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 中国文化浅思 -- 文化成果论(续)
当西方文明朝着“宪政民/主+教育+自/由”的时候,朱元璋从流寇起家,让中国进入空前倒退的状态。 元人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里说,“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朱元璋)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 这段记录说明反映了朱元璋军队的一个真实状况,就是吃人。蒙古人通过杀戮征服汉族之后,其残暴的统治维持了不到一百年。 在宋末元初时,损毁的人口并没有时间及时恢复。 很快就到了元朝末年,在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朱元璋靠这个机会逐渐控制局势,最后打败元军,建立明朝。 但是,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从元末到明朝初年的反复战乱,形成了秦之后中国人口的第11次大减损。
当冉闵发出“杀胡令”的时候,当时北方只剩下四五百万汉人,而这些少数汉人将数百万胡人赶出北方,让汉族得以延续; 但是,明朝灭亡后,仅仅10万人的后金军队就能征服数千万人口的中国,这是为什么?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历史的概念问题 – 农民起义。 在人们读的历史中,把唐朝末年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钟相杨幺,元末的红巾军(朱元璋部),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清朝的白莲教、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等统称为“农民起义”。 过去几十年,人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被告知这些事件是“农民起义”,但是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农民起义”这个概念的主语是农民,宾语是义。 只有农民为领导与骨干的行动,才构成“农民起义”的前提;而“义”则意味着正义,反抗野蛮与暴行。 那么根据这个定义,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只有宋朝的钟相杨幺是真正的农民起义,而其它的都应该被称为流寇。 钟相、杨幺起兵以农民为骨干,采取源自农民、基于农民、保护农民的方式,通过建立地方武装而进行自我保护。 尤其是钟相杨幺,通过把本地农民组织起来,抗击金兵的骚扰劫掠,获得了广大农民自动的加入与支持,所以得到迅速发展。 另外,红巾军的刘福通则通过聚集大量的民众,以当地的民众为基础,大举进行北伐,意图推翻蒙古人的统治,也属于正义之军,叫做起义。 但是,黄巢、朱元璋、李自成和张献忠、洪秀全等人,本身哦都不是农民,而是无业游民,或者叫做流氓无产者。 他们也无家无业,有的居无定所,所以到处游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流氓无产者。 他们可以在不同地方犯案,就成为流窜犯。 如果这样的人成聚在一起,共同流窜作案,就成为流寇。 朱元璋就是典型的流氓无产者。
农民起义本身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当地的民众通过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建立武装而自我保护。 因为,大家都是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相互之间住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有了感情。 就像有很多老人,出国之后即使条件很好,经常也觉得住不惯,这就是因为在家乡的时候,邻居同事相处的时间久了,大家通过交流沟通,经常之间还相互帮助,所以形成了比较好的关系。 那么,如果真是农民起义,大家推举一个人做首领,带领大家共同抵御外敌。 这时候,这个首领的人品再坏,都不可能做出很过头的事情来。 因为,这个首领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和妻子孩子也都在这个地方住,总不能让别人对自己的家里人指指点点。 用句话说,就是“兔子不吃窝不草”,所以农民如果选举出自己的领导人之后,这些领导人会积极地行动,为农民们争取利益。 所以,钟相杨幺的农民起义,本身并没有造成屠杀和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让当地的民众也更有安全感。 因为,人们自己组织起来保护自己,抵御金兵的杀戮劫掠,比盼望朝廷的官兵要安全的多,而朝廷的官兵也经常会像金兵一样杀戮劫掠。 在五胡乱华之后,北方的豪强地主建立起地方武装,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仅为冉闵的“杀胡令”奠定了社会组织基础,也成为后来关陇军事集团的起源,支持了后来的隋唐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宋高宗赵构出于一己之私,北美的社区组织建立的过程也是这个道理,在每个比较大的社区都有教堂,通过宗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促进邻里之间关系的融洽相处,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助;而且,除了宗教因素之外,还有社区、非营利组织等等各种方式,将邻里之间的关系连接成非常牢固的合作互助关系。 那么,这种资助式的社区关系就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组织,保护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与之相对比,流寇的特点是心狠手辣,毫无道德底线。 因为流寇是到处流窜,没有邻里关系可言,所以流寇可以毫不留情对当地人们下手。 因为,这些流寇在作案之后,可以随时一走了之,不用去管被害人和被害人亲属朋友的感情,也就不用负担心理或者道德上的责任。 另外,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没有真正的信仰,所以可以打破一切道德底线,为了自身的生存可以做出所有丧尽天良的行为,最后自己也被剿灭。 比如说,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胡人内部很团结,他们屠杀人、奴役人和吃人,都是针对外族,不针对本族人,这就是野蛮民族的行为底线,保障了本族人的自然生存与延续。 但是,不论黄巢还是朱元璋,他们带领的匪寇都在吃本族人,比最野蛮的食人族还不如。 而中国后期的社会动荡与人口大减损,都是流寇毫无底线的行为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第12次人口大减损,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流寇作乱,到满清入关屠杀汉人,再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大约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第13次人口大减损,是清代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5),根据清朝时的户籍统计,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白莲教反抗满清统治,本身是正义的行为,但是由于吸引了大量流民加入,整个起义过程缺乏系统的组织与规划,结果从开始的筑寨防御,后来便成了流动作战,造成途中地区受到战争灾祸,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 清廷利用流寇的这个特点,以“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为原则,通过筑寨堡﹑并村落,令百姓移居其中,将民间粮秣给养充实其内,又训练丁壮,进行防守。 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寇无法得到粮草与兵源的补充,力量日渐枯竭,最终被剿灭。 第14次人口大减损则是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4000万人死于战争中。 到1911年全国恢复到3.4亿人。
当人们评论鲁迅写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首先会定义阿Q是当时的一个愚昧的农民典型。 实际上,这个定义是错误的。 阿Q实际上是典型的流民,一个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之后,因为无人长期雇佣自己,结果衣食无着,居无定所。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自己的姓名,没有家庭,没有住所,没有土地或者其它生产资料,所以只能住在“土谷祠”里(也就是流浪)。 阿Q有着当地农民的相关特点与技能,比如说“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那么,阿Q从本质上说是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这样的的人难以立足。因为他没有地,而有地的人们决定雇佣还是不雇佣他,也就决定了他的收入。而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即使有地的人们,也已经没有心思种田,所以会大量减少雇工,这就让阿Q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那么,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自然就变得社会地位低下,很容易受到他人的侮辱和伤害,不论物质还是心理,都处于非常悲惨的境地。 当然,他也有自尊,但是别人并不在乎他的自尊,所以他只能把这种自尊保留在自己的脑子里。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受过教育,属于典型的愚/民的产物,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社会。 而他有限知识大都来自于平时看的戏,而这些戏也让他充满了自我幻想,就成了“精神胜利法”。 那么,在阿Q的精神里,充满着“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咔嚓”人头落地这种破坏意识。 当他听说“革/命”的时候,立刻觉得自己不一样,但是到了赵太爷家,能够想出来的就是“锵锵锵”这种戏剧声音,而且在梦里也充满了戏剧式的革命。 另外,他的特点就是欺软怕硬,碰到势力大的人受欺负,还不敢言语,而当他饿的时候,去尼姑庵偷萝卜,“革/命”的时候,他又去尼姑庵抢东西,欺负毫无抵抗能力的尼姑。 赵太爷家被抢后,阿Q被冤枉的时候,民众并不关心阿Q是否被冤枉。 而《阿Q正传》的结尾则说:“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这就是一个愚昧的流民和一个“戏班子文化”社会的反映。
那么,当一个流民“觉醒”的时候,社会将怎么样? 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就是一个类似于阿Q的流民,居无定所,没有谋生的手段,不被人重视,随时可能因为各种情况而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但是,朱元璋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真正追求自己的目标,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朱元璋得到发展的时期,是广大汉族民众反对蒙古人野蛮统治的时期。 在反抗元朝的斗争中,朱元璋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他在北伐讨元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而且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 这些口号让他看上去像是义军,以民族大义为重。 实际上,进行北伐的主要是刘福通带领的红巾军,兵分四路讨伐元朝,差点结束元朝的统/治。 但是,由于战略上的问题,四路兵被蒙古人各个击破,最后北伐没有成功。 但是,蒙古人的威胁重新到来,随时可能南下重新入侵统治汉人。 这时候,朱元璋在做什么呢? 虽然他发表了讨元檄文,赢得了名声,但这只是个“花架子”。 朱元璋的目的是自己发出号召,然后想方设法让别人去当“炮灰”。 而他自己则利用刘福通与金对抗的形势,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充实自己的实力,既有讨元之名,又趁别人讨元的时候,让别人的力量削弱。 然后,他通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式躲过元朝的注意力增强自己的力量,逐渐形成力量的“强弱转换”。 朱元璋实力开始壮大之后,并没有准备和其它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讨元。 他的做法是,开始征讨其它的汉族武装力量,而且征讨时用的口吻完全是元朝的态度,似乎在替元朝征讨这些武装。在他在对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力量进行讨伐的过程中,相互大开杀戒,不仅军队死伤惨重,更祸害当地的百姓。 幸亏当时蒙古人内部也发生内讧,也在进行着征伐。 否则,以蒙古人的实力,在朱元璋和其他汉人进行内部殊死搏斗的时候,完全可以顺势南下,坐收渔利,再次征服和奴役汉人。只不过,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的运气好。 当朱元璋杀光了他的对手之后,蒙古内部也因为分裂和相互攻伐而变得不堪一击,最后让朱元璋捡了个便宜,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而朱元璋的成功,并且建立了明朝,意味着“戏班子”文化进一步深入,标志着中国文化倒退进入新的的阶段。 我们想像一下朱元璋的情况,他作为流氓无产者出身,自身缺乏适当的教育,因此并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他成功地成为皇帝,一方面是因为善于投机钻营,而且心狠手黑;另一方面听取了的能人的意见。 那么,战争属于破坏性的行动,谁最狠最黑,最没有道德底线,才最可能在当时的乱局中胜出。 朱元璋出生微贱,在生计艰难之际为郭子兴收留、重用,完全借郭子兴而兴,得势后他却忘恩负义。朱元彰的好友杀了都元帅,朱元彰又杀了好友,当上都元帅。他杀来杀去,先征服了中国人,才转向驱赶已经势微的蒙古人。 夺得天下后,朱元璋翻脸不认人,“火烧独角楼”,大杀功臣、朝臣, 就这样,朱元璋胜出了,当了皇帝。 因此,朱元璋就需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统治中国,而不是朝着中国富强的方向治理中国。 这就是朱元璋与乔治 华盛顿等美国先贤们的根本差异。 问题在于,建设和治理一个国家,就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进行系统的思考与规划。 而这种思考是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来完成的,而朱元璋缺乏这样的能力。 但是,朱元璋作为一个流氓无产者,好不容易获得了中国这个巨大无比的利益,不可能把这个权力交出去。所以,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能够享受自己打下的“江山”。 那么,朱元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开始了一系列巩固自己权力的措施。
当西方文明朝着“宪政民/主+教育+自/由”的时候,朱元璋从流寇起家,让中国进入空前倒退的状态。 元人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里说,“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朱元璋)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 这段记录说明反映了朱元璋军队的一个真实状况,就是吃人。蒙古人通过杀戮征服汉族之后,其残暴的统治维持了不到一百年。 在宋末元初时,损毁的人口并没有时间及时恢复。 很快就到了元朝末年,在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朱元璋靠这个机会逐渐控制局势,最后打败元军,建立明朝。 但是,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从元末到明朝初年的反复战乱,形成了秦之后中国人口的第11次大减损。
当冉闵发出“杀胡令”的时候,当时北方只剩下四五百万汉人,而这些少数汉人将数百万胡人赶出北方,让汉族得以延续; 但是,明朝灭亡后,仅仅10万人的后金军队就能征服数千万人口的中国,这是为什么?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历史的概念问题 – 农民起义。 在人们读的历史中,把唐朝末年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钟相杨幺,元末的红巾军(朱元璋部),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清朝的白莲教、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等统称为“农民起义”。 过去几十年,人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被告知这些事件是“农民起义”,但是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农民起义”这个概念的主语是农民,宾语是义。 只有农民为领导与骨干的行动,才构成“农民起义”的前提;而“义”则意味着正义,反抗野蛮与暴行。 那么根据这个定义,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只有宋朝的钟相杨幺是真正的农民起义,而其它的都应该被称为流寇。 钟相、杨幺起兵以农民为骨干,采取源自农民、基于农民、保护农民的方式,通过建立地方武装而进行自我保护。 尤其是钟相杨幺,通过把本地农民组织起来,抗击金兵的骚扰劫掠,获得了广大农民自动的加入与支持,所以得到迅速发展。 另外,红巾军的刘福通则通过聚集大量的民众,以当地的民众为基础,大举进行北伐,意图推翻蒙古人的统治,也属于正义之军,叫做起义。 但是,黄巢、朱元璋、李自成和张献忠、洪秀全等人,本身哦都不是农民,而是无业游民,或者叫做流氓无产者。 他们也无家无业,有的居无定所,所以到处游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流氓无产者。 他们可以在不同地方犯案,就成为流窜犯。 如果这样的人成聚在一起,共同流窜作案,就成为流寇。 朱元璋就是典型的流氓无产者。
农民起义本身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当地的民众通过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建立武装而自我保护。 因为,大家都是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相互之间住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有了感情。 就像有很多老人,出国之后即使条件很好,经常也觉得住不惯,这就是因为在家乡的时候,邻居同事相处的时间久了,大家通过交流沟通,经常之间还相互帮助,所以形成了比较好的关系。 那么,如果真是农民起义,大家推举一个人做首领,带领大家共同抵御外敌。 这时候,这个首领的人品再坏,都不可能做出很过头的事情来。 因为,这个首领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和妻子孩子也都在这个地方住,总不能让别人对自己的家里人指指点点。 用句话说,就是“兔子不吃窝不草”,所以农民如果选举出自己的领导人之后,这些领导人会积极地行动,为农民们争取利益。 所以,钟相杨幺的农民起义,本身并没有造成屠杀和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让当地的民众也更有安全感。 因为,人们自己组织起来保护自己,抵御金兵的杀戮劫掠,比盼望朝廷的官兵要安全的多,而朝廷的官兵也经常会像金兵一样杀戮劫掠。 在五胡乱华之后,北方的豪强地主建立起地方武装,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仅为冉闵的“杀胡令”奠定了社会组织基础,也成为后来关陇军事集团的起源,支持了后来的隋唐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但是,宋高宗赵构出于一己之私,北美的社区组织建立的过程也是这个道理,在每个比较大的社区都有教堂,通过宗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促进邻里之间关系的融洽相处,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助;而且,除了宗教因素之外,还有社区、非营利组织等等各种方式,将邻里之间的关系连接成非常牢固的合作互助关系。 那么,这种资助式的社区关系就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组织,保护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与之相对比,流寇的特点是心狠手辣,毫无道德底线。 因为流寇是到处流窜,没有邻里关系可言,所以流寇可以毫不留情对当地人们下手。 因为,这些流寇在作案之后,可以随时一走了之,不用去管被害人和被害人亲属朋友的感情,也就不用负担心理或者道德上的责任。 另外,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没有真正的信仰,所以可以打破一切道德底线,为了自身的生存可以做出所有丧尽天良的行为,最后自己也被剿灭。 比如说,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胡人内部很团结,他们屠杀人、奴役人和吃人,都是针对外族,不针对本族人,这就是野蛮民族的行为底线,保障了本族人的自然生存与延续。 但是,不论黄巢还是朱元璋,他们带领的匪寇都在吃本族人,比最野蛮的食人族还不如。 而中国后期的社会动荡与人口大减损,都是流寇毫无底线的行为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第12次人口大减损,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流寇作乱,到满清入关屠杀汉人,再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大约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第13次人口大减损,是清代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5),根据清朝时的户籍统计,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白莲教反抗满清统治,本身是正义的行为,但是由于吸引了大量流民加入,整个起义过程缺乏系统的组织与规划,结果从开始的筑寨防御,后来便成了流动作战,造成途中地区受到战争灾祸,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 清廷利用流寇的这个特点,以“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为原则,通过筑寨堡﹑并村落,令百姓移居其中,将民间粮秣给养充实其内,又训练丁壮,进行防守。 在这样的情况下,流寇无法得到粮草与兵源的补充,力量日渐枯竭,最终被剿灭。 第14次人口大减损则是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4.3亿,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只有2.3亿人。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4000万人死于战争中。 到1911年全国恢复到3.4亿人。
当人们评论鲁迅写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首先会定义阿Q是当时的一个愚昧的农民典型。 实际上,这个定义是错误的。 阿Q实际上是典型的流民,一个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之后,因为无人长期雇佣自己,结果衣食无着,居无定所。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自己的姓名,没有家庭,没有住所,没有土地或者其它生产资料,所以只能住在“土谷祠”里(也就是流浪)。 阿Q有着当地农民的相关特点与技能,比如说“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那么,阿Q从本质上说是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这样的的人难以立足。因为他没有地,而有地的人们决定雇佣还是不雇佣他,也就决定了他的收入。而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即使有地的人们,也已经没有心思种田,所以会大量减少雇工,这就让阿Q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那么,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自然就变得社会地位低下,很容易受到他人的侮辱和伤害,不论物质还是心理,都处于非常悲惨的境地。 当然,他也有自尊,但是别人并不在乎他的自尊,所以他只能把这种自尊保留在自己的脑子里。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受过教育,属于典型的愚/民的产物,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社会。 而他有限知识大都来自于平时看的戏,而这些戏也让他充满了自我幻想,就成了“精神胜利法”。 那么,在阿Q的精神里,充满着“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咔嚓”人头落地这种破坏意识。 当他听说“革/命”的时候,立刻觉得自己不一样,但是到了赵太爷家,能够想出来的就是“锵锵锵”这种戏剧声音,而且在梦里也充满了戏剧式的革命。 另外,他的特点就是欺软怕硬,碰到势力大的人受欺负,还不敢言语,而当他饿的时候,去尼姑庵偷萝卜,“革/命”的时候,他又去尼姑庵抢东西,欺负毫无抵抗能力的尼姑。 赵太爷家被抢后,阿Q被冤枉的时候,民众并不关心阿Q是否被冤枉。 而《阿Q正传》的结尾则说:“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这就是一个愚昧的流民和一个“戏班子文化”社会的反映。
那么,当一个流民“觉醒”的时候,社会将怎么样? 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就是一个类似于阿Q的流民,居无定所,没有谋生的手段,不被人重视,随时可能因为各种情况而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但是,朱元璋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真正追求自己的目标,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朱元璋得到发展的时期,是广大汉族民众反对蒙古人野蛮统治的时期。 在反抗元朝的斗争中,朱元璋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他在北伐讨元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而且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 这些口号让他看上去像是义军,以民族大义为重。 实际上,进行北伐的主要是刘福通带领的红巾军,兵分四路讨伐元朝,差点结束元朝的统/治。 但是,由于战略上的问题,四路兵被蒙古人各个击破,最后北伐没有成功。 但是,蒙古人的威胁重新到来,随时可能南下重新入侵统治汉人。 这时候,朱元璋在做什么呢? 虽然他发表了讨元檄文,赢得了名声,但这只是个“花架子”。 朱元璋的目的是自己发出号召,然后想方设法让别人去当“炮灰”。 而他自己则利用刘福通与金对抗的形势,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充实自己的实力,既有讨元之名,又趁别人讨元的时候,让别人的力量削弱。 然后,他通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式躲过元朝的注意力增强自己的力量,逐渐形成力量的“强弱转换”。 朱元璋实力开始壮大之后,并没有准备和其它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讨元。 他的做法是,开始征讨其它的汉族武装力量,而且征讨时用的口吻完全是元朝的态度,似乎在替元朝征讨这些武装。在他在对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力量进行讨伐的过程中,相互大开杀戒,不仅军队死伤惨重,更祸害当地的百姓。 幸亏当时蒙古人内部也发生内讧,也在进行着征伐。 否则,以蒙古人的实力,在朱元璋和其他汉人进行内部殊死搏斗的时候,完全可以顺势南下,坐收渔利,再次征服和奴役汉人。只不过,朱元璋在这个时候的运气好。 当朱元璋杀光了他的对手之后,蒙古内部也因为分裂和相互攻伐而变得不堪一击,最后让朱元璋捡了个便宜,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而朱元璋的成功,并且建立了明朝,意味着“戏班子”文化进一步深入,标志着中国文化倒退进入新的的阶段。 我们想像一下朱元璋的情况,他作为流氓无产者出身,自身缺乏适当的教育,因此并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他成功地成为皇帝,一方面是因为善于投机钻营,而且心狠手黑;另一方面听取了的能人的意见。 那么,战争属于破坏性的行动,谁最狠最黑,最没有道德底线,才最可能在当时的乱局中胜出。 朱元璋出生微贱,在生计艰难之际为郭子兴收留、重用,完全借郭子兴而兴,得势后他却忘恩负义。朱元彰的好友杀了都元帅,朱元彰又杀了好友,当上都元帅。他杀来杀去,先征服了中国人,才转向驱赶已经势微的蒙古人。 夺得天下后,朱元璋翻脸不认人,“火烧独角楼”,大杀功臣、朝臣, 就这样,朱元璋胜出了,当了皇帝。 因此,朱元璋就需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统治中国,而不是朝着中国富强的方向治理中国。 这就是朱元璋与乔治 华盛顿等美国先贤们的根本差异。 问题在于,建设和治理一个国家,就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进行系统的思考与规划。 而这种思考是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来完成的,而朱元璋缺乏这样的能力。 但是,朱元璋作为一个流氓无产者,好不容易获得了中国这个巨大无比的利益,不可能把这个权力交出去。所以,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能够享受自己打下的“江山”。 那么,朱元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开始了一系列巩固自己权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