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汽车众所未必知的一面!

  我们这里有出过一单真人真事,话说县城有个女富二代买了台宝马,开了两年一天突然间开不动了,如是乎找修理厂拖车回厂,修理厂师傅打开发动机舱一看,回头问女车主,你有多久没有换过机油了?答案是啼笑皆非的。只见女车主大叫,我花钱买台几十万的宝马,还用的着换机油的吗?原来此人开此车已有两年没有换过机油,机油灯亮起也不理,只要车子开得动就照开。当师傅拆开油底壳螺丝放油时,发现机油已经干得像南方黑芝麻糊一样,稠得不行~~试问这样的“机油”车子不出事才怪!拆开发动机,只见黑乎乎的结块到处都是,发动机需要大修了。
  所以在这里敬告各位女同学,不要光懂得开,还有注意仪表台里的灯,一旦有红色的故障灯又或者是一些平时都不亮的灯突然间亮了起来,就要注意了。车子定期的保养是很有必要的。切记,切记!
  @世界不末日 2011-10-05 22:01:52
    对车这么了解 怎么炼成的 你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二手车贩子啊
  -----------------------------
  这个世界只有二手车贩子才能练成吗?把一件普通的工作反复重复一遍又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也能练成高手。就好比电影拍少林寺里最能打的都是伙房里的伙夫。
  @krandsypmm 2011-10-06 19:53:35
    杰哥抱抱,正派哥抱抱。我是女生一直喜欢奇骏,外形很爷们.但是有的论坛说球笼有漏油现象。一点也不懂,这个毛病很严重吗?给我介绍一下吧,谢谢啦
  -----------------------------
  啥车都会有问题,关键是几率和手气的问题。我本人就遇到了轩逸的仪表台气泡问题~苦恼啊!!
  N年前做美孚机油的经销商,没少给美孚的总代理培训洗脑。话虽如此,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和想想当年培训的一些内容倒是挺耐人寻味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分享,大家先抛开我为某些品牌机油做广告宣传的想法,我写出来是让大家了解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内部培训资料,大家就当成一个故事来看吧。
  话说当年培训资料里分别拿美孚1号机油和一些不贴标签的其他品牌机油做对比,一段视频中先把两种机油分别导入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中,然后放入冰柜冷冻,设置温度在零下40度。等待一段时间后从冰柜中取出,然后倒出来。从视频中可明显看到两种机油的有着明显的区别。美孚1号机油在倒出来的过程中,仍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而另个机油则出现了胶着情况基本上接近倒不出的状态,明显流动性差了许多,如果在冰柜的时间放得更久的话,估计会接近凝固状态。接着,出现另一段视频,同样是把两种机油,分别倒入两个正在煤气炉上烧热的平底锅(就好像平时烧菜时倒入花生油那样),接下来的事就是让火不断的烧,不断的加热……直到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后,把热油倒入烧杯里。此时可以看到有三个情况:情况一,倒入美孚1号机油的那只锅,锅底虽然烧得发黄,但是没有太多的残留物质粘在锅底。而倒有另外一个不知名品牌的机油的平底锅锅底则发黑明显,且有一大块的残留物,需要用力铲方可清理掉。情况二,在倒出两种机油的同时,可以发现两种机油在高温烧煮后,机油的黏度发生了变化,美孚1号出现不明显的变稀,流动性比常温状态下的要高一些。而另外一个机油则出现明显变化,很稀而且像水一样,远低于常温状态的黏性。情况三,在把两种机油倒入透明玻璃杯后,可清晰的看到两种机油在经过高温烧煮后,颜色和此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孚一号由透明黄色变成了黄褐色且无沉淀物在杯中;另外一种机油由透明黄色变成了黑褐色且有大量细小的沉淀物在杯中。
  以上针对两种机油分别做了冷和热的两种试验,不针对品牌来讲的话,就是在向众人展示,一款好的机油,必须能在极寒和高温两种极端的温度下保持正常的工作能力。(当然拥有这样品质的机油价格自然不菲,并不是每个车主都肯使用的)在寒冷的气温下,需要保持接近常温状态的流动性,这样能使发动机在低温状态下正常打着车运转,因为像猪油一样凝结的机油是无法启动发动机的,更不要谈论它能否润滑发动机了。在炎热的气温下长时间保持高温运转后仍能够保持较好的黏度,以防止因高温导致变稀从而像水一样没有了黏性,这样对发动机会造出损伤,因为黏性的缺失会导致发动机的磨损严重。
  平时我们看到机油罐上都标注有0W30,15W50等字样。其实就是代表着该款机油是适合低温地区用还是高温地区用。因为我国南北温度差异较大,像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后,气温多下降到了0度以下,所以较适合使用0W或者5W黏度等低粘度起步的机油。而南方地区在入夏的季节通常都在30度以上的温度,按理说30~40度的天气对比起上面说的放在平板锅里烧的温度那是差远了,但是由于发动机工作起来后温度也很高,当两者的温度加到一块时,此时高黏度的机油则显得重要许多,常温下黏度高的机油随着工作温度的逐步增加时机油的黏度就会逐步降低,直到工作温度稳定在一个范围以内时,机油的黏度就要以此为准。因此10W或者是15W起步的高黏度机油就适用了。当然,如果天气转凉以后则可以换回一些低黏度的机油。
  新车多数都适用低粘度的机油,因为低粘度代表它有很好的流动性,能让发动机在低阻力的油压下运转,这样能使车辆相对的省油。当车子旧了,发动机出现了磨损,甚至是窜缸出现烧机油的情况了。此时就需要用高黏度的机油,因为黏度高的机油流动性弱有较好的密封性,就算是长时间运转后,黏度依旧能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使机油没那么容易窜到燃烧室出现烧机油的情况。如果用了低黏度的机油的话,则会出现反作用,稀薄的机油大量的窜进燃烧室燃烧导致机油大量消耗。紧接下来就会出现冒蓝烟、车子无力、积碳严重、油耗增加等一系列并发症。
  以上就是今天的机油普及讲堂,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别对号入座,以为本人是在为某品牌的机油做广告宣传就不好了。
  江淮汽车算是自主品牌里二三线的车厂,因为缺乏代表型作品车型,很难被市场所关注。虽然这两年推出了几款车型,但是缺少4S店这个正面品牌宣传效应的场所,消费者很容易就将它忽视掉了。lilijing1984同学所提到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基本上没有接触到这款车型,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公正的说法给你。
  我个人感觉,像这类车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给一线的大厂所兼并,沦为子品牌又或者仅仅是生产厂而已。因为仅仅是看它的销量就可以知道很难维持到一个很好的盈利水平,淘汰是迟早的事,产能上不去就意味着单车的成本提升。过去江淮汽车生产得最多的就是瑞风,而过去瑞风卖得好是因为挂着现代的羊头。后来两个闹翻以后,江淮就贴上自己的标不用现代的标了。
  蒙迪欧致胜可以说算是比较“厚道”的车型之一,论价格是A级车与B级车之间而已,论空间是不折不扣的B级车,论排量2.3的动力无论怎么用都是绰绰有余的了,论外形也有几分轿跑的味道。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是,一车身太长,特别是车头太长,而且车前杠设计得偏低,许多车主在转弯、停车入位时不容易看到车头还有多少剩余的位置从而导致刮碰。二车内饰有点偏老气,银色+黑色的搭配不是很衬。三中控仪表台按钮设计粗大间隙距离又偏宽典型美系风格。四车座位乘坐感不好,座位偏硬缺乏舒适感。五悬挂偏硬,偏向运动风格。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喜欢致胜的同学完全可以无视。
  我们经常会说某某车开起来发飘,可要认真的追问起这个“飘”到底是怎么回事,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回答出个所以然来。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不能很准确的说出门道来,但是按照我个人经验的一些总结和积累,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飘”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经常说日系的车市区跑都没什么问题,但是一跑高速开快一些的话就会感觉方向变轻,稍微方向打大一点就很容易偏到一边去。如果此时身边有辆大车超车的话,会感觉有一股力把自己的车推到一边去。这就是我们形容的车身发飘的情况了。
  我个人判断,车子开快发飘一般主要是几点造成的:一、车身自重过轻,这一点谁都知道我就不多重复了。二、车身高度问题,车身偏高的车辆通常因为离心力的问题,在高速行驶中打方向会有明显的倾斜感,而倾斜感则是飘的主要感觉。三、车身悬挂问题。一般车辆自带的悬挂如果是偏舒适的话,就一定是偏软的。而软的避震悬挂在急打方向时会使车辆出现明显的侧倾。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型轿车和改装车通常避震悬挂都是偏硬的原因了。车辆在极限运动时,如果侧倾严重会出现翻车的,所以把避震改用偏硬、偏短的,使得车身更贴着地面行驶,无论怎么急打方向都好,侧倾都会在可控制的范围以内。但是这样的改装会以牺牲舒适感为前提,驾驶员还好,但是乘客会给剧烈的颠簸感弄得七荤八素的。四、轮胎的尺码。通常大家都知道轮胎小就好像小脚女人那样出现抓地不牢,轮胎大虽四平八稳但因摩擦力大了同时也会带来油耗高的问题。仔细看,B级轿车的轮胎哪个尺码不大于A级车呢?所以,像车身发飘的情况,也多出现在低级别的轿车上。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些看法,不知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的,不妨一起讨论讨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