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团队英雄兵 人间奇迹人间情
——回望’98,那些年轮抹不去的记忆
严 杰
在纪念九八抗洪胜利20周年之际,我再次来到宁波镇海区骆驼街道南一小区看望我团抗洪英雄嵇琪和英雄母亲嵇蓉珍大姐。
我告诉嵇大姐,原本八一建军节前夕我要去看望她们母子,因公务未能成行,只好推迟些时间。嵇大姐说,你工作这么忙,就不要来了,我们挺好的,你放心。我想,无论如何,在纪念九八抗洪胜利20周年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再去看望英雄母子。
8月7日,我如愿成行。在普通人眼中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20年前的这天是九江决口的日子。8月7日13时许,肆虐的洪魔如撞开牢笼的猛兽,一瞬间把九江城防大堤撕开一个近60米宽的口子,城中42万人民危在旦夕!“九江告急!”一份份加急电报飞向北京。“火速增援!”一道道军令传至军营,一支支部队集结九江……
九八九江,注定是人民解放军这支曾经英雄辈出、但又远离战火多年的军队检验英雄气质、展现英雄气概的和平年代英雄用武之地,也必定是创造人间奇迹、令世人惊叹的神奇之地。
当桀骜不驯的长江洪峰撕裂拦洪大堤、九江城池危在旦夕的时候,数万人民子弟兵千里驰援,逆行而上,以血肉之躯封堵溃堤,九江人民见证了传说中的“中流砥柱”。
中国军人创造了奇迹,仅用5天时间就在浊浪翻滚、波涛汹涌的长江封堵了大决口,并在险象环生的多处地段排除险情、解救群众,创造了世界防洪史上的奇迹!在城防大堤决口、洪水肆虐的危险境地数十万人民群众无一淹亡,在用血肉之躯、舍命抢险的艰险战斗中三万余官兵无一牺牲,创造了抗洪抢险史上的奇迹!
而同时人民解放军的另一支大部队在另一个战场湖北簰洲湾抗洪中牺牲了19名官兵。我说的是这么大的抗洪战役,牺牲很可能难以避免,称九江抗洪战场无一官兵牺牲是个奇迹并不为过。
这是一支军队的奇迹,还有一个连队的奇迹。
我团“硬骨头六连”100多名官兵在封堵决口的战斗中,挑战生命极限,靠手搬肩扛,连续奋战87小时,共垒砂石1250吨,搬运石料沙包4000余吨,投放石料1638吨,人均70余吨,没有一人中暑晕倒,创造了高温度高烈强高强度连续作战整建制连队无一人中暑晕倒的奇迹!
再看看一位战士的奇迹,这是个“晕倒”的奇迹。讲到这个奇迹,我感到烈日下惊涛裂岸中的搏杀,有炮火硝烟般的酷烈和艰险。20年前,这个叫嵇琪的普通战士在九江大堤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在抗洪的一个多月十次晕倒,苏醒过来又出现在抢险的阵列中,直至最后胜利。当初大家都以为他是拼的太狠中暑晕倒,实际上所有的拼搏都已经是脑瘤晚期的状况下完成的,创造了第一个生命奇迹;20年后,嵇琪在恶性脑瘤晚期手术后肿瘤细胞扩散的情况下,当时22岁的生命却被倒计时以周计算,但二十年过去了,英雄嵇琪坚强地挺过来了,创造了又一个生命奇迹!这个奇迹离不开同样坚强的英雄妈妈嵇蓉珍。
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惦记着这对创造生命奇迹的母子。选择在这样的日子去看望抗洪英雄也有特殊的意义。
我一进小区,就看到等在路边的嵇大姐,我赶紧下车,嵇大姐笑脸相迎:“团长,谢谢你这么忙还过来看我们”,我说“嵇大姐,我见到你们心里就踏实些,嵇琪怎么样?”嵇大姐笑着说:“嵇琪挺好的!”我说:“你辛苦啦!”20年来她照料嵇琪的辛苦是常人是难以想象的。
嵇大姐把我领进家里,我走进嵇琪的房间,跟嵇琪打招呼:“嵇琪你好,认识我吗?”嵇琪冲我乐呵呵地笑,显然他觉得我的提问搞笑,“我的团长,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嵇大姐告诉我,听说团长要来,他高兴得不得了。
我向嵇琪送上一束鲜花,嵇琪双手接过,并高兴地要我合个影。接着我把刚刚出版的《九八·九江》给他看,说这是写我们20年前在九江抗洪的书,作者叫也参加过九江抗洪,知道你的事迹,把你也写书上了。说着我翻到描写嵇琪事迹的章节告诉他“这是写你的”,嵇琪眼中闪耀着激动的光芒,看得非常认真。嵇大姐也凑过来跟儿子一起看,母子俩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向一同去看望嵇琪的镇海区李斌副书记、包志安副区长讲述了嵇琪20年前在九江抗洪的事迹以及抗击病魔的情况 ,并感谢这么多年他们对英雄母子从医疗、住房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关心厚爱,也向他们赠送了《九八·九江》一书。来之前,我专门向作者多要了几本。
(上图从左至右为:宁波市镇海区包志安副区长、李斌副书记,本文作者严杰,抗洪英雄嵇琪,英雄母亲嵇蓉珍)
在我和镇海区领导交流时,嵇大姐也向我讲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对她们母子关怀,还动情地说到这些年已经转业的严团长还总不忘来看看她们母子,又特别说到老首长陶政委对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开玩笑说,现在不带兵了,就只好看看兵啦!
这次我看到的嵇琪,比去年我来看他时状态更好。我鼓励嵇琪“你现在越来越好,争取明年我来看你会更好。”嵇琪笑着看看我,自信满满地点头答道:“好!”他伸出左手握着我的手,我立即感受到了一张大手坚定、自信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米八五的个头给予了一张大手的劲头,更是一种英雄内在气质的体现。嵇琪右手的握力不及左手,我知道他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我。我感觉他左手比一般人力量还要大一些,在我看来这就是不甘示弱的英雄气质。
看着嵇琪挂满笑容的脸庞,握着他久久不肯松开的有力大手,我的内心再次被强烈地感染着。20年,英雄母子始终以充满阳光的笑脸面对我们,面对生活,面对社会。这种阳光的力量来自哪里?这对英模母子又是如何创造生命奇迹的?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少将在《和平年代的共和国英雄》一文中曾写下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场景:“1998年,在九江抗洪前线,一个叫嵇琪的勇士在九江大堤上10次晕倒,每次从昏迷中醒来后,又扛起沙包投入抢险战斗,当时大家还以为他是疲劳中暑,实际上他已是脑瘤晚期。这位被命名为“新时期硬骨头战士”的勇士后来返回部队与战友共度八一节,当他坐在轮椅上被鲜花簇拥着出现在礼堂的时候,2000多名官兵全体起立,长时间报以潮水般的热烈掌声,欢迎勇士凯旋。”
金一南说,中国军人是具有英雄气质的军人。这种英雄气质,与人民群众的安危紧密相联。
而我作为曾经一线带兵人感触更深的是,这种英雄气质还与英雄部队红色基因的传承熏陶紧密相联。嵇琪所在的英雄团队是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所在团,正如团歌歌词中的“抗战烽火遍地燃,杀出了英雄的第一团……”团队的威名和荣誉是战争年代老前辈打出来的。一代又一代团队的后来人走进团史馆都为前辈们创造的辉煌敬佩不已:全团涌现出58个荣誉单位和1042名功臣模范。老前辈留下的西北野战军授予的“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奖旗和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央军委授予的“集体一等功”的锦旗熠熠生辉;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称号锦旗旁边,是1985年6月6日从老山作战凯旋后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称号的锦旗,使六连成为全军唯一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两次授予称号的连队;与各种锦旗交相辉映的是一个个著名战斗英雄名字:刘四虎、高家凯、李恩龙、尹玉芬……还有对越自卫还击战涌现出的新一代战斗英雄黄仲虎、鲁灿新、林祖武、朱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血染战旗的团队辉煌铭刻在一茬又一茬官兵的心灵深处。步入团史馆,置身英雄团,让你在享受着前辈荣誉光环的同时,又激发出一种为这支部队荣誉而战的血性豪情!全团官兵在九江大堤暴发出的“虎虎生威”,既是一场九江大堤保卫战,更是一场部队荣誉捍卫战!
在8月12日纪念九八九江抗洪胜利20周年座谈会上,时任师长戚建国动情地说到之所以能取得九八九江抗洪的胜利,首先就是有一批不怕死的士兵,这个决口是士兵堵上的;其次就是有一批不怕死的指挥员,他们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讲话结束,官拜上将的老师长深情地喊出“士兵万岁!”
作为当年的团指挥员,我和老师长在对夺取抗洪胜利的原因有极其一致的共识。前不久我在《猛虎出山》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九八九江抗洪之所以能够创造举世瞩目、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正是因为成千上万个象嵇琪这样的勇士置生死于度外拼着命换来的!”
无独有偶。刘士斌拍摄的九江大堤封堵决口大决战的场景其作品就取名为《生命之堤》,形象而真实。
(刘士斌摄影作品《生命之堤》)
看到《生命之堤》等大场面的场景照片后,我的脑海中又闪现了一幅小场景画面,是我团战士报道员欧阳德珍抓拍的照片:九八九江抗洪一线,一个战士晕倒在大堤上,正在被抢救。也许这幅照片场景不够大、名气不够响,但在《人民前线》看到后给我留下了的印象最深刻。这不仅成为反映“拼命三郎”嵇琪的真实镜头,而且也是数万官兵奋不顾身、以命相搏的生动写照。
1998年10月23日嵇琪再次突然晕倒,战友们紧急把他送到117医院,检查结果把所有人都惊呆了:恶性脑瘤晚期。我清楚地记得,当时117医院领导告诉我嵇琪的病情非常严重,这样的手术要军区总医院才能做。那时嵇琪的事迹尚未传开,我担忧的是一个“无名小卒”能顺利转入军区总医院吗?
我没有想到的是,军区总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了解到嵇琪如此严重的病情,且刚刚从九江大堤抗洪回来,立即对嵇琪作了入院安排,并专门制定了治疗方案。1998年11月19日,南京军区总医院的专家经过6个多小时的手术,从嵇琪左脑室成功摘除一个直径10公分的罕见胶质瘤。当时专家告诉我,手术应该是成功的,但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嵇琪的生命恐怕只能以周计算了。
20年前听到这样的情况,我深为内疚和自责!用兵如狼,却没有做到爱兵如子啊!!!
20年后看到今天的嵇琪,我深为感动和自豪!这是英雄母子直面人生坎坷、展示不屈精神和人间真情大爱共同创造的生命奇迹!在英雄日渐康复的日子里,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有首长战友的悉心关怀和爱护,有地方领导的倾心支持和帮助,有社会各届的爱心奉献和温暖!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提到我团战士报道员欧阳德珍对推出英雄母子重大典型的突出贡献。因为最先推出英雄母子事迹报道的是欧阳德珍采写的一篇1999年6月1日刊发在《钱江晚报》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社会新闻《妈妈共你渡难关》。正是这篇《妈妈共你渡难关》如同一只“新闻雷管”引爆了一波又一波充满正能量的重大典型连续报道的新闻潮。各大新闻媒体闻讯后深入采写、争相报道,从中央到地方军地媒体“火力”全开。《勇士倒在抗洪胜利之后》《抗洪勇士和他的母亲》《直面人生坎坷,展示不屈精神》《任你百折我不挠》《爱国拥军好母亲》《大写的母爱》《泣血母爱化壮歌》《母爱永远是母爱》《爱的力量》《爱是双向的》《铁骨铮铮撼人心》《妈妈共你渡难关》《母爱的奇迹》《全都是为了爱》《嵇琪,你拥有最多的爱》《英雄母子感动万千读者》《好心人,我该怎么报答你》……这些令人眼热心动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爱心潮,社会各届的关爱像潮水般涌向病床上的英雄……
这不仅仅是对英雄母子从金钱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从精神心理上的巨大支撑,这是母子俩创造奇迹的原动力。这个奇迹的背后,除了有医学昌明的功劳,正是万千热心人士爱的奉献汇聚成爱的力量,使得英雄母子能够战胜病魔,顺利渡过难关,谱写动人篇章。
8月的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有诸多反映20年前那场抗洪的回忆文章和图片。当我看到8月18日《解放军报》第7版《老兵天地》专栏配图通栏标题《回望’98,那道洪水冲不垮的堤坝》下整版刊登的4篇文章,仍然显得有些激动。这毕竟是主流媒体,军报《老兵天地》给了我们这些老兵纪念98抗洪一席之地。
回望’98,那道洪水冲不垮的堤坝!
回望’98,那些年轮抹不去的记忆!
于是,利用双休我又敲击着键盘写下了这篇《英雄团队英雄兵,人间奇迹人间情——回望’98,那些年轮抹不去的记忆》,献给英雄母子和给予英雄母子奉献爱心的人们!
因为,在安享和平的岁月,我们仍然需要英雄!在偶像泛滥的年代,我们仍要崇尚英雄!在忙碌奔波的时空,我们仍应记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