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经典之战之十三
老山作战一等功臣团打出经典之战
——在一个团指挥所,同时指挥的一场防御和进攻大战,攻防一体的“抗反出击战斗”,史称“1.15大捷”
文|严 杰
第十三篇章:殊死决战(上)
上篇讲到敌人不仅寸土未得,反而丢掉了极具战术价值的两个前沿高地,这就不是恼羞成怒可以形容的,而是“疯掉”了。据密悉,坐镇越二军区前指指挥的二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黎威密得知313师进攻失败且伤亡惨重,356师防守的前沿制高点负2号、负3号高地相继被我攻占,这位本就性格暴躁的副司令,像疯子似地拍着桌子叫嚣:“要不惜代价,把丢掉的两个制高点夺回来!”
于是,“疯掉”了的敌人被迫放弃了在我左翼146号阵地方向的进攻行动,孤注一掷地集中兵力火力“疯狂”地在我右翼116号阵地方向与我决战。
(“1.15”之夜我方炮兵阵地)
在116号阵地区域的决战,主要围绕负2号、负3号高地的争夺展开。敌人欲“拼死夺回”,我军要“誓死守住”。于是,15日当天从黎明前的黑暗打到黄昏后的夜晚,已经激战了16小时的“1.15”大战,在经历了敌攻我防、阵前阻击、阵内对峙、防守反击、我攻敌防、地下地上、敌我交织、反复争夺的从炮火到剌刀的鏖战之后依然是炮声隆隆、枪声阵阵、风烟滚滚。
战至15日19时00分,我左翼收复142号全部表面阵地,而右翼刚刚攻占的负3号高地还处于立足未稳之状态,一边防敌火力报复,一边做好抗敌反冲击准备。同时,已攻占8小时的负2号高地仍在搜剿龟缩坑道洞穴之敌,负3号高地同样面临搜剿任务。战士们在搜剿中一边对洞内之敌以火力控制,一边用学到的战场越语喊话:“牙德依”( 出来)、“嗄思笔包威瑞详” (你们被包围了) 、“诺(布)松空叶”(缴枪不杀)、“宗堆宽洪毒兵”(我们宽待俘虏)、“空抖杭提丢叶嗄思”(不投降就消灭你们)……而龟缩坑道洞穴之敌“楞是听不懂”——拒不投降负隅顽抗,显然是等待其后续梯队增援,伺机里应外合夺回丢失的要点阵地。敌之顽固也预示着决战不可能一两个回合见分晓。
实际上,敌在负3号高地失守之前显然预感到仅依靠他现有防守兵力,负3号高地和负2号高地一样失守是迟早的事,所以敌人加快了向前沿增兵的速度,并加大了炮兵在我右翼662.6高地方向从前沿到浅近纵深打击的火力密度,沿线拦阻我后续梯队向前机动兵力,企图在与我决战的地域形成兵力优势。
(“1.15”之夜战场夜景)
我们把时间的指针稍向前回调。在142号阵地尚未夺回、负3号高地仍未攻占的情况下,1团首长根据战场综合信息,针对敌人在我右翼的新动向,及时采取措施,实施了坚定而果断的指挥。
18时09分,陈传发团长指示前指刘新元副参谋长:左9号、负2号高地的防守兵力一定要够,敌876团1个营现已进至116号阵地地区当面。命令9连迅速肃清负2号高地残敌;组织营属炮兵对负2号高地反斜面实施火力急袭,做好抗敌反冲击准备。
18时16分,前指作训股长李林电:请求师、团炮兵压制向116号阵地当面猛烈炮击的敌纵深大口径火炮。
18时18分,杨顺清参谋长指示:662.6高地所有人员注意防敌炮火袭击。
18时25分,陈传发团长指示前指刘新元副参谋长:7连连长李振伟带14人到103号阵地防守。
18时33分,前指作训股长李林电:再次请求师、团炮兵压制向116号阵地当面猛烈炮击的敌纵深大口径火炮。陈传发团长指示:速报师。
读懂这几条指挥信息非常重要,有助于了解当前敌我态势和下一步双方行动焦点。
陈传发团长的两条命令指示,反映了敌我双方都在加快向前沿增兵的行动。其中“敌876团1个营现已进至116号阵地地区当面”和作训股长李林17分钟内分别在18时16分和18时33分两次“请求师、团炮兵压制向116号阵地当面猛烈炮击的敌纵深大口径火炮”,说明敌增兵行动与炮击行动相互配合直指116号阵地地区,主要包括负2号高地、负3号高地、541高地、116号主阵地及负1号高地甚至左9号、634高地等诸阵地组成的阵地群,对该地区人员和防御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同时,杨顺清参谋长指示“662.6高地所有人员防敌炮火袭击”,是得到了我技侦截获“敌炮兵将对662.6高地进行重点炮击”的通报。敌之所以要“对662.6高地实施重点炮击”,我分析是敌侦测到此处电台信号异常,判定为我重要指挥所位置,企图摧毁我指挥中枢,破坏我指挥稳定。确实如此,我步兵1营指挥所和团前指均配置在662.6高地。
从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接下来敌我双方决战行动的焦点主要围绕“步兵对决”和“炮兵对抗”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步兵对决”,即我攻击分队要抢在敌新一轮反冲击之前,一边防敌炮击,一边肃清残敌,破敌“里应外合”收复失地,此其一;其二,要突破敌炮火拦阻,加快兵力机动速度,迅速向116号阵地地区前出,增援负2号、负3号高地抗击敌反冲击。“炮兵对抗”,除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拦阻敌方后续梯队外,一个非常关键的行动就是与敌炮兵作斗争,有效压制敌炮兵阵地。
从团前指连续多次请求师团炮兵压制敌炮兵阵地可以看出,对我步兵攻击分队威胁最大的是敌炮火,并因敌炮击影响了及时肃清残敌行动。
18时44分,前指作训股长李林报:负2号高地早已被我占领,只是反斜面没有搜索。请求团炮火压制137号、138号附近敌炮兵阵地。
而要压制敌炮兵,就必须知道敌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测出其精确坐标。
18时46分,前指炮兵股长程正芳报炮指:请051开机测137号(35,85)敌炮阵地精确坐标。18时47分,前指炮兵股长程正芳报:请求团炮兵群火箭炮压制敌544高地附近敌炮阵地。立即报炮团团长唐全东。
18时55分,前指作训股长李林报:9连请求团炮火压制137号、544高地附近敌炮阵地。回复李林:火力密度正在加大,军炮兵群正在对116号阵地当面之敌纵深炮兵阵地行火力急袭。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悬在各级指挥员心上的“前送后运”问题,就是抓紧前送弹药物资、后运伤员烈士。在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山岳丛林地于紧张激烈的战斗中“送得上、救得下”难度极大,且危险程度不亚于阵地攻坚。
没有“中场休息”的连续作战,师团首长适时指挥“前送后运”,多次指示抢救伤员。
18时40分,陈传发团长指示后指:迅速组织20个人,携带10付担架、200个急救包赶到662.6高地待命。
这里的“后指”,即负责后勤保障的指挥所。1团后指由团副政委余浩坐镇指挥,后勤处长郑子良更是全力以赴。
(1团副政委余浩(左)和后勤处长郑子良在指挥后勤保障行动)
仗打到这个程度,前沿兵力吃紧的同时,是弹药吃紧,这就要“送得上”。实际上,后勤保障一直伴随战斗进程展开,只不过我在前面篇章中没有提到,在此记述几笔。
18时54分,前指战勤参谋马群达电:请告后指迅速组织向新寨送40火箭弹5箱、60迫击炮弹10箱、56式普通弹药10箱、手榴弹10箱。
刚通知后指5分钟,马群达参谋又来电补充:请转告后指,弹药用汽车直接运送到662.6高地附近地域。立即电告后勤处长郑子良。
在敌对我662.6高地方向沿线炮击的情况下,前指提出用汽车把弹药直接运送到662.6高地附近地域,可见前沿弹药吃紧的程度。该冒的险还是要冒,汽车兵强行冒着敌炮火沿急造军路把弹药送到662.6高地东北侧(前方已无车辆通行的急造军路),再由军工人力驮运送达前沿阵地。
19时01分,杨顺清参谋长电询前指作训股长李林:向116号阵地增兵多少人?李林报:共计88人,现还有1个班正在向116号阵地机动。
19时25分,陈传发团长指示前指刘新元副参谋长:命令1营炊事班全体人员上去坚守阵地。
1营各连都抽调了部分战斗班排增援负2号、负3号高地,炊事班及时上去补位这些战斗班排防御阵地非常必要。
连炊事班都上去守阵地了,这个仗越打越大,可以说超出了预期。更没有想到的是仅1天的作战就把团的弹药储备全部“清空”,可见战斗之激烈。
负责船头综合仓库的团后勤处副处长李国强19时35分向基指紧急报告:综合仓库储备的弹药已经全部前送,仓库已经没有弹药。
“没有弹药还怎么打”,余浩副政委得知情况后立马向师、军后指直至将电话打到昆明军区请求协调火速解决弹药问题,军区、军、师三级后指旋即连夜组织向1团方向调配前送弹药。
(“1.15”高射机枪阵地弹壳)
我14日随前指在662.6高地,15日进攻战斗打响后,上午在662.6高地。随着进攻战斗进程的需要,14时许,张景华副团长派我去组织协调增援分队和军工前送后运的行动,先是在1连连指所在的123号阵地,黄昏时又赶赴2连连指所在的634高地,这两个阵地都是通向116号阵地的重要节点。
我在634高地组织协调增援分队行动时看到,敌我双方来回穿梭的炮弹拖着一串串刺眼的火红尾焰烧红了整个老山662.6高地地区上空。一排排炮弹带着一阵阵刺耳的叫嚣,尖啸着从火红的天幕中砸下,此起彼伏的“轰、轰”爆炸腾起道道冲天而起的火球不时在116号阵地地域翻滚,这片早已经被各种口径的炮弹炸得遍地狼藉的阵地群再次在山崩地裂的爆炸声中发出颤抖。
与116号阵地仅一谷之隔的634高地当然也砸下不少敌人的炮弹,震耳欲聋的爆炸巨响和呛人刺鼻的硝烟尘土不时钻入耳鼻,令人窒息。我想这回越军他妈的真是下了血本打出这么多炮弹,我看到不断串上天空的炮火烈焰卷起的是敌人赌徒般的一阵又一阵疯狂。
(利用短暂的战斗间隙抢救负伤战友)
这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战场夜景描述与原创战例记载一致:从15日19时至23时,敌动用大小口径火炮不断对1团9连攻占的负2、负3号高地及1营整个防御阵地进行炮火袭击,企图杀伤我有生力量,阻我后续梯队前出增援,为其步兵夺回负2号、负3号高地创造条件。
为此,1团首长在请求军师炮兵群压制敌纵深大口径火炮阵地的同时,果断下达了一串命令:令步兵1营从防御阵地内抽调部分兵力增强116号阵地地区防御力量,支援负2、负3号高地抗反战斗;令团炮兵群不断以火力对清水口子、411高地行监视射击;令前指指挥临时轻炮群对负2号高地东南侧,负3号高地西南侧进行拦阻射击,阻敌后续梯队贴近趁夜暗偷袭;令后指组织力量迅速向负2、负3号高地运送弹药、抢运伤员;令团前指组织9连在天亮时对负2、负3号高地进行搜剿,肃清残敌。
尽管敌炮火袭击不断,向116号阵地增兵支援负2号、负3号高地抗反战斗的命令依然下达。接到增援命令的多个建制连队的班排,正在自己阵地防炮的指战员纷纷从掩蔽部和猫耳洞钻出来。于是,炮火映照下,不时隐约地看见一队队向前跃进的身影。
(炮火映照下的增援分队)
19时40分,前指作训股长李林报:7连连长李振伟带14个人已经到位。20时01分,1营教导员吴书海报:高机连的2个班11个兵已经到达半个小时。
从这里可以看出,仗“越打越大”带来的是“越来越乱”。这个“乱”表现在1个阵地有多个建制连的人员,1个方向有执行不同任务的兵搅到一起。有进攻之后转入防御的,有抽调机动实施增援的,有临时转换任务填空补位的,有军工前送后运的等等。
赵传喜政委针对这个“乱”,于20时07分及时指示1营教导员吴书海:今天阵地上比较乱,一定要明确阵地负责人,干部责任制,要给各阵地分别明确强调。
20时24分,前指刘新元副参谋长报:据3营营长吴长峰报告,现在负2号高地上有9人,含排长;负3号高地只有3人,另有6名伤员,准备增派人员支援战斗。现敌人对电台干扰较大,话音不清。阵地急需补充弹药,后运伤员。
20时40分,刘广平副师长指示:1、不惜一切代价给前沿阵地送弹药;2、派工兵在负2号、负3号高地前沿埋设地雷,绊发和压发的都布上,要立即考虑建立阵地火力配系,尽快解决阵地工事构筑所需器材。
团基指、前指和后指都在通宵达旦地研判情况,不断发出各种指令,指挥协调炮火打击和部队相关行动。全团战斗分队和保障分队不休不眠地遂行团赋予的任务,攻占负2号、负3号高地的人员在防敌炮击、抢救伤员的同时,一边控制阵地洞穴残余之敌,一边监视前沿之敌,随时准备防敌偷袭和抗击敌反冲击。
就在右翼116阵地方向决战的硝烟越来越浓烈之时,平息了数小时的左翼145号阵地方向突然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
16日0时左右坚守在145号阵地3号哨位的谢康生突然听到从2号哨位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接下来是一阵嘶打声和敌人的嚎叫声,不久就是接连两声沉闷的爆炸声响。谢康生立马判断这个爆炸声音是从坑道由内向外爆炸的声响,虽然沉闷但能让人感受到的这个爆炸不同寻常的威力。谢康生从3号哨位绕过去赶到2号哨位仔细搜索察看,此时表面阵地空无一人,后面的坑道被整体炸塌。谢康生连喊着“排长、岳明高…“,没有任何回音。谢康生明白,吴恩光排长和岳明高牺牲了。
(王成式的英雄、一等功臣、排长吴恩光烈士)
与战斗英雄方外元烈士“孤身斗群敌”一样,我们无从知道吴恩光排长和战士岳明高牺牲的具体经过,但3天后挖开炸塌的坑道,看到两位勇士身边横躺着6具敌人残缺不全的尸体,战友们明白了吴恩光和岳明高在与敌激战中被敌围住的生死关头,毅然拉响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
谢康生更是清楚,上阵地不久吴恩光排长指着军工送上来的一箱爆破筒说的:“这个爆破筒,到时用得着”,原来排长早就做好了生死关头与敌同归于尽的准备。
在15日黄昏反冲击夺回145号阵地2号、3号哨位后,吴恩光排长当即决定,由1班长谢康生占领3号哨位,防敌从哑口迂回渗透,他自己和岳明高在2号哨位阻敌从正面攻击。谢康生十分清楚,排长把危险留给了他自己,因为2号哨位是敌发起进攻的主要方向,防御正面达50米。
谢康生判断,从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嘶打声看,突袭之敌约1个加强班的兵力。吴恩光和岳明高在激战中歼敌一部受伤后将余敌诱入坑道,敌人当然是跟进想抓活的,生死关头早就在坑道准备好爆破筒的吴恩光和岳明高毅然拉响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
前面说到敌已被迫放弃在我左翼的进攻集中兵力火力在右翼与我决战,怎么又在我左翼采取攻击行动?我的看法是,敌对我145号阵地2号哨位实施突然袭击,完全符合313师“死緾烂打”的特性。虽然进攻失败大势已去,但仍想在败势中“捞一把”,看其行动兵力和特点这个“捞一把”不是以进攻夺占阵地为目的,而是在深夜突袭中趁乱“抓人”。能抓走1个中国军人的话,这个进攻失败的面子将会大大挽回,甚至在军事上丢分,政治上得分。从敌人没有对吴恩光和岳明高采取火力手段,而是跟进坑道看,明显是企图“抓活的”。而吴恩光和岳明高以“与敌同归于尽”的军人血性和英雄气概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吴恩光烈士的家书片段)
吴恩光和岳明高拉燃爆破筒的爆炸声响宣告了敌人在左翼决战的所有行动彻底失败。
右翼的决战仍在紧张进行。16日6时天刚破晓,9连连长孟启荣、指导员苏根宝组织实施了负2号、负3号高地的搜剿战斗,清剿了5个重机和高机火力点,毙敌37名。后因敌增援分队对我实施反冲击,即暂停搜剿转入抗反战斗。
8时0分,敌对116号阵地地区进行了重点炮击,阵地落弹每分钟18—26发,炮火封锁了通往116号阵地的所有通道。持续2小时的炮击后,敌从10时开始分别以排至营规模的兵力对负2号、负3号高地连续发起7次反冲击。敌一次次冲击被击败,却任凭尸横遍野、血肉横飞,又一次次地发起新的冲击,表现了“不惜一切代价”不夺回阵地不罢休的疯狂而顽固。
【敬请关注连载第14篇:殊死决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