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70岁的宋濂被锦衣卫抓捕入狱。太子朱标跪求朱元璋,痛哭道:“儿臣只认这一个老师,求陛下饶他死罪!”朱元璋怒斥了一句话后,朱标惊恐,突然爬起身跳入旁边太液池中。
朱元璋吓了一跳,急忙让人施救。等到朱标被安全救起,朱元璋心中稍稍安定,有些欣慰,但还是破口大骂:“痴儿子,我杀人和你有什么关系!”说完,拂袖而去。不久之后,宋濂被赦免了死罪,改为流放茂州。
朱元璋为什么会放过宋濂?就是因为被朱标的仁厚打动。
宋濂是元末明初的大儒,一生著书立说无数。五十岁时出仕,一直受朱元璋信赖。他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后,在其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朱标继承了他的儒雅和为人善良。
朱元璋自己为人狠辣,但是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位仁君,宋濂的教育符合他的期望。在看到朱标为了不负恩情,宁愿以命相抵后,朱元璋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大战,马皇后独自一人在富商陈迪家中生下了他。不等休养好身体,马皇后又背着朱标上阵杀敌。朱元璋十分感动,对朱标因此也特别青睐。
于是,在朱标年幼时,朱元璋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政务之余,他会带朱标行走于田间地头,体察农民的辛苦,体验农民的生活,并告诫他要记住农民的劳苦:“你要做到不残暴,不沉迷于安逸,做到法理有度,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朱标做到了。他23岁时,朱元璋就开始让他协助处理政务,对大臣们说:“从今天开始,所有的政事先由你们和太子一起处理,然后再奏报给我。”朱标待人和善,又聪明好学,处事泰然自若,受到了朝中大臣一致肯定,令朱元璋很满意。
但是,有时候朱标也会因为过分仁慈让朱元璋恼怒。
朱元璋为了治理犯罪,设立了很多酷刑。一次,朱标在辅佐处理公务时,看到有人受到的刑罚太重,就悄悄删减了许多,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朱元璋知道后,指着朱标的鼻子大骂:“妇人之仁,没有做皇帝的样子!”
朱标并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朱元璋也拿他没有办法。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最严重的一次,朱元璋在气极之下,差点失手杀了他。
马皇后死后,没有了这位仁慈皇后地劝诫,朱元璋逐渐变得猜忌狠辣,对于当初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痛下毒手。朱标不忍,劝他不要再杀人了。朱元璋叫人拿了一根带刺的木棒丢在地上,喝令朱标伸手去捡。
朱标面露难色,朱元璋大声道:“知道你不忍,现在我就是在为你除去这些刺!”朱标仍然劝说,只有尧舜一样的皇帝,才会有尧舜治下的臣民。这就是在直接骂朱元璋残暴了,朱元璋脸色一变,抓起身旁的矮椅就要向朱标扔去。
朱标急忙躲开,却掉出了怀中的图画。朱元璋一看,不禁愣在当场。原来,画上画的正是马皇后当年背着刚出生的朱标上阵杀敌的场面。朱标因为思念母亲,时刻把这幅画珍藏在怀里。一时间,朱元璋泪如雨下。
朱元璋没有再斥责朱标,反而对他更加寄予厚望,因为他的品性真的和已故的马皇后很像,一样的宽厚,一样的仁慈。如果有他继承大明,大明一定会变得更好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392年,朱标从关中考察回南京不久,身染怪疾,太医都束手无策。不久之后,朱标逝世,年仅38岁。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5岁,距离走到生命尽头只剩下6年。
在他生命中,两个对他最重要的人都已离他而去,朱元璋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一生风云,也抵不过时间和孤寂。
朱标真的是一个仁厚的人。在历朝历代,皇位都是各个皇子争夺的对象,兄弟间充满了阴谋算计。朱标却对自己的几个弟弟都很好,在他们心中威望很高。他们犯错,朱标都会帮着在朱元璋面前解释遮掩,是一个好兄长。
这也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
在朱元璋心里,大概是想效仿西汉旧事,再造一个大明版的“文景之治”。若是朱标不死的话,这个愿望可能就实现了。他确实有仁君之相,可惜了......
看完点个关注和赞吧,每日和你分享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