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
连载原创《峨溪河畔》:一部记录末代农耕文化的长篇叙事散文
从碉堡南面下山,山脚是一条马路,马路南面有一座小山,也不算山,是个土凸凸,名字叫小团山,小团山这个名字外人觉得挺好听的,团团圆圆的。而本地人听闻,不觉寒颤阴森,八九十年代那儿是刑场,枪铳(枪毙)犯人的地方,周边死刑犯枪铳都是在那儿。小团山松林茂密,茅草也比其他地方长得高。胆大的人也曾去看过杀犯人,一般都是在杀掉犯人过后,枪铳的时候都是戒严的,他们回来后总添油加醋,绘声绘色描述的血腥更是让人胆颤心惊。犯人也算罪有应得,而怪气的是,那儿竟然经常出交通事故,老人们说那儿有"渍子"(迷信说法)。
三年级,我是在花园村上的学,小团山距花园村不远,同学们也经常结伴去小团山,偶尔是为了看交通事故,大多数时候是去那儿摘花,每年五月,小团山上杜鹃花漫山遍野,有黄的,也有粉红的,黄色的香气极浓,闻起来呛鼻;粉色的香气不淡不浓,闻起来特别好,我极其喜欢。还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叫春桂头(山矾,意为春天的桂花),香气极好。每当花儿开放的时节,我们经常把采摘的花儿插在课桌面上的板缝间,一桌一朵,也有顺缝插上一排的,同学们随手一布置,教室瞬间像个花卉展示厅,样品单一,香气缭绕。同学们也经常嬉戏争抢,男生故意把花往女生头上插,女生也揉揪下花瓣往男生颈窝里灌。放学后,教室很狼藉,但更香了。小团山上的花开的多、开的漂亮,梅山是不如它的,梅山上最多的花就是那种花瓣白中夹粉、花絮成团的老鼠花,香气不好闻,我们都不喜欢它。而今小团山早已不是刑场,为了建高速路,已被铲平。在它的不远处却建了个火葬场(殡仪馆),因怕人夜路胆寒,原经过殡仪馆大门的马路,也改道了。
三年级,我是在花园村上的学,小团山距花园村不远,同学们也经常结伴去小团山,偶尔是为了看交通事故,大多数时候是去那儿摘花,每年五月,小团山上杜鹃花漫山遍野,有黄的,也有粉红的,黄色的香气极浓,闻起来呛鼻;粉色的香气不淡不浓,闻起来特别好,我极其喜欢。还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叫春桂头(山矾,意为春天的桂花),香气极好。每当花儿开放的时节,我们经常把采摘的花儿插在课桌面上的板缝间,一桌一朵,也有顺缝插上一排的,同学们随手一布置,教室瞬间像个花卉展示厅,样品单一,香气缭绕。同学们也经常嬉戏争抢,男生故意把花往女生头上插,女生也揉揪下花瓣往男生颈窝里灌。放学后,教室很狼藉,但更香了。小团山上的花开的多、开的漂亮,梅山是不如它的,梅山上最多的花就是那种花瓣白中夹粉、花絮成团的老鼠花,香气不好闻,我们都不喜欢它。而今小团山早已不是刑场,为了建高速路,已被铲平。在它的不远处却建了个火葬场(殡仪馆),因怕人夜路胆寒,原经过殡仪馆大门的马路,也改道了。
童年不想听到小团山字眼,因为那儿就不会发生有趣的事,最想知道的便是朱元璋怎么挖梅山的,然而史料缺少,口口相传也渐渐模糊,只知道他是借挖石之名凿断龙脉,如今采石处遗址已是"荒台麋鹿争新草",露出的石片已泛灰黑,石片与石片夹着土,土上长着青草,微风吹过,孤单却有柔劲,历史沉积过的岩石仿佛是变了色的人脸,诉说当年石头离别的殇情,世人传唱故事,石头幽噎心声。遗址不远处也有跃房人开凿的石料厂,石料厂石头很光鲜,遗址石头灰暗,都是石头,颜色却不一样。
遗址东面小山叫塔山,也是"狮尾",塔山过去是水灾荒年的避难所。峨溪河过去水患还是挺严重的,1954年河堤这边还曾决口(河堤决口又叫破圩)。小时每家每户都备有"柞(zha)盆"(一种比小木船还小的船,白居易说"小娃撑小艇",小艇应该是柞盆,小娃撑柞盆),柞盆是应急之物,发生水灾,像诺亚方舟一样,跳进柞盆,人便可逃命。南方雨水多,雨季长,暴雨也迅猛,过去突发情况极多,洪水来后,人必须选择高地避险,塔山正好,也高也平也宽敞。为了杜绝破圩,后来开始筑堤挑圩埂,我记事起好像每年都挑圩埂,一户规定一口人担上带绳索的花篮(一种粗簸箕),携上铁锹,带根支撑扁担的扁担桩,去负土挑圩,挑圩的时节人山人海,圩埂上的人像辛勤的蚂蚁上上下下,每个人是不敢偷懒的,都在给自己干活,一场保卫家园的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打桩的打桩、打夯的打夯、挑土的挑土,把圩埂打造的高高宽宽、坚坚固固的,每年这项工程耗时近一个月,90年代中期后,用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代替人力挑圩。99年雨季,也不知什么原因,河对岸的竟然还破圩了。(十)
遗址东面小山叫塔山,也是"狮尾",塔山过去是水灾荒年的避难所。峨溪河过去水患还是挺严重的,1954年河堤这边还曾决口(河堤决口又叫破圩)。小时每家每户都备有"柞(zha)盆"(一种比小木船还小的船,白居易说"小娃撑小艇",小艇应该是柞盆,小娃撑柞盆),柞盆是应急之物,发生水灾,像诺亚方舟一样,跳进柞盆,人便可逃命。南方雨水多,雨季长,暴雨也迅猛,过去突发情况极多,洪水来后,人必须选择高地避险,塔山正好,也高也平也宽敞。为了杜绝破圩,后来开始筑堤挑圩埂,我记事起好像每年都挑圩埂,一户规定一口人担上带绳索的花篮(一种粗簸箕),携上铁锹,带根支撑扁担的扁担桩,去负土挑圩,挑圩的时节人山人海,圩埂上的人像辛勤的蚂蚁上上下下,每个人是不敢偷懒的,都在给自己干活,一场保卫家园的重任就在自己的肩上,打桩的打桩、打夯的打夯、挑土的挑土,把圩埂打造的高高宽宽、坚坚固固的,每年这项工程耗时近一个月,90年代中期后,用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代替人力挑圩。99年雨季,也不知什么原因,河对岸的竟然还破圩了。(十)
大家晚上好
大家上午好
河这边破圩,人都往塔山上跑,河那边破圩都是往浮山上跑,99年河那边破圩,有些人家也不慌张,也不去浮山,反而跑到圩埂上搭棚安起家来,诠释什么叫"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河堤决口只会决一个口,而且口子也会被水流越洗越大,河堤压力便从那个口释放了,其它堤埂也就安全了,不可能整条堤埂全倒了。破圩的日子和兵荒马乱的日子是一样的,有亲投亲,有友靠友,亲友们也会伸出援手,帮助落难的灾民,暂居点虽在山上,沮丧的内心早被大家分抢了。都说"多难兴邦",谁又愿意多难呢?兴邦又何必用多难方式呢?既能兴邦,多难应该也是兴家的。
浮山上躲避洪灾,整个峨桥镇境内的人都能装的下,它块头雄伟,体积面积重量都大、身高达430米,四十公里外芜湖市都能清晰地看到它,说它有99个山凸和99个涝吧子(山谷),传说是这么说得,大家也没有具体一个一个去数,关于99的故事传言太多,因为中国人喜欢9(久)这个数字。小时候觉得山那么大,应该藏有仙人的,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然而很多仙人却喜欢高山名山,陕西终南山,山西王屋山、江西龙虎山、甘肃崆峒山,都是高山大山,蓬莱山不高,但处海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应该是它了。浮山处于内地,也许仙人不喜欢吵闹,也怕寻仙问道人打扰,所以不愿在此修行。05年我在山西寻开店地址,经过永济,远处看五老峰的样子备感亲切,怎么看都像浮山,五老峰海拔一千七八百米,平地怎么也有千米,浮山平地也就四百米左右,显然是不能相比的,但我依然觉得五老峰就是浮山。
浮山上躲避洪灾,整个峨桥镇境内的人都能装的下,它块头雄伟,体积面积重量都大、身高达430米,四十公里外芜湖市都能清晰地看到它,说它有99个山凸和99个涝吧子(山谷),传说是这么说得,大家也没有具体一个一个去数,关于99的故事传言太多,因为中国人喜欢9(久)这个数字。小时候觉得山那么大,应该藏有仙人的,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然而很多仙人却喜欢高山名山,陕西终南山,山西王屋山、江西龙虎山、甘肃崆峒山,都是高山大山,蓬莱山不高,但处海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应该是它了。浮山处于内地,也许仙人不喜欢吵闹,也怕寻仙问道人打扰,所以不愿在此修行。05年我在山西寻开店地址,经过永济,远处看五老峰的样子备感亲切,怎么看都像浮山,五老峰海拔一千七八百米,平地怎么也有千米,浮山平地也就四百米左右,显然是不能相比的,但我依然觉得五老峰就是浮山。
过去没有雾霾的日子,浮山青翠逼人,太阳光照射在它身上,愈发亮泽,就像一个健壮的武士。如果你是个眼力极好的人,山顶的动静你都会侦察出来,山顶有个电视塔,输出本地繁昌台电视信号。山顶往东下数步,有个寺庙,叫浮山寺。五年级春游,同学们登上浮山,都喜欢去寺庙凑热闹,转悠的不亦乐乎,还学着大人们磕头拜佛。寺庙里的佛像高大威猛,有的还是凶神恶煞的样子,我不喜欢,我喜欢村口土地公公神像,土地公公神像眉毛长长的往下垂,眼线也长,耳朵也长,面带微笑,很是和霭可亲,过年去土地庙献香,我也对着他们磕头。山顶有一尊池,我特别喜欢,对着池我是一直呆望,池中的泉水静中带动,动中透静,倒影却也清晰,时不时也有游客往池中丢硬币,一分的,二分的、五分的,硬币落入池底的样子飘飘摇摇,好像舞蹈家拼命扭动自己的腰肢。池中的水我们都喝过,甜丝丝的,特别爽口。
浮山上的石头都是"烂麻石",颜色灰黄不好看,做房子堆地基不平整,做石子又不易粉碎,都说梅山上青石好,光滑平整亮丽,质地又不是太硬。如今梅山石头已经挖完了,植被也没了。浮山却依然健康无损,前几年修了条公路直达山顶,山中种上茶叶,浮山脚下的响水涧也成了春季游客的景点,今日的浮山,旅游也搞得风风火火的。
浮山西南有座山叫蛇山,它可不是辽宁旅顺那种蛇山,小时候以为蛇山蛇多,其实跟蛇没有关系,却联系了一个传说故事,唐朝时候,新罗王子金乔觉(地藏王菩萨)笃信佛教,放弃王子之位,来大唐修行,去九华山途中经过蛇山山顶,也不知什么原因,蹬踹了一下(另种说法是背靠着山头睡着了),本是尖尖的山头歪向了东面,如鸟喙状。小时远望蛇山,觉得山头奇怪,后来大人们说了这个故事,才明白了,也不觉得奇怪了。直到去年景配才告诉我,蛇山其实叫随山的,蛇和随即便方言发音也相去甚远,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叫它蛇山。
浮山上的石头都是"烂麻石",颜色灰黄不好看,做房子堆地基不平整,做石子又不易粉碎,都说梅山上青石好,光滑平整亮丽,质地又不是太硬。如今梅山石头已经挖完了,植被也没了。浮山却依然健康无损,前几年修了条公路直达山顶,山中种上茶叶,浮山脚下的响水涧也成了春季游客的景点,今日的浮山,旅游也搞得风风火火的。
浮山西南有座山叫蛇山,它可不是辽宁旅顺那种蛇山,小时候以为蛇山蛇多,其实跟蛇没有关系,却联系了一个传说故事,唐朝时候,新罗王子金乔觉(地藏王菩萨)笃信佛教,放弃王子之位,来大唐修行,去九华山途中经过蛇山山顶,也不知什么原因,蹬踹了一下(另种说法是背靠着山头睡着了),本是尖尖的山头歪向了东面,如鸟喙状。小时远望蛇山,觉得山头奇怪,后来大人们说了这个故事,才明白了,也不觉得奇怪了。直到去年景配才告诉我,蛇山其实叫随山的,蛇和随即便方言发音也相去甚远,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叫它蛇山。
希望看帖的朋友留言提建议
大家晩上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