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7、救荒野豌豆(大巢菜)
救荒野豌豆,豆科(Leguminosae)野豌豆属(Vicia),一二年生草本。
拉丁名:Vicia sativa Linn.
我在2005年知道它的时候,网上指教的老师说叫“大巢菜”,就一直这么叫。后来有了《中国植物志》电子版,查到称为救荒野豌豆,那就按照权威的来吧,虽然不是说权威就不会出错。不久后,在《浙江植物志》电子版中看到又叫大巢菜。一个是国家级,一个是省级,而采用的通用名不同,我又觉得救荒野豌豆、大巢菜都可以算是Vicia sativa Linn.这种植物的中文通用名吧。对我来说,两个名字都有些意思,“救荒”有些悲悯的意思在,让人感动;而“巢菜”两字,虽然不知所以,反正总是觉得很有味道。
我第一次对救荒野豌豆(大巢菜)有印象是在2004年的春天,当时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忙着搞卫生,发现单位里的草坪上长满了一种野草,嫩嫩的,有些蔓生的意思。单位的规定草坪上不能有杂草,于是大家一起拔,这草很容易拔起,挺大的一片,大约半来个小时就拔光了。
接着发现这玩艺儿很多,草坪上很容易生长。早春的时候,似乎随处可见它们生气勃勃地生长,长成一片一片悦目的绿色,很养眼。就想:干脆把它做为草坪草也很不错的吧。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种草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印象了,按说小时候家里养兔子的时候,经常去割草,我对常见的野草多少还是有些熟悉的,如狗尾巴草。
认识了大巢菜之后,开始注意观察它,正好单位对面一块的草坪上很多,就经常去看看。之后上班的地点换了几次,还是经常能见到它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试着用术语来描述:
双数羽状复叶,叶端截形或者微凹,顶端有一个小尖。叶轴的顶端有卷须,向前向上伸展或探索。花是紫红色,长在叶腋。豆荚内有多粒种子。
我还曾仔细观察过它的叶形,叶尖有截形的、有微凹的、有小尖的,以为从这里能区分不同的种,查《浙江植物志》才知道它的叶形变化很大,所以单凭叶形并不能区分。
由大巢菜连带着,又发现和知道了几种野豌豆属的植物,在金华一带,我常见到的还有小巢菜、四籽野豌豆。见到的次数多了,又了解一些相关的植物知识(所谓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相结合),慢慢地也就不难区分,我观察到的区别如下:
大巢菜:花较大,紫红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很短,花一般1朵(也有2朵的,但少见);叶轴顶端卷须一般有2-3个分枝(以3分枝居多)。
小巢菜:花很小,淡紫色稀白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长,花一般3-4朵;叶轴顶端卷须一般有多个分枝(植物志上说是“羽状分枝卷须”)。
四籽野豌豆:花小,紫色或蓝紫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相对来说很长,花一般1-2朵;叶轴顶端卷须单一或有分枝(不分枝居多)。
野豌豆属还有一种广布野豌豆,它的花和救荒野豌豆(大巢菜)差不多大,但是一串开在一起,我只在金华婺江西路通济桥头处见过一回。顺便说说,“广布”这种种加词有些莫名其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至少就我所见,广布野豌豆根本不“广布”。
2008年5月6日,走在单位南边围墙外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听到路边草丛里不时传来“咯”的声音,如缕不绝,不知怎么回事,以为是某种虫子发出的声音。9日,一位同事告诉我,前两天路边草丛里听到的“咯”的声音,是大巢菜的种子炸裂的声音,我听了将信将疑。12日,自己再到听到怪声的地方,仔细观察,并用手捏大巢菜的果实,证实了前两天路边草丛里听到的“咯”的声音,确是大巢菜的种子炸裂发出的。大巢菜的荚果成熟后变成黑色,到了某个时候,荚果的皮沿中线裂开,两半各自分别向左向右强烈地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同时把黑色的种子发射出去,“咯”的声音,正是荚果的皮裂开时发出的,仔细地听,还有细微的“嗖”声,这是种子射出时发出的。这个发现在我认知植物的过程算是比较大的事情。很久之后,有次偶然查资料才知道,这种现象术语叫“炸荚”。
《诗经》中有“薇”(《召南?草虫》、《小雅?采薇》),《史记?伯夷列传》也说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薇这种植物,有说指野豌豆属(更有言之凿凿说就是大巢菜即救荒野豌豆),有说是紫萁(《毛诗品物图考》图版,源头可能是朱熹)。
我想似乎在很多情况下,现在的人对《诗经》、《史记》等那个时代的古籍中提到的植物如果产生了疑义、分歧,想要搞清楚究竟是哪一种还是很困难的吧,或者有时干脆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什么必要非得弄清楚,实在弄不清楚的,不如阙疑。因为那时候提到植物,一般不会有形态描述,也没有图(当然不要说照片了),这样就基本难以确定是什么植物。还有那时候对植物分类远没有现在这么细致,有时所指的植物可能本来就并不很精确。再说本草书籍刚出现时,就算是《神农本草经》,也没有对药品的形态描述。词典如《尔雅》之类,描述又往往很简单。本草书中有较详细的形态描述是比较迟了,有图则更晚。从中也可以看出,认知也是一个慢慢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这方面,我比较欣赏台湾的《诗经植物图鉴》作者潘富俊的态度,提出可能,不确定就是不确定。
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朱熹与方以智的薇》,洋洋洒洒说了很多。以我的所知来看,作者对文献是熟悉的,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而对具体的植物辩识,则尚未入门。文中有这么一段:
在此有一点要特别点明:野豌豆属的“薇”与蚕豆植株再像,也不会相混,因为蚕豆是野豌豆属中唯一没有明显卷须的物种,而“薇”本义正是卷须。不注意卷须,则蚕豆与野豌豆常被混淆。例如游修龄先生《论蚕豆的起源和传播问题》一文盛赞北宋苏颂的《图经本草》对蚕豆的描写准确:“蚕豆,方茎,中空。叶状如匙,……背白青,柔厚,三月开花,如蝶,背白色。结角连缀,如大豆。颇似蚕形。荚青,老则黑。实黄色,如指尖大,中陷不满,形若四方。亦有赤色者。豆荚状若老蚕形,故名蚕豆。”这里除“如指尖大,中陷不满,形若四方”比较接近蚕豆的特征,其余描写与救荒野豌豆的特征无异。所以蚕豆、救荒野豌豆需要细致区分,蚕豆的特征在于其种脐的宽度与种子的宽度相当。
如果对蚕豆和救荒野豌豆稍有感性认识,就不会觉得蚕豆和救荒野豌豆相像,恐怕也就不会说出“其余描写与救荒野豌豆的特征无异”这样的话,难道“方茎,中空”不是野豌豆属中蚕豆明显的特征,难道救荒野豌豆也有这个特征?由此也可见名物考证之难,你必须要有对所考证的名物具备一定专门的知识才行,不然的话,对文献掌握得再多再滚瓜烂熟都没有用。
救荒野豌豆这个名称在我看来有些怪异,因为这不像是原本的中文名,而是直译拉丁名。但是查拉丁名种加词sativa,意思是“栽培的”。那么救荒二字从何而来?翻书发现,《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野豌豆”可能都是该种,是否是按早出的原则,名称来自《救荒本草》的书名?可是为什么不直接命名为野豌豆呢?《中国植物志》中另有一种通用名为“野豌豆”的(Vicia sepium Linn.),“产西北、西南各省区。生于海拔1000-2200米山坡、林缘草丛。”看来并不是很普遍,那为什么偏偏把这种命名为“野豌豆”呢?实在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中国植物志》“救荒野豌豆”条下植物名称如下:
41. 救荒野豌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大巢菜(本草纲目),薇、野豌豆(本草纲目),野菉豆(植物名实图考),箭舌野豌豆(华北),草藤(西北),山扁豆(河南),雀雀豆(江苏),野毛豆(浙江),马豆(云南),给希一额布斯(内蒙古),苕子(四川)
这里的体例是:第一个是所谓通用名,后面的算是“别名”,括号内是说这个名字出于什么书或是什么地方的地方名。其中“野菉豆(植物名实图考)”莫名其妙,简直是活见鬼了!查《植物名实图考》,内容完全引《救荒本草》不说,连图都很像!画的植物明显是奇数羽状复叶,《救荒本草》校注者说是豆科木蓝属花木蓝,这个我判断不了,但可以肯定不野豌豆属。我怀疑编写者根本就没有看过《植物名实图考》。不是说《中国植物志》就不能有差错,实际上煌煌80卷126册中存在的差错恐怕不止以千计,但是如此低级的错误在国家级的植物志中出现,总是太不应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