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九月初,卒业入威信中医阁,居玲珑山下,目及无物,唯一释寺,菩萨莲坐对窗,后拆归无相。目难远及,气常内郁,不得而发。
居半载,得风四两,寒三两,湿三两,雾二两,雨三两 炙,云三两,露十二枚,寄玲珑山下,气上胸来,口噤不语,欲作刚柔。但求行事,诸事见明,尚未入微。虽云侵雾绕,淫湿丛生,却有思于斯,沉入阴阳,泛海碧波,克成持恒;终日黾之,求道万难,寻于诸家,承梅龄诲倦,得彩炳入思,幸龙祥点迷津,此万一也,时短未求得全,又黾之以日。
期年冬,大雪,苍茫覆地,友要之踏雪入后山,语有封雪奇象,经年不遇,若失良机,恐待不至。
是时,后山栈道未修,独有刀耕斧樵小路,雪化入泥,路滑异常,双足难支,拄杖缓行,半日登顶。彼时后山之路即为今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之道。
余尝叹地囿于人,有巴山苦水凄凉地之感,忧成二十三年弃置身之时。怎不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地不囿人,唯人自囿。
是日,入后山人亦多,皆备长杖而行,皆言此景难寻,故惜耳。行至半山,肃肃凛雪下,萧萧入寒枝,人声互闻,孤山不独语,独树不单立;手足寒而心气盛,路虽滑而行未歇,踩遍烂泥望锋而蹬去。至顶,全城尽入眼,枯藤老树积雪之景,可谓之妙,有奇见自由奇心,久郁之气随风而散。
俄而雪又至,寒风随孔入,忽感曰:吾谓之奇者,是吾所初见者。若日日所见此景,必也再生厌倦,欲解时,则须再见奇者。久居崎岖则欲登锋见重山;久望重山则欲踏马入平川;久行平川则欲浮木临阔海;久临阔海则欲生羽视寰宇。汲汲营营,无有尽时。以万物求我,万物不可期,以我求万物,万物皆可明。
道心,可以为天境;不灭,可以生天地心。
夫为所难而牵绊不释,龃龉智愚不合而永怅。为或不争置之其中则浅深自见,诚然常有所得而常有所言,言于志,言于行,皆是正道之像,时有以为境中花,言多不切,矧志行非日时分秒为,多不贴合。唯道心之神气游历期间,大以化质,小以备藏,待时而动,无声无息,无形无质,若存若无。遇沟壑难填则搭桥寻索,遇顺风载快而矢的不失,其有得哉,实有悟哉,诚有持哉!
辛丑春,寒冰退却,春风十里,后山修栈道,筑登山梯,建为国家长征文化园。何以能哉?是有“扎西会议”为之基,此会议亦足见道心之力不囿于山,不囿于人,其心光明时,艰难亦见辉。
前人修路,后人乐享其成。变崎岖为梯,化绝壁为道,过群山而环之,串诸锋而为一,绵延十里,其功当得福佑,其利可为生民记。今时之日,我辈自不必如诸先烈筚路蓝缕,卓绝开创;其星火留存,已泽福众生。
春三月,当出游。入长征道,晨入午时可还。有春芽翠枝,蓄势而发。循道渐升,天际辽阔,十万大山,微小入怀;且行且停,匀调呼吸,吐纳浊清,益气益心。
锋不囿人时,万峰皆平履;我若囿心时,步梯皆难行。
行至箐林,有春树生秋叶,色如秋黄,空如洒点黄,春生自有景,秋叶复宜观。视其身似枯,有感云:“栈外新叶落木身,疑是十年恍惚人,十年恍惚书亦成,当须阅枯一盏灯。蹬足半日当拂一月尘,复观亦当再如奇。
恍惚岁月,多期有奇遇,我心存道心,奇亦不当奇,我心存道心,不奇亦称奇。
点击这里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