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生活费用问题 –- 制度经济学的思考 (续)
谁在消费我们的钱? 说起生活费用,人们首先需要明确“谁在消费”。 每个人手里拿到的钱,并不是自己的所有应得收入,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人拿走了,这本来可以作为人们的生活费用;每个人花钱卖东西的时候,东西的价格经常也不是东西本身的价格,其中一部分也已经被人拿走了,这本来也可以作为人们的生活费用。 那么,人们首先需要思考清楚,谁拿走了这些钱? 而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最大的“财主”。人们的财富的相当一部分都要经过“大财主”的手,也就导致财富向这个“大财主”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财主”是谁,从人们应得的生活费用中拿走多少,怎么把这些费用花出去,就成为社会消费的大头。 这个“大财主”消费的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潜力。
在中世纪,欧洲经济主要还是封建庄园制(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相当贫困。 而从十一世纪开始,基督教会逐渐取得对整个社会的主导权。 个封建主将自己的收入十分之一捐给教会,就是“十一捐”。 另外,教会有大量的不动产,也在持续产生收入。 也就是说,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大财主”,掌控着社会上重要的财富来源。 然后,教会将大量的经济资源都去盖了教堂,造成教堂建设“热”,而且一热就是好几个世纪。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欧洲民众更贫困。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时民众不用捐款盖教堂,而且大家都用来盖自己的房子,或者做其它的事情,那么当时欧洲会更富裕,经济也更发展。 如果说盖教堂是一种房地产“泡沫”的话,那么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一了。 因为,耗费巨资盖教堂,从经济角度来说根本没有相应的回报。 但是,似乎没有人把建设教堂当做“泡沫”。 在二战后期,德国科隆的天主教会通过罗马教廷,要求盟军对德轰炸的时候,绕开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因此幸免,不过仍有损坏。 而科隆市作为盟军轰炸的重要目标,大多数教堂被损毁。 二战之后,科隆市立刻开始全面修复被炸的教堂。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欧洲,北美作为一个通过艰苦奋斗、勤俭冒险而成长起来的经济体,耗资巨大的教堂也比比皆是。
教堂是做什么的? 教化民众。 那么,教堂里是如何教化民众的? 比如,从消费角度,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是:“民以食为天”;而在《圣经》里,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有饭吃是第一位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只要别人让自己有饭吃,或者给自己一口饭吃,那么怎么都行。 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有奶便是娘”,毫无道德是非观念。 那么,吃上饭之后怎么办,就要想着吃饱、吃好! 然后,“饱暖思淫欲”,人们的欲望就开始膨胀。 看到别人住大房子,自己也要住大房子,盖房子就需要木头,那么人们为了吃饭,吃好饭,就大量砍伐木材。 因此,黄土高原的茂密森林反而在各个朝代的“盛世”的时候遭到更加凶狠的砍伐。 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大家为了吃饭,可以给人做奴隶或者做太监,因为吃饭是第一位的;当然,如果吃上饭了,顺着吃饭的思路下去,实现自己更多更大的贪欲。 说白了,“民以食为天”的本质,就是训导人们朝着低等动物的本能性低级反应的方向发展。 这种特性表现为贪婪、懦弱、短视的自私,为了利益可以毫无原则牺牲他人。 在先秦的时候,普通民众还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还知道“舍生取义”,还有人性的精神。 到后来,“独尊儒术”之后,通过“民以食为天”的驯化,民众只不过成为毫无自主意识和竞争精神的圈养动物,只知道为了眼前的“食物”而奔忙,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奔忙;只看到眼前的食物,不看到自己正在成为别人的食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自己的同伴。
多说一句,虚幻经常是人们制造出来,用来让他人上套,然后自己获利的。 那么,如何通过制造虚幻让人们“入套”呢? 制造虚幻的关键并不是把虚幻做得更真实,而是把虚幻做得“更诱人”,引发人们的动物性的欲望,也就是眼界更狭窄,目光更短浅。 比如说,“一本万利”、“三天成为百万富翁”,“闯王来了不纳粮”,“打土豪,分田地”等标题。 这种标题虽然非常荒谬,但是对于以物质为导向的人很有效。 而中国文化中,“民以食为天”恰好就是以物质为导向,让人们追求像低等动物一样只看到“食物(利益)”,只看到眼前,因此中国人总是在自我创造虚幻,或者“钻入”别人创造的虚幻的“套子”。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都是让人们变得眼界狭窄、短视的方式;在高考“指挥棒”下运转的中小学是同样的道理。 这样的“教育”的结果就是关注眼前,只关注眼前。 2009年,房价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关注点,无数人在为房子发愁,为房价而“揪心”。 但是,人们却看不到自然环境正在崩溃,通货膨胀正在加速,自己正在面临没有饭吃的局面。 这就像庄子说的,在屋檐下筑巢的小鸟都在叽叽喳喳,却没有看到灶台已经起火,正在烧着整个房子,自己也将成为杯具。 在历史上,中国人就在视野狭窄和短视的过程中,一次次形成虚幻的高潮,然后一次次遭遇巨大的灾难,形成毁灭性的轮回。
那么,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能够避免这样的毁灭性轮回? 那就需要明确教堂的作用。 再从消费的角度来谈,耶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读《圣经》的上下文就会明白,“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就是指的真理。 而且,耶稣还说:“真理使你自由”。 真理可以看作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滋养,让人们的心灵有归宿,或者说真理是“心灵的家园”。 那么,耶稣告诉人们,物质的食物固然重要,但是精神食粮最重要,或者说“精神食粮”是一切,也就是真理就是一切。 这样的教化是通过教会成年累月的聚会讲道,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持续灌输而形成的。 而且,每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时候,都需要重新进行灌输。 打个比方,这种精神的灌输就像培育杂交水稻,需要一代一代的持续培育才能育出良种。 而且如果不对良种进行继续培育,三代之内就要退化到很差的状态。 教会就是人们寻找“心灵家园”的场所,通过教会强大的教化能力,人们逐渐形成由内而外的强大意志能力。 那么,在欧洲受到蒙古和阿拉伯人入侵、遭遇各种灾祸、生活贫困的过程中,这样持续地强调真理,让普通民众开始形成了坚忍的文化特征。 更主要的是,人们即使在生活最艰苦的时候,也在向教会缴纳“十一捐”盖教堂。 像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这样,大量的钱花出去,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儿子也看不到,得等到自己的子孙才能够看到,甚至是数十代之后的子孙才最终看到结果。 通过从这种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坚忍和盼望,让西方的民众逐渐形成以真理为导向、而不是以物质为导向的价值观。
在教会成为“大财主”,掌控社会的巨大财富的背景下,教士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者,并逐渐形成今天西方的知识分子阶层。 这个教士阶层决定着欧洲各地大教堂的建设,并且通过这些大教堂对整个欧洲施加影响。 当时,在欧洲仍然处于“羊皮卷”时代,读书是一项极为奢侈的行为,因为一本书需要很多羊皮来记录。 而随着教会的兴起,教会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也就意味着巨大的羊皮卷储藏量,让教士们可以学到大量的知识,并且给广大的民众讲道。 随着教会的势力扩张,社会中最聪明的人进入教会成为教士,学习基督教神学和古希腊文化,并且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其中就包括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这些教士,颠覆了罗马教廷沿袭的、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开启了欧洲的航海冒险时代,引发了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 由于罗马教廷发售“赎罪券”,德国的马丁路德教士开始了反对罗马教廷的行动,引发了欧洲轰轰烈烈的新教改革,加上当时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圣经》被大量刊印,发到普遍民众手中,成了“全民教育”的开端。 加尔文因在法国传播路德的新教,被迫流亡日内瓦。 在日内瓦建立加尔文教派,支持神权主导的日内瓦共/和国,并且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和高利贷,崇尚节俭、主张克制欲望,鼓励积累资金。 后来,加尔文教派主要传入北欧、英国、美国,并被总结为“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历史是少数人开创的,但是大多数人实现的。 教士阶层的逐渐扩大和演化,而且灌输给广大的民众,重要的并不是“什么是对我有利的”,而是“什么是对的”。 这就让人们能够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看问题。 虚幻和骗局的形成,依赖于贪婪与短视的民众共同参与。人们相信虚幻,并不是虚幻本身的错误,而是人们自己的思维出了问题。 而教会通过推广知识,普及文化知识,让民众的知道什么是“真知”,什么是虚幻。 尤其是基督教新教主张的“因信得救”,也就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平民的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 在美国,很多教会已经主要是平民组织,没有欧洲天主教的雄厚经济实力。 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聚集大量金钱,建造教堂,为“心灵家园”提供场所。 而北美殖民地和早期美国在教堂的影响下,具有极高的识字率,成为美国后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欧洲的文化通过一千多年“夯实基础”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厚积薄发。到今天,新教主导的西欧、北欧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地区。
顺便说说美国,在新教信仰、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治哲学、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经济学等等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建立宪政共和的国家。 在乔治 华盛顿是否做国王的问题上,华盛顿出于对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盼望,而军队出于获得被欠军饷的眼前利益,当华盛顿用道义劝说军队,用个人为祖国鞠躬尽瘁的情况感动大家,让大家的情绪平静下来。 而在制定法律系统的过程中,华盛顿建议大家在共同的目标下,尽可能在细节上相互容忍、相互退让,为美国稳定的体制提供了文化支持。 自此以后,除了南北战争这唯一一次内战,而且林肯趁机解放黑人奴隶之外,美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内部社会动荡。 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候,民众们立刻凝聚起来支持总统,共同度过难关。 而在美国制度和文化背后,仍然是超越个人眼前利益的信仰在支持着人们。 当美国遭遇打击的时候,有的人在强调“美国价值观”,对此一位著名的牧师回应说:“在美国没有所谓的美国价值观,只有上帝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美国虽然已经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但是仍然保持着相对简朴的生活状态,奢侈行为仍然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当美国汽车遭到日本竞争的时候,美国汽车生产商号召“美国人买美国车”,但是极为爱国的美国人却不屑一顾。 更有甚者,有的美国人焚烧美国国旗,最后经过大家的争论,被判无罪释放。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超越“爱国主义”的爱国主义。 所以在美国,像“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些无能者的遮羞布,根本没有市场。
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企业具有非常类似的地方。 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的“发展瓶颈”。 这个时候,如果企业领导能够果敢决策,投入巨资打破这个“瓶颈”,那么企业发展就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每个社会,都有一个关键的“发展瓶颈”。 沃尔玛能够成为连锁百货业的跨国公司,世界最大的企业之一。 稍微了解沃尔玛的人都知道,沃尔玛是个极为节省的公司。 创始人山姆 沃尔顿的吝啬也非常知名,虽然曾经当过世界首富,但是出差坐经济舱,住旅馆跟别人挤在一个屋子里,穿着十几美元的衬衫、裤子等廉价衣服,纸用了一面还要把另外一面用完,还专门告诉一位新员工,企业的收入就是这样省出来的。 同时,沃尔玛耗费巨资在信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上。 1970年代,沃尔玛就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MIS)。1983年,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沃尔玛自己的卫星。 另外,沃尔玛1983年采用了POS机,1985年建立了EDI开始无纸化作业, 1986年建立了QR(快速反应机制),1990年代采用全球领先的卫星定位系统(GPS)。 这个以卫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就像整个沃尔玛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指导沃尔玛的大规模物流配送网络的运作,优化管理整个物流体系,组织协调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采购、配送和销售网络。 这种大规模投资让其的物流系统至少比竞争对手领先10年,形成了稳固的竞争优势。 欧美的教会系统对于欧美社会来说,就像物流系统对于沃尔玛的作用。 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欧洲教会通过“十一捐”将民众手中生活费用的十分之一聚集起来,然后教士阶层(知识分子阶层)控制巨大的财富,对教堂进行的巨大花费,形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导向和“神经网络”。 而且,教会网络通过对民众的教导,压制人们的冲动,培养人们的忍耐力和持久力,增长人们的知识,让人们在心灵上强大起来,支持人民的社会竞争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说,欧美大量的“豪华”教堂投资时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促使整个社会更加简朴,社会发展具有持续耐久了的一个有效方式。
除了教堂外,教会与世俗结合成为大学,则成为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显性的因素。 而大学则同样通过聚集民众的资金,在社会局部进行大量花费,换取整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的提升,我们紧接着进行分析。
(未完待续)
谁在消费我们的钱? 说起生活费用,人们首先需要明确“谁在消费”。 每个人手里拿到的钱,并不是自己的所有应得收入,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人拿走了,这本来可以作为人们的生活费用;每个人花钱卖东西的时候,东西的价格经常也不是东西本身的价格,其中一部分也已经被人拿走了,这本来也可以作为人们的生活费用。 那么,人们首先需要思考清楚,谁拿走了这些钱? 而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最大的“财主”。人们的财富的相当一部分都要经过“大财主”的手,也就导致财富向这个“大财主”集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财主”是谁,从人们应得的生活费用中拿走多少,怎么把这些费用花出去,就成为社会消费的大头。 这个“大财主”消费的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潜力。
在中世纪,欧洲经济主要还是封建庄园制(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时候,人们的生活相当贫困。 而从十一世纪开始,基督教会逐渐取得对整个社会的主导权。 个封建主将自己的收入十分之一捐给教会,就是“十一捐”。 另外,教会有大量的不动产,也在持续产生收入。 也就是说,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大财主”,掌控着社会上重要的财富来源。 然后,教会将大量的经济资源都去盖了教堂,造成教堂建设“热”,而且一热就是好几个世纪。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欧洲民众更贫困。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时民众不用捐款盖教堂,而且大家都用来盖自己的房子,或者做其它的事情,那么当时欧洲会更富裕,经济也更发展。 如果说盖教堂是一种房地产“泡沫”的话,那么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一了。 因为,耗费巨资盖教堂,从经济角度来说根本没有相应的回报。 但是,似乎没有人把建设教堂当做“泡沫”。 在二战后期,德国科隆的天主教会通过罗马教廷,要求盟军对德轰炸的时候,绕开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因此幸免,不过仍有损坏。 而科隆市作为盟军轰炸的重要目标,大多数教堂被损毁。 二战之后,科隆市立刻开始全面修复被炸的教堂。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欧洲,北美作为一个通过艰苦奋斗、勤俭冒险而成长起来的经济体,耗资巨大的教堂也比比皆是。
教堂是做什么的? 教化民众。 那么,教堂里是如何教化民众的? 比如,从消费角度,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是:“民以食为天”;而在《圣经》里,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有饭吃是第一位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只要别人让自己有饭吃,或者给自己一口饭吃,那么怎么都行。 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有奶便是娘”,毫无道德是非观念。 那么,吃上饭之后怎么办,就要想着吃饱、吃好! 然后,“饱暖思淫欲”,人们的欲望就开始膨胀。 看到别人住大房子,自己也要住大房子,盖房子就需要木头,那么人们为了吃饭,吃好饭,就大量砍伐木材。 因此,黄土高原的茂密森林反而在各个朝代的“盛世”的时候遭到更加凶狠的砍伐。 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大家为了吃饭,可以给人做奴隶或者做太监,因为吃饭是第一位的;当然,如果吃上饭了,顺着吃饭的思路下去,实现自己更多更大的贪欲。 说白了,“民以食为天”的本质,就是训导人们朝着低等动物的本能性低级反应的方向发展。 这种特性表现为贪婪、懦弱、短视的自私,为了利益可以毫无原则牺牲他人。 在先秦的时候,普通民众还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还知道“舍生取义”,还有人性的精神。 到后来,“独尊儒术”之后,通过“民以食为天”的驯化,民众只不过成为毫无自主意识和竞争精神的圈养动物,只知道为了眼前的“食物”而奔忙,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奔忙;只看到眼前的食物,不看到自己正在成为别人的食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自己的同伴。
多说一句,虚幻经常是人们制造出来,用来让他人上套,然后自己获利的。 那么,如何通过制造虚幻让人们“入套”呢? 制造虚幻的关键并不是把虚幻做得更真实,而是把虚幻做得“更诱人”,引发人们的动物性的欲望,也就是眼界更狭窄,目光更短浅。 比如说,“一本万利”、“三天成为百万富翁”,“闯王来了不纳粮”,“打土豪,分田地”等标题。 这种标题虽然非常荒谬,但是对于以物质为导向的人很有效。 而中国文化中,“民以食为天”恰好就是以物质为导向,让人们追求像低等动物一样只看到“食物(利益)”,只看到眼前,因此中国人总是在自我创造虚幻,或者“钻入”别人创造的虚幻的“套子”。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都是让人们变得眼界狭窄、短视的方式;在高考“指挥棒”下运转的中小学是同样的道理。 这样的“教育”的结果就是关注眼前,只关注眼前。 2009年,房价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关注点,无数人在为房子发愁,为房价而“揪心”。 但是,人们却看不到自然环境正在崩溃,通货膨胀正在加速,自己正在面临没有饭吃的局面。 这就像庄子说的,在屋檐下筑巢的小鸟都在叽叽喳喳,却没有看到灶台已经起火,正在烧着整个房子,自己也将成为杯具。 在历史上,中国人就在视野狭窄和短视的过程中,一次次形成虚幻的高潮,然后一次次遭遇巨大的灾难,形成毁灭性的轮回。
那么,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能够避免这样的毁灭性轮回? 那就需要明确教堂的作用。 再从消费的角度来谈,耶稣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读《圣经》的上下文就会明白,“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就是指的真理。 而且,耶稣还说:“真理使你自由”。 真理可以看作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滋养,让人们的心灵有归宿,或者说真理是“心灵的家园”。 那么,耶稣告诉人们,物质的食物固然重要,但是精神食粮最重要,或者说“精神食粮”是一切,也就是真理就是一切。 这样的教化是通过教会成年累月的聚会讲道,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持续灌输而形成的。 而且,每一代人成长起来的时候,都需要重新进行灌输。 打个比方,这种精神的灌输就像培育杂交水稻,需要一代一代的持续培育才能育出良种。 而且如果不对良种进行继续培育,三代之内就要退化到很差的状态。 教会就是人们寻找“心灵家园”的场所,通过教会强大的教化能力,人们逐渐形成由内而外的强大意志能力。 那么,在欧洲受到蒙古和阿拉伯人入侵、遭遇各种灾祸、生活贫困的过程中,这样持续地强调真理,让普通民众开始形成了坚忍的文化特征。 更主要的是,人们即使在生活最艰苦的时候,也在向教会缴纳“十一捐”盖教堂。 像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这样,大量的钱花出去,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儿子也看不到,得等到自己的子孙才能够看到,甚至是数十代之后的子孙才最终看到结果。 通过从这种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坚忍和盼望,让西方的民众逐渐形成以真理为导向、而不是以物质为导向的价值观。
在教会成为“大财主”,掌控社会的巨大财富的背景下,教士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者,并逐渐形成今天西方的知识分子阶层。 这个教士阶层决定着欧洲各地大教堂的建设,并且通过这些大教堂对整个欧洲施加影响。 当时,在欧洲仍然处于“羊皮卷”时代,读书是一项极为奢侈的行为,因为一本书需要很多羊皮来记录。 而随着教会的兴起,教会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也就意味着巨大的羊皮卷储藏量,让教士们可以学到大量的知识,并且给广大的民众讲道。 随着教会的势力扩张,社会中最聪明的人进入教会成为教士,学习基督教神学和古希腊文化,并且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其中就包括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这些教士,颠覆了罗马教廷沿袭的、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开启了欧洲的航海冒险时代,引发了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 由于罗马教廷发售“赎罪券”,德国的马丁路德教士开始了反对罗马教廷的行动,引发了欧洲轰轰烈烈的新教改革,加上当时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圣经》被大量刊印,发到普遍民众手中,成了“全民教育”的开端。 加尔文因在法国传播路德的新教,被迫流亡日内瓦。 在日内瓦建立加尔文教派,支持神权主导的日内瓦共/和国,并且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和高利贷,崇尚节俭、主张克制欲望,鼓励积累资金。 后来,加尔文教派主要传入北欧、英国、美国,并被总结为“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历史是少数人开创的,但是大多数人实现的。 教士阶层的逐渐扩大和演化,而且灌输给广大的民众,重要的并不是“什么是对我有利的”,而是“什么是对的”。 这就让人们能够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看问题。 虚幻和骗局的形成,依赖于贪婪与短视的民众共同参与。人们相信虚幻,并不是虚幻本身的错误,而是人们自己的思维出了问题。 而教会通过推广知识,普及文化知识,让民众的知道什么是“真知”,什么是虚幻。 尤其是基督教新教主张的“因信得救”,也就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平民的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 在美国,很多教会已经主要是平民组织,没有欧洲天主教的雄厚经济实力。 但是,当地民众仍然聚集大量金钱,建造教堂,为“心灵家园”提供场所。 而北美殖民地和早期美国在教堂的影响下,具有极高的识字率,成为美国后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欧洲的文化通过一千多年“夯实基础”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厚积薄发。到今天,新教主导的西欧、北欧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地区。
顺便说说美国,在新教信仰、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治哲学、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经济学等等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建立宪政共和的国家。 在乔治 华盛顿是否做国王的问题上,华盛顿出于对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盼望,而军队出于获得被欠军饷的眼前利益,当华盛顿用道义劝说军队,用个人为祖国鞠躬尽瘁的情况感动大家,让大家的情绪平静下来。 而在制定法律系统的过程中,华盛顿建议大家在共同的目标下,尽可能在细节上相互容忍、相互退让,为美国稳定的体制提供了文化支持。 自此以后,除了南北战争这唯一一次内战,而且林肯趁机解放黑人奴隶之外,美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内部社会动荡。 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候,民众们立刻凝聚起来支持总统,共同度过难关。 而在美国制度和文化背后,仍然是超越个人眼前利益的信仰在支持着人们。 当美国遭遇打击的时候,有的人在强调“美国价值观”,对此一位著名的牧师回应说:“在美国没有所谓的美国价值观,只有上帝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美国虽然已经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但是仍然保持着相对简朴的生活状态,奢侈行为仍然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当美国汽车遭到日本竞争的时候,美国汽车生产商号召“美国人买美国车”,但是极为爱国的美国人却不屑一顾。 更有甚者,有的美国人焚烧美国国旗,最后经过大家的争论,被判无罪释放。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超越“爱国主义”的爱国主义。 所以在美国,像“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些无能者的遮羞布,根本没有市场。
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企业具有非常类似的地方。 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的“发展瓶颈”。 这个时候,如果企业领导能够果敢决策,投入巨资打破这个“瓶颈”,那么企业发展就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每个社会,都有一个关键的“发展瓶颈”。 沃尔玛能够成为连锁百货业的跨国公司,世界最大的企业之一。 稍微了解沃尔玛的人都知道,沃尔玛是个极为节省的公司。 创始人山姆 沃尔顿的吝啬也非常知名,虽然曾经当过世界首富,但是出差坐经济舱,住旅馆跟别人挤在一个屋子里,穿着十几美元的衬衫、裤子等廉价衣服,纸用了一面还要把另外一面用完,还专门告诉一位新员工,企业的收入就是这样省出来的。 同时,沃尔玛耗费巨资在信息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上。 1970年代,沃尔玛就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MIS)。1983年,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沃尔玛自己的卫星。 另外,沃尔玛1983年采用了POS机,1985年建立了EDI开始无纸化作业, 1986年建立了QR(快速反应机制),1990年代采用全球领先的卫星定位系统(GPS)。 这个以卫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就像整个沃尔玛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指导沃尔玛的大规模物流配送网络的运作,优化管理整个物流体系,组织协调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采购、配送和销售网络。 这种大规模投资让其的物流系统至少比竞争对手领先10年,形成了稳固的竞争优势。 欧美的教会系统对于欧美社会来说,就像物流系统对于沃尔玛的作用。 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欧洲教会通过“十一捐”将民众手中生活费用的十分之一聚集起来,然后教士阶层(知识分子阶层)控制巨大的财富,对教堂进行的巨大花费,形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导向和“神经网络”。 而且,教会网络通过对民众的教导,压制人们的冲动,培养人们的忍耐力和持久力,增长人们的知识,让人们在心灵上强大起来,支持人民的社会竞争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说,欧美大量的“豪华”教堂投资时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促使整个社会更加简朴,社会发展具有持续耐久了的一个有效方式。
除了教堂外,教会与世俗结合成为大学,则成为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显性的因素。 而大学则同样通过聚集民众的资金,在社会局部进行大量花费,换取整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的提升,我们紧接着进行分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