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那么,什么是追求个人幸福? 用一个情景来描述,当别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健康地生活和发展。 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人幸福。 那么,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进行系统思考,权衡知识、金钱、健康和机会之间的关系,找到我们在未来发展的道路。 那么,本部分就谈谈系统思考。
  
  我们的经济生活起源于加法与减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做加法:我们想要吃珍馐美味、穿金带玉、买豪宅名车、疯狂娱乐、世界环游等等等等,只要出来新鲜的东西,我们可能都想尝试一下。 看上去好的东西,我们都想要。 从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进行分割简化,成为分工和需求,分工和需求又形成交换,最后总结成为资源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考虑增加,考虑得到;而经济学则考虑减少,考虑失去。 而当我们学习经济学,考虑失去的时候,我们只不过能够活得更久一点,活得更富足一点。
  
  人生就是交换。 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我们也在付出。 随着世界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想得到的越来越多,物质欲望越来越强,我们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多。 而且,信贷这个词在我们欲望越来越强的时候,及时出现,让我们的需要在信贷的支持下,得到更大的满足。 不过,我们可能不会认真思考,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我们也在失去。 可以说,我们的这些需要,很多都是在他人的操纵下产生的。 而这些需要都意味着我们个人的金钱流出,变成了他人的利润。 如果我们的要求过多,不论我们的收入能力多么强,我们的收入都要小于支持,我们最后都是要受穷的。 另外,信贷让我们的金钱流出更快,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更快的满足,同时让我们更快地陷入贫穷。 这就像吸食海洛因,在短时间内人们可以更High,但是让人们的生命难以持续。
  
  有很多人是喜欢High的。我曾经在医院住院部,陪一位病人检查的时候,遇到几个住院的病人。 其中一个在45岁以下,其病症是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各种病症。 但是,他说起来,准备晚上再去喝酒去。他还跟探视他的朋友商量,实在不行,就换上衣服偷偷出去。 我当时也比较冒失,多了句嘴说他,像他这样的情况不能再喝酒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结果,他没有搭我的话茬。 他的朋友说,他的钱已经攒够了,房子也有好几套,老婆孩子有他没他都可以过上很富足的生活了。 当时,因为这种“视死如归”的态度,我是很少见到,也开了“眼界”。 当时,我就想到一个名人名言,套用一下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当然,不仅个人,整个社会也能够High起来。 想当年,人们充满了壮志豪情,于是下定决心要十五年超英,三十年赶美。 后来,人们High了,觉得这样太不痛快了,决定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那么,超英赶美要有具体的指标,于是人们就把钢铁产量作为总的指标。 于是,人们充分地High起来,纷纷在山上、学校、自家院子里建立炼铁“高炉”,然后把家里铁质的锅碗瓢盆全部砸掉,放到“高炉”去烧,太High。 而High到后来,几千万人饿死。 现在,有一些人回想当时,忘记了饿死人的事情,然后忆往昔“峥嵘的High岁月”。 到最近,人们又开始要赶日超美了。 于是,人们又High了。 大量的农田变成了城市、工厂、道路、垃圾填埋场等等,支持了加工厂。 再到后来,主力变成了房地产,而汽车业是房地产的附庸。 于是,人们也充分High起来,房地产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支柱,也成了很多人都生活支柱。 然后,大街小巷都有了房产“中介”,人们街头巷尾都是谈的房价,然后“砸锅卖铁”,凑钱按揭买房,太High了。 那么,High的结果,将是人们再一次吃不上饭。
  
  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就是说,对我们来说,第一个馒头的效用要大于第五个馒头的效用。 当我们非常饿的时候,第一个馒头是最香的,也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这叫做最大效用。 等我们吃完第三个馒头,我们吃饱了,那么这时候就不想再吃了,这时候馒头对我们的效用是零,我们不再需要了。 如果我们还继续吃,吃到第五个馒头,这时候我们的肚子已经快被撑破了,很厌恶吃馒头了,我们宁愿把馒头扔了,也不能再吃了。 这时候,馒头对我们来说,就是负效用。 一般来说,我们的消费都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不过,对于酒鬼来说,越喝酒就越想喝,就是边际效用递增。 还有,如果我们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连续剧,打喜欢的电脑游戏,就会“废寝忘食”;我们喜欢的音乐和电影,我们可以一遍一遍地重复,还是那么喜欢,这是“边际效用递增”。 所以,物质产品消费大都像馒头一样,是“边际效用递减”,而我们喜欢的精神产品消费则往往是“边际效用递增”。
  
  现在,我们把自己的思考从静态变成动态。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的人生就是在饥饿和“吃到撑破肚子”之间反复。 我曾经号称“半仙”,到现在还保留着相应的生活习惯。 那么,什么是“半仙”的生活习惯呢? 我们知道,人们“得道成仙”的结果,首先就是不用再吃饭了,不吃饭也能活得非常好。 那么,我作为“半仙”,就是吃一半的饭。 别人每天吃两顿饭,那么我就每天吃一顿饭,剩下的一顿喝西北风代替饭,这就是“半仙”。 那么,我经常就会很饿,比如说今天中午12点吃完,到明天中午12点我才能够再吃一顿。 那么,到明天上午10点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很饿,直到坚持到12点。 于是,吃饭的时候,我就“吃嘛嘛香”。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会报复性地吃很多,吃到快撑破肚子。 因为,从潜意识里,我已经被饿怕了,希望通过多吃,来填补我的精神损失,并且预防未来饿肚子。 多说一句,不少人通过拼命地吃来进行精神补偿。 所以,天天喜欢吃喝,吃得肥头大耳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精神的问题导致。
  
  现在,将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从短期变成长期。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也在饥饿和“撑破肚子”之间反复。 在经济好的时候,我们都在追求更多的需求,想要实现更多的消费。 而这个时候,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经常还是要饿肚子的。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社会多么进步,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还得靠食物为生。 那么,我们就必然要经历饥饿。 如果我们不冷静地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将难以为继。 也就是说,我们两天吃到快撑破肚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要三天饿肚子。 如果我们让自己持续吃到快撑破肚子,那么我们将在未来可能被饿死。 什么是“要钱不要命”,就是只想到现在能够更多地占有资源,破坏资源,不想着这些资源被破坏掉之后,人们将饿死。 中国人一直在反复着这样的过程,没有改变过,我将在“食品安全”里展开阐述这个问题。
  
  什么是经济危机? 说白了,就是人们饿肚子的时期。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美国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强,效率高。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经济应该能够永远繁荣下去,人们的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虽然当时的胡佛总统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但是没有抵挡住经济的崩溃,甚至可能是促成了经济从危机到崩溃的过程。 于是,在这个本来应该什么都不缺的国家中,出现了大量的饥民。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无法维持生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 1931年,仅纽约一地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到40%。
  
  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在“白天”的时候“懂得夜的黑”。 人们在吃的过多的时候,总是忘了自己饿肚子时的状况;在夏天的时候,总是失去了冬天有多么冷的记忆。 也就是说,人们的特点总是“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 经济学就是时刻提醒大家,根据历史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我们在繁荣之后,必然有萧条。 繁荣时候的一个馒头,可能扔到地上都没人要;但是到了萧条的时候,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得以维持。 也就是说,人们在繁荣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节俭,多省下点馒头。 到萧条的时候,就用这些省下的馒头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充饥,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儿时的营养不良,长大之后变得身材矮小而且瘦弱,导致生存能力差,被他人所轻视。
  
  所以,经济学只不过是想到了长远点的问题。 2000年前,《吕氏春秋》就说:“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那么,经济学思考的智慧,就是如何多一点长远的考虑。 没有一个人能够又能得到鱼,还能得到熊掌,把全世界的好处都占尽了。 所以,对于经济学来说,理性的人就是要在High之前,仔细想想High之后的长期后果。 结果,智慧就变成通过克制短期的需求,获得长期的持续收益。 所以,当人们都在努力“得到更多”的时候,符合经济学的行为却是“消费更少”,比如说放弃世界旅游,放弃卡拉OK,放弃名车豪宅,放弃锦衣玉食。 而到了最后,经济学思考的是,什么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 然后,尽可能用最少的钱,在最基本的需求底线上生活,而且还活得不错,这就是资源配置。
  
  打个比方,关于人口问题。 1949年之后,毛泽东仿效斯大林的政策,提倡“英雄母亲”,鼓励大家生育。 这时候,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中国跟苏联不一样,应该实行“计划生育”。 因为,当时苏联面临着人口过于稀少的问题,如果不鼓励生育,苏联将面临着灭国的危险。 但是,当时中国的人口已经非常多,需要重视素质教育,降低人们的生育水平。 结果,马寅初被打倒了,爆发了大量的人口增长。 而到了1970年代,人口又被看成了沉重的负担,然后政策提出“计划生育”。 但是,这时候的“计划生育”已经不是最初提出的进行家庭自我约束,尽量保持在两个以内的计划生育,而是由政策控制,一家只能生一个的“计划生育”。 也就是说,用一种新的极端控制手段,替代前一个极端的鼓励手段。 这样的结果是,80、90后的年轻人,即将开始面临一个家庭里,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一个孩子的极端沉重的压力。
  
  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是应对困难。 经济学的最高目标是预知经济困难时期。 根据对过去规律的总结,尽量通过在繁荣时期的节约,实现困难时期的平稳生存。 或者说,在秋天大丰收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把粮食都糟蹋光。 这时候,更要注意节约,留着到4、5月份,青黄不接没有粮食的时候,还能够吃的不错,不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 在丰年的时候,更是要有长远打算,多多进行储备,更加需要进行自我约束,通过节俭和科学的方式,储备更多的粮食,以便在“饥年”的时候,让孩子能够吃饱饭。 在一个社会中,有资源、有能力赚钱的人们,应当尽可能节俭,然后把省下来的资源,分配给穷人,或者暂时遇到困难的人。 让穷人的孩子能够吃饱饭,受到公平的教育和医疗,让暂时遇到困难的人能够恢复过来,重新为社会创造价值。 那么,当这些有能力赚钱的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他人的救助,度过困难,重新开始赚钱。
  
  经济学的第二目标是应对困难。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经济学就变得非常必要。 当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人都会赚钱,那么谁会想着费劲学习经济学,然后去穷酸地过日子呢? 但是,当人们的经济出现困难,必须用更少的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的时候,人们才需要经济学。 这就像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当停车场很大,但是汽车很少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停车线、合理规划、停车规则等。 因为随便瞎停,停车场都很宽敞,放不满。 但是,当停车场很小,需要停的车很多, 这时候停车规划和执行就变得至关重要。 没有科学的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停车场必然乱套瘫痪。而这不仅仅要制定非常科学的复杂系统,还必须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把这个系统的规则表达出来,就像“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简单。
  
  对于每个人来说,经济困难时期的“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让知识、金钱、健康、机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为了应对困难,我们首先要合理安排金钱,因为金钱是就像我们的“存粮”,一定要精心照看,不要让“大耗子”吃掉了。 知识是我们谋生的手段,需要持续地积累(以后另外加入内容讨论)。 然后,通过对社会的认识,合理利用机会。 最重要的,就是持续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终于又绕回到健康上来了。 下面,我将先简单讨论金钱和机会,然后重点讨论健康。 (待续)
  对不起,前面内容有点欠缺,做点添加:
  
  我们的经济生活起源于加法与减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做加法:我们想要吃珍馐美味、穿金带玉、买豪宅名车、疯狂娱乐、世界环游等等等等,只要出来新鲜的东西,我们可能都想尝试一下。 看上去好的东西,我们都想要。 从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进行分割简化,成为分工和需求,分工和需求又形成交换,最后总结成为资源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考虑增加,考虑得到;而经济学则考虑减少,考虑失去。 而当我们学习经济学,考虑失去的时候,我们只不过能够活得更久一点,活得更富足一点。
  -------------------------------------------------------------
  我们的经济生活起源于加法与减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做加法:我们想要吃珍馐美味、穿金带玉、买豪宅名车、疯狂娱乐、世界环游等等等等,只要出来新鲜的东西,我们可能都想尝试一下。 看上去好的东西,我们都想要。 而经济学则相反,做的是减法。 经济学从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进行分割简化,成为分工和需求,分工和需求又形成交换,最后总结成为资源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考虑增加,考虑得到;而经济学则考虑减少,考虑失去。 而当我们学习经济学,考虑失去的时候,我们能够活得更久一点,活得更富足一点。
  
  
  测试一下
  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另外,谁有好的书,可以推荐上来,增加交流互助的氛围,另外也让我学习学习!
  
  回答两个问题:
  作者:zozhero 回复日期:2009-12-15 16:32:59 
  
    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2009年估计更低。以及预计200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达到12万亿元。另据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销售总额将达5.7万亿-6万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居民近半花销用在“买房”上。加上现有的经济政策。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中国居民消费品大规模/通/胀可能一触即发。
    ————————————————————————
    看不明白,哪位帮我详细说明下,非常感谢!
  -------------------------------------------------------------
  这是我整个分析过程之后,将要得出的结论,先提前说一下,请各位朋友关注。 至于详细说明,就需要我继续往下写了。
  
  
  作者:gavinflg 回复日期:2009-12-15 17:02:06 
  
    请教兰州一个很肤浅的问题:结合时下经济,GDP、CPI指数到底和我们老姓有什么关系?
  -------------------------------------------------------------
  时下的各种经济指数,跟我们老百姓没啥关系,因为数字不真实,所以没有参考价值,主要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而我们老百姓需要关注的,是我们日常能够看到的人们收入、房价、柴米油盐肉菜的价格、汽油价格、医疗价格、教育价格等等,这些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作者:gaofeng801210 回复日期:2009-12-15 12:18:03 
  
    谢谢楼主 我这里只是想知道 您说未来30年的大中小城市都不用盖房都够了 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
  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但是大致能够反映趋势:
  
  1、 房子盖的太多,现在很多都是空房。 一边是房价过高,另一边是到处空房,导致房价对租金的比价过高,同时也拉动了租金上涨。这也是无需求供给导致的“滞胀”现象的一种。 如果某一天,房价停止上涨,房主无法通过“炒楼”赚钱,必须通过出租赚钱的时候,会导致出租价格大幅下挫,进而带动房价下跌。
  
  2、 大城市承载超负荷,现有的人员和房屋建设量远远大于现有的大城市承载力。 人口必须疏散,或者转变城市运营方式,才能让城市持续生存下去。 而转变城市运营方式,需要多年的时间,因此等超过承载力“临界点”的时候,首先会出现人口大疏散。
  
  3、大城市成本超负荷,找不到工作的人们纷纷要退回农村,中小城市或者县城。 而中小城市的房子更是相对过剩,去中小城市看看就知道了。
  
  4、人口老龄化,年轻人明显减少,这是一个非常强的趋势,看看大中城市10年前,再看看现在,就能够感觉到人口老龄化危机将对城市经济带来的危机。
  作者:烟熏指间 回复日期:2009-12-15 17:12:35 
  
    楼主,我想与你探讨一下关于劳动分配方面的问题。明年的居民收入问题不也是此次经济会议的重点嘛。想听听你的高见。
  ---------------------------------------------------------------
  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一个国家的居民收入高低,主要靠“品牌”实现的。 除了中东等依靠资源发财,或者一些地理位置特殊的小国之外,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强大决定于其品牌企业。
  
  比如说,美国是世界上拥有高价值品牌最多的国家,日本、德国次之。 我最近在写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方面的书,做了一些总结。 因为品牌也涉及到一个庞大的课题,包括知名品牌企业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发展的,如何有效管理,如何持续经营,如何进行升级变革,如何重塑品牌等等。 这些内容太多,如果写起来,比现有的内容还要多很多,所以我就说一点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内容:
  
  首先,品牌是竞争的产物,代表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代表“人心向背”。 垄断企业没有品牌。 高价值品牌意味着产品高价格、员工高收入、客户高满意、企业高利润、政府高税收、伙伴高回报、地区高文明。
  
  其次,品牌是“知识经济”的代表。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品牌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现在,各国、各地区、各企业、各组织都是以品牌为核心进行竞争。 而品牌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知识体系,或者说以大学为核心的教育系统支撑的智能化经济体系。 我会找个机会,以关键的发达国家为例,分析一下社会教育系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品牌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品牌意味着轻资产、重人才。 现有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模式,必然导致人员工资低,而且越来越低。 而想要打破这个“劣质经济”的循环,就需要以知识和教育为主导,支持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通过高知识、高技术、高管理的企业家带领精英人才,与跨国公司进行“面对面”的竞争,才可能实现高收入。
  
  而以教育系统支持的高知识企业家,在中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联想、华为都不够格。 所以,我说5年之后,可能95%以上的现有企业都要消失。
  请理性发帖,深夜更新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金钱: 我们的“存粮”
  
  假设,如果在最寒冷的冬天,你就剩下两个人的口粮,但是现在有孩子一人,配偶一人,你自己一人,双方父母四人,兄弟姐妹两人,还有数十个朋友,另外还有无数其他的人在指望着这点口粮,那么将把口粮分配给谁? 如果有人要偷、要抢、哀求给他们一点粮食吃,否则他们就饿死了,这时候该怎么办? 这是人们正在遇到的经济难题,而且在未来将更多地遇到。 到经济艰难的时期,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经常性经历这样的困境。 那么,现在把问题考虑清楚,未来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思考失误,而导致自己最亲密的人忍饥挨饿,没钱上学看病。
  
  “巴布托突变”随时可能发生。有一次,我去银行转钱,跟工作人员要申报单。 这时,一位警官走过来,问我认识对方吗?我说认识,感谢他的提醒。 我注意了一下,这位警察像是天天在银行“蹲点”,询问每一位转钱的客户,是否认识对方的问题。 我想不少朋友都知道,为什么银行里会突然出现一位警官,专门询问准备转钱的人。 因为,似乎从前年或者去年开始,很多地方有人冒充电话局、公安局等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银行账户需要升级为名诈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人们仅凭陌生人的几个电话,就将自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两三百万元的钱汇到对方指定的账号上。 而且,转账之后,往往很难追回,让不少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看来,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公安局都专门派警官到一些银行的营业厅,专门提醒大家,防止大家上当。 而如果上当,人们就可能“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瞬回到解放前”,将自己长时间的积累失去,从富人变成穷人,这就是“巴布托突变”。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都在想着赚钱,结果大家越来越穷。 为什么? 因为“赚钱”的文化导向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金融机构是一个社会赚钱的核心机构。 但是,金融机构的保安措施也是最严格的,而且金融机构也是最典型的“不赚钱更重要”的机构。 比如说,银行的金库是用坚固的钢筋水泥砌成,然后再加上厚厚的钢铁大门,通过保安日夜守护,还有严格的进入程序确保安全的秩序,并且随时有警察(也就是国家机器)的强大支持。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里面的钱太多,太重要了,如果被盗、被抢的话,谁都难以负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但是,当不少人自己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放在某处的时候,却缺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随随便便几个电话就能给别人打开自己的“金库大门”,让别人把自己的钱“掠夺一空”。 对于这样的人,就是比尔 盖茨的财富也够不上几次的折腾。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冷静地注意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 在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在面临着收入减少,但是成本支出在持续上升的境地。 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个写字楼的办公室,准备开公司。 她后来总结在写字楼的装修和开公司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事情。 她说:“当你在家买买菜、做做饭、看看孩子、上街转转,就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一片歌舞升平。 但是,当你需要做事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张张“血盆大口”在等着你,你就会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凄凉。比如说,一个消防装置的成本可能顶多3、4千块钱,但是你必须去指定的地方去买,就得2万块钱。 公司还没有开张,一大笔钱已经搭了进去。” 另外,一次我跟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开车上街,等红绿灯的时候,有一位中老年妇女带着一个孩子,然后就在车旁边跪下来,我让我的朋友拿了两元钱,给了那个妇女。 我的朋友还挺不情愿,我说:“当一个人尊严换取金钱的时候,我觉着总是应该表示表示的。” 我的朋友一脸不屑地跟我说:“你以为你还是在国外?中国人的尊严不值钱,随便就可以为了钱出卖尊严”。 两句话说的我哑口无言。 同时,很多人还需要警惕周围的人用“亲情”、“友情”等借口,“绑架”我们的金钱。
  
  在这样的环境中,正确的导向首先是“守财”,也就是保护好自己现有的钱。 不论从哲学、经济、投资、还是战略上,我们丢失的一分钱,价值/效用要大于得到的一分钱。 打个比方,我们身上增加了二两肉,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吗? 没有。 但是,如果现在有人用刀在我们身上割二两肉,那么我们就会明显地感受到钻心地疼痛! 从经济学的角度,假设我们每年收入5万(没有工资增长),一年省吃俭用能够攒1万,这时候我们中了彩票,得大奖奖金500万,我们会高兴一阵,但是如果我们被人偷了5万,等于5年的积蓄,那么我们会受伤一辈子。 在投资上,有个重要策略,不要让你的一次性亏损超过10%。 因为,如果你的亏损控制10%以内的话,下次你可以通过赚11%回本,两者基本相当。 但是,如果你的亏损是50%的话,那么下次你得赚100%才能回本,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水平,一次能够赚100%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或者不遵守10%的纪律,在投资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庄子》、《孙子兵法》和《战争论》也都在强调首先要防守!《庄子 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套用庄子的话,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赚到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花费的地方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逐无限的,完了。 《孙子兵法 军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也就是说,以前善于致富的人,先让自己的钱不被他人弄走,然后等待弄别人钱的机会……不能让别人把自己的钱搞走的,就是因为“守财”的能力强……善于“守财”的人,就是“深挖洞”,藏的地方深。 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六篇“防御”中说:“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 也就是说,保住你现有的钱,比(丢掉现有的钱)辛苦去赚钱要强。当然,克劳塞维茨也说,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时,就要放弃防御。
  
  其实,经历了多次经济波动“洗礼”,并且在困境中持续学习和更新的西方文化,就处处透露出“防守”的经济特点。 《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这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越来越自由的时代,是非常符合国人利益的。 北美的特点就是保守,比如说两个女性之间,可能会谈论衣服、天气、爱好等等,但是除了关系非常好的,很少会谈论性。 而根据一项调查,比谈论性更少的,就是谈钱。 甚至很多非常亲密的朋友,都从来没有谈过钱。 另外,很多朋友在一起吃饭是AA制。 那么,为什么AA制? 这表明,双方的友情交往尽量不掺杂利益。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各自付账,各自不欠情,不要到请吃饭的一方到时候提出什么要求来,被请的一方既不好拒绝,又不好不拒绝,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还有,西方人很忌讳借钱,只有关系很好的人,才会因为急用而借钱。 像借钱买房、结婚、做生意等用途,更加罕见。 像中国那种不管熟不熟都到处借钱的情况太少了,而且随便跟人借钱的人,可能会被认为是吸毒的。
  
  当我们的经济力量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经济“防御”策略往往更加符合我们的利益。 那么,什么是经济“防御”策略? 就是尽可能“收缩战线”,同时设置“多重保护”措施,保护我们的核心利益,不让我们自己因为战线过长,导致被别人钻了空子。 而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策略的话,我们就要想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紧缩开支; 2、钱放到哪里最安全; 3、花给谁; 4、在什么情况下,把钱拿出来花。 5、怎么花。
  
  首先,如何紧缩开支,这是个问题! 我在前面的“趁火打劫”的内容中,谈过结婚和买房的问题。 那么,下面我通过经济学的原则,分析如何防止别人“趁火打劫”,制止别人掠夺我们的金钱,防止我们在“巴布托突变”中,一下子就变成不仅穷,而且“负”的“房奴”? 总的来说,防止别人“趁火打劫”的主要方式就是,树立多重“防火墙”。 那么,我就从“防火墙”的角度探讨买房,以及买房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因为买房在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到婚姻问题,婚姻又涉及婚姻观念问题,婚姻观念又涉及到教育问题。 那么,我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教育的缺陷导致人们的观念偏差,最后让人们陷入经济上非常被动、心理特别痛苦的境地。
  
  比如说,不少人在最初的时候下定决心,不让房地产商把自己的血汗钱赚去,然后给自己一个质次价高的“破窑洞”。 但是,这些人后来却在非常不情愿的痛苦心情中,为了结婚而“被迫”做了房奴?也就是说,人们做“房奴“是因为女朋友的“逼迫”,如果不贷款买房就“一拍两散”。 而且,据说“丈母娘”又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也就有人说的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丈母娘经济”的结果。 而很多人因为坚决不买房,导致女友离去,造成很大的心结,或者心理伤害,包括我提到的小风,从内心里充满了对开发商的仇恨。 那么,为什么买房和不买房都那么的痛苦? 难道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然后通过洞悉问题的本质,获得心理力量的成长吗?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说,美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两性教育和婚姻教育。 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行为的关键驱动力,影响到孩子的医生。 但是,美国教育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引导,反而是教孩子一些跟实际脱节很远,没有太大用处的内容。 结果,有很多美国人因为性的问题,因为婚姻的问题,最后成为Losers。 我跟他说,中国就不存在相关的教育,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学生来说,连教育失败都谈不上,只能说是完全失败的教育。 当然,从中国学校系统的出发点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很成功的,成功地达到了“教育”系统所设定的最初目标,而这个目标的成功也反映到了高价“买房结婚”,成为“房奴”上。 因为出发点不同,美国的受教育者有权批判美国的教育系统是失败的,但是中国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权利。 所以,我们也需要自助式教育,来重新认识婚姻。 因为,相信很多人都在两性交往的过程中,或者在婚姻上吃了大亏,受过很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经济学分析,来进行自我教育,然后将来可以引导我们的孩子,拥有成功的交友过程,以及成功的婚姻。 (待续)
  (继续)
  
  经济学的第一假设就是,人是自私的。 而这种自私到什么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有的经济学家设定了完全理性、完全自私、完全为了金钱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经济人”。 而亚当斯密从探讨“同情心”开始的《道德情操论》,就谈到人们的情感与道德问题。 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明确反对“经济人”的假设,支持道德的作用。 而马歇尔从《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一开篇,就提出“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 当然,如果考虑到每个人的宗教文化背景和思考局限性,那么马歇尔并没有驳倒理性“经济人” 的假设。 那么,下面就分析中国人普遍的婚姻关系,和人们怎么变成房奴的,探讨经济学的原理。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家庭关系是一个社会中的基本关系,反映整个社会的关系形态,形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 那么,什么决定家庭的主要关系? 家庭的主要关系由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由历史文化所影响。 而婚姻关系则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贯彻社会经济关系。 在中国的婚姻关系中,大致受到三种文化力量的影响,成为今天的状态。 而因为这三种力量对不同家庭、不同个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了很多人们“很受伤”。
  
  在形式上,中国婚姻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来源于基督教。 那么,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婚姻是如何定义的呢? 《圣经》记载中,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从经济的意义来说,夫妻虽然是两个人,但是“一体化经济”,所以叫“结婚”。 也就是说,婚姻关系是个人经济关系的核心,高于其它任何关系。当基督教传播并且占据西方的主要地位后,一夫一妻制开始形成社会的基本制度。夫妻形成的家庭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单元,或者说“社会细胞”。 而婚姻关系是否稳定,决定了西方社会的经济稳定情况,影响着经济发展状况。
  
  为了让婚姻这个“细胞”稳定,基督教曾经禁止离婚,后来随着新教改革运动,政教逐渐开始分离,离婚在法律上被允许。 再到后来,随着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离婚的比例在整个社会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父母的离婚造成了很多问题儿童,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更让基督教系统“忧心忡忡”。 比如说,在北美的教会中,仍然持续地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坚决反对离婚。 有的教会甚至将婚姻问题看成信仰的核心部分之一,要求本教会的信徒像爱上帝那样尽力地维护婚姻,并且将维护婚姻作为信仰上帝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法律废除一夫多妻的方式,采取了基督教文化的“一夫一妻”制度的形式。
  
  在利益机制上,中国的婚姻主要由传统的儒家文化主导。 自从宋朝开始,中国人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在“程朱理学”体系形成之后,儒家通过“三纲五常”规范了社会结构,并通过“三从四德”规范了夫妻关系: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而“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也就是说,社会机制是权力依附的机制,臣子是皇帝的附庸,皇帝说的话永远是对的。 就像两条律令一样:一、皇帝永远是对的; 二、如果皇帝错了,参照第一条。 这样的权力依附的机制,贯彻到了家庭机制中。 在家里,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庸,必须“从一而终”。 而婚姻关系则是这个权力依附机制中的一环,通过妻子依附丈夫,(做丈夫的)儿子依附父亲,父亲依附上级权力,上级权力依附皇帝的结构,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家庭关系。
  
  这样关系的结果,就是以权力依附的经济机制为核心的“一夫多妻”制。 既然在家庭中,丈夫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妻子只有责任,没有权力。 那么,丈夫就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双方的关系,不存在基督教要求的丈夫对妻子忠诚度问题。那么,丈夫只要有能力,或者说只要有权力,那么“三妻四妾”,或者“三宫六院”都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丈夫通过权力占有社会资源的程度。 同时,夫妻的关系要从属于父子关系这种“大家族”的利益关系。 从妻子的家人来说,既然妇女去作别人的附庸,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出嫁”,男方家像取货物一样来“娶”,那么首先要看男方家的势力。 因为“夫贵妻荣”,如果男方家的地位显赫,还能够很“沾光”。 其次,要看彩礼有多少,因为养一个女儿不容易,既然成了别人家的财产,那么就要尽量把养育成本收回来,再尽可能多赚一点。 于是,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就变成了普遍的父母包办的“买卖婚姻”。
  
  因为很多中国人受到长期文化的影响,在现在“一夫一妻”的制度模式下,仍然维持着过去权力依附的“一夫多妻”经济思维模式。 比如说,西方社会文化是严厉谴责“婚姻背叛”的,所以不管男人地位多高、多有钱,最多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不忠于妻子的行为。 而越到社会的高层,这种文化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比如说,这种力量让克林顿以触犯法律为代价,撒谎说自己与莱温斯基没有发生关系。 而在中国,只要有权有钱,可以公开养“小蜜”,包“二奶”、“三奶”、直到“几十奶”。 我和一个朋友曾经探讨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明显上升的问题。 她说,其实北京上海的离婚率上升是一种进步。 在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中小城市,家庭关系稳定并不是出于情感考虑,而是完全出于利益考虑。 很多女性因为离开有权有势的丈夫后,无法独立生存,只能选择忍耐。
  
  “嫁娶”这个词仍然是人们想像婚姻的方式,而这个词也就代表着人们对婚姻经济的态度。 在中国很多人不像西方那样,成年后脱离各自的家庭关系,然后通过结婚形成经济独立的“小家庭”,因此很多中国的婚姻“嫁娶”成了“社会关系”的结合。 比如说,很多男方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赚了钱,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父为子纲”,认为儿子赚的钱也是自己的,所以就通过随意的“狮子大张口”,向儿子索取。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媳妇是儿子的附庸,应该无条件同意。 这时候,如果女性不够强硬,不仅会把小家庭的经济搭进去,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父母的经济也搭进去。 反过来,很多女方家仍然向男方家索要财礼,也希望通过女儿出嫁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所以,也在想着如何通过问女儿要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主要生活在一个“君子不言利”的环境中,但是在只要跟朋友说到婚姻关系,就感受到这种各自家庭通过“感情”和“孝悌传统”对婚姻“小家庭”的严重侵蚀,而且是跨国侵蚀到国外的人们,经常让在国外收入高、但开销大的人们极为痛苦。 那么,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子女的索要更加普遍,所以形成了现在婚姻关系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婚姻经济是一触即发的争论“火药桶”。从“林珊2009”发帖“如果不给弟弟二十万结婚,父母要断绝关系”后人们的热烈讨论,或者说激烈争执的反应可以看出,激烈争执背后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背后的个人利益机制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