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食品安全问题 –- 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现代农业的源头 – 农业研发投入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一直处于“被阴谋”当中。 100年前,洛克菲勒集团曾经向中国的民众免费赠送煤油灯。 煤油灯比蜡烛便宜,而且使用效果好,所以很多人用上了煤油灯,黑暗的夜晚开始明亮起来。 而实际上,这是帝国主义的代表,洛克菲勒的“阴谋”。 因为,如果中国人有了煤油灯,就要买煤油。 当时,煤油生产还属于“高科技”,基本上由洛克菲勒独家供应。 另外,洛克菲勒还对使用它的煤油灯的用户打折,让用户对它产生忠诚度。 数十年前,爱迪生发明的电力系统在一些中国的大城市得以应用,替代了一些煤油灯,照亮了大城市的夜晚。 但实际上,这也是GE的“阴谋”,通过垄断电力系统,垄断了中国用户在晚上获得光明的方式。 到今天,很多国外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在中国的农业中,开始决定中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大家普遍忽略的是,农民多数在使用国际企业培育的蔬菜种子,生产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蔬菜,供应中国城乡,并出口到国外。 而大家普遍关注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问题,最近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而对于“阴谋论”来说,这也是外国人的“阴谋”。 那么,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被阴谋”的呢?
有一次,爱迪生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 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 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而“门罗公园”的工作模式,成为现代社会研发模式的范本。 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样的研发模式形成的创新科技成果,持续推动社会的发展前进。
陈景润,世界知名数学家。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然后留校。 尽管时间紧张,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 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当时他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他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无数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现在,陈景润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 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主要考虑的买房结婚,为住房压弯了腰,失去了学习进取的动力。 而按照现在的标准,陈景润是个失败者。 在当时宣传陈景润的时候,有个关键的细节被反复提及。 那就是,在不足6平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潜心研究、进行计算。 6平米意味着什么? 还不如现在很多公寓里的洗手间大,除了一张床之外,基本上放不了什么东西,所以陈景润只能伏在床板上做研究。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思想似乎一直都很怪、很偏激。 我现在还清清楚楚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看着有关陈景润的宣传材料就在想,为什么陈景润只能住在6平米的房屋里?难道这些科学研究人员就不能得到好点的研究环境吗? 难道真的让他们处在最困难的条件下,才符合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爱迪生与陈景润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都知道,一百多年来,爱迪生仍然是享誉世界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 作为发明家、企业家、科学家,爱迪生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 但是在美国,国家并没有号召人们学习爱迪生。 而虽然国家不号召,但是无数人像爱迪生一样,在积极进行着自己的发明,出现了众多的发明家。 在这些发明家的推动下,年轻的美国发明了大多数现代科技产品,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构建者。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爱迪生不仅仅是卓越的发明家,而且后来成为精明、甚至“狡猾”的进取型企业家。 而美国也依靠无数的发明,依靠着发明者的精明建立企业,把企业发展到世界各地,保持着世界“超级大国”的位置。 与之相对比,虽然在中国,国家号召人们学习陈景润,而陈景润也成为当时无数人的“偶像”,但是中国没有出来第二个“陈景润”。为什么中国出不来第二个“陈景润”呢?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号召,反而仿效的人多;而中国号召,反而仿效的人少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驱动社会民众行为的不是所谓的号召,而是利益机制。 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一个社会的表面现象经常与社会现实相反。 而社会现实可以通过文化作品表现出来,人们可以对比不同社会的文化作品,思考社会现实。
美国是个专业化的社会,这从其影视作品中就能够看出来。 比如说,在热播的电视剧中,《24小时》说的是CTU(专业反恐机构),《The West Wing(白宫群英)》描述白宫新闻发言机制,就连《The Desperate Housewives (绝望主妇)》都是说一些专业家庭妇女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电视连续剧《CSI(犯罪现场调查)》,描写拉斯维加斯警察局犯罪调查科的一群优秀技术人员进行犯罪鉴定的故事。 后来,《CSI》又拍了迈阿密篇、纽约篇,形成了一个“集群式连续剧”。 在《CSI》中,不仅描述了犯罪鉴定科的人们如何进行犯罪鉴定,而且描述了他们的生活。 在生活中,他们同样充满七情六欲,同样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为很多事情而发愁。另外,到了法庭上,他们成为关系到是否对某人定罪的关键性因素。 所以,这些技术精英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还要培养辩论能力,在法庭上从容应对律师的刁难性质问。 那么,这群技术精英有很大烦恼、很多问题。 但是,他们共同不需要为一个事情而烦恼:钱。 所以在剧情中,钱和与钱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并不被人所提及。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巨富或者高薪的高级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获得稳定而且收入较高的工作。 这让他们能够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分析工作,不让真正的罪犯逃脱,更不能让无罪者被冤枉,让正义得到伸张。 当然,让正义伸张还需要经过审判这一关。 另外,美国还有一个著名的电视连续剧《波士顿法律》,主要讲的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发生的事情。 在这里,知名律师成为主角,通过亦正亦邪的角色扮演,尤其是在凶杀案中与检察官进行对峙,通过“唇枪舌剑”的往来,主导案件的结果。 在这个剧情中,钱同样不是问题。 因为,高水平的职业律师通过自己对人性的洞察以及专业技能,影响陪审团的判决结果,经常会决定一个人有罪或者无罪,生存或者死亡。 所以,就像有钱的重病病人去找最好的大夫一样,有钱的刑事案件当事人也会找最好的辩护律师。 这样的机制让年轻但是优秀的律师能够脱颖而出,让脱颖而出的律师能够获得丰厚的收入。
在中国,专业化基本上没有生存的空间。 在美国的《24小时》和《CSI》热播之后,中国也有人模仿弄出了中国版的《24小时》和《CSI》。 但是,这种“山寨版”的电视连续剧存在两个质量问题: 1、国外这些电视连续剧的剧本编写都是由资深专业人士参与,或者直接由资深专业人士主笔的,所以才能够部分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工作状况,尤其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人们的心理波动。 所以,即使像《24小时》这样的“天方夜谭”,因为其整体逻辑的严密、各个人物性格和心理表现真实,所以给人们很强的真实感,使其具有了非常强的可观赏性。 而在中国,往往都是一些外行拼凑的剧本,让人一看就觉得剧情逻辑和人物描写都太“假”了,缺乏往下看的动力;2、所有的剧情发生,都必然有其社会环境和硬件环境做支持。 《CSI》能够具有强大的犯罪分析能力,不仅仅需要专业分析人员的精湛技术,更需要强大的分析仪器的支持。 可以说,研究仪器的进步,支持着犯罪专业分析人员揭开犯罪“疑云”的进步,让罪犯更难逃脱法网,让无辜者更容易被排除。 而中国“山寨版”《CSI》中,只要看看他们使用的仪器,就让人失去了继续往下看的兴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都不懂,其它的都只可能是无聊的幻想了,跟小孩子幻想着“过家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中国,有个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叫《奋斗》,演员文章是其中的主要配角。 《奋斗》讲的是几个80后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几年的人生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80后的心理迷茫。 在毕业一段时间之后,跟“富二代”女友分了手的男主角,突然发现自己也是“富二代”,而且是“外资富二代”。 在资本家的生父和为官的养父的背景之下,男主角开始在房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很快,男主角有了奥迪A4,有了豪宅,但是因为自己失去女友而矫情。 而遭遇困难之后,男主角又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 不过大家都能看出来,他就是再“一无所有”,仍然是“富二代”。 演员文章作为主要配角,演绎了一个视野和感情上相当失败的悲情角色。 虽然他在外表形象上似乎不比男主角差,虽然他在学习上不比男主角差,虽然他可能更加努力,但是生活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当男主角已经成为社会的“弄潮儿”,在“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时候,文章扮演的小角色仍然在“立足现实而奋斗”,为了他的奥拓和房屋贷款的费用而挣扎。 在大家经历了奋斗与颓废、矛盾与和解、聚合与分散之后,《奋斗》结束了,剧情似乎在无意之间,揭示了人们的结局:“富二代”奋斗的结果是“富二代”,“房虫”的孩子奋斗的结果是小店店主,城市平民的孩子奋斗的结果是城市平民,“外地人”奋斗的结果仍然是“外地人”。 除了女主角出国之后从事专业工作之外,剧中似乎没有一个年轻人奋斗成为专业人士,更不要说专业高手了。 而文章饰演的角色虽然是在公司里工作,但只是一个做销售的,主要的工作是和喝酒与客户拉关系,似乎跟专业搭不上边。
几年过去了,文章再次当上了主要配角。 虽然文章在《奋斗》中饰演的角色没有做专业工作,但是他在另外一个电视连续剧中饰演了另外一个主要配角,这个配角被赋予了IT程序员这个专业职位,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叫做《蜗居》。 在《奋斗》中,文章饰演的配角还有一点点希望,还有优秀的女孩喜欢他,前妻还愿意跟他复婚,让他还有选择的空间,也很有一点男人的自尊。 几年过去了,在《蜗居》中,文章饰演的配角虽然个人条件看上去好了不少,但是人生却变成了绝望。 一个老男人轻松地就把他的女朋友(也就是女主角)抢走了,起因是女主角的姐姐需要钱买房子。 女主角的姐姐姐夫都是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员,而且即使姐夫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仍然买不起房子。 最后,女主角想起了男主角,跟男主角借钱,而这男主角的身份是市长秘书。 而男主角不仅借给女主角几万元钱,后来还借给女主角豪华公寓、别墅,让女主角的姐姐姐夫低价买到房子等等。 因此,文章饰演的小程序员只能作为失败者消失,专业“完败”于权力。 而男主角“东窗事发”的原因也不是警察的专业化侦缉,检察院的专业化起诉、律师的专业化辩护、法院的专业化判决;而是市委书记派出的某个人的私下行动。 不论《奋斗》还是《蜗居》,专业人员都是毫无地位的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 而根据社会反映,《奋斗》中的“富二代”年轻男主角和《蜗居》中的“市长秘书”老男主角,都是广大观众们最喜欢的角色。
现代农业的源头 – 农业研发投入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一直处于“被阴谋”当中。 100年前,洛克菲勒集团曾经向中国的民众免费赠送煤油灯。 煤油灯比蜡烛便宜,而且使用效果好,所以很多人用上了煤油灯,黑暗的夜晚开始明亮起来。 而实际上,这是帝国主义的代表,洛克菲勒的“阴谋”。 因为,如果中国人有了煤油灯,就要买煤油。 当时,煤油生产还属于“高科技”,基本上由洛克菲勒独家供应。 另外,洛克菲勒还对使用它的煤油灯的用户打折,让用户对它产生忠诚度。 数十年前,爱迪生发明的电力系统在一些中国的大城市得以应用,替代了一些煤油灯,照亮了大城市的夜晚。 但实际上,这也是GE的“阴谋”,通过垄断电力系统,垄断了中国用户在晚上获得光明的方式。 到今天,很多国外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在中国的农业中,开始决定中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大家普遍忽略的是,农民多数在使用国际企业培育的蔬菜种子,生产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蔬菜,供应中国城乡,并出口到国外。 而大家普遍关注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问题,最近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而对于“阴谋论”来说,这也是外国人的“阴谋”。 那么,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被阴谋”的呢?
有一次,爱迪生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 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 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而“门罗公园”的工作模式,成为现代社会研发模式的范本。 而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样的研发模式形成的创新科技成果,持续推动社会的发展前进。
陈景润,世界知名数学家。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然后留校。 尽管时间紧张,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 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当时他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他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无数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现在,陈景润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 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主要考虑的买房结婚,为住房压弯了腰,失去了学习进取的动力。 而按照现在的标准,陈景润是个失败者。 在当时宣传陈景润的时候,有个关键的细节被反复提及。 那就是,在不足6平米的小屋里,陈景润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潜心研究、进行计算。 6平米意味着什么? 还不如现在很多公寓里的洗手间大,除了一张床之外,基本上放不了什么东西,所以陈景润只能伏在床板上做研究。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思想似乎一直都很怪、很偏激。 我现在还清清楚楚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看着有关陈景润的宣传材料就在想,为什么陈景润只能住在6平米的房屋里?难道这些科学研究人员就不能得到好点的研究环境吗? 难道真的让他们处在最困难的条件下,才符合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爱迪生与陈景润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都知道,一百多年来,爱迪生仍然是享誉世界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 作为发明家、企业家、科学家,爱迪生是无数人学习的榜样! 但是在美国,国家并没有号召人们学习爱迪生。 而虽然国家不号召,但是无数人像爱迪生一样,在积极进行着自己的发明,出现了众多的发明家。 在这些发明家的推动下,年轻的美国发明了大多数现代科技产品,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构建者。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爱迪生不仅仅是卓越的发明家,而且后来成为精明、甚至“狡猾”的进取型企业家。 而美国也依靠无数的发明,依靠着发明者的精明建立企业,把企业发展到世界各地,保持着世界“超级大国”的位置。 与之相对比,虽然在中国,国家号召人们学习陈景润,而陈景润也成为当时无数人的“偶像”,但是中国没有出来第二个“陈景润”。为什么中国出不来第二个“陈景润”呢?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号召,反而仿效的人多;而中国号召,反而仿效的人少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驱动社会民众行为的不是所谓的号召,而是利益机制。 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一个社会的表面现象经常与社会现实相反。 而社会现实可以通过文化作品表现出来,人们可以对比不同社会的文化作品,思考社会现实。
美国是个专业化的社会,这从其影视作品中就能够看出来。 比如说,在热播的电视剧中,《24小时》说的是CTU(专业反恐机构),《The West Wing(白宫群英)》描述白宫新闻发言机制,就连《The Desperate Housewives (绝望主妇)》都是说一些专业家庭妇女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电视连续剧《CSI(犯罪现场调查)》,描写拉斯维加斯警察局犯罪调查科的一群优秀技术人员进行犯罪鉴定的故事。 后来,《CSI》又拍了迈阿密篇、纽约篇,形成了一个“集群式连续剧”。 在《CSI》中,不仅描述了犯罪鉴定科的人们如何进行犯罪鉴定,而且描述了他们的生活。 在生活中,他们同样充满七情六欲,同样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为很多事情而发愁。另外,到了法庭上,他们成为关系到是否对某人定罪的关键性因素。 所以,这些技术精英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还要培养辩论能力,在法庭上从容应对律师的刁难性质问。 那么,这群技术精英有很大烦恼、很多问题。 但是,他们共同不需要为一个事情而烦恼:钱。 所以在剧情中,钱和与钱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并不被人所提及。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巨富或者高薪的高级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获得稳定而且收入较高的工作。 这让他们能够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分析工作,不让真正的罪犯逃脱,更不能让无罪者被冤枉,让正义得到伸张。 当然,让正义伸张还需要经过审判这一关。 另外,美国还有一个著名的电视连续剧《波士顿法律》,主要讲的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发生的事情。 在这里,知名律师成为主角,通过亦正亦邪的角色扮演,尤其是在凶杀案中与检察官进行对峙,通过“唇枪舌剑”的往来,主导案件的结果。 在这个剧情中,钱同样不是问题。 因为,高水平的职业律师通过自己对人性的洞察以及专业技能,影响陪审团的判决结果,经常会决定一个人有罪或者无罪,生存或者死亡。 所以,就像有钱的重病病人去找最好的大夫一样,有钱的刑事案件当事人也会找最好的辩护律师。 这样的机制让年轻但是优秀的律师能够脱颖而出,让脱颖而出的律师能够获得丰厚的收入。
在中国,专业化基本上没有生存的空间。 在美国的《24小时》和《CSI》热播之后,中国也有人模仿弄出了中国版的《24小时》和《CSI》。 但是,这种“山寨版”的电视连续剧存在两个质量问题: 1、国外这些电视连续剧的剧本编写都是由资深专业人士参与,或者直接由资深专业人士主笔的,所以才能够部分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工作状况,尤其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人们的心理波动。 所以,即使像《24小时》这样的“天方夜谭”,因为其整体逻辑的严密、各个人物性格和心理表现真实,所以给人们很强的真实感,使其具有了非常强的可观赏性。 而在中国,往往都是一些外行拼凑的剧本,让人一看就觉得剧情逻辑和人物描写都太“假”了,缺乏往下看的动力;2、所有的剧情发生,都必然有其社会环境和硬件环境做支持。 《CSI》能够具有强大的犯罪分析能力,不仅仅需要专业分析人员的精湛技术,更需要强大的分析仪器的支持。 可以说,研究仪器的进步,支持着犯罪专业分析人员揭开犯罪“疑云”的进步,让罪犯更难逃脱法网,让无辜者更容易被排除。 而中国“山寨版”《CSI》中,只要看看他们使用的仪器,就让人失去了继续往下看的兴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都不懂,其它的都只可能是无聊的幻想了,跟小孩子幻想着“过家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中国,有个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叫《奋斗》,演员文章是其中的主要配角。 《奋斗》讲的是几个80后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几年的人生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80后的心理迷茫。 在毕业一段时间之后,跟“富二代”女友分了手的男主角,突然发现自己也是“富二代”,而且是“外资富二代”。 在资本家的生父和为官的养父的背景之下,男主角开始在房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很快,男主角有了奥迪A4,有了豪宅,但是因为自己失去女友而矫情。 而遭遇困难之后,男主角又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 不过大家都能看出来,他就是再“一无所有”,仍然是“富二代”。 演员文章作为主要配角,演绎了一个视野和感情上相当失败的悲情角色。 虽然他在外表形象上似乎不比男主角差,虽然他在学习上不比男主角差,虽然他可能更加努力,但是生活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当男主角已经成为社会的“弄潮儿”,在“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时候,文章扮演的小角色仍然在“立足现实而奋斗”,为了他的奥拓和房屋贷款的费用而挣扎。 在大家经历了奋斗与颓废、矛盾与和解、聚合与分散之后,《奋斗》结束了,剧情似乎在无意之间,揭示了人们的结局:“富二代”奋斗的结果是“富二代”,“房虫”的孩子奋斗的结果是小店店主,城市平民的孩子奋斗的结果是城市平民,“外地人”奋斗的结果仍然是“外地人”。 除了女主角出国之后从事专业工作之外,剧中似乎没有一个年轻人奋斗成为专业人士,更不要说专业高手了。 而文章饰演的角色虽然是在公司里工作,但只是一个做销售的,主要的工作是和喝酒与客户拉关系,似乎跟专业搭不上边。
几年过去了,文章再次当上了主要配角。 虽然文章在《奋斗》中饰演的角色没有做专业工作,但是他在另外一个电视连续剧中饰演了另外一个主要配角,这个配角被赋予了IT程序员这个专业职位,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叫做《蜗居》。 在《奋斗》中,文章饰演的配角还有一点点希望,还有优秀的女孩喜欢他,前妻还愿意跟他复婚,让他还有选择的空间,也很有一点男人的自尊。 几年过去了,在《蜗居》中,文章饰演的配角虽然个人条件看上去好了不少,但是人生却变成了绝望。 一个老男人轻松地就把他的女朋友(也就是女主角)抢走了,起因是女主角的姐姐需要钱买房子。 女主角的姐姐姐夫都是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员,而且即使姐夫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仍然买不起房子。 最后,女主角想起了男主角,跟男主角借钱,而这男主角的身份是市长秘书。 而男主角不仅借给女主角几万元钱,后来还借给女主角豪华公寓、别墅,让女主角的姐姐姐夫低价买到房子等等。 因此,文章饰演的小程序员只能作为失败者消失,专业“完败”于权力。 而男主角“东窗事发”的原因也不是警察的专业化侦缉,检察院的专业化起诉、律师的专业化辩护、法院的专业化判决;而是市委书记派出的某个人的私下行动。 不论《奋斗》还是《蜗居》,专业人员都是毫无地位的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 而根据社会反映,《奋斗》中的“富二代”年轻男主角和《蜗居》中的“市长秘书”老男主角,都是广大观众们最喜欢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