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看老”,真的靠谱吗?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点击上方↑ “团长说心理”,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柑橘
团长,你好!你说小时候大家就叫你团长,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个帅气的、率性的、意气风发的团长,而且职业、事业、家庭等方方面面都非常成功。显然这个名字,好像给你的人生带来了加持,就像是个祝福一样。那三岁看老,是真的靠谱吗?是不是小孩子真的能从三岁看出来他以后的人生发展轨迹?然后请团长再讲讲什么是心理营养,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
A:你好,三岁看老,我觉得既靠谱又不靠谱。
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童年的教养、心理营养对一个人的一生确实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是流动的,只要这个人还没死,我相信一切都有希望。所以我觉得,不靠谱的地方是,人是可以成长的。
以我为例,按照我三岁时的背景来说,我不应该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因为我是一个穷孩子,出生在农村。我不具备很多应该有的条件,在那种情况下,我的心理营养是非常匮乏的,我应该有一个很不幸的人生才对。
可是,我接触了心理学,我有一个成长的机会,所以,我的人生可以改变。
所以,靠谱的是,因为它有一定的规律。不靠谱的是,人永远有改变的可能性。
三岁以前,有几个心理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安全感:
我们作为婴儿,离开母体来到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的。所以第一点是,三岁以前安全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以我为例,我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妈妈又是当时村里的主要劳动力,所以我一出生就被交给了村里的一位五保老人来照顾,我的安全感是非常弱的。
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印象中我对很多事情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任何事情,我都会考虑最坏的打算,对人也不够信任。我以前跟别人合作,总会往坏处想。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的人际关系是非常糟糕的,没有人能够跟我相处。因为我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需求,因此在外人眼中,我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
第二、是无条件的爱:
一个人,在童年得不到足够的爱,长大之后就很难或者根本不会去爱人。
结婚之后,我婚姻的难题就是,太太经常会抱怨我:“老公,结婚前你说你好爱我,可是我都感觉不到你对我的爱。”我的内心就觉得很冤枉。我说:“我这么爱你,你还觉得不够爱你?”她说:“那你怎么爱我啦?”
我说:“我们房子的名字是你的,我私房钱也没有,我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的,这还不够爱?”但是我太太说:“我根本感觉不到你的爱。”
后来学了心理学,我才明白,原来我不是不爱太太,而是我爱无能,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爱。因为一个人根本给不到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我童年时都得不到父母对我的关爱,那我长大之后,又怎么懂得给我的爱人关爱呢?
所以,如果不去疗愈自己,我的婚姻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不过我的人生是幸运的,因为在婚姻破裂前能够接触到心理学,在心理学当中去疗愈自己。用我太太的一句话来说:自从我学了心理学,越来越像个人了。
可能你听到这句话会觉得很荒唐,但这确实是一段我心酸的爱情历史。如果我不是在心理学中得到成长,我今天的婚姻真是不敢想象。
第三、依赖与反依赖:
我们要用分离为目标来爱孩子,避免孩子终生依赖父母。
一旦建立一种依恋的模式,让孩子永远离不开父母,这个孩子就永远都长不大。很多家庭在养育时,完全用的是操控、包办的方式。
比如,上幼儿园时,孩子喜欢穿什么衣服,完全都没有尊重他的意见,“我帮你挑,你这个不好看,会很热……”这就让孩子建立了对父母深深的依赖。
如果我们以分离为目标去爱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发展出“自我”,他的自信和自我价值会越来越高。
我看到很多孩子读大学还要父母陪读,在大学旁边租房子,帮着煮饭、洗衣服,以后找不着工作还要啃老,这些都是父母在过往的教育过程中造成的。
像现在很多逼婚的现象,父母希望孩子赶紧结婚,结完婚再生个孙子给自己带,这些就不是以分离为目标。
所以我希望各位父母能永远记住,你爱孩子,不是要让孩子永远依赖你,而是要让孩子未来能够独立成人。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他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


晓玲
老师,心量不够大,容易生气,也是自我价值低的表现吗?怎样才能扩大心量?
A:是的,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和自我价值有关系。
那么你应该如何做去提升自我价值呢?有两个方向你可以选择。
第一个方向,以道入道:
就是说,你慢慢去修炼,按照自然规律,一个人历经岁月、人事后,慢慢就会明白人生很多道理,所以孔子说六十耳顺。一个人在人世中慢慢修炼,修炼到60岁的时候,就不容易生气了。
但是这个时间非常的长,当你真的“耳顺”的时候,你的人生可能也过去大半了。
第二个方向,以术入道:
通过一些技术的学习,去提高自己的层次。这也是我为什么热爱心理学的原因,心理学提供很多方法,当我们能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就可以较快达到“耳顺”的状态。当这些技术运用熟练,甚至内化后,就会成为你的行为模式了。
有两种方法,叫做“位置感知”和“时间线”。
“位置感知”就是让我们能够从对方的视角以及旁观者的视角看待问题,“时间线”能够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看问题。这两个方法组合起来,可以从九个角度看待问题。
当一个人可以从九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这个人的心量自然就大了。
学习心理学就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学会包容。但是仅仅只是懂得理论,其实也对生活没有帮助,缺少训练和体验,这些方法很难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我学习的这么多年里,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自己对待很多事情已经到了“耳顺”的状态。并非我的境界比其他人高,只是我掌握了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在我的长期使用中内化成了一种模式。
所以,如果你希望快一点扩大心量,我也推荐你学习心理学。

  为 你 推 荐  
这一生,你受够了什么?
如此努力为什么赚不到钱?
你是否正被原生家庭的命运套牢?
你是否觉得自己在重复着上一辈的命运?婚姻?教育方式?
大多数人的问题,都是思维模式中了某种“病毒”。
为此,我们组建《反套路:跳出思维圈套,实现圈层突破》训练营,邀请专业导师作为带领导师,黄启团老师任总督导,用一年时间,带你觉察16种行为模式,10种思维模式,22种情绪模式,并掌握49种训练方法。帮助你轻松应对生活难题!
加入我们,你能收获——
1、模式:看见你的16种常见思维模式,跳出思维圈套
2、情绪:穿越22种情绪,绽放生命活力
3、突破:10种突破方法,迈上更高层次
4、关系:解决因人际关系而造成的困扰
5、婚姻:解码幸福婚姻秘密,用关系滋养生命
6、亲子: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增加心理营养
7、语言:改变说话的方式,扭转一生境遇
8、信念:消除惯性财富信念,拆掉思维的墙

扫码报名咨询
添加好友备注:训练营
节日期间,客服回复稍晚,请见谅

如何提问
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
提问+问题描述:
像这样
 

如果你向我提问,我会默认这个问题我可以发表在公众号每周六中午12:00的问答栏目中,为保护你的隐私,发表的时候一律会用化名代替。(如果还是不希望自己的问题在问答栏目展示,在提问时请记得说明)
星标团长,比别人更快读到优质心理学内容
按照下图,三步到位!



“离婚”指南 |无聊 | 乌合之众 
爱自己 | 拆掉恐惧的墙
问答栏目 |社交指南 | 逼孩子站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