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女王风云录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借助当时已经较为先进的印刷术,她大量印刷了自己的画像,然后传播到了全国范围内,很多民众家中都挂着她的画像,对女王的样貌有了基本的认知。
  此举开创了时代之先河,后世很多领袖都参照了这种做法,比如本朝太祖。
  但是不管再怎么难,一个国家该有的军事力量,还是必须要有的呀!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伊丽莎白赶紧把她的宫廷智囊团都叫到身边,大伙儿聚在一起,开了个分析研讨会。
  伊丽莎白首先发言:“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题是‘如何发展壮大英格兰海军’,会议议程有四项,一是研判当前国际形势;二是总结前段时间我们工作上取得的一些成效;三是分析我国存在问题和不足;四是研究讨论如何克服困难,尽快组建起一个强大的海军。下面逐项进行,请各位踊跃发言。”
  伊丽莎白话音刚落,她的首席顾问威廉·塞西尔(William Cecil,1520~1598年)便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道:“我先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塞西尔之于伊丽莎白女王,就好比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刘伯温之于朱元璋,可谓是肱股之臣。在伊丽莎白时代,几乎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与塞西尔有关联。
  在之前的故事里,塞西尔曾经出现过一次,就是他建议伊丽莎白女王以指定夫婿的形式来稳住斯图亚特。
  后来伊丽莎白指定了她的情人罗伯特来作为斯图亚特的夫婿人选,只可惜两人后来没谈成,斯图亚特最终选择了亨利做她的夫婿。
  在后续的故事里,塞西尔将会频繁出现,所以我们要对他着重了解一番,以便加深印象。
  伊丽莎白作为开创了英国“黄金时代”的女王,她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塞西尔作为伊丽莎白手下的重臣,对伊丽莎白的重要性同样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引用一下英国史学界对塞西尔的一些评语。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对塞西尔推崇备至,认为伊丽莎白时代有一半成就应归功于他,曾说:“伊丽莎白是一个女人加一个男人,是她自己再加上塞西尔。”
  英国历史学家杰索普则评论说:“可以断定,如果伊丽莎白朝没有塞西尔,伊丽莎白王朝就不会如此光辉;如果塞西尔未能控制局势,这个国家也就无法渡过难关,也不会如此繁荣、强大和自信。”
  从这些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伊丽莎白和塞西尔这对君臣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假如伊丽莎白没有了塞西尔,就相当于没有了左膀右臂,根本施展不开;假如塞西尔没有伊丽莎白,就相当于千里马没有了伯乐,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而已。
  我们现在对塞西尔有了基本认知,接下来就看看他和伊丽莎白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周末在家也好忙啊。看伊丽莎白相关的论文和纪录片,做做家务带带娃,就到了深夜了。只有趁着老婆孩子睡觉的时候码一点字出来。

  
  天涯反复抽楼,抽得我无言以对
  一旁的大臣们弱弱地说:“陛下,您和伊莎贝拉女王都是‘伊’字辈的,五百年前是一家,没有必要这么激动,还是消消气吧!”
  塞西尔道:“就算伊莎贝拉女王没有资助哥伦布,西班牙的崛起依然是势不可挡的。40多年前,有一位知名航海家麦哲伦,他本来是葡萄牙人,向葡萄牙国王申请经费进行环球探险,但遭到了葡萄牙国王的拒绝。后来他跑去西班牙,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赏识,给了他一只船队去探险,最终发现了太平洋,开辟了一条新航路。”
  伊丽莎白叹道:“哥伦布、麦哲伦,这样的人才只要得到一个,就足以纵横四海,西班牙却得到了两个,又怎能不崛起为海上第一强国呢?我们英格兰错过先机,现在要想追赶,实在是千难万难啊!”
  说到这里,伊丽莎白顿了顿,又说:“西班牙的发迹史,我已经知道了。那么葡萄牙又是怎么在大海上发家的呢?”
  塞西尔道:“葡萄牙在海上发家的时期,比西班牙还要更早一些。由于葡萄牙国土狭小,人口也不多,要想在欧洲大陆和群雄争霸,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往大海上发展。一百多年前,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不爱江山爱航海,身先士卒,亲自带领船队乘风破浪,从而在葡萄牙国内掀起了一股全民航海的热潮。在这个基础上,葡萄牙人的航海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和西班牙一起,成为欧洲两大航海霸主之一。”
  伊丽莎白听完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海上发迹史,真是心驰神往,真恨不得英格兰马上也能像这两个国家一样,成为海上一霸。
  然而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航海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伊丽莎白只能耐下性子,道:“我们英格兰以后肯定也要走海上霸主之路,但现在可能时机还不太成熟,只能稍后再议了。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总结前段时间我们工作上取得的一些成效,请大家继续发言。”
  塞西尔道:“女王陛下上任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我接着再来讲几句吧。”
  说到这里,塞西尔稍微觉得有些口渴,便喝了口水,然后伸出一个手指头,道:“第一,维持了英格兰国内宗教势力的平衡。女王陛下虚怀若谷,兼容并包,既不偏向新教,也不偏向天主教,所以英格兰不至于因为教派问题而陷入内乱;欧洲那些天主教国家虽然想搞事,但一直找不到合理的借口,确保了国家的安全稳定,此为成效之一。”
  一旁的罗伯特赶紧带头鼓掌:“女王英明!”
  塞西尔看到女王的情人抢着拍马屁,他也不甘示弱,立马跟上:“女王神武!”
  其他大臣一看,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认输,于是齐声喊道:“女王666!”
  罗伯特见大家都在积极表现,感觉自己还要再加一把劲,他不等其他人发话,抢着说道:“既然塞总说了这么多,那我也来说两句吧。女王陛下的第二个工作成效,是以联姻为名,稳住了欧洲各国,让他们尽量不对咱们英格兰出手。”
  塞西尔道:“对对对,说起联姻这事儿,咱们的罗总牺牲很大啊!他亲自出马,和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女王搞来搞去,成功稳住了局势,让斯图亚特暂停发起继承人战争,真是功不可没!”
  罗伯特道:“塞总这话夸张了。我这不是还没搞成功嘛,哪能说得上是牺牲呢?而且要说牺牲,谁能比女王陛下牺牲更大?她周旋于欧洲各国之间,看似处处留情,实则处处无情,真可谓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种多点开花的婚姻外交,比斯图亚特女王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们英格兰有这样的女王,实在是万民之福啊!”
  “对对对,万民之福,万民之福!”大臣们纷纷鼓掌。
  在这一片火热的氛围之中,伊丽莎白手下的头号间谍弗朗西斯也坐不住了,他站了出来,说:“大家这么踊跃发言,那我也来讲两句吧。我认为,女王陛下的第三个工作成效,是和苏格兰签订了《爱丁堡条约》,既瓦解了苏格兰和法兰西之间的‘老同盟’,避免英格兰受到苏、法两国的夹击;也明确了女王陛下的王位合法性,让那些心存不轨之人找不到借口搞事,进一步提高了英格兰国内政局的稳定性。”
  掌声再次响起,大臣们齐声赞道:“弗总说的有道理!而且弗总您也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之所以能够干翻苏格兰的‘尚武皇后’玛丽·德·吉斯,您的谍报系统也起了很大作用,这方面功不可没啊!”
  弗朗西斯道:“你们谬赞了。其实我个人根本不想让你们知道我的功绩,最好让我一直隐匿于黑暗之中,这样才是我最大的成功啊!”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彼此之间商业互吹,说得十分起劲。
  就这样吹了一阵之后,伊丽莎白示意大家停下,道:“工作成效当然是有的,这其中也离不开大家的功劳,你们都辛苦了,感谢大家的努力奉献!但是,在总结成效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太过得意,所以我宣布,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分析我国海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谈起问题和不足,氛围明显没有刚才那么热烈了,大伙儿都有些沉默,不肯吱声。
  塞西尔一看大家都不说话,知道这种时候还是要靠他站出来,于是他轻咳一声,道:“我来说几句实话吧,希望大家听了之后不要觉得太沮丧。其实,咱们英格兰祖上也曾是有过光辉岁月的,在亨利八世国王统治时期,英格兰有一支强大的皇家海军,船只总吨位高达上万吨,其中包括30艘战舰、15艘平底船,还有多艘辅助舰艇,虽然比不上西班牙葡萄牙这种海上霸主,但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众人问道:“那现在什么情况?”
  塞西尔道:“现在?没了呗。战舰只剩下21艘,基本上成了破烂,就算拿去卖废品,恐怕人家也嫌太旧;平底船全没了,辅助舰艇也只剩下6艘。海军方面也是青黄不接,没有什么高素质人才。总之就是很难,非常非常难。”
  众人不禁又问道:“明明开局还算不错,怎么现在混得这么惨啊?”
  塞西尔道:“没办法呀,经过咱们的爱德华六世国王和玛丽女王的英明领导,结果就变成这样了呗!”
  伊丽莎白道:“这已经成了既定事实,我们无法改变。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问题吗?”
  塞西尔道:“别的问题?就一个字,穷呗!发展海军的成本太高了,而我们英格兰之前在玛丽女王的要求之下,帮助西班牙人,和法国佬打了一仗,结果丢了加莱,元气大伤,家里穷得叮当响;然后就是前些年派兵去支援苏格兰,又和法国佬干了一架,虽然最终签订了《爱丁堡条约》,但打仗花的钱可真是一点都没少啊!”
  一旁的大臣们也纷纷说道:“对啊,咱们英格兰现在确实是太穷了!财政预算紧张,已经出现了赤字,差点连工资都发不出了!再加上又欠了不少国际贷款,每年光是还利息就够快撑不住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伊丽莎白叹道:“果然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啊!可是咱们不管再怎么穷,再怎么没钱,这日子还是得过呀!越是穷,就越是要勒紧裤腰带,把海军发展起来。只有靠着强大的海军做后盾,才能靠着海上贸易赚钱,人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做得,难道咱们英格兰就做不得吗!”
  塞西尔道:“女王英明!排除万难发展海军,确实是咱们英格兰走上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我也得顺便说一下。”
  伊丽莎白道:“什么问题?”
  塞西尔道:“正所谓‘人穷志短’,现在有很多英格兰人除了穷之外,志气方面也不够。主要问题体现在对航海事业不够重视,认为航不航海无所谓,没有树立起以航海为先的意识,思想上不够先进,行动上自然也就落后了。所以,咱们英格兰要想发展海军,一定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进行改造才行。”
  伊丽莎白思忖片刻,道:“说起意识问题,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刚刚爱卿你分析国际形势的时候也说了,葡萄牙之所以能崛起成为海上霸主,和全民航海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既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我们英格兰也要借鉴学习才行。”
  塞西尔点头道:“对,没错,发展海军既要抓经济,也要抓思想。我们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坚决贯彻,齐心协力,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富国强军攻坚战!”
  “塞总说得对!”
  “塞总说得有道理!”
  “啪啪啪啪啪啪啪……”
  众人纷纷为塞西尔的精彩发言而鼓掌喝彩。
  等到掌声停下之后,伊丽莎白道:“下面进行会议最后一项议程,研究讨论如何克服困难,尽快组建起一个强大的海军。请大家继续发言。”
  塞西尔当仁不让,道:“我们刚才已经总结过了,当前英格兰发展海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和思想问题。而经济问题又和海军问题紧密相连,没有经济就组建不起海军,没有海军就发展不起经济,双方互为因果,已经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众人连忙问道:“这个死循环该怎么破?”
  塞西尔道:“我有一计,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不花一分一毫,照样能把我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起来。”
  伊丽莎白急切道:“爱卿快讲,朕洗耳恭听!”
  塞西尔道:“海上军事力量,并不仅限于海军,海盗也算!我们只需大力支持海盗事业发展,让海盗们自备船只、自招船员、自负盈亏,在海上到处掠夺就可以了!海盗抢不到钱,亏了,不关我们的事;假如抢到金银货物了,到最后肯定也是要运回到咱们英格兰本土的!我们以国家名义来给海盗提供庇护,收他们一点保护费不过分吧?再和海盗做点生意,赚他们一笔钱不过分吧?这样多搞几次下来,还怕发不了财吗?”
  伊丽莎白抚掌大笑道:“高啊!妙啊!此举简直稳赚不亏,人在家中坐,钱从海上来!有了钱就可以发展海军,有了海军就可以进一步掠夺全世界,原本的死循环就变成了良性循环,简直让人做梦都笑醒啊!”
  塞西尔道:“经济问题要抓,思想问题更要抓!所以我建议陛下您亲自发布一道诏令,将每周三定为‘食鱼日’,要从思想上培养起全国人民吃鱼的好习惯!吃鱼的人越多,出海的人也就越多;出海的人越多,航海人才也就越多;航海人才越多,英格兰就越容易被建设成为海上强国!”
  伊丽莎白真是乐开了怀,没想到组建海军这么老大难的问题,经过塞西尔这么一分析,居然迎刃而解了!
  于是伊丽莎白当场就拍板定了下来:“行,就按你说的办!咱们英格兰虽然没有什么亨利王子,也没有什么哥伦布麦哲伦,但只要有你塞西尔,也肯定不比别人差!日后英格兰若真的成了海上强国,朕要记你首功!”
  众臣山呼万岁,道:“女王英明!”
  “今天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今天的更新到此结束,明天再更!

  
  图为斯图亚特在英格兰被关押时期,与外界的密码书信电子复原图。
  仿佛蚯蚓在纸上爬的文字,通过镂空的酒桶木塞子来传递书信,保密工作可谓相当谨慎。
  然而最终还是被伊丽莎白女王的谍报机构破译了,并最终定了斯图亚特犯有叛国罪
  第三十九章 英格兰的“食鱼日”

  关于塞西尔所提出的‘食鱼日’政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玩意儿。
  从宗教层面来说,基督教(包含天主教及新教)有规定,要求教徒每周五及圣诞节前夕只食用素菜和鱼类,不得食用其他肉类。
  亨利八世在英格兰搞宗教改革,并颁布《至尊法案》,主要是强调了国王在宗教层面的绝对统治地位,要求教徒奉国王为主,而非尊教皇为主。至于教义中“每周五食鱼”之类的条款,因为不属于教派斗争的关键核心,所以并未加以改动。
  事实上,亨利八世驾崩一年之后,在1548年,英格兰政府为了促进渔业发展,还对“每周五食鱼”的条款进行了加码,将每周五、周六及每年的复活节前40天定为“食鱼日”。
  到了1563年,塞西尔正式向英格兰议会提交了一个议案,要求给“食鱼日”继续加码,新增每周三为“食鱼日”。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了:既然伊丽莎白女王十分支持塞西尔的工作,那为什么新增“食鱼日”还需要经过议会同意呢?
  这实际上涉及政治体系问题。此时的英格兰,既不是国王一言九鼎的“绝对君主专制”,也不是国王的权力遭到极大限制的“君主立宪制”,而是介于二者之间。
  顺便再说一下,此时的西班牙实行的是“绝对君主专制”,一切由国王说了算,没有人能限制国王的权力。所以国王菲利普二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再加上当时的西班牙搜刮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菲利普二世有权有钱,要建设海军也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英格兰当时的政体限制了伊丽莎白女王的权力,很多政策都需要经过议会同意之后才能颁布实施;再加上国家经济实力不足,就算议会同意全力以赴发展海军,由于兜里没钱,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和英格兰二者对比,后者完全处于劣势:菲利普二世国王有权有钱,海军实力强大,西班牙是公认的海上霸主;伊丽莎白女王缺权缺钱,海军力量弱小,英格兰只能算是海上小弟。
  在正常情况下,普通人面对这种局势,几乎不存在翻盘的可能性。然而伊丽莎白女王堪称一代人杰,如此恶劣的局势,都能让她寻得一线生机,绝地翻盘,最终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创属于英格兰的“黄金时代”。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咱们现在还是先看看英格兰国内对于新增每周三作为“食鱼日”的争论。
  塞西尔向英格兰议会提交了“每周三食鱼日”的议案之后,议会组织相关人员,就该项议案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
  由于天主教义中原本就包含了关于“每周五食鱼日”的内容,所以英格兰议会的新教贵族们对于塞西尔要求新增食鱼日的提案,表示了反对:“咱们英格兰是新教国家,自然要按新教的规矩来。像‘食鱼日’这种原本是天主教教规的内容,咱们不彻底取消就算给面子了,怎么可能开历史倒车,反而给它加码呢?”
  这种说法还算是比较温和的。有些新教贵族情绪比较激动,干脆就指着塞西尔的鼻子开骂:“你丫嘴馋想吃海鲜,自己买就是了,干嘛还要拉着全国人民一起吃呢?老百姓吃个饭你也要管,那你要不要干脆把吃喝拉撒都一起承包了啊?”
  面对指责,塞西尔只能耐着性子解释道:“你们这帮子人啊,思想建设要加强。我提交这个议案,看起来是说吃鱼,实际上是想发展海军。发展海军需要水手,水手怎么来?”
  塞西尔抛出问题,不等众人答话,就接着解释道:“第一,做渔民出海捕鱼;第二,做海商出海贸易;第三,做海盗出海打劫。后面这两个来源,和‘食鱼日’没有什么关系,我暂且不提,就单说渔民捕鱼这事情吧。”
  塞西尔继续分析:“想一想,渔民捕鱼归来,结果却卖不出去,那还有几个人愿意当渔民呢?渔民少了,水手就少了,那咱们英格兰要发展海军,招募水手的时候只能找一些旱鸭子,训练费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哪能比得上直接招募有航海经验的渔民呢?”
  讲完了这些之后,塞西尔提出了自己的结论:“综上所述,增加每周三作为‘食鱼日’,能进一步提高海产品在我国的销量,既扩大了内需,繁荣了经济,又提高了民众的航海意识,有利于我国的海军建设。这个议案和宗教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们这帮子人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的,为什么偏偏要往这方面想呢?”
  众人一听,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但如果轻而易举就被塞西尔说服,感觉自己又很没面子,所以还是有些死鸭子嘴硬:“塞总,你这个议案呢,看起来确实有这么一点道理,但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建议你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修改完善一下方案,然后再重新提交一次吧!”
  “行吧,我拿回去再研究研究,看看能怎么改方案。”塞西尔本来也没打算能一次性通过,就把“周三食鱼日”的议案拿回去了。
  在这种时候,议会是甲方,塞西尔是乙方,甲方要求乙方改方案,完全是基本操作,一点都不稀奇,反正塞西尔本人是早已习惯了的。
  说一下欧洲女王风云录的整体写作计划: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丹麦的玛格丽特女王;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莎女王;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唯一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性)。
  这些女王都很强大和伟大,每个人的经历都足以写成一本书。研究这些女王,同时也就相当于研究了她们身后的国家所崛起的历史背景。
  总体而言,要研究这些工作量很大,写起来也很需要很多时间,每个人的篇幅大概需要20万字以上。叶卡捷琳娜大帝因为特别牛逼,她的字数可能还要乘以2。
  所以六位女王总字数大概150万字左右。按每天更新3000字计算,需要500天时间。
  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慢慢写吧。
  伊莎贝拉女王有个女儿,名叫胡安娜。胡安娜这孩子和斯图亚特一样,都是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的人儿,结局也都很凄惨,胡安娜因为被丈夫背叛,发了失心疯,后来她丈夫死了,她终日守着棺材,甚至不让丈夫下葬。种种做法,让她获得了“疯女胡安娜”的外号。同时,这位疯女胡安娜也是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的姐姐。
  不久之后,塞西尔再次向英格兰议会提交了“周三食鱼日2.0版”议案,这个“2.0版”相比“1.0版”,基本上没有改动,只添加了一项内容:每周三的食鱼日,除了有三道菜是鱼之外,还可以有一道菜是肉食。
  议会的官老爷们一看,既然你已经听我们的话,改了方案,那行吧,我们也给你个面子,这个议案通过了!
  就这样,在1563年,英格兰的“每周三食鱼日”政策,得以正式推行。
  这道政策颁布之后,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当时的英格兰人每年需要吃鱼的时间。每周三、每周五、周六及每年的复活节前40天都是“食鱼日”,相当于每年之中有一半时间都要吃鱼,这个日子可以说是相当之长了。
  下面让我们对“周三食鱼日”的政策深入讨论一番。
  一个政策是否有意义,不能光看它的内容是什么,还要看它能否落实,落实之后有什么成效。假如一个政策,内容是给贫困户发补助,出发点当然是很好的,但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冒领现象,真正的贫困户反而没有得到多少好处,那么这个政策的成效就要被打个折扣。
  同样的道理,塞西尔作为“周三食鱼日”的政策发起人,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很好的,但为了确保该项政策取得成效,他必须要狠抓落实才行。
  在塞西尔的推动下,这项政策被严格贯彻实施,一旦在“食鱼日”期间偷吃肉,就要被加以惩戒。
  就在政策刚刚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有一位旅店女老板因为违规吃肉,结果脖子上被挂了一圈枷锁;还有四位妇女因为违规吃肉,在树桩上被绑了一整夜,直到天亮的时候才被她们的丈夫领回家。
  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因为吃肉不吃鱼而被逮捕受罚,这当然是很可笑的。但在当时的英格兰,因为“周三食鱼日”的政策被赋予了富国强军的重要意义,出现这种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不管古今中外,很多政策实际上都只能限制平民,对权贵阶级的束缚力极弱,甚至几乎没有。
  英格兰贵族要想在周三吃肉,这其实不难办到。因为这项政策在颁布之初,就明确提出“可以有一道菜是肉食”,前提是必须拿到买肉许可证,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而这个许可证可以从主教或者牧师手中取得。
  显而易见,买肉许可证并不是随意、无限印发的,不然的话,“周三食鱼日”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在许可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自然是优先供应给权贵阶级,平民百姓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拿不到这种买肉许可证的。
  除了狠抓政策落实之外,塞西尔还极力淡化“周三食鱼日”的宗教意义,尽量强调它的现实意义。
  在这项政策颁布22年之后,也就是1585年,塞西尔专门给它加上了一个补充条款:“周三食鱼日”与宗教无关,任何个人及组织均不得强行将该项政策与宗教扯上关系,否则就是触犯了法律。
  显然,塞西尔这种做法是为了堵上新教徒的嘴,因为在他刚刚提交议案的时候,议会里的新教徒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同时,他也是为了堵上天主教徒的嘴,因为天主教义是有“食鱼日”这种说法的,他不能让天主教徒对此浮想联翩,以为官方是支持天主教的。
  没办法,英格兰作为一个宗教国家,宗教势力早已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连吃鱼这个事情,都能拿来大做文章。
  事实上,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格兰出现了一句成语,叫做“eat no fish(不吃鱼)”。
  这句成语出现的时代背景是,在1571年,在伊丽莎白的推动下,英格兰议会出台了作为英格兰教会官方教义的《三十九信条》,该《信条》第三十七项是这么表述的:
  论国家长官
  女王在英国及她的领土内有超群的权柄,凡这国度里的产业,无论是教会的或国家的,其主要掌权皆属之,此权既不是也不当受制于任何国外的管辖。
  我们将主要掌管权归于女王之举,触怒了若干诽谤者的心;但我们并不将讲道和举行圣礼之权给予国王,这件事也由我们的女王以利沙伯近来所颁布的谕令极其明显地证实了。但是我们在圣经中看出,皇室的特权常由神亲自授予敬虔的国王,那就是,他们应当掌管上帝所托付的一切产业和位阶,无论是教会的或国家的,并用剑约束顽梗和作恶的。
  罗马的主教在英国无管辖权。
  英国的法律可以用死刑处罚作奸犯科的基督徒。
  基督徒奉长官的命令武装作战,是合法的。
  从这个条款中可以明确看出,英国国教极力维护女王的统治地位,从教义上明确划分了与天主教之间的界限。
  也正是因为如此,英格兰的新教徒摒弃了天主教规中“星期五不准吃肉、只能吃鱼”的斋戒。他们为了表明自己坚决拥护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态度,喊出了一句标志性的口号,既然天主教徒星期五只能吃鱼,那么他们新教徒“星期五不吃鱼”。
  “星期五不吃鱼”这个口号,后来被缩略成“不吃鱼”。
  久而久之,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时代,“不吃鱼”就成了一种与政府保持一致的标志。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在英语的语境中,“不吃鱼”就成了表示拥戴政府的行为,“不吃鱼的人”就成了“忠于政府的人”、“诚实可靠的人”的同义词。
  正因为连吃不吃鱼都能和宗教扯上关系,所以塞西尔为了确保他的“周三食鱼日”政策得到圆满落实,不得不一再强调该项政策和宗教毫无关系——这可真是操碎了心啊!
  好困,又是写到半夜的一天。
  我怎么就这么缺时间呢……
  欧洲有大量的强盗国家,他们掠夺全世界的财富,搞殖民、搞奴隶交易、搞种族灭绝,为了本国的利益,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的发迹史本身就是掠夺史,不能因为他们现在强大了,就忽略了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
  他们固然因为攀科技而强大,但攀科技的前提,是有强劲的物质基础支持。搞研发是需要钱的,没钱寸步难行,而欧洲人选择了来钱最快同时也是最残忍的方式,这就是事实。
  蒙古人有本事抢钱,没本事攀科技,这就是他们不如欧洲人的地方。
  第四十章

  总体而言,塞西尔的“食鱼日”政策表达了一种积极的导向,意图树立起全民航海的意识,他的想法是很好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大航海时代,真正能让英格兰的海上军事力量崛起的,并不是“食鱼日”,而是海盗。
  道理很简单,“食鱼日”只能培养渔民,渔民出海只需考虑怎么打渔,而不是怎么打仗;海盗出海则只管打仗而不管打渔,双方有本质上的区别。
  那时候打海战,可以简单分为远程交火阶段和接舷近战阶段。渔民既没有练过发射火炮,也缺乏与敌人进行贴身肉搏的经验,更不如海盗那般悍不畏死,如何能成为打海战时的作战主体呢?
  而且要说树立全民航海意识,“食鱼日”能做到的,海盗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对此,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对比,看看二者的效果有何差异。
  食鱼日:“来啊,出海啊,海上有鱼吃!”
  海盗:“来啊,出海啊,海上有金银财宝!”
  请问你是喜欢鱼,还是喜欢金银财宝?
  同样是出海,渔民大丰收的时候,顶多捞回一船鱼;海盗大丰收的时候,可就不得了了,一整船都是非常值钱的货物,比鱼的价值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这样一对比起来,显然做海盗的诱惑力比做渔民的诱惑力要高一百倍。哪怕高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但是富贵险中求,世上永远不缺少为了钱而拼命的人。
  毫不夸张地说,英格兰的海上发迹史,实际上就是海盗的发迹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英格兰的几位著名海盗的故事。
  1532年,在英格兰西南部,有一位名叫“约翰·霍金斯”的男孩出生了。
  霍金斯的家族是航海世家,家族里的许多成员都从事海上贸易活动,生意红红火火,赚了不少钱。
  到了1554年,霍金斯的老爹死了,年仅22岁的他子承父业,带领着家族的船队,迎着汹涌的波涛,驶向了无尽的大海。
  航海数年之后,霍金斯虽然赚了钱,但胃口却越来越大,原来那些合法正当却小打小闹的生意,已经很难满足得了他了。
  思来想去之后,霍金斯决定干一些来钱更快、更多,同时也更危险的买卖——贩卖黑奴。
  1562年10月,经过霍金斯努力游说,他成功拉到了一笔赞助,组建了一支共有三艘船的船队,带着新招募的海员们,驶向了非洲西部海岸。
  接着,霍金斯登上了几内亚的国土,开始掠夺当地人口,一共抓了300名黑奴上船。
  随后,霍金斯的船队载着这批“活货物”,穿越了茫茫大西洋,来到西印度群岛,和西班牙殖民者做了一笔交易,换取了当地的一些特产,如兽皮、生姜、糖和珠宝等。
  最后,在次年9月,霍金斯满载而归,因为这批货物在英格兰本土都是稀缺物资,所以价值很大,他狠狠赚了一笔。
  大发横财之后的霍金斯,成了当地上流社会的座上宾,很多人请他吃饭,听他大吹特吹自己的奋斗史。
  比如什么“海上的风又大,浪又急,但我乘风破浪,无畏无惧”,又比如什么“黑奴牛高马大,身强力壮,但我和我的船员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把他们绑起来运上了船”,再比如什么“西印度群岛遍地是黄金,去那里干一票,完全可以三年不发市,发市吃三年”,还比如什么“我回到英格兰之后,当初愿意给我投资的人,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一起发了大财……”
  霍金斯这一番吹嘘下来,别人对航海、黑奴、交易之类的事情都不算特别了解,但唯独对“发了大财”这几个字,听得特别清楚。
  人生在世,请问谁不想发财、发大财、大发横财?
  或许有那么几个人是视钱财如粪土的,但这种人就好像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仅仅存在于虚无缥缈的传说当中,大家都听说过,但都没亲眼见识过。
  世上还是爱钱的人多,所以当大家听说了霍金斯在大海上发家致富的故事之后,一个个都悠然神往,恨不得自己也能干他一票,也成为一个有钱人。
  作为英格兰第一个进行贩奴交易的海盗,霍金斯的名声很快传遍全国,甚至连伊丽莎白女王都知道了。
  纵然是享尽荣华富贵、高高在上的女王,也免不了对“大发横财”这种事情产生兴趣,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是有钱的人,对钱财也就越饥渴。
  所以伊丽莎白决定亲自召见霍金斯。
  霍金斯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他的海盗事业居然能这么成功,连女王陛下都要召见他。为此,他在入宫之前好好整理了一下着装,打扮得有模有样,像是一个高贵的绅士,迈着自信的步伐,来到了伊丽莎白女王的面前。
  然后霍金斯华丽丽地单膝跪地,满脸恭敬:“草民霍金斯,叩见女王陛下!”
  伊丽莎白对这个流程自然是驾轻就熟,她大手一挥,经典台词三连:“爱卿免礼,平身,赐座!”
  霍金斯坐下之后,伊丽莎白道:“霍爱卿,听说你前段时间出海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啊。麻烦你跟我仔细说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霍金斯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带着船队出海,抓了几百个黑奴,然后转手卖给西班牙人,换了一批货物,然后拉回英格兰倒卖,赚了一大笔钱……”
  伊丽莎白忽然脸色一变,喝道:“大胆霍金斯!你可知罪!”
  霍金斯闻言一愣,刚才女王陛下还一口一个“霍爱卿”,现在就突然变成“大胆霍金斯”,还问他知不知罪,果然是女人心海底针,令人难以猜测啊!
  于是霍金斯强作镇定,道:“敢问女王陛下,我何罪之有?”
  伊丽莎白道:“你公然贩卖人口,做这种无本生意,是不道德的!我要对你这种行为进行严正抗议、强烈谴责!”
  霍金斯一听,差点以为女王陛下要治他的罪,但仔细一想,似乎又不是这样。毕竟女王的措辞是“不道德”,而非“犯罪”;是“抗议谴责”,而非“现场抓捕”,显然其中大有文章。
  而且女王若是真想抓他,随便派几个人就行了,何必把他请到王宫来?
  想明白其中关键之处后,霍金斯以退为进,道:“既然陛下说我做生意不道德,那我也只能认了,以后我一定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海盗的自我修养,争取做一个讲文明树新风有礼貌的新时代高素质海盗……”
  说到这里,霍金斯忽然话锋一转,道:“陛下,您可知我这种‘不道德的生意’,到底有多赚钱吗?”
  伊丽莎白问:“有多赚钱?”
  霍金斯道:“无本万利,一年十倍!干一票财务自由,干两票提前养老,干三票子孙无忧!要是再加把劲干他个四五六七八九票,兜里的钞票根本数不过来,在金币堆里游泳都没问题!”
  伊丽莎白掐指一算,一年十倍,两年百倍,三年千倍,四年万倍,要是多搞几年……哎呀,金钱蒙蔽了我的双眼,我算不过来了。
  实事求是地说,伊丽莎白作为一国之君,公然支持海盗行为,这事儿说出去不好听。但她实在太穷了,高达数百万英镑的外债压在她头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通过正常手段赚不到钱的情况下,伊丽莎白只能另辟蹊径,用非常手段赚钱,至于名声好不好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伊丽莎白道:“霍爱卿,那你这么赚钱的生意,能不能也带带我一起做呢?”
  呵!女人啊!刚才嘴上说着不要,现在却很诚实嘛!
  霍金斯心如明镜似的,毕竟人家是女王嘛,基本的矜持还是要的,总不能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说“咱俩来做个交易”,但掰扯到最后,还不是为了那档子事儿?
  毕竟是白花花的票子,谁不爱!
  当然,霍金斯看破不说破,有些事大家私底下做做还是可以的,彼此心知肚明就行,要是摆到台面上来说,可就不好看了。
  而且做交易嘛,跟谁做不是做?霍金斯之前第一次出海贩卖黑奴,不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资金支持,最后才做起来的吗?反正事后给他们分红回报就行了!
  既然跟别人做得,那跟女王就更加做得,而且效果更好。毕竟女王是至高无上的,大家多多少少都要给她一点面子,有了这一层背景,做起交易来那就更加方便了。
  于是霍金斯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既然女王陛下要跟我一起做,那我肯定热烈欢迎啊!只是不知道陛下您有多大的本钱,准备投资多少英镑呢?”
  伊丽莎白脸色一红,道:“霍爱卿,不瞒你说,我手头上没钱。”
  “啊?没钱?”霍金斯这下子是真的愣住了。你堂堂一个女王,跟我扯了大半天,口口声声说要做交易,结果一个子儿都不掏,这是要逗我呢?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女王兜里也拿不出闲钱啊!”伊丽莎白先是诉了诉苦,然后赶紧解释道,“但是霍爱卿你不要着急,我虽然没有钱,但是我有船!我用船来注资入股,折算成英镑来和你做交易!”
  “有船?那也行啊。”霍金斯想了想,觉得可以接受。毕竟做海盗这行当,关键就两样,一是船,二是人,至于钞票多少,倒是无所谓——反正做的也是无本生意嘛!
  “请问是多大的船呢?”霍金斯问。
  伊丽莎白道:“我手头上有一艘‘卢卑克的耶稣’号战舰,吨位700吨,英格兰皇家海军出品,必属精品!折价4000英磅,入股你的船队,和你一起做海盗生意,赚了钱之后咱们二一添作五,你说怎么样?”
  霍金斯一听,700吨的皇家战舰,感觉很霸气的样子啊!
  毕竟他那支三艘船的船队,吨位最大的旗舰“萨洛蒙”号,也只有120吨,和这艘皇家战舰差了将近6倍之多!二者相比,“萨洛蒙”号简直就是个弟中弟!
  于是霍金斯当场就拍板定了下来:“行!既然女王陛下您这么有诚意,那我也不说什么废话了,就按您说的办!”
  伊丽莎白大喜道:“霍爱卿果然爽快!以后大家一起发财!”
  “对!一起发财!”
  “哈哈哈哈哈……”
  愉快的笑声传遍了整个王宫。
  “哈哈哈哈哈……今天的更新又写完了……”
  愉快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办公室
  昨晚我研究了一整夜的黑奴贸易,看到的表述是这样的:最初,他们偷袭非洲黑人村庄,烧毁房屋,把精壮男子掳走。这种直接用武力掳掠的罪恶勾当,引起了非洲人民激烈反抗。于是他们改变手法,由他们出枪,挑动一些非洲酋长从事猎奴活动,然后他们再用枪支弹药、甜酒、纺织品和其他小商品向酋长们收买黑人,卖作奴隶。
  然后我又查阅了霍金斯贩卖黑奴的历史,发现对其的表述是“劫掠”而非“购买”。考虑到霍金斯是首位进行黑奴贩卖的英国人,他的手法一开始不会太成熟,而且最初的资金体量也不足以支撑其以“购买”的方式进行黑奴交易。
  这方面具体情况如何,是见仁见智的。
  第四十一章

  伊丽莎白和霍金斯达成了交易,在这里,我们不妨对其中一组数据进行估算,了解一下伊丽莎白所面临的债务危机。
  血腥玛丽女王驾崩后,伊丽莎白女王从她手中接过了王位,同时也接过了高达300万英镑的外债。
  按照伊丽莎白和霍金斯的交易内容,一艘700吨的皇家战舰,作价4000英镑入股,那么300万英镑的外债就相当于750艘这样的皇家战舰。
  而当时整个英格兰海军的战舰数量也才20多艘,也就是说,把当时的整个海军填进去,反复填30多次,才能够还清这笔外债。
  假如再计算利息,按最优惠的贷款利率5%来算,一年就要偿还15万英镑,相当于37.5艘皇家战舰。要是伊丽莎白的债主再狠一点,利率再提高一点,那她的偿还压力更大。
  所以我们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海军,净资产总值连每年的欠款利息都不如,一个“穷”字,足以说明一切。
  伊丽莎白这么穷,她能怎么建设海军?她根本就没有办法。
  所以她只能不顾身份,公然犯罪,注资入股霍金斯的海盗船队,干起了无本生意。
  通常来说,一国之君再怎么不要脸,也该有个限度。私底下干一些坏事,大家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反正谁也不比谁更干净;但是像伊丽莎白这种公然支持海盗行动,摆明了说“我要干坏事”,实在是举世罕有的。
  帝王心术讲究脸皮厚、心肠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伊丽莎白女王在这方面的段位确实是很高了。
  事实证明,她的这种做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确实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让她摆脱了财政紧张的困境,成功建设起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使得英格兰成为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的又一个海上强国。

  
  看了一圈纪录片,感觉真带劲
  1564年,霍金斯再次从英格兰出发,在原有的三艘船基础上,新增了女王入股的皇家战舰,舰队的总吨位翻了将近五倍,实力大大加强,浩浩荡荡地驶向了非洲几内亚。
  和女王一起投资霍金斯的,还有几位英格兰的高官,比如女王的情人罗伯特,以及她的首席顾问塞西尔。
  为了给霍金斯提供充分的保障,伊丽莎白女王甚至还专门给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国王写了 ,信中写道:“请保护持信人——约翰·霍金斯……我们的愿望和意愿是你能完全理解此项事业,并且对它的公平完全了解……”
  那么,菲利普二世会不会理解霍金斯的“事业”呢?
  答案是不理解。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各占半壁江山,两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和贸易份额,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了教皇那里——现在霍金斯想要分一杯羹,你说人家肯不肯?
  所以,要想让菲利普二世理解和支持霍金斯的“事业”,就相当于让他直接给霍金斯送钱,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为0。
  当霍金斯第二次登陆非洲几内亚,掳掠了数百名黑奴之后,他像上次那样,前往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准备通过贩卖黑奴来狠赚一笔。
  很快,被霍金斯派出去的船员就回来了。霍金斯问:“怎么样,这一批货物,西班牙人愿意出多少钱?”
  船员摇了摇头,道:“他们不肯出钱。”
  霍金斯道:“没钱的话,以物易物也是可以的嘛!”
  船员道:“他们也不肯以物易物。”
  霍金斯顿时怒了:“难道他们想打白条?这不可能!”
  船员道:“船长,不是钱的问题,人家是根本不愿意和咱们交易。”
  “不愿意交易?为什么?”这下子,霍金斯有些惊奇了,说,“难道他们的殖民地不缺黑奴,不需要有人干活?”
  船员道:“他们说西班牙国王有令,禁止殖民地官员和我们交易。”
  “什么?!”霍金斯更加惊奇了,说,“居然有这种事情?!”
  沉吟片刻之后,霍金斯拿出了女王的亲笔信,递给了船员,说:“你拿着女王的亲笔信,去跟西班牙人再商量商量,看看他们肯不肯交易。”
  船员拿着女王的信,再次上岸和西班牙人商谈:“这是我们的女王写给你们的国王的信,请务必支持一下我们的事业,给我们一个面子。毕竟大家都是做生意的,跟谁做不是做呢?”
  西班牙官员瞥了信件一眼,不耐烦地道:“你们英格兰女王写什么信,关我们西班牙人屁事!我们的国王明确下令了,不许我们跟你们做交易,除非国王改变主意,不然我们以后都不可能跟你们做交易的!现在麻烦你们团成一团,圆润地离开,谢谢!”
  船员不解地问:“什么叫做团成一团圆润地离开?”
  “意思就是叫你滚蛋啊!你丫现在听明白没有?”
  船员看着西班牙人脸色不善的样子,只得收好女王的信件,灰溜溜地回到船上去了。
  上船之后,霍金斯问:“怎么样,女王的亲笔信管不管用?西班牙人怎么说?”
  船员道:“他们叫我滚。”
  霍金斯道:“就这?没别的了?”
  船员道:“是的。”
  霍金斯当场就跳将起来,指着西班牙人的领地口吐芬芳:“狗日的西班牙人!老子大老远从英格兰跑到这里,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才拉了几船黑奴,现在你丫的居然跟我说不交易了!这批黑奴卖不出去,难道让我白跑一趟,在大海上喝西北风?”
  船员问:“船长,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霍金斯拔出佩剑,指着西班牙人的方向,道:“干他娘的西班牙人!老子今天一定要跟他们交易,他们要是敢不交易,老子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强行交易!”
  一时之间,海盗们群情振奋,高声喊道:“强行交易!强行交易!”
  于是霍金斯就带领着手下这群海盗,登陆西班牙殖民地,他们满脸杀气腾腾,纷纷亮出武器,堵在了西班牙人的家门口。
  西班牙人见霍金斯人多势众、来势汹汹,顿时就怂了,为首官员赔笑道:“霍总!什么风把您老给吹来了呀?快请坐,快请坐!”
  霍金斯怒道:“少废话!老子不吃你这一套!我就问你一句,你今天到底跟不跟我交易?”
  “这……”西班牙官员面露难色,有心拒绝,但瞧瞧霍金斯这阵势,只要自己说出一个“不”字,恐怕就脑袋不保了。
  于是他只能点头道:“交易,必须交易!您的船上有多少黑奴,我照单全收,这总行了吧?”
  “哼!这还差不多。”霍金斯冷笑一声,吩咐手下船员道,“去,把那些黑奴都拉下来,给西班牙人点一下货!”
  “好嘞!”十来位船员屁颠屁颠地跑回了船上,用绳索牵着黑奴,浩浩荡荡地下来了。
  霍金斯道:“来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我已经给你们带到了,现在该你们掏钱了!”
  西班牙人点了一下黑奴的人数,和霍金斯确认无误之后,就搬出了整箱整箱的黄金、白银、珍珠和宝石……
  就这样,霍金斯的第二次贩奴之旅大获成功,满载而归。
  霍金斯回国之后,英格兰人简直要为之疯狂了。他第一次贩卖黑奴,让他成了英格兰最富有的人之一,而这一次贩卖黑奴所取得的回报,让他的身价再度飙升,他现在就是英格兰首富,没有之一。
  伊丽莎白女王作为霍金斯此次航行的最大投资者,她也从中获得了一笔分红,单单是这笔分红,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了4000英镑,比她入股的那艘皇家战舰还要值钱了。
  钱,永远是这世上最具有说服力的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比钱更有说服力,那就是更多的钱。
  此时此刻的伊丽莎白,终于明白了霍金斯之前跟她说的“无本万利”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虽然现在暂时还达不到“在钱堆里游泳”的地步,但她相信只要再干几票,这个目标很快就能实现了。
  在金钱面前,伊丽莎白抛弃了一切公理、道德、信义,她不在乎别人对她怎么看、怎么说,也不在乎那些被劫掠被贩卖的黑奴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她只想要钱,要很多很多的钱,哪怕这些钱上面沾满了鲜血和冤魂,她也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帝王心术,最为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作为一国之王,伊丽莎白绝不会被道德枷锁所束缚,更不会对别人有丝毫的怜悯。
  为了表扬霍金斯为她做出的巨大贡献,伊丽莎白甚至还专门授予了他一块盾形纹章以示鼓励,纹章的图饰是一个被捆绑的黑人。


  
  (被捆绑的黑人盾徽)
  新鲜出炉,收工回家……
  明天更新霍金斯被西班牙人吊打的剧情
  我查了很久,关于黑奴贸易,早期是殖民者直接下手劫掠,但风险系数大,容易遭到反抗;后来殖民者和当地的酋长达成了交易,以物易人;但奴隶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提供,因此必须要有长期稳定的努力来源,而殖民者的手法是给酋长提供武器弹药,怂恿他们长期猎奴,让以物易人的交易长期持续下去。
  这种说法我认为比较合情合理,而且西方国家的搞乱一个地区的常用手法就是搞代理人战争,自己不亲自下场,仅在背后提供军火支援。
  此外,我从未说过“因为西方人很坏,所以他们得到善报”这种话。
  而且我也不认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自然法则”,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事情,我见得多了,我认为自然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
  关于人性善恶,我认为做人要有人性,要保持最基本的良知,这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但这种人性、这种良知,一定要有足够的实力作为自己的后盾,否则在恶人的眼里,善良就是一种笑话,是案板上可以随意拿捏的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近代以来许多国家被侵略、被蹂躏,这和善恶与否并无关系,只看国家强弱而已。
  文中关于黑奴的内容,我已进行部分修改,但已经发出去的内容无法再修改,只能先这样了。反正我后期还要对这个文进行大改的,这段故事应该分为四卷:1、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老婆;2、血腥玛丽;3、断头女王;4、伊丽莎白。至少要补充数万字的内容才算比较完整,现在还处于边写边改的阶段
  第四十二章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伊丽莎白在英格兰这边大喜过望,大力表彰霍金斯,此事暂且不提。
  且说西班牙殖民地那边,为首官员见霍金斯扛着金银财宝上船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始骂娘了:“该死的英国佬!该死的霍金斯!都说了不和他们交易了,他们就是不听,非要强行交易!真是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一旁的随从问道:“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告状,必须告状!你马上给我写书一封,把今天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国王陛下,让他给我们做主!”
  “好!”
  这随从腹中也是有点墨水的,当即回到办公室内,给西班牙国王写了 ,信中哭诉了他们被霍金斯强行做交易的过程,说霍金斯极其无礼,竟然连西班牙国王的命令也不放在眼里,实在是胆儿肥了,恳请国王陛下向英格兰兴师问罪,将霍金斯绳之以法。
  官员一看这信写得还行,就在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派了个信使,把信寄了出去。
  等到霍金斯回到英格兰之后,西班牙人的信使也回到了西班牙,把这封信呈给了国王菲利普二世。
  菲利普二世一看,这还得了!小小一个霍金斯,竟敢无视西班牙国王的政令,公然强买强卖!以后要是个个人都像他那样,西班牙还怎么做海上霸主?他菲利普二世的面子该往哪搁?
  必须要捍卫西班牙人的尊严!必须要对这种行为予以严惩!
  于是菲利普二世马上发出一道诏令,要求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和英格兰政府进行交涉,务必要讨个说法。如果英格兰人不给他一个说法,那他就给英格兰人一个说法。
  收到国王的命令之后,西班牙大使不敢怠慢,马上向英格兰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霍金斯必须承认错误,并停止出海远航,不得再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黑奴交易。
  面对西班牙人的谴责,英格兰人实际上是不情不愿的。毕竟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大家都指望着靠霍金斯挣钱,现在西班牙人突然说这个交易不能再干下去了,英格兰人又怎会乐意呢?
  然而就算英格兰人再怎么不乐意,他们也必须给西班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毕竟此时的西班牙是海上霸主,而英格兰只是海上小弟,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此巨大,贸然得罪对方,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所以霍金斯只能答复西班牙人,说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从今以后将会金盆洗手,退隐江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西班牙人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态度便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然对霍金斯的动向时刻留意,严防他出尔反尔,私下搞事。
  西班牙人的警惕是不无道理的。霍金斯作为一个海盗,怎么可能安分守己,自断财路呢?从表面上看,他消停了下来,但实际上他从未打消航海的欲望,短暂的蛰伏,不过是在暗中谋划更大的事件罢了。
  在蛰伏期间,霍金斯继续游说伊丽莎白,请她给予自己更大的支持。
  对此,伊丽莎白稍微有些犹豫:“霍爱卿,西班牙人看你不爽很久了,现在一直对你严防死守,你若是再次出海,恐怕他们会对你不利。”
  霍金斯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做海盗这一行,怎么样都行,就是不能怂!要是被西班牙人一句话就吓退了,那还赚什么钱,发什么财?干脆回乡下种田得了!”
  伊丽莎白道:“那你现在还是想出海?”
  霍金斯道:“对!我还想再干他一票!而且是更大的一票!只要干完这一票,我就有了花不完的钱,可以安心回家养老了!而陛下您作为我的投资人,也一定能获得丰厚的回报,难道您不想要更多的钱吗?”
  伊丽莎白问:“你这波稳不稳?稳的话我就给你继续投资。”
  霍金斯道:“搞航海这一行的,一路上乘风破浪,上下颠簸,分分钟可能掉进海里喂鱼,从来就没有‘稳’这个字!要是想求稳,干脆在床上躺好就行了,这样最稳!陛下,您不该问我稳不稳,而应该问我浪不浪!做海盗如果不浪,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伊丽莎白道:“那你浪不浪?”
  霍金斯自信满满,道:“我比稳没赢过,比浪没输过!我可以划船不用浆,我可以扬帆没有风向,因为我这一生,全靠浪!”
  此时此刻的伊丽莎白,终于被霍金斯说动了,她也不再犹豫,道:“好!霍爱卿,我就喜欢你这种不顾一切一往无前的浪!你这次航海,我投了!而且还要加倍投!”
  霍金斯大喜道:“谢主隆恩!”
  就这样,伊丽莎白在上一次投资一艘皇家战舰的基础上,再度追加了一艘“米尼昂”号战舰,让霍金斯领航出海。
  霍金斯原本自有三艘船,现在加上两艘,他的船队就有了五艘船。此外,在这一次航海中,还有一艘船也加入了他的队伍。
  这一艘船名为“朱迪思”号,船不大,吨位只有50吨,和女王的皇家战舰比起来,它就是个小不点。
  虽是小不点,却有大能耐,因为这一艘船的船长名叫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1540年—1596年),拥有极其强大的航海和海战技能,是一条足以翻江倒海的猛龙,被人尊称为“海上魔王”。
  当然,此刻的德雷克还没有闯出什么名声,籍籍无名的他,还只是一个江湖小虾米而已,谁也不会料到他以后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德雷克是霍金斯的表亲,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农夫。按照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他应该继承家中的几亩薄田,长大之后也在土里刨食。
  然而德雷克并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他在骨子里就铭刻着冒险的基因,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根本就不是他所想要的。
  关于黑奴话题,就以伊丽莎白女王的座右铭“我观察,而且我沉默”来打住吧。不谈了。
  德雷克热爱航海,热爱冒险,热爱探索未知的世界。他小小年纪就以“见习水手”的身份随船出海,等到17岁的时候,他的航海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一名小帆船的船长,游走于沿海航线之间。
  沿海航线安全系数大,毕竟陆地就在视野范围之内,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但与此相对的,航海收益也比较小,比起远洋航行来,能获得的回报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德雷克很快就厌倦了这种低风险低回报的航海路线,他渴望更为刺激的生活,愿意承受更大的风险,来博取更高的回报。
  所以,当他听说了自己的表亲霍金斯两次远航大发横财的事迹之后,他再也坐不住了。他现在才20多岁,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干一票大的,难道要等到老了以后为自己虚度光阴而后悔吗?
  德雷克羡慕霍金斯,他也想赚大钱,他也想得到女王的嘉奖,他也想闯出自己的名头,被世人传颂他的事迹。
  所以德雷克主动找到霍金斯,希望这位表亲能带他一把。
  德雷克的航海水平得到了霍金斯的认可,有这么一个得力干将跟着他一起干,他当然不会拒绝,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1567年10月2日,一个风平浪静的好日子。
  舰队司令霍金斯,率领着他的三艘船、女王的两艘船、德雷克的一艘船,扬起风帆,迎着波浪,驶向了碧蓝的大海。
  不得不说,霍金斯确实是一个经验丰富、航海水平极高的海盗。
  他懂得笼络人心,给船员们开出了很高的工资,让船员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同时还配备了修船工、医生、理发师、厨师,为后勤提供基本保障;
  他在航海之前的准备极其充分,淡水、饼干、啤酒、肉干等生活必须物资样样不缺;
  他出海时运的货物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布匹、羊毛绒线和手工织品堆满了他的货仓,无论在寒带还是热带,他都能确保自己的货物能销售出去;
  他既可以进行正常贸易,也可以进行强行交易,他所携带的武器足以支持他在大海上或者陆地上和别人干一架,哪怕西班牙人并不想和他进行黑奴交易,他也能以武力形式强迫对方低头,认下这笔买卖。
  霍金斯的第二次远航,已经让西班牙人低头了,这一次他的舰队实力更强,心中的自信更加充足,打算故技重施,再捞一笔大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霍金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他第三次出海之后没过几天,就遇上了暴风雨。
  大海上有无尽的财富,同时也有无尽的风险。
  有时候,它会对你微笑,对你仁慈,给你最慷慨的馈赠,让你信心爆棚,以为自己就是大海之子;然而,当它对你面露狰狞的时候,当它将数十米高的浪头向你打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极其弱小无助,随时有可能坠入深渊,成为海底的一片残骸。
  暴风雨来临之际,霍金斯的船队被吹得七零八落,根本不成阵型。哪怕是女王陛下投资入股的皇家战舰,在这种浩荡天威面前也不比一叶扁舟好到哪里去,海浪的冲刷之下,随时有可能侧翻。
  面对海浪,躲是躲不过的。船速再快,也不如海浪快,根本不存在后退的可能。至于往侧面躲,也是死路一条,因为海浪的覆盖面足够广,根本就跑不掉。
  而且用船身侧面迎战海浪,是航海大忌,这意味着更大的受力面积,因此也更容易被狂风和海浪打翻。
  所以唯有用船头正面迎战海浪,让船身始终与海浪来袭的方向保持垂直,才有可能求得一线生机。
  对,没错,仅仅是“一线生机”而已。能不能活下来,不仅仅取决于你直面海浪的勇气、掌控船舵的技术,更取决于大海当时的心情。
  不管你的船有多大,总有海浪比你的船更大;不管你的心有多狂,总有十几级的狂风比你更狂。大海还能搅荡出一个深不可测的旋涡,把你吸入其中;大海也可以让直冲天际的水龙卷朝着你呼啸而来,把你卷上高空。
  毫不夸张地说,假如大海一定要你死,那么你在海上绝对没有生还的机会。
  当然,大海并不总是这样极度凶险,有时候它固然凶险,但凶险的程度还能让人承受得住,只要你应对得当,海上能生存下来的。
  比如说这一次,虽然霍金斯的船队面临了极大凶险,但霍金斯仍然扛下来了。他迎着风浪,小心应对,最终逃出生天,离开了暴风雨的范围。
  准备要写到海战了,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呢
  在家吃个饭,刷到英国首相感染新冠肺炎的新闻,而且前几天英国王子也感染了新冠。
  突然感觉英国人好蠢,曾闯出“日不落帝国”赫赫声名的国家,如今竟抛出“群体免疫”的理论,这下好了,首相以身作则,中招了。
  殖民者本来就要服从本国政府的命令。
  霍金斯第一次出海,和西班牙殖民者做交易,打破了西班牙政府的垄断市场,所以菲利普二世才会下令禁止殖民者和霍金斯交易。
  等到他第二次出海,西班牙人不和他做交易了,他只能以武力胁迫,强买强卖。
  等到他第三次出海,再来就是找死了。
  这方面的剧情我写得很清楚了已经,前因后果都交待明白了
  殖民者之所以不让印第安人做奴隶,不是因为他们善良慈悲,而是因为印第安人干体力活远不如黑人。
  16世纪,西班牙人在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进行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对土著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并企图奴役印第安人,但没有成功。西班牙人发现,印第安人不适宜于繁重的田间劳动,一个黑人奴隶顶得上四个印第安人。为了满足那里发展热带作物种植园及开发矿藏对劳动力的需求,他们决定从非洲运进黑人。
  黑人智商不高,体力很好,很适合当时的奴隶需求,这才是他们一再被贩卖的原因。
  看一下NBA球赛,里面的球员大多数都是黑人,田径体育赛事也是黑人拿冠军,在体能方面有极大的优势
  印第安人干活不行,又要反抗,结果当然只能被灭族;
  黑奴远渡重洋来到美洲,人生地不熟,各个部落语言不通,无法逃走,只能乖乖干活。而且殖民者还诱骗黑奴,说只要生下10个小孩就能获得自由,为了获得劳动力,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黑奴,华人也有被卖猪仔的,几十万人过去,能活下来的没几个。在19世纪的八十年代,美国还出台了《排华法案》,从法律上将华人定为四等公民。
  欧美国家很多都是流氓、强盗,哪怕现在再怎么强大富有,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别看现在跳得欢,小心以后拉清单。
  这一次疫情,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世上最伟大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面对疫情,政府虽然前期犯糊涂,但发现情况不对之后,毅然决定全国封城,宁可牺牲经济,也要保住人命;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做最美逆行者;群众也很自觉,在家闭门不出,不给国家添乱。
  反观欧美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一点都不发达,简直蠢得跟猪一样:
  戴口罩?有病才戴口罩,没病不用戴,所以戴口罩居然会被歧视。
  不出门?这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所以他们还要整天不戴口罩出门。
  封城?不不不,这会牺牲经济,不能封。
  积极防控?防个鸡毛!抛出群体免疫理论,首相和王子亲自落实政策。
  努力救人?医疗体系早崩溃了,65岁以上老人直接拔呼吸机。
  就让这些发达国家继续沉浸在“民主自由人权”的美梦当中吧,你们高兴就好。再这么折腾下去,中华民族迟早有一天会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
  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能够看见。
  这几天题外话说得太多了,还是打住不谈了,就这样吧。
  我有那个闲聊的时间,还不如多研究一下历史,琢磨怎么把剧情写好。
  第四十三章

  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之后,霍金斯的船队经过一番休整,前往附近的岛屿,补充了一些淡水和食物,经过一番航行,来到了非洲国家佛得角。
  霍金斯和德雷克下了船,并带上100多个海盗,踏上了佛得角的土地。在路上,霍金斯给德雷克简单介绍了一下,说:“这地方叫佛得角,1495年的时候成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被殖民史了。咱们今天要是运气好的话,只要找到黑人部落,就能弄到不少黑奴。”
  德雷克道:“那万一找不到呢?”
  霍金斯道:“那就继续找,多花几天时间,总能找到的。”
  德雷克道:“听说你第一次远航,是在几内亚弄到的黑奴?”
  霍金斯道:“对,没错,第一次是在几内亚,第二次是在佛得角。几内亚是一个半岛国家,要想获得较多数量的黑奴,往往需要深入内陆地区;佛得角则是岛屿国家,由十几个岛屿组成,比较适合我们登陆。所以这一次远航,我也选择来到佛得角找机会。”
  德雷克想了想的,道:“上次你登陆的岛屿,跟现在这个不一样吧?”
  霍金斯有些惊奇,问:“你怎么知道的?”
  德雷克解释道:“一个地方的黑人部落,人口总是有限的,上次你已经掳走了一批,这次假如再去同一个岛,恐怕就没这么多人给你抓了,所以要换一个岛。我的猜测对不对?”
  霍金斯轻轻拍了拍手,道:“小子,你很聪明,天生就是远洋贩奴的好苗子。假如你作战时的勇气,也像你的头脑这般出众的话,那我会考虑重用你。”
  德雷克喜道:“我会努力表现的。”
  霍金斯笑道:“那我拭目以待。”
  大概是今天运气不好,霍金斯的队伍在岛上找了许久,也没看到什么黑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
  众人无奈,只能在岛上补充了一些淡水和食物,回到船上休息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经过霍金斯等人坚持不懈地搜索,终于有一天,属于他们的运气来了——他们发现了两个黑人部落,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两个部落正在打仗。
  战争即意味着俘虏,有了俘虏就可以将他们转化为奴隶,把他们拉去卖掉。
  很快,霍金斯就和其中一个部落取得了联系。通过一番比划之后,双方达成了共识:霍金斯和他手下的海盗们帮助这个部落作战,战争胜利之后,对方部落的全部俘虏都将作为报酬转交给霍金斯,任由他随意处置。
  毕竟佛得角是葡萄牙殖民地,在数十年的殖民过程中,葡萄牙人已经充分让当地黑人领教到了他们武器的先进性。
  霍金斯的海盗们携带着和葡萄牙人一样的武器,所以这位黑人部落酋长知道,只要得到了对方的帮助,那他在这次战争中是肯定能获胜的。
  至于失败的另一方成了俘虏之后,会遭到怎样的待遇,这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大家都是非洲老乡,这年头老乡之间互相捅刀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要习惯就好了,不是吗?
  今天看了一篇54页的英国海军论文,那酸爽,真是不敢相信。以前没写过海战方面的内容,现在要开始写了,真是很难动笔,一定要加强学习。
  今天稍微修改了一下前文的部分表述:
  一是新增了莫里伯爵背叛斯图亚特的原因,他希望斯图亚特嫁到国外,而不是在苏格兰境内和亨利结婚,这样的话更为方便他在苏格兰掌控权力;
  二是删除了塞西尔支持海盗的言论,据我这段时间所看到的文献表述来看,塞西尔实际上对海盗事业是不太支持的;
  三是新增了伊丽莎白上任之初对塞西尔不计前嫌的重用,因为塞西尔在爱德华六世病重时,曾起草过禁止玛丽都铎和伊丽莎白都铎继承王位的文书,玛丽女王不能容纳他,所以在玛丽女王时期,塞西尔赋闲在家不理朝政,而伊丽莎白慧眼识人,依旧将他任命为国务大臣。
  总而言之,文献读得越多,就越感觉自己认知不够深入,需要边写遍修改。
  就这样,引入了外援的黑人部落,毫不费力地就打败了另一个黑人部落。
  霍金斯和他手下的100多个海盗,把四五百个俘虏们绑起来,将他们拉上了船。现在,他手头上终于有了足够的黑奴,可以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了——西印度群岛。
  值得顺带一提的是,由于德雷克在作战期间表现神勇,因此霍金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德雷克离开了他原来那艘50吨的小船,登上了一艘更大的船,由他来作为船长进行指挥。
  航行期间,一路无话。
  来到西印度群岛的贩奴市场之后,霍金斯本来想像上次一样强买强卖,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了:西班牙人明显加强了殖民地的防备力量,对他的态度也极其恶劣,霍金斯要想故技重施,严格来说不是不行,但代价太大了,划不来。
  无奈之下,霍金斯只能大费周折,辗转于多个港口,用尽了威胁利诱的手段,每个港口分批卖出一点黑奴,才把这批黑奴全部卖掉。
  假如单单只是这么点儿麻烦,那么对于霍金斯而言,也并不是不可以接受。毕竟远航一次的利润很高,就算多付出一点时间成本,也还是很划算的。
  然而霍金斯只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吗?
  不,远不止于此。
  远洋贸易之所以利润丰厚,绝不只是因为耗费时间长,更因为一路上极其凶险,随时有可能船毁人亡,所以远洋货物才会被赋予比普通商品更高的价值——这实际上是已经把船员的卖命钱算进去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生长在悬崖绝壁的草药,肯定比生长在路边的草药更为值钱。前者要让采药人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而后者的采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两者的价值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波澜壮阔的海洋,从陆地上看它固然很美,而一旦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它的危险程度和悬崖绝壁是差不多的。
  霍金斯没有料到,他的这一次远航,会遇到如此之多的波折和风险。
  在出发阶段,遇到了暴风雨;在非洲猎奴阶段,费了好大劲才虏获一批黑奴;在西印度群岛贩奴阶段,往返多个港口才完成交易;在返程阶段,本以为总该消停了,但他的舰队又遇到了暴风雨!
  在船上,霍金斯看着远处天空密布的乌云,心中大概估算一下风速,发现自己很快就要再度迎战暴风雨了。
  很难预计这一次暴风雨的持续时间有多长,也不知它的覆盖范围有多广,仅仅从海风吹拂的速度来看,就让人感觉它绝不是好惹的。
  霍金斯赶紧拿出海图,看看附近有什么岛屿可以登陆,随后大喊道:“暴风雨要来了!水手们,赶紧降帆!准备靠岸!”
  “是!船长!”船上都是些经验丰富的水手,大家也并没有显得特别惊慌,毕竟这一次起航的时候就已经应对过一次暴风雨了,如今再应对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经过一番与暴风雨的搏斗之后,霍金斯的舰队随波逐流,被迫停靠在了墨西哥湾的港口,维拉克鲁斯。
  在当时,整个西印度群岛都是西班牙的地盘,这个港口自然也不例外。西班牙人并不欢迎霍金斯的到来,然而霍金斯作为一个大海盗,在大海上早就横行霸道惯了,不管是狩猎黑奴也好,强买强卖也好,还是这次靠岸也好,他向来不吝于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所以,不管西班牙人欢不欢迎他的到来,他都占据了港口外的一个岛屿,强行在此处抛锚,以抵御风浪的侵袭。
  对此,霍金斯还是有几分得意的,他对着自己的船员,自信满满地说:“这群西班牙人,完全就是欺软怕硬、外强中干,只要你的拳头稍微硬一点,对他们稍微狠一点,他们就怂了。就算西班牙国王下令让我不准远航贩奴,但我偏要远航贩奴,强行和他们做交易,他们又能奈我何!”
  “船长威武!”
  “船长霸气!”
  “誓死追随船长!”
  一时之间,船员们欢呼雀跃,既庆幸自己逃脱了暴风雨的侵袭,也庆幸自己有霍金斯船长的英明领导。
  这一夜,船员们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他们梦见自己远洋成功,安然回归英格兰,受到了英格兰民众的夹道欢迎,所有人都羡慕他们所获得的财富,赞赏他们的勇敢,竖起耳朵来倾听他们冒险的事迹……
  真的,这一切都太美好了——如果西班牙人的舰队没有到来的话,那确实如此。
  在任何一个时代,能够被称为“霸主”的国家,都绝对不是好惹的。
  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是公认的海上霸主,难道是靠吹牛吹出来的?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它怎能镇压全世界、掠夺全世界、瓜分全世界?
  霍金斯想和西班牙人抢生意,打破西班牙人的垄断市场,西班牙人怎么能容忍?
  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西班牙人不知道,也就算了;霍金斯第二次贩奴,西班牙人虽然知道了,但被武力胁迫强买强卖,也只能事后进行谴责,要求对方不能再出海;现在,霍金斯第三次远航,又来到了西班牙人的地盘……
  猜猜看,西班牙人是不是瞎子,会不会对霍金斯的所有行动都视而不见?再猜猜看,西班牙人是不是傻子,哪怕明知霍金斯已经有所行动,也不加以阻止?
  既瞎又傻的人,是做不了海上霸主的。显而易见,西班牙人既不瞎也不傻,当霍金斯第三次出海的时候,他们已经获知了这个情报。既然霍金斯非要挑战西班牙人的霸主地位,那么西班牙人也只好如他所愿,给霍金斯一个狠狠的教训了。
  由于霍金斯出发在先,西班牙人追赶不上,所以只能让他先得意一阵。反正霍金斯远航足足需要一年,西班牙人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经过研究,他们决定以逸待劳,堵在霍金斯返程的必经之路上,他的回归之日,即是身死之时。
  第四十四章 西班牙人的行动

  夜,深沉。
  月色,亦深沉。
  在这深沉的夜,和深沉的月色下,很多东西都被掩盖了,一切都显得十分静谧,悄无声息。
  流水潺潺,碧波荡漾。
  在这潺潺的流水中,在这荡漾的碧波中,西班牙人的舰队缓缓驶入了维拉克鲁斯港,一共13艘船,围成一个弧形,把霍金斯的舰队围在其中。
  此刻的英格兰人在熟睡,而西班牙人却很清醒。
  谁说暴风雨之后会见彩虹呢?
  有时候暴风雨看似过去了,但并不是真的过去,而是在酝酿一个更大的暴风雨。
  刚刚经历过一场暴风雨,千辛万苦才逃出生天的英格兰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西班牙人为他们准备了另一场更加危险、更加可怕的暴风雨——这一次,他们在劫难逃了。
  一个声音在低语:“确认了这是霍金斯的舰队吗?”
  另一个声音在轻诉:“对,确认了。英格兰人的船只,化成灰烬我都认得。”
  “只有化成灰烬的英国船,才是好的船。”又一个声音下达了命令,“现在,让我们把他们化成灰烬吧!”
  “炮手就位!准备炮击!”
  “枪手就位!准备射击!”
  “舵手就位!准备追击!”
  “准备就绪!全军出击!”
  “轰!轰!轰!”
  伴随着巨大的声响,一颗颗炮弹离开西班牙人的炮膛,在半空中划出一道道蕴含着死亡气息的弧线,飞向了英格兰人的舰队。
  “哗!哗!哗!”
  炮击的命中率并没有百分百,所以很多炮弹最终落入了水中,将原本平静的海面撕开一个个缺口,一片片浪花随之飞溅而出,发出一阵阵声响。
  “砰!砰!砰!”
  那些准确命中英格兰船只的炮弹,狠狠砸在甲板上、船舱上、桅杆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彻底惊醒了犹在睡梦之中的英格兰人。
  “敌袭!敌袭!”
  惊醒之后的英格兰人,看见了令他们惊恐万状的一幕:甲板被撕了个稀巴烂,桅杆断了,船舱破了几个大洞,海水正从破洞里不断涌入……
  霍金斯跑上甲板,看见十几艘敌船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中。他来不及细数到底有多少艘,只知道很多很多,至少两倍于自己舰队的数量,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对抗。
  不,严格来说,他并不是没有办法对抗这个数量的敌人。前提是他的舰队状态良好,战前准备充足,双方还是可以真刀真枪干一仗的——
  然而现在是种什么情况?
  他的舰队刚刚经历过一场暴风雨,船只受损,人员疲惫不堪,正处于熟睡之中,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就碰上了西班牙舰队的突然来袭……
  本来在船只及人员数量方面就不占优势,现在又遇到这种情况,霍金斯就算是拥有神级航海术、神级海战术,也无力回天,根本不可能打赢这场战斗。
  “快快快!起锚扬帆,赶紧撤退!”霍金斯吼得声嘶力竭。
  “船长,岛上还有我们的人!”一个水手大声喊道。
  霍金斯怒道:“少废话,赶紧撤!时间紧迫,顾不得这么多了!”
  就在霍金斯心急火燎的时候,西班牙舰队再次一轮齐射,在“轰隆隆”的炮声中,霍金斯的船又破了几个洞,汹涌的海水再也堵不住了,朝着船舱猛灌而入。
  然后,船只开始倾斜,下沉……
  这下好了,霍金斯就算想撤,也撤不了了。
  另一艘船上,德雷克也在紧急指挥船员撤退,就在这紧急关头,他忽然看见在月光之下,那艘由伊丽莎白女王陛下亲自赞助的“卢卑克的耶稣”号皇家战舰,正在缓慢投入大海的怀抱,真的准备要去见耶稣他老人家了。
  如果德雷克没有记错的话,那么此刻霍金斯应该就在这艘船上,也不知这位舰队司令现在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法克!”德雷克先是狠狠骂了一句,然后高声祈祷,“愿上帝保佑霍金斯船长平安无事!”
  “德雷克船长!那我们现在要不要过去看一下霍金斯船长的情况?”
  “生死有命,能顾得上自己就不错了,哪能救得了别人!赶紧走,能走一个算一个!”
  德雷克的船扬起风帆,他亲自掌舵,离开岛屿,意图突破西班牙舰队的包围。
  与此同时,岛上。
  有部分英格兰水手在岛上休息驻扎,他们本来睡得正香,突然听见海上一阵杀声震天,迷迷糊糊地起来一看,就看见他们的船正在饱受摧残,有的已经开始沉没了,还有的正在起锚扬帆,仓皇逃窜。
  他们赶紧跑到岸边,边跑边喊:“等等我,等等我!我还没上船!”
  还没上船?不好意思,他们再也上不了船了。
  一支冷箭突然射出,正中一个水手的身躯,他顿时一个踉跄,就倒在了地上。
  然后是又一支冷箭,再一支冷箭……乃至于无穷无尽如暴雨般袭来的冷箭。
  箭雨的声音是静谧的,它虽然划破空气,但破空之声极小,近乎于无。但由于伴随着英格兰人中箭之后的惨叫之声,所以本该静谧的箭雨,也显得不再静谧了。
  片刻之后,箭雨停了。
  这并不是因为西班牙人仁慈,他们对敌人从来不会仁慈。只是因为他们现在要换另一种武器,所以才稍微消停了下来。
  箭雨过后,枪林来了。
  相比于静谧的箭雨,枪林显得十分嘈杂,“噼里啪啦”的枪声连环响起,像是过年放鞭炮一样,声音此起彼伏,一刻也不消停。
  在这箭雨之中,在这枪林之中,英格兰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彻底失去了生命。
  假若某个水手运气比较好,躲过了箭雨,避过了枪林,那么他还要承受西班牙人的第三重攻击,以近身作战的方式,直面他们的屠刀。
  不管英格兰人如何祈求,如何讨饶,西班牙人也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三重攻击过后,岛上的这群英格兰水手,全军覆没!
  视角切换,回到霍金斯这边。
  由于“卢卑克的耶稣”号进水严重,霍金斯心知事不可为,他只能拿出一个钩爪,看准方向用力一甩,钩爪稳稳地钩在了离他最近的那艘船上。
  钩爪是海盗的必备之物,在接舷战时,只有钩爪才能让两艘船紧紧连在一起。
  霍金斯作为一个资深海盗,使用钩爪的技术熟练无比,只见他离开甲板,用力一荡,就从“耶稣”号荡了下来。他的身子先是没入水中,然后很快就浮出水面,飞快地爬到了另一艘船上。
  “霍金斯船长!”
  船员们大声高呼,纷纷为霍金斯的精湛技艺而感到赞叹。同时,霍金斯的到来,也让他们有了主心骨。
  “这艘船我接管了!现在由我亲自掌舵,大家做好准备,咱们边战边退!”
  “是,船长!”
  霍金斯扬帆前进,跟在德雷克的船后面,大家一起突围。
  与此同时,战场的另一边,西班牙人视角。
  看到霍金斯的船只沉的沉,跑的跑,西班牙人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扩大战果,争取把他们全部都留在这片海上。
  “赶快追击!英国佬要跑了!”
  “拦住他们!绝不能放跑一个!”
  “炮手射击不要停!”
  在围追堵截的过程中,一艘西班牙战舰堵在了一艘英格兰船只的必经之路上,两艘船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砰!”
  霎时之间,木屑飞舞,西班牙战舰停了下来,英格兰船只也停了下来。
  随后,西班牙人开始准备接舷战,他们甩出钩爪,牢牢钉在了英格兰的船只上面。经过一番用力拉扯绳索,让两艘船之间的距离靠得更近,直至完全贴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船楼上的射手们也开始了他们的射击。或用弓弩,或用燧发枪,借助居高临下的优势,对敌方船只甲板上的水手进行一轮齐射。
  英格兰的射手也开始了反击,但他们人员不足,力量极其薄弱,根本不足以赢得这场战斗,很快就倒了下去。
  经过一轮远程武器洗地,西班牙人开始拿出一块块木板,摆在了两艘船之间——现在,他们可以开始真正的接舷战了。
  “冲啊,干死英国佬!”
  西班牙人士气大振,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冲到了英格兰人的船上。
  “西班牙必胜!”
  此刻还停留在甲板上的英格兰水手寥寥无几,没有丝毫抵抗之力,就被一拥而上的西班牙人砍翻在地。
  “甲板清扫完毕,现在进入船舱杀敌!”
  为首的西班牙士兵一脚踹开舱门,刚走进去,蹲守在舱门边的英格兰水手就冲了上来,对着他挥刀便砍。
  在接舷战中,由于船舱狭小,人数优势难以发挥,特别是在舱门和一些过道中,几乎只能以1V1的形式来进行战斗,所以冲在最先的人必须要足够勇猛,才能赢得胜利,不然就是找死。
  显然这位西班牙士兵也是有几分武勇的,如若不然,也不敢冲在最先。对于敌人的埋伏,他早有预料,当即举刀格挡,然后用力弹开对方的刀,接着再抬手一刀,立刻让眼前之敌血溅三尺!
  “杀!”
  身后的西班牙人也跟着冲进了船舱,他们逐一搜索船内各处,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经过一番血战之后,英格兰人全部倒下了,而西班牙人也躺了不少。
  对于这些西班牙人而言,这种战损比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们胜利了,成功俘获了英格兰人的船只,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
  在这场惨烈的海战当中,英格兰人一败涂地,最后只剩下两艘千疮百孔、破破烂烂的船,看上去随时有可能沉没的样子。
  西班牙人打光了全部炮弹,也没能把这两艘船击沉。他们想追上去接舷战,却始终追不上,这两艘船看似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坠,最后双方的距离越拉越大,西班牙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离开了自己的视线……
  下一章我到底是要写《海盗的奇幻漂流》好呢,还是写《英西两国互怼》好呢?
  支持前者请按1,支持后者请按2。
  前者要发挥想象,后者要基于史实。

  关于印第安人灭族事件,如果想不明白殖民者是怎么干的,麻烦回头看一下本文第十九章:可怕的天花。
  里面我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第四十五章 海盗的奇幻漂流

  数日之后。
  一个无人的小岛,停靠着两艘破船。
  两个面容憔悴、满脸胡渣的男人,此刻正虚弱无力地躺在沙滩上,半天也不动弹一下,活像是两条被晒干的咸鱼。
  许久之后,其中一个男人说道:“霍老哥,你说那帮西班牙人会不会追上来啊?”
  另一个男人说道:“德老弟,按照我的理解,他们应该是追不上来啦。我们已经连续跑了三天三夜了,他们连我们的船尾都看不见,不可能知道咱们现在位置的。”
  德老弟道:“稳不稳啊?老哥你确定没问题吗?”
  霍老哥道:“老弟你信我,这波绝对稳!这个岛的位置,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在海图上也没有标注出来,完全是随机选择的!真要是被西班牙人追上来了,那算我倒霉!”
  德老弟道:“霍老哥,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老哥你知不知道,那天我还在睡觉,突然就听到一阵巨响,刚跑上甲板一看,就发现你的‘耶稣号’沉了。我还以为你出事了,简直吓死我了啊!”
  霍老哥道:“嗨,别提了!没想到我霍金斯纵横四海,居然会在阴沟翻船!等我回到英格兰,一定要给西班牙人一点儿颜色瞧瞧!”
  德老弟道:“老哥,都这种时候了,就先别想着复仇的事情了!就咱们现在这种状态,能不能回到英格兰,还是未知数呢!”
  霍老哥道:“放心,老哥我没那么容易死!不过现在确实不是回英格兰的时候,西班牙人肯定在回去的航路上沿途设卡,我们要是贸然行动,被抓到就完了!”
  德老弟道:“是啊!现在千万不能贸然行动!西班牙人严防死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的船基本上快要沉了,不好好大修一下,根本就走不远。”
  霍老哥一肚子苦水,道:“我太难了!真的,我太难了!前两次航行,我都是顺风顺水,没想到这一次航行,出门就遇到风暴,回城又遇到风暴,连停下来休整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西班牙人杀上门来了!”
  德老弟道:“嗨!要说难,老哥你能有我难?你起码还顺风顺水两次,我跟着你第一次远洋出海,就碰上这一连串幺蛾子事情!”
  霍老哥大笑道:“哈哈哈!对对对,德老弟你比我还难!这一波你被坑了,都怪老哥没能带你飞!不过我跟你说,这一次你能活下来,绝对算你有本事,前途不可限量!”
  德老弟道:“嘿!还是先活下来再说吧!老哥你要是休息够了,咱们就探一探这座岛有什么情况,最好能补充一点淡水蔬菜什么的,要是岛上还有什么野味,那就再好不过了!”
  霍老哥道:“来,走!”
  发一张战舰剖面图
  
  这个岛不大,霍老哥和德老弟以及他们的船员很快就把这座小岛探索完毕。岛上植被茂盛,但树木普遍低矮,根本不适合砍了做船板,所以要想修补船上的破洞,目前是办不到的。
  至于淡水,岛上倒是有一个小水塘,水很清澈,还游着一群小鱼儿。水手们赶紧扑上去喝了几口,感觉清清凉凉,甜丝丝的。
  他们在船上用木桶储存的那些淡水,颜色早就发绿了,还有点儿黏糊糊的,喝下去之后感觉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不像是水,倒像是盛放了几天几夜之后才拿出来的汤。
  水手们喝完水之后,赶紧跑回船上拿了木桶下来,把变质了的淡水倒掉,再简单清洗一下,重新补充了淡水。
  由于这个小水塘不大,所以水手们的木桶还没能装满,池水就已经见底了。
  看到那一群小鱼儿在池底无力地扑腾,水手们干脆大发慈悲,就地生火做饭,拿它们来祭了五脏庙,免得它们因为缺水而死。
  除了淡水之外,这个岛上没什么蔬菜,也没什么野味——如果说蜥蜴也算野味的话,那倒也不是没有,只可惜水手们不爱吃蜥蜴,所以就算了。毕竟水手们实际上是不缺食物的,在大海上只要下网一捞,要多少海鲜都有,只不过吃海鲜吃腻了,想吃一些蔬菜水果和野味而已。
  水手们在这座小岛上稍作休憩之后,再度扬帆起航,一路上东躲西藏,竭力避开西班牙人的船只,可谓是十分辛苦。
  后来水手们又来到了几座岛,终于补充了蔬菜水果,以及合适的木材,修补了船上的破洞。
  这一轮操作下来,几个月时间就过去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整,水手们的状态倒是完全恢复了,然而现在季节已经发生变化,洋流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算西班牙人不再对他们围追堵截,他们也根本没法回英格兰。
  没办法,只能继续在海上漂着呗。
  就这样漂啊漂啊,有些人身子骨扛不住,得了败血症,死在了大海上;没死的那些人,状态也很不好,差不多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这一次海盗的奇幻漂流,究竟要漂泊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故土呢?
  要是觉得我这故事写得还不错,麻烦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QQ群什么的推荐一下……我需要更多的支持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接下来的剧情稍微有一点没弄清楚,暂不贸然下笔,以免出错。今天就先这样吧。
  接下来,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英格兰本土。
  这一天,伊丽莎白正在御花园里散步,忽然看见一个侍卫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口中喊道:“陛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发生了什么事?”伊丽莎白看了侍卫一眼,问。
  侍卫道:“我们收到最新消息,说西班牙人攻击了霍金斯船长的舰队,我们的船只或被击沉,或被俘获,只有两艘船逃离追击,霍金斯船长目前生死不知!”
  “什么?!”伊丽莎白闻言,顿时悚然一惊。以往霍金斯出海远洋只需一年时间便可归来,如今迟迟未归,她本来就有点担心,结果没想到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伊丽莎白立刻吩咐道:“马上召集枢密院官员,让他们来参加紧急会议!”
  “是!”
  很快,女王的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大家看着坐在首席的伊丽莎白,神色十分凝重。
  伊丽莎白道:“诸位爱卿,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们讨论。就在刚才,我收到消息,说霍金斯船长的舰队遭到伏击,只有两艘船逃出去,其余几艘船要么被击沉要么被俘获,霍金斯本人也生死不知。这茫茫大海之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由于那两艘船目前还不见踪影,很难说他们会不会遇到风暴或者其他海盗,所以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我们这一次出海的舰队全军覆没,蒙受巨大损失。”
  女王的话,让在座官员都感到心里很难受——这不仅仅是国家的损失,同时也是他们个人的损失,因为他们之中很多人都对霍金斯的航行进行了投资,本以为能挣大钱,结果这下好了,亏得连内裤都没了!
  伊丽莎白继续道:“就算逃出去的两艘船能顺利回来,我们的亏损也是很严重的。人没了,货没了,船没了,单靠这两艘船出海的利润,根本就不够赔。”
  “干他娘的西班牙人!”有人忍不住重重一拳打在桌子上,爆起了粗口。
  “对!干他娘的西班牙人!”
  “干他娘!”
  这一波实在亏得太惨,大家都不讲什么文明了,使劲儿骂娘。
  伊丽莎白道:“诸位爱卿,稍安勿躁。干是肯定要干的,西班牙人杀我船员,抢我货船,坏我生意,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但是具体要怎么干,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毕竟西班牙是海上霸主,咱们英格兰的军事实力比他们远远不如,贸然行动实属不妥。”
  听伊丽莎白这么一说,大家都从愤怒中冷静了下来。片刻之后,有人道:“陛下召集我等前来,想必心中早有打算,请陛下定调,以安众心。”
  伊丽莎白道:“可如此如此……”
  下面让我们时间拉回到一个月前,地点转到茫茫大海之上。
  一支西班牙舰队在海上航行,他们共有五艘船,船上运载着大量的金银财宝。他们此次出海的目的地是尼德兰,准备把这批金银运到尼德兰的一家银行中,作为西班牙军队的军饷。
  尼德兰(The Netherlands)在外语中的意思是“低地”,或者说“低地国家”。尼德兰地区所包括的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部分地方,其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国家是荷兰。
  事实上,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尼德兰就是荷兰,因为“荷兰”这个国家用荷兰语来表述就是“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用英语来表述则是“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可以看到,其中最关键的发音就是“尼德兰”。
  有一个段子说荷兰确实应该将国名改为“尼德兰”,这样的话河南人就高兴了,再不用逢人解释“我是河南人,不是荷兰人”了。
  在当时,尼德兰地区归属于西班牙管辖。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大量新教徒进入尼德兰地区传教,改变了当地居民原本的天主教信仰。
  这就引起了当时的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不满,他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同时也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君王,怎能容忍新教在尼德兰地区传播?
  查理五世当即下令镇压异教徒(对于天主教徒而言,新教徒就是异教徒,同理,天主教徒也是新教徒眼中的异教徒),凡散布“异端”学说者,男的杀头,女的活埋。查理统治期间,有五万到十万尼德兰人死于宗教迫害。
  说到这里,我个人觉得很有必要把查理五世和玛丽都铎女王来对比一下。
  大家都信仰天主教,大家都镇压新教,凭什么你查理五世杀了数万新教徒,也不是“血腥查理”,而我玛丽都铎杀了几百个新教徒,就成了“血腥玛丽”呢?
  要是大家一视同仁,凡事一碗水端平,那你怎么说都行,要安什么罪名我都认;但你假如搞双重标准,你自己做事不让人说,我做事却被人逮着喷,那不好意思,滚你丫的蛋,这锅我不背!
  背锅是不可能背锅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背锅的。有功劳就扑上去说是自己的,有责任就甩一边说是别人的,平时没事就吹吹牛逼,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第四十六章 正式翻脸

  查理五世不仅血腥镇压尼德兰宗教改革,而且由于尼德兰是一个富庶地区,所以查理五世对这里的勒索也非常狠,导致尼德兰爆发了几次起义,反对查理五世的专制统治。
  等到菲利普二世继承了查理五世的王位之后,西班牙对尼德兰地区的高压政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加大力度对尼德兰进行镇压。
  尼德兰人对于西班牙政府的这种做法简直气疯了:你这么搞下去,还给不给我活路了?
  长久以来的怨愤和不满,让尼德兰人再也忍不住了。他们沸反盈天,从以往的小规模起义变成了如今的全面革命,他们再也不想接受西班牙的统治,想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尼德兰王国。
  这场革命战争从1566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了数十年,一直到1609年,时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迫于形势,不得不和尼德兰签订了停战协议,承认了尼德兰王国的独立地位。
  在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尼德兰独立战争是由资产阶级所发起的,所以尼德兰王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