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望大家了解一下

  〖 原文 〗
  苛虐其下。
  〖 释义 〗
  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属或奴婢。
  〖 说明 〗
  做官的残酷虐待自己的部属及人民,或主人过分地处罚鞭打家中的奴婢,这都是苛薄虐待的行为。洪州司马王简易,得了一种叫做逆气攻心的病;他病死之后又复苏,告诉妻子说:“我从前使唤的小奴仆,有一次我处罚他,太过严厉,他因此而伤重死亡。我刚才到了阴司,就是被从前的小奴仆告的状,并且看样子是和解不成了,我现在得的这种病,正是他作祟啊!妻子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奴仆,怎么敢如此大胆呢?”王简易说:“在阳间,人是有贵贱的差别;但是到了阴间,则是一视同仁啊!”王简易讲完之后,没有多久就死了。
  
  〖 原文 〗
  恐吓于他。
  〖 释义 〗
  恐吓他人,使人心生害怕。
  〖 说明 〗
  恐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遇到他人急难的时候,不去安慰,反而故意地作势恐吓他,使人心生畏惧;另外一种是为了贪图利益而虚张声势,使别人怕我,希望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曾经听说观世音菩萨在众生遇到恐怖急难时,能以无畏布施给众生,因此而证得了圆通,所以观音法门可称得上是最殊胜的法门。阎浮世界的众生,都称观音菩萨为救苦救难的施无畏者。然而恐吓别人的人,看到了观音菩萨的无畏布施,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所以君子每每遇到他人恐怖害怕的时候,没有不认真去安慰,使别人心安不再害怕。可惜世人不知道,恐吓别人的人,死了之后,马上就投生为獐鹿一类的动物,而獐鹿在白天看到其它野兽,就会逃避畏惧,惊恐而逃;晚上就会把角挂在树枝上面,弓曲着身体睡觉,一旦有情况发生,就惊恐逃散。就这样地惊吓之后又再睡,睡了又惊醒,从黄昏到清晨,没有一刻是安宁的,这就是它的果报啊!
  
  〖 原文 〗
  怨天尤人。
  〖 释义 〗
  不能安分守己,反而怪天怪地恨别人。
  〖 说明 〗
  我们所住的这个阎浮提世界,向来就是以缺陷著称,所以在这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每件事都称心如意呢?而这个不能称心如意的原因,必定是在过去生中积累的功德太薄的缘故,所以这一生所享有的福报也就薄了。因此惟有谨守着自己的本分,认真地反省思过,来修好自己天赋的福禄,这既是千古以来,处在穷困的环境中最好的方法,也是趋吉避凶的最佳的方法。要知道,怨天则天愈怒,尤人则人愈恨,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有害处啊!
  宋朝的章悖,他当宰相的时候,把元佑年间曾经担任过宰相的重要大臣都放逐到岭南地区。范纯仁也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当他接到朝廷的命令,就立即欣然前往。他每每教诫他的儿子们:“心中不可以有一点点的不平啊!”只要是他听到孩子们有一点点埋怨章悖的话,就一定很生气地予以制止。在前往岭南的路上,范纯仁坐的船在江中翻覆了,他的衣服全都弄湿了。这时他回头对孩子们说:“难道船翻了也是章悖害的吗?”范纯仁的这个公案,全都是说乐天知命的学问啊!人若是能够明白这种道理,就能够在逆境中泰然处之,自然也就没有怨天尤人的事情发生了啊!
  
  〖 原文 〗
  呵风骂雨。
  〖 释义 〗
  因为风雨的失时不调,而去呵斥风,咒骂雨。
  〖 说明 〗
  风和雨都有帮助天地创造化育万物的功劳,而且各有天神在负责执掌。孔子在遇到迅雷和烈风的时候,必定就会变容,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曲礼》说:“若是有了疾风、迅雷和大雨的发生,则必定要变容;虽然是在夜里头发生,也必须要起来,穿戴好衣帽端身而坐。”宋朝的程子,每次遇到了风雨,必定都会起身,因为必定要对天恭敬啊!而无知的百姓,雨下多了,则埋怨雨多了会伤害到农作物;晴天多了,则埋怨天太久不下雨了;风刮得太强烈,则埋怨风太暴,却没想到“阴阳各有定数”的道理。或是因为政府官员施政过于严苛凶猛,或是人民造作了太多的恶业,这些都能导致风雨的失时和不调,怎么可以因为风雨的失时和不调而呵斥风咒骂雨呢?这样做也只是徒然地增加违逆上天的罪业啊!
  宋朝的鄂州地方有位妇人,有一天拿着沙盆到河边去清洗,忽然天下起大雨来,她身上的衣服跟路面都被雨水淋湿了。因此这位妇人就口出秽言咒骂天。这时,突然刮起一阵怪风,把妇人卷入河中,她的丈夫见了,就立刻跳下河把妇人救上岸来,而瓦盆的中间却破了一个大洞,刚好扣在妇人的头上,就跟被戴上了枷锁一样,想要脱下瓦盆,妇人就会痛入骨髓,闻风而至赶来观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没过几天,妇人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就一命呜呼了!
  
  〖 原文 〗
  斗合争讼。
  〖 释义 〗
  唆使他人争斗,撮合别人诉讼。
  〖 说明 〗
  别人有了争讼,便应当要好言地相劝化解,使他们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则两家都会受福;若是因而唆使他们争斗,或是暗中挑拨教唆,或是挺身作证,或是代为捏造证词,或是替他包揽诉讼,以便于从中谋取利益。这种的行为就是造孽啊!最后一定会招到人神共愤,等到业报现前的时候,就会不堪其苦,悔恨莫及了啊!
  
  〖 原文 〗
  妄逐朋党。
  〖 释义 〗
  不问是非可否,就随便地追逐,分朋立党,或是附社结义。
  〖 说明 〗
  大的如朝廷中的大臣,分朋结党,把持朝政,明显地排斥异己,或是暗中地倾陷他人;小的例如是社会上的一般人,附社或是结义,彼此呼朋引类,相互地支援,这些都是属于妄逐朋党,必定会招致大祸临头。因此无论是官员或是百姓,都应当要痛切地戒除啊!
  元朝的余忠宣公阙曾说:“人若近贤良,譬如一张纸,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穿鱼鳖,因臭而得臭。”我们立身处世,应当反复思量这段话。
  有一位富翁的儿子,喜欢舞拳弄棒,因此而结交了十几个拜把兄弟,富翁知道后还说:“这样可以服乡里,以后就没人敢欺侮儿子了。并没有禁止儿子结党。后来,这十个拜把兄弟中,有一位竟然做了强盗,事情败露后,在官府的供词中,就牵连到富翁的儿子,官府因富翁家里有钱,竟然把富翁的儿子处以强盗之首领的罪名,富翁家因此而破败。喜欢逐党交朋的人,可要以此为鉴啊!
  
  〖 原文 〗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 释义 〗
  听信妻妾的话语,而违背父母的训示。
  〖 说明 〗
  妻妾的话语,甜美而又容易听得进去;父母的训示,虽然正确,却是难以服从。然而妻妾的话语,很少不与父母的训示相反的啊!这就是世人所以孝顺衰微的原因啊!要知道,父母的阅历既然较多,对于事情的见解,就必定会恰当;而且父母爱子的心又殷切,为儿子谋划,必定也会周详。岂有年少子女的所见所闻,反而胜过了老成练达的父母呢?而且在事实上和道理上也是如此,不仅只是为了劝孝才这样地说啊!
  张拱辰先生说;“父母的教训,做儿子的就是万分地遵从,究竟而言,还是未能够遵从啊!妻妾的话语,大家都说万万不能听信,毕竟还都是用尽了妻妾的话语啊!这就是理不胜欲,因为关系太亲近的缘故,因而蒙蔽了心智,难以觉察啊!”儿子对于父母,应当要尽心竭力,无论是东西南北,都要惟命是从于父母;若是阳奉阴违,违背了父母之训,这就是根本大罪,也是不能够赦免的大恶啊!至于因为宠爱妻妾而违逆了父母,世上更是不乏这类的人,然而这种的罪孽,就更是罪加一等了!
  
  〖 原文 〗
  得新忘故。
  〖 释义 〗
  得到了新的,就忘记了旧的。
  〖 说明 〗
  无论是穿的衣服,用的器具,朋友之情,亲戚之谊,妻子待妾,童仆婢女,说起来,都有新旧差别。若是因为得了新的,而忘记了旧的,这种人就属于薄情寡义的人了。先贤曾说:“与其结新交,不如敦旧好。”这句话的道理很深啊!
  有一位富翁没儿子,就抱养哥哥的儿子,养了十年,忽然富翁的侍妾生了一个儿子,富翁于是就不认哥哥的儿子,财产都归侍妾的儿子所有。后来哥哥的儿子以勤俭成家,而且非常孝顺、谦恭、慈悲,全族的人都赞叹他。而妻妾的儿子长大之后,放荡不羁,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把富翁的财产都败光了,富翁感到十分地懊恼,悔恨而死。
  
  〖 原文 〗
  口是心非。
  〖 释义 〗
  就是心口不一。
  〖 说明 〗
  心口一样是君子,心口都不正是小人。口是心非,是假冒的君子。佛口蛇心,定是不忠、不孝、不信、不义的,这六句,最是丧心灭伦的恶。小人大家还晓得要防他,惟有言称尧舜,心同桀纣,口誓山海而心怀陷阱的人,最是难以测度了。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事君必定不忠,事亲必定不孝,交朋友必定不讲信用,对待部属下人也一定不讲道义,这种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啊!若是使人误信了他的话,而堕入了他的阴谋之中,那么这种罪行,在阴间的果报就比阳间罪恶还要大好几倍啊!
  任国佐有一次生病,病了很久都没有好,就请道士设醮坛,向上天祈求保佑平安健康。任国佐晚上睡觉做了一个梦,听到神明对他说:“任国佐,你平生为人,心口不一,从小到大都没做一件好事,你这一生所积的罪恶,阎王已经定了案,你的死期马上就要到了!”果然,没过多久,任国佐就死了。
  
  〖 原文 〗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 释义 〗
  因为贪图利益而冒领钱财,竟然敢欺日了君王长官。
  〖 说明 〗
  为人不忠不孝,竟敢欺瞒君亲长上,纵然是能够一时地富贵,大多不久之后,就遭逢破败,而且子孙都是狼狈不堪!还不如忠诚廉洁操守好,自然可以保身保家保名声!至于官员侵吞政府的钱粮,仆人隐匿主人的税租等种种的弊端,不胜枚举,总是属于下取上财,终归是没有智慧枉费心机。然而所取得的钱财,原来是自己命中本来就有的,但是因为来路不正,于是就导致了自己人财两失。还不如对这些来路不正的钱财,分毫都不苟取,则自己命中本有的财禄,必定会从其他方面正当地得来。在我来讲,这些钱财,同样地是我取而有的,然而取的安全或是危险,那么结果就会相差的很远啊!这是真理,人们应当要明白啊!
  
  〖 原文 〗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 释义 〗
  平日或有小怨,便捏造坏话,任意地谗毁好人。
  〖 说明 〗
  别人纵然是有了过失,也应当想办法为他掩护。若是一个人平白无辜,却编造了谎言,捏作了恶事,去谗毁他,这种的恶毒,比刀斧虎狼还要厉害啊!因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被一位小人谗言攻击,其他不明事理的人,也就跟随着毁谤,听到谗言的人,也实在难以分辨出谁是谁非,导致了贤人和小人混淆不清,官位的降级和升迁,也都会因此而颠倒了,这是君子所深恶痛绝的啊!佛说:“恶口的罪业,死后当堕刀兵拔舌地狱;而在生的时候,则容易受到杀害以及受到形体残废的果报。”
  
  〖 原文 〗
  毁人称直。
  〖 释义 〗
  毁谤好人,却称自己为正直。
  〖 说明 〗
  士君子立身处世,必须要使自己正直没有一点的邪僻,这样才能够称为正直啊!或是本身未能做到正直,而以毁谤别人却称自己正直的人,那么他的良心早就已经丧失了啊!怎么能称作正直呢?而且真正正直的人,他的存心必定忠厚,该说的时候才会说,能使别人改过;而那些谗毁别人的人,污蔑别人的名声,发泄了自己的怒气,而且自己还认为自己是正直,这种人不是可痛又可恨吗?
  老子说:“聪明绝顶能够深刻明察的人,却又不近人情,等于是自己把自己陷入了绝境。”这所指的就是喜好议论他人的人啊!程伊川先生说:“君子对于他人,应当是在有过中求无过,不应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啊!而要求自己,则是刚好相反。”唉!世间人,所造的口业无穷,所以太上才再三地严厉禁戒啊!
  
  〖 原文 〗
  骂神称正。
  〖 释义 〗
  辱骂神明,却称自己有正气。
  〖 说明 〗
  君子对于神明,都是心存敬畏,而小人竟敢肆无忌惮,自以为是正直无邪,可以使鬼神屈服,却不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私心诡计,早就被鬼神看穿了,只是徒然地自取罪孽而已。
  镇江有一位卖糕店的老板姓于,他的小儿子因为出水痘而夭折了。于老板竟然写了状词,准备要向城隍控告痘神,于太太就把他写的状词抢走,在灶下烧掉。于老板当天晚上就梦到自己被鬼卒勾去了阴司,城隍对他说:“你家的灶神对我陈述了你写状词要告痘神,痘神到底犯了什么罪呀?”于老板说:“痘神向我素求祭祀,我没有答应,痘神因此就把我的儿子给害死了!”过了没多久,痘神就来到殿前向城隍报告:“他的儿子命该要绝,与小神无关啊!”城隍就判决说:“姑念小民无知,就送给杨知县处罚,责打二十大板,病一个月,以示警惕!”当时杨蜀亭担任丹徒县的县令。第二天,于老板把家门口的房门吊起来的时候,正好杨知县路过,不小心就碰破衙役撑的大伞,因此于老板就被杨知县处罚责打二十大板,打完后,于老板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伤才痊愈。
  
  〖 原文 〗
  弃顺效逆。
  〖 释义 〗
  放弃应该遵行的六顺,而去学习六逆。
  〖 说明 〗
  周朝卫石碚先生说:“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就是所谓的六顺。贱而妨贵,少而凌长,远而间亲,新而间旧,小而加大,淫而破义,就是所谓的六逆。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六顺,而去学做六逆的行为,这就是自己在为自己加速地招来灾祸啊!”《书经》说:“惠迪吉,从逆凶。”意思是说:顺了这个道,就会得到吉祥;逆了这个道,就会产生凶险。又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而学做顺的人,就会尽忠尽孝,为圣为贤;学做逆的人,就会为狂为暴,为寇为贼。弃顺效逆的念头,都在一念之顷,而祸福的分判,则是有天壤之别啊!所以能够不谨慎吗?霸州文安县民赵风子,天生力气大而勇敢,他与刘六、刘七等人,聚结了盗贼,到处行抢,并分道集结了徒众攻打掠夺河南。当他攻进了泌阳,就把焦芳祖先的坟墓挖开,还说:“如果我能够亲手杀死焦芳这个老贼,那才能够以谢天下啊!”过没多久,赵风子的部从被官兵打败,赵风子走投无路之下,就抢了一位出家人的度牒,把头发剃光,假扮成僧人,但却被部将赵成抓到,将他一寸一寸地剁成肉泥。而刘六、刘七逃到通州狼山,忽遇飓风,所有部寇全部被歼灭了。
  
  〖 原文 〗
  背亲向疏。
  〖 释义 〗
  背离了自己的家亲骨肉,而厚待或心向着异姓的亲戚朋友。
  〖 说明 〗
  例如对待自己父母普普通通,而对待妻子的家人,则是十分地厚爱;对待自己的亲兄弟,则是斤斤计较,而对朋友或是别人,则是特别地慷慨;不顾自己族人的贫寒,而去冒认他人为自己的宗族。凡是自己所应当亲近的人,却是疏远了他们;而所应当疏远的人,却是亲近了他们,这些都是背亲向疏啊!
  孔子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他人就叫做悖德;不尊敬自己的亲人,而去尊敬别人,就叫做悖礼。”现在有人背亲而向疏,不是因为恩怨徇私,就是从人情的冷暖变化上起了分别,这样的悖德悖礼,就非常地严重了!而且这是根本的重罪,果报必定很惨啊!
  周聪因为自己参加考试,考了很多次都没考上,于是就前往谯郡,拜了都吏周吉为父亲,每天都和周吉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三代的名讳,周聪都用周吉的。到了明年,周聪籍以而考中举人,从此以后,就再也不回家了。他的父亲就作诗责备他,周聪因此惭愧而死。
  
  〖 原文 〗
  施与后悔。
  〖 释义 〗
  施与之后,感觉后悔。
  〖 说明 〗
  布施这种事,立功最快速。然而必须要乐善不倦,方才会有进步,即使是自己的财力不够,但是也一定要常存此心。这样做才可以转掉自己心中的贪吝,不会使自己的初发心丧失掉。还没有布施就先后悔,也就不会再布施了;而布施之后感到后悔,也就不会再布施了,这样的存心,就会贼仁害义,这也就是心病的根本啊!
  奚百三非常地穷,偶然遇到一位道人,在一家店铺的门前化缘,店家不给,奚百三摸摸腰间的钱袋,只剩下一文钱,就布施给道人。当天晚上,就梦见了道人,帮他除去了面颊上的赘肉,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脸上的赘肉果然脱落了。可见布施不在于钱财的多寡,而在于布施的心真不真诚!世人应当要尽心尽力行布施,劝人家一起做,尚且都还嫌迟了,何况是布施之后又后悔呢?
  
  〖 原文 〗
  假借不还。
  〖 释义 〗
  借人家的钱财物品,据为己有而不肯还。
  〖 说明 〗
  假借,是一件通有无、济缓急的好事。借的人对自己的恩德已经不小,怎么可以倚强靠势,想要使诈不还呢?要知道“没有了却的宿债,死后仍要偿还”的道理。轻的则要当他的奴婢,严重的就要做他家的驴马牛狗,来偿还自己所欠的债务啊!凡是借人家的东西,不是非不得已,就不要去借;借了之后用完了,就要马上归还。这样做,别人不会感到厌烦,而自己也无愧于心。至于向人借钱,更是要清清楚楚地偿还。现在的人常常是借了钱就不还,却没想到这个钱不是我的,就算留为己有,到最后,钱也是会不见的,只落得徒增债务而已,这样究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请大家仔细想想!
  
  〖 原文 〗
  分外营求。
  〖 释义 〗
  不依本分,分外地去钻营求取。
  〖 说明 〗
  人之所以不肯依着本分,而只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有想过:人生的富贵贫贱都是命里注定,怎么可以分外地去营求呢?而妄心贪念侥幸地希求,不但是毫无益处,而且恐怕还会因此而折福呢!何不认真地体会孟子所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和六祖慧能大师说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意思呢?
  张拱辰先生说:“安贫守分,节俭用度,可以免得求人,也可以省事,心地保持清净,而分外营求,只是苦了自己,因为人生的福报享受,上天已有安排;而富有和贫穷,发达与不发达,也是命中注定,纵然是有人能够运用智谋而获得,那也是他时运当来应该得到的啊!能够认识看透这个道理,心中就会感到非常自在。若是要等到满足的地步,又有谁能达得到呢?还不如得到多少就算多少,来得随缘自在!”
  
  〖 原文 〗
  力上施设。
  〖 释义 〗
  极尽自己力量之所能,而尽意地施威设法。
  〖 说明 〗
  力之所能尽意地施威设法,而不给自己稍稍地留有余地,势力若不使尽了,就不肯停止,这就是俗话说的“扯满一帆风,又添八把桨”的意思。例如做官的人利用职权,而对百姓尽意地施威设法;富贵的人,运用权势,而对贫贱的人尽意地施威设法,固然都是违犯了太上之戒,至于以人类的力量而对畜生施威设法,也是不可以的。例如耕田的牛驴,乘骑的马骡,不是我们前生修来而得的,就是它们欠我的债,应当爱护它们,体恤它们。用它们的时候,不但不要用尽它们的力量,又怎么可以因为畜生是异类,于是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刘宋时代,奚显度担任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孝武帝曾命他负责监督领导工役,而他却是严苛暴虐不讲道理,对待工人动不动就加以捶挞扑打,不管天气多冷多热,下雨下雪,都不让工人暂停休息。很多工人因为受不了痛苦,有的就自杀而死,而奚显度在东窗事发之后,也被朝廷下令处死。
  
  〖 原文 〗
  淫欲过度。
  〖 释义 〗
  夫妇间的房事频繁,超过了正常的限度。
  〖 说明 〗
  夫妇间的房事,尤其必须要有节制;若是说夫妇间的房事不算是淫,那么怎么能够免除纵欲杀身的灾祸呢?因为人身体的元精,散在三焦,荣华百脉。而欲火一动,就会合聚流通,都从命门中出来。所以房事不禁的话,就像沧海那么多的水,也会流光干掉的,所以非常地可怕啊!凡是人的精足则神生,精神足则智虑生,人就会聪明坚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若是少年的时候,斫丧了元精,至英气全都消失掉了,那么他一生的事业也就完了啊!
  淫欲会使人失去了本性,丧失了性命;有的人暗中受到了伤害,而自己却未觉察到;有的人明知淫欲之害,却是不肯回头。这就是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诚恳地劝导、一再提醒的原因所在啊!凡夫俗子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肆无忌惮地放纵情欲,因此淫秽之气,触怒了鬼神,种种不祥的灾祸,也就如此而招致。至于神明降察或佛菩萨的圣诞日,如果夫妇不守禁戒而淫污冒犯亵渎的话,将会遭受谴责,而且有损阴德。因此世上有人虽然循规蹈矩忠厚老实,却常常会有多病不长寿的祸患,以及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恶报,这些都是由于在夫妇闺房之礼上,不遵守戒忌的缘故啊!
  
  〖 原文 〗
  心毒貌慈。
  〖 释义 〗
  心意恶毒却又面貌慈祥。
  〖 说明 〗
  心意恶毒,已经使人难以防范,却又面貌慈祥,更是令人不可测啊!人没有不躲避虎狼而畏惧蛇蝎的,就是因为它们都很狠毒啊!若是一个人心毒而貌慈,表面上令人觉得可以亲近,但往往是乘人不及防备而肆其恶毒,那么他的阴险恶毒,比起虎狼蛇蝎就更严重啊!这种人死了之后,必定会堕三途,速度就跟箭一般地快啊!而且他生生世世遭到的果报,必定是受苦无穷啊!
  蔡元度对待客人满面春风,虽然有的是他讨厌的客人,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一视同仁。因此他的心思,令人难以猜测,大家只好视他为笑面夜叉。后来蔡元度被贬官,流放到远方而死。
  
  〖 原文 〗
  秽食喂人。
  〖 释义 〗
  用污秽的食物卖人或给人吃。
  〖 说明 〗
  污秽的食物,或是因为做的时候不清净,或是经过虫吃鼠咬,或是天热过夜,颜色味道已经变了,或是存放得太久,过期发霉腐坏等,吃了以后,足以致病伤人。若是用秽食卖给人或给人吃,别人必定会生嗔恨,神明也会感到厌恶。至于家中做了过多的食物,吃不完,丢到厕所水沟里面,尤其是大孽啊!
  杭州市场中,有一家卖烧鹅的酒店。有一天,酒店中一只烧鹅被毒蛇缠绕,正好被一位在私塾教书的先生看见了,先生心想:“这只烧鹅若是卖给人吃,吃的人必定会中毒啊!”于是就要买下这只烧鹅,和店主讲好了价钱二百文,但是身上只有一百文钱,就向邻居的熟人借了一百文,将烧鹅买下来,三人一同前往附近空旷的地方,埋掉这只烧鹅。正在挖土时,从土中起出了一锭紫色的金子,邻居说:“这锭金子是我藏的啊!”店主却说:“紫金是我掉的啊!”刚好县令经过,问得了详情之后,叹了一声道:“这明明是先生的善念所感应的结果嘛!而你们两人却都想要占先生的便宜,这就是逆天啊!”于是县令就下令把店主和邻居用杖责打一顿,而将紫金归给了先生所有。
  
  〖 原文 〗
  左道惑众。
  〖 释义 〗
  用旁门左道来蛊惑众人。
  〖 说明 〗
  于玉陛先生说:“道是人们所共同遵循的正路啊!儒释道三教都是圣人之道,虽然三教表现在外面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最高的目标,都是要使人们明白自心,见到本性;其次的目标,则是要使人能够改恶向善,所以三教圣人的说法,都是如出一口,从来就没有喜欢故弄玄虚,以迷惑世人的事情啊!然而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就拿三教中的某些道理来加以曲解,用以迷惑世人,这些都是所谓的旁门左道啊!例如汉朝的张角,晋朝的孙恩、卢循,元朝末年的红巾、刘福通,近代的无为皇天,以及白莲教等等的邪法都是啊!这些倡导人,立心不端,动机不良,用旁门左道蛊惑愚民,违逆君王,悖逆亲恩,造下了弥天的大祸,种下了三途的恶因,这都是乱臣贼子的行径,国家的法律,必定要将他们屠灭的;而阴间的报应,尤其地严重,而且是永不超生啊!
  
  〖 原文 〗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
  〖 释义 〗
  私自非法使用短尺狭度,轻秤小升,来贪利占便宜。
  〖 说明 〗
  这是奸商小人贪利,想占点便宜。岂知占了人家半分的便宜,却损了自己一分的福德啊!况且损人利己,必定会有天殃雷火之焚等等的报应。
  广陵有位王姥姥,使用短尺卖布帛,死后托梦告其子说:“我平生用短尺来欺骗人,冥司就罚我投生在西溪浩氏的家中为牛,小牛的腹部有白毛,长成王字的形状。”儿子看了,就把小牛买回家,给它吃精细的食物,它就不肯吃;而给它草料,它就肯吃。背负重物辛苦地耕田,牛就会显得安心的样子;若是闲养着它,就会百般地跳撞,显出非常不安的样子。昧着良心贪利的人,知道此种的业报吗?
  
  感谢回复。
  
  〖 原文 〗
  以伪杂真。
  〖 释义 〗
  把假的货物,杂在真的里面。
  〖 说明 〗
  近来世面上卖有许多假货,几乎是仿冒的要多过真的了!这也是世道人心在变啊!凡是饮食、药品、金帛等器物,稍微有点欺骗误失,则会丧心害人莫此为甚啊!至于使用假银伪钞,罪恶更是深重,所以遭到上天的谴责,尤其是快速啊!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谋生啊!而我要谋生,难道别人就不要谋生了吗?我要养家糊口,难道别人就不要养家糊口吗?况且欺骗自心违逆上天的人,报应昭昭,没有不身死而害家灭口的啊!所以这不是做生意人的应有本心啊!
  孙蜃川尚书的祖父,有一天卖货的时候,得到二两的银子。后来发现这银子不对,就拿给别人看,结果证明是假银。蜃川的祖父想到:“这银子既然不可以用,怎么可以留着误人呢?”于是就走到东河边,再走入河中数十步,把银子投入河水深的地方。后来他的儿子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副使,他的孙子也就是孙蜃川。
  
  感谢"蓝天白云"的支持!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个帖子!
  
  〖 原文 〗
  采取奸利。
  〖 释义 〗
  采取奸诈的暴利。
  〖 说明 〗
  人若是为了要采取奸利,则其用心必定是残忍苛刻。无所不用其极啊!古诗说:“越奸越巧越贫穷,奸巧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巧得,世间呆汉吸西风。”
  张奉的口才和文笔非常好,而且又对辖内的田赋及户口了如指掌,他能够使田地很多的人,一下子变得贫困,无立锥之地,因此张奉拥有很多土地。在他管辖境内的老百姓感到非常痛苦,而且还不敢说出来,张奉尤其精于剥削百姓的方法。凡是长官莅临视察的时候,经常都召他来问;只要没过多久,询问他的长官就会和他握手言欢,最后还都得听他的使唤。他每天都教长官如何才能够取得人们的钱财,而取得钱财之后,长官只能分三成,七成都归他所有。当时的巡抚大人唐公,是位操守廉洁的清官,知道这个状况之后,就派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壮士,将他捆绑起来押到巡抚衙门审讯,在押解途中,张奉重金贿赂壮士不成,就设计逃走,当时四野空旷,万里无云,突然之间,东边响起了一声恐怖的巨雷,而张奉则被打死在西边,肚破肠出,内脏流得满地都是。大家见到了都不愿意为他收尸掩埋,甚至连野狗野猪,都嫌他的肉臭而不愿吃呢!
  
  感谢您的回复!谢谢!
  
  〖 原文 〗
  压良为贱。
  〖 释义 〗
  用势力压迫良家子女,使她们成为卑贱的婢妾奴仆。
  〖 说明 〗
  今生做人家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业积恶超过了一千八百个过失的人。而有的其实并非奴婢,原本是良家子女,而却被势力强制,使她们成为奴婢,这就是压良为贱啊!至于卖良为娼,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那就更不必说了。良与贱,原来并没有一定的,只不过是穷人的子女卖给了富人,于是就名之为贱了,其实都是良的啊!现在人对于自己子女珍惜得如掌上明珠,而对于婢妾奴仆,则是为了一点点事就痛加鞭打,而他们也是父母所生啊!为何要如此不公平呢?却没想到,富人也会变穷人,而穷人也会变富人啊,而且天道正未可知,谁又能保证良人不会转为贱人,而贱人不会转为良人呢!浙江省的广济库,每年都要征召杭州城的大户人家,充任该库的库役,专门负责出纳的工作。有一个被征召库役的人,因为侵占了官府的库钱太多,无法偿还,府判大人王某,就拘拿他的妻妾子女到官府里,命人用小船把她们载到西湖,供游览西湖的人们作为侍者来使用,所得的工资,全部缴纳官府。后来王某的子孙有的竟然沦落为娼妓。
  
  〖 原文 〗
  谩蓦愚人。
  〖 释义 〗
  使用诡计来欺骗愚人上当。
  〖 说明 〗
  凡是使用诡计设骗,令人堕入了他的圈套之中,就叫做谩蓦。而又加诸在愚人身上,则尤为可怜。即使是愚人不能够报仇,但是冥冥之中,自然会有代为报仇的人啊!在愚人来说,并没有受到损害,而他却先受到了损害啊!
  《袁氏世范》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购买财产的人家,应当知道这个道理。况且,人之卖产,或是因为缺食,或是因为负债,或是因为疾病死亡、婚嫁争讼,因为需要百千之费,所以才卖百千之产。而买产之人,务须从宽从厚,就给他所卖之产的价值。虽然他在转手之后钱就没了但也足以了却他一桩事情啊!然而为富不仁的人,却是专门喜欢用诡计骗人,明明知道对方有急用,却是表面上装出一副拒买的样子,而暗地里却是想要买,于是就重重地杀价;而在买卖成交之后,又拖拖拉拉不肯一次付清;或是用谷米他物,以高价来抵偿给他;或是约定期限,而零星地付给他。而卖出产业的人,随即就消耗散尽了,而又不能了却他的一件事情;而往返的取索,人力的浪费,又已经居其大半。买产的富人,正在私下地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用了好计谋,却不知天道好还,有的是报在他身上,有的则会延误子孙,而人却多是迷而不悟,这又是为什么呢?”
  
  〖 原文 〗
  贪婪无厌。
  〖 释义 〗
  贪得无厌而不知足。
  〖 说明 〗
  以口取物叫做婪,就是形容人的贪心,就如同口对食物一样,永远都没有厌止,没有穷极啊!老子说: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的人,就是贫贱也很快乐;不知足的人,就是富贵也很忧愁。世人的贪求,等到了数满的时候,终会归于消耗散尽的啊!这个道理固然不必再说,而且还会落下一场灾祸和罪孽,则更是难以了结啊!
  明朝天顺年间,浙江嘉兴人李铭,得到一个宝壶,富人曹瑗就用二十石米跟他交换宝壶,李铭不肯答应。就再拿给吴汝辉看,吴汝辉就出价一百石的米,李铭才答应准备成交。但是刘祝却建议李铭说:“我有一个计策,可以使你获得大利。你若是把宝壶献给镇守张太监,向他谋求取得同意,将嘉兴一郡的盐钞交给你来经营管理,那么你就可以索取百倍的利益啊!”李铭于是答应了,刘祝就帮忙牵线找关系,办成了这件事情;计算总共得三千多两银子的利益,刘祝就分给李铭三分之一。李铭领了盐钞后就乘船回家,在船过江的时候,却翻了船,结果盐钞全都弄湿毁坏了。此时,嘉兴太守杨继宗,正在派人紧迫地追捕盐钞,结果李铭被捕下狱,死在狱中;而刘祝则变卖了所有财产,来偿还盐钞的损失。
  
  〖 原文 〗
  咒诅求直。
  〖 释义 〗
  在神明前告状,发誓或诅咒,求神马上证明他的道理是对的。
  〖 说明 〗
  向神明咒诅发誓,不一定要形诸文字奏牍,凡是与人愤怒争吵的时候,妄自地呼唤召请神明,就都算是咒诅啊!按照《咒誓章》说:“凡是一个人在咒诅的时候,则周围的人,也多会咒诅他,而一切凶恶之鬼,也就得以乘虚而入,行其祸害了;若不是诚心地忏悔,恭请天神降临解除的话,那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断除咒诅的祸害了。”所以怎么可以咒诅呢?
  明朝万历初年,西华的里役王著,与缴纳赋税的人家,在为所积欠税钱数目的多寡而争执时,王著就向城隍发誓说自己是对的。当天晚上,他就睡在扬善寺。半夜忽然听到喝令开道的声音,就起床查看,见到一位官员,站在火炬下面,戴着头巾,穿着红衣,旁边还有许多的卫士拥护着。官员大声地命令,二位壮士就拿着刀走向王著,这时候王著立刻拿起茶几上的墨砚向壮士丢掷,但却被壮士手中的刀给刺中,口颊都流着血。寺里的僧人被惊醒,都起身探视,却不见一人,这才知道刚才王著见到的官员,其实就是城隍爷啊!第二天早上,王著就穿着囚犯的服装,到城隍庙向城隍爷谢罪认错,看到庙中的神像,就跟昨晚梦中所见相同,而在城隍右边那位拿刀的侍卫,身上竟然还有墨汁的痕迹呢!过了一个月,王著口颊上的刀伤才痊愈,但是刀痕却是很明显。
  
  〖 原文 〗
  嗜酒悖乱。
  〖 释义 〗
  嗜好饮酒而常醉,违背情理而乱性。
  〖 说明 〗
  酒能乱性,如果一个人嗜酒成性,那么他所遭受的损害就非常地大啊!世人嗜好饮酒,而又没有节制,于是就形骸颠倒,礼法丧乱,座上叫骂,醉卧街道,违法犯上;久而久之,就会丧心失德,而使得读书人败坏名声,作官的失掉官职,农夫荒废田地,商人丧失了资产,严重的甚至于会丧命亡家,这岂不令人痛心吗?
  明代曹月川说:“养性勿贪昏性水,成家宜戒破家汤。”而且一切淫乱之源,多是起因于酒。酒醉的人,善念都不见了,而恶念却是炽然地勃发。清醒时绝不敢做的事情,也绝不敢说的话,在醉时就全都敢说敢做了。所以饮酒而能节制的人,就称酒为太和汤,或是忘情友;而饮酒不能节制的人,就应视酒为柔魔或是甘毒了。酒为狂药,若是长期大量地渗入人体,很少人能够不生病的啊!酒毒发得早,则病得较浅;酒毒发得迟,则病得就深了,未有不致死的啊!所以历观古今,能够享有长寿的人,都是不喜欢饮酒的人。为什么有的人竟然以先人遗留给他有用的身体,付托在醉生梦死与酒为伍的生活中啊!
  
  〖 原文 〗
  男不忠良。
  〖 释义 〗
  男的不忠厚善良。
  〖 说明 〗
  尽己谓之忠,方正称为良。人是万物之灵。而人又是以男子为尊贵,既然得到这个灵贵的身体,而却奸佞不忠,不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险僻不良,不能够方正地做人,这样不但是辜负了己灵,更是辜负了上苍啊!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在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年龄稍长之后,就挺身自立,昼夜用功读书,静坐默思。这样经过了六年时间,就精通了六经。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担任河中的地方首长。他为官公正廉明,治家有条不紊,善于恩威并用,对于布施济贫救苦种种的善事,更是不遗余力。因此范仲淹不但能够名振一时,而且又为百世所景仰。所以“男子”二字,对范先生而言,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啊!
  
  〖 原文 〗
  女不柔顺。
  〖 释义 〗
  女的不温柔和顺。
  〖 说明 〗
  《颜氏家训》说:“妇人的责任,只是主持家中的饮食与服饰的礼节。如果女子具有聪明才智,则应当辅佐丈夫,帮助丈夫的不足。若是凌驾在丈夫之上,干预外面的事情,便如同早晨呜叫的牝鸡,长舌多嘴的鸱鹗;家道之所以不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啊!”
  《紫霞造福诀》说:“凡是女子修善,和男子并没两样。妇人若是能够做到孝敬和顺,相夫教子,尽了自己的本分,再加以深信因果,吃素念佛,则现生自然就会身心安乐,子孙昌盛,临终一定蒙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所以妇人只可以在家潜修,不应该向外面奔驰,这样就不会耽误自己宝贵的时光,也可以避免别人的非议。又例如子孙有病,祈神祭祷保佑,动辄所费数金,何如平日为善救生,自然会得到神明的护祜?所以说闺门之内,自然就能够修善培福,希望妇女同胞,要互相勉励,努力地去做啊!”
  
  〖 原文 〗
  不和其室。
  〖 释义 〗
  丈夫与妻子不和。
  〖 说明 〗
  俗语说:“家和万事兴。”古人讲:“夫妇和而后家道昌。”妇女若是未曾读书明理,若有不对的地方,丈夫便应该明白地为她开导解释,故而不可以放纵妻子,也不可以立刻就生嗔嫌。但是丈夫若是遇到了强悍的泼妇,则会受她的欺凌;而遇到柔弱朴实的妻子,则又加以凌辱虐待。如此地欺善怕恶,岂是丈夫所应为?更有愚蠢的丈夫,宠爱小妾而侮辱原配,迷恋妓女而欺侮妻子,甚至还殴打怒骂妻子,这种丈夫尤其不得善终啊!洛城王八郎,性狠,爱打妻子,狎昵一妓女,家财快荡尽。他的妻子已经是饥寒交迫了,王八郎却反而打得愈凶。妻子不得已,只好拜托亲戚邻居来帮忙处理。王八郎就命令妻子住到别处去,自己则同妓女同室而住。过没多久,王八郎身染重病,而财产又已经用光,这时候,妓女却飘然径自离去。王八郎没有办法,于是就想再投靠妻子,此时妻子则是躲避他。王八郎突然暴毙,不久妻子也跟着就死了。亲戚邻居们只好把他们两人的尸体放在一起。到了夜里,忽然听到有打斗吵架的声音,打开房门一看,王八郎夫妇的身体却是背对背地站在那里。
  
  〖 原文 〗
  不敬其夫。
  〖 释义 〗
  妻子不尊敬丈夫。
  〖 说明 〗
  古人说:“夫者,妇之天。”丈夫是妻子终身依靠的人,因此妻子怎么可以不尊敬丈夫呢?不尊敬丈夫的妻子,不是悍妇,就是荡妇;或是恶言抵触丈夫,或是咒诅丈夫,却不知道,凡是投胎做女人,多是因为在过去生中造作恶业的缘故,若是再欺侮丈夫,来生就会堕入三恶道啊!至于丈夫刚刚过世,尸骨未寒,便想要改嫁的女人,视自己与丈夫所生的子女如同路人般;甚至连丈夫死了,都不会感到哀伤的妻子,那么她在丈夫在世的时候,又怎么会尊敬丈夫呢?妻子尊敬丈夫的方法,没有比为丈夫尽节,善于教导孩子这两件事情,还要更大了。所谓“烈女不侍二夫”,寡妇为夫守节,连鬼神都会对她尊敬。
  杜企为人十分胆小懦弱,而他的妻子张氏,向来就轻视他。他晚年的时候,经常生病,妻子不理睬他、照顾他;说也奇怪,张氏却比杜企早死,张氏入殓后,棺材突然地破了,张氏化为一条蟒蛇,径自地奔窜进入树林里面去了。
  《颜氏家训》说:“妇人的责任,只是主持家中的饮食与服饰的礼节。如果女子具有聪明才智,则应当辅佐丈夫,帮助丈夫的不足。若是凌驾在丈夫之上,干预外面的事情,便如同早晨呜叫的牝鸡,长舌多嘴的鸱鹗;家道之所以不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啊!”
  
  〖 原文 〗
  每好矜夸。
  〖 释义 〗
  每每喜欢骄傲自夸。
  〖 说明 〗
  老子说:“不自以为是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够显著;不自夸的人,他的功劳才会被肯定;不骄傲的人,他的事业才能够持续地发展。”《易经》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就要使他滋润不枯,就象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补满它的不足。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的,就要使他受害;而谦虚的,就要使他受福。如果位居尊贵而谦虚的人,他的道德就更显得光明;如果位居卑下而谦虚的人,他的道德也是不可以超越的;所以谦虚是君子始终保持的美德啊!”
  大禹不骄傲不自夸,终于能够排除万难,疏通江河,整治了洪水,而功被万世;而周公才华盖世,不但不骄傲不吝啬,而且还非常地谦卑恭敬,勤政爱民,终于完成东征的统一大业,为周朝奠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所以说,真正的大圣大贤,都是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的地方,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啊!圣人不曾以自己的道德向人矜夸,而现在的人,随意就向别人骄傲自夸,不知是何用意?器量大的人,福泽必定厚;器量小的人,福泽必定薄。而谦虚和骄傲,则是福祸的分际,所以怎么可以不小心呢?
  
  〖 原文 〗
  常行妒忌。
  〖 释义 〗
  经常争宠妒忌。
  〖 说明 〗
  男人女人都有妒忌之心。男人见到别人有功名就妒忌,见到别人富贵就妒忌,别人的位子逼近了自己就妒忌,才能胜过了自己就妒忌,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所造成的啊!至于妇人为了争宠而结怨,往往会给家庭带来了灾祸,甚至会绝嗣。这种的罪过,就更加严重了,以至于在世的时候,人人都对她切齿痛恨;死了之后,更是永远地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以偿还她所造的孽债。所以正心修身,为人表率,男女一样啊!
  卢弁的伯父担任湖城县县令,卢弁就前往湖城看望伯父。晚上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到了一个处所,那里有一个大磨,而大磨旁边,则有无数的妇人。大磨一直不停地转动,牛头鬼卒就用大畚箕把妇人抄起来,丢进大磨的孔洞中,而妇人的身体就随着大磨碾压转动,骨肉全被碾压得粉碎,痛苦的叫声,令人不忍卒闻。卢弁看到伯母也在其中,两人相见,既悲又喜。卢弁就问伯母在这里受罪的原因,伯母说:“这都是因为生前妒忌,死后就到这里受罪啊!”唉,妒忌的地狱果报,竟然是如此地可怕啊!
  
  〖 原文 〗
  无行于妻子。
  〖 释义 〗
  丈夫对待妻子和子女不义不慈。
  〖 说明 〗
  对待妻子的态度,应该要和气尊敬;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要严肃端正;若是对妻子不能够以礼相待,则失去了夫唱妇随的义理;若是不能够用道理来教导孩子,则伤害了父亲生育子女的恩德;而不义不慈,就叫无行。今天许多做丈夫的人,对待妻子,不是刻薄寡恩,就是亵狎无礼;对待孩子,不是姑息太过,就是苛责太甚。自己本身就不义不慈了,又如何能够去责怪妻子呢?
  后汉人张湛,为人严谨庄重,而且非常地好礼,经常对自己的妻儿讲说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好象君王在领导群臣一样,所以他的妻子也能够和他互相地勉励,彼此地督促,因而在乡里之中,颇有声望,因此视他为教妻教子的典范。
  
  〖 原文 〗
  失礼于舅姑。
  〖 释义 〗
  媳妇对待公婆,不孝顺不恭敬。
  〖 说明 〗
  媳妇侍奉公婆,就像儿子侍奉父母一样,态度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要关心公婆的冷暖、疾病和痛痒,出入也要相扶持,对待公婆稍微有些失礼,就是不孝。而且这种不孝的罪恶通天,甚至会遭到雷火殛毙的报应。唉!媳妇与公婆的关系,是因为和丈夫结婚所形成的。而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则是天生血缘的亲情啊!自古以来,儿子不孝父母,而媳妇却会孝顺公婆的,恐怕没有这种的道理吧!所以,凡是媳妇失礼于公婆,这都是儿子造成的。所以鬼神岂会只是专门责罚媳妇不孝而已。希望做人家儿子的,一定要深思啊!
  宋朝贾耽担任滑州节度使,当时有位民妇,侍奉婆婆不孝,婆婆因为年老眼睛看不见,民妇就以污秽的食物给婆婆吃,婆婆觉得味道怪怪的,当儿子从外面回来时,就拉着儿子问,儿子看见妻子居然用秽食给母亲吃,就仰天大哭。忽然之间,雷霆疾发,就把民妇的头截断了,而以狗头接在妇人的颈上。贾耽知道这事后,就下令把民妇牵出来,游街示众,以警惕不孝之人。
  
  感谢橘子的回复!
  
  〖 原文 〗
  轻慢先灵。
  〖 释义 〗
  轻视怠慢祖先之灵。
  〖 说明 〗
  祖宗、父母死了以后,他们的阴灵常在,就叫做先灵。凡是殡殓无礼,居丧违制,安葬不迅速,斋祭不诚恳,拜扫不勤劳,祠堂不整洁,香火断断续续,这些都是轻慢先灵。水有源头,木有根本,为人岂可忘记先人之灵呢?若是于此而有失,那么就不足以称为人了啊!
  《功过格》说:“父母过世以后,若三年内不葬,只要延迟一个月,就为十个过;埋葬不尽力,或是因此而导致父母遗体遭受到损坏,为一百个过;发觉之后,又不立即改正的,只要拖延一天,就为十个过。又说:“祭祀先灵,不遵守时间,就是不敬,为一个过;若是因为娱乐而误了祭祀的时间,则为五个过。”
  邓左名每次扫墓的时候,必定会流连在墓地,直到第二天才回来。他说:“一年之中,到墓地的日子没有几天,所以我不忍心随便地看看就离开了啊!”
  今天世俗之人,每年仅有在清明时才去扫墓,其余的时间,都置亲于荒郊野外而不闻不问。拜祭的时候,就率领了兄弟亲友一大群人,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所以清明节变成了不是去扫松,而是去赏梅,不是去省墓,而是去踏青而已。唉!供养不及于父母,妻子饱食又有何益?父母在生的时候,供养若是有亏,死了之后,花再多的钱埋葬,又有何用呢?
  
  感谢"hbsjzjyz"的回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个帖子!

  
  〖 原文 〗
  作为无益。
  〖 释义 〗
  所作所为对自己毫无益处。
  〖 说明 〗
  世间的万事,转头就空了,惟有自己积德行善、为社会兴利除害等等的事情,自己才能够世世生生随身受用而没有穷尽,这才是有益的事情。若是建大的房屋,买好的田地、衣服、车子以及搜集一切的诗画古玩等等的事情,都是无益的事情,不但没有益处,还有很大的害处啊!
  宋朝的张咏,镇守成都的时候,考虑百姓恐怕会因为生活艰难铤而走险当强盗,就实行一种平抑米价的措施。自从实行这种措施后,虽然遇到了荒年,老百姓也不会饿肚子没饭吃了。苏东坡在担任杭州知府时,疏通了两条河流,修好了六口深井,建筑长堤,并且在长堤上面种植杨柳树,以增加堤防的功能和益处,当地老百姓因此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君子处事,贵在能有益于人和有利于物,而不只是高谈阔论,实际上却没有真实有益的作为啊!至于我们更应该修身正己,反省过失,改掉毛病,当知每天的时间,都快不够用了,哪里还有时间造作种种无益的行为呢?这都是因为不知道我们这个虚幻的身体,和这个虚幻的外境,在倏忽之间,就会消散磨灭的啊!惟有我们圆明的本性,纵然是经历了万劫的时间,却是依然不变地存在,本来就没有生,也没有灭啊!现在的人,与其每天闲着无聊,打发时间混日子,何不向自己的心性,稍稍做些功夫呢?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 原文 〗
  怀挟外心。
  〖 释义 〗
  暗中怀藏着外心。
  〖 说明 〗
  臣子欺骗君王,子女违逆父母,妻子背叛丈夫,兄弟彼此残害,朋友互相倾陷,这些行为都是怀藏着外心。并不需要等待行之于事实,只要这种心念一动,别人虽然不知道,然而鬼神早就已经在谴责他的心了啊!
  宋朝的奸相秦桧,企图与金人暗中串通,所以极力地主张议和。只要宋朝的将领与金人作战的时候,稍微有点胜利,他就下令班师回朝,因此,宋军所占领的城市,随即就失守了。又将岳飞害死在狱中。后来有人到地狱,见到秦桧在无间地狱受苦。今天杭州的岳王墓,铸有秦桧夫妇的铁像,跪在岳王的坟前。到这里的游客,每次都会拿起木头做的手掌,批打秦桧夫妇的铁像。
  
  〖 原文 〗
  自咒咒他。
  〖 释义 〗
  自己诅咒自己,而又诅咒他人。
  〖 说明 〗
  凡是心中怨恨难平,而自己诅咒自己死,而且又诅咒别人死,这就是小人、女子招来灾祸的先兆,往往就会在还没到死的时候,却如自己所诅咒的,马上就死的情形发生了,所以怎么能够不谨慎呢?
  堰典的妻子,曾经与人私通,而且又偷了邻居的一条手巾,邻居因此而责骂堰典的妻子不要脸。堰典听到了非常地生气,于是就诅咒自己,又再诅咒邻居说:“我太太如果与人通奸,以及偷了你的手巾,我就被雷打死;否则,你就会被雷打死。”过没多久,堰典就真的被雷打死了。胸胁下面还现出了“痴人保妻”四个字。而他的妻子也被雷打死了,胸胁下面也出现四个字------“行奸为盗。”意思是说:与人通奸而又偷窃。
  周朝的郑子罕先生说:“有诅有咒,就是动乱的根本啊!”要知道每个人的生死,都有一定的命数,并不是爱他,就能够生;恨他,就能够死。现在却有人自己咒自己死,而且又咒他人死,实在是迷惑到了极处,愚笨到了极点啊!
  
  感谢"春天的一点点"的回复!
  
  〖 原文 〗
  偏憎偏爱。
  〖 释义 〗
  所憎所爱有了偏差。
  〖 说明 〗
  偏憎与偏爱,所指的范围很广。凡是君王之于臣子,父亲之于子女,丈夫之于妻妾,主人之于仆人,这种的情形,常常都会有。而惟独妇人对于前妻所生的孩子,偏憎偏爱的情形特别严重。所以从前曾子在他的妻子死后,终身都不娶。曾子说: “殷高宗因为后妻的缘故杀了自己儿子孝己;周朝的大臣尹吉甫,也是因为后妻的缘故,杀了自己的儿子伯奇。我既比不上高宗,也比不上吉甫,我怎么可能不会犯下他们这种的错误呢?”曾子就是恐怕自己会有偏憎偏爱的过失,而能保全为人父亲恩德的最佳典范啊!然而在妻子过世之后,就不再娶,这也是人情很难做到的啊!惟有求于再娶之后,能够经常地体认曾子的话,或许就不至于因为偏憎偏爱,而犯下大错啊!
  
  〖 原文 〗
  越井越灶。
  〖 释义 〗
  跨越了井灶。
  〖 说明 〗
  井对人类的利益甚为广大,并且有泉神在负责职掌。泉神名叫观,长得就跟美女一样。而且井水可以供给人类和动物禽鸟饮用,更可以用来祭祀神明供养佛菩萨,怎么可以亵渎轻慢呢?而且在五种祭祀的神明中,灶神是其中的一位,也就是太乙火神,姓张,名卓,字子郭。负责掌管一家人命运的好坏,专门查察善恶长短,预先知道吉凶祸福。若是跨越了井灶,则是轻慢侮辱了神灵,罪过非常地大。而且不只是跨越而已,例如坐在井栏上面,或是用脚踏灶门,以及在灶上面烘烤污秽的东西等等的行为,都是触犯污辱神明啊!
  张孝先每次喝醉了酒,就喜欢跟人玩跳井的游戏。有一天,井中有一位金甲神,拿矛刺了他一下,张孝先就感到肚子痛得不得了,好象是枪在戳一样地难受,于是就虔诚地祈祷,肚子才不痛了。
  
  〖 原文 〗
  跳食跳人。
  〖 释义 〗
  跳过食物或跳过人的身体。
  〖 说明 〗
  食物为养活生命的资粮,而人为三才之一,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因为人能够参赞天地化育万物,才能够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所以跳过食物和人的身体,都是罪过的啊!
  宋朝的翟林,曾经送正叔先生向西边迁移,在途中借宿僧舍。翟林坐的位置,偶尔背对了圣像,正叔先生就说:“把椅子转过来,不要背对着圣像。”翟林说: “那只不过是一尊佛像而已,难道我们也应该如此地尊敬吗?”正叔先生说:“只要是具有人的形态相貌,都不应当轻慢。”龟山听到正叔先生的这句话,大加地赞赏,欢喜地说:“看到像人的形象,尚且都不敢轻忽,那么,他对于人,也就可以知道了啊!”
  由此可知,背对着人尚且不可,何况是跳过人的身体呢?
  
  〖 原文 〗
  损子堕胎。
  〖 释义 〗
  损害已生下来的小孩,堕掉仍在胎中的胎儿。
  〖 说明 〗
  人的身体至为尊贵,得到人身,更是非常地困难。佛说,人当出生的时候,诸天的天神称庆,司命之神定算,可以说是惊天骇地,实在尊贵得难以形容!而且小孩刚刚出生,到底亏欠了父母什么?但是有的狠心父母,竟然敢把婴儿杀掉。又与人淫奔的女子,怀孕之后就堕胎,这种的行为,简直连禽兽都不如,没有办法开导晓谕啊!至于有人因为家中贫穷,而厌恶孩子生得太多,就在孩子刚出生时,予以溺杀,或是在未出生的时候就堕胎。要知道,杀人的罪业,是莫可忏悔救赎的啊!物命至为微细,尚且想要放生戒杀,况且是自己的儿女啊!凡是今生没有孩子,或是生了孩子养不大就死了,或是临老的时候,孩子反而先死,这些都是过去生中,造下了这种恶业,所招到的果报啊!
  文昌帝君说:“儿女不孝父母,自然会有天律来责罚诛戮;儿女无罪而父母却杀掉子女,这就等于杀天下的人民啊!而且父母欲杀儿女,为何不节制自己的欲望呢?竟然敢杀人而不顾天理。今世像这种人,怎么能保证没有呢?我看在酆都鬼城中受罪的人,有很多都是犯了这个罪啊!因此盼望世人,要急急地反省觉悟,不要使自己加速地遭到天谴啊!”
  
  〖 原文 〗
  行多隐僻。
  〖 释义 〗
  行为多是不光明不正大。
  〖 说明 〗
  行为隐僻,例如奸盗邪淫等类的事情,凡是不可与天知,不可与人说的都是啊!然而其中比较大的,必定是属于淫秽的事情。所以太上把行多隐僻,写在损子堕胎之后,是有他的道理啊!大抵奸淫别人的妻子,和害人家的功名,这两件事情是最隐僻了,也是最伤人心和最伤天理啊!所以奸淫别人的妻女,自己的妻女也必定会被别人奸淫;而害别人功名的人,自己的功名也一定会被别人所伤害啊!俗话说:“暗室之中,做了亏心的事情,而神明的眼睛,就象电一般地明察啊!”所以怎么可以不警戒啊!
  
  〖 原文 〗
  晦腊歌舞。
  〖 释义 〗
  在晦腊之日,唱歌跳舞演戏。
  〖 说明 〗
  晦是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乃是司命灶君向上天奏报世人功过的日子。腊有五腊,乃是天神校定世人善恶罪福,荣禄寿算和吉凶生死等事情的日子。正月初一是天腊,五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叫道德腊,十月初一为岁腊,十二月初八为王侯腊。凡是遇到这些日子,万一有了过失,被天神记在黑簿子上面,就很难赎罪了啊!况且酆都北帝、太阴天君,也是在这些日子里,引出阳间世人久远的祖宗父母和眷属,乃至幽狱的鬼魂,询问他们住在阴间年代的远近,以及犯了什么罪才到阴间受罪和所埋葬的坟墓在何处?子孙的姓名是什么?既然得到了子孙兄弟亲戚九族的名和姓,就开始攒集校定,以为阳世子孙的罪状。如果是久远以来,阳世的子孙还没有超荐的话,则一定会连累到阳世子孙。况且在这些日子里,祖先和眷属的阴灵,都被释放出来,各自回到本来的家中,受领子孙的祭祀,而作为子孙的人,自然应当凭仗着法力,来祭祀先灵,追赎先人以往所犯的罪过;若是任意地唱歌跳舞,就是得罪天地祖宗啊!所以说,在晦腊的日子里,应当是追荐祖先呢?还是应当唱歌跳舞呢?
  于玉陛先生说:“世人应当在晦腊之日,较量自己平日积累的功德,自我检讨反省,发奋励志进修。”
  
  〖 原文 〗
  朔旦号怒。
  〖 释义 〗
  在每月初一和每天清晨的时候,大声地呼号,愤怒地叫骂。
  〖 说明 〗
  一月之中所作所为,是以初一为基础;一日之中的所作所为,是以早晨为基础;在这个时候,正应当要澄净心思,才能够与道相应。如果大吼大叫,愤怒生气,则浊气就会随着肝火而升起,真气就会随着声音而散掉;于是人就会变得神昏气浊,善念都消失了啊!
  古诗说:“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临机如对镜,妙处在光明。佛语求无诤,儒书贵不争,好条快活路,世上少人行。
  佛经上说:“嗔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应当要急速地舍弃,不可以使它增长啊!”所以,号叫发怒,严重地影响和拖累世人,因此平常的时候,就应当要谨慎小心,况且是在初一和清晨的时候呢!
  
  〖 原文 〗
  对北涕唾及溺。
  〖 释义 〗
  对着北方擤鼻涕、吐痰、吐口水、小便。
  〖 说明 〗
  北方,乃是北斗星君所居。北极,则为天的枢纽所在,三界十方,万灵众真,都是附属于北极,是则中天斗极,号为至尊。因此,宅尊所在的地方,又怎么可以触犯、污秽呢?按照《礼》的规定:“儿子媳妇不可以在父母公婆的身旁哕呕、喷嚏、吐口水、擤鼻涕,因为这样做就是不敬啊!”况且,对北为神的方位所在,擤鼻涕、吐口水尚且都不可以,何况是小便呢?《长生经》上面说:“春天的东方,夏天的南方,秋天的西方,冬天的北方,这些都是月令所指的方向,也就是北斗七星斗柄运转的方向,若是触犯了北斗柄,因此而减除寿命最是快速了。”
  从前,吴国地方,曾经有人晚上睡觉因为尿急,醒来之后,起身走到门外,裸露着身体朝着北方小便。忽然见到整个天空都布满了黑色的旗子,看到真武现出了像来。他吓得从门外爬进了屋里,因而就躺在床上,病了好几个月,后来经过忏悔,病才好过来。
  
  〖 原文 〗
  对灶吟咏及哭。
  〖 释义 〗
  对着灶唱歌及哭泣。
  〖 说明 〗
  《黄帝灶经》说:“炉灶的地方,不可以唱歌、吟诗、哭泣、诅咒、怒骂和叫喊。”而且吟咏与哭泣,哀喜不相同,但都是轻慢神明的行为,必定会被减除财禄和寿命。而今人在官府面前,尚且不敢高声地说话,或是打妄语,为何却对神明竟敢肆无忌惮呢?这些都是每个人所应当要切戒的啊!至于尊敬和亵渎的福祸,前面都已详细地说明了。
  
  〖 原文 〗
  又以灶火烧香。
  〖 释义 〗
  又用灶火来点香。
  〖 说明 〗
  按照天师门下科令说:“用灶火灶下的灰火,叫做伏龙屎,所以不可以点香。”而在教典中所说的香火避忌,又不只是这一件事而已。例如用不干净被油渍污染过的纸捻当作火种,来燃烧金纸,这就叫做枉积蜡钱。这种枉烧的蜡钱,在东岳那里垒积的就跟山一样高,而且天地阴阳诸司都不愿意接受啊!又例如供养真武,夏季的时候不可以用李子,冬季的时候不可以用石榴。而延请上真降临,不可以烧乳头香。另外檀香叫做浴香,月季叫做不时花,金桐叫做鬼花,凡是这些都应当避忌。与其因为不避忌,而自取冒犯的罪过,何不恭敬地遵守教中的规定呢?
  《净名疏》说:“香是离开污秽的名称,而且有宣芬散馥腾馨的作用。”《感通传》说:“人间的臭气上薰于天空,达四十万里。而诸天清净,没有不讨厌人间的臭气啊!但是因为接受了佛的付嘱,佛命诸天要护持佛法,佛尚且跟人在一起生活,因此诸天不敢不来人间。所以在佛法中,香在佛事中,堪称第一了。《华严经》说:“在忉利天的善法堂中,有一种叫做清净庄严的香,若是烧了一丸清净庄严的香,就能够普薰诸天,使得诸天心念于佛,得到念佛三昧。”然则用灶火来点香,难道可以不戒吗?
  
  哎...昨天忘了更新。罪过。感谢"859214958"的鼓励!
  
  〖 原文 〗
  秽柴作食。
  〖 释义 〗
  用污秽的木柴来煮饭烧菜。
  〖 说明 〗
  木柴虽然是在灶的下面燃烧,然而气却向上面蒸发,因为污秽的柴火不干净,致使燃烧出来的厌浊之气,触犯了灶神,这是一不可以的原因啊!既然用秽柴来烧煮食物,难免就会用来供佛供神,祭祀祖先,也都是触犯了啊!这是二不可以的原因啊!秽柴所燃烧的烟气,向上直透虚空,神明见到了容易发怒,这是三不可以的原因啊!所以切不可用秽柴煮食物啊!而桃树柳树的干枝,做为柴火来煮食物,这也是触犯了灶神,这是在道教的经典中所垂诫的禁忌,也是应当一并要知道的。
  宋朝政和七年,李八患了大麻疯病,病了三年,服用各种的药,都没有效果。而李八在未病之前,经常读诵《大悲观世音菩萨经》满三藏之多。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僧人,给李八一个药丸,叫他服用,可以治好他的病。而李八留着药丸不肯马上吞服。当天晚上,李八就梦到白天送药给他的那位僧人对他说:“我乃是观世音菩萨,你因为平常用污秽的木柴做饭菜,触犯了鬼神,所以才患了这个大麻疯病。又因为你曾经诵经三藏,今天才特别送给你一丸救苦丹,为什么不食?”醒来后,即取服之。经过了七天,李八全身的烂皮全都脱去了,胡须和眉毛又重新生出来了。
  
  〖 原文 〗
  夜起裸露。
  〖 释义 〗
  夜间起来的时候,裸露着身体。
  〖 说明 〗
  正人君子,在明显有人的地方,则对人有所戒慎;在幽暗无人之处,则对鬼神有所敬畏。所以虽然是处在室暗屋漏没人看见的地方,仍然保持着恭敬的样子,就像是面对着神明一样。而且鬼神本来就在幽暗的地方,所以是无所不在。而夜晚则属于阴,更是百神交会窥瞰的时候,怎么可以不谨慎小心而自取凶灾罪过呢?
  从前彭城地方,有位做官人家的女儿,出嫁未满一个月,就无缘无故地喜欢多话乱讲,脱光衣服到处乱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羞耻了。看了许多的医生,到处地向神祝祷,都治不好她的病。这时候,刚好张真人返回京城,官家的主人就致函张真人请求协助。张真人立即派遣了弟子用符咒来对治,结果弟子却踉跄地败下阵来,官家的女儿依然是发狂裸奔,跟以前一样。张真人于是就亲自前往做法,召请神将现形坛下,玄帝刚刚才到,这位女子就开始改变样子说到:“你这个民妇,竟敢在夜里裸体,冒犯了天神,这是杀头的罪啊!乃烦请上真亲自到来,现在已经赦免你的罪了!”女子讲完之后,惊吓得突然倒在地上,于是病就好了。
  
  〖 原文 〗
  八节行刑。
  〖 释义 〗
  在八节的时候,执行死刑徒刑,或是对犯人用刑拷打。
  〖 说明 〗
  八节就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日。而这些日子,乃是诸神记录世人罪福的日子,所以世人在这些日子里,应该要努力地反省,断恶修善。对上来说,才能够符合太上众神度化众生的心怀。若是肆无忌惮,在八节行刑,就会伤到天地间的和气,严重地损害身家之福啊!在唐高祖武德三年,曾经下昭规定,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以及每个月的十斋日,各级政府官吏不得行刑。又前朝曾规定,每月初一,禁止刑罚和屠宰牲禽。这些都是君王仁民爱物中的一种措施,现在担任地方百姓的父母官,可曾体会到这种措施,其中所深含的意义呢?
  八节行刑并非是专指杀戮而已,就是连鞭打囚犯都不可以。要知道宽厚仁慈和残暴不仁,也只是心中一念的转移而已;然而所获得的灾祸与吉祥,自然就有天差地别悬殊的差异了。所以无论是居官或治家都应当要谨戒啊!唐朝的时候,窦轨是唐高祖太穆皇后的堂兄,担任洛州的都督,他的个性刚严,喜好杀人,因此而刑罚了许多百姓和读书人。遇有判决的时候,就是在朝廷明令禁止刑罚屠宰的期间,都不肯稍加地停止。窦轨又曾经害死尚书韦云起。贞观二年,窦轨突然生病,而且很重,忽然就说:“有人送瓜来了啊!”左右的人都回答说:“没有啊!”窦轨说:“明明是一盘好瓜,你们怎么说没有呢?”过了一会,窦轨惊骇地注视着说:“不是瓜啊!是颗人头,来向我素命啊!接着又说:“快快扶我起来,跟韦尚书见面!”窦轨说完之后,就死了。
  
  〖 原文 〗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 释义 〗
  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常用手指着太阳、月亮、星星,用眼睛久视着太阳和月亮。
  〖 说明 〗
  没有智慧的愚人,妄指流星以为是妖怪,认为向流星吐口水就能胜过它,这种荒谬的说法,事实上是来自于乡野上的传说。实际而言,是因为百姓的言行失德所招感来的啊!这时候正应该要戒慎恐惧加强反省,积德行善,以解除灾殃,怎么可以向流星吐口水呢?
  赤白的为虹,青白色的为霓,这是天地阴阳交接的时候所产生的气。《诗经)上说:“出现在东方的彩虹,没有人敢用手去指啊!”太阳、月亮、星星称作三光,又叫做三辰,是上天所布用以照察于天下,而垂示法则的啊!太上说:“若是见到了太阳、月亮、北斗、南斗,则要郑重地叩头,请求保佑,赦免宽恕过失,不可以态度轻慢,以免招致灾祸啊!”道教的经典中,教人祭祀太阳和月亮说道:“在每年的二月初一祭祀太阳,农历八月十五祭祀月亮,应当准备香、花和素食的供品,向太阳月亮礼拜,以报答太阳月亮对我们的恩德,这样可以令人增加福报延长寿命。”
  
  〖 原文 〗
  春月燎猎。
  〖 释义 〗
  春天的时候,焚烧山林而打猎。
  〖 说明 〗
  春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时期,而竟然在春天焚烧山林打猎,简直就是上逆天行,下杀物命,残忍到了极点啊!要知道,众生都有佛性,怎么可以随便地加以杀害呢?打猎已经是不可以了,况且还使用火来打猎啊!这样会使得万物都被烧得焦枯了,连各种蛰伏在地面下的小虫,都会被烧死了啊!因此火猎的害处之大,实在是令人不忍心说了啊!
  唐朝的时候,刘摩儿与他的儿子在同一天死去。有一位姓祁的邻居,病死之后又再苏醒过来,因而就向别人说出了自己到了阴间,见到了刘摩儿父子在沸腾的汤镬中,皮肉都不见了,只剩下了白骨。过了很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接着皮肉又消失不见了,过了很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这样反复地受镬汤之罪,没有停止的时候啊!冥王说:“这是刘摩儿父子专门喜好用火烧来打猎,所以才会受到这种报应!
  
  〖 原文 〗
  对北恶骂。
  〖 释义 〗
  对着北方恶骂。
  〖 说明 〗
  对北涕唾都有罪,何况是对北恶骂呢?没有智慧的愚人,因为被自己的忿怒之心所驱使,而不知应该要有所顾忌。却没有想到,我要发泄忿怒,那么神的忿怒又要如何地发泄呢?世人的口业有四种,其中以恶骂为最重了。佛经上说:“凡夫贪、嗔、痴的三毒,非常地炽盛,嗔恚之火,常常会被燃起,只要接触到境界,就生起了嗔恨,遇到了恶缘,就生起了障碍。所以说话的时候,一旦发怒,就会冲口而出,灼伤了别人的心,使别人感到痛如刀割,因此而无量苦恼!若不谨慎自己的口业,也是会堕入恶道的啊!”要知道,神明的威德,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啊!为什么特别地举出了北方,就是要强调它的重要所在啊!所以怎么可以不时时念着鬼神到处都有的事实和道理,而心存畏惧,加强自己修行反省的功夫呢?
  新安有位妇人,个性强悍没生孩子,嫉妒妾所生之子,每次都在黄昏的时候,对着北方恶口诅骂。有一天黄昏,她又对北恶骂,忽然看见一个星星坠落在地上,形状就象斗一般大,发出来的声音,就象雷一样的响,女人因此就吓得生病了,肚子渐渐地大起来,就跟怀孕一样。等到生产时,生了七天都生不出来,其实她的肚子里并没有孩子啊!经过诚心地忏悔之后,病才好了。
  
  〖 原文 〗
  无故杀龟打蛇。
  〖 释义 〗
  无缘无故地杀乌龟、打死蛇。
  〖 说明 〗
  应世真人说:“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杀,而龟蛇阴精,与北方的真武星宿相应,尤其是不可以杀的啊!若是无缘无辜地杀死它们,必定会遭到残酷地报应。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会恳切地救护它们啊!”
  刘彦回的父亲,担任湖州刺史的时候,有人从白银坑来,献给他父亲一只大乌龟,并且说:“吃了这只乌龟的肉,可以活到一千岁啊!”他父亲就把这只乌龟,又秘密地送回到它原来的地方。彦回的父亲过世后,彦回担任房州的司士,突然山洪暴发,平地都被洪水淹没了数尺之深,彦回一家人无路可逃,却见到一只大乌龟在前面引路,都是水浅的地方,于是,全家因此而逃脱了灾难。晚上就梦到一位白衣人告诉他说:“我乃是被你父亲放生到白银坑的那只乌龟,我来此地,就是要报答你父亲的救命之恩啊!”
  
  今天重阳节。孝顺父母吧。
  
  〖 原文 〗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佘责,乃殃及子孙。
  〖 释义 〗
  如前面所说的种种罪过,司命之神就会随着这个人所犯罪业的轻重,而夺除他的寿命;罪重的,夺除寿命十二年,罪轻的,夺除寿命一百天,一个人寿命若是除尽了,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话,就要殃及子孙了啊!佛经上说:“业是从心里所生起的,而心的现象,又是业力所产生的作用。”业力是凭心的造作而招感形成,心就随着业力而现出各种的境界,就像是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而心的是非善恶所分,就像响回应声一样;而其中所产生报应的大小各不相同,而且是丝毫不爽的。至于说殃及子孙,也是通说三世而论的啊!
  〖 说明 〗
  隋朝的大臣杨素,极力地劝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也就是隋炀帝,使得隋朝的国家产生了危机。而杨素的儿子杨元感,全家竟然被隋炀帝杀光。现在的人,多是只看眼前的事实,见到某人作恶多端,却是居然没事,于是就说:“老天没长眼啊!”见到了某人作恶,却是家道兴旺,于是就说:“作恶也可以得福啊!”要知道《易经》所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就是真理;而所讲到“余”字,所涵盖的范围是很广的啊!从我们自己的身后而推算.指的就是子孙了,哪里只是指现时的报应而已!然而上天好生,所谓余殃及其子孙,也是惩恶劝善的用意。若是孝子慈孙,修心立身,积善累功,以追赎前人所犯的罪恶,以减轻自己本身的责罚,仍是可以转祸为福的啊!这也是太上与上天所深切盼望的啊!
  
  〖 原文 〗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 释义 〗
  还有许多利用自己的威势横取他人钱财的,也多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计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使得罪报能够相当。若是渐渐到了恶贯满盈寿命尽了的时候,自身也就不免死丧;若是幸而罪恶稍轻,尚不至于死丧,就会有水灾、火灾、盗贼偷抢、遗失器物、疾病医药口舌官司等等许多的祸事发生,以当原来妄取他人钱财的总数。
  〖 说明 〗
  横取之祸,主要是为有权有势的人说的啊!因为这一项的罪恶,最是不仁不义,而且又是人所最不能够避免的,所以才特别提出来,以警惕世人啊!横取他人钱财,目的也是为了要自己的妻子家人能够过好的生活,却不知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家人,以报应他的贪念,这岂不是利之适足以害之吗?以有情的骨肉,换取无情的金钱,这样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且自己恶贯满盈寿命被夺尽了,死期一到,则要这些金钱,又有什么用呢?若是罪恶较轻不至于死的,则会遇到许多的灾祸,或是不肖的子孙,以破散他横取他人的财物。这个世间有不容易明了的事情,而老天却没有不报应的恶事啊!人就是再怎么地聪明善用计谋.但是上天却更是能够巧于报应啊!怎么能不叫人害怕啊!
  
  〖 原文 〗
  又王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 释义 〗
  又有冤枉而杀人的,就像换刀相杀一样啊!
  〖 说明 〗
  冤枉杀人的事情,总是由于贪爱钱财,舍不得钱财而引起的灾祸啊!而冤枉杀人的事情,大概有七种:
  1、法官判决:法官因为接受贿赂,竟然狠心地冤枉了人犯。
  2、带兵打仗:将领纵容军队的士兵屠杀掳掠,冒领战功。
  3、医生用药:医生为了贪财,以假药卖人,或开错了药,医死了人,却又强辩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4、破坏身孕:为了节省费用而将女婴溺死不养;放纵淫欲而怀有身孕,却将胎儿堕掉。
  5、衙门恶吏:欺骗长官,利用职权蛮横肆虐,诈骗钱财,陷害他人。
  6、风水害人:收买风水专家,迁移破坏别人祖墓的风水,以陷害他人产生灾祸。
  7、庸师误人:庸师不善教学,害人子弟,而误了人家子弟的一生。
  以上七种冤枉杀人的方法,虽然都不一样,然而冤枉地杀死人,则是一样的啊!象这种的罪过,是不为天律所赦免的。不是发生人祸,必定会遭天谴;虽说是杀人,但其实就是自杀啊!
  
  〖?原文?〗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释义?〗
  凡是贪取不义之财的人,就像是去吃那屋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鸩鸟浸过的酒一样,这种的漏脯鸩酒都是含有剧毒,不但不能够获得暂时的醉饱,而且死期也马上就到了啊!
  〖?说明?〗
  世人好利的心很重,所以太上才会婆心殷切,反复地叮咛,再三地提醒。天下没有不用钱财的一天,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不取钱财的人啊!但世人取财的方法,合乎义的很少,而不合乎义的则很多。什么是义呢?义就是行事正当而合乎情理。凡是取人钱财而乐意给我的,就是近情,也就合义;不乐意给我的,就是不近情而非义。取了而我可以告人的,就是合理,就是合义;而不可以告人的,就是不合理而非义。不论取的钱财是多是少,或许有人认为如果取的钱财不合乎义,而可以用得心安理得的话,也不妨顺人心之所好,干脆就听其自然好啦!然而太上对于此事却是谆谆地教诫,就是知道世上有非义取财的人也就有了非义失财的人。因为一个人若是快意,另一个人就会伤心;或是一个人快意,而却使得十人、百人,乃至千万人伤心啊!须知天道好还的道理,上天是大公无私的,怎么可能会特别厚爱非义取财的人呢?然则在冥冥之中所积累的不幸,神明就会想要使这些事情得到公平的处理。
  
  〖 原文 〗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 释义 〗
  这个心起了善念,善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吉神,跟随着护卫,希望他的善行圆满而多方赐福;或是心中起了恶,恶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应了凶神,跟随鉴察,等待他恶贯满盈的时候而多方降祸。
  
  〖 原文 〗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 释义 〗
  若是有人曾经做过坏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必须要断除一切的恶事,奉行一切的善事,这样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啊!
  〖 说明 〗
  改就是改过,悔就是忏悔。天下纯善无恶的人非常地少,而曾经做过恶事的人,则相当地多啊!所谓忏悔,就是改正过去的过失,使未来不再重蹈覆辙,生善灭恶的重要方法啊! “诸恶莫作”,就是希望他能够将恶业刮磨净尽,“众善奉行”,就是希望他能够将善行积累得圆满。这样地去做,久而久之,才能够将从前所造的恶业渐渐地消释去,因此它的祸害方能够全部地消除,而后来的行持,则一天一天渐行地圆满,新增的福报,自然地就会到来啊!
  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所以我们要至心恳切地忏悔,就像百年都没有洗过的脏衣服,可以一天就把它洗干净了;又像千年蒙尘的古镜,可以一下子就把它擦拭出原来就具有的光明啊!所以忏悔能够解除千生万生的过失,能够灭掉四重五逆的罪业。只要能够真诚地忏悔,就没有什么恶业灭除不掉的,也没有什么善业生不起来啊!
  
  〖 原文 〗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 释义 〗
  所以勉励力行众善的吉人,因为他的语言善、视善、行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事;等到三年满了,他的善行也就圆满了,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他,增长他的寿命;而常作诸恶的凶人,因为他的语言恶、视恶、行为恶,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恶行,等到三年满了,他所造的恶行也到了恶贯满盈的时候,上天必定会降祸于他,减除他的寿命啊!所以人为什么不肯勉励力行众善,以转祸为福呢!
  〖 说明 〗
  语善,例如非礼勿言,乐道别人的善行,劝人做好事等等。视善,例如非礼勿视,乐于见到善人,喜欢看善书,常常见到自己的恶行,而不去见别人的恶事。行善,例如非礼勿动,非法的事情绝不去做,勇猛地行善,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阴功,提倡引导于一方,乃至推广到四方,感化世人,共同地来行善。恶则恰好与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也就是圆满之期,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善积而恶盈了啊!
  人心至为灵活,而且变化无常,若是一个人在三年那么久的时间,而心却没有改变的话,则他所造的善或恶,也就到了纯熟的地步啊!在这里指出了“天”字,就是因为上天为赏善罚恶赐福降祸的大主宰,也是整篇文章的精华关键所在啊!而这里所谓的天,也就是我们的心。孟子说:“保持了自己灵明的本心,顺养自己天赋的本性,这就是奉侍顺从上天的方法。”
  要知道,没有行善就不会有福,没有造恶就不会有祸,这是天道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善恶的报应,有的是报在本人身上,有的则报在子孙的身上。有的现世是恶人,而他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德因缘成熟了,这一生应该受祸而转受福;有的现世是善人,因为他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成熟了,这一生应该受福却转而受祸。等到前世的祸福受过之后,则今生所造善恶的报应,方才会一一地现前受报,这只是迟早先后的问题而已,并不是说善恶的报应有了误失啊!
  世人惟有尊敬相信感应篇的道理,认真地随事奉行,自然就会福禄无量,子孙荣显昌盛。遵行了一年,万罪就能消灭;遵行四年,百福就能到来;遵行七年,子孙就能考取功名;遵行十年,寿命就能延长;遵行十五年,万事就会如意;遵行二十三十年,就能够名列仙籍;遵行五十年,天神就会恭敬,而且位列上界。人若是能够如此,就一定会达到行满功圆成真,或是证得圣人果位的境界。
  
  ?太上感应篇?第一期更新已经结束,从今日起将进行第二期更新。第二期会比第一期更加深入地对?太上感应篇?进行解读,希望大家仔细修学,体悟。因楼主的空闲时间实在很有限,故不能一次更新太多的内容,请大家理解。
  
  也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一些小小感悟发上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学习,进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利人利己,功德无量。
  
  太上感应篇直讲



  印光大师序

  李炳南居士序

  唐湘清居士序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感应篇灵验记

  太上感应篇直讲

  后记



  旧序 印光法师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敌;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兄之良知亦失之;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是以圣人欲人明明徒,止至善;最初下手,令先从格物致知而起,其所说工夫,妙无以加。然欲常人依此修持,须有成范,方能得益。五经、四书,皆成范也;但以文言浩瀚,兼以散见各书,不以类聚,颇难取法;而未多读书者,更无因奉为典型也。太上感应篇,撮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为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人。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知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故古之大儒,多皆依此而潜修焉。清,长洲、彭凝祉,少奉此书,以迄荣膺殿撰,位登尚书后,尚日读此书,兼写以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又释之曰,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其发挥可谓透澈之极,然见仁见智,各随其人之性质。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此书注解甚多,惟清,元和、惠栋之笺注,最为精深宏畅,惜非博学之士不能阅。次则汇编,实为雅俗同观之最上善本,而不甚通文之妇孺,犹难领会。惟直讲一书为能普益,然文虽浅显,词甚优美,浅而不俗,最易感人。香涛居士,出资千圆,排印广布;亦有同志各相辅助,愿令此书周遍寰宇。庶几人修十善,家敦孝弟;知祸福之惟人自召,善恶之各有报应,则谁肯为恶而召祸乎?此风一行,善以善报,则礼让兴行,干戈永息,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矣。愿有财力智力者,或广印以流布,或说法以讲演。俾未失本性者,愈加纯真,已失本性者,速复厥初,其为功德,何能名焉!
  
  新序 重印太上感应篇直讲序


  内典有之:‘万法因缘生。’因者果之前因,缘者果之四缘,乾坤万象,九界万事,括而名之曰法,成法为果,凡果之成,何莫非由因缘也。


  惟其事有显有隐,有近有远,智人能明其隐者远者,常人仅能见其显者近者而已。夫如是,佛始分五乘说教焉。人天凡乘,世间之因果,易见者也;菩萨声缘圣乘,出世间之因果,难明者也。以众生根器万殊,权实必契乎机,是权为藉之以显贵,五为导之以归一也。若必专谈一乘,不设方便,犹不梯而楼,不花而果,其能登之人,能结之木,几何哉。


  太上感应篇者,道家劝善之书。其文,尚朴不事浮华;其言,举事以明功罪;妇孺能喻,雅俗不伤,苟非至顽至痴,闻之未或不兴趋避之心,其辅世间风化,开人天之路,岂曰小补之哉。


  吾教拘墟之士,以其为有漏之业,且言自教外,多藐而忽之,甚则讥净宗印祖,序而流通。噫!未之思也。其肯为有漏善者,已涉人天之乘,再善诱而进之,得非为佛乘之津梁欤。况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他人有善,赞而成之,契机随缘,正大权之所以普摄也。昔蕅益大师,尝治周易孟子;梦颜开士,著有阴骘文广义。一大藏教,每有不轻婆罗门之诫,莫非同其善也,与其进也。如斯,则善吾善之,进吾进之也。夫欲,恶事也,尚可借作勾牵;是篇,善言也,乌得不宜作津梁乎?


  尝思地藏本愿经,所说大都世间因果,考其时教,当世尊将入涅槃之际。呜呼!华严法华两大经王,距时几四十年,其间开演群经,何止恒沙妙义,而后复悬悬于因果者,宁无深意存焉。纵观今之宿学,每学进而道退,辩给空有,而鲜及因果,甚则耻出诸口,浸寻有拨无之概。学风如是,反不若未及门者,谨愿有功。世尊后托地藏,或古今有同慨耶!
  
  予友金天铎学士,净宗笃行人也,其先世为名宦,恪奉是篇,并遗嘱学士,印行劝世,学士征序于予,予曰:孝哉!是能行先人之志者也。继而问曰:伊谁之赠?曰赠信之者。予曰否,未若赠昧之者,盖信者必有行,如健夫复知摄生,可缓与之论医;昧者或邪见,如尪弱而膺沈痀,不可缓于药石也。至有通三藏、诵万偈,未破半个蒲团,未断一贯念珠,辄尔高睨大谈,堕豁达空,是谓昧中之昧,乃病将及膏肓者,与之医药,尤应先之又先也。


  夫因果不落不昧,一言之升堕,诚以言为心声,而升堕是心所造也。此怠敬之机,宁不畏哉!况因果不有畛域,一其缘生,非若指心见性,吾教独宗,斥彼之言,已近拨无矣,予故曰未若与昧。学士瞿然曰:有是哉!予复庄辞以坚其信,获报曰诺诺,遂欣然而为之序。


  中华民国癸卯仲秋稷门李炳南识于寄沤轩
  
  序论



  一、重印本书的宗旨

  唐湘清


  印光大师说:‘太上感应篇,摄取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之至理,发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之议论,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为善者得何善报,为恶者得何恶报,洞悉根源,明若观火。且愚人之不肯为善,而任意作恶者,盖以自私自利之心使之然也。今之自私自利者,反为失大利益,得大祸殃,敢不勉为良善,以期祸灭福集乎!由是言之,此书之益人也深矣。’又说:‘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萨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断三惑,以证法身,圆福慧以成佛道,况区区成仙之人天小果而已乎。’从上述寥寥数语,可知印光大师对于太上感应篇的价值,是如何的赞扬,如何的推崇!可是佛教中高深的经典太多,大家不免轻视这本浅近的书,因而忽视印光大师的遗教,佛教徒很少有诵读太上感应篇的人了。我也不能例外,早把这本好书束诸高阁。直到民国五十三年,曾患严重的目疾,坎坷之中,不免烦恼丛生,自愧学佛三十年,对于汹涌而至的烦恼,竟无法控制,才把久束高阁的太上感应篇拿出来细读,出乎意料的,连续数日,竟平息了平日无法控制的很多大烦恼。从此每日读诵,精神日益爽朗,身心愉悦,得未曾有。因此我更钦敬提倡这书的印光大师,确实具有真知灼见,不愧为我国佛教界第一流的高僧;他成为一代祖师,实非偶然。感应篇的特色,是以敬畏天地神明为基础,发扬善恶因果的至理。印光大师生前创办的弘化社,每年大量流通太上感应篇。或许有人要问:‘学佛的目的,是要出离三界;太上感应篇的天地神明,尚未出离三界,怎么值得我们尊敬呢?’不错,佛法是要众生出离三界;印光大师是一位杰出的高僧,一生说法弘化,也是上承佛旨,救度众生出离三界苦海的。可是我们要明白,这并不是教我们废弃三界的一切,或藐视三界的一切。我们学佛,在没有出离三界以前,还应尊重三界的秩序,遵守三界的法纪。倘若认为学佛可以藐视三界中的一切,那么请问:你在马路上行走,是否可以轻视交通警察是三界中的凡夫,因而横冲直撞,不尊重交通警察的指挥呢?若真是这样,那岂不要造成交通秩序大乱,车祸横生的恶果呢?生存在三界之中,对交通警察尚且要尊重,何况维系宇宙间无形秩序的天地神明,比交通警察更高出万倍,怎可不知万分的尊敬呢?可怪少数学佛的人,自己还没有出离三界,竟要排斥天地神明,藐视天地神明,以致印光大师所提倡赞扬的太上感应篇,几乎已被逐出佛教大门;影响所及,从民国四十几年至民国五十几年,短短十年之中,佛门内轰动社会损害教誉的不幸事件,层出不穷。这证明排斥或藐视天地神明,不仅不能改善社会风气,连佛教内部的风气,也有发生不良影响的后果。很多人不肯行善,偏要作恶;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天良泯灭。所以要敬畏天地神明,激发天良,才能使人不肯作恶,乐于行善。试观历史上的德育故事:汉代的杨震,因敬天而拒收贿赂;宋代的王日休,因敬天而拒绝邪淫。种种美德,都由敬天而来。所以敬天畏天,是百善的根基;无法无天,是万恶的祸源。因此印光大师的遗教,是以敬畏天地神明作为做人修养的基础;进而上求佛道,念佛求生净土,出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还有很多人轻视太上感应篇,认为仅是人天乘而已,殊不知佛乘虽高,应以人天乘为基础。做人没有做好,如何能成佛?
  
  感谢"最简单的名儿"分享的人生感悟!功德无量!哎!邪淫是损福报最厉害的东西!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万丈高楼,应从平地做起。博士虽高深,倘无读过小学,又如何成为博士?所以太上感应篇即使仅是人天乘,我们也绝对不能予以轻视;因为从此可以奠定成佛的基础。虽然世上其它各种外道,或许也可视为人天乘;但他们都是排斥佛法的。太上感应篇不但不排斥佛法,且内容很与佛法相合。现在的社会上,民众的宗教信仰很复杂;除了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等等正式宗教以外,还有很多似佛非佛的外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其信徒之众,聚会之盈,往往超过佛教。我们检讨各种外道蓬勃滋长的原因,是由于物质文明发达的工业社会,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需要日益迫切,但佛教的理论太高深,多数人难以领悟,因此渴求心灵修养的人们,势必纷纷投入各种外道之门。今天我们要遏阻各种外道的滋长,只有弘扬印光大师的遗教,以敬畏天地神明,作为戒恶激善的做人基础,进而上求佛道,念佛求生净土。人人易懂,人人易行,使大多数根基浅劣的众生,不致有望佛门而兴叹之苦。佛教与各种外道的比较,佛教好比是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其余外道,好比是一座平房。高楼大厦确实比平房伟大,可是如果高楼大厦的基层建筑不坚固,摇摇欲坠,有倾倒之虞,那就反而不及一座坚固的平房了。佛教虽伟大,岂能忽略人天乘的基层修养呢?当然人人都会说,五戒十善,就是佛教中人天乘的基本修养;但事实上,因为多数人缺乏自我约束力,难以实行,所以要敬畏天地神明,激发天良,才能增强自我约束力,使五戒十善易于实行。例如前面说的汉代杨震,宋代王日休,他们虽然没有受戒,但因敬畏天地神明,前者竟能见财不贪,后者竟能见色不淫;没有受戒,竟能守戒。这样说来,敬畏天地神明,大能有助于五戒十善的实行。太上感应篇这本书,在一部分佛教徒看来,或许也只是一座平房而已。退一万步说,感应篇即使仅是一座平房,也与其余各种外道的平房大不相同。因为其它各种外道,只能止于平房,阻断了佛法高楼大厦的发展;而太上感应篇这座平房,并不妨碍学佛,且可以这座坚固的平房作基础,有利于佛法高楼大厦的完成。所以印光大师提倡太上感应篇,意义十分深远。值得我们深切体会的,佛教的各宗,好比大学的分系,一定要有小学中学的良好基础,才能进入大学专攻一系。人天乘好比中小学,一定要有人天乘的良好基础,再进而修学佛教任何那一宗,才可得到学佛的实益。
  
  犯邪淫者,定削福报。
  犯邪淫者,求财不成。
  犯邪淫者,家庭不合。
  犯邪淫者,疾病缠身。
  犯邪淫者,官业必堕。
  犯邪淫者,寿命必短。 远离淫邪!
  南无阿弥陀佛!
  
  好高骛远的人,人天乘也没有学好,即侈谈学唯识、学三论、学禅、学密;往往佛未学成,连人身也不能保持;好比一座根基不固的大厦,随时倾倒。不亦太可哀哉!今日世人对于各宗教的评价,常视各宗教事实的表现而定,如果那一宗教恶事发生很少,善事做得很多,就能博得多数人的拥护信仰。反之,那一宗教恶事发生很多,善事做得很少,不论其学理如何高深美丽,也会被世人所唾弃,渐渐至于灭亡的。明乎此理,我们要使佛教发扬光大,事实上的止恶行善,比理论更重要。


  太上感应篇这本书,语虽浅近,大益身心;对于止恶行善的促进,冀能发生较大的作用。此乃遵循印光大师的遗教,印赠这本‘太上感应篇直讲’。希望大家诵读奉行,奠定人天乘的基础,进而念佛求生净土,了生脱死。


  民国六十年十二月写于台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