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达到100万,自顶一下!
感谢各位朋友点击和热情回复,给了我持续的强大动力,让我从最初的有感而发,到后来致力于较为正规地分析问题。 下一步准备全面深入地写下去,希望让大家读帖子的时间没有浪费。
写这个帖子带给了我很多快乐。 虽然在写之前我已经有了整个轮廓的思考,但是每写到一处,都能发现自己对问题新的认识,让我写帖子的过程,变成了探索的过程,实现精神收获的过程。 同时,各位朋友给我的回复,也带给我很多快乐。 我也希望就每位朋友的问题,谈我一些浅陋的观点,给各位朋友一些意见参考,也让我非常快乐!
谢谢各位的支持! 我会继续尽我的能力,写出有点价值的内容,让这个帖子不仅对我们大家都有益!
八、 生活费用问题 –- 制度经济学的思考 (提前插播)
一说到“赚钱”,可能中国人人都会竖起耳朵听。在古代,从皇帝到官吏都在习惯性地横/征.暴/敛,形成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典故。 尤其是到了朝代末期,整个社会已经极为腐朽,人们就像没有明天似地拼命弄钱,更是表现出人们对于钱的贪婪攫取。 而儒家文化倡导读书,但是后来被归结成“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让人们为了获得金钱、美女而读书,反映出读书、取仕、赚钱的明确庸俗化目的性。 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到1960年代初,中国“超英赶美”的梦碎,于是在无数人饿死之后,提出“越穷越光荣”的口号,看上去是反对金钱的,实际上是赚不到钱后的一种“葡萄酸”的心态。 而从1990年代开始,“一切向钱看”又重新回到社会文化中,主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开始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整个社会都沉浸在“赚钱“的疯狂状态中。 但是,即使中国人非常想赚钱、非常勤劳、小聪明非常多,中国人仍然非常穷困。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非常穷困?
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仍然处于“蒙昧”状态。 一个发展的社会,总会均衡考虑投入与产出,并且从宏观的角度最优化投入与产出。 这就像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最初人们通过打猎和采摘自然生长的果实而生,这时候生活的人群往往会挨饿受冻,甚至随时面临整个人群被自然淘汰的结果;然后,人们开始通过思考,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且找到了在食物丰盛的时候,保存食物的方法,逐渐开始学会人工耕种粮食和饲养家禽家畜,让种群的生存稳定下来;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大规模的科技发明和相应的管理创新,让实现更优投入产出比,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而在中国,人们往往只是在处心积虑想“赚钱”,希望获得自身最大产出,同时却忽略事物的另一面,如何通过最小的投入,实现自身的最大产出。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时提到一个例子说,路易斯安娜的野蛮人想要吃树上的果实时,往往采用把树砍倒的办法。 那么,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也是在通过“砍倒树木”的方式,获得树上的果实。 从历史到现实,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大规模破坏,造成一次次的大饥荒;到统/治阶级对社会民众的大规模掠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造成一次次大规模的朝代更迭,伴随的是杀戮和对于社会财富的大规模破坏。
从根源上说,经济可以总结为基因的生存和延续。能够生存下来,并且通过后代把自己的基因持续传递下去,这是整个自然界竞争的基本法则。 在自然界,动物们往往通过确定疆界,明确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实现自己对于疆域内食物的垄断,保证自己的生存。 不仅如此,动物们还尽可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更加强壮、更加勇猛、更加灵活,以保护自己的疆土不被新来的动物抢走。 而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人类通过自己的理性逐渐深入认识世界,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学会了农耕和饲养家禽家畜,人类社会开始建立。 于是,有的人开始专注于制造工具,有的人专注于从事农业,有的人专门进行贸易,这也就是经济的起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将行业内的分工作为一个主题,开启了现代经济学。 那么,分工意味着什么? 分工通过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且让人们的后代获得更好的发展基础。
大规模的产业分工和职业分工,显著提高了民众的生活品质。 亚当斯密用一根针的制作过程,分析产业内的职业分工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那么,效率提升有什么意义? 其中,最为关键的作用就是把人们从农业解放出来,并且让人民更健康、更长寿。根据相关资料,1870年,美国农业人口比重为52%,1910年降为32%,1990年降至2%,现在的美国农业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8%,1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其他国家的人。 1870年-1990年这段时间中,正好是美国出现大量科技发明,科技发明又带动工业发展,工业发展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 随着分工的细化,更少的人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供给社会,工业人口在社会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少。 这让整个社会民众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从事各种休闲娱乐的消费活动。 而这些活动又促进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比如说大量的科技人员投入到生命科技的创新过程中,目的在于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平均寿命持续提升,而且以前很多致命的疾病也被攻克,或者得到了控制。
在社会分工的同时,人们在进行中最激烈的竞争。 虽然从整体来说,人类社会更健康、更长寿,但是不同国家的状况不同,而在相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也不一样。 因此,从最基础的自然竞争角度出发,人们都在通过竞争,占有更加优势的资源,让自己长寿、健康、快乐。 更主要的是,人们需要考虑基因传递,通过自己的竞争成果,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在更高的一个优势资源平台上展开竞争,变得更长寿、更健康、更快乐。 而在社会竞争中,货币代表着资源的占有,因此人们都在积极地通过“赚钱”来实现基因的目的。 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经济。 而在这个时候,具有生存智慧的人们,思考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怎么”赚钱,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够赚到钱。 说起来也很简单,这就像农民种田,真正关注的不应当是最后的收割,而是更应当关注前面的耕种、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经过前期的努力付出,实现后来的收获。 朴素的思考就形成朴素的思想:不劳动者不得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但是,人们还需要思考另外一个方面,劳动者不一定得食,付出不一定有得到。 所以,经济学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劳动者得到食物,让付出的人获得最大的回报。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够实现良性循环,逐渐在更少投入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产出,实现人类内部基因“优胜劣汰”的过程。
随着经济学的进化,人们开始从最初的生产研究,逐渐转向消费研究,也就是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内容。 因为,经济学家们发现,社会消费的变化最终决定生产的变化,或者说投入的方式决定产出的状况。 当人们审视社会消费的时候,也会发现,消费本身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消耗,而是人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对于未来的系统投入。 而这些投入的数量和方式,决定社会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就决定社会的运行模式。 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或者社会经济是否富裕的主导力量并不是去“赚钱”,而是首先要知道自己该如何“花钱”。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赚钱可以靠运气或者机遇,或者依靠“一技之长”就可以实现; 但是,消费才是真正考验一个社会经济智力的主要衡量标准,它反应社会或者个人的综合素质,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于人生认识的成熟度。 比如说,根据国外一项调研发现,买彩票中大奖的穷人们,在十五年后大都又回到贫穷的状态。 因为,这些人不知道如何“花钱”,所以“钱来得容易去得快”,有的几年就能花光这些大额奖金。 而在中国,有的人收入还不错,本来可以工作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但是只需要买一套高价房子,所有的生活全部被房款“吸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因为,这些人虽然有某个专项的知识技能,能够合格做一个企业的技术人员,让自己在社会上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但是,他们并不是合格的社会人、经济人,缺乏对于人生的成熟认识,也就无法形成的独立人格。 因此,他们虽然收入不错,但因为缺乏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因此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非常困苦。 而一旦社会发生变化,他们的现有技能不再值钱,他们会因为在最初的消费中,没有进行足够的自我投入,而很快被社会淘汰。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消费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而消费特点主要通过居民生活消费反映出来。 一个社会实际的经济水平,或者说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仅人均GDP,或者说不是人均GDP。 真正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是社会劳动者的生活费用支出,比如说一个普通工人或者农民的生活费用支出状况。 比如说,一个美国中西部城市的中级计算机程序员,生活消费支出中可以包括一个三房的house的按揭贷款、一辆雅阁或者凯美瑞轿车、一家五口的衣食费用和适度娱乐费用,另外还可以为自己的养老和孩子上学进行储蓄。如果工作做得好,公司还可能出钱让这个程序员进一步接受教育。 那么,这样的生活费用反映出,虽然美国的人均GDP比日本的人均GDP要低,但是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高。 进一步说,民众的综合生活费用低,说明人们的生命值钱;生活费用高,说明生命不值钱。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经历了生活费用的大幅上涨,同时大多数人们的收入没有获得相应程度的提升。 这也意味着,人们的生命价格经历了持续的贬值。 而2010年的种种迹象表明,人们的生活费用开始了大幅上扬的过程。 如果想像一个生活费用走势图的话, 2010年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节点,生活费用从过去的缓步式上扬,开始了陡峭式上扬的过程,或者说人们的生命价格走向崩溃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费用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漩涡”。
但是,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缺乏适当(adequate)的经济教育,或者人生教育。 比如说, 很多中国人在到处打听,自己如何进行投资,投资什么会赚钱。但是,人们往往忽略的是,生活费用也是一种投资,而且对于人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投资。 对于生活费用的态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经济成败得失。 另外,一个社会中不同人群的消费分布,也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比如说,在中国北方某个城市,曾经出现了很多的歌厅,同时也就有了大量的小姐。 在1990年代,资讯还不发达。 来到这个城市的某小姐给四川老家农村的姐妹们发了个电报,上面写着“钱多、人傻、速来”,后来这几个词就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现在在中国北方,除了北京在依靠着全国财政和各大央企的支持,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地位之外,已经很少有居民富裕的大城市了。 为什么这样呢? 当一个社会的资源到了不该富的人群的手中的时候,就会通过错误的方式消费出去。 那么,什么是错误的消费方式? 就是现在的消费不会带来长远的收益,甚至直接损害长远的收益。 也就是说,中国人都在关注“赚钱”,希望自己也能够更好地消费的时候,人们并不注意谁在消费、消费什么、以及怎么消费。 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少数人的畸形消费挤压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费用,导致通货膨胀。而当某一天,人们发现各种生活费用已经完全“吞噬”自己的收入,让自己严重入不敷出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经常“悔之晚矣”。
在国家层面,所有发达国家,都是久经“消费”考验的国家。 在2000年代中期,联想在中国市场成为最大的PC生产商之后,开始了国际扩张的部分。 联想“大手笔”收购IBM PC部门,希望通过这个“大动作”拓展美国市场,并且把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全世界。 没想到,收购之后才发现,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完全不一样。 在美国市场赚钱太难,消费者精明的程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大超出联想最初的想像。 几年之后,联想不仅没有收回十几亿美元的收购成本,还将自己拖入亏损的“泥潭”。另外,IBM PC部门的整合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使联想陷入“两头作战”的困境,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也受到严重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继续把主要精力放在美国,那么联想在本土市场的地位也将不保,那么联想就失去了生产的基础,所以最后只好把主要目标又缩回中国市场。 可以说,联想亏钱的关键原因,在于对美国市场的误判。 在中国,很多厂家生产销售“质次价高”的产品,然后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和弱势地位,通过宣传进行夸大或者欺骗,实现销售和利润;或者利用体制缺陷,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实现销售和利润;或者在体制的支持下,形成垄断组织,实现销售和利润。 但是在美国,消费者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赚美国人的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美国消费者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实现了“博弈天平”向自己的明显倾斜。首先,美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相当低廉。 从20世纪初,美国就致力于打破垄断,保护市场的竞争活力。 就这样,美国大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这样的结果是,在大市场和激烈竞争的共同作用下,美国产品价格非常低。 中国出口的低档产品,品质比在中国销售的好,而且价格更低;而欧洲生产的高档汽车和奢侈品,在北美的售价也比在欧洲售价低,以至于吸引欧洲的人坐飞机到美国购买欧洲品牌的奢侈品。 其次,企业人工费用和竞争费用昂贵。美国员工的工资收入高,而且几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和不少传统公司都在采取期权激励措施,所以美国的人员费用(尤其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费用)是个巨大的开支。 而这仅仅是企业运作的一部分费用,为了在美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企业还需要大量投入在研发以及市场推广等费用上。 第三,消费者市场完全向消费者倾斜。 美国拥有大量的精明消费者,想通过宣传广告“忽悠”消费者,销售质次价高的产品,基本上没门。消费者在付出低价的时候,还要求最好的东西。 很多消费者可以称得上是“专业消费者”,他们会研究分析企业,并且根据自己对于产品的使用状况,总结自己的“专业消费意见”,影响其它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而且消费者“记仇”,产品有出现问题,很容易被曝光,而不曝光之后,不论是价格还是销量都要受影响。 另外,市场上还有专业的消费者研究机构,比如说美国的消费者杂志等,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专业分析研究产品特点,提供对于产品的技术研究报告。 还有,美国消费者受到法律的保护。 美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律系统完善,而且有大量的律师在从事消费者保护的工作。 后来,一些律师行开辟了集体诉讼这个“偏门生意”,后来成为非常热门的法律解决方式之一,让众多企业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消费越来越成为生产的直接导向,直接的标准和要求。 在美国,很多组织抨击跨国企业在欠发达国家开设“血汗工厂”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号召消费者共同抵制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 这些跨国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和东南亚,要求当地代工工厂提升员工食宿条件,减少员工工作时间,提高员工待遇。 而对于欧盟国家来说,美国的消费标准仍然比较宽容,美国的做的仍然不够。 在欧洲和日本市场,各种标准更加苛刻、更加细节化。 这些国家通过立法,或者通过民间组织,进一步要求企业符合环保要求、能源消耗要求、甚至动物保护要求等等。 当然,由于欧洲和日本的价格高,所以很多企业和农民出于经济因素考虑,尽可能让自己的生产能够达到各国的消费品标准,以获得在欧洲和日本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而且,一些领先的企业,通过主动增加投入,满足社会对企业关于人性、节能、环保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并且强化自身的品牌,实现收益的成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的思考越来越完善,经济增长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紧密,经济增长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质量。
那么,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大多数人却越来越穷,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持续下降? 为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直接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保障人们的生活品质? 就需要通过具体的消费方向,进行具体过程的分析,并且分析制度因素对消费、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影响。
作者:卒八进二 回复日期:2010-03-18 11:36:37
---------------------------------------------------------------------
非常感谢你的总结! 有机会,你就按照这个纲要,给大家讲一讲。 不着急,等你有空的时候!
作者:shengh2009 回复日期:2010-03-16 16:55:10
向楼主讨教:人生就像一场战争(体会不深,仅作一般性推理及分析)
人生的目的是在战争中获胜,要获胜就要出其不意,出其不意则需通盘考虑,找出系统的支撑点,支撑点找到就要考察分析其中一个小螺丝的状态,以此做出事物的发展方向。从系统外看系统内,整体出发,旁眼而观,好奇而观,从社会现象反推出条件(支撑点),当支撑点不稳或改变时,一般人是做不好准备的(思维惯性),你做好了准备,就能在竞争中获胜。中国股市不是很重要,是因为股市不是系统的着力点,有他无他对系统不能决定系统。由于社会在一段长的时间内快速发展,当今人陷于了一种赚钱的思维惯性,所有的潜力(精神和物质)都投入到系统的支撑点上,可这已是后知后觉的行为,当经济停滞或后退时,物质和精神会损失得一干二净,并且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一无所有”和超脱自己“超脱自己”是一体两面的事。
自己认为:人生的价值观应当是(可能不是很对,感觉是):在自然界,规律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人是其中的主体,人的目的是顺应与规律,并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人是高于一切物的,因此人的最大的价值就是顺应规律,服务于他人,其中能够领会规律的变化,启迪他人的应该是最有成就感的。楼主说的经济学的最大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为别人获得最大的产出应该是这个道理。竞争的目的在于保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所以,竞争很重要。同理,颠覆性创新的定义在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发明(思想或技术)主动引领规律的变化,以无限小的投入获得无限大的产出,而具备颠覆性创新的人不知是否就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存在。
“一无所有”,不为私利,超脱自己 ,看清规律。有独立意识也就是明白和追求最重要的事情。
我看钱不是很重,人毕竟是习惯的俘虏,现在的问题是培养追求最重要事情的习惯。
-----------------------------------------------------------------------------
赞同你的观点!支持你的想法! 我准备在写完经济之后,写有一个关社会竞争和人性的内容,跟你的观点类似。
作者:393230331 回复日期:2010-03-16 21:01:33
看了楼主的帖子,很受启发,先谢谢楼主了 。我想从事种植葡萄园,养殖(养鸡 养波尔山羊),家在百强县河南永城,能否给分析一下可行性,你也曾说过现在的一个比较合理的策略是,向农村撤退。在现在的体制下,总感不到农业的前途,楼至能否分析一下。
----------------------------------------------------------------------------
首先找到市场。 具体的一些分析思路,我会在食品加工环节进行分析。
作者:5678zk 回复日期:2010-03-16 20:53:39
只罗列问题,不讲成绩,更不讲解决问题的办法,失之偏颇。很容易让人陷入恐慌之中,这会与你的本意相去甚远,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
这是成年人话题,我相信大家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需要回到妈妈的怀抱去寻找心理安全感。 而且,我的本意恰恰就是引起大家足够的警惕、甚至恐慌,希望大家不要仅仅局限于楼市、股市这些“芝麻”上,而忽略了宏观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等“西瓜”因素。
作者:火鸟_fire 回复日期:2010-03-17 10:26:12
这个贴子从开始一直跟到现在。两会‘开的情况,基本与楼主思想吻合。”地王”在会后的第一天出现。
打工多年。想转行。
1)2010-2015之间。能不能做实业(当然是小本生意)?环境不乐观,是我的看法。
2)没有投资渠道, 打工是“不能制富”的随波逐流的依附“机器”浮萍(虽然在外资,感觉也是一样。)。楼主说农业。也比较详细,但现实的残酷。个体力量在农业方面很难作为,个人财富大多都打水漂(为中国农业服务那是别人境界),财富归零
想听听楼主的建议。谢谢。
--------------------------------------------------------------------------
大致方向就是这样了,因为大家都是在盘算自己小利益的时候,共同冲向宿命的终点。 前面已经分析的比较多了,就不再多说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两会没有热烈讨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印证了我把大学生就业作为第一问题的思考。 另外,我强调一下,我在开始就提到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虽然我在深入分析各个问题。 但是,建议各位朋友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做一些“沙盘推演”,就会发现更多新的想法,也就是中国经济的走向。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做“人”的生意。 现在如果有钱的话,可以做个公司,吸引一些人才,凝聚成团队,未来就有发展方向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应该是现在有钱人的榜样。
八、 生活费用问题 –- 制度经济学的思考 (续)
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的时候,电视台推出一系列节目,赞扬60周年的伟大成就。 其中有一个小新闻,用一位农民的房子,述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巨大变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位农民总共换了两次房子,从最初的土房,换到了后来的好了不少的可以永久居住的房子,再换到现在的宽敞明亮的大瓦房。 现在,这个农民的三处房子都还在,而通过电视机的镜头,人们能够既能够看到现在的大瓦房,也能看到前两处已经废弃的房子和院子。 当然,现在的大瓦房与前两个房子比起来,给人以农民生活“脱胎换骨”的印象。 而这位农民也通过两次搬家,真正感觉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好政策让他能够发财致富,然后住上大瓦房。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在前三十年,为什么农民一直住着随时可能倒塌的土房,为什么当时农民没有建瓦房;在这里,主要是对这位农民两次搬家进行经济学分析。
在这位农民经历两次居住条件重大变化的时候,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们的居住却很少改变。 不少人在出国留学之后,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出了感慨。 在这些人看来,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太过沉闷。 在一些城市,当地的街道早就在几十年前已经定型,比较新的房子也有三四十年,而这还是在新开发的地区;老的城区不说街道了,就连街道边上的房子经常都是上百年。 虽然说,这些老房子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感,但是另一方面也给人一成不变的印象。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种“一成不变”与中国城市“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 2000年初出国的北京人,如果在时隔十年之后,于2010年初再次回到北京,会吃惊地发现,自己可能已经基本上不认识北京了。 因为,在这10年里,大量平房被推倒,盖上了摩天大楼;2000年,北京只有三环,6年后六环已经部分通车,并且有不少汽车在上面奔跑。另外,回龙观、天通苑、顺义和通州等地区当时还是以农田为主的郊县,10年后已经变成人口稠密的地区,而且也陆续开通了城市铁路。 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在世界面前展示辉煌的机会,北京的现代化面貌,对于奥运会的巨大投资,都让西方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在这样的实力展示下,德国等国深受震撼,认为中国已经脱离了贫困国家的行列,所以决定停止对中国的援助。
而从居民的角度来说,上海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 到了1980年代,上海人居住的拥挤仍然是全国闻名。 很多人家一家五六口人挤在一二十平米的狭小空间里,而且一挤就是很多年,家里也没有抽水马桶。 从这点来说,上海人出于从小时候的记忆,很自然地就会对居住宽敞的房子产生强烈情感渴望。 那么,上海人就是宁愿当“房奴”,也要买房子的心情就可以理解了。 随着“浦东大开发”,大量的居民高层住宅建立起来。 到了21世纪,曾经是个人居住面积严重不足的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也明显变得宽敞起来。大量的上海人终于能够有了私人居住空间,能够有了基本的生活隐私。 而且,市政交通设施也大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因此,只要看看北京和上海,就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 当然,城市进行大建设的不仅仅是北京和上海,在1990年代之前,中国只有北京有地铁;而到了21世纪,多个大城市已经拥有或者计划建设地铁或者城市铁路交通系统,缓解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压力。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只需要从中国和欧洲城市发展状况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欧洲已经开始没落,而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在中国城市大发展的同时,很多人富了起来。 在我一个高中同学看来,我的2000年-2010年的10年是完全失败。 在出国的时候,我还稍微有点钱,当时对于平民来说就算是富人。 等我出国,读MBA,之后回国,已经变成穷人。 当然,她不知道我到了2010年,已经变成了“赤贫”。 最近我们聊天,她跟我说起她对我的境遇的思考: 我在国外的几年,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几年。而在国外,社会发展相对平稳,变化很少。 等我回来的时候,以平稳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的巨大的变化。 而且,我似乎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这是因为我已经不了解中国国情了。 我跟她说,在国外的几年,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个人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而从她的角度出发,她觉得物质财富是男人能力体现的基础,因此对个人内在的变化并不关心。 她的认识代表了社会追求金钱倾向,而这种倾向在中国或者西方都一样。 不过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不同点是,西方要求富人“取之有道”,而在中国“一切向钱看”的环境下,拥有物质财富的人很容易被人崇拜,人们经常只关心一个人有没有钱,而不关心这个人的钱从哪里来。
可以说,富人群体和城市扩张相互促进。 在中国的大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个富人阶层兴起。 这个富人阶层受益于出口的大幅度扩张,国家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国企的大规模垄/断,以及地方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等。而这个富人阶层的兴起之后,他们主要居住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核心城市,然后又将财富投入到城市的房地产、餐饮娱乐、汽车销售及服务等城市服务业中,在刺激经济的活跃度的同时,自己也获利颇丰。 当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城市的平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说不少中档饭馆在2007年因为物价大幅上涨,被迫大幅提高菜价,再加上平民财富在2008年因为股市下跌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缩水”,让它们生意很难做。 但是,为富人们服务的房地产、高端餐饮娱乐、汽车等行业却更加火爆。 比如说,有的富人三五成群,在北京一买就是十几套房子,成为北京房地产经纪们经常强调的情况,以此告诉大家北京的房价不可能下跌。 北京房价就在这个强大力量的支持下,持续上涨;而这些富人也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实现“财富增值”。 当然,不少北京本地人或者因为在机关或者国企,或者因为拆迁,或者在早期房价较低的时候,把自己的余钱投资到房子上,一家可以拥有几套房子,成为支持房价的另外一个重要力量,他们也感觉到自己更加有钱。
那么,我这个本应该是富人的穷人,和这些富人相比,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一本美国的管理畅销书里,谈到信息对企业竞争的影响,其中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深入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将在中国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就直接看到我可以起到的一个作用。 在国外的几年,我阅读了大量中国国内看不到的分析资料,并且进行了大量中外经济对比。 在微观层面,主要是生活消费方面的经济对比。 这些学习过程和我长期的学习积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我对中国经济趋势的判断,而中国经济正在按照我当时判断的方向前进,而这样的判断让我成为穷人。 因为在我看来,现在中国能够赚钱的机会中,或者是我觉得不值得赚的钱,或者是我觉得不应该赚的钱,所以我成为穷人。 当然,在我个人看来,在中国经济制度环境下,穷人或者富人的差异并不是非常大,而从中长期看基本上没有区别。 一般来说,经济上说的中长期指的是2-5年。 为什么这么说? 最近,我又完整看了一遍三集《骇客帝国》(Matrix)的DVD,才完完全全看懂骇客帝国中的内在逻辑和细节设计,以及Neo在其中的作用。 我当时完全为《骇客帝国》折服,赞叹还有如此富有想像力,以及情节逻辑和细节“伏笔”的构思精巧到近乎完美的电影。 而且它有高度的现实性,因为在我看来,中国人都生活在《骇客帝国》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本性原因是“土地公有”的基本制度基础。 现在不进行这方面的分析讨论,我在觉得合适的时机,再进行系统分析。 在这里,我就从生活消费的角度,对中国的人们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勤劳,但是如此穷困。
《骇客帝国》(Matrix)讲的是,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Neo(奇诺 里维斯饰演)突然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似乎被某种力量控制着,尼奥便在网络上调查此事。 这时候,有个人找他。 在这个人的引导下,他才发现,他一直活在矩阵(Matrix)这个虚拟世界之中,思想和行动受控于矩阵,以前他认为的真实,实际上都是幻觉,其实是矩阵控制它思想的信号。 后来,Neo回到现实之中,虽然生活条件不好,食物非常单调,但是生活在现实中,即使条件差点也是值得的。 而且,Neo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之间往返,目的是拯救现实世界的锡安(Zion)中生活的人们。 在他与矩阵的设计者谈话的时候,Neo才知道,矩阵的版本被升级过几次,而从矩阵中逃出来进入Zion的人们,也已经被灭绝过好几次。 Neo在程序中被挑选出来,目的是让他再挑选一些人,进入Zion,开始新的Zion发展过程。 但是,Neo决议要救Zion中的人,防止人们被屠杀的情况再次发生,所以他展开了拯救Zion的行动。 最后,Neo依靠他的超能力、他的努力和牺牲,防止了矩阵再一次“推倒重来”,也防止了Zion中的人再一次遭到整体屠杀。
其中,需要解释的是矩阵(Matrix)。 Matrix的本意是子宫、母体、孕育生命的地方。 另外,在数学名词中,矩阵还是高数中,用于计算统计数据等功能的公式。 在电影里,Matrix是个巨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每个人被放在一个盛满营养液的器皿中,身上插了接受信号的插头。 Matrix就通过这些插头控制人们的大脑,并且在人们的大脑中产生Matrix主程序要求人们产生的图景。 而人们就在Matrix的程序控制下,产生相应的虚幻感觉,感觉自己存在于真实的空间中。 从整体上来说,Matrix是一套复杂的模拟系统网络程序,它模拟人类以前的世界,连接着无数人的意识,系统分配给他们不同的角色,就象电脑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游戏一样,只是他们没有选择角色的权利和意识。人类通过这种联网的虚拟生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发现在系统中有1%的人由于自主意识过强,不能兼容系统分配的角色,如果对他们不进行控制就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进而导致系统崩溃。因此主设计师在编写Matrix智能程序是,就制造了“救世主”这个角色。 这个“救世主”会被已经回到现实的人们救出,而Neo是新一代程序中的“救世主”。 按照主设计师的设计,他作为觉醒人类的领袖。 等现有的Zion被摧毁后,带领新的从Zion出来的人们建造新的锡安。 没想到,Neo拒绝为了拯救现有Zion的人们,与主设计师的思路相反,通过牺牲自己保住了现有Matrix系统的稳定,并且拯救了Zion的人们。
那么,虚拟世界Matrix和现实世界有什么区别呢? 从当时人们的大脑形成的印象,Matrix和现实世界没有任何区别,以至于Neo和其它存在于Matrix的人一样,都以为自己生活在真实世界中。 但是,当墨菲斯和崔妮蒂把Neo从容器中捞出来的时候,Neo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异常虚弱。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人类离开Matrix,回到真实世界的话,可能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另外,Neo背后的插孔也可以作为辨别标志,在虚拟世界中,他是完美的,身体上没有瑕疵;而在现实世界中,他离开了电缆信号,就需要自己去思考和适应现实环境。 另外,可能也是最重要的。 当一个程序崩溃之后重新设计,因为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前面的东西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人们没有对历史的回忆,人们只知道现在。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虽然前一代逃离Matrix的人大部分被消灭,但是Zion这个物质实体存在。 而且,一小部分了解上一代Zion的人们留了下来,与新的逃离Matrix的人们共同重新建设Zion,并且让新一代的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让新的人们部分传承以前的独立型文化。 也就是说,跟在Zion生活的人们相比,在Matrix程序幻境生活的人们,没有心灵家园,没有物质依托,没有文化传承。
物质的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 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的第一篇第一章,开篇说到:“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 实际上,宗教信仰本身也决定经济的方向,比如说马克思 韦伯通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归纳法建立起新教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关系。 不过,由于宗教问题涉及到人们的灵魂、或者说心灵家园,这些问题太过复杂、敏感和模糊,很难做出普遍认同的判定。 因此,经济学更多地思考物质财富和世俗的人的问题。 而物质财富的增长是循序渐进、持续积累的过程,这就像农作物的收成,需要遵循“春播秋收”的规律,“揠苗助长”只能导致人们陷入“颗粒无收”的境地。 同时,社会教育和经济制度,对财富增长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另外,前人的财富积累是后人发展的基础,让后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的发展遵循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 比如说,只有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才会有进一步的安全需求,说白了就是,只有吃饱了以后,才想着盖个不错的房子住,人们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根本想不到要让自己的居住条件更好。 而且,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制度的安排,能够很好地协调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等各方面的生活消费。
房价已经成为中国最为热点的领域。 中国大城市房价在过去10年普遍涨了几倍,有的涨幅超过10倍。 但实际上,多数中国城市房子的内在价值很低,即使把现在的房价拦腰砍下一半,居民花钱买房都是得不偿失! 那么,如果房价降到现在的1/3呢? 同样得不偿失! 降到1/4呢? 还是得不偿失。 那么,很多人为什么高价买房自住,甚至不惜成为“房奴”? 因为,这些人缺乏适当、合理的消费文化的熏陶,把生活消费用到错误的地方。 这样的结果是,人们只是生活在“财富增值”的头脑幻境中,当“矩阵”的程序系统崩溃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然后迅速陷入贫困。 扩展开来,虽然中国大城市在大规模建设的支持下日新月异,但是这种建设只表现为GDP的提升,而不是社会财富的增加。 甚至可以说,这些大城市消耗着大量的资源,造成人们的生活费用高昂,但实际上整个城市接近“一钱不值”。 即使这些城市已经盖起来,看上去有很大资产。 但是,经济学和现代会计评估资产的价值,并不是投入的成本有多大,而是投入与产出的差额由多大,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而这些大城市创造的价值远远小于它们的运营成本,因此可以说是接近于或者就是“一钱不值”。 而实际上,现在除了北京大量依靠中央各种财源税收支持外,其它的大中城市如果失去卖地这项非持续性收入,都会陷入严重的赤字。 那么,在地方财政已经负债累累的情况下,陷入严重的赤字就意味着随时可能破产,从暗地里走向明面上的“一钱不值”。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如果城市陷入财政困境,人们买的房子也将经历估值危机。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居民消费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黑洞”? 可以通过中外城市建设与房屋建设方式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些启示。 并为进一步的消费问题做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