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独立人的功能
  
  在一个健全的文明社会中,三个主要领域支持着社会的正常运作:政/府、私营经济和非营利(公益)领域。 这三个领域就像“三足鼎立”,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根据“馒头经济学”,现在政/府(大机器经济)拥有太多的馒头,造成私营经济的馒头萎缩,以及民众的馒头枯竭。 也就是说,在馒头过度集中的大机器经济领域,投资将会形成“负效用”,最后这些投资的结果将是“血本无归”;在私营经济中,也存在不均衡的状况,因此有的急需投入,有的则是过剩;而民众则是对“馒头”最为饥渴的领域,对民众的投入也将获得最大规模的回报。 或者说,独立人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资发展方向,最有前途的是非营利(公益)领域,其次是部分私营经济。 知识对独立人的指导作用在于,找到自己最能够发挥自己能量的公益领域和私营经济领域,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每个时代,都有相应时代的主题。 在1978年前的大机器经济中,整个社会只有一条腿,所以整个社会只能陷入停滞状态,然后人们越来越穷。 这时候,大机器出于维持自身运转的考虑,提出“越穷越光荣”的口号,号召人们忍饥挨饿,把贫穷看作是一种荣誉。 后来,大机器经济实在无法持续,因为饿着肚子的人们确实没有心情去做事,所以从30年开始有限开发私营经济。 但是,由于私营经济成长被严格限制,大都得依附大机器或者依附外资,所以社会经济在“瘸腿”的状况下实现增长。在这个阶段,大机器终于把问题想明白了,让私营经济发展起来,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所以,大机器和私营经济、外资达成共识,共同开发市场赚钱,于是“一切向钱看”的思考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是在最近几年,拼命苦干了十几二十多年的大多数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努力最后并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反而成了他人“嘴里的肉”,也就是收入少、费用高、无保障。 以“民工荒”为代表的现象说明,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关注自身的福利,“不要问我能够为国家贡献什么,先问问国家能够给我什么”。 于是,当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时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正在形成“平民经济”的巨大洪流。 如果给未来的时代树立一个主题,我们可以称之为“追求个人幸福”。
  
  每次危机都是“大淘汰”的过程。这就像寒冷冬天一样,被寒冬淘汰的主要是老弱病残,而剩下的主要是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的年轻人,以乐观和强大的生命力应对经济“寒冬”。 在全球经济危机和未来的萧条中,“老弱病残”的企业将被淘汰,而优秀的企业将度过寒冬,迎接新的发展时期。 而经济也一样,落后劣质的经济部分将被淘汰,而优质的经济部分得到发展壮大。 那么,什么是优质? 就是在面对恶劣环境时的抗击打能力、耐久力等等。 打个比方,如果每辆汽车都是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前进,我们分辨不出优质车还是劣质车。 而如果车速上了100公里/小时,或者到达180公里/小时,再加上汽车遇到险情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品质的重要性。 同样,我们前面说过,大机器的主要经济结果就是“劣质高价”。 而这样的结果也就意味着,当世界经济危机和萧条到来的时候,整个经济将面临被淘汰的状况。 而2009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已经让很多人开始绝望。 为什么? 因为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大机器把自己的“馒头亏损”转嫁到了人们身上。 人们真正开始认清楚,自己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当中。
  
  在大机器控制下的私营经济,则表现更加黯淡。 2009年是很多企业被淘汰的一年。 而对于很多尚未关门的企业来说,也是陷入困境,不得不“听天由命”。 那么,什么是危机中的“听天由命”? 就是在暴风骤雨中,人们完全失去了抗争意识和抗争能力,让船舵自己在那里转。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企业的老板们不能够适应危机时期的企业生存。 也就是说,他们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还能够弄到“馒头”,积攒一些馒头。 但是,当经济危机和萧条来临的“第一波”,这些企业就开始“弹尽粮绝”了,那么面对未来可能的长期萧条,企业还能怎么办? 或者说,很多企业就像只能在夏天生存的昆虫。 因为它们的老板根本没有足够长远的眼光看到没有“馒头”的冬天的到来,更谈不上有应对长期经济萧条的素质和能力了。 这些生产“劣质低价”或者“劣质高价”产品的企业,也将在未来世界的持续萧条中,逐步被淘汰。
  
  全球经济危机不仅仅是波动,更是一种社会激进型演化的方式。 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大量不能做到“超凡脱俗”的企业都要被淘汰, 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被淘汰? 因为,它们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市场和竞争的需求。 同这些企业一同被淘汰的,就是那些人们,他们缺乏面向未来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技能,所以无法应对未来的社会变化。 同时,这个世界总是要向前发展,因为不论世界经济如何萧条,人们都得吃饭、穿衣、取暖、教育、看病、娱乐等等。 那么,最具有创新能力、最具有生命力、在经济上最保守的人们,将获得发展的空间。 也就是说,人们需要依靠自己的独特能力,以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生存。 世界经济“大萧条”发生,整个世界开始处于恐慌之中。 1933年,在“大萧条”的艰难时期,迪斯尼当时最轰动的影片出炉了,这就是“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通过齐心协力,终于战胜了大灰狼。 而通过拟人化的表现,帮助人们树立战胜“大萧条”的信心。 当时,很多人谈到大萧条的时候,都会说,“谁会害怕凶恶的大灰狼?(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 2009年,《阿凡达》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之下,开始在全球“卷钱”,创造出票房新纪录。 为什么? 最优秀的产品在任何时候,都不发愁自己的收入。 人们需要发愁的,只是自己能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满足人们最迫切的需求。
  
  2010年,人们将开始“核心价值观”的重组历程。 平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好舵手;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009年初,崇拜金钱和权/力的人们,仍然充满希望,觉得一切都会很快好起来。 到2009年末,很多人已经开始充满了迷茫与恐惧,因为人们眼看着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而自己则已经失去了方向。从2010年开始,把视角放在金钱上的人们,将开始变得绝望,因为人们将感觉到自己陷入了无法解决的困境之中。 而有的人则开始“钻牛角尖”,明知道自己已经走上贫困之路,但是仍然更努力地往前走。 而只有经历危机之后,超越金钱和权/力的知识才显现出强大的力量。 因为,弱者希望让金钱和权/力“保护”自己,但是发现原来它们在经济危机的大潮中竟然如此的“无助”; 而真正拥有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持续追求知识的人们,才具有强大的力量,保护金钱不受损失! 也就是说,人们内在的力量在经济危机中显现出来,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关键。 能够在危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不是追求外在的物质,而是追求内在的品质提升。 就像耶稣所说的,人们必须进行选择,是崇拜玛门(财利),还是崇拜上帝(真理)。 而崇拜玛门的人们,走向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
  
  经济危机促进创新的步伐。 每次经济危机都强有力推动创新的步伐。 1980年代,日本把美国逼到了“墙角”,刺激了美国管理界的系统创新,大量创新理论开始成形,并且迅速在企业中得到应用。 同时,它促成了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战略成型,后来演化成为互联网和“知识经济”。随着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越危机、越研发”成为各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的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为在危机中,企业必须打破思维局限,依靠“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生存。 而其中,年轻人作为最具有创新激情、学习能力强、心态开放的年轻人,成为一个企业或者社会创新生存的关键力量。 所以,跨国企业即使生存条件再艰苦,也要去大学争夺那些聪明、充满创意的大学生;即使裁掉老员工,也要给这些新进来的人才进行大量的投入,给他们高收入,然后培养他们。 因为,他们是决定一个企业和社会未来的决定性力量。 如果经济危机很快能够结束,那么他们的行为不一定划算; 但是,一旦经济危机和萧条超过5年,那么培养年轻人将是企业或者社会的决定性行为。
  
  2010年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一个巨大的力量开始形成,这就是“80后”。 从2010年开始,这个存在着大量争议的群体,逐渐开始进入“而立之年”,成为社会的“主流”。 80年代是中国全面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阶段,“小皇帝”这个词被发明出来,描述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 于是,“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只懂享受不知付出,做事从不计后果,做事浮躁,缺乏团队意识”等等概念被冠在80后的身上。 甚至有人形容80后是“垮掉的一代”。在企业管理中,“80后管理”似乎成为专门一个难题,因为很多企业老板和经理非常头疼“80后”,因为他们总是那么自我,太多的个性,太多让老板和经理不舒服的地方,而且总是对企业充满了不满,似乎随时准备停止工作或者跳槽。 更麻烦的是,“80后”似乎全盘接受“西化”思想,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这让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缺乏“中国文化”熏陶的80后的结果是“国将不国”,所以需要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社会“对80后”充满了批评和批判,而80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我对批评批判“80后”的人们说一声:“你们可以歇菜了!你们有什么资格批评批判80后呢?看看你们给‘80后‘们留下了个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呢? 中国到现在没有一个国际上认可度品牌,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企业,有的只是“国际民工”的企业,有的只是压榨年轻人的“血汗工厂”! 这就是你们留给80后的成果? 让绝大多数80后的大学毕业生们毕业即失业吗? 不要告诉我,那是80后自己的问题。 我在中国遇到不少80后,他们不比欧美日国家的大学生差多少,但是为什么欧美日国家的大学生最少70%以上就业,而中国那么多大学生‘被就业’? 再说,如果你们说80后大学生不行,原因是你们教育的问题,还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 你们收了80后学生的各种高昂的教育费用,难道不应该教给这些年轻人高超的技能吗? 在工作岗位上,我个人看到的不少80后都是充满积极态度,聪明勤奋,很多工作内容一教就会,很容易成长的年轻人。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当时我们可是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天之骄子”,而他们经常只是一些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 也就是说,现在80后整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远远超过以前的人们,那么如果他们教育有问题,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他们到了你们那里,反而成了批判的对象? 这到底是他们的问题,还是你们的问题? 还有房子的问题,你们现在可以一个人买好几套房子,然后让其中的房子空着,用来炒房,同时让新毕业的大学生们很多人挤在一套房子里,让他们成为‘世界知名’的‘蚁族’! 这是他们的耻辱,还是你们的耻辱?”
  
  从2010年开始,人们必须开始选择“with 80后,或者against 80后”。 长江后浪推前浪,80后正在成为决定中国发展方向的关键力量。 现在,对于80后来说,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价值功能。 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交换的经济,一小时的工作换一个馒头。 那么这个社会拿什么跟80后交换? 就业机会吗,什么样的就业机会? 让80后的“农民工”在出口加工厂里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周只能休息1-2天,结果只能赚到不到2000元,刚够自己糊口的钱? 那么,他们的个人娱乐、继续教育、结婚生子、盖房买房的钱从哪里来? 让80后的大学生一个月1000到1500元,他们的基本生活费怎么能够解决,还不要说前期教育投资了。 而很多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 成长机会吗? 这个社会中有什么高技术的工作可以给80后们? 现在的50、60、70后们有什么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技能可以交给80后的呢? 喝酒拉关系、投机取巧、学术腐败、“厚黑学”吗? 在未来与80后的博弈中,人们到底有什么“筹码”可以领导80后的呢? 如果有强有力的“筹码”,比如说提供给80后高薪、高技术、具有充分发展空间的工作岗位,那么可以批评批判80后,那是领导者的权利;但是如果没有的话,批判80后只会让自己更快地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
  
  80后将迅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知识和素质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状况反映国民知识和素质。 那么,“质次价高”的经济和社会的结果已经证明,50、60、70后从整体上来说是“劣质品”。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还是具有很高的知识和素质,但是从整体状况来说是“劣质品”) 既然现在的人们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生活质量,那么就必须换新的人来。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和萧条的深入,决定企业和社会兴衰存亡的关键是规律,而不是“领导说了算”。 因为,到时候连“领导”都是自身难保,就是说了也不算。 而历史潮流和历史规律则是最公正的审判官,结果已经证明,50、60、70后在国际经济繁荣的情况下,让就业问题、劳动者收入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那么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就需要让80后参与进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力量,否则人们将看到社会经济规则推倒重来。 还不要说, 80后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插播: 年轻人的战场 (透视经济风暴)
  
  (这是我2008年写了一部分的《从风暴获利》的一部分,给大家提供一个背景思考。 写完之后沉淀了一年多,今天回过头来看,仍然不需要进行改动。所以,我觉得这个内容基本上算是比较成熟的思考了。)
  
  经济风暴不是简单的经济波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的重组。 经济风暴的结果就是,旧的利益格局被摧毁,新的利益格局开始建立。 这个时候,成功者和失败者就开始区分出来。 当旧的利益格局被摧毁的时候,有的人跟随着旧的利益格局,一起被社会淘汰。 新的利益格局建立的时候,有的人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得到发展壮大。 那么,对于每个人的具体问题就是,自己会在风暴中成功,还是会被风暴淘汰呢?
  
  总的来说,年轻人是经济风暴的受益者,而老人被经济风暴淘汰。 旧的利益格局往往被老人们掌控。 而经济风暴到来的时候,他们不会自动放弃既得利益,所以,他们会顽固地维护旧的利益机制,但是历史潮流是无法阻挡的,他们最后将在风暴中被淘汰。 同时,年轻人虽然缺乏金钱、权力、地位等物质基础,但是他们拥有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 在风暴的帮助下,他们通过自我牺牲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而随着年轻人成为主要发展力量,新的利益格局建立起来,社会重新开始走上发展轨道。
  
  经济风暴从表面来看,是经济的大衰退。 在经济大衰退的背后,是新的竞争发展格局。 经济风暴开始了世界经济格局与社会经济格局的大规模重组。 通过经济风暴,有的国家开始变强,有的国家加速衰落。 在每个国家,有很多人会变富,很多人会变穷。 在这个过程中,“物竞天择”重新主导历史的进程,人们必须各尽其能,以智慧和勇气进行竞争,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竞争过程中,老人们拥有既得利益的强大资源支持,还有智谋、经验和维护者。 他们决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 而年轻人代表着历史的潮流,而且更加勇于自我牺牲。 在年轻人和老人的利益之争中,都在依靠着自己的优势,进行着利益的争夺。 而且,每个人都必须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智慧、力量和潜能,才能够获得竞争的胜利。 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人都有可能“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要赢得胜利,首先就要洞察利益的本质。 要想在经济风暴中获得胜利,首先要超越经济风暴,从更加广阔的视角认识历史潮流。 人在历史潮流面前,永远是渺小的,顺历史潮流则昌,逆历史潮流则亡。 而认识历史潮流的关键就是洞察利益的本质。 在利益本质的驱动下,就形成了历史潮流,也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而成功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和年轻人站在一起。 如果自己是年轻人,那么就通过竞争和勇敢牺牲,推动旧利益机制的瓦解,建立新的利益机制。 如果自己是老人,那么就帮助、支持、引导年轻人的竞争、牺牲,最后获得竞争的胜利。 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年轻人是决定竞争成败的核心力量。 在经济风暴中,年轻人是竞争的主体,他们以更开放、更积极、更具创造力的方式,探索未来之路。 然后,他们不惧怕尝试、不惧怕失败,发现新的道路。 就在他们的勇敢尝试下,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开始持续涌现。 新的发展道路就在人们的努力下,开始形成。 能够很好利用年轻人能力的企业,在风暴中获得发展。 能够很好发挥年轻人潜力的国家,在风暴中变得强大。
  
  日本在二战后,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奇迹,把美国逼到了“角落”。 到1990年代初,日本在汽车、电子、机械等产业上,已经开始全面赶超美国。 日本经济不仅规模大、增长快,而且通过大量先进技术产品的出口,威胁到美国的国家经济基础。 日本企业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商业信息网络,而且在一些关键的产业,日本企业从技术到管理,正在全面超越美国企业。 而在日本的竞争下,美国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美国开始出现巨额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消费赤字,美国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中。当时,日本正在整体上超过美国,美国正在成为“二流国家”,美国的士气一片低迷。 有人哀叹,二战之后,是胜利者美苏之间的“冷战”,最后苏联失败了,但胜利的却是日本和德国。
  
  美国展开了反击。 而这场竞争的关键,并非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竞争,美国年轻人与日本老人之间开始的竞争。 在众所周知的“知识经济”和“互联网革命”的作用下,美国重新把日本远远甩在后面。 在美日竞争的背后,并不是所谓美国的“阴谋”,或者美国的所谓货币政策,导致日本的衰落。 一个国家的衰落只可能从内部原因开始,也就是说日本本身的衰落。 当时,日本已经形成的僵化政治经济体制,无法在互联网时代转身。 日本体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大企业和大银行之间通过联盟,形成了对社会资源的垄断。 而这种垄断造成了小企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 那么,政府、大企业和大银行代表了谁? 它们代表了老人政治。 而小企业代表了年轻人。 老人通过把控社会权力和资源,压抑年轻人的发展。 所以,日本体制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老人压制年轻人的问题。 当年轻人的发展受到压抑的时候,日本自然就开始了长期衰退。
  
  美国开始以新的方式进行竞争。 日本人可以为了赚钱,没日没夜地勤奋工作,这是最让美国人觉得恐惧的。 虽然有一部分美国人也非常敬业,但是整体上根本无法与日本在勤奋上相比,因为大部分美国人需要学习、健康、家庭、个人爱好、休闲娱乐。 不能比勤奋,那就只能比动脑子了。 所以,美国强化了“知识经济”导向,什么是“知识经济”? 就是靠脑子赚钱。 不断寻找更好的方法,更轻松地赚钱。 而美国人如果想轻松赚钱的话,最好的途径就是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创造财富的方式。 当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创造财富的方式,那么人们赚钱也容易,工作也更有激情,不容易感到累,不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打倒。 所以,个人的成长背景和生活方式成为美国人的“金矿”。
  
  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归结为“儿童的天堂,中青年的战场,和老人的坟墓”。 而众多美国年轻人通过挖据自身的“金矿”,成为推动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力量。 乔布斯喜欢练习英文书法,写出不同字体。 当时,他纯粹是出于喜欢,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个爱好在后来成为苹果公司发展和后来复兴的关键因素。 巴菲特从小对赚钱就有一种狂热,有一次还离家出走,去看一家糖果厂,想拿自己卖报的钱购买糖果厂的股票。 科比 布莱恩特从小就喜欢篮球,把自己的日日夜夜都泡在了篮球场上,努力练球,争得第一,然后他成为NBA的巨星。 在北美,我碰到一位40岁左右的软件工程师,他从心底里发出感慨,一些在计算机前长大的年轻程序员,随意就可以敲出带有几十个字符的网页地址,仿佛这些网址都是他们自己家的地址一样。 看着这些年轻人,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全落伍了。 自己能做的,就是以人生的经验,在系统性、架构性等方面引导这些年轻人,做出更好的系统程序。 可以说,苹果、微软、Dell、Yahoo!、Google等充满创新精神与年轻活力的企业,都是基于年轻创业者从小的生长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然后发展起来的。 它们也就成为“知识经济”的标杆企业。
  
  在年轻人的推动下,美国社会内在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 众多新人物、新思想、新技术涌现出来,开始引导美国的国际竞争。 枯坐哈佛大学图书馆十年的竞争战略教授麦克尔 波特“一针见血”地指出,整个日本经济正在从战略上变得无效。由于日本产业政策的误导,日本在制造业上过度投资,造成日本经济过度依赖制造业的局面。 随着日本经济规模扩大,日本各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同质化。 日本企业在朝类似的方向发展,生产类似的产品,实现类似的功能。 随着这些企业的规模持续扩大,他们持续加大投资,然后只能通过打“价格战”相互争夺市场份额。 而“价格战”将会夺走所有生产者的利润,最后大家共同陷入困境。 那么,我补充一句,为什么日本企业缺乏创新? 就是因为“老人管理”的结果,他们僵化的思想已经不能容忍年轻人的创新行为。
  
  在国家层面,年轻的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开始大力推动美国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 美国开始加速发展和推广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美国开始了重新塑造美国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1992年2月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提出用20年时间,耗资2000-4000亿美元,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咨文认为,它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而咨文将NII称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建设的高速公路网相提并论。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政府推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美国的经济焕发出空前的活力。 紧密围绕互联网,美国经济开始整体性重组。 随着三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互联网)和3C(消费、电子、计算机)的迅速融合,不仅信息产业紧密围绕网络运营,而且传统产业也依托网络显著提升速度和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美国的跨国公司变得空前强大,成为美国重新超越日本的主要力量。美国的经济也开始从过去的资本输出,向资本、知识、及发展模式的整合型输出迅速转变,并且再次控制世界最前沿的领域。
  
  在年轻一代的推动下,数字技术成为美国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字技术就是0和1的组合,就是电源“关”和“开”的差别。 就是这简单的0和1,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数字技术的主干产品是计算机,到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企业每百名员工拥有的计算机数量超过60台,而日本不到20台。 在强大的计算机需求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支持下,美国在半导体技术、软件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上形成了强大的优势。 而这个优势延伸到其它领域,就是数字技术产品替代模拟技术产品。 液晶平板彩电替代CRT显像管彩电、DVD替代录像机、MP3替代随身听,网络下载音乐替代了磁带,Window和Google替代书本和图书馆,网上购物替代打电话购物和商场购物等等。
  
  在半导体和计算机产业支持下,美国在1990年代,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导向,结合互联网开始了新的竞争。 在1980年代,美国在全球的半导体市场份额,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 34%上升到46%。 1981年,半导体制造业前10名,美国个公司占据前7家,而日本公司占据后3家,到1990年美国只剩下一家。 美国的市场份额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 在政府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创新的推动下,美国从1990年开始扭转局面。1994年全球102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美日分别为43%、40%。虽然日本的份额仍然较高,但是主要占领低端记忆芯片,始终未打入英特尔、AMD、IBM等美国厂商控制的尖端微处理器市场。
  
  这些枯燥数字的背后,是众多的美国式的英雄人物。 IBM、英特尔、微软、Google、苹果、HP、GE、可口可乐、NBA、Nike、3M、沃尔玛、Fedex等等大量美国公司支持美国的复兴。 比尔 盖茨、巴菲特、索罗斯、迈克尔 戴尔、山姆 沃尔顿等“白手起家”的财富类人物,成为自主创业的年轻人效仿的榜样。IBM的郭士纳、苹果的乔布斯、NBA的大卫 斯特恩、GE的韦尔奇等力挽狂澜的企业英雄类人物,成为企业界重新塑造美国竞争力的榜样。 他们都通过智慧与精神财富的贡献,支持美国的国家复兴。
  
  美国人把“知识经济”的概念卖到了全世界。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例,1990-1998年,包括电脑软件的特许权使用费在内,美国信息技术服务出口以13.2%的年均增长率递增,同时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服务的贸易顺差为9亿美元,首次实现此项目之下的贸易顺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软作为美国信息产业的代表企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计算机行业最赚钱的公司。 因为,在微软的销售收入中,除了鼠标、Xbox等少数硬件产品以外,都是软件产品。 也就是只需要人们对0和1进行排列组合,主要是人员投入和成本,而不需要为工厂等固定资产设施进行投资。 所以,微软的制造成本接近于零。 同时,新兴的Google则主要建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创造了新的赢利模式。 而且,美国的游戏软件产业也开始形成了对日本的强有力竞争。
  
  在微观层面,美国的大企业开始了以“知识”为导向的革命性改造。 在日本竞争的冲击下,不是美国企业开始放弃“商业帝国”的思想,朝着既大又灵活的方向进行革新。 郭士纳在接掌濒临倒闭的IBM后,首先打破IBM老人压制年轻人的官僚体制,让老人离开,大量提拔年轻人。 然后,他大量卖出固定资产,大量进行生产转移,既获得了现金,又降低了无效的固定资产成本。 在战略上,他把IBM众多的专利、领先技术和几十万优秀员工的内在价值利用起来,将IBM从一个硬件为主导的公司迅速转变为以系统解决方案为主导的公司。 在这样的导向下,IBM的收入中,固定资产和硬件成本显著降低,转化为员工成本和股东利润。 IBM代表了美国企业发展和复兴的一个潮流方向。 在这个潮流中,美国独一无二的大规模研发体系、大学教育体系的优势开始发挥作用。企业更多地利用原创性技术、原创性商业思想和颠覆性竞争文化,在很少固定资产等投入和大量智力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增加与利润提升。 而在这些大学中,支持美国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是大量的年轻学者和学生。 其中,以斯坦福为代表,通过创办硅谷,让大量年轻人开始自主创业,形成了美国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源泉。
  
  以苹果为代表的美国中小企业,也通过持续的创新,实现发展或者复兴。 可以说,苹果是能够触及人们心灵的一个品牌,它反映出美国重新获得竞争领导地位的过程。 Sony曾经统治了几十年的“随身听”市场。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MP3颠覆了Sony随身听。 苹果的抓住了机会,将苹果的MP3做成与众不同的iPod,并建立网络音乐收费下载网站iTune,将iPod和iTune进行匹配,既卖机器也卖歌曲,改变了世界版权音乐销售的格局。 iPod进入了日本市场,其市场的占有率由2004年的32%飙升至2005年的51.3%,而远远被甩在后面的索尼仅有16.2%,排名第三的松下则为8.2%。 iPod在日本的销售也不仅仅是MP3播放器,还与苹果日本版iTunes网上音乐商店相衔接,推动了iPod的销售。
  
  iPod的成功是一种充满年轻气息,依靠竞争创新精神的成功,它反映出苹果在“浴火重生”之后,展现出来的一种成功的精神力量。 索尼曾经以创新产品、外观设计、精工细作等各方面的优越性,获得欧美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无数消费者成为索尼的忠实消费者。 但是,在苹果面前,索尼的消费者忠诚度变得不堪一击。 甚至可以说,在苹果Logo面前,其它品牌的客户忠诚度,也大都不堪一击。 在苹果彩色电脑、苹果笔记本、iPod、苹果手机的复兴之路上,只要是苹果的产品出来,就有无数的人在追捧购买。 即使很多人觉得苹果产品昂贵,但是人们也毫不避讳自己对于苹果的青睐。 可以说,苹果开始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并且通过自己的精神,俘虏无数消费者。
  
  如果说美国是色调丰富的彩色电影,那么日本就是贫乏的黑白片。 在美国充满人性化和创新精神的多彩竞争面前,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开始暴露出精神的贫乏。 日本长期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社会文化和经济机制越来越僵化和压抑。 因此,面对充满活力的美国竞争,处于压抑之中的日本,进入了长期衰退。日本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压抑了国内社会的竞争,尤其是压抑了年轻人的进取活力,使整个日本社会失去了创新进取的动力。 当老迈的日本与年轻的美国竞争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日本文化进一步处于压抑状态,人们开始失去希望。
  
  首先,日本社会“本末倒置”,颠倒了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的关系。 国民幸福既是经济增长的目标,又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经济的本身就是研究国民幸福程度的学科,没有国民幸福的经济毫无意义。 而日本为了赶超美国,采取了以经济增长的手段。 日本想以有形的经济数据,显示出自己的强大,而不去关心国民是否幸福。 其实从本质来说,这种颠倒造成了日本年轻人被压抑的结果。 因为,谁关心经济? 谁关心幸福? 那么肯定是老人关心经济,关心金钱;而年轻人更关心个人的发展机会,更关心个人的幸福。 于是,这种颠倒本身就是老人压抑年轻人的表现。 而这种颠倒,虽然让日本在短期之内,似乎就要超越美国了。 但是,让日本耗尽了潜力。
  
  美国重新获得竞争领导地位,主要的推动力是大量的年轻人。他们在做着让自己兴奋的事情。 不论是科比 布莱恩特喜爱篮球,驰骋在NBA的赛场;还是迈克尔 波特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枯坐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他们都在做着他们觉得有乐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同时,日本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 国家不关心国民是否快乐、企业不关心员工是否快乐,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是否快乐。 强势群体为了自己的意图,强迫自己管辖的弱势群体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其中,最受压抑的就是孩子。 孩子们毫无发挥个性的自由,必须得按照社会和家长的意愿,拼命学习课本上的教条,然后考上名牌大学。 因为只有名牌大学,才意味着毕业后有好的收入待遇和升迁机会。
  
  由于日本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整个日本文化处于非常压抑的状态中。所有的经济增长,都应当服务于国民的素质提高与国民幸福。 但是,日本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把国民幸福放置在为经济增长服务的位置。 日本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投资倾斜、银行扶持等方式,把日本的所有社会资源向目标企业倾斜。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的不少创新性行业和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同时,日本经济形成了对人民的无情掠夺。 虽然日本非常重视基础教育,政府大量投资在教育上。 但是,在日本“举国经济”的体制中,教育人民的目的,并不是以国民心智成长和幸福为目标。 日本只是要通过国民教育,让日本经济能够更好地使用他们。 这就等于把经济增长和人民幸福的关系颠倒,而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变成了困扰整个日本社会的根本问题。
  
  在日本的经济体系中,国民的个人幸福更是被放到一个不被人考虑到角落。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似乎是个很好的制度,也是美国一些企业曾经追求的目标。 但是,日本和美国的终身雇佣制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日本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并非平等的关系,而是像宗主与附庸的关系。 人们通过教育能够进入企业,为企业所使用。 而企业则通过终身雇佣,给人们“铁饭碗”。在日本社会中,强权主导着社会关系网,人们的迁徙成本极高,大多数日本人被围困在自己编织的网中。 所以,大多数人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并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 而一个缺乏真正人身自由的国家,是无法具有整体的国家竞争力的。
  
  就这样,美国和日本在人性与国民幸福的较量上,分出了经济上的差异。 在制造业上,日本的一些企业仍然坚守住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主导地位,保持了在机械、化工等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是,在社会人性和文化竞争的层面上,日本落后美国的差距变得更大。 日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讲求纪律,纪律的结果就是以社会等级制度压抑竞争、压抑人性。 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年轻人。 他们本来可以通过自由竞争,获得非同寻常的发展。 但是,日本社会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美国能够重新把日本甩在后面,一方面依靠美国文化中,鼓励年轻人的竞争冒险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日本文化与对年轻人的压抑,也帮了美国很大的忙。
  
  日本更加落后的时候,最为苦恼的是年轻人群体。 日本在7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群,已经不为吃饭、穿衣发愁,而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他们需要的是社会更多的竞争机会,实现个人更快发展的途径。 他们渴望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弘扬。 其实,他们从骨子里面是瞧不起老一辈人唯唯诺诺,为了一口饭吃,就给企业当牛做马,曲意逢迎的生活态度。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年轻人也希望像美国的年轻人那样,有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空间。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经济社会结构反而变成更加保守和顽固,更加压抑竞争。 日本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以女性为主。因为,每个日本男人都怕在出国之后,就会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日本社会中,失去自己的位置。
  
  美日之间的竞争也让日本的年轻人沮丧,因为他们看到日本经济增长的另一面。 美国开始“互联网革命”之后,风险投资和创新技术进行组合,创立创新企业,推动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日本也出现孙正义这样的风险投资家,希望推动日本的经济升级。 但是,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日本在发展了几十年后,逐渐变成老人们掌权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而在老人们掌权的日本经济结构中,基本上没有创新的空间。 不论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都很难被掌握市场权力的老人们所认可。 它们也就很难成长起来。 而孙正义只能算是夹缝中生存的异类,很难成为气候。 于是,日本整体陷入不知何去何从的境地。
  
  其实,日本并不缺乏创造力。 丰田靠发明起家,索尼的随身听,日本在录像机上的持续发展,都形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任天堂更是创新的典型。1983年,任天堂顺利推出了社长山内溥构想的廉价家庭卡式游戏机,一投放到市场,立即风靡日本,当年就售出6000万套软件。凭借价格和专用游戏卡的优势,任天堂迅速打败了日本所有游戏机生产厂商,1985年的游戏机销售量突破500万台大关。从此,任天堂也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新品牌。 这些创新虽然还不像美国的基础性创新,但是如果日本沿着通过发挥年轻人的潜力,持续朝着基础性创新深化的道路前进,日本还不会如此轻易地就被美国抛在后面。
  
  当然,日本在衰退中,社会文化出现了一定的创新力量。 当日本企业开始受到美国强有力的竞争时,企业创造力也开始激发出来。 日本游戏机和软件、特色手机、数码相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电子领域的创新也反映出日本文化活跃的一面。 而这些创新产品的世界级竞争力,支持者日本的国民收入水平。 但是由于日本长期牺牲国民福利,以追求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顽固经济文化和僵化的的社会经济体制,压抑了日本年轻人的创新力量。 所以,日本的文化与体制严重压抑了日本的创新动力,也就没有能力在新环境中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日本的产业工人也开始体会到苦涩。 当美国重新掌控竞争主导权后,日本企业纷纷陷入困境或者倒闭,终身雇佣在事实上已经破产。 而习惯了捧着“铁饭碗”,过着附庸生活的人们,因为只知道按照企业的要求做事,做事缺乏独立思想、缺乏创意,也就缺乏独立的竞争生存能力。 虽然像丰田等日本企业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培训。 但是,日本企业从总体上,缺乏像美国式的、对于人格完善、综合素质和多种技能的培训提醒。 所以,很多日本员工缺乏适应新型社会的综合竞争素质和技能。 在被裁员之后,他们毫无社会竞争力,也就立即进入低收入、无技能的劳工队伍,或者很难找到工作。 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在老了之后,被妻子赶出家门,变成了“无家可归”者。
  
  在衰退过程中,日本政治经济体制的无能开始暴露出来。 美国的发展传承着竞争式独立发展的道路。 从开国领袖们带领人民反抗英国统治,到后来的全民竞争选举制度,一直都传承着竞争思想和文化。 这种竞争方式,随时能够让年轻人脱颖而出,引领美国发展的新方向。 而二战后,日本经济一方面靠美国的扶持,另一方面靠日本民众的勤劳与敬业,创造出了几十年的增长奇迹。 在这个时期,政客和官僚们不需要费劲,就可以把功劳归于自己,然后享受着经济成长奇迹带来的好处。他们就像“温室的花朵”,更多的是依靠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获得升迁。 所以,官僚政客们养尊处优,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内部关系维护上。 当日本经济陷入困境后,这些日本官僚们既没有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又缺乏激进改革的胆量。
  
  同时,日本党派内部也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 大家对自己小党派利益的关心程度,要远远大于关心社会福利。 而到了日本经济困难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利益争夺更加激烈。 而利益争夺的结果是相互制约,让谁都动弹不得。 所以,各届日本首相上台后,根本拿不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案。 然后日本首相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 就这样,整个政治系统进入瘫痪状态。 政治瘫痪又加剧了经济的瘫痪,并且引发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社会动荡。
  
  日本社会开始陷入整体性的精神无助。 在陷入衰退之后,很多企业已经无法提供终身雇佣。 终身雇佣制的神话最后变成谎言,企业开始进行裁员,曾经辛辛苦苦为企业工作的员工,在被裁员之后,成为日本经济的牺牲品。 他们长期作为企业的附庸,缺乏精神的独立性,再加上失去物质生存基础,于是就成为非常可悲的群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日本人就缺乏明确的精神追求,然后他们又失去了经济增长,所以日本人的精神上更加压抑。 在精神压抑和经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日本国民开始失去了希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右翼极端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行。
  
  从工作人群状况来看,日本出现了衰退过程中的“失落的一代”。 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 在大企业中,早期对企业发展做出主要贡献老人们仍然把持着权力。老人们思想僵化,但是不给年轻人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年轻人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到1990年代,日本企业开始逐渐陷入困境,日本经济进入“失落的十年”。 而在这个时代,在企业工作的青年一代因为升迁的机会少,他们的努力进取意识也被压抑,大部分人缺乏工作积极性。 人生就是对比的过程,日本在经济技术等很多方面并不比美国差,但是看着戴尔、Yahoo!、Google这些年轻人创立的企业迅速发展,让日本年轻人更感受到心理落差,成为“失落的一代”。
  
  80后的一代比“失落的一代”更加失落。 2009年1月10日的《东洋经济周刊》,封面文章为〈青年危机〉,报道说,日本内阁府进行的调查表明,20-24岁的年轻人,43%没有固定的工作;而25-29岁的人,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员比率只有28%。日本长期的经济衰退让终身雇佣制走到了尽头。 在实施可以自由派遣工人(临时工)的制度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失去了成为正式职员的机会。 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打严重击了年轻人,因为年轻人中很多人是非正式雇用职员,在裁员时,他们首当其冲。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压迫在孩子身上,并在中小学教育上暴露出来。 从1970年代之后,日本教育就开始陷入很大的问题中。 逃学旷课、欺侮行为、校园暴力、少年犯罪率升高等问题让日本教育界非常头疼,人们形象地比喻日本教育得了重病。 而到了1990年代末期,新的、更严重的全国性中小学教学的“班级崩溃”现象出现了,就是学生在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导致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活动无法继续。 而且,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仅仅由一些差学生导致,而是众多学生都会发生。 另外,学生的行为由无意识到有意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班级崩溃”的背后,就是忽视人性与压抑自由发展与竞争等综合问题。 “班级崩溃”有几大原因,首先就是日本的“学历社会”,好的大学与职位、待遇和机遇等直接挂钩,于是考试竞争激烈。 而家长在社会的压力下,强迫孩子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厌学情绪严重。 同时,日本学校的教学内容单调,大都是死记硬背,缺乏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兴趣、启发孩子成长等关键内容。 所以,孩子无法面对单调、枯燥的课堂。 还有,就是日本的父母往往只会工作和做家务,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习惯,同时学校又对孩子过于放任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日本的“班级崩溃”。 当一个国家的问题延伸到中小学,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非常危险了。
  
  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让已经非常脆弱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日本经济开始“急剧恶化”。 日本经济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向美国的出口而维持。 但是,经济风暴开始后,日本电子企业和汽车企业全线陷入亏损困境,刚刚复苏的日本房地产又突然之间陷入价量齐跌的局面。 随着经济风暴的深入,日本经济的基础将遭到极大的动摇,甚至颠覆。 日本经济再次遭受重创,开始进入持续恶化的过程,日本经济的前景显得更加黯淡。 日本社会经济机制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已经开始出现瓦解的迹象。
  
  一个人最悲哀的,是在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而日本经济曾经试图建立这样一个能够看到自己生命尽头的机制,让人们从小到大,从开始工作到退休,都循规蹈矩地安装这个机制生活。而且,日本在战后40多年创造了经济奇迹,也以为自己建立了一个这样的机制。 但是,1990年代后的日本萧条已经极大地动摇了日本的这个机制,2008年开始的经济风暴正在全面瓦解这个机制。 虽然经济风暴会导致日本经济遭受重挫,但是年轻人有了更多的竞争机会。 风暴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让年轻人去自由选择自己的幸福,选择兴趣爱好,选择职业方向,选择发展之路。而只有年轻人拥有竞争发展的机会,日本才能够重新回到社会发展的轨道。
  
  当超级风暴到来的时候,年轻人的机会就到来了。 日本的老人们把控政企的时间太久了,而且他们的力量太强大了,让年轻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发展。 而要想日本保守顽固的老人政治体制结束,只有通过颠覆性的经济风暴。 在风暴中,掌控权力的老人们开始恐惧,因为他们失去了国家竞争的能力和勇气。 日本政府中的官僚和政客会感觉到恐惧、企业中论资排辈的人会感到恐惧。 因为,当欧美汽车、电子、机械、化学等行业需求持续地深度萎缩,而日本一直依赖这些产品出口,所以日本的经济基础正在瓦解。 日本顽固、保守与僵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到了瓦解与重组的时候了。 而真正的“物竞天择”的时代到来了,“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混不下去了。
  
  对于具有独立思想、充满冒险精神的人们,风暴就是他们的机会。 在日本僵化的经济机制下,大量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大量的年轻人即使找到工作,也得不到发展。 尤其是不少个性鲜明,有发展潜力年轻人,更是被僵化的社会所压抑。 在经济风暴中,他们没有太多的可以失去。 所以,当全球经济风暴开始瓦解旧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时候,就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而年轻人需要的超越给自己找个工作的狭隘思维,跳出自我局限,把自己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推动日本僵化的机制瓦解。 通过在社会层面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力,年轻人的力量才会真正显露出来。 而且,年轻人在建立新机制的过程中,将成为领导社会发展的力量。
  
  当经济风暴来临的时候,就是年轻人开始大量淘汰老人的过程。 经济风暴引发社会竞争矛盾激化。 在这个时候,核心矛盾并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也不是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矛盾,而是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矛盾。 日本全面崇拜美国,不同人有不同的原因。 对于老一代来说,是美国在“二战”中打败了他们,所以崇拜强者的他们,也就崇拜美国人。 但是对于新一代来说,美国社会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鼓励年轻人冒险、给予年轻人竞争机会、支持年轻人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中,年轻人有机会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比老年人强。 而且,美国大量年轻人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日本年轻人却没有这个机会证明自己,社会没有让他们竞争和发展的空间,这是让年轻人最为痛苦和压抑的。 而全球经济风暴给了日本年轻人机会,让年轻人通过淘汰老人,能够在更广泛的全球层面进行竞争,并且获得个人发展与成功。
  
  所以,当全球性经济风暴来临的时候,对于年轻人来说,大机会也来了。竞争冒险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 在过程中,人们必须应对来自不同层面的竞争。而在竞争中,每个人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通过冒险来找到自己的机会,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对于年轻人来说,竞争冒险的过程往往比所谓的成功更加有意义。 因为竞争冒险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内容,让人们在困难与挫折、欢笑与眼泪中,真正体会作为独立个人的幸福。 这就是冒险的乐趣。而经济风暴正在制造不可预知外部环境,打破老人掌握既得利益的局面,并且创造出机会,让年轻人去竞争、去冒险,去发现。 套句Nike的标语,就是让年轻人“体验竞争与打败对手的完美感觉”。
  作者:无忧雨_ 回复日期:2010-01-11 16:22:07 
    楼主大哥,我佩服你的学识与内函。
    能收我这个徒弟吗?
    
    我文化水平低,但我真能听懂你说的话。
    还望大哥不要嫌弃。
  --------------------------------------------------------------------
  每个人都有上帝赋予的独特的优势! 我觉得,通过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并且通过学习来指导生活,那么就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当我们认真生活,而不是“纸上谈兵”生活的话,就是文化水平高的人。
  今天一个朋友总结了六点,我觉得很受益,因此贴出来: 独立思考,辨明方向,认清形势,潜心历炼,精深求索,顺势而为。
  人性的思考
  
  什么是“追求个人幸福”? 就是买张电影票,然后在黑暗中对着电影大屏幕哭个稀里哗啦。 进入21世纪,好莱坞的电影模式经过量变的积累,形成显著的系统性质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以“人性”为核心的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就是翻拍的电影《金刚》和《变形金刚》。 如果没有看过这两部电影的朋友,我建议大家可以买DVD,然后找个大屏幕电视看一看。 它们是好莱坞大制作、大场面电影的“佼佼者”。 而在这里,探讨的是它们的“人性”,让“大场面”有了“灵魂”。
  
  很多人都知道《金刚》的梗概。 讲的是人们去荒岛探险,找到一只巨大的猩猩,管它叫做金刚,弄回纽约供人参观。 而这只爱上一位人类女性的大猩猩挣脱锁链,然后跑到帝国大厦上寻找那位女性,最后被警察在飞机上用枪击伤,然后从高空坠落。 旧版的《金刚》,算是个灾难片。 灾难片顾名思义,就是说金刚这只巨大的猩猩给人们带来了恐惧和破坏。 而到了新版,《金刚》已经变成爱情片。 这只巨大、凶残的大猩猩,在爱上女主角后,变成了一只充满感情的猩猩,让人喜爱的猩猩。 然后,当金刚从高空坠落的时候,无数女性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在新版《金刚》把一只凶恶的大猩猩重新塑造成为充满人性和情感的象征的时候,《变形金刚》则把机器变得充满人性。 如果熟知动画片《变形金刚》的朋友们,应该注意到了这个变化。 动画片中的生硬的机器人,变成了电影中充满人类细腻情感的机器人。 更重要的是,在动画片《变形金刚》中渺小无助的人类、只能等待被机器人拯救的人类,到了电影中成为积极行动的人类,不惧强敌,与正义的汽车人并肩战斗,共同打败了邪恶的霸天虎。 而在我看来,除了逼真的大场面外,正是这种对人性的弘扬,让它们超越了过去的原型,成为思想上全新的作品。 而这种对人性的弘扬,同样显著增加了他们在全球的票房。
  
  据我所知,一些女性之所以非常积极地去看《金刚》,是因为她们听说其他女性看完《金刚》后,都是泪流满面。 所以,她们觉得《金刚》是好电影,对《金刚》充满期待。 我相信,就像《泰坦尼克》赚足了很多女性的眼泪(然后赚足了银子)一样,《金刚》采用同样的策略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票房。 那么,为什么这些女性会把“泪流满面”作为自己看电影的一个关键标准? 按道理来说,“泪流满面”是人们悲伤哀痛的表现,是受罪,是人们应当躲避的东西。 但是,为什么女性们喜欢花钱去寻找“悲伤哀痛”? 或者说,如果看电影的话,人们应当去看喜剧片,因为喜剧片给人们带来快乐,人们应当花钱去寻找快乐!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卷走”人们大把银子的不是喜剧,而是悲剧,就像《泰坦尼克》这样的电影。 而其它的大片,即使是个胜利的结局,也是艰苦的胜利、代价沉重的胜利、千钧一发的胜利,在人们看电影的时候,让人们觉得“揪心”。 如果一部100分钟的电影让人在前99分钟一直“揪心”,然后在最后1分钟看到胜利的结果,也被称为“好电影”!
  
  那么,什么是“追求个人幸福”? 难道“幸福”就是人们花钱找罪受,去“揪心”或者泪流满面吗? 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悲剧”或者“揪心”的电影? 因为“同情”,或者说“感同身受”。 这样的情感最终在《圣经》中被归纳为两条“最大诫命”的第二条:“爱邻如己”。 而亚当斯密在《论道德情操》中开篇就说:“无论一个人在别人看来有多么自私,但他的天性中显然总还是存在着一些本鞥,因为这些本能,他会关心别人的命运。” 这种对于他人命运的关心,也就是同情,是我们这些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厚重的外皮,也不善于奔跑的人类,在自然界能够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 当我们关心别人,同时别人关心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够通过合作,防御外敌入侵,并且通过内部分工合作,实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我们“追求个人幸福”的前提是“同情心”,或者“爱人之心”。
  
  虽然“同情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但是每个人能够表现出来的“同情心”都是培养教育出来的。 一部在全世界卖出好票房的电影,必然是激发人们同情心的电影,尤其是让人们“眼泪哗哗”或者“揪心”的电影。 为什么人们喜欢这样的电影? 因为这样的电影是一种教育,唤醒和增强我们的同情心,增强我们的人性,提升我们的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 所以,拥有同情心的人表面上软弱,但是具有更强的人性,也就具有更大的内在力量,这就是“软弱胜刚强”。 在一个缺乏“同情心”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表现更为刚强或者强硬,但是这样的社会却是接近“地狱“的社会。 因为,这说明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沟通,每个人都生活在孤独之中,而孤独带来恐惧,恐惧的时间长了,人们就陷入了绝望。 大机器就是这样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大机器的“螺丝钉”,因此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理解与沟通,长此以往就是人们活在绝望之中。 我知道有一些垄断国企的中高层经理人员,他们虽然物质福利丰厚,但是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就是长期因为缺乏情感的沟通导致心理压抑,并且形成生活毫无希望的绝望状态。
  
  从“同情心”的角度来说,大机器经济也是必然要陷入极端贫困状态的经济。 经济的起源是分工,分工形成交换,交换形成货币,货币形成经济。 而分工的前提是人们的同情心,没有同情心就没有分工。 所以,同情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进而形成社会分工的基础,进而是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大机器经济中,同情心是一种奢侈。 拥有同情心的人们遇到了没有同情心的人们,结果就是只有付出没有得到。 比如说,不少知识分子为了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发表自己的观点,结果打成右派,被下放工厂劳动或者农村牛棚。 而很多工人、农民们则相应“号召”,欺压这些知识分子。 而马寅初被打倒,被罢免北大校长之后,有很多北大学生贴出批判他的大字报,他去看那些大字报,然后在中间修改错别字,并且嘱咐学生们不要写错别字。 而当同情心变成一种“有来无往”的单向行为的时候,人们的合作就停止了。人们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获得福利,提升社会效率。 而大机器阻断了人们的同情心和合作,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孤岛”,使福利的交换必须通过大机器才能完成。 这样的话,一方面人们失去了社会合作的意识,不是“合作共赢”,而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观念流行。 于是,当人们失去了进行社会合作的动力之后, 孤独恐惧让人们变得越来越低效,也无法通过社会分工提升共同的福利。 另一方面,大机器作为“中间人”,通过“此山是我开,留下买了财”的方式,从每个人头上征“税”,摊销高昂的建设成本,让人们变得更加穷困。
  
  什么样的人们支持什么样的经济。 那么,为什么西方国家没有形成大机器经济,而出现在了东方国家? 从“同情心”来说,这个跟社会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欧美国家,由于“爱邻如己”的思想深入每个人的心中,在微观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极为普遍。 而且,以教堂为中心,形成社区内部的教育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机制,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运作单元。 而这些单元的分布形成了分散的网络化社会结构,也就是权/力分散的社会基础。 微观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文化和宏观环境下结构分散的社会权/力,不给大机器建立起来的机会。 这样的文化是具有长远传承能力的,所以即使苏联占领东欧达到数十年之久,当苏联开始因为内部经济问题衰弱的时候,一旦柏林墙打开个缺口,就形成了无数人从东德涌向西德,引发了东欧从苏联脱离的风潮。 东欧的人民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形成了自主型的社会形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苏联的武力再强大,也无法控制社会局面。而且,苏联本身也出了问题,就形成了大机器顷刻之间瓦解的状态。
  
  同时,东方国家的社会文化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尤其是缺乏同情弱者,保护和支持弱者的文化环境,给大机器的形成创造了土壤。 在俄罗斯,强/权控制下的社会机制,让广大的农民生活在非常贫困的状态下,给“十月革命”创造了机会,形成了后来的大机器经济。 即使苏/联/解/体,整个社会的文化仍然是权/力崇/拜的文化,所以普京能够持续控制国家。 当报纸报道普京的隐私后,报纸也很快被关闭。 而在中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集/权/专/制/教/条让社会变成一个冷酷的社会。 妇女受到欺压和摧残,但是人们熟视无睹;孩子从小被压制人性,人们仍然熟视无睹。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形成极度扭曲的心理。 明崇祯朱由检疯狂地用板子打大臣屁股的时候,不会从“深感同受”的角度思考大臣们的状况。 朱由检疯狂地让一个个有能力的武将“专门”去送死的时候,不会从武将的角度设身处地为武将们着想,他们拿那么少的军队、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以错误的方式打仗,怎么能够打胜仗。 而打败仗或者不打仗的结果也都是死掉,而且还背上恶名,所以武将只能去送死。 结果,到了流寇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仍然拥有很强实力的北京守军,自动打开大门迎接李自成。 到了“土改”,农民们昧着良心,把一些日子过得比长工差、辛辛苦苦攒钱买了一些地的小地主枪毙,然后分了他们的土地。这种人与人之间毫无同情心的结果是,人民公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农民手里收回土地,这些农民又回到赤贫状态。 而收回土地则的行为,给大机器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社会经济基础。
  
  那么,西方的“爱邻如己”的文化是个什么样的文化呢? 我们都知道美国富人们捐款的传统,从最初的钢铁大王卡耐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捐款,到现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捐款。而人们并不太注意的是,这些富豪只是社会慈善捐款的一小部分而已。 根据美国施惠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人在2006年的慈善捐款总额破纪录达到2950.2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相当于希腊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而每个家庭每年平均捐款1千多美元,美国人的慈善捐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1.7,位居世界首位。 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国,慈善捐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0.73,法国是百分之 0.14,位居第三。 最近,耶鲁的中国毕业生张磊给母校捐款888万美元,也成为中国国内轰动一时的新闻。 于是,有人开始指责张磊不捐款给贫困的中国,生他养他的地方,反而捐款给富有的耶鲁的行为。 而有人则开始分析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他这样的行为结果?
  
  “爱邻如己”的文化不仅仅是捐款的数字,更是人们之间互助的方式,也就是人们之间互助文化。 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中国人民也反映出了空前的捐助热情,让关心社会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不过,人们的捐款方式仍然是大机器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捐款的方式和渠道单一集中,捐款之后就不关心或者无法控制捐款的流向和使用效率。 而美国的捐款,更多是社区互助式捐款,或者直接捐款的方式,比如说张磊直接捐款给耶鲁大学的行为。 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相互帮助,不仅反映在捐款数额上,更反映在人们的行动上。 根据《美国2009年志愿者报告》,记录了美国有史以来关于志愿者发展趋势和人口信息最全面的数据,在2008年,该报告显示共有6180万美国人作志愿者,这个人数比前一年增长100万人。在2008年,美国志愿者共作志愿服务超过80亿小时,这些服务时间的价值估计超过1620亿美元。如果把这个无形的价值加入美国的捐赠总额里,美国的慈善捐赠甚至超过了历史鼎盛时期。
  
  再回到微观环境中,当我们分析社区互助的时候,就会更加明确地发现它们的特点。 在北美,社区在社会中起着关键的基本社会单位的作用。 比如说,当妇女怀孕后,有的社区会有相应的怀孕辅导班,帮助妇女掌握相关的环孕知识,形成有利于胎儿成长的习惯。 对于较为贫困的孕妇,社区有专门的资助给这些妇女,保证她们以及胎儿的营养。 社区有一系列少年儿童的义务项目,比如说免费游泳课、免费篮球、棒球、橄榄球课程等,培养孩子的技能。 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贫困的社区,这样的课程让很多孩子远离黑帮,树立起信心,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很多社区还举办康复课程,比如说帮助人们戒除烟瘾、酒瘾、毒瘾、赌瘾等等,让这些人通过相互之间的倾诉和鼓励,能够获得更大的力量恢复自己。 至于更广泛的内容,还有课程让新移民尽快适应社会而举行的语言班。 还有一些专门针对专业人士的课程,比如说演讲培训班,让一些缺乏演讲勇气和演讲能力的技术人员等,让他们站到讲台上,面对其他人进行演讲,然后由演讲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给他们点评,帮助他们提高。
  
  在这些社区互助的背后,是整个责任系统的支持。 上述的社区互助活动的展开,不仅仅需要志愿者的支持,来需要源源不断的互助式慈善捐款的支持。 美国慈善捐款中,大部分都进入了这种社区式自助慈善项目。 那么,谁来为捐款的人负责,保证款项的正确使用? 一些企业和政府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数都在义务担任着社会公益机构的董事或者主要的执行者。 这些人是社区中的重要支持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让他们担任这些职务,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懂得管理的人士,具有监督或者辅助执行公益事业的能力。 而根据北美的法律,这些董事必须要对这些社会公益机构的运作进行监督,如果因为他们的监督失职,导致捐助人和公益机构的受益人受到损失,将会引发这些人自掏腰包,赔偿这些利益受到损失的人们的后果。 所以,这些人做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人就在这些问题上吃了苦头。 就连我在读MBA的一位教授,专门从事非营利组织领导和管理研究的知名人士,也在我们聊天的时候,私下里抱怨自己因为不慎,导致当年自己损失了数千美元,而且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她担任着十几个慈善机构的董事,一出事就要找她麻烦,所以她赔的钱加总起来好几万美元了。 就这样,为了保证互助式系统的正确、高效运行,社会精英阶层就必须担负起责任,不担负起管理监督的责任,就得担负赔钱的责任。
  
  这个社会公益系统起到了强大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为悬殊的国家之一,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世界富豪们大量聚集在美国,同时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也非常多。 如果放在其它国家,社会不稳定和动荡会发生,而且会加剧。 但是在美国,整个社会机制超级稳定,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不会抱怨自己钱少,不会憎恨比尔 盖茨是巨富,而自己是穷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强大的公益力量支持下,或者说公益系统的平衡下,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实质性公平的系统。 如果一个流浪汉想致富,那么就必须刻苦学习,然后找个工作去勤奋努力的工作。 在工作中,随时留心观察,发现机会进行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后,就得自担风险,承受各种压力,逐渐发展企业。 当一个人把企业发展起来,或者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时候,就会有社会公益机构找上门来,让这个人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作董事,监督组织运行,参与组织发展决策,或者直接组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而作了一个公益组织的董事,往往旧的关心这个组织的发展,也就意味着给这个组织捐钱。
  
  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生活呢? 也就是说,在北美,如果你穷,你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别人的负担;而如果你富,你就得承担穷人给你带来的负担。 那么,每个人就得自己权衡,是希望自己成为精英,还是成为普通人,还是成为穷人。 对于穷人来说,他们羡慕富人的钱,以及钱带来的享受,但是他们并不羡慕富人生活的全部。 同样,作为普通人来说,人们可以朝九晚五上班,然后下班回家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而作为社会精英,社会的管理者,就必须超时工作,这是生活的必需。 也就是耶稣说的,你要成为人们的领导,首先要做众人的仆人。 于是,人们就可以非常理性地进行自主选择,到底是承受很多,然后赚很多的钱;还是赚钱少,而肩上的担子轻松一些。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然后进行利害的权衡。 那么,不同的人对于利害的认识不一样,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然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希望的生活,追求个人幸福。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穷或者富有,都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人们因此也就“各安天命”,不妒忌富人有钱,不嘲笑穷人没钱,这就是人性。
  
  那么,什么是个人幸福? 将纽约从一个“烂苹果”变成一个重新吸引人的“大苹果”、911中的英雄人物、纽约市长朱利亚尼曾经采取了个行动。 在寒冷的冬天,他建立了接待所,提供食品、洗澡水和床位,收容流浪汉。 一方面让这些流浪汉生活得好一些,另一方面街上的流浪汉少了,或者没有了,纽约的市容市貌就会变得更好,“面子工程”在哪里都会出现。 但是,在实施这项计划的过程中,朱利亚尼发现自己遇到了麻烦。 他以为流浪汉会按照他想像的那样,高高兴兴地进入他提供的接待所,但是他错了。 当纽约市的工作人员去劝服流浪汉的时候,有不少流浪汉宁愿呆在街上也拒绝进入接待所,即使工作人员的规劝也不去,甚至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很快,一些法律志愿机构与纽约市政/府进行交涉,警告朱利亚尼不要干涉个人自由,导致朱利亚尼的行动流产。 我开头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些流浪汉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现在想想,其实也比较明白了。 这些流浪汉并不傻,属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典型行为。 他们宁愿做野猪,也不愿意被圈养起来,成为家猪。 而如果连流浪汉都想着做野猪,不愿意为了物质而牺牲自己的个人自/由的话,传销也就不可能在那里流行,大机器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待续)
  作者:yezhiqiu 回复日期:2010-01-14 20:56:29 
    
    看来我和LZ对于“独立人”的理解的确是不同。。。 我认为社会中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个“独立人”,不在于其能力高低,只要他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将自己摆在独立自我的位置上谋求自身发展,他就是个独立的人。
    
    LZ的“独立人”还是指的英雄式的精英阶层。
    
    不管怎样,LZ的文章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请继续完成大作,呵呵
  --------------------------------------------------------------------------------
  我觉得,独立人教育系统里,是倡导“英雄”的。 在全球化竞争和经济危机的环境中,在中国的特殊背景下,独立人也应该是准备做“英雄”的。 当然,每个人可以定位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以什么方式做“英雄”。 而且,独立人在独立思考和独立发展的持续追求过程中,往往自然就会成为精英。
  作者:gaojianhe2006 回复日期:2010-01-14 19:03:03 
    先顶楼主了,一直跟着看过来的,楼主的面非常广,看的出来是看了不少的书呢,呵呵,佩服
    能不能推荐点看过的好书啊,循序渐进点,就是刚开始看什么好,然后再看什么
    谢谢楼主了
  ----------------------------------------------------------------------
  我觉得看书主要看经典。 对于入门来说,找那些自己能够看懂的书、喜欢看的经典书,我觉得这是主要的判断标准。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经典书,而且总有经典书适合自己,不要局限自己在某个方面。 比如说,有的西方的传世名著和哲学都是很有哲学价值的,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而已。 找到了这样的经典书,就可以很快入门了。 经典的书籍不论是入门,还是高级,都是经典,只不过是理解重点不同而已。
  作者:影子1112 回复日期:2010-01-15 15:32:05 
  
    恕我直言,楼主长篇大论下来目的是什么,就是倡导大家做“独立人”,俗语就是“精英”(表现就是高薪高职高社会地位)?这样的“英雄”只是自我实现而已啊,金字塔的尖尖,于国强民富有何干?按照如此逻辑下去,楼主不如直接一点,教授大家成为精英的方法好了。再直接一点,如何挣钱挣大钱......
  ----------------------------------------------------------------------------
  
  2002(?)年,一架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客机在离海岸还有1个多小时路程的太平洋上发生故障,然后飞行员凭借高超的技艺,将飞机安全降落,无人受伤,创造了一个“奇迹”。 事后,飞行员普遍被媒体称为“英雄”。 不过,马上又有了对飞行员质疑的声音。 因为在调查过程中,有可能是飞行员在前面操作失误,才造成后面的故障。 后来,这个问题得到澄清,飞行员操作正确,而且挽救了全飞机的人。 而有的报纸认为,“英雄”这个称呼并不适合于飞行员。因为,英雄的定义是“冒着自己受损失的危险,主动去营救他人”,比如911中进入世贸大厦的救火队员和警察是英雄。 而飞行员也在飞机中,也在挽救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并不在意,因为不论定义如何,飞行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有两个:
  
  1、 “英雄”: 我觉得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或者说鼓励“独立人”发展的社会,就是要教育和培养男孩的“英雄主义”,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 当这些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时候,就要随时做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成为 “英雄”。 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男人一样,当一个惬意奢华的旅行变成了“只有少数人”能够生存的灾难的时候,不论是工业巨子,还是银行家,都把生的机会留给妇女儿童,自己去坦然赴死;
  2、 “精英”: 每个人都应当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懈追求技艺的精湛。 为了减少像泰坦尼克这样的不必要悲剧,尽量让自己的工作无懈可击。 就像上面说的飞行员,前面的操作完全正确,没有让乘客和自己因为自己的问题而额外涉险。 同时,通过高超的技艺,挽救全机乘客和自己的生命。 当他做到这两点,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必然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飞行员这个行业中的“金字塔尖”。 他挣大钱是应该的,我举双手赞成。
  
  我在这里占了如此多的篇幅写“独立人”,就是希望各位读本帖的朋友朝着做“英雄”、做“精英”的方向发展。 因为,我觉得在未来10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和低迷中,做“英雄”和“精英”的个人发展空间最大,“挣大钱”的潜力也最大。 说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说做流浪汉型的“独立人”,也就不需要读这些内容了。 而且,如果真的有朋友因为读这个帖子,有一点点提升自己在未来10年的“挣钱”能力,而且让自己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那么我多写这么多的内容就很值了。 殷切希望各位通过做“英雄”和“精英”,成为“金字塔尖”,然后“挣大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