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革命先烈的生死之交


点击上方“湖湘源”可以订阅哦

- 全文1418字 阅读约5分钟 -

▲齐老先生拍摄于五十年代初

齐白石与革命先烈的生死之交
文丨何崇恩
齐白石在京华卖画维生时,认识了一个从事工人运动的中共地下党员方伯务,两人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留下一段佳话。
方伯务(1896-1927),湖南衡山人,出身书香门第。他从小酷爱书法和绘画。192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艺专中国画第一班,成为陈师曾的高足,画艺进步迅速。在一年时间里,他将自己的作品,石印成《四时花鸟画册》,共四册,放到宣武门“博石斋”销售,常被抢购一空。
学习期间,方伯务为节约开支,寄居在石磴庵古庙里。庵内老僧见方伯务的画栩栩如生,便对他说,“民国九年(1920年),湖南人齐白石也寄居在我们庙里,是个大画家。”方伯务久闻白石大名,十分仰慕,便去拜访齐白石。二人一见如故,切磋画艺,成了很好的朋友。
方伯务不仅是位画家,而且思想进步,在求学期间秘密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组织学生罢课,参与工人运动,成为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1924年,方伯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结识了党的创始人李大钊。他在李大钊直接领导的党部工人部工作,并担任北京市车业工会主任,同时兼做中共北平市委的党务工作。他用自己的绘画为武器,将帝国主义列强、封建军阀画作虎豹豺狼,凶残地吃人,在社会上影响巨大。反动军警扬言,要抓到他碎尸万段。
北京人力车夫有三万多人,是工人运动的一支劲旅。方伯务自编了一首《人力车夫歌》,鼓舞人力车夫的革命斗志。
齐白石非常关心方伯务的安全,要他加强防范,防止敌人迫害。齐白石在方伯务画的《小麻雀》画上题诗曰:“小雀!小雀!有翅有脚,可飞可跃,有水有饮,有虫可啄,何得汝渴,何得汝饥。大江浩奇山崔巍,四面网罗勿乱飞。”倾注了齐白石对方伯务的深厚友情与爱护之心。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1927年3月16日,方伯务在北平湖南会馆被军阀张作霖的便衣特务抓捕,一同被捕的还有李大钊等20多位革命者。最终革命者们没有泄露党的半点机密,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方伯务就义后,安葬在北京城南湖南义园中南墙角。齐白石挥泪为其题碑:“衡山方君伯务之墓”,并亲撰墓志云:“愤军阀之残暴兮,忧民命之将绝,求民族之自由兮,谋社会之改革,智与仁兮始终,唯英烈之不灭。”表达了齐白石对共产党先烈的崇敬与缅怀。
齐白石虽是个职业画家,但不是闭门画画的腐儒。他有强烈的爱憎和是非判断能力。他拥护革命,是一个有良知的画家。
这一故事,湘潭人知者甚少,故写此短文,使广为人知。
作者简介:
何崇恩,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为湘潭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湖南省美协等会员,湘潭市雨湖区作协顾问,湘潭市艺术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出版《生命画痕》、《莲城雅韵》画集,主编参编《绝妙好词选》、诗集《乡情》、抗日小说《杀狼谷》、《续古文观止》等。

编辑丨杜博文
审核 | 张建明 刘义彬 
END 
欢迎关注湘潭日报社《湖湘源》文化微刊。本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湘潭日报社旗下各媒体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凡投稿湘潭日报社文化栏目的稿件,本社有权刊发于湘潭日报及湘潭日报社二级机构湘潭在线新闻网所属各网络媒体。如不同意网络媒体用稿,请在来稿时说明。湘潭日报采用稿件后将按时支付稿费,湘潭在线所属各网络媒体采用稿件不支付稿费。凡向本社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湘潭日报社文化栏目投稿邮箱:xtrbfk@163.com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