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哦鹅我 回复日期:2010-02-22 16:47:53
楼主:
这个帖子我看到20页的时候就停止了,另外我个人不是搞经济而是搞管理的,有以下点和你探讨:
1. 从分析问题的角度来说,您有一个假设的前提: 同一森林的狮子\大象\蟑螂三者的利益共存是不可实现的,你认为你这个前提是正确的么? 有具体的数据支持么? 如果没有话,那么到底是宏观政治(政策)的问题还是微观执行的问题,问题点到底在哪儿你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么?
2. 如果从政@治决定经济的角度出发,请教一下:您认为狮子满足的上限在哪儿?大象和蟑螂生存的底线在哪儿? 政客们有判断么?
2.私人问题,您可以不用回答,您是否是高级五毛?或者是一政客?
作者:哦鹅我 回复日期:2010-02-22 16:59:19
作者:海河之家 回复日期:2010-02-04 20:59:13
楼主的文章彰显十足的理性,气势在胸,行文流畅,十分喜欢。
有一句俗语:“宁愿给聪明人提鞋,也不要与傻子同行”。
因此,与楼主这样的人同路,才是明智之举,也能有益于个体的成长。当然,对于我来说,首先也要证明自己不是过于痴呆的“白老鼠”才好。
-----------------------------------------------------------
正是因为您有给聪明人提鞋的想法,所以您这样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白鼠". 而那些和傻子同行的有可能也成为傻子,但他也拥有了成为"聪明人"的机会
-------------------------------------------------------------------------------------
请停止吧,别再浪费您的时间了。
1、您说您是个人不是搞经济而是搞管理的。 打个比方,你就像在说,您不是搞音乐的而是搞唱歌的。 另外,您可以说您是个经理,但是请不要说您是搞管理的。 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一门严肃的学问,是用最认真的态度来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不是用来搞的。更不是阿猫阿狗说自己在搞,就能搞得了的。
2、您确定是在读我写的帖子吗? 我什么时候说过什么狮子/大象和蟑螂了? 如果你觉得我哪里有问题,就请具体指出来问题点,便于进行探讨,请不要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
3、前面已经有朋友说过了,找五毛请不要到经济论坛来。 我在这里再说一遍,请不要侮辱其他读贴者的辨别能力。
4、你对“海河之家”的回复,我同意一半。 我写帖子的目的是,如何通过独立思考,跟世界最强者进行竞争。 相信读帖的朋友都能够看出来,“海河之家”回复目的在于独立思考我写帖子的逻辑,而不是在本贴寻找现成的答案。 至于我本人,也在反复强调,我希望别人思考我的思考,而不希望别人给我个人“提鞋”,更反感别人“膜拜”我。 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上帝赋予自己的独特优势。 人们应当发现和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去跟世界上的最强者进行竞争,“力争上游”。 至于你说的跟傻子同行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阻止你去弱智学校证明你的“聪明”,我这个帖子看来不适合你,人各有志嘛。
楼主你好。比如说,本来社会上总共有50亿,国家再多印50亿,达到100亿。 通过印钞票,国家就等于赚了原来的25亿。 请问这是为什么?我实在是想不通。怎么来的25亿呢?
----------------------------------------------------------------------------
这是静态通货膨胀的概念。 比如说,社会上总共有50个馒头,有50块钱,放在老百姓手里,1块钱可以买1个馒头。 这时候,国家出现了,又印刷了50块钱。 于是,钱增加到了100块钱,但是馒头还是50个,2块钱才能买一个馒头。 那么,老百姓手里还只有50块钱,只能买25个馒头。 也就是说,这50块钱就只值原来的25块钱。 那么,原来剩下的25块钱去哪里了呢? 现在,国家通过印刷钞票,有了50块钱,就相当于原来的25块钱。 也就是说,国家赚了原来的25块钱。
而动态通货膨胀的概念,我在前面说过了,希望大家往前翻看一看。 在最初,老百姓并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国家要印刷多少钱。 所以,当国家开始印刷钱的时候,用1.1元、1.2元、1.5元,1.8元等价格买馒头。 那么剩下的钱就只能用2.2元、2.5元、2.8元、2.9元买馒头,最后通货膨胀率是190%,而不是100%。 从这点来说,我哥的简单朴素的直觉判断,认为现在的价格还便宜,未来的价格还会持续上涨,也是有道理的。 我们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真实的通货膨胀要比身在中国的人们能够意识到的要严重的多。 只不过人们现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严重性,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形势将更加严峻。
这里再多说一点,就是从“蝴蝶效应”、“重力加速度”等角度思考人民币汇率问题。 去年,我说“大规模通胀一触即发”的时候,也没有想到,物价(尤其是大白菜的价格)竟然如此上涨,并让人们的心情变得如此压抑甚至绝望。 看到我亲眼看到的,再看看天涯上有关于过年的帖子回复,都是失去信心的表现。 货币的价值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失去信用的货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印刷品。 那么,随着通胀的加速,人们可能首先会选择换美元避险,而进来的外资也会“夺路而逃”。 到那个时候,人们可能想换美元都换不到了。
当然,在我看来,我哥的朴素思考虽然有道理,但是局势是变化的,不一定就按照他所想的方向发展。 不过,在目前局势仍然朝着这个朴素思想的方向加速“前进”的时候,需要认真思考它可能带来的后果了。
七、 食品安全问题 –- 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资本的思路 -- 农产品价格博弈 (续)
什么是市场? 在我个人看来,市场就是进行自愿、对等交易的场所。 自愿就是某一方不能强迫其他交易方进行交易;对等交易就是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均衡,能够进行势均力敌的对话谈判。 可以说,只有在自愿对等的前提下,市场才能够持续交易下去。 因为一旦交易各方处于对等均衡状态,其中一方才不会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实现垄断,将其他各方应得的利益置于自己名下,在其他人非常穷困的状况下自己还能够花天酒地。 总的来说,在交易双方中,实力强大的一方总是拥有优势资源,具有“巧取豪夺”的机会;而弱小的一方则因为各种能力有限,经常会处于“任人宰割”的处境中。 那么,如何在一个大户和散户同时存在的市场上,保障散户的利益,实现市场的持续交易呢? 关键在于通过市场规则的制定,约束实力强大的交易方,扶持实力弱小的交易方。 同理,市场经济可以理解为以自愿对等交易为核心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过程中,政策也应当以实力弱小的人群为重点,“天平”向实力弱小的人群倾斜,重点保护弱势人群的权益,使弱势人群获得应有的额外保护,实现经济中的力量均衡状况。 一句话,市场经济就是在自愿交易的基础上,保护弱者正当权益的经济。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农民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古代,奴隶主和封建主通过抢夺土地,榨取农民的血汗,获得自己的生活来源,过着奢侈的生活。 而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通过自愿对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获得了整个社会的支持,资产阶级通过精明的计算,让封建主陷入累累的债务之中,然后使封建主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国家控制的北美殖民地,人们的自愿对等交易的市场意识更加明确。 当华盛顿等美国大庄园主们带领北美殖民地人民独立之后,通过制定联邦制的国家宪法和法律系统,直接确定了自愿对等交易的市场经济基础,让美国成为市场经济的典范。 美国从法国人手里购买路易斯安娜之后,开始了向西大规模扩张的过程。 在西扩的过程中,国家把大片的土地免费提供给无钱无地的新移民,让他们拥有了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但即使是这样,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大量的美国农民(是有自己大块土地的farmers,而不是无地或者只有小块土地的peasants)仍然离开自己的土地,进入城市去做工。 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第一代新移民来说,生存往往是他们的目标,所以他们愿意在土地上耕种,用自己的勤劳换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但是,从这些移民的第二代开始,他们考虑的就不是生存问题,而是生活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生活? 在我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生存就是“一条路走到黑”,毫无生活的选择;而生活就是全面计算自己的不同生存方式,计算自己不同生存方式的得与失,然后选择自己希望的生存方式。 一个美国电影《大河流过(a river runs through it)》,我看过好多遍的关于兄弟、家庭之情的感人至深的影片,就涉及到生活的问题。 兄弟生长在中西部蒙大拿一个小镇的牧师家庭,哥哥准备到芝加哥大学当老师,希望在地方小报作记者、赌博成瘾的弟弟(布拉德•皮特饰演)跟他一起去芝加哥,因为芝加哥有更多的机会。 但是,弟弟拒绝了他的邀请,因为弟弟选择了呆在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这就是他的生活。 而对于大多数农民的孩子来说,他们选择了哥哥的道路,虽然没有像哥哥那样直接找到一个名牌大学的教职,虽然他们往往只是盲目地流向城市。 他们宁愿到大城市去,从“一无所有”的平民开始奋斗,也不愿意守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 因为大城市有他们的机会,承载着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有机会“出人头地”。 而在人们做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过程中,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经济现象,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的典范国家,农民们仍然处于劣势的社会地位。
为什么说农民是弱势群体? 关键在于机会的经济学分析,机会的成本和机会收益的对比。 从机会角度来说,一个城市中的人拥有大量的机会收益。 随着美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通过承载工业和服务业而兴起,几乎所有经济机会都集中到城市。 而且经济机会决定社会机会,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 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殖民地经济状态,华盛顿这样的种植园主可以领导独立战争,并且能够做美国总统。 但是到了20世纪,工业与服务业经济形成的高度专业化分工,造就了无数专业化富豪,形成了专业化系统集成的经济导向,进行决定社会发展和战争的专业化系统集成的方式,比如说,总统越来越倾向于MBA出身的乔治 W 布什,或者政客出身的克林顿和奥巴马,而这些管理者或者政客出身的总统通过建立专业化的总统管理团队,领导国家的运转。 同理,这种专业化经济给了城市的人们大量的机会,“白手起家”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勤奋进取,创造出新的企业,或者在企业中向上“爬升”,成为中高级管理者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获得高薪及股票期权。 而这种勤奋进取本身就意味着“侵略性扩张”的态度和行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抢占资源。 与之相比,很多农民却没有这样发展的机会,更没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甚至百亿美元富豪,缺乏机会收益空间;同时,农民却有机会因为粮食歉收、因为“谷贱伤农”而导致亏损或者破产,充满了机会成本和机会风险。 人们从趋利的角度出发,自然会选择机会收益空间大的城市工作,所以美国农民纷纷离开土地,流向大城市,曾经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城镇也因此重新成为荒地。
所有的经济关系,都要回到“吃”的问题上。 在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自己的阵营,相互进行竞争。 双方都在试图通过自身的经济增长、军事实力,证明自己的优越性,扩大自己在全球的影响范围。 双方进了40多年的竞争,看上去美国占了一些上风,而苏联仍然拥有强大的工业系统,以及技术研发和工业支持的军事力量。 即使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苏共中央四月全会上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振兴苏联经济的“加速战略”,试图在此后15年内使苏联不仅赢得速度优势,实现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翻一番的任务(年均增长率为4.7%),而且还要实现技术和效率方面的大突破,在保持与美国军事方面均势的同时,争当经济和科技超级大国,以全面增强与美国抗衡的综合国力。但是,到1991年,看上去强大的苏联突然之间就被宣布解体。 根本在于,从1989年开始,当时苏联的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从89年的个位数,在90年翻倍后达到两位数,再到91年达到三位数。 从90年开始,生活必需品已经极为匮乏,货架上空空如也,同时黑市猖獗。 缺衣少食的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在外国大量驻军的苏联最终因为内部瓦解而宣告成为历史。 而美国则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超级农业大国、超级工业大国、超级服务业大国。
美苏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从农业开始的。 苏联早期依靠剥削农业,获得了“经济增长奇迹”,但结果是饿死十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其机制根本不吸取教训,后来仍然希望通过剥削农业,保持重工业增长和军事开支,结果导致了在1990年代的“超级大国”,人们竟然吃不上饭。 这样的经济增长和军事强大,对于广大的民众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苏联解体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从本质上,苏联的机制跟自古以来的封建机制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古代的封建机制就是依靠剥削压榨农民而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压榨农民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们往往有“柿子捡软的捏”的倾向。 与之相对比,谁敢随便减少军队的待遇呢? 而且,越是压榨农民的机制,就越需要保证军队的待遇。 不仅如此,苏联的机制比一般的封建制还变本加厉,通过集体农庄把农民们桎梏在一起,不让农民进行自主选择。 结果,既缺乏农业投入,又缺乏农民的工作积极性,看上去空前强大的苏联,连80年的寿命都不到,最后因为最原始的粮食问题而烟消云散。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大量肥沃良田、极为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地广人稀的国家,竟然养活不了自己,而且最后负债累累,国家信用完全丧失,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荒诞剧”。
同时,美国则把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变成了社会中的富裕阶层。 美国的市场经济路径就是,降低农民的机会风险,增加农民的机会收益。 以美国农业部为代表的国家资本,通过技术指导、信息指导、农业资金补贴等方式,让农民能够实现“保底”收入,就是降低农民机会风险的措施。 不论是因为荒年歉收,还是因为“谷贱伤农”,国家资本都会通过补贴,让农民们的损失减到最少。 同时,商业资本则行动起来,通过“高精尖新”的知识服务,增加农民的机会收益,帮助农民富裕起来,并且从农民富裕中获得“一杯羹”。 商业资本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机会的主要场所是,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其实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标准化的远期市场。 比如说,中国农民往往在收获后,很快就交公粮或者把粮食卖给国家。 但是,美国大部分的粮食都是由农民们储存的。 那么,农民们就要面临两个问题:什么时候卖、多少钱卖。 “什么时候卖”的结果就出现了远期市场;“多少钱卖”的结果就出现了投机。 比如说,北京的大白菜在12月份的时候是0.4元/斤。 这时候,农民如果有很大储存地窖的话,就要考虑是否应该进行储存。 如果储存到2月份的话,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共0.5元,损耗0.2元,白菜价格必须卖到0.7元/斤才能够打平成本。假如再考虑机会风险成本,0.9元/斤才能够打平成本。 那么,如果到了2月份,白菜价格达到1元/斤,储存大白菜的菜农就能够赚0.3元/斤,其中机会风险收益为0.2元,溢价收益为0.1元。 如果卖0.8元/斤,菜农表面上赚了0.1元/斤,但是因为机会风险造成的担惊受怕,所以农民会觉得不太合算。 这时候,如果一个商人在12月份的时候,跟农民签订一个合同,让农民在2月份供应5万斤大白菜,价格是0.8元/斤,预付0.3元/斤的定金。 那么农民也会欣然同意,因为商人承担了0.2元的机会风险,让农民稳赚0.1元/斤;即使商人最后违约,0.3元的定金也让农民提前收回了60%的初始投资,农民相信自己也很难赔钱。 那么,这个合同就是远期供货合同。 而如果把这个合同做个规范,比如说A级大白菜,数量是1万斤一个单位,在2月12日交货,地点是北京岳各庄农贸批发市场。 然后,买卖大白菜的人们,到时候就不管谁买或者谁卖,都按照这个规范合同进行交易,然后到时候找岳各庄批发市场管理部交钱取货,那么这就成了期货交易。
那么,期货交易如何增加农民们的机会收益呢? 从刚才的农民和商人的交易来看,这个交易对农民来说是“有利可图”的,看上去是个自愿、公平、对等的交易。 但是,如果从资本的角度“鸟瞰”整个交易的话,那么整个画面可能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个商人为什么要付给农民0.3元/斤的定金呢? 原来,他经过系统的调研,认为到了过年,人们因为大量吃饺子需要白菜,而到时候白菜的价格可能达到批发价1.5元/斤。 那么,这个商人就要用0.3元/斤的机会风险,去搏0.7元/斤的机会收益,这就是资本的意义。 到时候,如果白菜价格为0.8元,那么商人就不赔不赚;如果白菜价格为0.6元,商人赔0.2元,如果低于0.5元,那么商人就赔0.3元;如果达到预期的1.5元/斤,那么商人就赚0.7元。 从商人多年的经验和对市场调研的分析,赔钱的机会微乎其微,而赚钱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商人就通过0.3元/斤的资本投入,去赌赔钱机会小,赚钱机会大的远期合同。 那么回过头来说,为什么农民不去赌呢? 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往往只会种地,不会去考虑市场。 尤其是小农经济下,小农的特点就是只注重眼前、只考虑蝇头小利,只要有一点利润就去做,不去考虑、也不会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收入。 当然,期货市场改变了一切,期货市场让农民不仅仅成为农民,而且成为具有资本意识的经营者,帮助农民们分享属于资本型商人的那块利润。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粮食期货交易所的代表。 农民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小、缺乏自我拓展市场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主要依靠粮食中间商进行销售。 在期货交易所出现之前,弱小农民往往在与粮食运输商人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状态。 芝加哥位于美国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同时紧邻美国的粮食主产区。 每年秋收以后,农民将收获的大豆和玉米等粮食都运到芝加哥市,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全国和全世界。 但是在最初,每逢秋天收获季节,粮食大量集中上市,而粮贩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采购。 遇到丰收的时候,农民们大量的粮食卖不出去,只好倾倒到湖里,蒙受巨大的损失。 而到了来年春季,粮贩和加工商又开始大量的购买粮食,粮食价格又会出现大涨。 为了让粮食价格在每年保持较为平稳的价格区间,人们开始设立远期合同,并且成立了芝加哥交易所。 再到后来,形成了标准化的可转让期货合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也保持着世界最大的粮食期货交易市场的地位,它的粮食期货价格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粮食市场,成为国际粮食贸易的参考定价的标准。 通过交易商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合约,弱小的农民们也能够享受到平等的交易。
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农民与其它贸易商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 在美国的期货交易中,大部分属于“套期保值”的合约。 大量的农民参与到交易中来,跟具有实际需求的用户建立起直接贸易的关系。 而且,很多农民可以借助国家的储备粮机会,为自己创造获利的空间。 对于国家来说,储备粮是在粮食价格过高时打压粮价的措施,不是为了获利;而对于农民们来说,农场主进行粮食储备的目,就是为了赚钱。 农民参加储备粮计划的时候,首先必须和商品信贷公司(CCC)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签订合同。CCC负责按合同规定的数量向农场主支付储藏费用和低息贷款。参加储粮计划的农场主必须执行政府的粮食种植计划,对储备的粮食在三年内必须保证质量,且不能自行处理储备粮,否则要被罚款。只有当市场粮价剧涨时,农场主方可出售储备粮。当然,CCC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农场主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归还贷款,以迫使其抛售粮食。如果此时农场主还想将储备粮留着,CCC就不再支付储粮费用和保证提供低息贷款。 通过这样的计划,农民们也有了通过储备粮获得“意外之财”的机会。
而且,由于市场的透明化,散户具有灵活的优势,而大户存在“船大难掉头”的问题,交易意图容易被散户发现。 由于美国农民长期以来就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因此大多数北美的农民们形成了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数据,持续研究分析未来行情,并且根据对未来行情的判断,进行相应的种植计划和市场销售计划。 而且,由于农民们聚集起来成为一个庞大的力量,相关的期货经纪公司专门建立起相关的部门,为农民们提供相应的投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专业分析和市场操作策略等。 与农业部“大而全”的宏观报告相比,期货经纪代理公司的服务更加具体,更符合农民的需求。 通过这些公司的服务,农民们能够做到“知彼知己”,更加有效地应对更大的对手。 在这样的市场上,农民们不会被大粮食商“各个击破”,反而可能形成“蚂蚁搬泰山”的情形。 中国的大豆进口商们就做了一回“冤大头”。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将大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于是,CBOT大豆价格从2003年8月时的最低点约540美分,开始一路上涨。2003年底,中国大豆进口商代表团到芝加哥去访问,其中就有很多美国大豆的大买主。 而且,中国大豆采购团当时还将采购时间、地点、数量等“商业机密”公布与众。 这样的结果是,大豆价格涨势更加迅猛。中国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在2004年初以接近大豆30多年历史新高的价格上,从美国“抢购”了800多万吨大豆。后来,2004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跌幅近50%。国内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赢利变为全行业亏损。一些加工企业放弃原先在高价位签订的采购合同和定金,造成了所谓的“洗船”事件。
在美国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因为国家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支持,减少机会风险、提高机会收益的时候,中国的农民的收益越来越难,而风险越来越大。 因为,在90年代粮食体制重新回到封闭状态之后,农民们失去了跟市场接轨的最佳时机,同时享受的补贴少或者没有,而税费仍然较多,再加上各种农资的涨价,农民们又开始了每况愈下的痛苦过程。 而这个过程经过十几年的演变,就成了农民收入低、耕地获利少或者亏损。 造成农民种粮缺乏积极性,也支持了各地将农田转化为建筑或者工业用地的行为。 而在2010年,这个问题开始成为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点,中国正在面临前苏联在1990和1991年面临的危机。 那么,下面我们就分析中国农民面临的政策和市场状况,思考中国农业的市场危机局面。
作者:土土的小狗 回复日期:2010-02-22 21:21:12
楼主你好,我对老龄化的问题觉得不是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不通过社会的资源福利去养老人,这个国家或者社会只要出生率没有问题就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起码我是这样觉得的。
我的概念里面,老龄化就是劳动力养非劳动力的比例的大小,一旦社会要使用劳动力所产生的储备消耗给非劳动力,一旦劳动力小于非劳动力,那么就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这个比例越大,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严重。
从国家角度说,国家需要的是劳动力,而退休金是退休前自己缴纳的,等于说是自己先把钱储存起来,到老了自己养自己,其实算上通货膨胀,我们缴纳的退休金其实还亏的呢,政府是赚的,不过赚到的被人败掉罢了。
而那些80后90后所谓的负担是个人的,和政府没有关系啊,反正他们要养父母什么的话,也是他们的事情,只要政府的开支不在老年人上面,而且有不断保持的劳动力,根本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社会,年轻人都不做事,那其实已经提前人口老龄化了。
-----------------------------------------------------------------------------------------------------
我非常赞同你的最后一句话! 说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说它是老龄化社会,虽然没有人口老龄化,但是思维老龄化、文化老龄化。它比人口老龄化更可怕,因为人口老龄化随着自然淘汰,只需要十几年就可以解决。 但是,思维文化老龄化可以延续两千年,直到今天。
从整个社会资源角度来说,养老社会化是最为经济的方式。 而把养老问题的负担转移给个人,是既不经济、又不人道的方式。 包括老龄化社会与社会资源的思考,我会在后面的养老问题中进行系统分析。
作者:扒拉几个铜板 回复日期:2010-02-21 22:59:04
好文``!顶个`。
1、 大学生就业;
2、 房价与楼市;
3、 出口加工经济;
4、 产能与基础设施过剩;
5、 城市居民收入
6、 医疗与健康
7、 食品安全等
8、 生活费用
9、 垄断企业价格
10、 养老问题
11、 股市问题
==========================================
讨教`` 有无利好行业。
--------------------------------------------------------------------------------
我觉得有利好行业。 教育、农业与食品、金融、制造业、服务业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机会。 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新的机会的过程。
作者:遍体鲨鱼 回复日期:2010-02-22 21:50:58
其实还是有点没明白楼主的意思,你说换了美元能保值,但是总不能用美元买东西吧,如果通货膨胀的话,人民币肯定贬值,这时候再把美元换成人民币买东西反而更亏啊!
-------------------------------------------------------------------------------------
你是以固定汇率来思考美元。 实际上,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后,就看到美元相对的保值作用了。
作者:哦鹅我 回复日期:2010-02-23 12:50:08
作者:生于0715 回复日期:2010-02-22 20:05:57
2. 得出这个观点,是因为你是站在现有政&府首脑的角度来处理国内所面临的问题, 举例说: 城市居民(所谓大象,中产阶层的聚合体)与农村居民(所谓蟑螂) 所应承担的国民税负问题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表象,隐约感觉到楼主再宏观与微观思维之间是有些错位的,以后和您再交流. 会先从第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
3. 五毛有高级五毛的,我从来没有鄙视过他们,这也是个职业,从天涯来说,是需要能讲出理论的五毛的. 得出这个观点是因为看到一些你的观点,举例2个如下:
 a.作为城市居民,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 b. 所以,如果不从城市获得主要的财政收入,那么国家财政和城市财政怎么办? 这时候,城市居民就要体谅国家财政和城市财政的压力。
 c.也就是说,经过一系列的事情我们发现,过度抗争是没有用的。
----------------您是搞经济的,您应该能够告诉大家,自由市场经济的最核心理念是什么? 很钦佩那跳楼的女士和自焚的女士以及断指的男生. 勇气和自我是现代人很必要的品质,你也提到韦尔奇的故事.
 d. 大战略: 全力保房价。 如果房价下去,整个经济系统崩盘,就整个没戏唱了。 所以,2010年,资金保房价的政策不能变,这是雷打不动的底线。 知道了这个底线,所有的事情就相对好办了。
---------------如果这是您给政府官员们出的主意: 那我问追问一个问题: 保到什么时候?
-------------------------------------------------------------------------------------------
我前面曾经提过“行至水尽处,坐看云气时”。 也就是说,我的立场是“冷眼旁观”。 别人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我就用很多很多的分析来解棋,仅此而已。
至于你举的两个例子,我觉得是有意思的两个例子。 在这两个例子中,你可能觉得我是说给不同的人听的,开头是对城市平民说教,后来是出主意。 但实际上,都不是。 说实话,我说的这些观点都不叫主意,因为它们都是唯一的选择,不得不选的选择。 因为人们理解也得理解,不理解也得理解;房价不保也得保,保也得保,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超越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棋局中的各方进行利益判断,然后找出符合自己利益定位的方向,是我一直在说的内容。
作者:哦鹅我 回复日期:2010-02-23 13:12:43
作者:海河之家 回复日期:2010-02-21 11:59:41
2010-02-21,11:46,没想到追了个第40页的沙发嘛,让某些追帖狂人嫉妒一下吧。巧合成书啊。
一路跟下来,能够看出想从这里找答案的人为数不少,不过这些人都与我是“道不同”。我要找答案,我就不来这里了。
----------------------------------------------------------
您仁兄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粗俗点说,您喜欢研究如何脱光一个美女的衣服,而不愿意和她发生点什么肉体关系,很有意思,呵呵。
-----------------------------------------------------------------------------------------------------
找到脱掉美女衣服的方法才是“正道”,也是整个过程的难点。 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美女是美女,也都想发生关系。但是,如何脱掉衣服才是最耗时、最费精力、最费钱、也最需要智慧的。 只有很少的人找到了脱掉衣服的方法,这些人就成了胜利者。
作者:苏一先 回复日期:2010-02-23 10:48:04
楼主,前两天我阅读了一个文章,觉得楼主的视角有些狭窄.大机器存在的目地真的不是为了搞生产发展的,本质上是用来发动战争的.如果有一天突然爆发战争了,楼主写的这些可能就用不上了.楼主可以思考下战争经济学.
-----------------------------------------------------------------------------------
关于战争的问题我思考过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战争一方面来自于个人野心,民/主国家很难发动战争。 另一方面,战争源于势均力敌,不论是一战、二战还是冷战。 但是,现在没有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欧洲和日本这些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现在都是美国最紧密的盟友。 另外,战争的目的是利益,现在欧美日相互通过“贸易战”、“企业战”进行利益争夺,通过谈判解决冲突,所以希望世界发生战争只是幻想。 另外,大机器在战争时期也是最无效的,很容易分崩离析。 所以,考虑战争只是自我浪费时间而已。
关于战争的问题,如果我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再开贴谈谈我个人对军事战略历史演变的一点点认识。 而且,结论还是一样,美国不会挑起大规模战争,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跟美国及其盟友抗衡。 当然,军事战略演变史跟国家战略发展思想可以挂上钩,能够有很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