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年,胡宗宪到江西剿匪时倒地昏迷。他醒后继续主持大战,艰难取胜。然而,嘉靖的一则命令传来,让他比死都难受。 得胜之后,胡宗宪率军回浙江。路上,他一边在车内养病,一边谋划接下来的打算。这一战,江西、福建和广东的山贼与倭寇基本荡平,东南海疆回归安宁,胡宗宪也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然而,大明境内匪患依然严重,胡宗宪还需要仔细谋划。正当他忧心计划之时,一个亲卫突然拦下马车,走上前小心向胡宗宪禀告:“大人,锦衣卫来人了。” 胡宗宪听后心中一惊,然后笑道:“无妨,继续前进。”锦衣卫来人也在意料之中,此前胡宗宪已经受到过数次弹劾,想来还是皇帝不放心,派人来监察吧。胡宗宪这样想着,并不在意。毕竟前几次弹劾他都平安度过,皇帝应该还是向着他的。 当他回到浙江后,锦衣卫阎金吾也刚好抵达。胡宗宪忙喊人安排酒宴招待,没想到阎金吾上前冷冷说道:“不必了胡大人,跟我们回京吧!” 此时,营中军士众多。他们一听阎金吾的话,还没等胡宗宪有所表示,个个激愤地向着阎金吾等人围拢过来。什么意思?刚打了胜仗就要抓人,这是什么道理? 阎金吾等人连忙按刀警戒。胡宗宪急忙宽慰手下:“都别着急,陛下肯定是想我了。”胡宗宪一边命令手下回去休息,一边对巡按御史张达泉说:“严令各将约束手下,不要送我,一切如常。”说罢,跟着阎金吾等人离开。 而在这时,胡宗宪要被锦衣卫带走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当他们的车辆走出军营后,一路上杭州百姓自发跟随,很多人扶老携幼,攀着车辆不愿让胡宗宪离去。人群中,很多人都痛哭不已,让闻者伤心。 见到这种情景,连一向心硬的阎金吾都有些不忍心,宽慰道:“胡大人受百姓爱戴,想必数日之后就能返回浙江了。” 胡宗宪听后笑了笑,不置可否。因为他已经收到了情报,这一次或许在劫难逃了。他不禁仰天叹气:“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原来,此时严嵩已经倒台。胡宗宪一直受严嵩庇护,被认为是严党一系的人。给事中陆凤仪借此弹劾胡宗宪,要求嘉靖严惩。
同时,他还上报了胡宗宪滥征赋税、按兵玩寇、党庇严嵩等等十大罪状。 胡宗宪无力狡辩,因为这些他都做过。 胡宗宪刚到浙江时,只是小小的七品巡按。他心中有抱负,但是因为人微言轻,难以施展。当时的总督是张经,和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有仇怨。 赵文华找到胡宗宪,让他一起谋害张经,事成之后保举他成为浙江巡抚。胡宗宪立功心切,就答应了赵文华的要求。
于是,张经打了胜仗却因弹劾被杀,功劳全都归于赵文华和胡宗宪,胡宗宪也如愿官越做越大。 胡宗宪纵然不喜欢赵文华为人,但还是尽力讨好他,多次送他金银。赵文华死后,胡宗宪又顺势抱上了严嵩的大腿,重金贿赂严嵩。胡宗宪贪污的,其实大多也就是这些钱。 严嵩视胡宗宪为心腹,屡次提拔他最终做了七省总督,总督东南七省的抗倭剿匪事务。胡宗宪因此能够大展拳脚,完成他的荡寇事业。也因为严嵩是嘉靖的心腹,嘉靖对胡宗宪也很放任,胡宗宪做事的时候才能不受节制。 然而,现在严嵩倒台了,胡宗宪的日子还能好过吗?况且,此次弹劾胡宗宪的背后,还有新任首辅徐阶的身影。
徐阶花了十多年斗倒严嵩,对于严党一系的人自然不会放过。更重要的是,此时东南基本安宁,即使有倭患,俞大猷和戚继光也能担当重任。 换句话说,是时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了。而胡宗宪,很不幸,就是那一把良弓,那一只猎狗。 不过,出乎胡宗宪意料的是,因为朝中友人的斡旋、解救,嘉靖竟然没有处死胡宗宪,只是剥夺了他一切职权,让他回家养老。 胡宗宪却心如刀割,因为他不能再护国平安了。于是,听到福建倭患消息后悲恸不已。 这件事被弹劾他的人听到了,讥讽他说:“胡总督还在挂念闽中吗?”这句话无异在说胡宗宪贪恋权势。胡宗宪不敢回应,还没等京城水路解冻就连忙从陆路回了老家。 胡宗宪回到绩溪后,因为深受打击患上了眼疾。可是,在嘉靖赏赐了他二十两银子之后,他仿佛重见光明,时刻准备出山为国效力。
不过,他的希望落空了,这只是嘉靖最后的温柔。而且,徐阶还没放过他。 其实从他回乡之后,他的一举一动一直都受人监视。不久之后,御史王汝正查抄罗文龙家时,查到了一封和胡宗宪相关的假拟圣旨,再一次弹劾胡宗宪。 这一次,嘉靖也没有偏袒胡宗宪。他下令抓捕胡宗宪,是时候抹掉这个心腹之患了。作为手握重权的七省总督,胡宗宪不只是徐阶要去除的敌人,也是嘉靖要抹掉的隐患。 1565年,胡宗宪在狱中自杀而亡,死前写下绝笔诗: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一腔热血付水流,胡宗宪的遭遇,令人叹惜......
点击关注和赞,我们明天再见!
公众号:【狐沐说】,每天和你分享历史故事。关注后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