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从1980年代末,大卫斯特恩执掌NBA之后,NBA主要培养出两个代表人物,迈克尔 乔丹和科比 布莱恩特。以迈克尔 乔丹为主要商标,NBA在1990年代将自己推向整个世界;以科比 布莱恩特为主要商标,NBA在2000年代开始容纳整个世界。这两个人作为得分后卫,都有极其出色的表现,体现出NBA篮球的最高水准。 而他两个人经过激烈的篮球对抗竞争,在自己的时代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展示出自己作为篮球偶像的强大实力。 而他们强大实力的背后,是极其刻苦敬业的精神。 那么,通过树立这两个榜样,NBA不仅树立起最高的篮球技术标准,还树立起敬业精神的标准,顽强对抗的标准。 NBA通过最高标准的建立,对篮球观众(尤其是球迷和爱打篮球的人)进行教育和指导,增强NBA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引导能力。 而在乔丹时代,新闻媒体还相对保守含蓄,而且乔丹也非常善于应对媒体,因此对于乔丹的负面新闻报道少,主要集中在正面新闻上。而到了科比时代,科比的表现更加本色,年轻一代大量球星的崛起,加上新闻媒体对球员的要求尺度更加严格,因此科比时不常爆出负面新闻。 而这些负面新闻则迫使科比更加检点,同时更加专注于篮球,希望通过篮球场上的凶猛表现,抵消负面新闻带来的负面商业价值。 另外,科比在前有乔丹的历史先例,后有大量新秀追赶的情况下,更是积极争取冠军来证明自己。 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乔丹创造了历史,给科比树立的标杆;科比必须要努力超越乔丹的历史,并且为后来者树立新的标杆。 而NBA就在这样的竞争思想的推动下,持续着进化过程。我在看NBA的时候,看着各个球员精壮的身体、敏捷的身手和激烈的对抗,再看看我自己半年多来因为锻炼少、吃得多而迅速积攒的厚厚脂肪,心理上觉得“形势逼人”。 健身减肥是个艰苦的过程,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大量的健身房时间;但是,如果让自己胖起来,只需要舒舒服服,大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即可。 同理,科比也必须持续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与“时间引力”相抗衡,减缓自己衰老的速度。 而看他们的竞赛,也刺激我要恢复锻炼,重新开始减肥,减缓自己的衰老速度。
  
  当然,如果回到中国的文化氛围中,情况就明显不一样了。 中国不搞NBA“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的这一套。 比如说,中国乒乓球队的球员水平怎么样,大家都不知道;甚至球员到底是谁,大家也都不知道。 然后,球员之间比赛的成绩不按照强者胜出的方式,只需要上级内定就行,上级说让球就得让球。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如果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我去打球都能够通过被让球,然后成为乒乓球冠军,然后获得大家的崇拜。 那么,我就不用担心是不是需要练到水平最高的问题了,只需要让那些真正的冠军出不来,民众就会认为我的水平最高了。 当然,这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有的乒乓球高手“离家出走”,反过头了在国际比赛中不受内定规则的约束,那我就露馅了。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两个方法可以:1、鄙视这些出走的乒乓球高手们,因为他们明显是做了“汉/奸”,回过头来帮助外国人打中国人;2、封锁消息,碰到外国人厉害,中国人不行的项目,就不让其消息传播,只播那些胜利的消息。 比如说,足球、篮球、橄榄球算是世界体育中的三大球类运动。 这三大球对身体素质、对抗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要求极高,最能够综合反映出人类的竞争状态和竞争能力,因此也就具有最高的商业价值。 其中,仅仅世界杯就拥有不亚于奥运会的商业价值。 当然,在这三大球中,中国文化氛围只能让球越打越烂,比如说中国男足。 但是,我们不怕,我们曾经把这些赛事消息全面cancel,让人们不知道这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然后,我们就集中报道乒乓球,让外国人毫无兴趣的乒乓球作为国球,然后大家都来参与;我们报道女排,整个社会的民众为了这些姑娘们为自豪;我们发展体操,同样是上级说了算的项目。 然后,从她们身上反映出我们的强大,我们站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胜利了,然后大家都很happy。
  
  同样道理,既然在当时,人们连体育运动项目都看不到的时候,更不会注意早已经死了1400多年的某某皇帝了。 历史上皇帝多了,都记住的话那还不把人累死? 更重要的是,虽然皇帝都是“英明神武”的,但是总是本届皇帝是最英明神武的。 那么,为什么本届皇帝是最英明神武的呢? 因为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只知道本届皇帝。 或者说,让人们只被允许知道本届皇帝,其他的皇帝的情况一概不知,所以必然认为本届皇帝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最好的。 比如说,皇帝没有打过仗不要紧,只要说皇帝英明神武,那么皇帝就是杰出的军事家。 因为那些真正打仗的人都说,皇帝英明神武地指导了打仗。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坚到底做了什么,也就没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了。 因为,如果让大家知道了冉闵、杨坚这些人,同时让大家了解了石敬瑭这样的皇帝,让大家“货比货”一下,那么大家的思想就开始乱了。 因为,如果大家知道了这些人,就会觉得冉闵和杨坚是榜样,而本届皇帝非常像石敬瑭,把北部的匈奴当作自己的父亲。 如果这样的话,大家可能就会开始“不明白真相”,然后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现在的皇帝不再英明神武了。 而从出发点的角度来说,皇帝必定是英明神武的,所以这种混乱的思想不能够让其出现。 那么,除了让大多数的人们不知道以前的皇帝是怎么干的,还需要对付少数已经知道了这些事情的人,对付已经有了“错误思想”的人。 那么怎么对付这些人,就是各种方式让这些人闭嘴,比如说“引蛇出洞”。 经过这些方式,知道这些事情的人或者被消灭,或者不再开口,人们终于觉得本届皇帝是最好的,世界终于清静了,皇帝可以终身了。 另外,人们并不知道以前的皇帝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以前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什么会出问题,导致一次次的“农民起义”。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农民起义”也是正确的。 当然,人们不能问为什么,只能记住皇帝总是英明神武的,而一次次出现的“农民起义”也是正确的。 所以,本届皇帝通过领导农民起义成为皇帝,必然也是英明神武加上永远正确。
  
  进入“娱乐化”时代,新方法诞生了,有如新的太阳冉冉升起! 当然,整个社会相信了皇帝英明神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活不下去了。 因为,不相信皇帝英明神武的人被逼上绝路,而相信皇帝英明神武的人自己走上了绝路。 就连英明神武的皇帝周围,也必定是充满阴谋诡计的帮手,包括那些把皇帝说的英明神武的人。 所以,英明神武的皇帝必须要诛杀他们,以捍卫自己的英明神武。当然,英明神武的皇帝即使天天被呼喊着万万岁,也在正常时间被自然所消灭,而且没有继承人。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继任皇帝发现,太祖总是走自己的路,然后让其他人无路可走。 以前的路被走绝,因为人们发现了道路的前面是悬崖,很多人已经粉身碎骨。 问题在于,旁边的一座桥还不能走,因为走桥等于完全否定了太祖的英明神武,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 所以,继任的太宗只好让大家下河了,要在河里摸出第三条路。 这时候,新的一批人知道了一些历史,然后认为下河是要被淹死的,只有走桥才能过河。 然后,这些强调走桥的人们再一次被逼上绝路。 大家看到走桥的人的下场,于是纷纷开始下河,觉得自己能够活下去。 于是,就有人开始为这些下河的人摇旗呐喊,鼓励他们的“壮志豪情”,因为这些曾经走在绝路上的人,总是“人生豪迈”,下河也“只不过是从头再来”。那么,“讴歌”下河成功者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告诉人们下河是一个拥有光明未来的路。 每当这些下河成功者向前走一米,都有人们在为他们加油,为他们喝彩。 当然,对于99%以上下河被淹的人,各种文艺作品和文艺表达又告诉他们要坚强,“不哭”。 多么温情的时刻,让下了河的人们无法不感动,所以大家任劳任怨在越来越深的河里往前走。 而且,河水越深,温情的鼓励也就越强,太宗、高宗、中宗们也就越关心河里民众的疾苦,大家在河里共度难关的动力也就越强。 当皇帝到处慰问大家的时候,也让大家更有信心,大家都决心在河里趟出一条道来。 这时候,还有人在建议大家走桥,但是大家对这些人的建议已经非常反感了。 因为,大家已经费劲走了这么长时间水路,再折回去走桥,完全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而且,大家在水里共同摸石头的时候,虽然越来越困难,但是这种相互鼓励的“温情”来得比简单走桥更有意义。 可以说,走桥的都是在苟活,为了自己能够轻松点活着,就忘了本,忘了大家都是在河里的这个事实。而且,在桥上苟活的人们,背叛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多难兴邦的文化传统。 所以,走桥的人不能算是中华儿女,甚至可以直接认为是“汉奸”。 当然,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鼓励大家下河、鼓励大家勇敢向前的人们,都是站在桥上鼓励大家的。
  
  随着“温情”向社会的深入渗透,人们越来越对冷冰冰的事实不感兴趣,需要看到更加“人性化”的作品。 于是,“戏说”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社会中,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在“戏说”的剧情下,“猪尾巴”一度充斥了整个电视银屏。 曾经“英明神武”的皇帝,一下子变成了“英明温情”的皇帝,皇帝跟人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另外,“戏说”一次次给人们展示了,皇帝是多么的英明,多么的体贴民意,从民众中来,然后到民众中去,时刻想着民众的疾苦。 但是,最可恶的就是皇帝身边的奸臣,让皇帝的这些“温情美意”被阻隔,无法达到民众中。 所以,皇帝经常需要展示自己的英明,不仅当皇帝,还要当秉公断案的包公,当亲自探案的福尔摩斯。 通过这些剧情,人们充分体会到当皇帝有多么难! 而且,每次皇帝终于冲破重重阻挠,集英明神武温情果断于一身,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的时候,人们也跟着充分感受到了精神的“高潮”。 当人们越是喜欢这种“人性化”的作品时,也就越对冷冰冰的事实不感兴趣;这就像人们越是在水里困难地摸石头体会“豪情壮志在我胸”的时候,也就越对轻松走在桥上的人产生鄙视反感情绪。 当然,走在桥上的人们,为了找到更好的路,所以更关注事实,防止自己一不小心掉到水里。而已经在水里的人,在现实越来越困难的时候,更需要“温情”,而对事实不感兴趣。 为什么不感兴趣? 就像做传销的人们一样。 不少人在停止做传销之后,开始自己面对现实,引发了心理上的崩溃,然后整个心理上的疗伤和重建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所以,大多数人不能忍受面对事实的痛苦,因此需要“温情”来阻挡住事实对自己的心理影响,这种情况也叫做精神分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戏说”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残/忍、最黑/暗、最愚/蠢的朝代,把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厌恶的皇帝家族“温情化”的书问世了。 这本书正好迎合了大众的“人性化”口味,卖出了天量的copies。
  
  从人的角度来说,现实只不过是历史的无数次翻版。 西方文明社会对于历史著作审查之严,会令很多人觉得难以想像。 当然,这种审查往往指的是社会审查,通过社会知识阶层进行审查。 每当一个历史书或者影片发行之后,会有影评或者书评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让民众在阅读欣赏之前,首先明确正确的价值观。而对于宣扬反人类、反社会、宣扬暴力、美化杀人恶魔的历史题材作品,会有人提起诉讼,要求禁止相关书籍的出版,并且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 比如说,坚持美化希特勒、并在社会上造成广泛影响的人,可能还要坐牢。 那么,我们来分析明太祖朱元璋和明崇祯朱由检。 朱元璋是反人类、反社会、宣扬暴力的杀人恶魔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别人讥讽他的一句话,他就可以下令杀光整条街的人,结果演变成杀光将近一个省的人,这是不折不扣的反人类罪,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野蛮行径。 他在做皇帝之前,在获得军事权力之后,不是联合其他汉族武装力量,共同驱赶走蒙古人,而是首先攻打“井水不犯河水”的其他汉族地方势力,造成大量的血腥军事屠杀,并且导致了社会的灾难,这是不折不扣的反社会罪。 另外,他采取了野蛮民族都没有的各种酷刑,并且为了几十两银子就可以剥人皮,然后专门弄个土地庙进行“展览”,宣扬酷刑和暴力。 然后,他使用残酷手段,诛杀了几乎所有的有功大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阴险、最狠毒、最贪婪的皇帝家族传统。 他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破坏、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对桎梏奴役汉族思想,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劣作用。 而他的野蛮行径被李自成、张献忠、清朝和后清太祖太宗所继承,形成中国历史上最为密集的浩劫时期。 可以说,无论怎么批判朱元璋都不过分。 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历史观,分析研究朱元璋的成长背景,明确朱元璋的流寇本质(朱元璋不是农民起义),警惕新的流寇掌控权/力。 因为中国历史上,对于中国社会产生毁灭性打击的,主要都是具有明显的朱元璋、李自成和张献忠特征的流寇。
  
  歷史觀決定世界觀。 中國的知識份子並不是沒有能力,也不是沒有思想,但是最缺乏的就是正確的歷史觀教育。 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與富強,首先都需要文化的強大。 而二戰後,中國已經在文化上成為強國,幾十所世界級品質的大學和眾多的大師傲立于整個亞洲。 但是,這些大師中除了像胡適、傅斯年等對中國歷史研究透徹的人之外,大多數都缺乏正確的歷史觀,缺乏從歷史中對人進行總結的能力,因此難以認清楚流寇搞傳銷的本質。 最後,很多大師因為敵友不分,在關鍵時候站錯了隊,最後自己走上了絕路。 而未來的道路也一樣,缺乏正確歷史觀的“溫情”是可以殺人的,而且是可以大批量殺人的。 劉基(劉伯溫)是中國民間被認為像神一樣的人物。 他雖然聰明絕頂,洞察世事,但是他缺乏正確的歷史觀,對於朱元璋的出身背景、個人經歷、流寇特點缺乏嚴謹的思考。 最後成為朱元璋的親信,對朱元璋打下江山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即使他及時“功成身退”,遠離朱元璋,而且機關算盡,最後仍然不得好死。這種“農夫與蛇”的故事在中國歷史和現實中一次次地重演。 那麼,在西方文明社會,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不發生。 但是,西方的教會通過強調“人是有罪的”的核心思想,對人們進行持續的影響,讓人們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西方社會通過歷史書籍、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在一次次地提醒人們,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西方社會通過完善的社會組織方式、通過新聞和信用記錄,一次次提醒人們,防止這樣的情況發展。 但是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教育和組織系統完全不存在,所以人們在反復經歷“農夫與蛇”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包括我在內,很多中國消費者曾經堅決支援國產品牌,但是國產品牌一次次讓我失望,然後到絕望。 為什麼會這樣? 我曾經也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中國人整體上完全失去了人性? 後來,我想明白了,看看中國大多數所謂的企業家,本人缺乏技術或者管理能力,在流寇文化環境下,自己也類似於流寇的身份,因此在流寇思維的指導下“賭一把”,結果沒想到賺了錢,然後把企業發展起來。 這樣的企業的目的就是賺錢,絕不會想著通過犧牲眼前利益,把產品品質做好,然後獲得持久的客戶和收入。 同理,這些企業老闆能克扣員工就克扣員工,不會想著通過主動增加員工工資,實施員工持股計畫,來形成一個穩固的企業組織。 因為,這些企業家本質上都是流寇思想,他們想的就是“賭一把”,想的就是“吃獨食”。 任何想著為這樣企業做貢獻的人,最後都會發現自己受騙上當。 然後,大多數真心做貢獻的員工做了貢獻吃虧之後,默默地走開,而少數強有力的員工則採取“魚死網破”的方法,有的還讓老闆進了監獄。這還是所謂的經濟發展時期,人們就經歷的各種問題。 隨著世界經濟問題的深入和社會形勢的發展,未來將進入朋友可能決定個人生死存亡的激烈競爭時期,陷於“戲說”的人們將隨時可能因為自己歷史觀的錯誤,在“溫情”的幻覺中走上絕路。
  
  至於崇禎朱由檢和袁崇煥的關係,更是在關鍵時間、關鍵地點和關鍵人物之間展開的、決定人們生死存亡的關鍵關係。 袁崇煥,唯一敢於直接對抗後金軍、並且“硬碰硬”打退後金軍的漢族將領,被朱由檢以“通敵賣國”罪淩遲處死。 在這個過程中,是非曲直本來已經非常明顯。 但是,當《明朝那些事兒》開始“戲說”朱元璋,美化明朝這些漢族歷史上最齷齪的皇帝的時候,還是需要進行深入分析。 在籃球場上,科比通過硬碰硬的比賽,證明自己是NBA最優秀的得分後衛。 這時候,如果誰想否定這個結論,認為有人比科比更強大,那麼就需要通過拿冠軍,證明給大家看。 不論在歐美文明社會,還是在野蠻社會,像袁崇煥這樣敢於與強敵對抗,善於與強敵對抗的優秀將領,都會被社會推舉為領導者。 法國拿破崙、美國的華盛頓總統、格蘭特總統、艾森豪總統、蒙古成吉思汗、後金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等人都是通過打仗成為民族英雄,並且被推舉成為國家或者社會的首領。 華盛頓打仗屢戰屢敗,但是仍然得到大家的信任,最後終於領導“大陸軍”打敗了英軍。 而在當時的明軍中,當時有誰像袁崇煥這樣有勇有謀,從開始單騎閱塞,築營甯遠,甯遠大捷,巡撫遼東,到後來甯錦大捷,並且在保衛北京的過程中,打退後金軍隊? 沒有人! 在拿破崙崛起的過程中,也不過就是打了類似的幾仗,而且出征北非還慘敗而歸。 就這樣,拿破崙成為神話,廣大法國人期盼的領袖;但是,袁崇煥卻被北京人吃肉喝/血。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 誰是最優秀的將軍,是從打仗上比出來的,而不是坐在家裏紙上談兵的。 那麼,為什麼《明朝那些事兒》要貶低袁崇煥? 因為,如果不貶低袁崇煥,整本書的邏輯就全部都要被推/翻,“戲說”也就進行不下去。 為了防止“戲說”的前後邏輯混亂,內容自我矛盾的問題,作者只好一方面說袁崇煥抵抗後金,另一方面貶低袁崇煥,希望通過“各打五十大板”蒙混過關。
  
  但是,當崇禎朱由檢判袁崇煥“通敵”的時候,並且用最殘忍的酷刑對待袁崇煥的時候,兩個人的立場已經“勢不兩立”。人們必須要判斷,到底崇禎是漢奸賣國賊,還是崇煥是漢奸賣國賊。 如果袁崇煥通敵賣國,那麼崇禎朱由檢殺袁崇煥理所應當,是大義之舉;如果袁崇煥是抗金的棟樑,那麼朱由檢就是漢奸賣國賊。 現在,如果有一個文學作品“戲說”汪精衛,認為汪精衛很有才氣,很有思想,他做漢奸是迫不得已,然後同情汪精衛,那麼大家會有什麼反應? 相信整個社會都會痛駡寫書的人,認為寫書的人是漢奸。而由於抗戰勝利了,汪精衛對社會造成的損害還不算太大。即使這樣,汪精衛作為漢奸的事實都不容抹殺。而崇禎則殺掉袁崇煥、趙光抃,並且讓其他的優秀將領一個個去送死,而且對內寧願花更多的錢鎮/壓百姓,也不肯花錢安撫百姓,最後導致流寇四起,生靈塗炭,並且被後金屠殺和奴役,全國人口折損十之七八。 崇禎造成的危害可以說比汪精衛的危害大百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漢/奸。 但是,《明朝》裏還津津樂道,同情崇禎,其影響比同情汪精衛惡劣得多。 《明朝》裏還拿袁崇煥給崇禎承諾,5年平順遼東的問題說事,仿佛袁崇煥隨意糊弄崇禎,所以袁崇煥該殺。如果《明朝》同情崇禎的理由成立,那麼也要等到5年滿了以後,崇禎再把袁崇煥抓起來,對袁崇煥問罪不遲。但是,袁崇煥在崇禎2年下獄12月被下獄,3年8月被淩遲處死。 仗剛剛打了兩年就被抓起來,然後崇禎處心積慮想了半年多,處死袁崇煥。然後,《明朝》不是譴責崇禎背信棄義、沒過河就拆橋,而是說袁崇煥的問題,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至於明末漢族遭受的塗炭,也基本上是由朱由檢所引起,而歸根結底在於制度。楊堅治國成就斐然,但即使如此,隋朝很快陷入大規模的戰亂,造成人口大減損。為什麼,這就是皇帝終身制和皇帝世襲制對整個中國社會和文化造成一而再、再而三的毀滅性打擊。 帝制的結果是,皇帝認為整個國家和人民都是自己的,所以只知道進,不知道出。 即使楊堅這樣的明君,積累了大量的陳糧,在局部地區遭受饑荒的時候,都不捨得開倉放糧,救濟百姓。 因為,皇帝只認為百姓是國家的奴隸,而不認為百姓是國家的財富。 而且,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任何一個皇帝當久了都一樣,包括楊堅晚年開始的享樂。 另外,皇帝世襲制,讓善於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隋煬帝楊廣即位,很快造成了整個社會的大混亂。而到了明朝,本身朱元璋的流寇出身,就從文化基因上決定了貪婪殘暴的明朝皇族,而朱由檢更是把小農加流寇的思維發揮到了極致。 在共和制國家,民眾是自發組織起來的,能者居上,人們的地位相對平等。 有錢人享受更多的福利,同時也付出更多的義務。 更重要的是,聯邦共和制屬於網路化組織,具有非常靈活的特點。 在中國的帝制與文化傳統影響下,人們的價值理念是“忠君愛國”,忠於皇帝是第一位,熱愛國家是第二位。 那麼,一個皇帝家族的結束,往往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的利益重組,那麼戰爭就是重組的主要方式。而在皇族繼承的過程中,一個皇帝的荒謬行為,就能夠導致整個國家陷入戰亂。所以,每個朝代末期、甚至每個朝代中間,都是軍事混戰,人們塗炭。 而在共和制國家中,國是第一位,執政官是第二位。 而國家是由整個國民組成,由議會代表的。 執政官要想發動戰爭,必須經過議會同意,也就是大多數國民同意。 因此,共和制國家自然就穩定得多,執政官的更迭往往也是通過和平的方式進行。 那麼,《明朝》表面上是“戲說”朱元璋,同情朱由檢,但實質上通過醜化袁崇煥,淡化廣大民眾的生存狀態,向人們宣揚暴力至上,皇帝極/權的思想。
  
  從歷史觀的角度來說,中國絕大多數皇帝都是民眾的敵人,也就是漢奸(除了元清兩朝)。 雖然中國這些皇帝中,很少像石敬瑭、趙構等人做北方野蠻民族的“兒皇帝”,但是只要看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的行為,大都是禍害民眾的行為。 就像崇禎朱由檢這樣,表面上似乎非常勤政,但其作用是更加的禍/國殃、民,其危害遠遠超過那些不問朝政的皇帝,所以是民眾更大的敵人。 另外,像黃巢、李自成、張獻忠、洪秀全等流寇,想著“打/倒皇帝做皇帝”,但是由於個人品行極其惡劣,加上缺乏基本的約束,因此同樣嚴重禍害整個民族。 如果明末李自成、張獻忠不進行血腥屠殺,並且到時候吳三桂反水,那麼後金即使佔據優勢,也不會貿然入關。 因為,畢竟後金軍隊人少,如果漢族人心稍齊的話,即使其力量再強,也不可能用十萬人佔領整個中國。 況且,在崇禎朱由檢、李自成等人的惡行下,無數漢人軍隊投靠後金,形成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 而後金攻打和屠殺各地的時候,漢人軍隊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就是因為皇帝的惡行,造成的漢族內部分裂,內部的殺戮甚至比與外敵的戰爭更加兇狠、殘忍。 而當我們形成了符合現代思想的歷史觀的時候,就會發現誰在顛倒黑白,為這些漢族內部的敵人歌功頌德。 那麼,這些言論是偶然的、無意識的嗎? 顯然不是! 這就像做傳銷一樣,別人已經做了完整的規劃,組織了系統的教材和課程,然後讓對此毫無準備的人們往他們的套子裏鑽。 而這些做傳銷通過這種灌輸手段,描繪最美好的未來,讓人們自願接受洗腦,然後把自己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搭進去。 那麼,不論是大中小學校的課程,還是社會上的各種新聞,還是各種投資講座,還是電影電視劇或者書籍,從各方面無孔不入地引導人們上套。 那麼,缺乏正確歷史觀的人們,即使學到了博士,大多數已經在套子裏無法自拔,眼看著套子越收越緊。
  
  由於缺乏正確的歷史觀,大多數人已經選擇了失敗的一方。現在,很多人喜歡看“戲說”之類的作品,其實都是出於“看客心態”,覺得這些歷史跟自己沒有關係,所以只是在看熱鬧。 大多數人就在這樣的狀態下,強化了被動心態,在潛意識中希望“明主”來解救自己。 而到了社會發展的拐點的時候,人們往往只會被動適應環境。 而這種被動適應環境的心態和生活方式,結果就是害了人們。 比如說,流寇作亂是中國歷朝歷代在末年時,頻繁發生的情況。 面對這樣的狀況,民眾正確的方法是自我組織、自我武裝和自我保護。 但是,長期 慣了被動適應環境,希望他人解救自己的人們,往往會歡迎流寇,甚至紛紛加入流寇。 就這樣,流寇可以像李自成那樣,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形成很大的勢力。 當這些流寇形成規模後,就會開始到處掠奪利益,那麼受到流寇侵襲的地區的人民則遭到屠殺劫掠。 而主動參與流寇的人們,當面對正規的武裝力量,很容易出現“兵敗如山倒”的狀況,人們也被正規武裝力量所滅。 即使流寇的“運氣好”,遇到了像朱元璋這樣當上皇帝。 那麼,等朱元璋自我穩固之後,也會滅掉這些參與和支持朱元璋的人。 而且,因為中國的特點,甚至連希特勒這樣積極進行外部擴張的人都出現不了,而出現的往往是更兇狠地壓榨奴役本族廣大民眾的皇帝,所以這些皇帝絕不會讓別人分羹的。 過去,人們因為缺乏正確的歷史觀,因此看不透流寇的本質,因此經歷了一次次社會動盪,人們在被動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等於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另外,不少人即使看清楚了流寇的本質,但是因為缺乏主動性,缺乏足夠的動力去提醒人們提防流寇。 而有的人因為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甚至很容易與流寇達成妥協,從輿論上支持流寇的發展。 而歷史一次次證明,在流寇得勢之前,會根據自己的勢力狀況,採取從曲意逢迎、招賢納士和禮賢下士等不同手段拉攏人心。但是,一旦讓這些流寇完全得勢,那麼這些流寇就會露出本來面目,對這些洞察世事的人進行打壓,或者直接肉體消滅。
  
  現在,中國仍然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中國人的歷史知識過於貧乏,也基本上沒有歷史觀可言。 這樣的結果是,大多數人缺乏基於事實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理性分析和判斷,因此容易輕信一些宣傳口號,容易相信一些所謂的理論。然後經常會“誤上賊船”。 比如說,很多人就是因為過於輕信而不小心進入傳銷組織中,進入傳銷組織後又缺乏主動脫離的心態,結果在被動中就被傳銷組織所驅使,導致人生走向失敗。 而更為普遍的情況是,人們在選擇企業的時候,往往處於主觀的幻想,從民營企業做起。 但是,人們往往不會想到,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同樣也是流寇思維,不想著規範化管理、不想著持續升級和向外擴張,老闆想的主要是如何能夠讓員工幹的更多,而自己給員工的更少,然後老闆自己可以“吃獨食”。 所以,很多非常有潛力的人在民營企業既得不到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又賺不到錢,最後同樣是人財兩空。 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對於歷史的瞭解和正確認識,所以無法辨別誰是假朋友、誰是真正的朋友。 同樣,大多數的家長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家長自己也不會想到,孩子從小就開始被灌輸錯誤的價值觀,然後走向失敗,走向絕望。 人們在買車、買房、買股票的時候,也不深入思考,如果自己是螳螂,那麼誰是背後的黃雀。 隨著流民社會的深刻演變,現在中國的人們又在面向新的形勢。 沒有人知道未來將具體如何轉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認錯了朋友,將很可能導致自己隨時“滿盤皆輸”。
  
  單純從作戰角度來說,皇權本身也是很容易導致整個民族災難的關鍵因素。 在南宋,嶽飛等人本來已經開始扭轉局勢,宋朝和金國已經進入戰略對峙,宋朝開始進入局部反攻的狀況,形勢一天天對宋朝來說變得有利。 但是,宋朝皇帝殺掉岳飛和嶽雲的決策,讓整個民族失去了脊樑。 本來在遼東,袁崇煥也通過甯遠大捷,鞏固了漢人的陣地,然後準備通過“步步為營”的方式,將後金的勢力限制在越來越小的範圍之內。 而皇太極因為攻擊遼東失利,轉而進攻北京。 這時候,袁崇煥應該怎麼辦? 這時候,袁崇煥手裏只有遼師3萬多,而且由於層層截扣糧餉,冬季給養嚴重匱乏。 如果在共和體制下,袁崇煥必然有更多的士兵和重組的給養。 而且,共和體制的好處是不怕任何一個地方失守,即使北京失守,還有其他地方能夠抗擊後金。 而且,在皇太極打北京的時候,北京城內可以堅守,外部袁崇煥可以騷擾或者夾擊。 另外,即使是皇權,如果崇禎足夠勇敢和堅決,那麼袁崇煥也可以採取更加靈活主動的方式,包括斷掉皇太極的撤退後路,然後耗死皇太極。 但是,驚慌失措的崇禎和驚慌失措的北京城,導致很多抵抗後金軍隊的戰機沒有抓住,很多人無謂犧牲。 最後,袁崇煥只能被動追著皇太極跑,並且在北京城外開始“硬碰硬”地對陣。 可以說,為了保護北京城裏的崇禎朱由檢和高官,袁崇煥被迫使用最愚蠢的方法進行戰鬥。 這種“硬碰硬”讓後金軍隊處於充分的數量優勢、精神優勢、策略優勢、體力優勢等多種優勢。 即使是這樣,明軍首次跟後金軍隊在野外對陣,袁崇煥用9000人關寧鐵騎大勝後金精銳30000多人的一戰,並且在後來炸跑皇太極。 可以說,這是明軍和後金軍隊勢力對比的轉捩點,明軍從精神上到力量上都已經足夠與後金形成直接對峙。 而這種對峙能力的形成,意味著皇太極進攻能力和進攻範圍的縮小(進攻頂點後撤),是後金開始“由攻轉守”的開端。 如果再給袁崇煥三年時間,將關寧鐵騎訓練發展到8-10萬人,而且蒙古人滿桂當時對袁崇煥也是心服口服,把滿桂也給袁崇煥調遣的話,那麼後金將面對強大的壓力。 這個世界就是雞蛋碰石頭,如果明軍是雞蛋,後金就是石頭;如果明軍成了石頭,後金就變成了雞蛋。而當崇禎殺袁崇煥,北京人爭食袁崇煥的血肉的時候,有人在冷冷地看著他們,這就是軍隊,包括袁崇煥的遼軍和其他優秀將領手下的軍隊。 當時,和崇禎站在一起的人們,後來在面對李自成和後金的時候,已經完全是肥羊。 因為他們認敵為友,認友為敵,所以自作自受。
  
  在不知不覺中,新的站隊開始了。 真善美人類文明的本質,是社會生存基礎與發展方向。 西方文明從2000多年前開始,就朝著追求真善美方向前進,雖然在整個過程中必然性地遭受了很多反復和曲折,但是正確的方向引導了今天文明的形成。 而中國從漢代開始,“假”就成為社會的主導,讓中國一次次陷入災難的迴圈。 而到了清末,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甚至不如先秦時期。 在未來的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過程中,人們需要決定自己是站在“真”的一邊,還是站在“假”的一邊。 如果自己無法辨明真假的話,那麼可以選擇長期可靠的朋友作為自己的榜樣和同伴,共同生存與發展。 如果自己連這樣的朋友都覺得難找的話(在中國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除了深入發掘思考中國歷史的事實之外,可以多瞭解思考美國的文化方向,包括電影電視劇、社會分析文章、企業和人物傳記、各種比賽等等。 到時候,這些瞭解可能會救自己或家人的命。 另外孩子的教育狀態,也需要通過認識歷史,讓孩成能夠“茁壯成長”,走正確的道路。
  
  (關於文化的探討暫時告一段落。請理性跟帖 )
  
  作者:then520 回复日期:2010-06-03 22:31:10 
    我是lz这个帖子的忠实读者了,不过lz对满族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值得商榷一下
    满族建立的清朝确实很垃圾,但是要看到他是继承的明朝的文化,他说以明朝文化为起点走出来的,相比之下,个人认为他还是做得比明朝好多了。汉族确实是在满族的压迫下,但是像明朝那样在汉族自己的压迫下还不也是一样?可见真正的敌人是汉族的帝国制奴隶文化。满族好歹带来了一点野蛮民族粗旷直接的气息,虽然不像鲜卑族统治者建立的唐朝一样成绩斐然,但我总觉得要是当年清军不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肯定比清朝还糟糕。顺便提一下,恶魔张献忠最终是被清军剿杀的。
    
    满族其实早已经汉化,在清朝早期的乾隆时期,皇帝的汉化程度就非常高了,乾隆写汉字作汉诗配汉玉。而最近看了一些清末政宪改革的文章,很多清末满族权贵在国家改革建设方面的决心与勇气,坦率与担当令人由衷敬佩。汪精卫刺杀第一次失败就是因为王爷穿的和周围的同伴一样,也没有架子,结果认不出来哪个是,只好作罢。后来汪被抓,这位王爷跟汪进行几次谈话后,理解汪为国捐躯之理想,竟然放了他出来
    
    
    说起民族融合,清朝在1906年的《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中明确把尊孔作为教育宗旨之一。我不认为这是为了继续推行奴隶文化,因为里头写的很明白:“现在各国交通,政治法度,皆有彼此相因之势,而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险,忧患迫切,非广求智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是以前派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皆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暌,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又兼各国相师,变通尽利,政通民和有由来矣”------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所以我认为提出尊孔主要是为了以文化教育手段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最后,作为lz的忠实fans,我有1/4的满族血统,当年身份证上可以写满族,但由于我基本上全部汉化,所以还是写了汉族。对于我这种人,lz不会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吧?《盲区》讲的不就是超越民族界限的爱的故事
  -------------------------------------------------------------------------------------------------
  
  我个人认为,满族算是让汉族文化毁掉的一个民族。 虽然满清统治了中国260多年,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满族并不是赢家。 日耳曼作为一个野蛮民族,在接受了基督教之后,逐渐开化与成长,后来成为兼具文明思想和野蛮体魄的民族。 但是,满族作为野蛮民族,为了统治汉人,接受了儒家文化,最后也让自己成为腐朽文化的受害者。 从这点来说,满族和汉族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在我眼中看来,现代的满族和汉族也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在历史上双方泾渭分明。 我想很多人也跟我一样,觉得满族只是一个符号,因为方方面面没有任何差异,除了户口本上的民族那一栏的不同标记,很多人为了高考加分也改了自己的民族,这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越是对历史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民族的问题就越不是问题。 因为汉族最大的敌人不是外族,而是汉族人自己。汉族人奴役汉族人,跟外族人奴役汉族人,对于大多数汉族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而真正要解决的,是改变人奴/役人的的文化传统,通过文化改造建立起“人人平等”的观念。 在平等的观念建立之前,民族、地域等等差异是人们的相互攻击的重点。 而随着平等观念的建立,人们考虑的是“能者居上”,接受大家监督,也就无所谓民族种族地域了。 而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给中国人又上了一节平等课,中国人应当认真学习美国的平等精神了。 而美国树立的各方面模式的范例,也是中国学习效仿的榜样。
  作者:理想国2050 回复日期:2010-06-06 01:31:42 
    0715楼主也在。
    
    第一次离楼主这么近:)
    
    楼主最近有没有对近来的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的文章呀。等的有点急了,呵呵。
    美元指数已经88.2了。
  
  ---------------------------------------------------------------------------
  
  我准备这几天写有关 世界经济分析的部分,三重大顶论,思考长经济周期的顶部重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