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草木(连载)

  @小卦I 2014-12-12 20:39:12
  决明我还没见过,灌木状的伞房决明路边绿化带和公园倒挺多的。
  -----------------------------
  因为CFH的名录排序有些问题,伞房决明已经在249写了。
  浙江绿化中应用的大多是伞房决明。
  0288、望江南
  望江南,豆科(Leguminosae)决明属(Cassia),半灌木状草本。
  拉丁名:Cassia occidentalis Linn.

  2005年8月27日,我在金华孝顺镇一处水塘边的草丛中见到一株开着黄花的植物,以前从来没见过,它的叶、花都让我觉得奇特。
  不久后,在踏花行论坛请教后知道了它的名字:望江南。
  那以后似乎很长时间里都没见过它,也就慢慢淡忘了。
  直到20007年9月14日,在金华330国道边的一处地方再次看见了它,这时候我已经能够判断出它属于决明属了,因为它的花很像决明和伞房决明的花。同时,也注意到了它的复叶是6-10片小叶。可是我已经不知道它就是望江南。在QQ原生植物群里请教后,找出以前拍的照片一看,原来就是它。
  后来还有几次见过望江南,但是总的说来,见到的次数和数量都不多。

  望江南这个名字有丰富的内涵,可能是最富诗情画意的植物名之一吧。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的词似乎为“江南”这个词定了基调,有时候文字的影响力就是有这么大。
  杏花春雨江南,江南似乎就是这么存在于观念里。
  望江南,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又多了一种怀念、一份期盼,有种地理上时间上遥远的感觉。

  可是,文艺了一通之后,回到植物上来,问题来了。
  望江南可能最早载于《救荒本草》:

  望江南
  其花名茶花儿,人家园圃中多种。苗高二尺许,茎微淡赤色,叶似槐叶而肥大微尖,又似胡苍耳叶,颇大,及似皂角叶亦大。开五片金黄化,结角长三寸许,其叶味微苦。
  【救饥】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花可炒食,叶可煠食。
  【治病】今人多将其子作草决明子代用。

  而《中国植物志》说:“(望江南)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1498年8月。而朱橚1360年-1425年在世,《救荒本草》最早是在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
  我的结论是:要么《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是错的,要么《救荒本草》说的望江南是另一种植物。

  至于望江南这个名称,夏纬瑛先生《植物名释札记》这么说:

  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今有称之为“江南豆”者,是“望江南”的名称所省改。两个名称,都与江南地域无关。
  “望江南”之名,见于朱橚《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所绘“望江南”之图,与今者一致。
  《救荒本草?草部?花叶皆可食》之说云:“望江南……今人多将其子作草作决子代用。”这就说出此种植物之所以名为“望江南”之故。
  “望江南”,原为一种曲牌名,与植物本无关系。药物中有决明,又有草决明,都是医治目疾之药。开目曰“决眥”。目疾,视而不明,治目疾之药可使目开而明,故名“决明”。今此植物之种子可代决明之用,亦即可使目望之而明,故名曰“望江南”;不过只取义一个“望”字,而以曲牌之名代之。这,还是药物或有隐语之名的惯技。

  我觉得夏先生的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言,还说不上定论。倒是此文中说明了“决明”这个名字的含义。

  
  0289、田菁
  田菁,豆科(Leguminosae)田菁属(Sesbania),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
  拉丁名:Sesbania cannabina

  2008年9月7日,我在上海植物园内看到一株野生的豆科植物,叶有些像田皂角,但花明显不一样。所以我当时可以肯定不是,具体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后来可能是自己查资料确定是田菁,或者看到别人的照片而确定。
  《浙江植物志》说:“(田菁)浙江广泛栽培,以沿海及平原地区为多。适生于潮湿地田埂旁或盐碱地。”奇怪的是我好像只在上海植物园里见过,在浙江范围里居然还没见到过。但是别人在浙江拍的照片倒是看到很多。

  
  0290、槐
  槐,豆科(Leguminosae)槐属(Sophora),落叶乔木。
  拉丁名:Sophora japonica Linn.

  我小时候住的大院里有棵大树,离自己的家很近,妈妈告诉我那是槐树,花能吃。
  隔着一幢平房,在这棵大槐树的对面,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槐树、泡桐,那个大院里还有一棵榆树、一株银杏、一排喜树、几株枫杨、零星的构树、做绿篱的木槿、随处可见的女贞,以及我称为篦麻林地方。当然,很多植物的名称是多年以后我对植物感兴趣后才知道的。
  记忆中小时候槐树比较多,除了在大院里,其他地方也经常能够看到,不过都没有大院里那棵那么大。
  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我吃过槐树花,味道怎么样已经忘记了,反正应该是不怎么好吃吧,要不怎么会没有深刻的印象呢。

  我对植物感兴趣后,想起童年、少年时代常见的槐树,却发现现在金华槐树不算多,至少就我所见是如此。我只在胜利北街西侧(老卫校)、文昌巷南端、明月公园(明月楼)等几个地方见过。多见的是槐的变型龙爪槐,绿化上用得很多,单位里、公园里,常常能见到它们。
  槐的拉丁名:Sophora japonica Linn.,直译就是“日本槐”,命名人是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林奈,可能林奈见到的标本是日本的?所以有人称槐为“国槐”,还说这是“正名”,大约是出于一种拨乱反正的意图?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在这种事上争这口气吧。

  “槐”这个字由木和鬼构成,这很让我产生遐想。
  《說文解字》说得很简略:“木也。从木鬼聲。戶恢切。”
  段玉裁注云:“槐木也。釋木曰。櫰槐,大葉而黑。守宮槐,葉晝聶宵炕。按此皆槐之異者。從木。鬼聲。戸恢切。”还是比较简略。
  总之,都没有解释什么要在木旁用鬼字。

  《本草纲目》“释名”说:“按:《周礼》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吴澄注云: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也。王安石释云:槐华黄,中怀其美,故三公位之。《春秋元命包》云:槐之言归也。古者树槐,听讼其下,使情归实也。”内容比较丰富,槐有“怀”、“归”这样悠远的意思,但这些都是由“槐”字引申出去的含义,而不是我关注的字形字义的来源。至于王安石的解释,似乎毫无逻辑,鉴于他有“波是水之皮”这样的高见,恐怕不太可信。

  《康熙字典》说:“《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懷。《說文》木也。《周禮?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註》槐之言懷也。懷來遠人於此,欲與之謀。《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藝文類聚》槐,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規,二旬而葉成。”
  也没有解释字形来源。《尔雅》说的櫰槐、守宮槐,都似乎不是现在说的槐树,不知是什么。《艺文类聚》说的是槐的生长过程,细致有趣。

  既然槐字的字形来源找不到明确的解释,就先放着,是谓“阙如”。还是看看古籍中关于槐的记载。
  《救荒本草》“槐树芽”:
  “本草有槐实。生河南平泽,今处处有之。其木有极高硕者。《尔雅》云:槐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櫰(公回切)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为之槐。其功不言有别。开黄花,结实似豆角状。味苦、酸、咸,性寒,无毒。景天为之使。
  【救饥】采嫩芽叶煠熟,换水浸洗,洗去苦味。以油盐调食。或采槐花,炒熟食之。“
  《尔雅》其实只说了櫰槐、守宫槐,并未说“叶细而青绿者,但为之槐。”这种说法可能始于苏颂《本草图经》。

  《本草纲目》“集解”:
  《别录》曰:槐实生河南平泽。可作神烛。
  颂曰:今处处有之。其木有极高硕者。按:《尔雅》槐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櫰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别。四月、五月开黄花,六月、七月结实。七月七日采嫩实,捣汁作煎。十月采老实入药。皮、根采无时。医家用之最多。
  时珍曰:槐之生也,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规,二旬而叶成。初生嫩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其木材坚重,有青黄白黑色。其花未开时,状如米粒,炒过煎水染黄甚鲜。其实作荚连珠,中有黑子,以子连多为好。《周礼》:秋取槐、檀之火。《淮南子》:老槐生火。《天玄主物簿》云:老槐生丹。槐之神异如此。
  藏器曰:子上房,七月收之,堪染皂。

  让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中国古代最精审的植物专著《植物名实图考》记载槐只有极简单的两句话。中国北方自古以来多槐树,吴其濬是河南固始人,按说对槐树应该很熟悉,在我的想象中,总会记得较详细,可能还会有些题外话,或者议论一番吧。可是没有:
  “槐,《本经》上品。《救荒本草》:芽可煠食,花炒熟亦可食。”

  
  0292、龙爪槐
  龙爪槐,豆科(Leguminosae)槐属(Sophora),落叶乔木。
  拉丁名:Sophora japonica f. pendula

  一般说是龙爪槐是国槐的变型,也有说变种的,这些复杂的专业问题我不太清楚。反正《中国植物志》里是当做变型,拉丁名中的那个“f.”就是变型的意思。至于变种、变型具体如何区分,我不太清楚。
  现在龙爪槐几乎随处可见,公园里少不了它们,单位里也往往会有,有些居民小区里也会弄上几棵。看到介绍说“(龙爪槐)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上部蟠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宜孤植、对植、列植。”这个我也承认,它们看上去确实有美感。可是很多的时候,我看着会自做多情地替它们痛苦,觉得实在是太曲扭了,这些时候,我总是会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以前觉得龚自珍的态度有些激烈,有些矫枉过正,此时是深有同感。
  2005年,我在单位里看到一棵龙爪槐树冠上面长出了向上的树枝,一位种苗木的师傅告诉我,如果不把上面向上长的枝锯掉,会把下面的树“拔”死。说实话,当时我倒是真心希望发生这样的情形。当然,结果是把上面的锯掉了。

  龙爪槐秋天开白色或白中略带黄的花。对我来说,龙爪槐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它的花一般都比较低,让我能够很容易地仔细观察。而槐树的花因为都在高处,很不容易看清楚。

  
  0292、金枝国槐
  金枝国槐,豆科(Leguminosae)槐属(Sophora),落叶乔木。
  拉丁名:Sophora japonica L. cv. Golden Stem

  大约是2013年1月,我在金华八咏公园看到一种落叶乔木,因为是冬天,没有叶只有枝,奇特的是枝是金黄色。
  2013年5月20日,又在八咏公园见到它们,已经长出叶子了,根据复叶我大致能判断是豆科,但还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2014年2月28日,在之江草木论坛有网友问一种在高速公路边的植物,与自己一直没弄清楚是什么的植物很像。喜子老师回答是金枝国槐。
  自己在网上查了下资料,百度百科有:
  “金枝国槐又称黄金槐,为豆科槐属国槐的变种。发芽早,幼芽及嫩叶淡黄色,5月上旬转绿黄,秋季9月后又转黄,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其枝干为金黄色,因此得名,是优良的绿化美化树种。”

  
  0293、白车轴草
  白车轴草,豆科(Leguminosae)车轴草属(Trifolium),多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拉丁名:Trifolium repens Linn.

  第一次看到白车轴草,是2005年6月30日,正是炎热的夏天,傍晚时分,我金华婺城新区一条新修的公路中间隔离带内。粗一看,叶子略有些像酢浆草,仔细看看又不像,它的小叶不是如酢浆草那样的倒心形;花的差别更大,颜色、形状都不一样。
  2005年7月28日,在山花论坛请教后知道它的名字:白花车轴草。觉得“车轴”这名字有些怪,让人摸不着头脑。
  那以后,发现白花车轴草在金华也算是常见的植物,路边、公园里、小区里都能见到它们,从它们的生长情况来看,有些可能是种植的,有些可能是野生(或逸为野生)。我感觉车轴草做为草坪也挺好。

  2010年3月18日,春暖花开时节,我在小区里一处看到一小片应该是种植的白车轴草生机勃勃,它们植株大小差别较大,叶子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地铺满了地,有一种韵律感。3月28日,已经有花开了,但不多。之后,花渐渐地多了,而且花期很长。

  白车轴草的花用术语说是头状花序,由许多小小的蝶形花密集组成一个小球的形状。有些小叶上有白色的八字形斑纹。

  前面说了车轴草这个名字让我摸不着头脑,写到它时,有心想弄弄清楚。可是查来查去还是结果。百度知道里有人问:“三叶草为什么叫车轴草?”,居然有“高人”回答如下:
  答1:车轴草是具有广泛栽培意义的一类重要牧草作物,也是重要的绿肥与水土保持植物。三叶草是优质豆科牧草,茎叶细软,叶量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既可放养牲畜,又可饲喂草食性鱼类。其中白花三叶草(Triofliumrepens),因其植株低矮,适应性强,可作为城市绿化建植草坪的优良植物。所以三叶草又名车轴草。
  答2:因为在古时,三叶草一般生长在马车车轮压过的地方,所以后人又称其为车轴草。其实车轴草才是最先的名字,三叶草是后来才衍生的。
  第1个回答的“所以”实在让人看不明白。
  第2个回答者恐怕还搞不清楚什么是车轴,大概想成“车辙”了。即使是车辙,你倒证明给我看看有什么植物是“生长在马车车轮压过的地方”的。不过这个回答至少是从车轴的字面上考虑了。
  自己查了下车轴草属的拉丁名Trifolium意思是:三叶的。

  顺便说说,茜草科拉拉藤属也有一种叫车轴草。这样的重名容易让人搞混了。

  
  0294、蚕豆
  蚕豆,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Vicia faba Linn.
  中文别名:佛豆、胡豆、罗汉豆
  英文名:Horsebean Broadbean

  方言有时候显得很奇怪。比如在金华方言中,姓氏中的黄和王、吴和胡、刘和楼是不分的,以至有时不得不说明是草头黄还是三横王,口天吴还是古月胡,文刀刘还是楼上的楼。还有作为姓的仇和报仇的仇是同一个音。更有趣或者说更让人搞不清楚的是,张、江的读音,张念成江,江念成钢。这些,对于刚接触金华方言的外地人一定摸不着头脑。想来其他方言中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
  对蚕豆和豌豆的称呼上也存在这样的情形,在金华方言中的“蚕豆”是指豌豆,而称蚕豆为佛豆,我大约是到了上初中才知道这种称谓上的差别。也有称蚕豆为罗汉豆的(鲁迅《社戏》),原先我猜想大约是指豆的形状而言?后来我知道,称蚕豆为佛豆,也不限于金华,很多地方都如此称呼,而且可能另有由来。这个后面再说。
  我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佛豆,因为小时邻居家里的天井里就种着。而且那时的城市很小,从住的地方走上不到十分钟,就能见到田野了,也就经常看到地里种着的佛豆,我对它们白黑相间的花印象深刻。不过,虽然说自己似乎对植物从小就有亲近感,但那时也就仅仅是认识了而已,并没有多少了解,也不懂得细致地观察。
  作为食品的佛豆,从小也吃了不少。本地的粽子里的馅就很多用佛豆和肉混在一起的,我不太喜欢那种味道,但还是吃了不少。油炸或者炒的佛豆也是经常吃的,油炸蚕豆脆生生的,非常香;炒的则比较硬,吃起来要费力些。盐煮的佛豆味道很不错,是很好的下酒小菜。新鲜的佛豆与咸菜同炒,别有一种鲜香的风味。
  2004年,自己对植物感兴趣后,开始留意身边的植物,发现在金华种植蚕豆极为普遍。那时自己上班的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路边有一小块菜地,种着一些蔬菜,其中就有蚕豆。路过的时候,经常会去看看。大约有两三年的时间,每年我看着它们生长、开花、结荚,对于蚕豆绿里面带点蓝叶、黑白相间开在叶腋的花,以及整体形态和生长周期,算是比较熟悉了吧。
  有一首老歌《九九艳阳天》(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这么唱:“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歌是好听,但涉及到蚕豆花内容我体会不了,实际上我觉得蚕豆花的气味并不太好闻。但在初春时节,蚕豆的花的气息和白黑相间的花还是挺引人注意,也招蜜蜂和蝴蝶。
  我从蚕豆花那里知道了蝶形花结构和各部位的名称:旗瓣、翼瓣、龙骨瓣(对照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和自己拍的照片)。蚕豆花旗瓣白色,上面有紫色条纹;翼瓣也是白色,但上面有较大的紫黑色斑块;而龙骨瓣则是翼瓣中间的那部分(名称来源于形状像船的龙骨)。花蕊则是包藏在龙骨瓣里面。整体地看去,蚕豆花就像一只只长着大大的黑眼睛的蝴蝶在飞。
  对照植物志的形态描述,再去观察,又发现了一些以前忽略了的东西:蚕豆的茎是方的(而不是圆的),不分枝,外面有明显的4条楞,中间则是空的;叶是偶数复叶,小叶有1到3对(即2-6枚)不等。对我而言,每次观察有所得,总有些小小的成就感,有或多或少的欣喜。
  按自己对植物直接的观感,觉得豌豆与野豌豆属的几种比较接近,而单就茎叶的色泽来说,蚕豆与豌豆比较接近。不料根据植物分类,虽然都属于豆科,但豌豆是豌豆属,蚕豆与大巢菜、小巢菜等则却是野豌豆属。本来我还想当然地认为几种野豌豆(只不过加了个野字而已)肯定是豌豆属呢。不过,蚕豆在野豌豆属里也确实显得与众不同:茎直立、无卷须。

  追源论始说起来,蚕豆也是外来植物,只是很久以前就移民过来了。一般的说法,蚕豆原产里海南部至非洲北部,公元一世纪时始由欧洲传入我国,也有具体说到是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的,夏炜瑛先生则说:“大约在宋时(或较早)已传入中国。”不管哪种说法吧,反正蚕豆是外来的,只是时间久了,让人觉得似乎是它本来就是我们这儿的。

  关于蚕豆的名称来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蚕时始熟,因之得名”。一说是“荚状如老蚕,故名。”夏纬瑛先生认为前说有问题:“今蚕豆并非尽在蚕时成熟,所释不切。”
  佛豆这个名称,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说:“明时以种自云南来者绝大而佳,滇为佛国,名曰佛豆,其以此欤?”夏纬瑛先生在《植物名释札记》中则认为“佛”即蚕豆拉丁名种加词Faba“音之省也”。
  还有个称呼是胡豆,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太平御览》云:张骞使外国,得胡豆种归。指此也。”

  吴其濬有一段写蚕豆的话,很是喜欢:
  “夫其植根冬雪,落实春风,点瑿为花,刻翠作荚。与麦争场,高岂藏雉;同葚并熟,候恰登蚕。嫩者供烹,老者杂饭,干之为粉,炒之为果。”

  
  0295、小巢菜
  小巢菜,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Vicia hirsuta (Linn.)S.F.Gray.

  知道小巢菜,大约是在2006年,此前已经知道了大巢菜(救荒野豌豆)。大巢菜、小巢菜这两种开花的时候因为花色花形区别明显,倒也不难分辩。后来,因为有一种与小巢菜比较接近的四籽野豌豆也进入视野,又把我搞糊涂了。
  2008年4月3日,在之江草木论坛看到网友寻雨的《常见相近种区分要点之二(大巢菜、小巢菜、四籽野碗豆)》,列出了3种相似植物花、叶、卷须的区别特征。自己试着根据这些去观察,感觉还是比较难区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大约还是自己辩识植物的综合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吧。
  2009年,在经过对大巢菜(救荒野豌豆)、小巢菜与四籽野豌豆这3种我经常见到的野豌豆属野生植物长期细观察比较之后,才算是比较有把握认出它了。不过这也是按它整个生长周期来说。开花的时候不用说了,一眼能认出来,看果也很容易区分。无花无果只看叶和卷须的话,还是有难度。
  我观察到的小巢菜的特点如下:
  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片较小;叶轴顶端卷须羽状分枝,但有少数不分枝;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长(比大巢菜长得多,比四籽野豌豆短),花一般3-4朵,很小,淡紫色或白色;荚果内一般有2粒种子。
  2009年5月6日,比较偶然地发现小巢菜的果实也像大巢菜一样会裂开、翻卷,把种子发射出去。还有四籽野豌豆也一样。较之大巢菜,四籽野豌豆和小巢菜果实裂开时发出的声音要轻一些。这个发现让我有些惊喜,前些日子,自己还想当然地以为只有大巢菜的种子会弹射出去,而小巢菜和四籽野豌豆的荚果这么小,果皮不会卷起来从而把种子射出去。
  小巢菜的花很小,色彩也不鲜艳(白色中略带蓝紫),但是仔细看一样也具备蝶形花的结构。有一次我在金华博士街路边看到一小片正开花的小巢菜,密集的小白花点缀在叶子的绿色之中,让我实实在在感到微不足道的生命也自有其灿烂,带给我发自内心的欣喜。

  说来好笑,在网上查有关小巢菜的资料时,发现很多资料文字介绍是小巢菜,但配的图片却是大巢菜,真是没大没小了。笑过之后又觉得有些可怕,文字信息自相矛盾、错误百出不说,图配错的比对的还多。在我查植物资料的经历中,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多。推想查其他方面的资料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吧?网络当然首先是极大地方便了资料检索,但带来相应的问题是,对网上的资料要有鉴别。

  看《中国植物志》,小巢菜属于野豌豆属硬毛果野豌豆组。这个“硬毛果野豌豆”有些眼生,不知是什么,查了下原来就是指小巢菜,其拉丁文种加词hirsuta意为“被粗硬毛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说是“小巢菜组”呢?

  我对“巢菜”这个名称的来历很是好奇,查来查去,似乎只有夏纬瑛先生《植物名释札记》提到,转抄有关文字如下:

  陈藏器所引之《诗义疏》,即陆玑《毛诗草木鸟虫鱼疏》,而其引文从略。兹将陆《疏》中《邛有旨苕》疏之全文钞出,以便研究。其文曰:
  “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摇。蔓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食,食如小豆藿也。”
  据此可知:这一甘食可食之“苕”,是一种豆类植物;豆类植物中之细蔓、紫花,叶似蒺藜,而又可供为食菜者,当今之巢菜(Vicia sp.),俗即呼为“苕子”者是也。其别名“苕饶”者,“苕”之连绵语;又曰“翘摇”者,即“苕饶”之音转,故今俗尚呼为“苕子”。以名称而论“苕”、“苕饶”、“翘摇”都是一物,亦即今之“巢菜”。
  “苕”与“巢”,一声之转,其音亦近“梢”。梢,有细小之义,如:树木之小枝曰“梢”;陕北谓树林曰“梢林”;《周礼》谓小型之燕饮曰“梢食”,有如今俗言“夜宵”,即谓夜间之小吃也。巢菜细蔓小叶,名为“巢”或“苕”者,当是取其细小之义。音之连绵而作“苕饶”,又转而为“翘摇”,总不离微小之义。野生食菜有名“薇”,亦是巢菜属(Vicia L.)植物,一名“薇”,一名“苕”,都是细小之义。

  查资料,我还发现一个比较有趣而混乱的现象,就是各种本草书说的小巢菜可能并不是同一种东西,而且还似乎落入连环套一般。
  《本草纲目》分别有翘摇和薇,“翘摇”说实话从描述中我看不出是什么,我倒是怀疑可能是紫云英,可是紫云英又不是蔓生。“薇”按李时珍的说法,就是野豌豆(应该是现在说的救荒野豌豆),但描述又语焉不详。

  《植物名实图考》同样有翘摇和薇,另有野豌豆.《图考》中的翘摇从描述看,更像是紫云英,而不像小巢菜。附图则明白无误是紫云英。而“薇”从文字描述我比较难判断,但是图像小巢菜,豆荚含二粒种子的特征明显。野豌豆描述极简单,但图很清楚是大巢菜即救荒野豌豆,卷须无分枝,豆荚含5-6粒种子。

  比《本草纲目》更早图谱却更清晰的《救荒本草》中也载有野豌豆,但我确定不了《救荒》的是野豌豆什么。

  
  @一墨1 2014-12-29 10:48:29
  字与图皆美
  -----------------------------
  谢谢一墨!
  0296、牯岭野豌豆
  牯岭野豌豆,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多年生直立草本。
  拉丁名:Vicia kulingiana Bailey

  在平地,我常见到的野豌豆属野生植物有救荒野豌豆(大巢菜)、小巢菜、四籽野豌豆,对这3种是比较熟悉了。
  2012年6月20日,在金华北山上,看到一种开蝶形花的植物,旗瓣淡紫红色,翼瓣蓝色,叶多是2出复叶,也有3出和4出的。可能见过几次牯岭野豌豆的照片而有些印象,当时自己猜是牯岭野豌豆。
  回家查《浙江植物志》,花有苞片,托叶明显,应是牯岭野豌豆。但《浙江植物志》上说“偶数羽状复叶常有4枚小叶,稀2-6枚”,我见到的则小叶多数为2枚,可是其他的又完全对不上。还有一点很奇怪,野豌豆属都是偶数复叶,而这个居然有3出的!

  2012年7月19日,又在金华北山见到牯岭野豌豆,这次倒是大多4小叶。
  2012年9月6日,还是北山,见到一小丛牯岭野豌豆,花特别多,有蓝色、紫红色,很漂亮,居然有奇数7小叶和偶数8小叶的。

  说来草木自有其本性,当大巢菜、小巢菜、四籽野豌豆在城市的公园、草坪、绿化带里恣意生长蔓衍,牯岭野豌豆始终不肯下山。

  
  0297、救荒野豌豆(大巢菜)
  救荒野豌豆,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一二年生草本。
  拉丁名:Vicia sativa Linn.

  我在2005年知道它的时候,网上指教的老师说叫“大巢菜”,就一直这么叫。后来有了《中国植物志》电子版,查到称为救荒野豌豆,那就按照权威的来吧,虽然不是说权威就不会出错。不久后,在《浙江植物志》电子版中看到又叫大巢菜。一个是国家级,一个是省级,而采用的通用名不同,我又觉得救荒野豌豆、大巢菜都可以算是Vicia sativa Linn.这种植物的中文通用名吧。对我来说,两个名字都有些意思,“救荒”有些悲悯的意思在,让人感动;而“巢菜”两字,虽然不知所以,反正总是觉得很有味道。

  我第一次对救荒野豌豆(大巢菜)有印象是在2004年的春天,当时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忙着搞卫生,发现单位里的草坪上长满了一种野草,嫩嫩的,有些蔓生的意思。单位的规定草坪上不能有杂草,于是大家一起拔,这草很容易拔起,挺大的一片,大约半来个小时就拔光了。
  接着发现这玩艺儿很多,草坪上很容易生长。早春的时候,似乎随处可见它们生气勃勃地生长,长成一片一片悦目的绿色,很养眼。就想:干脆把它做为草坪草也很不错的吧。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种草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印象了,按说小时候家里养兔子的时候,经常去割草,我对常见的野草多少还是有些熟悉的,如狗尾巴草。

  认识了大巢菜之后,开始注意观察它,正好单位对面一块的草坪上很多,就经常去看看。之后上班的地点换了几次,还是经常能见到它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试着用术语来描述:
  双数羽状复叶,叶端截形或者微凹,顶端有一个小尖。叶轴的顶端有卷须,向前向上伸展或探索。花是紫红色,长在叶腋。豆荚内有多粒种子。
  我还曾仔细观察过它的叶形,叶尖有截形的、有微凹的、有小尖的,以为从这里能区分不同的种,查《浙江植物志》才知道它的叶形变化很大,所以单凭叶形并不能区分。
  由大巢菜连带着,又发现和知道了几种野豌豆属的植物,在金华一带,我常见到的还有小巢菜、四籽野豌豆。见到的次数多了,又了解一些相关的植物知识(所谓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相结合),慢慢地也就不难区分,我观察到的区别如下:
  大巢菜:花较大,紫红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很短,花一般1朵(也有2朵的,但少见);叶轴顶端卷须一般有2-3个分枝(以3分枝居多)。
  小巢菜:花很小,淡紫色稀白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长,花一般3-4朵;叶轴顶端卷须一般有多个分枝(植物志上说是“羽状分枝卷须”)。
  四籽野豌豆:花小,紫色或蓝紫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相对来说很长,花一般1-2朵;叶轴顶端卷须单一或有分枝(不分枝居多)。
  野豌豆属还有一种广布野豌豆,它的花和救荒野豌豆(大巢菜)差不多大,但是一串开在一起,我只在金华婺江西路通济桥头处见过一回。顺便说说,“广布”这种种加词有些莫名其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至少就我所见,广布野豌豆根本不“广布”。

  2008年5月6日,走在单位南边围墙外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听到路边草丛里不时传来“咯”的声音,如缕不绝,不知怎么回事,以为是某种虫子发出的声音。9日,一位同事告诉我,前两天路边草丛里听到的“咯”的声音,是大巢菜的种子炸裂的声音,我听了将信将疑。12日,自己再到听到怪声的地方,仔细观察,并用手捏大巢菜的果实,证实了前两天路边草丛里听到的“咯”的声音,确是大巢菜的种子炸裂发出的。大巢菜的荚果成熟后变成黑色,到了某个时候,荚果的皮沿中线裂开,两半各自分别向左向右强烈地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同时把黑色的种子发射出去,“咯”的声音,正是荚果的皮裂开时发出的,仔细地听,还有细微的“嗖”声,这是种子射出时发出的。这个发现在我认知植物的过程算是比较大的事情。很久之后,有次偶然查资料才知道,这种现象术语叫“炸荚”。

  《诗经》中有“薇”(《召南?草虫》、《小雅?采薇》),《史记?伯夷列传》也说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薇这种植物,有说指野豌豆属(更有言之凿凿说就是大巢菜即救荒野豌豆),有说是紫萁(《毛诗品物图考》图版,源头可能是朱熹)。
  我想似乎在很多情况下,现在的人对《诗经》、《史记》等那个时代的古籍中提到的植物如果产生了疑义、分歧,想要搞清楚究竟是哪一种还是很困难的吧,或者有时干脆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什么必要非得弄清楚,实在弄不清楚的,不如阙疑。因为那时候提到植物,一般不会有形态描述,也没有图(当然不要说照片了),这样就基本难以确定是什么植物。还有那时候对植物分类远没有现在这么细致,有时所指的植物可能本来就并不很精确。再说本草书籍刚出现时,就算是《神农本草经》,也没有对药品的形态描述。词典如《尔雅》之类,描述又往往很简单。本草书中有较详细的形态描述是比较迟了,有图则更晚。从中也可以看出,认知也是一个慢慢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方面,我比较欣赏台湾的《诗经植物图鉴》作者潘富俊的态度,提出可能,不确定就是不确定。

  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朱熹与方以智的薇》,洋洋洒洒说了很多。以我的所知来看,作者对文献是熟悉的,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而对具体的植物辩识,则尚未入门。文中有这么一段:

  在此有一点要特别点明:野豌豆属的“薇”与蚕豆植株再像,也不会相混,因为蚕豆是野豌豆属中唯一没有明显卷须的物种,而“薇”本义正是卷须。不注意卷须,则蚕豆与野豌豆常被混淆。例如游修龄先生《论蚕豆的起源和传播问题》一文盛赞北宋苏颂的《图经本草》对蚕豆的描写准确:“蚕豆,方茎,中空。叶状如匙,……背白青,柔厚,三月开花,如蝶,背白色。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荚青,老则黑。实黄色,如指尖大,中陷不满,形若四方。亦有赤色者。豆荚状若老蚕形,故名蚕豆。”这里除“如指尖大,中陷不满,形若四方”比较接近蚕豆的特征,其余描写与救荒野豌豆的特征无异。所以蚕豆、救荒野豌豆需要细致区分,蚕豆的特征在于其种脐的宽度与种子的宽度相当。

  如果对蚕豆和救荒野豌豆稍有感性认识,就不会觉得蚕豆和救荒野豌豆相像,恐怕也就不会说出“其余描写与救荒野豌豆的特征无异”这样的话,难道“方茎,中空”不是野豌豆属中蚕豆明显的特征,难道救荒野豌豆也有这个特征?由此也可见名物考证之难,你必须要有对所考证的名物具备一定专门的知识才行,不然的话,对文献掌握得再多再滚瓜烂熟都没有用。

  救荒野豌豆这个名称在我看来有些怪异,因为这不像是原本的中文名,而是直译拉丁名。但是查拉丁名种加词sativa,意思是“栽培的”。那么救荒二字从何而来?翻书发现,《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野豌豆”可能都是该种,是否是按早出的原则,名称来自《救荒本草》的书名?可是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野豌豆呢?《中国植物志》中另有一种通用名为“野豌豆”的(Vicia sepium Linn.),“产西北、西南各省区。生于海拔1000-2200米山坡、林缘草丛。”看来并不是很普遍,那为什么偏偏把这种命名为“野豌豆”呢?实在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中国植物志》“救荒野豌豆”条下植物名称如下:
  41. 救荒野豌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大巢菜(本草纲目),薇、野豌豆(本草纲目),野菉豆(植物名实图考),箭舌野豌豆(华北),草藤(西北),山扁豆(河南),雀雀豆(江苏),野毛豆(浙江),马豆(云南),给希一额布斯(内蒙古),苕子(四川)

  这里的体例是:第一个是所谓通用名,后面的算是“别名”,括号内是说这个名字出于什么书或是什么地方的地方名。其中“野菉豆(植物名实图考)”莫名其妙,简直是活见鬼了!查《植物名实图考》,内容完全引《救荒本草》不说,连图都很像!画的植物明显是奇数羽状复叶,《救荒本草》校注者说是豆科木蓝属花木蓝,这个我判断不了,但可以肯定不野豌豆属。我怀疑编写者根本就没有看过《植物名实图考》。不是说《中国植物志》就不能有差错,实际上煌煌80卷126册中存在的差错恐怕不止以千计,但是如此低级的错误在国家级的植物志中出现,总是太不应该了吧。

  
  薇是野豌豆也未必就是的论,野豌豆属的救荒野豇豆、小巢菜可能都外来植物。
  薇的本义指卷须我也找不到依据。
  0298、四籽野豌豆
  四籽野豌豆,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一年生缠绕草本。
  拉丁名:Vicia tetrasperma (Linn.) Schreber

  2008年4月2日,寻雨老师在之江草木论坛发了一个帖《常见相近种区分要点之二(大巢菜、小巢菜、四籽野豌豆)》。从花、叶、卷须列出这3种常见野豌豆植物的区分要点,并配有照片。此时自己已经能从花来区别大、小巢菜,但对四籽野豌豆还不了解,也没有能细致观察叶和卷须的区别。
  翻检自己拍的照片和记录,在2007年3月31日看到过一种可能是野豌豆属植物,花大小介于大小巢菜之间,颜色也较特别。

  2009年初春,野豌豆属的幼苗长出来,自己还是不能判断是什么。
  2009年3月31日,在单位里面看到的野豌豆属的一种正开花,小小的紫色花常常两朵开在一起,但这时我又分不清小巢菜或四籽野豌豆了。查对《浙江植物志》,这种和2007年3月31日看到的那种一样,就是四籽野豌豆。
  之后一段时间,自己注意看小巢菜和四籽野豌豆的区别:花、卷须、果实。刚看到四籽野豌豆结出果实时,果然是四籽的。但到了普遍结果时,发现似乎5粒种子的也不少。
  2009年5月6日,在单位里一处听到有轻微的“咯”的声音。因为有了去年大巢菜的经验,就想到可能是四籽野豌豆(因为这一带都是这种)的果实裂开发出的声音。仔细看,亲眼看到了四籽野豌豆的荚果皮裂开、翻卷,将种子弹射出去。同时想到,四籽野豌豆的荚果皮开裂除了本身成熟了可能还与阳光的照射也有关系。之后看小巢菜的果实,也会同样地裂开、翻卷。四籽野豌豆和小巢菜果实裂开时发出的声音较之大巢菜要轻一些。

  2010年,继续观察比较常见的3种野豌豆属植物,自己归纳如下:
  大巢菜:花较大,紫红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很短,花一般1朵(也有2朵的,但少见);叶轴顶端卷须一般有2-3个分枝(以3分枝居多);荚果内有6-9粒种子,一般有7-8粒。
  小巢菜:花很小,淡紫色稀白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长,花一般3-4朵;叶轴顶端卷须一般有多个分枝(植物志上说是“羽状分枝卷须”);荚果内一般有2粒种子。
  四籽野豌豆:花小,紫色或蓝紫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相对来说很长,花一般1-2朵;叶轴顶端卷须单一或有分枝(不分枝居多),荚果内种子3-5粒,多为4粒。

  比较而言,这3种野豌豆属植物,我最喜欢的还是四籽野豌豆,因为它的花最漂亮。
  2010年4月16日中,发现四籽野豌豆大多数花都收拢了,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这说明我了解得还是不多。

  
  小卦兄新年快乐!
  0299、广布野豌豆
  广布野豌豆,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Vicia cracca Linn.

  说起来有些奇怪,我只见到过广布野豌豆一次,那是2006年3月27日,在金华通济桥北端西侧的一个建筑工地边上。当时已经认识大巢菜了,对这种叶子像大巢菜而花有一串的植物很是惊奇。
  广布野豌豆名字里有“广布”,大约是讲它分布很广,《浙江植物志》也说:“产全省各地。生于田边或草坡。”可是至少就我所见,它实在是不算“广布”。回想当初见它的地点,也是比较奇怪,难道它的种子可能是随着建筑材料带过来的?

  想弄清楚它名字的来源,不料,查拉丁名种加词cracca意思居然是大巢菜!那么,所谓“广布”究竟是从何而来?

  
  我曾向专家请教过这个问题,答曰自有其命名的规定。
  做为业余植物爱好者,我是觉得有些拉丁名的种加词不但未具有说明意义,有时反而造成误解。
  0300、赤豆
  赤豆,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
  拉丁名: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et Ohashi

  2004年到2006年,我每天上班要经过凤山街,有人在街东侧路边一段沿着围墙种着一溜某种豆。这种豆3出复叶,并不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田塍豆,开始自己以为是绿豆。后来看到它们开出黄花,花的形态有些奇怪,中间有部分曲卷着(术语说是:龙骨瓣曲卷)。等到结了荚果,有了种子,才知道原来这是赤豆。
  后来应该有多次见到赤豆或绿豆,但也没有认真去了解和区分。
  2007年,从《中国植物志》电子版中知道,赤豆和绿豆居然都是豇豆属。

  2014年8月23日,去安地镇小同村,见有有一种豆子在开花,仍是搞不清是赤豆还是绿豆。当晚在QQ群里请教,喜子老师说是赤小豆。之前自己还不知道赤豆、赤小豆是不一样的。
  查《浙江植物志》,区别大致如下:
  赤小豆“茎有时上部常成缠绕状”。
  绿豆“茎有时顶梢伸长成蔓生状”。
  赤豆直立,“通常在短日照下较矮小,而在长日照下显著增高。”
  又看《中国植物志》的豇豆属分种检索表和形态描述,找不到比较明显的区别之处,而且有些描述与《浙江植物志》并不一致,比如说赤豆是“直立或缠绕草本”。
  在网上查CFH(中国自然标本馆)和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的赤豆和绿豆照片,还是不得要领,再说这两个网站上的图片也不是完全靠谱。

  想起来可能是在2006年或2007年,自己曾经问过一位种地的人赤豆和绿豆外观上的区别。种的人自己种下去直到收获,总不会搞错的。可是我却没有一点记忆了,也找不到记录。

  2014年12月23日,又向一位种过的人请教,他说区别大致如下:
  赤豆:有藤,叶宽大,花黄色。
  绿豆:无藤,叶较窄,花白色。

  看来自己还是需要进一步地了解和观察。

  
  @药园 2015-01-05 14:03:57
  喜欢植物贴,mark
  -----------------------------
  谢谢你的喜欢。
  0301、赤小豆
  赤小豆,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et Ohashi

  2014年8月23日,去安地镇小同村,见有有一种豆子在开花,仍是搞不清是赤豆还是绿豆。当晚在QQ群里请教,喜子老师说是赤小豆。喜子老师是我一向信赖的,他的鉴定应该可信。在这之前,也看到有人提到赤小豆,可是我一直以为赤豆和赤小豆是同一种植物,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自己回头再查《浙江植物志》,豇豆属分种检索表如下:
  1、茎缠绕至少上部缠绕;栽培或野生。
  2、一年生栽培草本;荚果无毛。
  3、花黄色,长1-1.2厘米,荚果通常圆柱形,长6-8(-10)厘米,径约8毫米;茎被开展毛………………………………………………………………………………1、赤小豆
  3、花淡紫色,长2-2.5厘米;荚果线状圆柱形,长30-50厘米,径6-9毫米,稍肉质柔软;茎无毛…………………………………………………………………………2、豇豆
  2、一年生或多年生野生草本;荚果有毛或无毛。
  4、多年生草本;小叶片宽卵形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5厘米;花紫红色,龙骨瓣先端具喙;荚果长9-11厘米,被毛………………………………………3、野豇豆
  4、一年生草本;小叶片卵形至线形,长2-8厘米,宽0.4-3厘米;花黄色,龙骨瓣先端卷曲;荚果长3-5.5厘米,无毛………………………………………………4、山绿豆
  1、茎直立;栽培。
  5、荚果及植物体均被毛;荚果圆柱形,长6-9厘米,径约6毫米;种子绿色……5、绿豆
  5、荚果无毛;种子淡黄色、暗红色或乌黑色。
  6、茎至少上部被开展长硬毛;花黄色,长1-1.5厘米;荚果长5-8(-10)厘米,径5-6毫米。
  7、种子长圆形,长5-8毫米,宽3.5-6毫米,种脐不凹陷……………………6、赤豆
  7、种子长椭圆形,长6-8毫米,宽约3毫米,种脐凹陷……………………1、赤小豆
  6、茎无毛;花黄白色带淡紫色,长约2厘米;荚果长10-15(-20)厘米,径6-7毫米…………………………………………………………………………………7、饭豇豆

  形态描述中还说:“茎有时上部常成缠绕状……种子可供食用,但种皮较厚,品质不如赤豆,因此栽培较少”。
  我见到的这个,就是上部有些成缠绕状。
  又查了一些资料,对比赤豆、赤小豆和绿豆的照片。自己觉得还是不没有把握区分赤豆和赤小豆,只能留待以后观察。

  
  0302、绿豆
  绿豆,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一年生直立草本。
  拉丁名: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绿豆)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麨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甚是推崇。

  说起来有些尴尬,做为一个植物爱好者,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把握区分绿豆和赤豆。目前是根据种过的人的说法来区分:绿豆叶较狭,花黄白色;赤豆叶较宽,花黄色。自己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和图片,仍是不得要领。
  (参见青眼草木之“赤豆”。)

  
  0303、豇豆
  豇豆,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
  拉丁名: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

  相对绿豆、赤豆来说,豇豆比较容易辨认。它是缠绕藤本,种植的都有架子搭起来供它攀爬;花色有特点,是淡紫色;更不要说结出长长的荚果了。

  豇豆这个名称有些怪异,似乎不知所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此豆红色居多,荚必双生,故有豇、??之名。”那么原名“??”的意思就是“绛双”。
  夏纬瑛先生认为李时珍的解释是正确的。
  但是我看到的豇豆荚一般是淡绿色,似乎也不见得“荚必双生”,也许是地域、品种的区别?

  
  @小卦I 2015-01-10 23:41:58
  老豇豆荚内的豆子是有点绛红色,绛双的绛大概是指豆子,我们都把豇豆叫缸豆,正确的读音其实是江豆。

  -----------------------------
  豆子红色是不错。“双”不会是指豆子。
  金华话中缸、江读音是一样的,不过普通话我读成“缸豆”也有十几年了,汗!
  0304、野豇豆
  野豇豆,豆科(Leguminosae)豇豆属(Vigna),多年生缠绕草本。
  拉丁名:Vigna vexillata (Linn.) Rich.

  2009年8月31日,我在永康花街镇倪宅村的一处山脚见到一种正开花的豆科植物,它和一些鸢萝纠缠不清。似乎以前见过,但也不能肯定。
  2009年10月22日,在之江草木请教,网友yuanyi164143说:“是豇豆属的,可能为野豇豆。”自己查《浙江植物志》,觉得是野豇豆。
  2010年12月27日,把照片上传到CFH(中国自然标本馆),自己鉴定为野豇豆,可是自己的操作失误,或者是系统有问题,系统里显示的却是大籽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var. tsusimensisMatsum.)。
  2013年4月4日,CFH网站的管理员陈杉先生更正为野豇豆(Vigna vexillata (Linn.) Rich.)。

  没有把握自己是否在其他地方见过野豇豆。据《浙江植物志》说“产全省各地”,那么应该是分布普遍而且常见的吧。

  
  0305、紫藤
  紫藤,豆科(Leguminosae)紫藤属(Wisteria),落叶藤本。
  拉丁名:Wisteria sinensis (Sims) Sweet

  
  @小卦I 2015-01-13 19:30:20
  紫藤公园里常见,花期春天,还有变种白花紫藤。
  -----------------------------
  我们这边公园里如果有棚架,基本上都是种着紫藤。
  0306、野扁豆
  野扁豆,豆科(Leguminosae)野扁豆属(Dunbaria),多年生缠绕草本。
  拉丁名:Dunbaria villosa (Thunb.) Makino

  2014年9月27日,在安地镇里吴村附近的溪边见到一种还有残花的豆科植物,有些眼熟,但叫不出名字。它的三小叶中顶生的小叶菱形,还有一个小尖,比起我常见的豆科种植植物,叶形特征明显而且很可爱,大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它有些印象。
  2014年9月29日,自己查《浙江植物志》,是毛野扁豆。但是《中国植物志》中,它叫野扁豆。
  回想起来它算是常见的豆科野生植物,自己最初见到它是在金华蒋堂镇乌引工程的水渠边。后来大约还见到过几次,但是找不到记录。

  
  0307、菜豆(四季豆)
  菜豆,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属(Phaseolus),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
  拉丁名:Phaseolus vulgaris Linn.
  别 名:香菇豆、芸豆、四季豆、云扁豆、矮四季豆、地豆、豆角。

  我大约在2005年认识了四季豆的植株,说起来其实是见到了豆荚之后才知道是什么,光看叶,肯定还是分不清楚。之后2006年、2007年都经常见到它,后来好像见到的机会却少了,可能是自己不注意了吧。
  2007年,从《中国植物志》电子版中知道了四季豆的中文通用名是菜豆,属于豆科菜豆属。
  《中国植物志》所列菜豆别名有:菜豆(本草纲目),云藊豆(植物名实图考)。
  但是查《本草纲目》,翻来翻去也找不到“菜豆”,其他豆类也没有与菜豆相近的。
  《植物名实图考》中倒是有“云扁豆”:
  “云扁豆,白花,荚亦双生,似扁豆而细长,似豇豆而短扁。嫩时并荚为蔬,脆美;老则煮豆食之。色紫,小儿所嗜。河南呼四季豆,或亦呼龙爪豆。”

  
  0308、栗
  栗,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落叶乔木。
  拉丁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以我极有限的所见而言,栎属植物比较能体现“壳斗”二字,而栗属果实整个被毛刺包着,看不出“斗”的形态。但是因为这是青眼草木系列第一次写到壳斗科,所以就在这里说说自己对壳斗科的认识。
  壳斗科这个“壳”字,到底是念ke2还是qiao4?查了资料应该都可以,不管是念ke2还是念qiao4意思一样,反正我听圈内人都是念qiao4,这也算是行业内的一种习惯吧。
  所谓“壳斗”,《中国植物志》壳斗科的描述中说:“由总苞(involucre)发育而成的壳斗(cupula)脆壳质,木质,角质,或木栓质,形状多样,包着坚果底部至全包坚果,开裂或不开裂,外壁平滑或有各式姿态的小苞片。”这是很明显特征,科的中文名由此而来。按我所知和理解,壳半科植物大多又可以根据壳斗的质地和形态不同分为不同的属(当然还有其他如花序等的区别)。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到栗的果实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刺,看上去就像小刺猬一样,只记得当时的感觉是非常吃惊甚至可以说是震撼,又让我隐隐地感到自然的神奇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力。
  我确切地认识栗树,则大约是在2006年或2007年,可能是在金华北山上或金华汤溪镇附近的一处黄土丘陵上,栗树叶的特征比较明显,叶大而有光泽,叶齿的前端有小尖。
  2008年6月20日,在金华北山上第一次见到栗的花,是一根一根的(术语叫柔荑花序,好象当时刚知道这个名词不久),有些像毛毛虫,黄白色。这也出乎我的意料,这次我还见到栗叶上布满了虫瘿,看得我心里发毛,不过也愈发让我体会到自然造化的微妙无穷。
  之后多次见到栗树,都是零零星星种植的。
  2010年9月5日,在武义牛头山风景区见到山上成片种着栗树,果实累累。
  2010年10月22日,在单位外面看到板栗的果实裂开了,露出了里面褐色的坚果。想起张广天《老老嬷》歌词“树上的毛栗空罢”,原来是说毛栗果实裂开里面的种子掉下去了。按自然演化理论,栗的果实外面的刺也应算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自我保护方式,到种子成熟刺壳开裂让种子散播。可是栗的种子(坚果)本身外面就有一层坚硬的皮,足以保护里面的果仁,为什么还需要在更外层再多一道保护呢?所以我觉得自然演化还是充满了偶然,并非每一个变化都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

  写到栗树时,发现自己对它的花并不了解。于是查《中国植物志》:
  “雄花序长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5)朵发育结实,花柱下部被毛。”
  不怎么好理解。
  又查《浙江植物志》:
  “雄花序上每簇有雄花3-5朵;雌花生于雄花序的基部,常3朵集生于一总苞。”
  感觉比中志好懂,但也不是很明白。
  想起来查《中国植物志》栗属的描述:
  “花单性同株或为混合花序,则雄花位于花序轴的上部,雌花位于下部;穗状花序,直立,通常单穗腋生枝的上部叶腋间,偶因小枝顶部的叶退化而形成总状排列。”
  三者结合起来,再对照自己拍的照片,总算明白了。原来雌花是花序最下面那个看起来有些像缩小了的果实的东西。
  在我查对植物志的经历中,类似的情况有多次。单独看一本书一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可能还不能获得关于这种植物的所有信息,还需要从植物分类往上查看属、科的描述,有时可能需要多本书核对查看。这又似乎关系到植物志的体例问题。以上述为例,个人觉得《中国植物志》栗的形态描述有些地方是过于简单了,如叶缘、花序,都没有说得很明白。相对来说《浙江植物志》倒是更明白一些。
  《中国植物志》栗属的描述中还说:“本属植物的坚果外形与壳斗内坚果的数目有关,一壳斗内有一坚果的通常宽圆锥形;有三个坚果的其中间一个的二侧面的果壁平坦,我国古书籍称这个栗子为‘栗楔’”。
  《本草纲目》说:“栗之大者为板栗,中心扁子为栗楔。”
  栗楔这个称呼很有意思,对事物分辨命名到如此之细则更有意思。

  关于栗这个名称,说起来也颇有些意思。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栗,《说文》作?,象花实下垂之状也。”
  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中说:

  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树,是一种果实具有壳斗的山毛榉科(Fagaceae)植物。凡栗属(Castanea Mill.)植物之壳斗,都有若猬毛状之针刺,其所以名“栗”者,即与此有关。
  “栗”者,鬣之同音这。鬣为鬃毛之义,如马鬃亦曰马鬣,松树之叶作鬃毛之状,常二、三、五为一束,故有“二鬣”、“三鬣”、“五鬣”之说。今以一种植物之壳斗之具有刺毛者而名之曰“栗”,“栗”即“鬣”耳。

  实话说我认为夏先生有些武断,松针像鬃毛还说得过去,栗壳的刺好像外形与鬃毛差距还是很大的吧。

  《论语?八佾篇第三》: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我觉得宰我是在信口开河,但是从孔子的反应来看,似乎孔子认为宰我说的是事实,只是不该说出来。反正我是觉得宰我的说法很有意思,可惜只说了栗,没有说到松和柏(好像看到过松是公柏是伯的,恐怕是王安石式的解字)。

  
  0309、茅栗
  茅栗,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小乔木或灌木状。
  拉丁名:Castanea seguinii Dode

  2005年,我在金华罗店镇的山上一处拍到一种结有果实的树,当时自己以为是栗。在踏花行论坛请教,有老师说是茅栗,自己也记录了,算是知道了吧。其实当时自己对大多数树木根本没有感觉。
  之后几年,板栗见到过多次,也算是能认出来了。至于是否见到过茅栗,自己也没有把握。

  2012年4月27日,在永康大寒山见到一种长出柔荑花序的植物,自己猜可能就是栗子。之后在之江草木论坛请教,才知道是茅栗。
  2012年5月27日,在武义牛头山,见到茅栗在开花。因为之前刚在大寒山见过,有印象,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印象消磨,又忘记了。
  所以2013年10月20日和2014年8月13日,在金华北山上,都见到一种壳斗科植物,直觉不是板栗,不过也只能猜是茅栗,因为实在没有把握鉴定。

  写青眼草木到壳斗科栗属时,稍微理了下茅栗与板栗的区别:
  花序不太一样。
  花期不同:茅栗早,板栗晚。
  叶柄长短不一样:板栗长,茅栗短。
  果实外观差不多,茅栗略小。
  但自己觉得还是了解得实在不多。

  
  0310、青冈(附:褐叶青冈、云山青冈)
  青冈,壳斗科(Fagaceae)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常绿乔木。
  拉丁名: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

  褐叶青冈,壳斗科(Fagaceae)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常绿乔木。
  拉丁名: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na (A. Camus) Y. C. Hsu et H. W.

  云山青冈,壳斗科(Fagaceae)青冈属(Cyclobalanopsis),常绿乔木。
  拉丁名: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Blume) Schott.

  青冈这个名字大约从我开始学习辨识植物不久就知道了,也见过一些照片,可是很长时间都未能与实物对上号。
  2012年8月15日,在清凉峰风景区徽杭古道见到一种壳斗科植物,它的果实的壳斗既不像板栗也不像自己熟悉的白栎,是一圈一圈的。后来在之江草木论坛请教,景宁木兰老师说是褐叶青冈。
  2013年2月16日,金华北山上,见到一种叶子比较有趣的植物,叶上半部分近乎全缘,中部开始有粗锯齿。回家经人鉴定自己又粗查了之后觉得应是青冈栎(《中国植物志》名为青冈)。
  2013年7月30日,在温州泰顺乌岩岭看到一种壳斗科,有果了,叶有光泽,记得当时喜子老师说是云山青冈(不是太有把握)。
  自己对青冈属植物的记录,大致只有这些。
  到目前为止,自己对青冈属实在不熟悉,但这个属在壳斗科里种类较多(《中国植物志》说“我国有77种及3变种”,《浙江植物志》说浙江有8种),山上有不少,辨认植物是绕不过去的。自己根据植物志和亲眼所见,整理出来青冈属显见的特征如下:
  常绿;雄花序下垂;壳斗是一圈圈的,包住坚果的一部分。
  自己好像还未见过青冈的花序。因为不了解,就把三种并在一起写了。待以后见到多了,熟悉一些了,再分开记录吧。

  
  云山青冈
  0311、白栎
  白栎,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落叶乔木或灌木状。
  拉丁名:Quercus fabri Hance

  白栎是我接触最多的壳斗科植物,在金华一带,几乎可以说有山甚至是有小丘陵的地方就肯定有它,极为普遍。从自己刚开始学习辨识植物,就在山上见到了白栎,觉得它的果实和自己小时候就知道的杂子(音)有些像,但是比较长(那个“杂子”的坚果是近乎球形)。2006年,知道了它的名字。
  不久之后,又在网上看到一种与白栎很像的短柄枹栎,一下子又让我分不清了。像这种一开始以为自己知道了后来又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把握的情形,在我辨认植物过程中还有很多。在网上也见到有人讨论短柄枹和白栎的区别,大致是说叶缘的锯齿不一样。
  2009年5月17日,在之江草木论坛看到网友国道的一个帖《希望各位老师能谈谈短柄枹和白栎的区别》,景宁木兰老师回答如下:
  短柄枹:小枝较纤细,通常无毛;叶片边缘具粗锯齿,齿端腺体状,微内弯,叶背面通常被较稀疏的伏贴柔毛;分布于各个海拔段,在高海拔可以成为落叶阔叶林的建群种。
  白 栎:小枝粗壮,密被脱落性褐色毛;叶片边缘具浅波状钝齿,叶背面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海拔分布一般在700米以下。
  此时自己对植物的了解多少有些积累,一些术语也能理解。根据上述,翻检自己拍的照片,发现大多是白栎,少数是短柄枹栎。

  每年春天,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山上白栎长出了嫩绿色的柔荑花序和新叶,花序下垂,新叶斜着向下,错落之间,似有一种韵律。要看清(拍摄清楚)它的花并不容易,自己拍了很多照片,只有少数较清晰的,对照植物志的描述,似乎只能看到雄蕊,花被什么的不知道在哪里。另外,我似乎还没有见到过它的雌花。
  秋天,白栎结出果实,壳斗有鳞片,包住坚果约三分之一左右。与栗的壳斗明显不同,和青冈的壳斗则有些相似。

  《浙江植物志》只说白栎是落叶乔木,《中国植物志》则说“落叶乔木或灌木状”,我见到在贫瘠的山上以小灌木居多,似乎永远长不大,想来这可能与生境有很大关系吧?

  
  0312、乌冈栎
  乌冈栎,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拉丁名:Quercus phillyraeoides A. Gray

  2013年7月31日,在温州市文成县铜铃山景区看到一种叶子有些像龟甲冬青那样拱起但叶形大得多的树,一点感觉都没有(也就是说我连它是什么科都不能判断)。同行的大风兄告诉是乌冈栎。
  我不能确定之前是否见过乌冈栎,但这次留下的印象还是挺深的。
  据《浙江植物志》记载,栎属浙江有10种2变种,只有2种是常绿,乌冈栎是其中之一。
  2015年5月4日,在武义牛头山风景区,看到一种树,叶有光泽且叶背略拱,想起来可能是大风兄在温州文成铜铃山和我说过的乌冈栎。之后,又看到这种树,有干枯的花序,明显的下垂柔荑花序(浙江植物志说花期5月,看来是说得晚了)。

  
  0313、短尾柯
  短尾柯,壳斗科(Fagaceae)石栎属(Lithocarpus),常绿乔木。
  拉丁名: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 (Skan) Hayata
  注:名称按《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中国植物志》中文种名为港柯,属名柯属。

  壳斗科植物实在让我糊涂了很长时间,一方面是辨认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中文里壳斗科植物的名称很多,如:栎、枹、槠、栲、橡、柞、柯、槲、青冈……(较为生僻的还有栩、杼、棫等),往往所指不详,或相互交叉,弄不清谁是谁。对我来说,除了栗属植物相对简单,极为常见的白栎容易辨认,其他的都比较难,也许很多时候在山上就是“视之不见名曰夷”,比如石栎。
  2013年9月20日,在金华北山上见到一种壳斗科的植物,已经有果实了。回家自己查《浙江植物志》,应是石栎属,具体的种未确定。

  写青眼草木到壳斗科,想起来还有这种未确定种。2015年2月9日,在之江草木论坛请教,网友dpschzl说是:东南石栎(短尾柯)。
  查《浙江植物志》,东南石栎(棉栎)拉丁名是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Rehd.,但是《中国植物志》中的短尾柯拉丁名却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 (Skan) Hayata。按《浙江植物志》东南石栎拉丁名Lithocarpus harlandii反查,却原来是港柯(拉丁名)。
  《浙江植物志》东南石栎描述下有一句话:“在浙江的该种,过去均被错误鉴定为绵槠 L. henryi(seem.)RehD. et Wils.,而绵槠的一年生枝和花序轴均密被蜡质鳞秕。”
  又查《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没有东南石栎,只有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 (Skan) Hayata,并在后面标出《浙江植物志》的异名: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Rehd.。
  2月11日,之江草木论坛那个柯属的请教帖中,网友翁格榉回答:现在全部归并到港柯。

  自己根据《中国植物志》和《浙江植物志》整理出来柯属的特征有:雄花为柔荑花序,直立;常绿;叶螺旋状排列,一般全缘(无齿);壳斗杯状或盘状,内有1枚坚果。
  这对以后自己辨认柯属植物会有所裨益吧。

  
  0314、山桐子
  山桐子,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属(Idesia),落叶乔木。
  拉丁名:Idesia polycarpa

  2012年8月13日,在浙江省临安清凉峰风景区十门峡景区,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密密麻麻的果实。同行的专家说这是大风子科的山桐子。
  我就见过这么一次。

  大风子科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好奇。《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大风子”条下说:“能治大风疾,故名。”

  
  0315、柞木
  柞木,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柞木属(Xylosma),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
  拉丁名:Xylosma racemosum (Sieb. et Zucc.) Miq.

  2014年9月3日,在金华北山仙瀑洞附近,见到一种植物的幼苗,叶有光泽,枝上有长刺,但是自己对它一点概念也没有。
  2014年9月15日在“自然标本馆-第一群”QQ群里问,网友金龍说:像Xylosma congesta 柞木。
  自己查《浙江植物志》,应该是柞木。
  上面网友金龙给出的拉丁名与《中国植物志》的不一样,查了下,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按《中国植物志》,CFH(中国自然标本馆)则是Xylosma congesta (Lour.) Merr.,而《浙江植物志》则是:Xylosma japonica A. Gray。这大概属于植物命名方面专业的问题,我还是按《中国植物志》来吧。
  回想起来,自己以前似乎见过柞木,但是又找不到记录。

  关于“柞”字,有些来历,记得看到过的书上一般是指壳半科的某种植物,查了些资料: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柞木”:
  【释名】凿子木
  时珍曰:此木坚韧,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方书皆作柞木,盖昧此义也。柞乃橡栎之名,非此木也。

  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柞木”:
  柞木有两种:一种是养柞蚕的柞木,也即是山毛榉科(Fagaceae)的柞木(Quercus variabilis Bl.);一种是做木梳的柞木,也即是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的柞木[Xylosma japonicum (Walp.) A Gray]。这两种柞木迥然不同,而其名称各有来历。
  ……
  木名的“柞”,最早见于《诗经》。《诗经》的柞与养柞蚕的柞,是一事,即是李氏所谓橡栎之柞,也即是山毛榉科的柞。
  另一种木名的“柞木”,则见于《本草》。《本草》中的“柞木”,与做木梳的“柞木”是一事,即李氏所谓凿子木的柞木,也即是大风子科的柞木。

  夏先生上面说的Quercus variabilis Bl.,是壳斗科栎属栓皮栎。

  
  0316、五岭龙胆
  五岭龙胆,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Gentiana davidii Franch.

  2012年4月30日,大风兄带我走北山,第一次见到五岭龙胆。虽然之前已经见过很多照片,对它算是比较熟悉了。
  2012年5月27日,跟“行走金华”群走牛头山。看到较多五岭龙胆。同行的大风兄告诉我,遂昌某处山上的防火带上,全是这玩意。
  2012年9月6日,和大风兄走北山,看到五岭龙胆开花了。

  五岭龙胆是我见到的第二种龙胆属植物。第一种是灰绿龙胆(很长时间我都以为是笔龙胆),之后又见到了条叶龙胆(或龙胆)。2012年在四川九寨沟到黄龙的路上还见到了粉红色花的龙胆。至于龙胆属植物的照片,看到的就更多了。大致说来,龙胆属的特征比较鲜明。
  相比同属其他种,五岭龙胆的形态有些特殊。其他的龙胆属植物,叶或宽或窄,对生总是很明显。五岭龙胆的基部的叶呈莲座状,中上部的叶虽是对生,但疏密不一,让人看不出是对生。很多龙胆属的花,一眼就可以看出,可五岭龙胆的花,至少按我目前的水平,还看不出。也正因为特殊,所以让我印象深刻。
  2015年5月17日

  
  @15sixpence 2015-06-02 22:37:32
  太喜欢植物分类辨识,可惜看过记不住啊,留爪。
  -----------------------------
  喜欢就好:-)
  0317、灰绿龙胆(附:笔龙胆)
  灰绿龙胆,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Gentiana yokusai Burk.

  笔龙胆,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Gentiana zollingeri Fawcett

  实话说,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是十分有把握确定这种龙胆属植物具体的种,当前我是把它鉴定为灰绿龙胆,在以前很长的时间里,却一直当做笔龙胆。所以在叙述中,仍是按自己认知的顺序来称呼它。
  2006年4月15日,仲春时节,我在金华罗店镇一处山脚看到一种野生植物,植株很矮小,大概不超过10厘米,蓝色的花相对植株而言大得多,直径约1厘米。植株形态显得比较特殊,花的形状很有特点。当时觉得自然造化真让人惊叹。4月27日,再次去看了这种植物。
  2006年5月22日,请教(可能是在踏花行或山花论坛)后知道了笔龙胆这个名字。

  2010年3月26日下午,在单位的草坪上看到有笔龙胆,开着两朵花,这让我非常意外。下午晚饭前五点不到再去看笔龙胆,花已经缩了起来。次日早上八点左右去看,花没有开。接下来的日子,在草坪上发现越来越多的笔龙胆。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单位的草坪上会有这种植物,而且数量还不少。在单位周围的野地里寻找,就没有它们的踪迹。

  2012年6月5日,看《浙江植物志》龙胆属,觉得自己一向以是笔龙胆的也不一定就是,因为植株这么矮小的也有几种,如灰绿龙胆、华南龙胆。

  2013年5月4日,去看笔龙胆。花大多没有开放,注意到它们明显有分枝,《浙江植物志》说笔龙胆“茎通常单一,不分枝”,而灰绿龙胆“茎单一或自基部2-4要枝呈丛生状……上部可重复分枝”,这么说应该不是笔龙胆而是灰绿龙胆了?
  (以下称呼这种龙胆属植物为灰绿龙胆)
  2013年5月9日,中午十二点多去看灰绿龙胆,意外发现它们的果实(蒴果)开裂向两边张开。看照片才知道,果实裂开处露出里面的种子,开裂的两边还有半透明且带齿的翅。以前这么长的时间居然都没发现这现象。

  龙胆属植物,我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这种目前称之为灰绿龙胆的。2012年4月30日,在金华北山见到了五岭龙胆。2012年10月20日,在东白山见到了条叶龙胆。2012年7月,在九寨沟和黄龙旅游时见到过一种或几种龙胆属植物。至于照片,就见到太多了。龙胆属植物的花特征鲜明,容易辨认。

  龙胆这个名字让我感觉有几分神异。
  《开宝本草》说:“叶如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
  但是“叶如龙葵”让人费解。
  夏纬瑛先生《植物名释札记》中有详细的论说,最终的结论是:
  “方术之家,故弄虚言,示其药物之名贵,往往称龙道凤,如‘龙须’、‘凤尾’之类,在在皆是。‘龙胆’该当也是此类,实即以其根苦如胆,而漫称‘龙胆’耳。“
  虽然夏先生这么说,我还是觉得龙胆这个名字实在是好。

  
  0318、条叶龙胆
  条叶龙胆,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awa

  2012年10月20日,在东阳与诸暨交界处的东白山山顶,正转来转去在看植物。遇到一位女士也在拍花,我告诉她沙参属和瞿麦。不久后,她发现了路边草丛中一种正开花的植物,让我过去看。原来是一株自己没有见过的龙胆属植物,植株相对自己熟悉的灰绿龙胆要大了很多,当时自己判断可能就是龙胆或条叶龙胆。
  回家查《浙江植物志》,根据叶形判断,觉得是条叶龙胆。
  到目前为止,我只见到它一次。

  
  0319、双蝴蝶
  双蝴蝶,龙胆科(Gentianaceae)双蝴蝶属(Tripterosperm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Tripterospermum chinense (Migo) H. Smith
  注:《中国植物志》名为双蝴蝶,《浙江植物志》名为华双蝴蝶。

  自己刚开始学习认识植物不久,在《浙江省金华地区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上看到一种植物叫斑叶蔓龙胆(肺形草),叶形、花形都很奇特,让我很是向往。

  忘了是什么时候,在某个论坛里看到华双蝴蝶的照片,它的基生叶和花都让我惊艳。(但是自己没有把它与斑叶蔓龙胆联系起来)

  2012年4月30日,第一次和大风兄走北山,见到了华双蝴蝶。虽然这时它们只有基生叶,蔓茎还没有长出。但已经足够让我惊喜了。
  之后北山爬得多了,见到了双蝴蝶基生叶中间长出蔓生茎,缠绕在其他植物上。见得多了,感觉上也没有当初那么新奇。可是在2012年,因为错过了花期,始终没有见到它的花。
  直到2013年10月20日,一次偶然的出行,我终于在北山上看到了华双蝴蝶的花。

  后来偶尔翻《浙江省金华地区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看着斑叶蔓龙胆(肺形草)的线描图,突然明白原来就是双蝴蝶。

  很喜欢双蝴蝶这个名字,觉得很有味道。顺便说说,围棋定式有个叫双飞燕,名称也让人印象深刻。

  《植物名实图考》卷之六载有双蝴蝶:
  “双蝴蝶,建昌山石向阴处有之。叶长圆二寸余有尖,二四对生,两大两小。面青蓝有碎斜纹,背红紫有金线四五缕,两长叶铺地如蝶翅,两小叶横出如蝶腹及首尾。短根数缕如足,极为奇诡。捣敷诸毒,见日即萎。”
  这样的描述相较植物志的形态描述而言也许不够严谨,但在我看着要有趣得多。不过,“两长叶铺地如蝶翅,两小叶横出如蝶腹及首尾。短根数缕如足”,这样翅、腹、首尾、足俱全,可能附会得过多了。按这么理解,那就是“单蝴蝶”而不是“双蝴蝶”了。另外,从上面的描述来看,也许吴其濬并没有见过双蝴蝶的花,可能他以为两大两小的4片基生叶,就是双蝴蝶的全株了。

  
  @小卦I 2015-06-21 20:24:15
  龙胆科有这么多种,学习。
  -----------------------------
  浙江不多的,《浙江植物志》记载,浙江龙胆属有7种。
  《中国植物志》说:“我国有247种,遍及全国,大多数种类集中在西南山岳地区,主要生长在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和灌丛中。”
  这个比较吓人。
  0320、细茎双蝴蝶
  细茎双蝴蝶,龙胆科(Gentianaceae)双蝴蝶属(Tripterosperm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Tripterospermum filicaule (Hemsl.) H. Smith

  2012年5月27日,跟着行走金华群的大队伍走武义牛头山。看见一种植物的幼苗,叶面3条主脉,叶背紫红色。我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也就是说连科都判断不出来),同行的大风兄说可能是一种过路黄。
  回家看照片,想起来在之江草木看帖时似乎见过这种植物,查《浙江植物志》,觉得可能是福建过路黄或紫脉过路黄。
  6月5日,在QQ群巡山群请教,网友吉土说是双蝴蝶属,喜子老师说是细茎双蝴蝶,还说“相信我,没错的”。呵呵,喜子老师我是一向信任的,我当然相信了。

  到目前为止,我就在牛头山见过细茎双蝴蝶一次。

  
  0320、浙江獐牙菜
  浙江獐牙菜,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Swertia hickinii Burk.

  2006年10月29日,在金华汤溪九峰山风景区中见到一种开花的植物,花5瓣,白色有紫纹,花瓣上还有细长流苏状的毛,显得非常奇异。当时自己刚开始学习辩识植物没多久,对它全无感觉。
  奇怪的是,之后很长的时间也没有到论坛去请教这种植物,所以也谈不上了解。
  大约是2012年,整理历年拍的照片(为了上传到CFH),才又见到它。这时我已经在网上多次见过獐牙菜和浙江獐牙菜的照片,有些印象,但拿不准是哪一种。查《浙江植物志》和CFH(中国自然标本馆)的照片,确认是浙江獐牙菜。

  说起来这种植物也不算稀罕,但是我就见过一次。至于属长獐牙菜,《浙江植物志》说“产全省各山区”,可我偏偏缘悭一面。

  
  0322、建德獐牙菜
  建德獐牙菜,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
  拉丁名:Swertia jiendeensis Y.Y.Fang

  2012年8月13日,在浙江临安十门峡景区见到建德獐牙菜。当时是黄山梅老师说了才会注意到,若是我自己见了,咋一看还当成小飞蓬之类的东西。

  整理照片时才发现在可检索的《中国植物地》和《浙江植物志》中均找不到建德獐牙菜,这可让我纳了闷了。辗转求教,才在《浙江植物志》第五卷“补遗”中找到了它,因为资料缺乏,干脆抄录如下:

  建德獐牙菜
  Swertia jiendeensis Y.Y.Fang(龙胆科)
  一年生草本,植株明显无毛。茎直立。高30-55厘米,四棱形,直径约3毫米;分枝及小枝具狭翼。叶对生,叶片披针形,长1.7-4.2厘米,宽0.3-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具3脉。聚伞花序在分枝或小枝顶端着生;花梗四棱形,长4-15毫米;花常4数;花萼比花冠长,稀短于花冠,4深裂,2大2小,萼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0.7-1.5厘米,宽0.1-0.3厘米;花冠淡黄色,具黄褐色腺纹,4深裂,花冠裂片椭圆形,长0.8-1厘米,宽3-3.5毫米,先端渐尖,内面基部具有2个狭长圆形腺窝,边缘有流苏状毛;雄蕊4,比花冠短,花丝近基部扩大,长约4毫米,花药箭形,长约1.6毫米;子房狭卵形,长4-5毫米,柱头短,顶端2裂。蒴果无柄,长约1.1毫米,有多数圆球形种子,直径0.6-0.8毫米。花果期10月。
  产建德莲花。生于山坡灌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建德。
  本种与美丽獐牙菜相似,但后者花冠基部仅有一个圆形腺窝,上侧有齿毛并覆盖有一小形边缘具纤毛的膜质鳞片为不同点。

  拉丁名中的命名人Y.Y.Fang是方云亿先生。

  奇怪的是,网上居然找不到建德獐牙菜的照片。在CFH(中国自然标本馆)也仅有我发的一张照片。

  
  0323、野老鹳草
  野老鹳草,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 ),一年生草本。
  拉丁名:Geranium carolinianum Linn.

  起初,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有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有上帝的话,那他一定是个几何大师、雕刻大师(当然信上帝的人都知道他老人家是万能的)。在看的野老鹳草叶形时,我就有这样的想法。野老鹳草的叶子有5~7深裂,每裂片再有3~5浅裂或中裂,看着这种微妙复杂的造型,我就这么想。深一层说,因为我不信上帝,所以真不知道自然造化还会有什么千变万化,而那决不是单一的角色能够胜任的。

  野老鹳草据我所见是极常见的杂草,它也是我辩识植物以来较早认识的植物。因为实在寻常,以至于后来对它有些视而不见了(2014年自己的记录中就没有它)。

  最初是2005年在金华劳动路边的草坪上(站前变电所外)看到野老鹳草(其实应该说是注意这种植物,因为之前肯定看到过,只是没有留意而已)。2006年1月在踏花行论坛请教后知道名字。2006年2月21日,在金华金衢路山嘴头一带的路边第一次看见它的花,它们在早春开花。
  后来就发现野老鹳草挺多的,几乎随处可见,实在是寻常不过。

  2008年5月13日,我看到野老鹳草进入暮年了,叶子和果实都呈现一种秋天般的红色,有些果实甚至已经成熟到黑了。野老鹳草种子的样子很有特点,按《中国植物志》老鹳草属描述是“蒴果具长喙,5果瓣,每果瓣具1种子,果瓣在喙顶部合生”,按我业余爱好者的眼光看去就是一根比较粗的针。因为野老鹳草的果实经常两两而生,所以它有个别名:两支蜡烛一杆枪,非常形象。

  检视自己拍过的照片,发现在2006年12月就见到过野老鹳草的幼苗,它的子叶形状像苹果,与成年植株的叶似乎没有丝毫的相似。当时可能是严寒,它们的子叶都如暮年的叶,是红色,真叶则是淡紫红色。

  
  0325、老鹳草
  老鹳草,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老鹳草属(Gerani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2012年8月12日,在清凉峰十门峡景区,见到一种老鹳草在开花。后来听到有人说是东亚老鹳草。8月14日,在徽杭古道,又见到几处这种老鹳草。8月16日,在栈岭湾,见到老鹳草属一种,自己猜可能就是属长。
  不久后,在之江草木论坛发帖汇报清凉峰植物,自己标做东亚老鹳草。我所敬佩的网友老蒋说:老鹳草,不像东亚。
  当时自己查了《浙江植物志》,然而限于自己所知所见实在有限,仍是不甚了了。

  2012年9月6日,在金华北山上见到老鹳草属的一种,当时能肯定不是自己常见野老鹳草,那么可能就是老鹳草或东亚老鹳草吧?回家查《浙江植物志》,觉得应该是属长老鹳草,理由是:叶3裂,花淡红色。

  写青眼草木到老颧草属,觉得自己对这一属不了解,又查《浙江植物志》,说“浙江有2种,1变种。”分种检索表如下:
  1、一年生草本;叶片5-7深裂,裂片再3-5浅裂至中裂,小裂片线形,全缘……野老鹳草
  1、多年生草本;叶片3-5深裂,裂片宽卵形至菱状卵形,边缘具锯齿。
  2、叶片(3-)5深裂,先端钝或急尖;花紫红色………………………………东亚老鹳草
  2、叶片3裂,先端渐尖;花淡红色……………………………………………………老鹳草

  然后在CFH网站查看照片,大致对这3种能够区分了,老鹳草和东亚老鹳草的叶形差别还是比较大。然而CFH网站中东亚老鹳草的照片中鉴定错误的也不少。再看自己的照片,拍的最多的当然是野老鹳草,可是似乎还没有拍到过东亚老鹳草。

  
  @巷底臭椿 2015-07-03 10:03:02
  青花君,请教一下这种植物的名称,图是刚拍的,上班路上有三五处,谢谢
  -----------------------------
  美洲商陆,也叫垂序商陆,因为它的花序大多下垂。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
  我这里美洲商陆非常多,甚至高山上也有。
  果实形状确实有些像南瓜。
  @真希望快乐 2015-07-04 16:17:11
  看青花瓷的连载真是种享受,又能学到不少知识。一直做个潜水者,以后一定要顶帖。
  -----------------------------
  谢谢鼓励!
  我只是记录自己见到的植物。欢迎常来看看:-)
  0325、香叶天竺葵
  香叶天竺葵,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天竺葵属(Pelargonium),多年生草本。
  拉丁名:Pelargonium graveolens L'Hér.

  忘了最早是什么时候在哪儿看到它,模糊的记忆中,似乎当我见到它时,已经在哪个论坛中见过它的照片了。
  2007年5月7日,在金华凤凰花园的某幢楼前见到了一种正在开花的种植植物,叶细碎分裂,毛茸茸的。凭印象觉得就是驱蚊草。8月13日,在原生植物论坛请教,有网友告诉果然是驱蚊草。
  之后,经常见到驱蚊草。它的气味我觉得很像李字牌蚊香,并不好闻。
  2008年9月16日,在上海植物园又见到驱蚊草,与平时自己所见零星种植的不同,这里是在地上种了一小片。

  上网查驱蚊草的资料,它的来历比较复杂,而且有些奇特。有资料说:
  “驱蚊草也叫避蚊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常年散发柠檬香味,不仅有驱蚊效果,并有净化空气作用。驱蚊草在气温-3℃以上能生存,气温越高,香味越浓,驱蚊效果越好,也可盆景栽培。驱蚊草是由荷兰遗传学家迪克将原产于非洲的天竺葵用基因融合技术将香茅草中的香茅醛导入,培养成具有驱蚊作用的驱蚊草。随后,迪克在美国成立了基因公司,大规模推广这一技术,以后又传到日本、澳大利亚等。”
  另一则资料说:
  “蚊净香草是真正的驱蚊植物。它是被改变了遗传结构的芳香类天竺葵科植物,近年才从澳大利亚引进。该植物耐旱,半年内就可生长成熟,养护得当可成活10-15年,且其枝叶的造型可随意改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蚊净香草散发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柠檬香味,在室内有很好的驱蚊效果,对人体却没有毒副作用。温度越高,其散发的香越多,驱蚊效果越好。据测试,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净香草,可将面积为10平方米以上房间内的蚊虫赶走。另外,一种名为除虫菊的植物含有除虫菊酯,也能有效驱除蚊虫。”

  总之它不是自然演化形成的植物,而是人工干预的产物。

  2011年,把自己拍的照片上传到CFH,系统自动给出的名字却是香叶天竺葵。
  CFH百科香叶天竺葵的描述如下: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状,高可达1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肉质,密被具光泽的柔毛,有香味。叶互生;托叶宽三角形或宽卵形,长6-9毫米,先端急尖;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被柔毛;叶片近圆形,基部心形,直径2-10厘米,掌状5-7裂达中部或近基部,裂片矩圆形或披针形,小裂片边缘为不规则的齿裂或锯齿,两面被长糙毛。伞形花序与叶对生,长于叶,具花5-12朵;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边缘具绿毛;花梗长3-8毫米或几无梗;萼片长卵形,绿色,长6-9毫米,宽2-3毫米,先端急尖,距长4-9毫米;花瓣玫瑰色或粉红色,长为萼片的2倍,先端钝圆,上面2片较大;雄蕊与萼片近等长,下部扩展;心皮被茸毛。蒴果长约2厘米,被柔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