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至暗时刻,翻篇了!


作者:子非鱼
01
世界上,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变本身。
因为,变是中庸,变是柔,变是左右逢源,变是适应。适者才能生存,这是达尔文《物种起源》贯穿始终的观点。
特别喜欢苏打绿一首歌中的一句词,“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退的浪,没有不会暗的光”,这句话的精髓,也是强调事物会改变。
在现实中,真正将改变践行最彻底的,当属楼市。在官方定下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之下,各地方城市围绕着这个目标,对政策时而收紧,时而放松。
比如,2014年下半年,全国楼市号召去库存,各种降息、降准、货币棚改等大招纷至沓来,楼市被点燃。到2016年10月,政策与态度又陡然转向,开始各种大调控政策,加息、限购、限贷、限售,接踵而至,市场开始全力扑火。
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上百个城市又纷纷放松调控政策,有的直接,有的迂回,有的甚至给钱补贴鼓励,上演了一波救市操作,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又迎来了一波大涨。
这才有了去年年末至今年上半年,楼市政策的又一波收紧。但到了现在,随着市场过度转向,放松和限跌则成为了主题词。
楼市举措之所以这边善变,主要是过热和过热都无法适应市场,唯有改变才能适应。过热,大多数买不起房的民众不同意,过冷,经济不允许。所以,才会时而收紧、时而放松,放松和收紧,都是为了让温度更适应市场。
02
以今年来说,在今年年初信贷收紧,以及各种二手房官方指导价、三价就低、落户需要满多少年才能购房等政策收紧背景下,中心城市的成交量在三季度末与四季度初,彻底沉沦。
比如之前一度火热的深圳、杭州、东莞、广州、西安、成都、宁波、南京、上海等城市,无一不臣服在信贷收紧之下。
深圳自3月份见顶之后,二手房成交量至10月份已经七连跌,尤其是10月份,成交量只有1605套,创十年新低。
同时,根据克而瑞披露的数据显示,深圳的二手房价格也从年初的高点回落至55805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2%。价格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也即回到了两年前。
深圳二手房成交面价与成交均价走势

来源:克而瑞
上海方面,10月成交面积109万平方米,环比虽然增长11%,但同比仍下降54%。二手房价格,跌回至38811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同样是回到了两年前的水平。
上海二手房成交面价与成交均价走势

来源:克而瑞
此外,杭州、青岛、东莞、广州、北京、南京、厦门等热点城市,10月份二手房成交量无一不大跌,很多还是腰斩,甚至脚踝斩。
新房方面,官方披露的总数据显示,2021年10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2万亿元,同比-23%;销售面积1.3亿方,同比-22%;单月销售金额和面积的同比下滑程度均为今年以来最大跌幅。
这些数据,让大多数买不起房的人,看得很解气,很过瘾。但这些数据反映的现象是过冷,产生了一些始料不及的后果,这种温度并不能适应市场,改变是必然的。
产生了一些什么始料未及的后果?粗略梳理有以下几点:
第一,因为各城市成交量跌至谷底,很多中介无法生存,大量离职。
今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写的一篇文章,就掀起了热议,标题是《地产经纪人“过冬”:10年罕见的艰难时刻中介一条街仅剩两家门店》。

标题上说的中介一条街仅剩两家门店的地方,就是深圳南山区高新园地铁站附近。
同样的,这种中介成规模离职、中介门店成规模关门的现象,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同样存在。
根据贝壳找房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贝壳代理人数为51.55万人,较第二季度末的54.86万人,减少了3.31万人。
第二,楼盘烂尾、延迟交付现象加重。
成交量腰斩背景下,原本就融资难融资贵的房企,又遭遇了回款难,雪上加霜的局面,让不少房企出现了债务违约,更多的房企虽然没有债务违约,但都在为钱犯难。
缺钱的房企,有的将项目停工,更有的直接将项目停摆。
所以,才有了石家庄、杭州、东台、鄂州、舟山、广东等多个省市,发布了商品房交易风险提示,内容主要涉及预售证、资金监管账户、开发企业以提供购房优惠为名与购房者签订线下合同等。
就是告诉购房者,要将资金存入监管账户,防止房企违约卷款PL。
第三,土地大面积流拍,卖地收入大缩水。
房企融资难、融资贵、回款难,还带来的一个局面,便是中心城市土地大面积流拍。
想想看,房企们都在为债务疲于奔命,哪还有钱去玩拍地,而且在利润微薄的背景下,而不愿去玩拍地。
多数民营房企躺平,不再拿地。于是就出现了第二轮集中供地时,大面积流拍的景象。

其中,长沙、北京的流拍率超过60%,沈阳、广州、杭州的流拍率也超过了50%。
流拍率高企本身并不足惧,足惧的是高流拍率带来的后果,卖地收入减少。
目前,全国政府总收入有35%来自卖地收入和与房屋有关的税收收入。具体城市来看,全国除了深圳、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外,其他城市都特别依赖土地财政,尤其是产业单一、单薄的三四线城市和级别更多的县市。
官方媒体爆料,由于卖地收入缩水,已经有部分县市出现了财政运转困难的局面。
这些始料未及的后果,共同说明了之前的信贷收紧力度过大,矫枉过正,导致目前市场过冷,温度过低,并不适于市场,不得不改变。
03
改变从10月下旬就开始了。
一方面是态度,一方面是央行公布的10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数据,一方面是各城市的房贷利率与放款速度(30%的城市降息,60%的城市加快放款),都发生了改变,这在本号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不再赘述。
这种改变,已经体现在了刚过去的11月份:
第一,深圳、北京、苏州、南京、青岛、成都、宁波、厦门、东莞、佛山10重点城市出现了翘尾行情。
昨天,深圳官方发布数据,11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为2118套,这是深圳连续三个月成交量在2000套以下后,第一次回到了2000套以上。
而且,这也是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连续7个月下跌之后的第一次上涨,换句话说,深圳止跌了。
北京昨天也传来数据,11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为10352套,再次回到了万套以上。
同时,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院的追踪显示,苏州、南京、青岛、成都、宁波、厦门、东莞、佛山11月均出现了翘尾行情。
第二,11月房企融资规模大幅上涨,境内债与境外债融资利率双双下降。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单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共发行48笔,较上月增加17笔,发行规模折合人民币约473亿元,环比增加55.6%。

房企境内债券融资11月平均票面利率4.05%,较上月下降13个基点。境外债券融资11月平均票面利率为8.03%,较上月下降262个基点。

总而言之,信贷适当放松了,钱来了。三季度的楼市与房企的至暗时刻,已经翻篇了。
有人或许觉得,这个结论太武断了。但如果你了解三季度的寒冷带来的始料未及的后果产生的严重性,就不会这么想了。
想想看,如果继续这么冷下去,会有更多房企出现债务危机,会有更多楼盘停摆,会有更多土地卖不出去,会有更多城市出现财政缩水。
当然,正如我在开篇说到的,极冷和极热,都不适于市场。目前的放松,并不是要让楼市躁动起来,本意只是想让楼市适当回暖,让其温度适应市场发展,不至于成为负累。
转载、广告投放、爆料、加群,请联系微信:593594349(公子不悔)
欢迎点击关注“城市财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