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纪实(不虚构 不夸张 真实案例纪实贴)

  5、
  谢大雷的纸巾又扯出几张递给报案人,“老兄,别哭了,你越哭不是越耽误时间,你趁热乎赶紧吃,我们派一个人去你们停车那找你儿子也做个笔录,你在这做,我们弄明白了,给你找螃蟹去。”
  报案人一哭,鼻子也红了,眼也红了,皱巴巴的挺难看,“领导,我太感谢了,这几天到处报案让人支来支去的,我打盹都做梦你们不接案,可算有人管了,还管饭。”
  王帅插话说,“趁着管饭赶紧吃啊,一会就不管了。”
  报案人拿过盆子,想起了地上的口袋,又撂下饭盆,“对了,我媳妇说,给你们带点特产,家里种的,也不值个钱,不过没打农药。”说着,解开绑的紧紧的口袋,掏出来一袋子苹果,小小的,有的还没红透,细心的还在最上面盖了一层苹果叶。
  谢大雷特别的辛酸,他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这报案人看起来也快五十的人了,大晚上背着好几十斤的苹果,一路问到刑警大队,警察接个正常该接警的案,楞把人感动哭了。
  做完笔录后,谢大雷让齐亮亮开车送报案人回去,顺便去做他儿子的笔录,苹果肯定不能让他背回去,报案人也坚决不要,谢大雷给他从隔壁的老秦家小吃店,打包了4个热菜,四大盒米饭,用来抵苹果钱,停在外环上的小子,能去哪弄口吃的?
  等齐亮亮和于常回到队里,谢大雷马上召开了小会。他也觉得这案子挺蹊跷,按照报案人所说,这一路上没怎么停车,嫌疑人是飞进去把货搬走的?这可不是一只两只螃蟹的事儿,而是丢了一百多箱,就算是搬,也得搬会子,怎么会开车的押车的一点都没感觉?
  于常提出来,会不会是?
  谢大雷摆摆手,不像。感觉。谢大雷对自己感觉的这份自信,一直都很笃定,他明白于常想说的是不是这父子俩贼喊捉贼,一个签了赔偿协议的运货司机,把货拿了再赔偿?说不过去。
  其实所有的感觉都不会是空穴来风,都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
  “咱们先捋捋这个案子,受害人是6号从海城经过的,海城到具县也就一个多小时车程,也就是说,最可能就是在这段路上丢的货,注意的是,车没停,一直在开。这一个多小时是6号凌晨2点多,107国道上的监控和沿途的店铺、治安卡口的监控,咱们先调回来,看看能不能找着这个作案过程,我就很奇怪,什么人怎么偷的?”谢大雷说。
  冯明亮接过话头,“如果嫌疑人有一种很新鲜的作案手法,我怀疑这不会就这一起案子,要是一次得手个十几万的货,这么大的甜头,不大会收手,咱们是不是和附近几个县沟通下,串并案?”
  6、
  “队长,我有个问题,刚冯队说串并案,这起案子报案人是有一次明确的下车查看经历和具县的监控证明,来确定是在海城到具县这一段出的事儿,可别的车呢?

  只是到附近的县找,比如说受害人的目的地是更远的省份,到了地方才发现被盗,他一路都没停,他报案地方可能还要远啊。”齐亮亮提出的问题,谢大雷也不是没有思考,“亮亮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有考虑,咱现在人手限制着,只能先往近里查,近里没有,下一步再往外扩。但是如果嫌疑人连续作案,肯定存在这种情况。”

  王帅也用笔点着笔记本说,“队长还有个情况,偷的这些货,嫌疑人拿回去干嘛?卖了?这么多帝王蟹,他弄回去不会马上就出手吧?

  不可能提前预知被盗的车里是什么货物,就不存在预定销售的可能,那得有个地方存吧,海鲜都得冷冻啊,租个冷库?咱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这条线查查。”

  “这个我还真是忽略了,特别好的想法。鉴于咱现在人手少,一个人负责一路,王帅,你就去查查附近县冷库的情况,亮亮,你去拢拢串并案,于常,你先去核实下报案人说的具县的收费站监控,再去调沿途的视频。明亮,你在队里坐阵,负责统筹,我去海鲜市场转转。”谢大雷安排完活儿,大家就散了。

  王帅跟上齐亮亮说,“搭伙走呗,反正都是县里。”

  “走,俩男搭配,干活不累,还省路费。”齐亮亮去拿钥匙,调侃着。

  “恩,就差咱俩配CP了。”王帅顺着齐亮亮的话接着贫。

  “别,我老齐家还等我传宗接代,激动四射您就省了吧。”齐亮亮小跑两步奔着车去,生怕王帅追着他打。

  王帅口袋里装着俩报案人送的苹果,队长说了,一个人俩,多了不许拿,他就老老实实拿了俩,路上嘎嘣嘎嘣的啃,还挺脆。

  海城因为地理位置便利,到哪个县都挺近,于常去了具县,他俩就先奔临城。

  临城是个经济发达县,一年的产值差不多占了海城整个市的五分之一,要知道海城下设8个县,别说别的,就人家的马路都比海城的还宽,一进城,王帅就啧啧上了,“看看,到底是富裕啊,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会更富。”边说边狠狠咬两口苹果。

  齐亮亮笑笑,“你嘟囔个什么啊。快给我高德地图导航下,109国道边上最近的刑警中队有几个。”

  “小的遵命,大人稍候。”王帅把苹果核咔嚓咔嚓两口干掉,揪了一块纸巾包上,开始点点点,“有一个,就一个,前面路口直行,过了这个红绿灯左转300米路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