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些网友发言。基本有三类。
一,收入低,买不起,抱怨的多。
二,买了小地方。大城市一下也整不起。焦虑,惋惜。
三,有实力,本身有房,看未来哪里升值大,考察分析。这类骂的就少。有部分也不完全是投资,是出于保值,抵御通货膨胀。
还真少有完全有实力可以在大城市整个几套,但不买。大骂房价的。
房产本身有住和资产性俩属性,有动和不动的俩面性,很多认识不深刻。
在人口迅猛分化的阶段,你没深圳认识到房产的属性,只会带来自己的损失。
为什么买车和买房都是大资金,但从资产角度,完全不同?这就是房产不动的属性决定。
位置决定房产。一定时期,这是不可以改变的。中心有它的稀缺性。现在的房产有70年产权,建好一定时期也是不可变的。
但车不一样,这是可复制的。而且随技术的发展,成本是越来越低。所以车就只是消费,你一买就是贬值。
但房完全不一样,中心地段是不可复制的。
但专业的,也要认识到城市有多个中心,中心也会有偏移的。低置高抛。深圳,上海的浦东就是案例。
一定时期人口是有限,或者有它的极限。但房产的建造随城市的外延,有它的盲目,这就会出现过剩。
所以非中心有可能不但不保值,还会贬值。
说到房产的动,是说资金的流动性,它是可以买卖的。没有不可成交的房产,只有没有适当的价格。
大城市有没有房?任何时候都有,只决定我们的钱够不够?
大城市有没有大量空置的房产,有,但资金不够,只是没钱的没有一套。
都说到不应该部分人持有多套,但如果没有人持有多套,新进城的人那来可以租住的嘞?是不是打工和办公的都要买了房才可以进来?
现在有很多说法,说月租不抵月供,或者利息,那分明是房东补贴租房的啊。
政府在一定财力下,是不可能完全保障免费或者低价住房。随着时间的发展,这部分会有提高。看看HK就知道。
@比比巴巴啵啵 2015-05-20 13:26:39
楼主,我是天津的巿内有一套自住,中北镇有一套儿子结婚用,我想把中北镇这套卖了,换到市里买一套,给点建议。
-----------------------------
大思维,方向对。
@Momo器 2015-05-20 13:40:06
@Momo器 2015-05-20 13:32:01.0
男友 在省会有一套今年底交房的婚房预计装修后结婚。目前纠结的是:1、三四线城市这套房在新城区需要好几年周围配套才能齐全,现在这个价位下手是否值得?2、想去省会工作但目前工作性质太稳定不允许, 男友 和我在一地,等于省会的婚房只有周末会住, 男友 家无余钱装修,不装修就会将婚期拖后,奔3的年纪了是换工作还是换 男友 ?
———————————......
-----------------------------
1,不值得,相对省会比
2,换工作,相对男友比
@随心EF 2015-05-20 13:32:24
楼主好,想问一下准备在无锡购首套房,刚需(小孩上学),买在哪个位置合适,主要是想别买亏了,以后会不会跌?
-----------------------------
大方向,中心
@Momo器 2015-05-20 13:31:13
楼主分析的很理性而且宏观。请教一下,中部三四线地级市,离省会很近,房租1000-2000每月与人合租。本人女,工作5年刚刚自己首付30%买入一套离上班位置很近的还未开盘期房,单价接近5000总价53万明年底交房,后期打算公积金还贷压力不大。
-----------------------------
不值得。
可省会中心。
三四线可以租。
@纤指轻敲 2015-05-20 13:14:42
楼主,我想在深圳福田或福田罗湖交界处买个一室的小房子,用于投资或保值,请指点
-----------------------------
不用指点,一线,有能力就进入就好。
@jimmy3606 2015-05-20 11:46:27
楼主分析得极为客观,作为一个房产从业者,很多认识,基本相同。
楼主对居住地与原户籍地哪边置业的分析,更是深表赞同。
-----------------------------
钱不多,最优原则。
钱多,任性,随意。
@shootingstart 2015-05-20 11:54:22
@jxd0412 427楼 2015-05-20 11:24:00
搂住大大,麻烦分析下:
人在北京,目前30岁,3W内的房买100平的话首付够了。
现在纠结的是想买便宜点的少贷点款,还贷压力轻,可是地段不好。
买贵的话还贷压力大,不知如何让取舍,望指点
—————————————————
30岁的人问出这种问题,让人无语,难道楼主比你自己还了解你的实际情况?
-----------------------------
亲,贵的很便宜。贵有贵的原因。从升值角度,可能贵的会更快。
但也是相对而言。真的投资者要培养眼光,比如浦东。
便宜的有时候很贵。
还有,要动态分析收入。
现在可能贵点,以后随收入增加,月供相应就少。
@挽留岁月挽留人 2015-05-09 23:28:50
看房产,要有大局观,大视野。从世界和 历史 的范围来看。
工业的4.0,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
年轻人要多思考这个。
时代的发展呼呼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的人才。
不应过于纠结一房一时一物!!
人一生,短短几十年。要更好的生存,活出生命的乐趣,活出生命的价值!!
钱财,包含房产,只是人生经营的副产品。到综合能力足够,这些自......
-----------------------------
@下雨伤人 2015-05-20 08:59:41
这些才是本帖的精华。楼主说房子是买椟还珠,其实很多人看此贴也是买椟还珠。可惜,这些东西,不经历练和磨难是体悟不到的。傅雷说过:未经过磨难的感悟都是虚伪的。
-----------------------------
亲,你说的很好。
@简艾微尔 2015-05-20 14:59:47
嗯,楼主,其实我想讨论另一个关于房产的问题,就是,国人的房产其实并没有“产权”,几十年的居住权,楼主对这个问题怎么样看。
-----------------------------
亲,如果没产权,怎么可以买卖?
第二,看看物权法。
@挽留岁月挽留人 2015-05-20 12:24:07
房产本身有住和资产性俩属性,有动和不动的俩面性,很多认识不深刻。
在人口迅猛分化的阶段,你没深圳认识到房产的属性,只会带来自己的损失。
为什么买车和买房都是大资金,但从资产角度,完全不同?这就是房产不动的属性决定。
位置决定房产。一定时期,这是不可以改变的。中心有它的稀缺性。现在的房产有70年产权,建好一定时期也是不可变的。
但车不一样,这是可复制的。而且随技术的发展,成本是......
-----------------------------
说的房产动性。上午吃饭,还没说完,哈哈。
房产可以买卖,可以变现,可以抵押。这都是资产的流动性。
很多人,我只有一套房,涨跌和我何干?
这是机械的思维。
真正有房的,估计多数还是希望它看涨。
一般人工作现在也有流动性,谁能保证你一生就在一个城市里?
我可以卖了A城买B城。
还有,如果你需要钱急用,有套大城市的房产,上涨的资产,相应能贷的钱就多。
真正你到老了,想到小城市居住,还可以变现,那就轻松很多。
还有,很多国外,包含中国也在尝试房产反向贷款,以房养老。
@你的晴天娃娃 2015-05-20 15:05:06
想咨询楼主和楼里的朋友们,我和老公在帝都郊区位置有一套新房,城区较好的位置有一套比较老的房子,目前住郊区那套,想换改善型的房子,比较看重房子的位置和小区环境,打算卖掉市里的老房子,若只卖一套,可能要贷款150万左右,若卖掉两套,倒是不用贷款,还能挑更好一点的房子并剩下一些现金。纠结中。。。希望能给出比较中肯的意见
-----------------------------
卖二买一。可以挑更好一点的房子,并剩下一些现金,备用或者投资。
有一个问题,我个人也不好判断,因为我自己没老,还不能真正体会老年人真正的新桃。说出来和大家探讨下,大家也可以问下周围老人,看下大家意见。
老年人是喜欢热闹还是安静?或者来说,在城市的老年人是喜欢住在低密度,较安静的边郊,还是喜欢热闹的内城区?
人们只关心明天的天气,却不知道我们要进入到下一个季节。
鼠目寸光的人们任何时候都在为一点点风吹草动寝食不安,目光如矩的人们则不管风吹浪打总是气定神闲。
在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浪潮中,未来的城市会怎么样,哪些城乡将无可遏制地崛起,哪些城乡将无可避免地衰落,是比判断下一个季节还难的一件事。
与之如影随形的财富兴衰,则像法国经济学家Thomas Piketty的新著《二十一世纪的资本》所言:货币时代,工资不是主流,投资之神才受追捧。Piketty通过对各国(尤其中国)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认为资产收入所起作用已远超工资收入,正在对将来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不管你是屌丝还是富翁,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懂投资或投资失误将很快被甩到时代身后。
这是个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急速分化的时代!这是以个智慧战胜愚昧的时代!
我们的思考,选择,认知,所表现的行动也会如影随形影响我们的命运。
这还不只是财富!
要多思考城市化,讯息化。
要思考高铁,高速公路,地铁,汽车,电梯,飞机等对城市的影响。
未来十年楼市可能面临突出问题:住房品质低劣
中国楼市的新结构时代
■中国楼市发展背景已悄然发生深刻的转变,未来十年将出现两个趋势性的变化:一是居民需求热点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住房市场会出现重大结构性调整。二是供求形势由“供不应求”向“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转变,房价结构调整不可避免。
■较高的居民住房条件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三位一体的商品房开发模式更适合于大开发时代,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品质需求。不改变住房开发模式而依赖单纯的政策剌激,不能有效激发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而只会使商品房非理性投机与结构性过剩更加严重。政策重点应及时顺应市场形势的转变,以放开城镇居民自建房为契机,重构住房开发模式,不断提高居民住房品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楼市发展背景与主线的历史变迁
过去十年,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浪潮的强力推动下,城镇住房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这是中国楼市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巨大的住房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大发展、经济起飞所带来的国民家庭收入快速增长,必然催生大量改善家庭原有居住条件的诉求。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原有的城市规模狭小、住房老旧,无法满足爆发性增长的住房需求。
与供不应求的中国住房发展背景相适应,过去十年中国住房市场的发展主线就是多方扩大住房供给,缓解住房总量供求矛盾。解决“有房住”的问题是它的主要历史使命。在这一阶段,我国住房发展的成效卓著。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都拥有了一套以上商品住房,还有不少家庭拥有多套商品住房。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家庭,也在其流出地县城或地级市购置了一套以上商品住房。但该阶段在住房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房价飞涨、住房投机盛行及泡沫堆积等,受到各方的批评。
未来十年,中国楼市发展背景正在悄然发生深刻的转变,“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将取代“总量供不应求”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楼市发展的大背景。
住房“总量供不应求”时代已经淡出,“结构性过剩”时代已经到来。城镇化与工业化作为过去十年住房市场发展的超级引擎,目前都处于减速状态。经济增长进入 “新常态”,城市经济结构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由于收入增长决定人口流向,经济减速也意味着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在需求总量退烧的同时,中国城镇住房却已经累积了巨额的存量,并且仍在按以往的惯性高速增长。特别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商品住房积压现象已经很严重。2014年,尽管政府对住房需求管控政策已经趋于宽松,但住房市场仍然在主动下调。这表明,住房市场形势正由总量供不应求进入结构性过剩阶段。
优质住房仍将存在“结构性短缺”。虽然从量的方面看,中国城镇商品住房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但从质的方面看,很大一部分家庭居住条件仍然较差,狭小公寓、老旧公寓或不成套住宅占存量住房的比重很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对优质住房的需求还将稳步增长,优质住房仍然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取代“总量供不应求”,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楼市发展的大背景。“住好房”将取代“有房住”,成为未来十年中国住房发展主线。根据一般的消费规律,当总量短缺问题解决后,对高品质的诉求将提升。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重点,将由拥有商品住房,转变为不断改善现有居住条件。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虽然达到33平方米以上,但多数人对自身的住房条件难言满足。紧凑型公寓楼仍是当前城镇住宅存量的主体,多代人共居一户现象较为普遍,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期望仍很迫切。挤住在小房子里的渴求搬入大房子,多代共居的希望能够独立居住以减少家庭摩擦,住公寓的期望拥有别墅,住普通社区的向往住进高档社区,住在偏远郊区的希望能够就近居住减少通勤时间,在城内有房还想要有个更接近自然的度假房产,这些都构成了潜在的住房改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简单理解为购买大户型,将小房子换购成大房子。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化及内部空间的改造优化等,都将构成住房实质性改善的内容。居民将小房子换成大房子,有时意味着离城市中心更加偏远,且家务劳动成本大大增加。在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下,房屋面积增大也不能容纳更多的人居住。现代社会,多代同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摩擦很大难以和谐共居。以日本经验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楼市泡沫破灭以后,户均住房面积并没有增加,居民家庭没有借房价大跌之契机换购大房。人们更倾向于把收入用于住房内部空间利用上的改造与优化,而不是以小换大。这表明,日本楼市退烧后,住房消费行为变得更为理性。
未来十年中国楼市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住房发展背景由“总量供不应求”向“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转变,以及住房发展主线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型,未来十年中国楼市将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住房存量的结构性过剩如何消化及鬼城、空城问题。未来十年,中国产业结构将面临深刻转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而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由于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而第二产业则是三、四线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这种产业结构转型实际上指明了未来的城市的人口分布蓝图。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总体将持续外流,而一、二线城市人口总体将继续保持流入态势。三、四线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库存及滞销问题已经较为严重,而其未来的人口又呈流出态势,住房供给结构性过剩问题必将会更加突出。此外,过去十年,各地方政府通过“高铁新城”、“金融中心”、“沿河新区”等各种题材,遍地开花式地开发建设了数量庞大的新城。这些题材新城,有一些只是为了配合政绩或地产炒作需要,通过虚构的城市发展愿景或盲目的乐观情绪投资建设起来的,并没有真实的产业发展作为支撑。随着房地产热的退潮,其中有部分必将沦为鬼城或空城。
二是住宅小区物业脱管问题。未来住宅小区被物业公司主动“抛弃”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常见,形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过去住房大开发时代,开发商为了促进楼盘销售,往往主动掏钱对旗下楼盘的物业管理费用进行补贴,从而营造出高档明星楼盘的假象。随着大开发时代淡出历史,部分开发商退出区域市场不再卖房,也就无需通过补贴原有楼盘物业管理来促进新楼盘销售。失去了开发商补贴后,小区原有的物业管理将难以维持,随时面临被物业脱管的可能。物业脱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住宅小区规模偏大,五千户以上的大楼盘也极为常见,这就产生了一个物业费搭便车问题。部分业主以各种理由拒交物业费,从而间接将物业管理成本转嫁到缴费业主的身上。这将会形成一个传染病效应,使拒缴物业费的业主比例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如果拒缴物业费的业主比例增加到30%以上,物业管理公司将很难维持下去,只能将所管理的小区主动“遗弃”。
三是存量住房品质低劣问题。我国存量住房品质低劣有它的客观原因。我们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盖了别的国家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盖完的房子,难免会对社会形势的发展估计不足。建房标准提升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变化,这是住房品质低劣的客观原因。住房品质低劣的主观原因是,在以往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下,开发商没有改进产品品质的动力,商品房只要能盖出来都能高价售出。未来随着存量房时代的到来,住房品质低劣问题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住房品质低劣可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缺乏必要电梯设备,无老人儿童便利设施,建筑结构未做保温,外墙窗户漏雨渗水,无足够的停车位,户型结构不合理、配套不全等。住房建筑缺乏个性也将会是个问题。作为低成本复制的产物,同一住宅小区往往每幢楼房都长得一模一样,即便高档别墅区也不例外。在住房稀缺时期,缺乏个性或美感不会是人们关心的重点。但随着住房缺乏时代的过去,千篇一律的住房外观不光是缺乏美感的问题,它还将给人心理上施加莫名的烦躁感。
需求热点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
展望未来十年市场形势,预计将发生两个趋势性的转变:
一是居民需求热点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住房市场不会出现整体崩盘。尽管存量住房从数量上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但是多数居民家庭对现有居住状况并不满足,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期望仍很迫切,优质住宅的短缺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从人口流向看,中国作为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人口的城镇化、大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等力量是同时并进、共同存在的,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边倒式的需求萎缩态势。大城市病的集中爆发将使部分富裕家庭对其产生厌恶感,从而激发了大城市郊区化的动力。但又有不少人口因大城市的高收入和高水准公共服务等,而被从中小城市吸引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城市富裕阶层家庭郊区化的空缺弥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住房市场不会出现断崖式的需求崩溃,但有可能会出现重大结构性调整。
二是供求形势由“供不应求”向“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转变,房价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由快速城镇化与国民收入高增长所带来的住房总量短缺已经趋于尾声。多数城市住房出现结构性过剩,房地产市场持续滞销。一、二线城市将进入存量消化期,房价短期相对稳定。前期的疯狂上涨诱发了一、二线城市大量新房集中上市,已经形成阶段性高供给态势。为消化结高房价与阶段性高供给,一、二线城市住房价格将进入盘整期。但从长期看,一、二线城市的住房刚性需求仍可能是增长的,因而短期盘整主要是应对阶段性供应过剩问题。三四线城市楼市可能颓势延续,局部鬼城现象凸显。三、四线城市由于前期突击造城运动产生的大量住房供给,在未来人口外流的条件下,鬼城现象可能扩大。与一、二线城市不同,部分三、四线城市住房刚性需求从长期看是萎缩的,因而也就存在住房绝对过剩的可能性。
放开城镇居民自建房 重构住房开发模式
在地方政府、银行与开发商三位一体共同主导垄断商品房供给的条件下,住房品质低下价格畸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们日益精细化的住房需求,存量结构性过剩与优质住房短缺同时并存的矛盾难以缓解。尽管政府已经出台诸多政策以支持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开发模式没有全面改革,居民住房条件难以得到快速改善,更多的是在深化住房投机与结构性过剩。具体表现为:商品房位置越盖越远且产品风格简单重复,既无法上班也无法正常生活,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均十分困难,只能依赖投机者购买;住房消费者在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期房预售制的助推下,虚假宣传、住房品质低劣、销售欺诈现象普遍存在,购房者权益普遍被侵犯,但维权极为困难;住房建筑质量低劣维护成本较高,住房规划设计简单克隆现象普遍,难以满足居民家庭追求品质生活需要;物业管理水平较低下,物业与业主的纠纷或冲突多发;绿色、环保、智能等新技术和理念推广应用较慢等。
较高的居民住房条件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三位一体的商品房开发模式更适合于大开发时代,而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品质需求。不改变住房开发模式而依赖单纯的政策刺激,不能有效激发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而只会使商品房非理性投机与结构性过剩更加严重。政策重点应及时顺应市场形势的转变,以放开城镇居民自建房为契机,重构住房开发模式。不断提高居民住房品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放开城镇居民购买国有土地使用权自建住房,将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有效激发居民改善住房的愿望,促进经济增长。农村居民可以在宅基地上低成本地自建住房,但城镇居民却只能高价向开发商购买质量低劣风格雷同的商品住房,这必然抑制城镇居民住房改善需求的释放。当前虽然中央政府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城镇居民购地自建房,但绝大多数城市政府都禁止了城镇自建房,或给自建房设置了极高的制度障碍,使其无法付诸实践。主要包括:通过地方法规直接禁止居民自建房;提高拿地门槛使个人无法拿地建房;建房报批办证手续极其繁杂,使个人无法完成;地方政府规划法规对个人自建房进行限制等。
全面放开城镇自建房,一是需要从中央层面出台相对法规,对个人自建房的权利进行全面保护,废除地方政府对个人自建房设置的种种政策限制;二是降低拿地门槛,划小地块出让;三是全面改革规划制度,建立与个人购地自建房相适应的城镇规划体系;四是废除房屋建设的面积套型限制;五是简化繁杂的报建审批、办证手续,清理昂贵的报建与办土地证、房产证费用;六是探索与代建、合作建房、自建住房相适应的住房融资模式,为代建、合作建房、自建住房低成本信贷支持;七是禁止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强拆城镇居民住房用以开发商品住房。
短期政策走势及其影响
随着住房市场结构性过剩形势的不断明朗,调控政策出现由抑制住房消费到支持住房消费的方向性转折。
一是限购政策相继退出。自2011年以来相继实行限购的46个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及三亚尚在坚守外,其他于2014年均已经取消或松绑了限购政策。
二是针对住房改善及投机的信贷限制获显著放宽。2014年9月29日,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对于已经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再购买二套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再购买三套及以上住房,取消贷款的行政限制,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时隔半年, 2015年3月30日二套房信贷再获松绑。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购房贷款尚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
三是调减二手住房交易税费,降低住房投机成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消息,从2015年3月31日起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其中个人转卖已购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目前的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
如果楼市继续下滑,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望推出的救市政策包括:全面取消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住房限购政策;进一步放宽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按揭贷款条件,降低按揭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包括营业税、契税、个人所得税等;政府收购过剩的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房之用;加大旧城区及棚户区改造力度以扩张需求、减少供给等。
限购限贷及存量房交易税费政策的及时调整,一方面有利于提振开发商信心,激发部分投机及改善性购房需求。但同时也将使公众对经济增速快速下滑、房地产市场过剩的猜疑得到确认,从而助长了对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预期和观望情绪。总体而言,密集救市政策的推出对于扭转住房市场一边倒式的看空预期,从而缓解局部市场恐慌、避免部分城市房价硬着陆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住房过剩城市楼市短期大起大落。这些政策在宏观政策刺激下,部分大城市住房成交量出现阶段性放大,房价已经出现小幅上调。
在住房价格过高投资收益过低、住房供给结构性过剩的大环境下,即便政府强力刺激,短期内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也难以重振雄风。但对于少数特大城市,宏观刺激政策对房价上涨仍然具有相当的正向助力,需要未雨绸缪加以警惕。
上面俩段我是引述别处的。
总之。需求热点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
对好房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不同阶层标准差别也很大。
根据我的理解,好房是位于大中城市中心,质量过硬,配套齐全,物业优良,密度适当的房产才是好房产。
这些也才是增值有保障的房产。
根据一般的消费规律,当总量短缺问题解决后,对高品质的诉求将提升。
就比如,之前生活水平差,没肉吃的想吃肉,现在都能吃上肉的,想吃好猪肉,非饲料猪肉。能吃上好猪肉的想少吃肉,多吃好青菜,水果。
表现在住房上。
挤住在小房子里的渴求搬入大房子,
多代共居的希望能够独立居住以减少家庭摩擦,现代社会,多代同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摩擦很大难以和谐共居。
住电梯公寓的想住底层的,低密度的,
更而还期望拥有别墅
住普通社区的向往住进高档社区,
住在偏远郊区的希望能够就近居住减少通勤时间,
在城内有房还想要有个更接近自然的度假房产,等等。
这些都构成了潜在的住房改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简单理解为购买大户型,将小房子换购成大房子。人们更倾向于把收入用于住房内部空间利用上的改造与优化,而不是以小换大。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化及内部空间的改造优化等,都将构成住房实质性改善的内容。
以后人们住房消费行为变得更为理性。
@啊没戏 2015-05-20 17:55:27
请教楼主,现在住的是一套市中心老旧小区,没有学区,优点就是上班非常近,持有成本低,没有物业费什么的。目前我们夫妻俩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2013年又买了郊区一套商品房,当时带着投资的想法买的。低密度电梯洋房,一百多平。小区规模非常大,门口就是一个商业,是那片区域的中心。最大的硬伤就是没有地铁,并且已经确定下来这条线路2020年前都不会开建地铁了。到主城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高速,要是不堵的话,40分钟就到了。......
-----------------------------
卖掉,整中心的学区,小点也可以,你们就会很快面临小孩。
@全文199 2015-05-20 18:41:50
楼主请教下,目标在浙江沿海3线城市,有一套房,差不多1万1平吧,不在市中心,配套也不是特别完善,但城市也小,开车去哪也方便。买了5年了,现在已经跌破买入价了,没住过,以后应该有换房需求,是留着这套,还是卖掉在以后需要时买市中心的呢?
-----------------------------
卖
半天不动,忽然一动,上面欢喜,下面好痛。
出个谜语。
想到说房产的居住和投资,不动产和资产流动性。突然想到的。
@挽留岁月挽留人 2015-05-20 15:42:31
有一个问题,我个人也不好判断,因为我自己没老,还不能真正体会老年人真正的新桃。说出来和大家探讨下,大家也可以问下周围老人,看下大家意见。
老年人是喜欢热闹还是安静?或者来说,在城市的老年人是喜欢住在低密度,较安静的边郊,还是喜欢热闹的内城区?
-----------------------------
这个可有朋友一起聊聊?
我通篇说了几个问题。
一是城市的分化问题。一个城市多个中心的问题。
二是对居住地与原户籍地哪边置业的分析问题。
三是年轻人事业和购房的问题。
还有一个观点,是三线市县房价分析及判断。
@ty_loading 2015-05-19 17:10:45
@挽留岁月挽留人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感谢!
@LydiaABC 2015-05-19 23:46:32
楼主,我是第一次留言,期待你的回复。我和老公在三线城市买了一套房子,这是我的家乡,目前面临飞机场拆迁,我们每个月房贷3000多,但是我门两个现在在杭州工作,他的工作调不回来,孩子也大了,目前住单位宿舍,重新在杭州买房压力大,目前暂不够首付,但是杭州的房价确实很诱人,想把家乡的房子卖了,又觉得不甘心,楼主帮忙分析一下,非常感谢
-----------------------------
卖!
@舒家小疏桐 2015-05-19 11:42:06
楼主你好,目前我和男朋友毕业两年,都是湖北人,原本都在深圳工作,后来他被公司调去成都市场发展的还不错,现在我们考虑以后是让他过来深圳还是我去成都发展,深圳的房价压力实在太大,关外偏远房子都30000出头了。
现在在考虑两个考虑:
1.去成都发展买房,他的资源积累都在成都,长期发展应该还不错,二环附近房价9000左右,比较有希望,但是同样离家远。
2.双方父母觉得如果离开深圳去成都的话,还不如回武......
-----------------------------
买房是资产。根据你们能力,可以成都中心或者武汉。这俩城市发展都快。
自己买房别人住,别人买房自己住都可以。
工作和住房都不是一生从一而终。
@lclbbb13 2015-05-19 22:45:03
@挽留岁月挽留人 127楼 2015-05-13 10:04:00
告诉你十句经验。值得参考。
1: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高房价,一直喊涨的和一直喊跌的都不要脸,看信贷宽松幅度选时机,在核心区域买、买、买。
2:只有一套房换房的人,千万别总以为自己的房子最好,以为你是换,墨迹卖,最后可能是多卖了10万,结果要多花20万买。
3:对于缺乏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不是机会:高时嫌太高,低时怕再低。思......
-----------------------------
@无限美妙 2015-05-19 22:55:13
关键是钱从哪里来?前的成本怎么承担?
要是凭空的得到钱,那买几套也无所谓,
要是倾全家之力,买个房子,
再过几年捉襟见肘的拮据日子,有何颜面对父母?!
又如何报答养育之恩?
-----------------------------
亲,实力达到再买不迟,压力太大不建议。
我前面就说了,这个讲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小跳能摘。
下面这段是我分析的一些观点。具备原创性。
谈下省会以下城市房产问题。
中国普遍农民工收入还是较低,除部分精英外,多数买不起大中城市房产。还加上大城市的户籍限制,还有农村教育的沦陷。很大一部分在外工作的会在原籍相对应价格低的县城,市里购房。这就是返乡团。
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向大中城市就业,但也会有部分回乡创业。
一个县会集聚整县大部分人口和经济。这时候更多的留守由农村转向县城和市。很多年轻人在外工作,父母和小孩在小城市生活。所以这些年,表现在县城,也出现了迅速发展。而表现在县市房价上,大家之间感受的单价1000以下,也发展到现在的普遍2500--4500左右。
针对只拿当地平均收入,买当地的房,也是有压力。
大片农村会消失,乡镇人口会急速减少。中小县市的房产多是养老需求。人口的集聚会效率更高,农村休养生息。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也会迅速分化,数量更多,面积更多的市级以下的房产价值会严重供大于求进一步降低。而大城市则相反。
在这里面,有个看法,个人认为虽然分化,但市级以下的房产虽然价值在减低,但价格还会有可能缓慢上涨,未来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除了个别地区,因为前期爆炒,如鄂尔多斯;或者重大灾难,如地震;或者资源枯竭型,如玉门)。
因为它们本身多是成本支持。你现在就是农村建房,价格也并不便宜。物价,人力都在增长。
所谓价值较低,是说上涨幅度很小,上升空间少。年轻人还在流出,换手率低,因为没有外来人口(说的是外县,外市,但更底线的农村,乡镇,小县城人口进入也不少)支撑,所谓炒房也少。
但不是没人购买。所以表现在价格上的绝对数字多数市县却不会减少还会有可能缓慢上涨。
这些地方本身总价低,有养老需求。持有成本也不高。就是再便宜,房主也多不会亏本出售。
在这些地方购房,投资性是低效益。或者不具备投资性。县市政府要收缩战线,控制用地。在人口密度上做文章。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县城要做小,做特,做强,主动充当大城市的后花园和配套园。
但如果收入确实限制,自己有刚需,县城和市,也不是不可以购买。这可以改变家庭的居住环境,给父母和孩子一个相对应稳定的家。也有个立脚点。而县城和市的教育,交通也在发展,往往是本地区的集聚中心。这也是中国国情。
但表现更下层的农村建房,乡镇购房,个人坚持反对意见。
未来的农村,大量空置,自然倒塌,有可能拆房才是主业。或者放开土地,城市的富裕者来投资建设。
但如果收入上升,距离工作地首付差距小,则不建议在家乡购房。在房产上讲究文明消费。
我碰一深圳网友,相当纠结。有存款50W,月收入1.5W。现在租房2K。这种买就很有感觉很有压力,不买也担心。
我和他说,建议买小买旧。但如果实在感觉压力大,我还有个建议,租好一点小区。孩子老人都在身边。那样压力也小,也享受大城市生活。好好干下事业,等有很好好转时候再下手也可以。
作为个人,我倒觉得租房也是生活。也蛮好的。
实力暂时不够,为什么一定要买嘞?你就是在县城买,买房压力是不大。但和家人不在一起。完全可以在大城市租房,有什么比能家人团聚更好的嘞?
不求至富,我处超然,中庸畅快!
个性布衣胜品牌,管它盛装简装,喜欢就穿!
草舍为租屋俩间,晨有行人,夜有闹市,心远地自偏。
雨霁天蓝携友去,长竿在手,与鱼同闲。
夜归妻小话灯前,网棋书乐,绕膝言欢。
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这不也是好日子吗?不看房有多大,关键你心有多宽。快乐和积极乐观也是修养和能力之一。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通过名字与身份角色的分配,去经历人世间的种种好玩。
你知道人生的目的是喜悦。你知道人生只是一场游历,一切都会过去。既然如此,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人类只是一个过客,一切建立在这个生命之上的功绩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虚浮不实而变迁流转,所以喜悦才是真正最值得追求的东西。
一切都是会过去的,你所积累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你真正的财富,是当下的喜悦满满,与事后的美好回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我爱的人和爱的人。
我以我为荣,我为我自己,为我的家人,朋友,以及这个我深爱的这个世界奋斗过,打拼过,流过汗,流过血。
这是世间,老子没有白来一趟。我真正的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