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双雕倚天武功体系比较(超长砍树篇)

  @碧空一晴 304楼 2014-09-19 00:09:17
  你这是典型的先有答案,再找题目。先想好石头不能一跃五丈,于是乎,原文的所有细节都向石头跃不过五丈上靠。问题是侠客行这本书什么时候说过人的极限是五丈?
  按你说的,跳崖时,船离海岸线大概二十丈,离崖顶大概十丈。为了圆五丈的说法,你硬说两女只看远方,不看眼前。这可能吗?船离崖顶十丈,船能装很多人,显然是大船。一艘大船距离你十丈远,你居然看不见?所以只看远方不看眼皮底下就贸然自杀显然不合理。
  ......
  -----------------------------

  我们对石破天能力估测差别太大,各自保留吧。

  @乐游逍遥 306楼 2014-09-19 00:55:54
  最后,我觉得论武不要轻易怪作者,说什么描写不公平或漏洞.
  而楼主把砍树数理化,却忽视了原文和逻辑,其实是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结果就是只顾自圆其说而脱离原文逻辑,所以没有多少说服力.费力却不讨好.
  -----------------------------

  明白你的意思,但跨体系比武,先前的所有框架和基本思维都未必准确,作者是灵动多变的,甚至是狡猾的。我只是把原文列出,加以比较,提出一己之见。大家论武立足点不同,完全可以理解。

  @恐龙脚印 308楼 2014-09-19 03:27:59
  除了史老太婆和阿秀,还有好多人在岸边等着。从看到船到船靠岸,要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吧。在这么长一段时间内十多个人都没有看见逐渐驶近的一条大船?
  合理的解释就是史老太婆和阿秀跳海时,船离岸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史老太婆和阿秀没看到,众人也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解释不符合石破天跳海救人的情节。
  另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船从另外一处靠近了海岸,但不能登陆(有悬崖),因此船一边沿着海岸行驶一边寻找可以登陆的地......
  -----------------------------

  作者这一段描写确实很含糊,难免引起看法上的巨大分歧。

  @阿尼玛卿山 313楼 2014-09-19 09:40:28
  @品流无名
  丘处机一掌拍得石屑纷飞,那是三联版的原文,你不看书非说是连载版。
  -----------------------------

  你不会想用“七星聚会”来说事吧?那样就省省吧,免得闹笑话。

  @碧空一晴 315楼 2014-09-19 14:47:07
  其实么也不大,我肯定不会认为石头一跃数十丈数百丈。我只是不认为石头极限是五丈,或许七八丈,或许五丈不到都有可能。
  -----------------------------

  不错,作者给的信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只能各自在心中估测罢了。
  @品流无名 249楼 2014-09-15 22:34:20
  英风,再提醒你一次,金庸作品中可以有常识,但不能和作者的设定相违背。
  -------------------------------------------------------
  @英风 316楼 2014-09-19 14:52:05
  作者的设定么,恩恩,我和你说说作者的设定。
  这是原文【两人始终相距两尺有余,虽然空性连续急攻,张无忌未有还手余地,但两人轻功上的造诣,却极明显的分了高下。空性飞步上前,张无忌却是倒退后跃,其间难易相去实不可以道里计,空性始终赶他不上,脚下自早已输得一败涂地。张无忌只须转过身来奔出数步,立即便将他遥遥抛落在后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1,倒退后跃,和飞奔向前,难度不是一个级别的。同一个......
  -----------------------------

  【遥遥抛落在后】是绝对差距,不是相对水平。比如:空性一秒前进3米,张无忌一秒前行5米,二人开始追逐,数秒之间,小张跨出数步,空性就可以称为被【遥遥抛落在后】。未必是相对速度成数倍的关系。你的理解有很大偏差。

  你的案例只能说明后跃难度远大于前进,但不能证明是倍数以上的难度差距,更加破解不了虚竹十倍的差距魔咒,以及慕容向后一跃三丈的距离魔咒。

  @品流无名 282楼 2014-09-18 12:51:59
  一掌数百斤,数十掌怎么不能打碎数千斤岩石?
  一掌打碎桌子,数十掌为何不能打断千年古木?
  你完全就是为辩为辩!~
  ----------------------------------------
  @英风 326楼 2014-09-19 22:17:19
  你一下子可以扳断一根筷子,十根筷子绑在一起,看来你十下就可以扳断了;百根筷子绑在一起,看来你一百下就可以扳断了。一千根筷子绑在一起,没事,你扳一千下,也就把这绑在一起的一千根筷子扳断了。
  恭喜楼主神人,深的滴水穿石的精髓。
  -----------------------------

  又偷换概念,掌击树体不停受创,和扳断筷子是一码事?

  说你为辩而辩,还死活不承认!


  @品流无名 298楼 2014-09-18 23:24:30
  萧峰打阿朱,你的理解就是萧峰没有能力将掌力集中在阿朱身上,造成了一部分力量打阿朱,一部分力道浪费在空气中。看看事实是什么:
  萧峰原本的目的就是【一举击毙】【举掌相迎】的【段正淳】,才使出十成力道。弱小的阿朱内力武功根基远远弱于段正淳,面对同样的冲击力,段正淳或许根本不会动弹,阿朱却可能承受不住,被击飞出去;同样的力道,举掌相迎和身体坦受,抵御能力也相去倍蓰。萧峰预期的掌击对象就是“【举掌相迎】的【段正淳】”,结果实际上却换成了“【被动挨打】的【阿朱】”。这样的转变,萧峰的力道怎么可能不将阿朱击飞??你竟然理解成萧峰的能力问题。理解能力很奇葩!
  -----------------------------
  @英风 328楼 2014-09-19 22:19:55
  你的理解能力很奇葩。萧峰使出的力量原本可以一举击毙一个武林高手,结果因为这个武林高手是假冒的,反倒就不能一举击毙了,还让冒牌货死挺了半天。
  -----------------------------

  是萧峰让阿朱挺了半天才死的?

  同样的话,我不再重复!

  @万物生长靠阳光

  无法一跃数十丈?

  【李沅芷见他身法奇快,不由得随暗吃惊,到此地步,也只得硬起头皮一拚,娇叱一声:“看剑!”左掌护身,纵向陈家洛所站的石墩,剑走偏锋,向他左肩刺去。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的三座小石墩……】

  百度一下三潭印月: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

  李沅芷都能办到
  -----------------------------

  老兄觉得作者写作的时候搜过百度?明知道三个石墩间距62米,还让陈家洛和李沅芷在上面飞来飞去?

  作者是武侠小说的创作者,未必按照客观现实直接对应小说事物。如果那样,襄阳城也就是三丈左右的高度,可小说中的襄阳城比实际城墙高出两三倍有余。有些个别明显有问题的案例,是不能用现实中的事物直接对照的。



  @品流无名 298楼 2014-09-18 23:24:30
  按照1:8.95这个比例,慕容复能一跃倒退三丈,向前跨跃应该不低于二十五六丈?萧峰的轻功明显高于慕容,则萧峰一跃距离少说四十丈?扫地被打断肋骨,喷血受伤,手提三四百斤的两个汉子,轻功还是高于萧峰,扫地的一跃距离怎么着也得六七十丈?糟糕,竟然一跃五丈封顶,作者真是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可恶!
  -----------------------------
  @英风 333楼 2014-09-19 22:31:33
  五丈封顶是天龙的设定,不要拿来套其它书。
  另外【势在无法牵引,当即凝运内力,双掌推出,同时向后飘开了三丈】这就是你的往后一跃三丈?明确说了中途没有脚点地?
  -----------------------------

  你以为呢?人家还不是退或者跃,而是【飘】。


  @恐龙脚印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掌击树体,如果每一掌都对树体造成损伤,那么次数多了树会折断,如同用斧子砍。可是,如果每一掌造成的损害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无论多少掌树也没事吧。扳断筷子也是这样。
  -----------------------------

  指的是杨过小张空智的掌力,不是泛泛而论。

  @英风
  -----------------------------

  自己慢慢琢磨吧,爱怎么琢磨怎么琢磨


  项目5-6 “小”碾坊、“衰”六脉

  原文1:
  “游目四顾,见东北方有一座【大碾坊】,小溪的溪水推动木轮,正在碾米,便道:“那边可以避雨。””
  “两人【跨进门去】,【只见】桩米的【石杵】提上落下,不断【打着石臼中的米谷】,却不见有人。”
  忽听得【屋角】【稻草堆】中两人齐叫:“啊哟!”站起两个人来,一男一女,【都是十八九岁的农家青年】。”
  “【阁楼】上堆满了【稻谷和米筛、竹箕之类的农具】。”
  “眼见【碾坊中】的【大水轮】被溪水推动,不停的转将上来,又转将下去,他心中也如水轮之转。”
  “段誉见情势危急,说道:“我去攻他个措手不及。”跨步踏上了水轮。水轮甚巨,【径逾两丈】,比碾坊的屋顶还高。”
  “那【十一名】西夏武士【飞拳踢腿,挥刀舞剑】,竟没法沾得上他的一片衣角。十一人哇哇大叫:“喂,你拦住这边!”“你守【东北角】,下手不可容情。”“啊哟,不好,小王八蛋从这里溜出去了。”
  段誉前一脚,后一步,【在水轮和杵臼旁乱转】。”

  点评1:
  【径逾两丈】的大水轮和不知大小的杵臼都在【大碾坊】之内,角落里还有能容纳两个【十八九岁的农家青年】的【稻草堆】,上面还有阁楼,堆满了【稻谷和米筛、竹箕之类的农具】。【水轮和杵臼旁】也有足够的空间让【十二个人】【飞拳踢腿,挥刀舞剑】,不仅没显得局促,诸人还可以形成方位围堵,如【东北角】之说。说明此处的碾坊是一个径深在五六丈以上的超大碾坊,绝不类同于小村落中常见的土坯作坊,院落墙体很可能不是土质材料。

  原文2:
  “那西夏武士挺身站立,既不答话,也不移动身子,段誉一斜身,反手抓住身旁一名西夏武士后腰的“志室穴”,向那怪人掷去。那人微一侧身,砰的一声,那西夏武士的脑袋撞在墙上,【头盖碎裂而死】。段誉吁了口气,道:“你是人,不是鬼。””

  点评2:
  段誉投掷之力不会很大,毕竟仅仅是试探慕容复假扮的阴森怪人是人是鬼,但结果身负武功的西夏武士脑袋撞在墙上,立刻【头盖碎裂而死】,说明碾坊的墙壁不太可能是土墙。至于是砖墙或石墙,虽很难断定,我个人还是偏于后者。我们可以再在《飞狐》中找到一处例证:

  “眼见周曾两人拦阻不住,殷仲翔从斜刺里窜到,更不假作劝架,挥拳向胡斐面门打去。胡斐头一低,左掌搭上了他的背心,【吐气扬声】,“嘿”的一声,殷仲翔的身子直飞出去,撞向凤天南背心。这一下胡斐原没想能撞到凤天南,但他只要闪身避开,殷仲翔的脑袋便撞上一座假山,势在非伸手相救不可,这么缓得一缓,便逃不脱了。岂知这凤天南实在老奸巨猾,眼见殷仲翔出力救援自己,却【不顾他的死活】,【反而】【左足在他肩头一借力】,跃向围墙。只听得【砰的一响】,殷仲翔撞上【假山】,【满头鲜血,立时晕死过去】。”

  胡斐【吐气扬声】用力将殷仲翔抛出,凤天南不仅【不顾殷的死活】,【反而】【左足在他肩头一借力】,结果【砰的一响】,殷撞在假山上,跌得【满头鲜血,立时晕死过去】。虽说段誉的功力远在胡斐之上,但不会导气运力,又仅随手抛掷,而殷的碰撞却是胡斐用力推送外加凤一脚之力的结果,这样看来,段的抛力未必大于殷的冲击力。且殷仲翔只是个低等武官,武功也不入流,撞在不规则有棱有角的【假山】上只是【晕死】而已,段誉却令那名武士撞在平整墙面上立刻毙命。这确实表明作者心中已然设定碾坊的墙体异常结实,很可能是质地坚硬的石墙。

  原文3:
  “这西夏人一撞到段誉身子,左手疾翻,已使擒拿手【扭住了段誉右臂】。他眼见对方之所长全在脚法,这一扭正是取胜的良机,右手抛去单刀,回过来又【抓住了段誉的左腕】。段誉大叫:“苦也,苦也!”用力挣扎。但那西夏人两手便如【铁箍】相似,却那里挣扎得脱?”
  “那西夏人牢牢扭住段誉,【横过右臂,奋力压向他胸口】,想压断他肋骨,又或【逼得他难以呼吸,窒息而死】。段誉心中害怕之极。他被【扭住】的是【左腕】和右臂,吸人内力的“北冥神功”使用不上,只得左手拚命伸指乱点,每一指都点到了空处,只感【胸口压力愈来愈重,渐渐的喘不过气来】。
  正危急间,忽听得嗤嗤数声,那西夏好手“啊”的一声轻呼,说道:“好本事,你终于点中了我的……我的玉枕……”双手渐渐放松,脑袋垂了下来,倚着墙壁而死。
  段誉大奇,扳过他身子一看,果见他后脑“玉枕穴”上有一【小孔】,【鲜血泊泊流出】,这伤痕正是自己六脉神剑所创。他一时想不明白,不知自己在紧急关头中【功力凝聚】,一指点出,真气冲上墙壁,反弹过来,击中了那西夏好手的后脑。段誉一共点了数十指,从墙壁上一一反弹在对方背后各处。但那西夏人【功力既高】,而真气的【反弹之力】又已【大为减弱】,损伤不到他分毫,可是最后一股真气恰好反弹到他的“玉枕穴”上。那【“玉枕穴”】是他的罩门所在,最是柔嫩,真气虽弱,一撞之下还是立时送命。”

  点评3:
  段誉被高手用像【铁箍】一样的双手【扭住】【左腕】和右臂,挣扎不脱,又被对方的右臂横压,【胸口压力愈来愈重,渐渐的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段誉的胸口至左手手腕处气血凝滞,真气难于疏导,内力输送受到严重阻碍。尽管在紧急关头【功力凝聚】——应该仅达到射出真气的凝聚程度,远非十成真气聚集的意思——其实能从左手手指释放的真力十分有限,再加上超大碾坊坚硬的墙壁,指力被弹回,不能否定段誉六脉的威力。有意思的是,【大为减弱】的【反弹之力】竟然能将西夏高手的【“玉枕穴”】刺出小孔,【鲜血泊泊流出】,说明劲力不弱。这似乎印证巩固了墙体十分坚固的事实。另外,反弹也未必是墙体完好的意思,墙面受力凹凸坑陷,也能够反弹真力,这股反弹力已经大大削落,更加符合原文。

  原文4:
  “但慕容复每一招不论如何凌厉狠辣,总是递不到段誉身周【一丈之内】。只见段誉双手点点截戳,便逼得慕容复纵高伏低,东闪西避。突然间拍的一声响,慕容复手中长剑为段誉的无形剑气所断,【化为寸许的二三十截】,飞上半空,斜阳映照,闪出点点白光。
  ……可是他刀法虽精,【始终无法欺近段誉身旁】。段誉一招“少冲剑”从左侧绕了过来,慕容复举刀一挡,当的一声,一柄【利刃又被震断】。”

  点评4:
  段誉的六脉在【一丈】外能够击断慕容复的长剑,将剑【化为寸许的二三十截】,还将第二柄【利刃震断】。这样的表现已经证实了六脉的威力,被墙反弹必有原因,再对照上面说明,确实应该是真气受阻和墙体结实共同作用的结果。

  @恐龙脚印
  六脉神剑被反弹......
  那用镜子岂不是就能克制六脉神剑?有人说如果把导弹表面做的和镜子一样反光就不怕激光武器拦截了。例如雾霾能防激光、海带能防潜艇。
  其实当时慕容复是糊涂了,他可以一步步撤到一颗大树后面,或者在地上打个滚摸几块石头扔出去就结果了段誉了。练六脉神剑的效费比远不如练暗器。
  -----------------------------

  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看清楚别人说的话。



  @万物生长靠阳光
  -----------------------------

  兴许吧,你这么理解是你的权利。

  @碧空一晴 354楼 2014-09-20 22:15:32
  金庸是海宁人,而西湖也是金庸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会不知道石墩间距?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第一本小说,说明他当时的设定就是李沅芷都能一跃二十丈。
  万物的例子也就更能说明五丈说法只能在一本书内成立,不可跨书使用。书剑的人物就是牛逼,李沅芷的轻功都远胜扫地虚竹。
  -----------------------------

  作者写襄阳大战,能不知道襄阳城的实际高度?结果故意增高两三倍以上。

  武侠作者不按实际情况描述客观事物,不可以吗?


  陈家洛面对二十余丈的峭壁就心里直打鼓,冒着生命危险,才采摘到雪莲,李沅芷都能一跃二十丈,有人会信吗?


  “陈家洛这时凝神屏气,全神贯注,已听不到她的叫声。他丹田中一股内息提在胸腹之间,【以自己轻功是否能上得峭壁,实无把握】,但这时【浑没计及生死】,手脚并用,【缓缓的】【攀上】了【十多丈】,再向上时,峭壁上积雪都结了冰,滑溜不堪,几次失足,都是以轻功借势旁窜,才没落下。爬到离花还有【丈许之地】,峭壁忽然整块凸出,在下面看来并不明显,【要爬上去却绝无可能】。”

  自己看看陈是什么轻功实力。李沅芷都能一跃二十丈?笑死人了!

  @品流无名 357楼 2014-09-20 22:46:30
  陈家洛面对二十余丈的峭壁就心里直打鼓,冒着生命危险,才采摘到雪莲,李沅芷都能一跃二十丈,有人会信吗?
  -----------------------------
  @碧空一晴 360楼 2014-09-20 23:08:18
  或许不信,但至少说明在书剑这本书里,金庸是绝不会有人的极限是五丈这个设定。否则,如果金庸说袁士霄越不过五丈,读者不买账了,你不是写李沅芷都能越过石墩吗?金庸说,我忘了在书里注明,西湖里的石墩间距只有一丈,不好意思。。。。。。
  -----------------------------

  通过陈家洛的轻功表现,书剑中的轻功行家神奇程度没有一个及得上虚竹的,不超过五丈没什么稀奇的。


  @品流无名 359楼 2014-09-20 23:01:40
  “陈家洛这时凝神屏气,全神贯注,已听不到她的叫声。他丹田中一股内息提在胸腹之间,【以自己轻功是否能上得峭壁,实无把握】,但这时【浑没计及生死】,手脚并用,【缓缓的】【攀上】了【十多丈】,再向上时,峭壁上积雪都结了冰,滑溜不堪,几次失足,都是以轻功借势旁窜,才没落下。爬到离花还有【丈许之地】,峭壁忽然整块凸出,在下面看来并不明显,【要爬上去却绝无可能】。”
  -----------------------------
  @英风 362楼 2014-09-20 23:20:53
  高和远本来就是两回事。跳远可以两丈,跳高才多少?而且再看看,峭壁结冰,滑不留手,等。你只能说,陈家洛攀爬能力不如张无忌在滑不留手的钢牢里可以上爬,但和天龙诸人相比没不及的地方。
  -----------------------------
  你说的全对
  @品流无名 357楼 2014-09-20 22:46:30
  陈家洛面对二十余丈的峭壁就心里直打鼓,冒着生命危险,才采摘到雪莲,李沅芷都能一跃二十丈,有人会信吗?
  -----------------------------
  @碧空一晴 360楼 2014-09-20 23:08:18
  或许不信,但至少说明在书剑这本书里,金庸是绝不会有人的极限是五丈这个设定。否则,如果金庸说袁士霄越不过五丈,读者不买账了,你不是写李沅芷都能越过石墩吗?金庸说,我忘了在书里注明,西湖里的石墩间距只有一丈,不好意思。。。。。。
  -----------------------------
  @品流无名 361楼 2014-09-20 23:12:55
  通过陈家洛的轻功表现,书剑中的轻功行家神奇程度没有一个及得上虚竹的,不超过五丈没什么稀奇的。
  -----------------------------
  @碧空一晴 364楼 2014-09-20 23:32:18
  那就说明小说有BUG。如果金庸小说里写了石墩间距一丈,那就是一丈,写了襄阳城多高,那就是多高。不写明的话,读者自然要按石墩实际距离,襄阳城的实际高度来算。
  -----------------------------

  那么多作品,没有BUG才不可思议呢。但有时是作者故意为之,有时确实是无意间的失误。

  我总是奇怪,为什么有人不能从全局看问题,总是试图以三两处破绽否定全部体系。应该只能归结为黑吹心理。这样的讨论是毫无意义的。

  @碧空一晴
  -----------------------------

  “奔不多时,只见大漠上出现了一座极大的圆形沙城。奔近时,见城墙【高逾四丈】,墙上有一狭小门口,袁士霄一马当先,进了城门,天山双鹰和哈合台驱赶大队驼马都跟了进去。”
  “张召重见他们拍手欢呼,心想不知那老头儿怎样了,见数十名回人站在沙城墙顶,于是跃下马来,沿踏级奔上墙顶,只见众回人手持长索,正在【把袁士霄等四人吊上来】。”

  书剑中的BOSS级别袁士霄和大高手天山双鹰面对【高逾四丈】的围墙,就需要别人【把他们吊上来】,要是有一跃四五丈高的能力,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羞辱。

  李沅芷都能贴近水面,抵消重力作用,一气水平跨跃二十丈?不吓死老袁和双鹰才怪。

  显然,陈李飞跃湖面的细节和书剑整本书的轻功水准完全不符,就不属于有效细节。揪住这样的一个点不放,只能将自己引入一条死胡同。

  @英风
  -----------------------------

  既然你不知进退,我就来扒扒你的皮:

  我用张无忌不能击碎数千斤岩石的例子来说明石头硬度千差万别,你先给我将瞬时掌击岩石对等到矿工砸大石,试图用所谓的常识推翻我对树木受力和岩石受力特征不同的推断。结果萧峰掌击山壁,劲力被整座山吸收后,还能够将【山壁打得石屑四溅】,岳老三掌击大石,也能【石屑纷飞】,完全不符合你的常识和逻辑。这条路不通,你又使诈。

  将掌击大石和掌击树木相提并论,糅合在一起,提了出来。最近我一边忙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抢着赶完全帖,头脑有点懵,也有点急躁,未加辨识,顺着你的思路,接了茬——树木和岩石传力特征完全不同,实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当我肯定:一掌击碎数百斤岩石,数十掌能击碎数千斤岩石时——完全正确——你不加反驳;当肯定:一掌击碎木桌,数十掌能击碎千年古树时——其实已经上当——你立刻抓住不放。这还不够,因为掌击之中毕竟还有巨大的瞬时冲击力,你更进一步,想着法子将这样的动态力道化为无形,换成了扳断筷子的案例,这样瞬时力道就在你的转化过程中被自然过滤掉了。这样名义上是通过扳筷子为掌击树木正名,矛头实质直指“小张打不动数千斤岩石——岩石的硬度和抗力能力的巨大差异——和杨过击碎石块相矛盾”以及“掌击大石和掌击树木的不同受力特征”。深层目的就是否定砍树。

  为了证明小张能一跃五丈以上——根本目的还是要证实不同体系武功实力不能对等比较——你重施故伎,一再强调所谓的常识,作者用虚竹前后内力轻功的对比再一次将你的“后退前进难度差距在距离上突破五丈”的妄想撕得粉碎。

  你还是不甘心,找出空性战无忌的案例,用二人绝对实力的差距混淆视听,硬说成是相对实力的倍数甚至是数倍的关系。可惜老金偏偏不让你得偿所愿,无论是归老二五成功力掌击柳大洪,还是杨过五成内力伤及史叔刚,都证实作者眼中的远胜未必那么遥远,倍数级别就已经足够的恐怖。这样的落差,和虚竹相比,如何能让人信服?

  至于慕容复,在萧峰【猛击】和丁春秋【全力抵御】的【太过雄浑】、【急速回旋】掌力袭击笼罩下,后飘三丈,自然是瞬时一跃的意思,你为了否定天龙慕容这个级别的人物有类似小张的表现——目的当然就是小张可以跃五丈,天龙不可以,以证实不同武功体系不可比较——要别人证明慕容是一跃,而不是数跃。萧峰加老怪的掌力涉及范围有多大?霍都掌力都能威逼一丈开外,萧丁联合正面直击能小于两三丈的笼罩范围?根据你的1:8.95的比例关系,慕容复一次后【飘】大约一米出头,要连【飘】八九次,萧丁【太过雄浑】、【急速回旋】的掌力硬是追不上慕容的“蜻蜓点飘”?你当作者是在讲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啦?

  虚竹在一成内力输出,连【粗浅的轻功也不会】时,就能飞上三丈的高度;在内力十余倍输出,轻功大成后,水平跨跃还是不能超过五丈。你也好意思把1.5:9拿出来献丑。连内力激发和本力弹跳都故意掺合起来,在你眼中武侠世界武功展示就是体育频道的赛事直播。李沅芷水平一跃二十丈,袁士霄跳不上四五丈高的围墙,你也认为合理!

  最初讲【助跑】【上跃】的是你,当别人针对你的思路提出见解时,你反咬一口,却指明上跃助跑无用——多么的滑稽!针对别人的质疑,你从来不整体全面系统回复,总是在某一处或几处小点上下功夫,深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黑吹手段。不顾别人的整体构架和原文支撑,为了偶像,几乎失去底线。在必要时,还加以嘲弄和诋毁,希望别人辩论情绪化,好就中取利,其心可见!

  总之,你的手段就是用作者否定的常识,代替武侠世界的本意。一门心思深挖陷阱,希望将别人陷入自己故意扭曲的武侠世界,以维护自己心中的偏爱——这是怎样的狭隘和短视!

  论武也需要尊严,言已至此,好自为之吧。

  @万物生长靠阳光
  全局?那么小无相功是道家初阶的,比九阴差远了。
  十三绝多牛啊,但是空智也有11项了。
  -----------------------------

  道家高深内功初级的说法针对的是天龙时代的道家,九阴的最高也仅局限在三部曲时代。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二者的定位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比较。

  空智的说法是【得其十一】,到底是十一项,还是十分之一,并不确定。何况,武技数量和武功实力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否则,玄生就胜过玄慈了。

  @品流无名 375楼 2014-09-21 22:13:05
  既然你不知进退,我就来扒扒你的皮:
  我用张无忌不能击碎数千斤岩石的例子来说明石头硬度千差万别,你先给我将瞬时掌击岩石对等到矿工砸大石,试图用所谓的常识推翻我对树木受力和岩石受力特征不同的推断。结果萧峰掌击山壁,劲力被整座山吸收后,还能够将【山壁打得石屑四溅】,岳老三掌击大石,也能【石屑纷飞】,完全不符合你的常识和逻辑。这条路不通,你又使诈。
  -----------------------------
  @英风 377楼 2014-09-21 22:35:01
  果然是榆木脑袋。如果按照你的说法,一掌而已击碎百斤大石,则十掌就可以击碎千斤大石。那么掌击千斤大石,第一掌是石屑纷飞还是就直接打的千斤大石中的百斤粉碎?还是说,第一掌能打碎N1斤,第二掌打碎N2斤,第三掌打碎N3斤······然后N1+···+N10=1000?那么从N1到N10的分配又是什么样子的?
  掌击大石和掌击数目又有什么区别?你能击断0.5cm的树木不?然后你去一万下击断50cm的树木?莫非50cm的树木可以把你的......
  -----------------------------

  按照杨过掌击石质,每一掌就是一百斤的破碎,而不是石屑纷飞。同样的石质,岳老三的掌力就可能是石屑纷飞。同样的掌力,萧峰面对的石质或许连石屑纷飞都达不到。你不用玩什么逻辑推理,你问问金庸写作的时候,后没有这样详尽深入分析过。

  掌击大石是刚性直接瞬间对抗,力量在石表面迅速释放,掌击树木目的是震断整体,掌力要穿透树身,作用路径完全不同。这样同样的掌力,才有人打得碎石块,却打不动树身。

  你不是故意混淆概念是什么?还嘴硬!还有,我什么时候回敬过你的脑袋?

  @品流无名 220楼 2014-09-13 23:53:38
  张无忌【直冲上天】,又【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才站在一株松树的枝干上,以张的轻功站立处至少在三丈以上,这样三僧才【抬头上望】,小张也【居高临下】,气势凌人。
  -----------------------------
  @英风 222楼 2014-09-14 02:13:45
  一个人能上纵三丈,则借助奔跑一跃,五丈是在是小菜一碟啊
  -----------------------------

  上面那个英风是你吧?

  @品流无名 375楼 2014-09-21 22:13:05
  总之,你的手段就是用作者否定的常识,代替 武侠 世界的本意。一门心思深挖陷阱,希望将别人陷入自己故意扭曲的 武侠 世界,以维护自己心中的偏爱——这是怎样的狭隘和短视!
  论武也需要尊严,言已至此,好自为之吧。
  -----------------------------
  @英风 380楼 2014-09-21 22:48:14
  我挖陷阱?我无非告诉你你自己推理的荒谬而已。我印象中,这里反驳你的人,包括晴空,包括阿山,恐龙,其实各自都有自己的观点,以前不知道吵过多少。可为什么都对你提出质疑?
  因为你的推理实在让人笑。
  -----------------------------

  那我为什么不针对别人,针对你?你就正确?

  起码我试着解释问题,你在干什么?嘲笑!讥讽!

  @万物生长靠阳光
  全局?那么小无相功是道家初阶的,比九阴差远了。
  十三绝多牛啊,但是空智也有11项了。
  -----------------------------
  @品流无名 376楼 2014-09-21 22:19:07
  道家高深内功初级的说法针对的是天龙时代的道家,九阴的最高也仅局限在三部曲时代。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二者的定位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比较。
  空智的说法是【得其十一】,到底是十一项,还是十分之一,并不确定。何况,武技数量和武功实力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否则,玄生就胜过玄慈了。
  -----------------------------
  @程务明 381楼 2014-09-21 22:51:35
  兄台这儿有双标的嫌疑了。如果别的书中所写至高无上的武学到了天龙就不是了,那用天龙的标准去套别的书就显然也不合适了。
  -----------------------------

  当然。
  我只是就武力分析,不套用需头衔。

  @品流无名 376楼 2014-09-21 22:19:07
  道家高深内功初级的说法针对的是天龙时代的道家,九阴的最高也仅局限在三部曲时代。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二者的定位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比较。
  空智的说法是【得其十一】,到底是十一项,还是十分之一,并不确定。何况,武技数量和武功实力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否则,玄生就胜过玄慈了。
  -----------------------------
  @英风 382楼 2014-09-21 22:53:23
  天龙时代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和三部曲时代的七十二绝技,我也不说完全一样,但是可大变样了?如果没有大变样,那么天龙时代的道家高深内功初阶,到了三部曲时代,照样是初阶。有少林在那对比着呢。
  如果你说天龙时代七十二绝技,比三部曲时代高明太多,那么你可以继续你的理论。
  -----------------------------

  我没说高明,只是指出你们的说法没有明确依据。

  连易筋经都变了,还有什么可以依仗的。

  @品流无名 376楼 2014-09-21 22:19:07
  道家高深内功初级的说法针对的是天龙时代的道家,九阴的最高也仅局限在三部曲时代。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二者的定位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比较。
  -----------------------------
  @碧空一晴 386楼 2014-09-21 23:03:17
  如此说来,天龙的五丈也仅局限在天龙吧?
  -----------------------------

  对,但你要说其他书籍可以,必须要明确的证据。

  @品流无名 220楼 2014-09-13 23:53:38
  张无忌【直冲上天】,又【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才站在一株松树的枝干上,以张的轻功站立处至少在三丈以上,这样三僧才【抬头上望】,小张也【居高临下】,气势凌人。
  -----------------------------
  @英风 222楼 2014-09-14 02:13:45
  一个人能上纵三丈,则借助奔跑一跃,五丈是在是小菜一碟啊
  -----------------------------
  @品流无名 384楼 2014-09-21 23:01:31
  上面那个英风是你吧?
  -----------------------------
  @英风 391楼 2014-09-21 23:10:36
  你自己理解错误而已。我从来不试图一个人上跃五丈,你看我之前之后,扣紧的都是不能一跃五丈【远】这一点来的。至于一跃五丈高,我没兴趣去证实。
  我之前说的是后退能够一跃至少三丈。则往前,即便立定跳远,也就有四五丈远。加上助跑,五丈小菜一碟。
  这里是跳高。既然说三丈,那么姑且三丈吧。跳高三丈,跳远多少?借助助跑的跳远多少?如果认为不超过五丈,得多么强大的理解力呢。
  哪一天金庸在天龙里设定不......
  -----------------------------

  你也太逗了,上面的对话环境,竟然指的是跳远?你让别人看看这么解读?

  要是一跃三丈高来计算,几乎不会轻功虚竹都能办到,有什么说服力?


  @品流无名 383楼 2014-09-21 23:00:09
  掌击大石是刚性直接瞬间对抗,力量在石表面迅速释放,掌击树木目的是震断整体,掌力要穿透树身,作用路径完全不同。这样同样的掌力,才有人打得碎石块,却打不动树身。
  -----------------------------
  @英风 393楼 2014-09-21 23:14:45
  我觉得,这不像是这个世界的话。
  掌力为什么要穿透树身?为什么不能在树的表面迅速释放?为什么打石头力量迅速在表面释放?石头和树木有什么不同?
  -----------------------------

  笑话,你打树的目的是打烂木身?打石头的目的是拦腰折断?
  我真觉得你说的不是地球话。


  项目5-7 牯牛VS老虎

  过三拳一拳打死牯牛、而萧峰打不死老虎,是萧峰武功广为诟病的一处要害,也是否定砍树众多证据中最有杀伤力的一项。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两件事:一是被打对象的差异,二是打虎主体的基本状态。分别来看,首先是被打对象。我们列举一些段落,看看作者对于牯牛和老虎的基本定位,中间还需要引入关键一环——骏马。

  原文1:
  “鲁有脚身经百战,虽败不乱,用力上提没能将敌人身子挪动,立时一个头锤往他肚上撞去。他自小练就铜锤铁头之功,一头能在墙上撞个窟窿。某次与丐帮兄弟赌赛,和一头【大雄牛】角力,两头相撞,【他脑袋丝毫无损,雄牛却晕了过去】。”
  “提起手掌,用掌缘在【牛肩上一斩】。这一下他只使了【二成内力】,可是那牯牛便已【痛得抵受不住】,大声吽叫,正要跃起发威,杨过又是一掌斩了下去。这般连斩十余下,那牯牛终于不敢再行倔强。”

  点评1:
  一头【大雄牛】竟被鲁有脚撞得【晕了过去】,不知道真的是鲁有脚太厉害,还是【大雄牛】太“熊”?杨过仅仅用了【二成内力】,且掌缘只在【牛肩上一斩】,牯牛就【痛得抵受不住】。要是以七成功力掌击牯牛的脑门,估计牛脑袋立刻脑浆四绽,此时的杨过掌力似乎还在萧峰之上?!

  原文2:
  “只听呼的一声,黄药师这掌打在马鞍上。最初一瞬之间,那马并无异状,但渐渐垂下头来,四腿弯曲,缩成一团,瘫在地上,竟自死了。这是蒙古名种健马,虽不及汗血宝马神骏,却也是匹【筋骨健壮、身高膘肥的良驹】,黄药师【一举手就将之毙于掌下】,【武功之高,实所罕见】。”
  “黄蓉道:“想到你并不难,【掌毙黄马】、手折秤杆,当世有这功力的【寥寥无几】。不过初时我还当是别人。南希仁临死时用手指在地下划了几个字,是‘杀我者乃十’,第五个字没写完就断了气。我想你的姓名并非是‘十’字开头,只道是裘千仞的‘裘’字。””
  “张无忌腹中饥饿,便在一处市集上买些面饼充饥,忽听得背后牵着的坐骑一声悲嘶,回过头来,只见【马肚子已插了一柄明晃晃的尖刀】,一个人影在街口一晃,立即隐去。
  ……
  当下【纵马便行】。【一口气奔到三官殿,渡汉水而南】。……
  【过汉水后,催马续向南行】。此时天色早黑,望出来一片朦胧,【再行得一个时辰】,更是星月无光,那坐骑疲累已极,再也无法支持,跪倒在地。他拍拍马背,说道:“马儿,马儿,你【在这儿歇歇,自行去罢】!”展开轻功疾奔。”

  点评2:
  黄蓉是黄药师的女儿、洪七公的弟子,见识过周伯通、欧阳锋、裘千仞和一灯的武功,学习了九阴真经,男朋友郭靖现在也步入了一流高手的队列,加上聪明机智,对武功高低的判断不可能有大的失误。她认为当世有【掌毙黄马】这功力的【寥寥无几】,似乎除了四绝周伯通,就剩裘千仞了。面对一匹【筋骨健壮、身高膘肥的良驹】,黄药师【一举手就将之毙于掌下】,作者的评价也是【武功之高,实所罕见】。老黄欧阳可以一掌击毙骏马,过三拳可以一拳打死牯牛,牛抗击打能力在马之上,看来黄药师在倚天中仅相当于过三拳这样的角色!!
  另外,张无忌的坐骑【肚子插了一柄明晃晃的尖刀】,还能一口气奔出很远很远,只要【在这儿歇歇】,就能【自行离去】。连载版中倒是换了一匹马,三联中删除了换马情节,到底是作者的失误,还是对马过分的看重?


  其实,作者是一个中国文人,很多事情都不会以自然真实状态直接对等到小说中。为反映自身的思想,有必要时可以随意更改书中物种的基本属性。以常识而论,牯牛的抗击打能力确实远在骏马之上,但中国文人崇尚骏马平原奔腾、驰骋边疆的昂放精神,轻视任劳任怨、蠢笨蛮横的莽汉意识,作者明显赋予了骏马(非驽马)一流的武学内涵,将牯牛贬低为三流下等的生物种类。这才能解释上面的悖论。

  金氏作品中,除了过三拳之外,“打牛英雄”首推鳌拜,原文有:
  “史松道:“鳌少保天生神勇,武功盖世,曾在北京街上【一拳打死】一头【疯牛】,你这反贼也知道吗?””
  “这人原是个【冲锋陷阵的武人】,盛怒之下,便握拳上前和康熙理论,倒也并无犯上作乱之心,突然间见书架后面冲出一个小太监,挡在皇帝的面前,叱责自己,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才想起做臣子的如何可以握拳威胁皇帝,急忙倒退数步,喝道:“你胡说什么?我有事奏禀皇上,谁敢对皇上无礼了?”说着又倒退了两步,垂手而立。”
  “康熙始终十分沉着,使开“八卦游龙掌”和鳌拜游斗,但康熙在这路掌法上的造诣颇为有限,更遇到了鳌拜这等【天生神勇】的【猛将】,实在并无多大用处。鳌拜【被他打中两掌】,毫不在乎,左脚踢出,正中康熙右腿。”
  鳌拜说起来是【天生神勇】的【猛将】,其实就是【冲锋陷阵的武人】,层次很低。和几个小鬼过招,竟然多次被韦小宝和康熙击中,除了身强体壮、蛮力惊人外,没有丝毫出彩之处。可见,作者对能【一拳打死】一头【疯牛】的“打牛英雄”是多么的鄙视。过三拳的武功层次位于金氏小说中的低端。


  我们不妨再看作者的几处“失误”:

  “黄蓉放眼察看,心中琢磨:“此人自然是渔樵耕读中的‘耕’了。这头牛【少说】也有【三百斤上下】,岩石的份量瞧来也【不在那牛之下】,虽有一半靠着山坡,但那人稳稳托住,也算得是神力惊人。””

  黄牛通常不及水牛重,但应该也在六七百斤徘徊,甚至重达千斤。黄蓉知识渊博,才智过人,不可能不清楚一头黄牛的重量。以武三通和郭靖的力量托举四五百斤是可能的,要是黄蓉估计错误,还原黄牛六七百斤之躯,再加上一块【不在牛之下】的岩石,郭武二人早就手断腰折了。所谓黄蓉的猜测,其实就是作者赋予黄牛的重量。再回头看上面鲁有脚的例子,鲁以脑袋撞破墙壁、撞晕雄牛,铁头功威力惊人,结果武功始终徘徊在二三流行列。这充分证实作者对硬功和蛮力的轻视。为体现这样的见解,作者才故意弱化黄牛的重量和牯牛的抗击打能力。

  “杨过侧身避开,左掌击出,这一掌中含了【五成内力】,那花豹被他击得【一个筋斗向后翻出】。
  李莫愁心中奇怪,自己两枚银针早已可制花豹死命,何以他既出手救豹,却又费这么大力气和豹子打斗?只见他【左一掌,右一掌】,打得豹子跌倒爬起,爬起跌倒,狼狈不堪,但每一掌却又避开豹子的要害之处,只听那猛兽吼叫之声越来越低,【十余掌吃过】,花豹再也受不住了,转身【纵上了山坡】。杨过早已防到它要逃走,预拟扯住它尾巴拉将转来,岂知那豹威风尽失,尾巴垂下,挟在后腿之间,一拉竟尔拉了个空。他正待施展轻功追去,只见那豹子【跃出数丈】,回身呜呜而叫,招呼两头小豹逃走。”

  自然界中,牯牛的抵抗力远在花豹之上。然而,六七百斤的高大牯牛,承受不了刚出道时杨过的两成劲力,可花豹在武功大进的杨过【五成内力】掌击下,仅被击得【一个筋斗向后翻出】,接着又遭受杨过【左一掌,右一掌】力拍,【十余掌】后,还能【纵上了山坡】,【跃出数丈】。显然,金书中花豹的抗击打能力远在寻常牯牛之上。这里作者颠覆自然世界的思想意识十分清晰。

  “眼见【四周鲨鱼难计其数】,杀之不尽,到得后来,总归无幸,但在酣斗之际,全力施为,也不暇想及其他。三人掌劈剑刺,拳打棒击,【不到一个时辰】,【已打死二百余条鲨鱼】,但见海上烟雾四起,太阳慢慢落向西方海面。”
  “洪七公道:“啊哟,这个我宁可认输。”反手一掌“神龙摆尾”,打在一条大鲨身侧,那条【大鲨】总有【二百余斤】,被他掌力带动,飞出海面,在空中翻了两个筋斗,这才落下,只震得海面水花四溅,那鱼白肚向天,已然毙命。”
  “欧阳锋命人钓起一条鲨鱼,放在甲板之上,左手揪住鱼吻向上提起,右足踏在鲨鱼下唇,两下一分。那条鲨鱼几有【两丈来长】,给他这么一分,巨口不由得张了开来,露出两排匕首般的牙齿。欧阳锋将那杯毒液倒在鱼口被铁钩钩破之处,左手倏地变掌,在鱼腹下托起,随手挥出,一条【两百来斤】的鲨鱼登时飞起,水花四溅,落入海中。”

  洪七郭靖老顽童三人身处海中,身法武功大打折扣,竟然在【四周鲨鱼难计其数】的状态下,【不到一个时辰】,就【打死二百余条鲨鱼】,到底是三人太强,还是鲨鱼太弱?要知道郭靖手中有刀,武功中游,老洪可是空手,老顽童更是身上有伤。成千上万的鲨鱼战斗力也真心忒差!给人感觉还不如《书剑》中的狼群。最重要的是,一条真正巨鲨的重量怎么都不会低于一两千斤,要是堂堂的博学大作家,连这样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竟极度幼稚的认为【两丈来长】的大鲨鱼重量只有【两百来斤】,就令人彻底无语了。参看上面黄牛雄牛的例子,只能解释为作者对鱼类的故意歧视。再次证明,作者未必会按照动物的实际状态来客观描述,作品中有时确实存在篡改现实的“写意世界”。

  要是还不够肯定,我们不妨再用《碧血剑》中的一段“交手”场景作为辅证:
  “这般来回攻守几个回合,一条青蛇被蜈蚣钳住头颈,扯了出来,【群蛇一齐悲鸣】。蜈蚣咬死青蛇,又向群蛇攻击。
  锦衣毒丐齐云璈忽从班中出来,在何铁手面前屈下一膝跪倒,说道:“教主,金儿动个不休,不放出来只怕不妥。”何铁手秀眉一皱道:“它就爱多事,好吧!”齐云璈从怀里取出铁管,拔开塞子,把目前在雪地里捉来的金蛇放入沙盘。
  金蛇一出铁管,忽地跃起,【挡在】群蛇面前。蜈蚣立即后退。群蛇见来了救星,缩成一团。金蛇身躯虽小,却是灵活异常。袁承志和青青见过金蛇的本领,知道蜈蚣远非其敌,果然【斗不多时】,【蜈蚣便被一口咬死】。【群蛇围住了金蛇,身子不住挨擦,似乎感谢救命之恩】。”

  蜈蚣是蛇的天敌,何况刚刚吸了四个毒物的剧毒,成为了毒圣。根据常识金蛇肯定远不及蜈蚣,可结果却是【斗不多时】,【蜈蚣便被一口咬死】,金蛇几乎“秒杀”自然界中的强大天敌。作者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还进一步拟人化,先让群蛇“看”同伴被杀,【一齐悲鸣】做集体哀悼,金蛇更是作为侠客登场,一跃而出,【挡在】群蛇面前。战斗结束,保护同伴不被杀戮,【群蛇】竟然【围住了金蛇,身子不住挨擦,似乎感谢救命之恩】。所谓金蛇即暗指金蛇郎君,也即指代打抱不平、大智大勇的义士能人。这里明明白白展现金氏小说中“不合常理”、近乎荒诞的“写意世界”。

  原文3:
  “正行之间,前面黑沉沉的一座大树林中忽然传出【几声虎吼】,【几匹马】【惊嘶起来,有的站定不动,有的转头想逃】。”
  “西山一窟鬼一齐勒马,只见当路站着一人,身旁各蹲着一头猛虎。【马群】【听到双虎呜呜发威之声】,又【惊扰起来】。”
  “那穿红衣裙的女子说道:“今日之事,起因在于史氏昆仲。万兽山庄素来在【甘凉】一带开山立业,突然来到我们【山西】,黑夜之中,又不许人经过官路大道。似这等横法,还来责怪别人么?””
  “杨过十余年前使那玄铁重剑之时,【兵刃】已有七十余斤,这头猛虎【躯干虽巨】,也不过【一百数十斤重】,他提在手中,浑若无物。”
  “正如飞禽见地下狮虎搏斗,不免会想:“何不高飞下扑,可制必胜?”殊不知【狮虎】在【百兽之中】虽然【最】为【凶猛厉害】,要高飞下扑,却是力所不能。”

  点评3:
  不管是马群面对猛虎的表现,还是作者的旁白,金氏小说中猛虎武学象征都在骏马之上。可以秒毙骏马,未必能一掌击杀猛虎。杨过随手抓取、作为武器的老虎应该是华南虎。华南虎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广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体型中等,雄虎均重在150~190公斤之间,雌虎体重约125公斤。杨过抓住的猛虎不过是一头瘦弱的雌虎或幼虎而已,所谓【躯干虽巨】,比较对象不是虎群,而是作为【兵刃】使用时,和寻常兵器的相对大小。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萧峰的打虎状态。

  原文1:
  “这一晚他始终没合眼安睡,直到次日,【不断以真气维系阿紫的性命】。当日阿朱受伤,萧峰只在她气息渐趋微弱之时,这才出手,这时阿紫却【片刻也离不开他手掌】,否则气息立时断绝。
  第二晚仍是如此,萧峰功力虽强,但【两日两晚】的劳顿下来,毕竟也已疲累之极。”
  “到【第四日早上】,实在支持不住了,只得双手各握阿紫一只手掌,将她搂在怀里,靠在自己胸前,将内力从她掌心传将过去,过不多时,双目再也睁不开来,迷迷糊糊的终于合眼睡着了。但总是挂念着阿紫的生死,【睡不了片刻,便又惊醒】,幸好他【入睡之后,真气一般的流动】,只要手掌不与阿紫的手掌相离,她气息便不断绝。
  【这般又过了两天】,眼见阿紫一口气虽得勉强吊住,伤势却没半点好转之象,如此困居于这家小客店中,如何了局?”
  “他与中原豪杰结仇已深,却又不愿改装易容,这一路向北,越行越近大宋京城汴梁,非与中上武林人物相遇不可,一来不愿再结怨杀人,二来这般抱着阿紫,与人动手着实不便,是以避开了大路,尽拣荒僻的山野行走。这般【奔行数百里】,居然平安无事。”

  点评1:
  萧峰三日三夜不停给阿紫输送内力,根本没合过眼。第四天开始,能够睡上片刻,但很快又惊醒。【这般又过了两天】,那么,萧峰几乎在六天内持续输送内力,给阿紫疗伤。这是怎样深厚的功力?!后来,萧峰还要一面输送内力,一面【奔行数百里】。

  原文2:
  “阿紫服食大量人参之后,居然偶尔能睁开眼来,轻轻叫声:“姊夫!”晚间入睡之时,若有【几个时辰】不给她接续真气,她也能自行微微呼吸。
  ……萧峰不断向北,路上行人渐稀,到得后来,满眼是森林长草,高披堆雪,【连行数日】,竟一个人也见不到。……
  【行到第三日】上,天色阴沉,看来大风雪便要刮起,一眼望将出去,前后左右尽是皑皑白雪,雪地中别说望不见行人足印,连野兽的足迹也无。……
  他【已接连三天没有吃饭】,想打只松鸡野兔,却也瞧不见半点影子,寻思:“这般乱闯,终究闯不出去,且在林中憩息一宵,等雪住了,瞧到日月星辰,便能辨别方向。”……
  【吃了二十几只草菌】后,精神略振,扶着阿紫靠在自己胸前烤火。正要闭眼入睡,猛听得“呜哗”一声大叫,却是虎啸之声。……”
  “萧峰不知他说些什么,当下也不理会,提起右手,对准一头老虎额脑门便是一掌,砰的一声响,那头猛虎翻身摔了个筋斗,吼声如雷,又向萧峰扑来。
  萧峰适才这一掌使了【七成力】,纵是武功高强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脑浆迸裂】不可,但猛虎【头坚骨粗】,这一记【裂石开碑】的掌力打在头上,居然只不过摔了个筋斗,又即扑上。”

  点评2:
  萧峰打虎之前,连续很多日子,每天二十四小时给阿紫输送真力,近几天才每天能休息【几个时辰】,但绝大多时间还是给阿紫输内力疗伤。而且,冰天雪地之中,萧峰【已接连三天没有吃饭】,最后【吃了二十几只草菌】,才精神略振。这种状态下,萧峰的体力严重透支,真气更是早就已经不纯,甚至可能损耗过半。同样的【七成】功力,远不及真气完好时的杀伤力。尽管如此,文中对萧掌力的描述依然是【裂石开碑】,能将高手打得【脑浆迸裂】。之所以没能击杀猛虎,作者的解释是猛虎【头坚骨粗】。事实上,虎骨就有“骨质较厚而坚实”的特性,虎骨质地特别密实坚硬,不同于其他动物同部位同体积的骨头,虎骨的相对密度几乎比牛骨大一倍。虎骨单位面积上的抵抗力要比牛强得太多。
  何况,萧峰掌击的老虎是东北虎,体魄雄健,毛厚骨坚,尽管近百年来形体严重退化,但平均体重依旧达到四五百斤,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虎亚种和最大的猫科动物,堪称亚洲“丛林之王”和“万兽之王”。无论是体重、头骨厚度,还是攻击力都远不是其他老虎亚种可以比拟。
  所以,绝不能说萧峰掌力不够雄浑,毕竟在真力巨亏状态下要一举掌毙东北巨虎实在力所不逮。此外,不论是老虎的象征意义,还是东北虎的自身条件,包括骨头的坚硬程度,都远远不是牯牛可以比拟的。就好像刚猛之力能够打死一个寻常魁梧大汉,却未必能够造成一个强健的绝顶高手丝毫损伤一样,作者在遵从东北虎生理结构和能力的基础上,还凸显了老虎不一样的身份和寓意。

  原文3:
  “霎时之间,只觉天地虽大,竟无自己容身之所,思诵如潮,胸口热血沸腾,自知为阿朱接气多次,【内力消耗不少】,当下盘膝坐在床畔椅上,缓缓吐纳运气。”

  点评3:
  为阿朱接气时消耗的内力远不及救治阿紫的消耗,此时都感到【内力消耗不少】,更不用提为阿紫治病的那么多天。


  原文4:
  “二人日斗晚睡,接连斗了【四日】,均已【神困力倦】,几欲虚脱,但始终不肯容让半招。
  ……
  从【清晨直拚到辰时,又从辰时拚到中午】,洪七公渐感内力消竭,但对方的劲力仍似狂涛怒潮般涌来,暗叫:“老毒物原来越疯越厉害,老叫化今日性命休矣。”……
  【又拚了两个时辰,已至申刻】。……
  岂知这一挑居然毫不费力,二人的内力从树干上传来,被他运内力一挡,立即卸去。原来【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北丐西毒虽然俱是当世之雄,但互耗多日,均已精力垂尽,二人给他内力反激,同时委顿在地,脸如死灰,难以动弹。

  点评4:
  洪七公和欧阳锋比武,前面四天没有直接比拼内力,【神困力倦】主要是针对体力和精力,内力必然也有相当的损耗,但是保存量应该不少于半数,否则作者就不需要解释二人前面谨慎不敢随意比拼内力了。第五天开始,比拼内力从清晨至傍晚,接近十个小时,二人内力彻底枯竭。萧峰为阿紫续命,前六天几乎不眠不休、二十四小时输送内力,虽体力不支,内力却没有枯竭的迹象。后来,每天也只能在夜间抽空休息【几个时辰】,日均“输气”时间还是十几个小时以上,在长白山雪地里找人参,三天没吃东西,内力传输不断,就算这样掌力依旧定位为【雄浑】。尽管和洪欧阳比起来,萧峰的内力平均输出口径不可能比拟二人的生死对抗状态,但是总不可能出现十倍以上的差距。所以,不管怎么看,萧峰的内力水平都明显高于欧阳老洪。但同时,也可以肯定打老虎时萧内力损耗严重。

  原文5:
  “如此【六人轮流】,【三日三夜】之内,【劳瘁不堪】,好在无忌体中寒毒渐解,每人支持的时候逐渐延长,到【第四日】上,六人才得【偷出余暇,稍一合眼入睡】。自【第八日】起,每人分别助他【疗伤两个时辰】,这才【慢慢】【修补损耗的功力】。”

  点评5:
  张三丰师徒六人,【三日三夜】轮流吸取张无忌体内的寒毒,以内力化解,都感到【劳瘁不堪】。而萧峰却是一个人连续六天六夜给阿紫输送内力,难易程度不可同日而语。【第四日】后七人【偷出余暇,稍一合眼入睡】,和萧峰类似,但萧峰依然是一人。【第八日】起,张等师徒六人每日只要【疗伤两个时辰】,剩下十个时辰,但萧峰却是每天空余几个时辰,绝大多数时间还在传输内力,输出消耗远甚。即便如此,八天后,张等师徒都要每天【慢慢】【修补损耗的功力】,那么萧峰呢?萧透支的内力远在包括张三丰在内的六人之上,再加上天寒地冻,数日未食,还要一掌击毙东北虎,这不是强人所难是什么?


  最后,还存在一个疑问:要是萧峰内力消耗严重,怎么萧峰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侠客行》中谢烟客偷袭贝海石的段落,作为解释:

  “那七人离去,正是【出手杀人】的良机,当即左掌伸到米香主后腰,【内力疾吐】。这一招“文丞武尉”,竟是以【米香主】的身子作为兵刃,【向贝海石击去】。
  ……
  这一招变化奇怪之极,谢烟客虽见闻广博,也不知是甚么名堂,一惊之下,顺势伸掌接他的掌力,突然之间,只觉自己双掌指尖之上似有千千万万根利针刺过来一般。谢烟客【急运内力】,要和他掌力相敌,蓦然间【胸口空荡荡地】,全身内力竟然【无影无踪】。他脑中电光石火般一闪:“啊哟不好,适才我催逼掌力,【不知不觉间】已将内力【消耗了八九成】,如何再能和他比拚真力?”立即双掌一沉,击向贝海石小腹。”

  内力接近枯竭的谢烟客,却丝毫察觉不出自己的不济,还能【内力疾吐】,成功的将【米香主】【向贝海石击去】。后来,和贝海石这样的高手直接对抗掌力,【急运内力】时,蓦然间发现【胸口空荡荡地】,内力【无影无踪】。这才明白:自己【不知不觉间】已将内力【消耗了八九成】。萧峰打虎时也应该有类似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特征,虽然不会像谢烟客那样内力濒临枯竭,也应该损耗过半,而萧峰一直想着怎样救活阿紫和寻找食物,不会注意到内力不足这点“小缺陷”。那么小半功力的七成掌力,也许还不超过自己平时的三成。

  综合两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萧峰的打虎案例决计不是萧峰败绩或实力不足的证据。相反,通过分析和比较,萧峰的内力造诣得到了进一步印证,充沛程度远超过二张四绝为代表的射雕时代的无上水准。作者就是故意用一流的内功武藏、不长的工龄资历塑造出绝顶的杰出人物,以内功武藏、工龄资历论武必然会陷入作者事先设计的迷局之中,永远找不到门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