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我的《尚书》我做主--带你看懂“天书”(连载)

  
  第一篇 虞书

  射天郎曰:《虞书》,有虞之书也!

  《虞书》5篇全是后人追述的,内容是讲述帝舜和他的盆友们的事情,主人公是舜。舜相传出于有虞部落,大号姚重华,他的家族在古代一般被称为虞姚氏。
  帝舜是上古五帝的最后一名,按说属于传说时代,古人或者是为了与《夏书》、《商书》和《周书》对应,或者是相信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前王朝时代的“有虞朝”,故名《虞书》。

  在贫僧看来,这5篇文章都是山寨货,当然内容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所以定位为传说最适合。作书者TMD能于初一胡编乱造,贫僧就有权在十五轻松解说。
  认真你就输了!
  
  ◆尧典第一

  【尧典要意】

  射天郎曰:本篇的核心是追溯帝尧破格赏识虞舜童子的故事。“典”并非前人宣扬的经典,实际上应该理解成传说或典故。《尧典》就是“尧的故事”或“尧的传说”,故事的核心线索则是围绕着虞舜。
  
  【原文】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序文说明】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2)。将逊于位(3),让于虞舜,作《尧典》。
  (1)聪明:听力好为聪,视力好为明。这里是形容帝尧博闻多识。
  文思:陆德明以为“经天纬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就金文和上古文而言,文一般是指与“武功”相对的“文德”,即非军事的教化或治理之功,可引申为有知识和智慧。思,更大的可能是助词,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很常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这句一般解释为光辉占据天下的意思;也有学者主张“光”通“广”,当理解为广宅天下。宅,宅而有之。
  (3)逊:让、退让。

  序文的含义为:从前的帝尧,体人善任有智慧,光辉的德行充满天下。老来准备退休时,将帝位禅让给了虞舜。《尧典》就记载了这件事。
  
  【正文注释和译文】

  曰若稽古帝尧(1),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2),允恭克让(3),光被四表(4),格于上下(5)。克明俊德(6),以亲九族(7)。九族既睦,平章百姓(8)。百姓昭明(9),协和万邦(10)。黎民于变时雍(11)。
  ---------------------------------------------------------------------

  (1)旧解“曰若”为发语的助词组合,有误。曰,说,传说。若,此、这样。稽,考察。古帝,“古”通“故”,当古理解也通顺。尧,唐尧。
  (2)断句当为“钦、明、文、思、安安”或“钦、明、文思、安安”。 钦,敬、谨慎。明,善察;很可能通“黾”,黾勉、勤奋。安安,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为名词,动宾组合,可理解为态度温和。
  (3)允,诚实。恭,敬事为恭。克,能、能够。让,推贤尚善。
  (4)光,光德,或解通“广”。被,覆盖、蒙罩。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
  (5)格,至、到达。上下,借指天地之间。也有儒者理解“格”为分类、区别,类似“格物”之“格”;“上下”即分其等级也;但不够通顺。
  (6)克,能。明,彰明、使大。俊德,德才兼备的俊彦。
  (7)九族,同族。亲九族,使九族亲睦。
  (8)旧解“平”为辨别;实际上与下一段落的“平秩东作”、“ 平秩南为“、“平秩西成”、“ 平在朔易”诸句联起来判别,“平”当理解为治理或管理才妥当。章,彰显、使明显。百姓,百形容多,姓指姓氏;这里的百姓实际指百官之族姓或诸多姓氏的官长们。
  (9)昭,还是明的意思。昭明,理解为懂道理、做事有分寸最佳。
  (10)万邦,万国,用于指天下。
  (11)黎民,众民,指普通民众。变,从无到有为变。时,通“是”,这样、这样的。雍,和谐、和睦。
  ---------------------------------------------------------------------

  传说从前的帝尧是这样的,他名叫放勋,一向恭敬、善察、智慧、高尚、待人温和,具有诚实、敬业、尚善、谦让的美德,因而德音广布四方远地,美名洋溢天地之间。他善于任用人才,从而族人心悦诚服。同族和睦无间,于是进一步治理教化众多异姓之族。众多姓氏的尊长们都明白事理了,于是天下万邦和谐相处。最后,连普通民众也被感化得风俗大和。
  
  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民时(4)。
  分命羲仲,宅嵎夷(5),曰旸谷(6)。寅宾出日(7),平秩东作(8)。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11)。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
  申命羲叔,宅南交(14)。平秩南为(15),敬致(16)。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19)。厥民因(20),鸟兽希革(21)。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22)。寅饯纳日(23),平秩西成(24)。宵中(25),星虚(26),以殷仲秋(27)。厥民夷(28),鸟兽毛毨(29)。
  申命和叔,宅朔方(30),曰幽都(31)。平在朔易(32)。日短,星昴(33),以正仲冬(34)。厥民隩(35),鸟兽氄毛(36)。
  帝曰:“咨(37)!汝羲暨和(38)。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39),庶绩咸熙(40)。”
  ---------------------------------------------------------------------

  (1)羲和:羲氏与和氏,相传均为重黎的后代。也有人理解指羲和之族,《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外有羲和之国,羲和是帝俊的妻子,被认为是太阳之母或太阳神。《楚辞.离骚》有云: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屈原也认为羲和是一个人,是太阳的车夫。
  (2)钦,敬。若,此、这。昊天,广大的上天。
  (3)历,推算历法。象,观测取象。
  (4)授,交付。时,时令。
  (5)宅,居住。嵎夷,通常理解为海隅之夷,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东边极远之处的夷人。
  (6)旸谷,古地名,具体所在搞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指今日照的汤谷。
  (7)寅宾,恭敬迎接。出日,东升之日。 (8)旧解本句为辨别观测东方的日出;平,观测、辨别;秩,理顺;东作,太阳东升。个人以为,实际指的是管理指导东方的农事;平,管理、指导;秩,理顺;东作,东方春耕之事。对比下文的“平秩南为”、“平秩西成”和“平在朔易”,明显是指农事而非日象。 (9)日,白天。中,不长不短。日中实际是指春分时节昼夜相等的现象。
  (10)星鸟是鸟星在空的意思。鸟,鸟星,指南方朱雀七宿。
  (11)参阅“以正仲夏”(19),殷还是正的意思。古人称历法为正,有夏正、周正等说法。仲春指春分。 (12)厥,通“其”。析,旧解人们散开,准确说是指大家为春耕散开在田地里。
  (13)孳(zī)尾:交尾,繁殖。
  (14)南交:一说指南方日月交接的明都之处,一说指交趾。 (15)有的版本作“平秩南讹”;南为(讹),南方的农事。
  (16)敬,恭敬欢迎。致,指太阳向北回归线移动。
  (17)永,长。
  (18)火,“大火”,即心宿二,天蝎座α星,古人将天蝎座归为东方苍龙七宿。
  (19)仲夏,夏至。
  (20)希革,同“稀革”,革指鸟兽的羽毛和皮毛。
  (21)旧解“因”为登高或居住高处,不通。应该是通“荫”或“阴”字。
  (22)昧谷,古地名,太阳落山之处(暗黑之谷)。具体所在不详。
  (23)寅饯,恭敬送行。纳日,太阳落山。
  (24)西成,西方的农作物成熟及收获。
  (25)宵,夜晚。中,不长不短。这句还是指昼夜相等现象。
  (26)虚,虚星,北方玄武七星之一。
  (27)仲秋,秋分。
  (28)旧解为人们从高处下到了平地上,显然是望文生义。夷,平易、舒服。
  (29)毛毨(xiǎn):毨,初生之毛羽。
  (30)朔方,北方。
  (31)幽都,相传为后土统治的地方。幽,南明北幽。都,众聚之所。
  (32)过去对本句的解释一直无法自圆其说。最广泛的说法是分辨观测太阳向北方的运行,明显不通情理。有现代学者著文认为这句当为“易日在朔平秩”,意思是太阳出来的好日子观测星空;也牵强。个人以为,还是讲的管理指导农事,只是冬日歇耕,所以叫朔易。
  (33)昴(mǎo),昴星,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34)仲冬,冬至。
  (35)隩,通“燠”,暖和。旧解“隩”通“奥”,指屋内深处尊贵的地方;见“宁媚于奥,不如媚于灶”;前人失察。
  (36)氄(rǒng )毛,氄是贴身细而软的毛。
  (37)咨,感叹词。
  (38)汝,你。暨,与。
  (39)允,通“用”。厘通“理”;也有学者主张通“赉”,赏赐;都能自圆其说。百工,百官。
  (40)庶,众;绩,事情;咸,都;熙,盛好。另有一种可能性,“庶绩”通“庶几”;如此意思当为“这样事情就差不多了”,表示希寄的语气。
  ---------------------------------------------------------------------

  帝尧指示羲氏与和氏两个家族的人,要恭敬地遵从上苍皇天的规律,观测取象于日月星辰来制定历法,认真教诲传授下民掌握时令。

  帝尧指派羲仲居住在嵎夷部落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管理指导东方的农事。春分之日昼夜相等,朱雀七宿在正南方,以此正历为仲春。这个季节,人们出门下地,鸟首交尾繁衍。

  尧又指派羲叔到南方的交趾,指导南方的农事,迎接太阳的回归。夏至这天,日头变长,大火星在南,确定为仲夏。这时节,人们喜欢荫凉,鸟兽也脱毛了。

  尧又吩咐和仲在西方昧谷居住。恭敬迎接落日,指导管理西方的收获。秋分时节昼夜相等,虚星在空,定为仲秋。这时人们感觉凉爽舒服,鸟兽也生出新的细毛。

  尧还命令和叔住在朔方的幽都,指导北方的人们猫冬。冬至这天,日头最短,昴星宿在空,定为仲冬。人们穿上厚衣服,鸟兽也毛乎乎的。

  尧说:“嚓!你们羲氏与和氏注意了。一年366天,要用闰月来调整四时,这样纪年才准确。用此来让百官治事,所有的事情都有谱,干得好。”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1)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2)
  帝曰:“吁!嚣讼可乎?”(3)
  帝曰:“畴咨,若予采?”(4)
  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5)
  帝曰:“吁!静言庸违(6),象恭滔天(7)。”
  帝曰:“咨!四岳(8),汤汤洪水方割(9),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10),有能俾乂?(11)”
  佥曰(12):“於!鲧哉。”
  帝曰:“吁!咈哉(13),方命圮族(14)。”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15)”九载(16),绩用弗成(17)。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18),汝能庸命(19),巽朕位?(20)”
  岳曰:“否德忝帝位(21)。”
  曰:“明明扬侧陋(22)。”
  师锡帝曰(23):“有鳏在下(24),曰虞舜。”
  帝曰:“俞(25)!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26),父顽、母嚣、象傲(27);克谐以孝(28),烝烝乂(29),不格奸(30)。”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31),观厥刑于二女(32)。”厘降二女于妫汭(33),嫔于虞(34)
  帝曰:“钦哉!”
  ---------------------------------------------------------------------


  (1)此句旧解几乎全错。一般断句为“畴咨若时登庸”,畴做“谁”来解,咨做感叹词;也有认为“畴咨”是发语感叹词。实际上中古及现代汉语里“畴咨”做访求的意思还更靠谱些。个人以为,畴应该是助词;咨取正义咨谋、商量;若时即“若是”;登庸,通“登用”,提拔任用。
  (2)放齐,尧的大臣。胤子,嗣子。朱,丹朱,帝尧之子。启明,旧解开明,也有人理解成丹朱的视力好,全是胡扯!启的基本字义有省察、巡视的意思,这里即取此解。明,视力好,显然理解为丹朱有辨别力最佳。
  (3)吁,感叹词。嚣,咋咋呼呼。讼,与人争辩。
  (4)若予采:若,此。予,予,我。上古之“我”是我们的意思,属于复数人称,后来才变化为单数的自称。采,启用。
  (5)欢兜,尧的大臣,亦作驩兜、驩头,相传为黄帝之后;传说后因与共工、三苗和鲧一起作乱,被放逐。都,表示欢喜的感叹词。共工,指共工氏的首领,共工氏相传是古中原的强大部落;《山海经》说,共工是祝融之后,祖先为炎帝。方,最近。鸠,通“救”。僝(chán)功,展示出功劳。
  (6)静言,好言。庸违,用违。
  (7)象恭,外表恭谨。滔,通“慆”,怀疑。滔天是指共工对天意不敬。
  (8)四岳,传说为帝尧的四位辅臣。也有人理解四岳为一个人。
  (9)方割,正在肆虐。割,通“害”。
  (10)下民,天下民众。其,助词。咨,商量、谋划。
  (11)有,有谁。俾,使。乂(yì),治理。
  (12)众人说话为佥曰。
  (13)咈,通“弗”,不以为然。
  (14)方,通“妨”,旧释“放弃”有误。命,指天之安排。圮(pǐ),倒塌、败坏。族,本族。
  (15)钦,敬。
  (16)九载,多年,九是虚指。
  (17)指鲧治水没有成效。
  (18)朕,我,从前“朕”是普通的自称代词,秦始皇时规定只能皇帝使用。
  (19)庸命,用命,一心一意效力。
  (20)巽,通“续”,继承,金文和《诗经》中“续”是嗣续的意思。旧解“巽”通“逊”,让。
  (21)否德,不德、无德。忝,辱没。
  (22)明明,动宾结构,前义为彰明,后义指贵族。扬,举荐。侧陋,远方的和鄙陋的,代指民间能人。
  (23)师,众人。锡,进言、建议。
  (24)鳏,通“瘝”,穷困的意思。在下,指民间。
  (25)俞,通“吁”。
  (26)瞽(gǔ)子,瞽人之子。瞽,盲人、瞎子。
  (27)顽,糊涂、愚蠢无知。嚣,咋咋呼呼,蛮不讲理。象,舜的异母弟。傲,侮慢无礼;“骄傲”一词本当分成两字解,骄指有资本而瞧不起人,傲是没本事还瞧不起别人。
  (28)克,能。谐,相安无事。以,因、凭借。
  (29)烝烝乂:烝烝,盛美的样子。乂,治。
  (30)不,通“丕”,大。格,区别,引申为远离。奸,奸迴、邪僻。这三句意思是因为舜能以孝事亲,所以全家彼此相安,没出大乱子。旧解本句为不至于奸邪,意思虽通顺,但字义全搞错了。“格”确有至、来或到的意思,但本义还是分类、区别,如“格物”表示将物品分类、“格外”本是区别内外的意思。
  (31)女,嫁女。时,通“是”,这个人。
  (32)观,考察。厥,其。刑,典范、榜样。
  (33)厘,这个字古时当为“釐”,通“赉”,给予、赏赐。降,下嫁。妫汭(gui rui),妫水弯曲或河弯处,相传在今山西永济境内。
  (34)嫔,帝王之女出嫁。虞,有虞氏或虞地。
  ---------------------------------------------------------------------


  尧说:“我们商量下,现在应该起用谁?”
  放齐回答:“您的嗣子丹朱我看行。这小子认真还有判断力。”
  尧说:“晕!丹朱经常咋呼撒谎,还爱和人争辩,他这德行也行?”

  尧说:“我们来核计下,这件事情我该启用谁?”
  欢兜回答:“耶!我觉得共工最合适,他近来立了不少功啊!”
  尧说:“滚!他说的好却阳奉阴违,外表谦逊实际怀疑上天。”

  尧说:“唉!四岳,现在到处发大水,水势直冲山陵,浩荡滔天。天下人都在商量,有谁能把洪水给治理好啊!”
  大伙回答:“诶呀!这事鲧合适哈!”
  尧说:“晕!没搞错吧!鲧自以为是、不听命令,这小子我看是个败家子!”
  四岳说:“大王说得过分了吧!让他试试不就得了!”
  尧说:“那就让鲧去试试吧,注意小心了。”伯鲧治水多年,失败!

  尧说:“嗨!四岳啊,我在帝位上干了七十多年了,你们一向用心辅佐我,干脆继承我的位子吧。”
  四岳回答:“我们的德行浅陋,配不上领导岗位啊!”
  尧说:“那你们就推举贵族或保荐普通百姓吧。”
  大家建议帝说:“民间有一穷困小子,名字叫虞舜。”
  尧说:“哦!这个人我听说过的喔,你们给我讲讲他吧!”
  四岳介绍:“他是瞎子的儿子,老爹贼愚昧,后妈不讲理,小弟乱骄傲。但是舜居然凭借孝行和这叁怪物相处在一起,您说他小子有多酷!”
  尧说:“那我就试试吧。我要把女儿嫁给他,看他如何给我的俩个女儿做榜样。”
  于是,下嫁帝尧二女给舜,生活在妫水之畔的有虞部落里。
  帝尧叮嘱大家说:“恭敬于事噻!”
  
  【题外话】

  射天郎曰:嚓!运气巨差,开篇就遇上了坑爹的山寨文!上古或许有另个版本的《尧典》,今本这个当是战国时期的拙劣仿冒品,好在内容上有些参考价值。

  这篇坑爹文的原作者故弄玄虚,生造了若干处怪异的文字或用词,害得历代大儒在迷魂阵里兜圈子;但其浅薄的功力又处处露怯,暴露出战国伪作的马脚来。

  正文第一部分是追溯帝尧的魅力与功勋,由家邦而天下、由贵族到普通民众,四方天地都受他恩泽的沐浴。一般意见认为,这节是作伪者的画蛇添足,后面两大部分才是“古尧典”的真实内容;贫僧以为,下面的内容应该是有尧帝之世相关背景的支持,但也不可妄信,尤其是对话细节。

  干货部分须注意几个要点:

  ①“平秩”绝非古儒乱解的观测辨别之意,而是治理理顺的意思。“平章百姓”、“平秩东作”、“平秩南为(讹)”、“平秩西成”与“平在朔易”都取治理之意,“东作、南为、西成、朔易”说的全是稼穑农事,和红太阳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②这篇的重要性在于透露了先秦古人对天地的一些认识和农事习俗。历法是根据天象来制订和订正的,主要用于指导农事活动。东旸谷、西昧古、南明(交)北幽,这是古人的地理观;鸟、火、虚、昴,春分日中、夏至日永、秋分宵中、冬至日短,这是古人对时令与天象关系的总结;东作、南为、西成、朔易,这是古人农事活动的规律。

  贫僧再免费奉送各位一个礼物,上古之人刀耕火种,所以有“出火”与“内(纳)火”的习俗,即春耕时火正请出神火,秋收时火正回收神火,代表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这事情当年总归祝融(大司火官或火神祭祀长)来经办负责,各地火正办理具体业务。所以大家明白祝融氏为毛那么强了吧!
  
  ③除了尧舜之外,这里出现的其他人物值得留意。

  羲和来自两个家族,这与《山海经》的记录大不一样。根据贫僧的个人研究,《山海经》的来历极悠久,很可能之前是本东夷某大仙创作的流传于个古中原(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图画字”书,后来才升级成文字版了。大家可千万别被该书神神叨叨的表面内容弄晕了,里面的信息其实有营养的很。一般规律,早期的史诗、传说乃至流言,里面往往蕴涵着真实的历史成分,有时还比所谓的史书更可靠。特洛伊城址的出土和迈锡尼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人家荷马童鞋没有撒谎,米诺斯的传说也被证明是真事儿,中世纪的欧洲还有帮哥们认为希罗多德是个大骗子;所以贫僧一向主张,别拿《诗经》或《山海经》这些“文艺作品”不当回事,包括我国羌族、苗族、彝族和藏族的很多口耳相传的史诗里面其实都有真货,就看研究人的水平能不能发掘出宝贝了。大胆假设,谨慎求证,这个路子俺支持;当然也不能太当回事,要有考古的资料来印证才给力。

  放齐、欢兜和共工,这哥三个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四岳里的三位,加上大岳,正好凑一桌打麻将。先秦可只有四岳没有五岳哦,南岳衡山是后来改革扩招了才晋级的,以前的南岳是嵩山。

  大禹的老爸伯鲧看来是得罪过帝尧,不仅不被看好,后来还遭帝尧流放,而且最终被强悍的祝融氏给杀了。不过下令流放并诛杀鲧的和可能是帝舜哦!

  丹朱这哥们真是太顽皮了,老爸都如此鄙视他。传说为教育好儿子,帝尧还专门发明了围棋(也可能是手下人的功劳)。就丹朱那熊脾气,贫僧不知道他会不会因为下棋争胜而和对手打起来。
  
  ④大洪水这事儿也得白话白话。大家都看出了那洪水的声势了,“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啊!传说帝尧的首府是在古冀州的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境内),如果说地势相对较高的晋南一带都淹成这番景象了,那么黄河中下游肯定早成了无人区了!所以,贫僧严重同意徐旭生老师的见解,寻找大禹治水的地方乃至夏朝早期的遗址还是要在地势低洼的古兖州地域发力,河南中部和山西偏离目标区域太远,发现什么东西也都是属于夏朝西撤后的遗物。

  ⑤按照“古本竹书纪年”流传下来的说法,帝舜可是逼迫帝尧老爷子让位的哦,貌似帮凶还有后稷。这事究竟真相如何?贫僧也不能瞎说。不过按照传说,帝尧最中意的接班人貌似是许由同志哦,可惜人家许老师根本没兴趣。再有,欢兜、共工和鲧在后来都被帖上了叛逆的标签,流放的流放,光流放不解气干脆还杀了,这三位可都是帝尧重用的人哦!有木有可能这几件事情都和舜逼帝尧有关联呢?魔镜一到关键的时候就又尼玛的玩深沉了!

  Maybe,虞舜很暴力,我们太天真!


  ◆舜典第二

  【舜典要意】

  射天郎曰:《舜典》的重心是记录帝舜执政的情况。除了开篇陈述他在接受帝尧禅让前的功绩外,作者以重墨描写帝舜登基后的活动,尤其是他的政治人事安排。
  这篇文章也属于经典的伪作,里面的诸多大量概念与表达言辞都透着浓郁的战国风。还是贫僧的一句老话:事情或许有,细节不可信,当做江湖传闻消遣下无妨!

  【原文】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従;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佥曰:“伯禹作司空。”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帝曰:“畴若予工?”
  佥曰:“垂哉!”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
  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佥曰:“益哉!”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佥曰:“伯夷!”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帝曰:“俞,往,钦哉!”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汩作 九共 槀饫】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序文说明】

  虞舜侧微(1),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2),历试诸难,作《舜典》。

  虞舜出身寒微,帝尧听说他很有判断力和见识,打算让他继承自己,还用了各种困难考验他,所以有《舜典》。

  (1)侧微,寒微。
  (2)嗣,继承。

  【正文注释和译文】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1)。浚咨文明(2),温恭允塞(3),玄德升闻(4),乃命以位(5)。慎徽五典(6),五典克従;纳于百揆(7),百揆时叙(8);宾于四门(9),四门穆穆(10);纳于大麓(11),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12)!汝舜。询事考言(13),乃言底可绩(14),三载(15)。汝陟帝位(16)。”
  舜让于德(17),弗嗣(18)。正月上日(19),受终于文祖(20)。在璿玑玉衡(21),以齐七政(22)。肆类于上帝(23),禋于六宗(24),望于山川(25),遍于群神。辑五瑞(26)。既月乃日(27),觐四岳群牧(28),班瑞于群后(29)。
  岁二月,东巡守(30),至于岱宗(31),柴(32)。望秩于山川(33),肆觐东后(34)。协时月正日(35),同律度量衡(36)。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37),如五器(38),卒乃复(39)。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40),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41),如西礼。归,格于艺祖(42),用特(43)。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44)。敷奏以言(45),明试以功(46),车服以庸(47)。

  ---------------------------------------------------------------------

  (1)重华,虞舜姓姚名重华。协,相和。帝,指唐尧。
  (2)浚咨,也做“濬哲”,智慧深沉。文,有文德。明,善于见事。
  (3)温,态度亲和。允,诚信。塞,笃实。
  (4)玄,深远。玄德,指美德。升闻,上闻于。
  (5)乃,于是。命,任命。
  (6)徽,征引。五典,传说中的五帝之书。本篇是伪作,故作者用到五典这个矛盾的词汇,古儒为回避此矛盾,曾解释五典为五教之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常教,牵强。
  (7)纳,入。百揆(kuí),总理政务之官,犹如后世之丞相。
  (8)时叙,即“是序”。
  (9)四门,四方之门。
  (10)穆穆,形容井然有序。
  (11)麓,山林。
  (12)格,来、至。
  (13)询事,商量政务。考言,指考绩舜的政务建议。
  (14)乃言,你的建议。底,同“厎”,终。绩,成功、有效。
  (15)三载,多年,也可能是实数。
  (16)陟(zhì),升、登就。
  (17)让于德,谦让以德行不足。旧解为舜谦让给有德行的人,略有差池,因为依据传说舜是尧的培养对象。
  (18)弗,不、没有。嗣,嗣位,继承。
  (19)正月上日,吉月吉日。理解为正月初一,不太通。
  (20)受,承受、接受。终,指唐尧退位,舜代为执政。文祖,唐尧的太祖,理解为唐尧氏的祖庙更贴切。
  (21)在,字义难解,恐另有原字,传承中出误。璿玑、玉衡,都是古代的玉制或石制观天仪器。
  (22)齐。规范。七政,七种政务,具体不详,不好强解。旧注解有日月五星说;今人或解七政为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巡、归格艺祖,都是瞎猜。
  (23)肆,陈设。类,祭祀上天。上帝,天帝。
  (24)禋(yīn),祭名,仪式内容为点火焚祭品。六宗,六神,有争议,主流的说法是天、地、春、夏、秋、冬。
  (25)望,祭祀山川之神为“望”。
  (26)辑,搜集、筹备。五瑞,这里指代表诸侯法统与地位的五等玉制命圭。
  (27)既月乃日,挑选了月令与日令都吉祥的好时辰。
  (28)觐,这里是召见的意思。四岳,四方诸侯长。群牧,众首领。
  (29)后,上古部落首领叫“后”。
  (30)巡守,也做巡狩,巡视的意思。
  (31)岱宗,泰山的别名。
  (32)柴,燔柴祭祀礼。
  (33)望,祭祀山川叫“望”。秩于山川,根据山川的尊贵秩序来。
  (34)肆,陈布(法驾);也可能是助词,故。觐,召见。东后,东方的部落首领。
  (35)协,协和。时,四时;月,月令。正,勘正;日,日令。这句是说舜调整历法。
  (36)同,使……同,即统一。律,音律。
  (37)修,制订……制度。五礼,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指“吉、凶、宾、军、嘉”这五种状况下的礼仪办法。
  五玉,同五瑞。
  三帛:三种颜色的布帛,据说是衬垫五瑞用的。郑玄以为三帛是用来区别族属的,高阳氏(帝颛顼)之后用赤缯,高辛氏(帝喾)之后用黑缯,其他诸侯之后用白缯,但毫无来历与依据,也是乱蒙。
  二生、一死贽:贽,礼物。这句是指普通祭祀需要准备的祭品牺牲,两种是活的(羊与雁),一种死禽(野鸡)。
  (38)如,如同。五器,应该是指前面的五瑞或五玉。
  (39)卒,完成、完事。复,回朝。
  (40)南岳,先秦的南岳指嵩山。
  (41)北岳,指的是霍太山而非恒山。
  (42)格,致祭。艺祖,还是指唐尧的重要祖宗,宜理解为唐尧氏祖庙。
  (43)特,公牛。
  (44)四朝,当是指天子不出都巡视的四年里诸侯应入都朝觐。
  (45)敷,广泛、普遍。奏,上告。言,建议。
  (46)明试,鉴别、评定。
  (47)车服,车乘与朝服。庸,通“用”,指诸侯的效命。这三句实际是表达“敷奏以其言,明试以其功,车服以其庸”的意思。

  话说帝舜是这样的,他名叫重华,很受帝尧器重。舜智慧懂礼明世事,谦虚敬业又诚实,他的德行上闻于朝廷,于是帝尧任命他以要职。

  舜在理政时认真征引应用五典,百姓也都愿意服从;让他总理政务,于是满朝政务清明;安排他在四门迎送宾客,客人们心悦诚服;让他进入深山密林考验他的判断力与方向感,尽管是大风雷雨天气他也不迷路。

  帝尧said:“来吧,小舜。我与你商量政事,考察你的言论,你的意见都被证明是好使管用的。已经好几年了,现在你登上帝位吧!”舜却谦虚地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肯继承。

  正月吉日,舜在唐尧的祖庙里接受帝尧退休,自己摄政。用玉制的仪器观测天象,规范七政之务。盛大地祭祀天帝(告以继位之事),敬祭天地四时,名山大川也是大祭的对象,各路神灵都不感怠慢。准备了作为诸侯命符用的五等玉圭,挑选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召见四方诸侯长和众首领,把吉玉命圭颁发给他们。当年二月,舜出发巡视东方,登上泰山,行燔柴祭祀大礼。还按照山川的尊贵秩序一一进行祭祀,召见东方各地首领。他还修正四时历法,统一音律与度量衡。另外规定五等诸侯朝觐之礼,命圭五玉的规格,三种颜色的布帛,最后还明确了普通祭祀所需要的二生一死的祭品,就如规范五器一样,干完这些事情他才还都。五月他巡视南方,来的了南岳嵩山,一切礼仪和在泰山时一样。八月他巡视西方,来到西岳华山,行礼如从前。年底十一月巡视北方,登北岳霍太山,礼仪与在西岳一样。回到首府后,再度致祭于唐尧祖庙,祭品是公牛。从此,每五年巡视一次天下,各地首领在另外的四年里每年都得来首府朝觐。舜广泛听取他们对自己治天下的建议,评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干得好的奖励车辆与朝服。

  肇十有二州(1),封十有二山,浚川(2)。
  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5),扑作教刑(6),金作赎刑(7)。眚灾肆赦(8),怙终贼刑(9)。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10)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11),窜三苗于三危(12),殛鲧于羽山(13),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14)。百姓如丧考妣(15),三载,四海遏密八音(16)。
  ---------------------------------------------------------------------

  (1)肇,创立。
  (2)浚,疏通。川,大河的称谓。
  (3)象,图画、图象。典,正、标准。
  (4)流,流放。宥,宽恕。五刑,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残酷肉刑。
  (5)鞭,鞭笞。官刑,司法之官执行的刑罚。
  (6)扑,用带枝叶的木条抽打。教刑,教化之官执行的刑罚。
  (7)金,指铜。赎刑,赎罪之罚。
  (8)眚(shěng)灾,指无心犯下的小罪过。肆,乃、遂。
  (9)怙终,依势不改。贼,通“则”。
  (10)恤,怜悯、体恤。
  (11)放,放逐。崇山,位于南方。
  (12)窜,强制迁徙。三苗,读音为“三毛”,指这个时代不服中原朝廷管束的南方苗民,三应该是形容多。三危,三危山,在今敦煌境内。
  (13)殛,诛杀。鲧,大禹的父亲伯鲧。羽山,地名,在东方。
  (14)帝,指唐尧。殂(cú)落,逝世。
  (15)百姓,指天下人。考,亡父。妣,亡母。
  (16)遏,停止、断绝。密,静音为密。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音乐,泛指音乐。
  ---------------------------------------------------------------------


  舜将古中原分成十二个州,对十二座名山进行封土祭祀,还浚通大河大川的水道。

  舜命人在器物上以图象刻画出新的仁慈刑罚规矩,用流放代替过去的五种肉刑,鞭笞是正式的一般惩罚,不受教化的要被人用树枝木棍抽一顿,还允许交罚金赎罪。因不小心犯轻罪的可以赦免,屡教不改的再从重收拾。(舜再三告戒说):“小心谨慎哦,俺制定这个新刑罚准则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怜悯与和谐哦!”

  (舜)将共工流放到北方的幽州,放逐欢兜到南方的崇山,强制迁徙三苗到西方的三危山,派人殛杀伯鲧于东方的羽山。这四位老大的伏罪让天下人都畏服。

  禅让后第二十八年,帝尧老人家与世长辞了。天下人闻讯后和自己死了爹娘一样悲伤,三年时间里,四海之内都听不到一丝音乐声。

  月正元日(1),舜格于文祖(2),询于四岳,辟四门(3),明四目,达四聪(4)。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5)!柔远能迩(6),惇德允元(7),而难任人(8),蛮夷率服(9)。”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10),使宅百揆亮采(11),惠畴(12)?”
  佥曰:“伯禹作司空(13)。”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14)!”禹拜稽首(15),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16),汝后稷(17),播时百谷(18)。”
  帝曰:“契,百姓不亲(19),五品不逊(20)。汝作司徒(21),敬敷五教(22),在宽。”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23),寇贼奸宄(24)。汝作士(25),五刑有服(26),五服三就(27)。五流有宅(28),五宅三居(29)。惟明克允(30)!”
  帝曰:“畴若予工(31)?”
  佥曰:“垂哉!”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32)。”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33)。
  帝曰:“俞,往哉!汝谐(34)。”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35)?”
  佥曰:“益哉!”
  帝曰:“俞,咨!益(36),汝作朕虞(37)。”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38)。
  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39)?”
  佥曰:“伯夷!(40)”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41)。夙夜惟寅(42),直哉惟清(43)。”伯拜稽首,让于夔、龙(44)。
  帝曰:“俞,往,钦哉!”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45),直而温(46),宽而栗(47),刚而无虐,简而无傲(48)。诗言志,歌永言(49),声依永(50),律和声(51)。八音克谐,无相夺伦(52),神人以和(53)。”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54),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55),震惊朕师(56)。命汝作纳言(57),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58)。”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59),庶绩咸熙。分北三苗(60)。
  舜生三十征(61),庸三十(62),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63)。
  ---------------------------------------------------------------------

  (1)月正元日,正月初一。
  (2)格,通“假”,祭祀祷告。
  (3)辟,打开。四门,指朝堂的四方之门。
  (4)明四目,明四方之目。达四聪,达四方之聪。
  (5)这句指组织农牧生产获取食物要遵守时令之变。
  (6)柔,怀柔。能,善待。迩,近。
  (7)惇德,厚德。允,诚。元,大。
  (8)难,通“戁”,恐惧,任人,奸人。这句实际是远离奸邪的意思。
  (9)率,都、俱。服,服气。
  (10)奋,发奋。庸,通“用”。 熙,使明、广大。载,通“则”,典章、规矩。
  (11)宅,居,引申为就任。亮,辅助。采,事业。
  (12)惠,应该是助词,理解为爱也成立。畴,谁。
  (13)伯禹,大禹,伯是大臣诸侯中的尊者。司空,西周才正式记载的高级官职,属于“三公”级别,金文作“司工”,负责水利与营造。根据《诗经?緜》的记载,有可能是在周太王岐下建国时首创此官职。
  (14)时,同“是”,指百揆之职。懋,勉力。
  (15)拜,拜服。稽首,垂首。
  (16)黎民,普通民众。阻饥,困于饥饿。
  (17)汝,你。后,首领、管事。稷,五谷之一,代表农事。后稷,大农官。
  (18)播,传布。时,通“是”,此、这。
  (19)百姓,指的是各家族。
  (20)五品,指父、母、兄、弟、子这五种家庭内部关系。逊,和顺。
  (21)司徒,西周始置的主管民政的高级官职,同样位列“三公”,早期金文作“司土”。同样根据《诗经?緜》,可能是在周太王时首创此官职。
  (22)敷,敷布,施行。五教,指五品之教。
  (23)猾,骚扰、侵害。夏,周代中原文明族群的自称。
  (24)寇,强盗。贼,杀人犯。奸,在外作乱。宄(guǐ)内盗。
  (25)士,司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
  (26)服,用场。
  (27)三就,指野、市、朝三种执行场所
  (28)五流,五种流放刑罚。宅,所在。
  (29)三居,指流放到三个边远的方向。
  (30)明,明察。克,能。允,公正。
  (31)畴若予工,这里“畴”和“若”的用法与《尧典》中的用途貌似神离,说明两篇不是同一个人创作的。畴,谁。若,顺。工,指负责管理百工之事。
  (32)共工,这里作官名,管理百工之事。
  (33)殳斨、伯与,两个人名,怀疑可能通“叔齐(祈)、伯夷”。
  (34)谐,本义是成功,引申为合适。
  (35)上,指山地。下,指隰泽。
  (36)益,上古名人,即伯益。
  (37)朕,我;先秦时本是普通人的自称,秦始皇时才规定皇帝专用。虞,虞正,掌管山林狩猎之官。
  (38)朱虎、熊罴,应该是两个人名。
  (39)典,主持。三礼,天神、地祇、人事之礼。
  (40)伯夷,舜的大臣之一,看下文应该名“夷”。
  (41)秩宗,官名,掌位次尊卑之事。
  (42)夙,白天。夜,晚上。寅,敬。
  (43)直,正直。清,清明。
  (44)夔、龙,舜的两个大臣。
  (45)胄子,未成年人。一说胄子为长子以下的诸子弟。
  (46)直,耿直。温,温驯。
  (47)宽,宽仁。栗,有所敬畏。
  (48)简,简朴。
  (49)永言,通“咏言”。
  (50)声依永,声音根据歌咏而定。
  (51)律,音律。和,协和于。
  (52)无,毋,不要。夺伦,夺、侵占。伦,次序。这句实际是说不要互相干扰。
  (53)神人,神仙与凡人。以,因、以之。和,和顺。
  (54)予,我。石,指石制乐器,一般认为是石磬。拊,轻轻拍打。
  (55)堲(jí),通“疾”,憎恶、讨厌。谗说,谗言邪说。殄行,殄的本义是断绝,引申为害,殄行即歹行。
  (56)师,大众。
  (57)纳言,官职,主司传达命令与搜集庙堂之外的舆情。
  (58)时,同“是”,这样。亮,辅助。天功,上天的恩德。
  (59)黜,罢黜。陟,晋升。幽,暗,指怠政者。明,指政务勤勉明察者。
  (60)分北三苗指强制迁徙三苗之事。
  (61)舜生三十,舜三十岁的时候。征,被启用。
  (62)庸,同“用”,效命、用命。
  (63)陟,登程、上路。方,外方,即下属的地区。相传虞舜在南巡途中逝世于苍梧之野。

  (三年后)正月初一,舜致祭于唐尧的祖庙,和四岳商议政事,打开朝堂的四门,使四方看的清楚,听的明白。

  “啊哈,嘎嘎,十二州的头头们!”舜领导说:“生产食物要遵守时令!安抚远人,善待近邻,崇尚有德之人,抬举诚信之辈,拒绝奸猾之徒,这样蛮夷也都会敬服我们。”

  舜said:“嘎嘎,四岳。有木有能努力光大帝尧典章的好同志啊,俺让他当百揆以辅助政事。”
  大伙说:“司空大禹最合适啊。”
  帝舜说:“酷啊!小禹,你治水有功,做了百揆这个官位要努力哦!”大禹急忙行礼,谦让给稷、契和皋陶三位。
  帝舜说:“切,叫你当你就当嘛!”
  帝舜说:“弃,很多低层民众吃不饱肚子,你来当大农官,负责发展农业生产。”
  帝舜说:“契,诸族有些不够和睦,有些人家内部也不和顺。你是作司徒的材料,认真实施五品之教,要注意从宽的喔!”
  帝舜说:“皋陶,蛮夷骚扰我中夏,盗匪蟊贼作奸犯科。你给俺当司法部长,五刑都派上用场,分别在朝、市、野分情况执行。五种流放的处罚也各有其所,根据罪行发配到三疆。一定要明镜高悬、公正廉明喔!”

  帝舜说:“掌管百工这件事应该交给哪个娃捏?”
  众人回答:“当然是垂师傅啦!”
  舜说:“哦啦拉,啊呦呦!垂师傅,你来当共工管理相关人等吧。”垂师傅行礼,要让给殳斨和伯与。
  舜说:“嘎嘎,你谦虚个毛线啊,去就任吧,这事属你最行!”

  帝舜说:“管理山泽草木鸟兽这件事情又可交给哪位替我办理撒?”
  众人齐说:“益能搞定噢!”
  舜说:“啊呦呦,好耶!益,你就做我的虞正吧。”益行礼,谦让给朱虎和熊罴。
  舜说:“Shut up!快去干活吧,这事就你合适!”

  帝舜说:“嚓!四岳,你们说谁能主持三礼?”
  众人一起说:“伯夷哉!”
  舜说:“要得!伯,你来担任秩宗官职。要早晚恭敬,正直清明哦!”伯夷赶紧行礼,谦让给夔和龙两位大佬。
  舜说:“你娃少麻痹的推辞,快去干活,记住小心喔!”

  帝舜说:“夔,任命你娃总掌音律乐声,教导小盆友们,使他们正直温文、宽仁而知儆,刚强但不暴虐,朴素而不简慢。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心声,音声要根据唱词而定,音律要与音声律动。八音和谐,互不干扰,人神便能彼此沟通和顺。”
  夔说:“扯,当了领导就装逼!老子就是拿几块石磬玩音乐,尼玛一样的百兽齐舞。”
  舜又说:“小龙,俺最讨厌邪说歹行,这些言论与行动会迷惑和惊扰我的臣民们。任命你为纳言官,早晚传达我的命令、收集上报大家的意见,不许夹带私货哦!”

  帝舜最后总结说:“哦啦啦!你们二十二人听好喽,一定要恭敬黾勉哦!这样才能体现上天让我等统治的意志。”

  帝舜从此三年考核评审一次大臣们的政绩,三次考核后,奖励模范、清退庸才,于是百业俱兴。对三苗也进行了甄别处置。

  虞舜三十岁时被启用,施政三十年,在位共五十年,出巡时逝世于路途中。

  【汩作 九共 槀饫】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射天郎曰:这是部分《虞书》三个逸篇的序文。意思是,帝治理下土,规定大家分族居住的区域,根据姓氏与族群来分类。作了《汩作》、《九共》九篇和《槀饫》。

  【题外话】

  射天郎曰:《舜典》里虚头八脑的东西太多,属于比较拙劣的战国伪作,吹牛造假起来眼睛都不带眨的。

  不过把它当作反映战国文化背景的文献倒是颇有吸引力,另外关于舜及其臣子的若干事情也不完全是无稽之谈。

  这篇文章最吸引人的是其中的若干人物。

  ①唐尧是个好领导。他老人家在位时造福民众,逝世后人民如丧爷娘,长期地怀念他。相反,帝舜在贫僧看来却不咋滴:除了上位前有些小聪明,当领袖后重形式,神神叨叨,小心眼排斥异己,一点木有贵族范儿;他这么整,八成和出身贫寒、内心自卑有点关联。

  ②文中的其他配角也值得留意。大禹、皋陶、契、益都是史前名人,还出现了伯夷和叔齐,不过名字更古怪些:“殳斨暨伯与”。这哥俩按说是商末的人物,穿越回传说时代,不知作者是准备唱哪一出?还有音乐大师夔,他在后面还要闪亮登场。

  ③帝舜是个驴友看来基本成立。登基后天南地北四方都转悠一圈,老了时也上路于路途上,看来古人相传湘妃竹还是有真实背景支持的;另外《虞书》的最后一篇里大禹同志还曾专门敬劝领袖帝舜不要东游西荡。

  ④这篇文章关于先秦礼仪和制度的记载是亮点,也不知帝舜真好这口还是作者乱编排的。尤其是五刑之制与文中表露的司法观蛮有意思的。

  关于《舜典》也就这些啦,贫僧还是更喜欢帝尧和大禹。

  史悟空:我抗议!师傅你鸭的学问洒家无可指责,但尼玛的态度实在令洒家难以接受。尧舜都是古之圣人,在过去对他们不敬可是要坐谤讥圣人罪的。现在虽然开明了,但你鸭的拿我们傲来人心中神圣的先贤们调侃开涮,侮辱了我们的尚书宝典与历史文化传统,大大伤害了傲来人的自尊心,置我们儒家类同小丑。尼玛的必须就这点向我们大家道歉。
  射天郎:侮辱你妹,道歉你老母。你眼中的神圣经典,贫僧认为是害人不浅,甚至还不如一盘肉丝炒面或蛋炒饭!三坟五典和皇儒教条千百年来一直在坑古代人的爹,西方奥义赤教与东方简义赤教的邪说则主要坑现代人的爹;尽管简义赤教的大红派与小红派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正常人哪个不晓得它们都是坑爹没商量的主。贫僧不砸了这几口臭气熏天的大缸,你鸭的迟早也要被熏死在里面!你个小猢狲不要狗咬吕洞宾,跟个5毛一样的有啥钱途啊?
  史悟空:噢,听乃这么一说,洒家倒也有点开窍。不过你鸭的取笑洒家是5毛可走眼啦,洒家也腻味赤教,不待见大红派和小红派。
  一郎:师傅啊,我觉着吧,《尚书》好歹也是我们大东亚文明圈的共同典籍哈!虽然里面水货不少,但您老说书要总是这么嬉皮笑脸,徒弟怕旁人说您老不正经!没准还有儒生气不过了,半夜往咱的书院里扔砖头、用弹弓打灯泡,这样咱不就吃了暗亏了萨!一郎可是中立的哦,我是日本留学生,儒教和大小红拳都不关我鸟事!
  射天郎:一郎啊,你小子怎么也对为师不理解啦。为师的说书原则是:如果是伪篇,许你古儒造假,就许贫僧也不正经;如果是真书,贫僧自当毕恭毕敬。
  斯密达:哦耶!师傅的境界就是比两位师兄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