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读者们,有一些话想对你们说,其实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在你们关注我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你们的离开,所谓来即去即,这正如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要死去。这个道理在我读大一时就觉察到,在入学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有毕业的那一天。我也相信我最终会成为历史的尘埃,安静漂泊。
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浅薄的,有些是零碎的,有些是凌乱的,有些是不成熟的,试问即使一种成熟的认知摆放在你的面前,你又能掌握多少?人类智慧历史几千年,你又能从中掌握些什么?说得直白一些,人类的智慧就存放于历史长河中,就放在哪里,它不怕被谁拿了去,拿不去的人即使放在他面前他也不可能拿走。
我始终自信于我是一个碌碌庸庸的人,我也自信于碌碌庸庸的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想象,在智力贫乏的泥土上培养出某种植物,那怕就是一棵野草。
如果说,我能给你带来什么?我的回答可能让你失望了:一个人获得什么知识,拥有什么样的智慧都是根本于其自身思考的取舍,没有人能够在思想上影响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没有人能给你在思想上灌输某种思想,你更不可能复制别人的思想;如果你因为别人的思想而受了影响,请省问一下是否需要别人负责。但人总是需要交流、需要从自我之外获得思想的营养。
我喜欢中医,热爱中医,但中医并不是我的全部,我也没有那样崇高的精神把全部生命奉献于中医,我还有生活和灵魂。同时你得承认,人不可能一直处于积极奋进状态,在斗志昂扬的时候读更多的书,看更多的病人;在意志消沉的时候自我调节,好好休息。
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应是在求识路上继续探索的人,本也就是在求识路上前行的人。思想尚未成熟,开公众号写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把琐碎的想法形成有条理的思考,故而各位亲爱的读者们在阅读时择优而取,来即去即,任君自由。
中医路上会遇到中西医之争,黑中医的人很多,中医拥护者也很多,但在黑或护的双方都应看一看其思想的本质是什么,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能看清中医的本质,甚至于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方法有那些,中医处于什么层次,西医又处于什么层次。是理解的科学还是操纵的科学?伯特兰•罗素曾说:如果世间万物都要以数字或者公式来看待,那么便会陷入一种不屈不挠的绝望。人的认知极其容易被自我禁锢和圈禁;人不可以死脑筋和一根筋,现在我们认知的全部只是认知背后的冰山一角。
智慧去哪里寻找?伯特兰•罗素哪里可以,《道德经》里也可以,《伤寒论》中更没问题,甚至抬头看看星辰也行。击中并打开智慧开化的那一个点可以从任何角度,以任何形式实现,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读今何在所写《悟空传》,打开思考也从那以后。读鲁迅、王小波、许倬云、哈耶克等作品都有不同的触动。我们会被很多思想触动,但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触动来实行就可以获得无限广博的知识,同时获得广博知识并不需要太复杂,只需要每天学习两小时便可以。
每个人都会被自我局限,局限来自于知识、经历、经验等等;年轻人也可以做“老中医”,不要局限于自我以及自我认知。
很高兴能够遇见你们,我本身是不存在的,我所说的也是不存在的,只有你“着相”的那一刻便有了意义。
最后,我想对你们说:“你所看见的,只是我想给你看见的。”
点击这里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