来顺受,赔笑脸,牢牢把握个不让她生气,以利她康复的底线,我不说烦恼。
常言说:久病无孝子,我却像孝敬母亲一样专门护理她几年,有时想到我对我的母亲还没有这样孝敬过,她对我母亲却多不孝,心理十分难过,不时产生一种莫名的心烦,我都当了阿Q,默言:心烦,脑不烦,也不说烦恼!
我在网上发表了一组《我亲历的“大跃进”连载》和一组《我亲历“文革”的小故事连载》,把自己亲历的一些史实回忆记录在案,不敢忘记历史的教训,获得很多网友和不少网站以及报刊的支持、转载、刊发;写作中,我坚持对事不对人,但那事实上无疑也会揭露出一些人的祖、父辈那时的罪恶行径,于是,他们中的个别人便在回复中,用最恶毒的语言,反反复复辱骂我;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攻击我,忍无可忍,我也不与那辈动粗。为对支持关心我的网友、版主、编辑同志们感谢,我不言烦恼。
我的杂文写得多,揭露贪官污吏罪行的内参、来信不少,有的贪官污吏被处理了,但未被处理是多数,于是,他们暗中勾结起来,利用手中的权利,变换手法,多方对我进行打击报复,钝刀割肉般难受,还让我哑子吃黄连——说不出来的苦,我堂堂正正作家、记者,我没有错,我不言烦恼。
不言烦恼,绝不是我没有烦恼,而是不敢公开言烦恼,把许许多多的烦恼积压在内心深处,使我深受煎熬,更加烦恼!
把书读深读细一点好吗?
高致贤
不少城市都在举办“读书月”活动,引导市民在读快、读广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就已办的读书月来看,我个人认为在深读细读方面还很不够,如深圳开展的速读竞赛,快则快矣,但却肤浅,这就难以达到陶冶思想情操、提高道德素养的阅读要求。再看到有的报刊将孔子、孟子、颜渊、曾子这四大姓中的“颜”写成“严”,将1976年粉碎的“四人帮”中的头号人物王洪文写成“王宏民”等错误,觉得认真读书不能丢。读懂一篇优秀的千字短文,比囫囵吞枣地读一部10万字的巨著收获还要大。前者消化为营养,后者坏胃拉肚子。怎样才能促进细读深读呢?针对浮躁、功利、网上寻章摘句的浅层阅读现象,我以为开展“阅读征文”活动可作为一种促成深层次阅读的一种方法。如征文要求写《读一本书的笔记》。为何要求写笔记不写心得?笔记既有该书的内容摘记,也有心得体会,必须通读细读加深究。心得可以抓住一点尽情发挥,不必细读亦可。
细读深读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现在很多人读书重实用而轻陶冶,如参与读书知识竞赛,网上查询代替了阅读,并没有认真读书。二是针对“无错不成书”、文字不符语法、语言秩序紊乱等现实,通过读一本书的笔记,可以对书中的错误加以批判,引起编辑出版部门的重视,促进出版质量的提高,使读书征文的意义更为深广。
更有一层意思是让读者食而化之,不做吃人参果的猪八戒,用起来不易犯前述之类的常识性错误。
邮编:518101地址:宝安38区中南花园4栋A2 503室高致贤
+
洁余心兮污其肤
高致贤
为“我”心灵之圣洁,不得不污染“她”的肌肤。
她是谁?图书。我姓啥?读者。她是我的最爱。爱之弥深,污之愈切,我不知污了多少她,也记不清污了她多少次。今天在这里坦白,但我不思悔改。我想污她污到她不再污我心灵之时,抑或我无力再污她之际!
云里雾里绕舌半天,你到底说些啥?为祖国语言文字纯洁、读者不受毒害,我为书籍纠错。纠错何以为污?涂画书页叫污染。
我虽然来深圳9个年头了,但只赶上8届读书月,读书月活动促进我的写作,从第四届直接参加读书月活动以来,我已获两届征文奖。但多活动还是读书。为找读书知识竞赛答案,我到汇文书城卖了一本青海人民出版社和百家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古诗词名句名段词典》,认真阅读。为避免重复读取一些条目浪费时间,凡已作为答案的条目,我除将其写入问卷中之外,还在已选用的条目前打勾为记。可我在未打勾的条目中找到答案再去看问卷时,那里已经写上了答案。这是怎么回事?回头再看,原来是词典上的条目重复了:如“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条,先已在152页找到过,后又在422页上发现。
再看,发现第44页上有“些小吾曹州县更,一枝一叶总关情”之条,根据我的记忆。很明显是将“州县吏”的“吏”错为“更”了。但因它是正式出版的工具书,唯恐自己记错,我便查对原文,结果是它错了。
再看,便发现这本48开567页的小小工具书中,初看就有33个错字,错字率超过万分之一;共收1767个条目,其中就有47条重复,重复率达万分之二百六十。正版工具书尚且如此,其它书籍又怎么样?
我外孙女邹悦小学毕业后来深圳看我们。我们便为她在深圳书城买了一套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类探险全记录》上、下册,旨在帮助她增长知识,谁料竟对小孩产生误导。她读到416页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四一五位科学家”句时,问我:“公公,这‘四一五’是什么意思?”我一看,显然是“415”之错,向她作了解释。后来她又问我“‘一千400多年’为什么要这样写?”我说哪有这种写法?她指该书474页第4行给我看,果真如此。我哑然!再翻该书,如此中西结合、缺头断尾的数字、词语还有第544页第5段第5行中“五八五的夏天”和第687页上的“八0位武装士兵”等多处。还有意大利国名中无“利”,好几座山峰的海拔高度少写一个“0”等等许多差错,这里不再一一举例了!
几十年的阅读生涯,养成我的一种习惯:看到错别字就想纠正。所以,阅读时常在书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或作眉批;上述这两部书是我自己的,对书中的错误均作了纠正,后之读者不再会受到它的错误影响,还可以从中获得些许启迪和教益。然而,从图书馆借阅的书,我就不敢大肆勾画圈点和眉批了,何也,污染了书页是要赔偿的。
可是,几十年的积习使我生活中一天也不能缺少阅读,每月至少要读一部中外名著,退休之后更读得多。而我自己的几千册书籍呢,远呆在贵州老家的书橱里,我在深圳无书读,完全新买?消费不起。好在这里的图书馆借书很方便,于是办了两个借书证,藉以满足我强烈的阅读欲。开始读公共图书,我忍着性子不改其错,可看到那些十分明显的基本知识错误频频出现于书中,尤其是看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平凡世界》也有30多处明显错漏时,宛若看到盗贼横行,病魔猖獗,敌人入侵,不管等于见死不救,于心不忍。在忍无可忍的煎熬中,我不顾赔偿之后果,提笔校正。在宝安图书馆借阅的不少书籍我都校正过,只是极少眉批。好在我是学习过校对知识的,使用国家统一的校对符号,按校对清样的要求校改,符号规范化,书写也工整,未使读者反感,故也未被管理员索赔。
我直接参与了深圳8届读书月活动,读了多少书,并在书上校改过多少本?我也记不得了。但两年间,我在《深圳商报》的“读者大会”专栏中发表了为该报纠错的文字就有几十条,受到读者好评!
但这也并不是说而今出书的错误都很高,而是说校对质量应该提高。如作家出版社1996年出版深圳作家林祖基的《微言集》,全书15万字只错两个,即将“好高骛远”中的骛错为“鹜”、“寒暄”中的暄错为“喧”。这种高质量的书也不少。
我“涂画”过不少书籍,今天在这里坦白交待,希望求得图书管理员谅解,更希望编辑出版部门加强校对工作,提高校对质量,杜绝“无错不成书”的劣风!
这里说的书全为正版,盗版书不在本文所述之列。
山增树木人增寿
高致贤
上世纪80年代中叶,《贵州日报》根据原始森林梵净山区百余位高龄老人的素材,发表了《林茂粮丰寿星多》的通讯,评全国好新闻,产生了积极影响。大方县马场区委原书记刘安国就通过植树造林获得“山增树木人增寿”的深刻感受——
1984年,刘安国从中共马场区委书记的职位上退下来当了调研员(这调研员在当地的实际身份是坐领原级别工资的“自由人”——不退而休。何也?接班人不便管他们,怕他们上班添乱;他们自身又不屑接班人管,怕上班后接班人给脸看,干脆不上班),趁着这“无公管无婆收”的时间,身患胃病的他想,与其坐在区委机关浪费生命,不如回家乡植树造林,像梵净山区的老人们那样,吸点新鲜空气,获得身心健康,既不白吃这份工资,也可多活几年。于是,他一头扎回他的故乡——岔河乡大山村“调研”起来。
农民出身的刘安国,从农民积极分子、民兵开始,步步提升到区委书记,对家乡一点不陌生。1985年春天,他只身登上家乡最高的罗寨山头,一览大片荒山秃岭,深感满目荒凉,不禁感慨万千:唉——!这些山林的破坏,多与自身有关啊!内心顿时生出一种负罪感。罗家寨一带土质肥沃,水分充足,气候温暖,适宜树木生长,也曾是满山茂林修竹。可 “大跃进”时期,血气方刚的他,为“保钢铁元帅升帐”,受指派带领并督促当地群众日夜毁林烧炭,山林元气大伤;后来担任乡、区领导,对辖区内的乱砍滥伐制止不力,使家乡原来的青山绿水变为秃岭枯河。目睹整个变化过程的他,想到趁着还有工资可领,又有一定领导经验和社会关系的晚年,组织群众上山植树,借以弥补以往的过失。
以前砍树全无偿,而今造林要投资,刘安国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不够用,又卖掉家中的牛和猪,买来大批杉树苗,无偿提供给乡亲们,当年冬天就组织大家上山植树。他老伴想不通:人家当干部回家起房屋,你当干部回家还要卖猪牛。他说,退耕还林用牛不多,栽种起树木,以后好修大房子。鉴于以往的教训,乡亲们怕政策变动,栽的树木得不到享受,种树积极性不高。对此,刘安国代表乡亲们与村里签订了承包荒山植树的合同,并到县里进行公证。有老区委书记办来盖有大红公章的公证书,乡亲们放心了!他又为大家请来林业部门的技术员,实行科学种树,很快将全村人动起来,他赠出的杉苗几天就种完了。
于是,他又以自己的工资和家产担保,为乡亲们贷来8000多元基地林业款,买来杉、泡桐、杜仲等树苗几十万株。趁着植树最佳的冬季,他手提弯刀,肩扛锄头,带领大山村的罗家寨、刺莓岭、马头边等3个村民组的乡亲们顶霜冒雪、开荒植树。经一个冬天的努力,29座荒山的宜林地带全种上树了,并对次生林较好的一些山头进行砍护,还将45度以上陡坡的380多亩耕地退耕还林。
1986年冬末,刘安国和乡亲们带着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登山查验:泡桐高超1米,成活率85%以上;杉和杜仲茁壮成长。植树造林的第一战役取得胜利,乡亲们高兴了,纷纷表示愿意跟老书记一起植树造林。此时,他又出资打造了5方“封山育林碑”立在村头路口,刻上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林木管理的条款,亦当绿化教育的教材。当年我到他家乡采访他时,问他退位两年来有什么感受?他说,要说办实事的话,两年调研员,胜过工作三十年。
刘安国退休之后,更是一门心思扑在植树造林上,很快取得绿化成功,三年便建成个“八五林场”。他为植树造林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络、采购运物,全由自己开支,不用乡亲们一分钱,很快提高了他在乡亲中的声望。乡亲们把他当成植树造林的“自然领袖”,一致推举他为大家搞规划,造计划,办理公证,采运树苗,作技术指导。他在当“官”时积累的特长,退休后派上了实实在在的用场,有力地推动了本村群众性的绿化运作,对周遭乡镇的植树造林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大方县西边的高店、岔河、绿塘一带连成数千亩的大片绿化区,为全县的植树造林树起了一块样板。群众植树造林行动起来、村组干部组织实施之后,他又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实施管理上。他知道,在职时号召种树不见树的原因主要是只种不管。前车之鉴,他让植树者自订管理条款自执行,来个群策群力,自己管理,效果甚佳,使成活的树苗绝大部分成材。
为方便山民造林、护林,他还向有关部门争取到部分专项资金,率领当地农民先后在大山村修起10公里的山村公路,保证了对大片山林的巡回管理。面对荒后再绿的漫漫群山,知情者曰:成也安国,败也安国!意思是:以前催逼农民乱砍滥伐时有他,现在率领农民植树造林的还是他。此话倒也有些意思,但只说到表面。以前是错误方针逼使他乱砍滥伐;现在是正确政策促使他植树造林。他的行为正是两种不同决策的反映。
干部、群众纷纷赞扬他是“好榜样”。他却以为,以前对“我们的任务是向大自然索取”的名言片面理解, “索取”到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还当成“向大自然索取”的功劳哩!交谈中,我发现年近八旬的他,身子骨比在职时硬朗多了,问他何因?他说,天天在山上活动,一门心思种树子,无忧无虑,山头变绿了,泉水变清了,空气变新鲜了,我的老胃病自然好了,村民中的传染病也不见了!你说我也越活越年轻了?年轻不可能,但我的身体确实比以前好了!听了这些,我不禁脱口而出:“踏遍青山人未老”。他说:应该叫“山增树木人增寿”!我想这也有道理,以前他踏遍青山滥砍滥伐人变老,而今他上山植树胃病好了,怎不延年益寿!
从《我是贵州人》看地域歧视
高致贤
在深圳,我发表了一篇《夜郎莫自卑——我是贵州人》(附后),看标题不伦不类,但那是我反对地域歧视的反应。在汕头、深圳等特区生活期间,无形中感到一种地域歧视的暗流涌动,极不利于社会和谐。一些人说:M省人思想奸诈,M区人行为不轨,M省人穷,M省人富,M市人有文化,M地人太野蛮,M省人美,M省人丑,M省人高,M省人矮,M省人白,M省人黑等等等等,怪论不少,核心是“依地论人”,绝对脱离实际。民语云:高山有富户,平地有穷人。城里人有愚,乡村人有贤。作为M省M人贫富,美丑,高矮,善恶,黑白……都可依实而论,但对一个地方的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以一个“好”或“坏”的单一标准来统评几千万甚至于上亿人的省市区,真是荒谬以极。
如果这些话只是一般人口头说说也就罢了,可有人却要以之指挥行动,逼迫子女,尤其是女儿找M省人为配偶,这就侵犯了人权,不可等闲视之;如果说这仅仅是家事(实际已触犯法律)的话,那么,有些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时就拒招M省区的,那就涉及到用人制度的国之大是了,还能无动于衷吗?民族歧视,户口歧视,职业歧视,城乡歧视,性别岐视等已经为建设和谐社会设下重重心理障碍,倘若再让地域歧视膨胀,那还奢谈什么和谐?
附《夜郎莫自卑——我是贵州人》于后
夜郎莫自卑
——我是贵州人
高致贤
这题目有点儿怪兮兮的,谁说我不是贵州人?是的,在省内谁不说我是贵州人?但到了深圳等沿海移民地区,的确就有不少新交不相信我是贵州人,且是深交之心里话。其不相信之理由有三:一是我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贵州人的普通话有这么纯正吗?二是我学习打拳舞剑玩扇子等技术技巧性强的健身竞技项目接受得很快,六七十岁还玩博客,贵州人有这样聪明吗?三是我身材魁梧,以为我是山东大汉,贵州人有这么高大吗?听来令我啼笑皆非,但言者并无恶意,只好耐心向他们解释:
我们大方属于普通话方言区,当地普通话说得比我好的人多得很;贵州聪明人多的是。我向他们介绍了周渔黄、王志纲等古今名人;我近1.7米的个头在贵州人中只能算中等。但人家还是将信将疑,说明外界对贵州缺乏了解,也是人家怀疑我的理由。
外省人怎么看贵州?信息闭塞者而今还只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几句不无偏见的旧话,却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多次赞扬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人民勤劳智慧”的评价。有的人连贵州是一个省都不知道,如此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除守旧外,还知什么历史发展变化,贵州“后来居上”?有人这样看贵州,那是历史的偏见,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有的贵州人在外面不敢承认自是贵州人,说自己是贵州人怕被人看不起。这也不能笼统地说他们没有志气。他们是“地域歧视论”的受害者。
为反对“地域歧视论”,我在外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中,所到公共场合均先声明“我是贵州人”!我的博客也以“贵州”冠名,叫做“贵州老高”。我应聘为《南山日报》的专栏作家;我被选为全国新闻名专栏“你说我说”擂台赛的擂手,都声明我是贵州人。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让人家看看咱贵州人到底怎么样?在深圳第五届读书月征文竞赛中,我拿了一等奖。我被评选为深圳优秀义工,并获最高级别的“五星级义工”称号,仍称我是贵州人。始终保持着贵州人勤劳智慧的精神。有位生于台湾、定居美国的贵州人的后代,博客名也叫“贵州人”。还有位叫Bidscca的博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我是贵州人,我很自豪!”我佩服他们,向他们学习!
我是贵州人!
附郭克让的《高致贤作品读后感》于后
少时读地理课,有关贵州的课文,读之令人皱眉。什么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呀!还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的成语,对贵州也有贬义;又读了王守仁的旅黔诗文,更是写得凄凄惨惨,使头脑中感觉到(贵州)是个蛮荒之地。
待至长大了,曾二次路过黔地。满眼群山绿水环绕,火车疾驰,出洞过桥又进洞。那时候虽知道贵州已是三线建设地,也知道有大名声的茅台酒和黄果树大瀑布,但仍又怎么令人怀念,因未知其全貌也。
近读贵州省大方县文联高致贤同志多年来于报刊上发表之散文、报告文学、小品、风物、民间文化、轶闻、历史钩沉等,林林总总数千百篇,近百万言,他以大方县为主的社会历史、地理名胜、人文古迹、民风产物等,有评有议的报道出来,特别在近年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感时之言极多。从一个穷困偏僻、寂寂无闻的山区的发展,凸现出时代的巨变!啊,原来黔地竟如此之美: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使我改革了对黔地的无视。
语云:惟君子乃能见微知著。高君作品虽非鸿篇巨著,但其文章立论,爱国爱乡,且极全面。作为地方发展进程的历史记录,在我国县级文坛中,诚属罕见。且其行文流畅,造词遣句,幽默隽永,记录翔实,一事一物,评议兼具,多数切中时弊,读之者必有得益,若整理成书刊行于世,必有益于当代,深愿高君晚年,致力于此,则功德无量矣。
粤东81叟郭克让谨志
2002年10月(于深圳南山区)
(转发)拟序《高致贤文集》
叶志良
作家高致贤先生,拿着厚厚的作品资料交与我阅,并告诉我说:这是他在从事文化工作时的一部分在报章杂志上刊载的作品,想将这些作品汇编成集后出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开发老年人福利事业上的“投缘”吧!高先生托我为其书写序。余曰:大多书集之序皆出于文豪名家之笔,区区老年事业开拓中的马前卒怎敢当之。高说:大千世界皆因缘。于是我因“缘”而从之。
独花开放,染不出绚丽的春色。高致贤先生的作品有杂文、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人物通讯、事件特写、珍闻、政文经论和新闻文艺理论等,可谓群丽芳菲。(作品)取材丰富,紧贴生活,词文不以“华”饰,始终不失“真”实。
山,座座藏量无穷的宝库,宛如艘艘待发的航船……东海船如山,贵州山似船。高致贤先生籍贯贵州,退休前一直工作基层,自学成材,已有几万字的文字作品在国内外问世。个人小传收入《世界名人录》等几十种辞书。他似苍劲的青松将须根伸入石缝中吸收营养,咬定青山不放松;像无名的小草从石缝中觅得一丝水分,挤将出来,开出花朵。致贤先生善于超越自己,故能从道道夹缝中冲出来,放出绚丽的花朵。
这里没有古角峥嵘,这里没有都市商海浮沉……。这里记载了一株株、一片片迎着春风春雨,拔节成长,装扮大地的小草;这里有山城故事,这里有时代印证,这里有风物古迹,这里有人间关爱,这里有感人的篇章,这里有大地的呼唤,这里有民族的风情。这是凝聚了笔者的岁月耕耘和基层工作众多行业的星星点点,以闪烁的光芒,汇集成银河般的浩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致贤先生耕耘数十载,一篇篇,一字字似毛毛春雨,虽落地无声,却滋润心田……
2003年于深圳
(叶志良,中国老年福利服务工作委员会总干事兼深圳市敬夕阳颐养院院长)
博友评论较多,附一条于后:
木子金鱼(诗) 在《从《我是贵州人》看地域歧视》 发表:2007-08-15 12:42:14 个人主页
夜郎国无论从地域还是从人口上看都不是很小,只是外界还不了解.也许是受"夜郎自大"成语本身的影响,很多人习惯性的就认为夜郎很小."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也许前两者是铁定的事实,但"人无三分银"却不怎么现实了.贵州什么好?山好,水好,人也好,贵州的环境指数我认为应当是全国最好的,天然植被覆盖较好,满山郁郁葱葱.不好的就是外地人可能一时适应不了这边的秋末冬初的天气,这一段时间下雨就很阴冷,冷到骨子里.这边的旅游资源非常多,只是开发程度不是很高.主要是受地狱的限制吧.这边有很多小吃,并且都很具地方特色.我是山东人,现在在贵州读书,但我感觉贵州还不错,希望外地人千万不要有什么地域歧视,贵州很好,真的很好!!!《中国散文网》管理员代表圈主倩云飞韵前来看您!希望您常回圈子散散步.此文被中国诗刊列于精品加精首页或者点击更多,请及时到圈子查看!
年轻妈妈要多与幼儿说说话
高致贤
在深圳工作的年轻妈妈,尤其是自主创业的年轻妈妈,一周很难与同室居住、同床睡眠的幼儿说上几句话。说来难以令人置信,但事实又是如此。
我女儿上班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自己没有车,清晨7点钟前必须从家中出发,公司事务多,晚上常是11点左右才能回家;离家时孩子没有睡醒,回家时孩子早已睡熟,根本没有与孩子说话的机会、精力与时间。孩子的爸爸到外地工作。当地所谓“小星期”,一周只有星期天休息,她又要为家中老人采购一周的食用品,不可能带着孩子去超市。于是,早上趁孩子尚未醒来之前便匆匆忙忙去赶购物车,中午回来,孩子和老人又午睡了,她得赶紧为孩子洗洗衣服,搞搞室内卫生,待孩子醒来之时,又忙着做晚餐,以偿还一周的家务债。晚饭后她又要安排孩子早点睡觉,以免次日迟到,误了幼儿园的早餐。这便是一个年轻妈妈在深圳一天的生活写照。所以,这里的幼儿多受的是隔代家庭教育,抑或保姆代理,但这与父母的感情就淡漠多了,希望年轻妈妈们想办法尽可能多地与自己的幼儿说说话。
“留点时间陪孩子吧”
高致贤
报载《女儿,你为什么离家出走?》的对话,说的是一姓林的先生向离家出的女儿的心里话。林先生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读后心里十分沉重,很想借此对年轻的父母们说:“留点时间陪孩子吧!”
我是上个世纪“大跃进”中参加工的,曾把家庭观念作为“私”字来斗过,把孩子不认识的父母作为公而忘私的英雄歌颂过,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单位为家,长期加班加点,工地上过“革命化春节”,奖状获得百余张,政治上“富”了,却欠下一大笔家庭债,对不起父母和妻儿,迄今仍在内疚。幸亏那是不讲经济的年代,加班加点也没能摆脱家庭经济拮据,孩子们知道不学好本事,就没有饭吃,才努力读书。后来,家庭经济富裕些,幺儿便学会逃学出走了,给全家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
可是,如果当年谁要劝我留点时间陪孩子,我定会无情地批判他是“自私、落后、旧观念”,尤其可笑的是连“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名言也被“公而忘私”的我批判了。忏悔旨在想说,今天的青年“挣经济”,也和当年我们“挣政治”一样,忙得忘了家,没有时间陪父母和子女说说话,得到金钱,失掉情感,父母尚可忍受,孩子就不买账了。我敢说:如果花钱能买回小菲的信任的话,恐怕倾家荡产再加拖钱拉债林先生也会在所不惜吧,可惜在孩子的信任上,现在的金钱已无多少魅力了。林先生内心是否会产生一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觉呢?本人无意责怪林先生,只想借此来谈点痛定思痛的悔悟。
留点时间陪父母和子女,不会影响赚大钱。须知,亲情是花钱买不来的。
隔代教育需择祖
高致贤
而今,不少独生子女结合的下一代,已经需要家庭教育了,且许多年轻父母是无暇顾及家庭育儿的,必须请人代教。请谁?不外乎保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这三种对象中,由谁来承担此任较好? 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是保姆。而今可以请到大专文化的男女保姆,但对幼儿来说,是不可能请专职家庭教师的。保姆的主要任务还是做家务事,故无暇顾及家教;加之保姆毕竟是主人家的雇佣,不端铁饭碗,临时思想严重;孩子的未来如何,与其关系不大,故责任心不会很强。依靠保姆搞家庭幼教是不现实的。
与此相比,最有责任心而又最愿意家庭幼教的是幼儿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而年轻人无暇顾及家教的今天,幼儿家教的任务就铁定地落在祖辈的肩上。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哪一方来承担呢?独生子女婚后与哪一方的父母同住?有的已成问题了。双方父母和子女两代三家合住最为理想,但很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时下能办到的极少。在不能做到双方父母与自己一起居住的情况下,从有利于对孩子家庭幼教的长远着想,青年夫妇就应有所选择,哪一方父母家教能力强、经验丰富,就选择哪一方父母同住,以利于家庭幼儿教育。
不过,这要解决一个思想问题:不要以为哪一方的父母不与自己同住就是哪一方的子女不尽孝。其实尽孝与否未必同不同住,且双方父母在关爱孙辈学业的问题上是完全统一的,哪怕其它问题上有些分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昔日孟母择邻处,今天青年择父居,均是为了对子女幼教之需,应从长远考虑,切莫拘泥于某些小节。教出有出息的孙子女,就是对其祖辈的最大安慰,也算一种有效的尽孝方法。可以收到孝父母、教子女双赢之效。
怎样评价中小学生作文优劣?
作文最终是为记述事物和表达思想
高致贤
有那么两篇文章, 一篇语言大众且有个别错字,但内容充实、紧贴生活。另一篇,词藻华丽,文从字顺,但空洞无物。述而不作的老师对它们的评价是前劣后优;编辑对它们却是取前舍后。反差为何如此之大?老师强调形式,编辑注重内容。教中小学生作文,过去强调打好字词基础,不无一定道理,但而今还局限于此,就落后于学生智力的现状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了。
今天的深圳,公开发表文章的小学生不少,出书的也有了,只教他们遣词造句不是太落后了吗?但缺乏创作实践的老师,评介学生作文时,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对学生写作是一种误导。重形式而轻内容的作文教学很有普遍性,我就有过几次遭遇,足见对中小学生的虚假作文教学绝非个别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作文是用笔“说话”,最终是为了叙述事物和表达思想。虚假的文章,词语越华丽欺骗性越大;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的文章都必须真实。卖弄华而不实的词藻写虚情假意的文章就是诈骗。所以,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记述真实事物或表达美好思想,则是好的;用华丽词藻编造虚假事物或表达错误思想,则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