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01
下行市场中,一切看起来惊讶的数据,都不再让人惊讶。
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是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但今年的五一,并没有出现开发商们喜闻乐见的画面。
毕竟疫情当下,流动性被限制了,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以铁路发送旅客数量来看,今年五一5天假期,全国发送旅客1595.5万人次,较往年出现了大跳水,即便相较于2020年同期,也是腰斩。
有人说,旅游人数减少,大家都待在所在城市不出去,不正好可以出去看房买房吗?
旅游人数减少背后,反映了两点:
第一,各地疫情偶发,大家不敢出去;
第二,很多人收入受到影响,不敢出去旅游消费了。
后者决定了传统旺季不会旺,也是此前四个月各城市频繁救市却救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五一期间,南京推出的4个楼盘,去化率均是个位数,富园·玖誉府卖出了6套,去化率12%,这还是4个楼盘中卖得最好的一个。
国贸璟原只卖出了5套,去化率4%;天萃卖出7套,去化率2%;中建熙元府仅卖出1套,去化率1%。
此外无锡推出的两个楼盘,均只卖出3套,去化率一个3%,一个1%。江苏的淮安推出的4个项目,有3个去化率为1%,常州推出的两个楼盘,去化率也都在个位数。
即便被誉为楼市最健康、最没有泡沫的长沙,也出现了明显分化。
与长三角一样,位于大湾区的东莞市场,五一推出的5个项目,在打折的基础上,去化率最高的只有16%,其他四个去化率都是个位数,最低的去化率也只有1%。
02
要知道,为了抢收五一,官方在放假前一天公开表态,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为了抢收五一,南京在4月27日,将非户籍人口购房门槛从原来的需要3年内连续缴纳24个月的社保证明,改为只需要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
无锡方面,在4月25日发布新政,提高了个人和家庭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并且提出,生了二胎和三胎的家庭,可以获得多购买一套房子的权限。
东莞方面,推出了组合拳,如本科学历可以直接买房,新落户者不再要求落户半年,落户即可买房等。
然而,从数据结果来看,大幅放松限购,没有产生一丁点儿影响。市场依旧不买账,购房者依旧躺平。
回想2021年之前,各地新房开盘,动辄万人摇号,动辄日光,即便不日光,也基本都是大卖,开发商们基本不需要怎么做宣传,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如此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现如今,开发商们,不要说打折,即便送各种装修,送汽车,都很难拨动购房者的心弦。
根本原因在于:
第一,市场行情变冷,有实力买房的人,大多选择观望,不愿入手。毕竟谁都不想自己买来的房子,一到手就降价。
央行最新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900亿元,比上年四季度多增441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4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2%,比年初低17个基点。
第二,很多人没钱了。
正如本号多次说到的,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尽管需求仍很强烈,毕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宁波等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常住人口,房屋自有率并不高。
以大湾区来说,贝壳研究院2019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深圳的住房自有率只有23.7%,这意味着深圳常住人口中有76.3%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
此外,东莞的住房自有率也只有35.7%,香港只有49%,广州也只有54.9%。
这意味着,热点城市中,还有很大比例的常住人口,没有自己的住房,需要买房。
然而,没有收入,怎么买房。像上海、深圳、东莞、广州、南京等大多数热点城市来说,房价依旧没有出现大幅下降,房价依旧高不可攀。
一方面是房价高企,一方面是收入缩水,即便再有需求,也是空有需求,没有购买力。这种背景下,无论你怎么放开限购,也无济于事。
03
关于收入缩水的数据,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很难看出来,但可以透过一些其他数据侧面反映出来。
比如,3月份的消费数据出现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过去一个季度都处在低位,3月份更是出现了负增长,为-3.5%。
来源:国家统计局
再比如,断供房数量越来越多。根据阿里拍卖、京东拍卖、公拍网、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等平台综合梳理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法拍房数量是160万套,创历史之最,较2020年增加了26%,是2019年的3倍多,是2018年的80倍,是2017年的356倍。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阿里拍卖、京东拍卖、公拍网、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等平台
另外,还有一个相对直观的数据。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10.7%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61.8%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27.5%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
收入缩水,才是市场托不来的根本原因,是南京、东莞、无锡、淮安、常州等城市,楼盘卖不动,去化率跌入个位数的原因。
转载、广告投放、爆料、加群,请联系微信:593594349
欢迎点击关注“城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