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徐渭外出归来,听见屋子里有嬉笑声。他悄悄地走近窗户,看到一位20多岁的俊俏和尚,正抱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张氏玩闹。徐渭大怒,闯进屋子质问:“他是谁?”吓得张氏一脸惊恐,连连后退。
张氏小心翼翼地说:“相公,没有人啊。”徐渭环顾四周,也并没有发现那个和尚在哪里。然而他怒气未消,喝道:“下次别被我撞到!”
张氏不知所措,只能点头称是。
十天后,徐渭外出归来,再一次听到嬉笑声。徐渭怒发冲冠,抄起柴刀闯进屋子,二话不说把张氏砍死,然后晕倒了过去。
当徐渭醒来后,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张氏,脑袋里一片空白。
县令捉拿了徐渭,却感到十分头痛。因为他知道这件案子里有隐情,而且,徐渭太出名了。于是,他只好把案子移交给了刑部。
很快,徐渭被捉拿下狱。但是,许多文人和朝廷官员都替他求情,说他是无辜的,希望从轻发落。
徐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却一生坎坷。
徐渭的母亲是侍女,不受宠爱。父亲去世之后,徐渭跟随兄长生活。但是,兄长比他大三十多岁,和他关系并不好。徐渭寄人篱下,备受奚落。
所以,成年之后,徐渭便入赘了富户,生活才有所好转。然而,好景不长,徐渭二十五岁的时候,潘氏家产田地被掠夺,妻子又在隔年去世,徐渭又开始了孤苦无依的生活。
幸运的是,徐渭的才学很好,是“越中十子”之一。文士沈炼称赞道:“关起城门,只有这一个。”
所以,尽管仕途不顺,但是徐渭还是闯下了不小的名声。而且,徐渭还有一个本事,非常擅长兵法。
1558年,胡宗宪升任闵浙总督后,邀请徐渭做自己的幕僚。不过,徐渭并不乐意。在徐渭看来,胡宗宪是严嵩的人。
彼时严嵩权倾朝野,贪婪无度,更是在“庚戌之变”中纵然俺答劫掠。徐渭义愤填膺,曾写诗讽刺严嵩误国。
基于此,徐渭没有给胡宗宪好脸色。不过,胡宗宪礼贤下士,多次前往徐渭家中邀请。徐渭在接触中发现胡宗宪和严嵩似乎并不是一类人,终于同意做他的幕僚。
徐渭果然是一个兵法天才,他在胡宗宪手下达到了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
在胡宗宪抗倭的过程中,徐渭屡次出谋划策,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最出彩的,当属诱降汪直。
徐渭对胡宗宪说:“汪直和别的倭寇不同,他更像是一个商人多过于强盗,对这样的人应该招抚纳降。”胡宗宪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人和汪直接触。
果然,汪直对此表示了很大的兴趣。
在当时的倭寇中,有几个不同的群体。一类是由日本流浪武士和一些海盗组成,他们的目的就是抢劫。而也有一类,如汪直,他的势力很大,但是更多的是靠经商。
徐渭精准地把握了人心,对他们各个击破。
在胡宗宪手下做事是舒服的,因为胡宗宪有着清剿倭寇的宏愿,同时,对于徐渭他也给予了足够的信任的尊重。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563年。严嵩被罢官后,胡宗宪也被牵连下狱。
作为胡宗宪的幕僚,徐渭惶惶不可终日。后来,胡宗宪被罢免,但是在1565年又被重新逮捕入狱,而且死在了狱中。
徐渭生性敏感,胡宗宪的遭遇,更是激发了他心里的恐惧。然后,徐渭疯了。
他曾给自己写下墓志铭,然后用铁钉插入自己的耳窍,血流如注,医治了数个月才好。之后,他又反复自 杀了九次,但是都没有死去。
徐渭的病情时好时坏。所以,徐渭的妻子张氏其实并没有背叛他,这一切都是他在发病时的臆想!
当徐渭清醒之后,他才发现自己铸成了大错。后来,他在牢里被关了七年,直到万历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才被释放。
出狱后的徐渭,对张氏十分后悔,再也没有续弦。他晚年寄情于诗酒书画,疯病也日益严重,作品被门生、朋友或抢或骗,掠夺一空。
1593年,他去世的时候,也只有一条狗与他相伴。
徐渭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异类。
徐渭出狱后,好友张元忭曾邀他去北京。徐渭生性放纵,但是为了好友的生活,生性严谨的张元忭便尝试用传统礼法来约束他。不料徐渭大喊:“我杀人当死,也不过是颈上一刀,你现在竟要把我剁成肉糜!”俩人从此交恶。
而在张元忭去世后,徐渭奔赴张家吊唁,抚棺痛哭,也不曾留下姓名,许久之后才离去。
徐渭是一个不愿受约束的人,却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
回顾徐渭的一生,实在令人叹息。
他从小不受兄长待见,便学诗写文,成为一代才子。
他尽管仕途坎坷,却敢仗义执言,怒骂严嵩。
胡宗宪信任他、尊重他,他便放下芥蒂,倾力相助。他明知张元忭是为他好,却因不肯接受约束愤然离去;而当张元忭去世后,他亲赴吊唁,感情至深。
世上只有一个徐渭啊,徐渭却又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想要自在无拘的自己。
如果说徐渭是漂泊于不愿受约束的话,我们大多数人则是平庸于太过约束自己。
你说,是吗?
点击关注和赞,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