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八大美院及部分高校的学位服,叹息之余多是遗憾,如何设计真正具备华夏精神内涵的学位服?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复兴脚步的加速,近些年来不少大学都提出了一个口号:要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学位服。
有鉴于此,很多学校都在鼓励设计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学位服,这不仅给大学生留下了非同寻常的校园记忆,也增强了学子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据悉,目前流行的学位服主要由学位服由长袍、垂带、学位帽、流苏四部分组成。
一说设计,就必须要提中国八大美院。
八大美院是指中国大陆地区最具知名度、专业度和地域代表性的八所美术高等院校,包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
这可是设计界妥妥八大金字招牌,亮瞎路人钛合金眼的那种。
1、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院的学士服长袍采用了“方形”剪裁,象征着品行方正,方形代表理性的逻辑和科学的方法。在颜色选择上,依旧使用了符合央美气质的各种灰色系,其中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颜色略有区别,本科生为绿灰色。 









2、中国美术学院

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学位服设计得有点酷,酷得像极了哈利波特,浓浓的西方中世纪暗黑风



虽然,人家本意也许并非如此。该学士服主要以中国五方正色展开,在披肩局部的色彩,与配饰的丝穗颜色上都有所体现。
学士帽上面的穗结流苏用的是中国结「磐结」40厘米长,寓意学子在社会道路上如磐石般坚韧沉着,也象征学子与母校之间情感与学识的纽带结系,毕业学子是母校结出的硕果。


本科学士毕业装配黄绿色胸片蕴涵「如木在林」之意,襟怀四扣,象征四载春秋




硕士学士服:黑色搭配玄青色披肩、穗结,有着“如水在渊”的含义,襟怀是七扣,增研究生三岁

博士学士服:博士服是朱砂色,襟怀十扣又增博士三岁。
导师服是土黄色,代表着厚德载物 

3、四川美术学院

2021年学士服,以黑色基调为主,简约典雅,低饱和度绿色十分漂亮,但也不得不承认,同样带着浓郁的魔法色彩






4、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的学士服主色彩为黑色,经过重塑后,有了一些现代感的气息





5、天津美术学院
本科生学士服以黑色为主色调,硕士生则以蓝色为主色调






 
6、西安美术学院
学士服主色调为黑色,披肩部分以粉色和暗绿色组合





7、鲁迅美术学院
本科生学士服是以黑色为主色调






 
8、湖北美术学院
本科生是黑色长袍配粉色衣领





人大的学位服

清华大学美院
清华大学这次设计的新版学士服,袍身主色为清华校色紫色,袖口上以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清华的标志性建筑二校门
服饰的垂布饰边绣上了清华的两种校花:紫荆花和丁香花



此外,清华大学还贴心地把学生的姓名与学号都秀在了衣服徽章上。本科生与硕士在衣服门襟上的颜色略有区别,本科生学士服门襟是紫红色





 
浙江传媒学院
学位服上有稻穗图形和浙传缩写,设计的火漆徽章是每一个浙传学子“学业有成”的“印鉴”。飘带的设计,结合了浙传的校徽,在色彩上运用了金色和“浙传红”

远远望去,还有传教士服饰的影子,不过,走近一看,内藏乾坤







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舞蹈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天津传媒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不得不说,上述学位服中规中矩,尽管增加了一些中式元素和各自的学校元素,基本没有突破西方传教士的整体服饰形象的窠臼,惊艳之余,又有许多遗憾。
但也有一些其他大学的学位服设计更大胆、更创新、更前卫,中式元素也更多,隐然有走向突破西方传教士服饰形象的趋势。
不久前,海南大学最新一届设计专业以小黄为代表的大学毕业生们就用自己的一双巧手设计出了多套具有中式传统风格的学士服,还将海南大学的校训精神融入其中,成为了他们最终的毕业设计。
有满满的回忆,有民族风影子,也有不少中式元素







不过,有不少人看过后表示,袖子有点怪,整体效果太前卫,一言难尽。
还有人开起了玩笑:海南大学是集体修仙吗?

尽管嬉笑者有之,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这才是我们中国该有的学士服啊!我们那身跟西方传教士似的。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其实这个虽然有了仙气,但仍旧有点像传教士。
由此,某些大学主张学位服应完全立足于本土文化,从璨若星河的服饰文化中寻找继承点。
有的大学直接套用了古代的进士服,在网上引发热议

另一学校的状元服(感觉尺码剪裁得有些不合身)



显然,文化已经开始渐渐苏醒,只是一时尚不知如何下手。
那为什么要摒弃西方传教士的这种服饰呢?西方不是号称教育体系是他们开创的吗?
不,如果你深入研究过西方历史和相关服饰由来,了解过那些著名耶稣会传教士的生平经历,尤其是自明清以来诸多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你估计会十分嫌弃、甚至厌恶地把这种带着殖民文化特征的服饰束之高阁,又或是弃之如敝履。
学位服是从西方传教士服装演变而来,西装和领带则是海盗服饰发展而来。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曾经说过:中国把我培养出来,我怎么能穿洋装?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我泱泱华夏,衣冠大国,全世界最早出现并形成教育体系(从稷下学宫到文翁石室,再到范仲淹兴学之举,让教育之火燃遍神州大地)的地方,竟要一直穿着西方传教士服装演变而来的学位服吗?
堂堂华夏,嫦娥巡月、天问一号都到了火星,竟设计不出一种学位服来替代么?没有想到,在学位服的历史方面西方还要炮制谎言来蒙蔽世人的眼睛。
网上介绍学位服时,大多是这样的描述:
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四部分组成。穿学位服这一传统至少要追溯到12世纪欧洲第一所大学建立的时候……大学初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专门用来上课的大楼,所以课程就在附近教堂进行。他们款式简单的长袍和外套就是为了在四面漏风的中世纪教堂里保暖,兜帽让他们在户外上课的时候得以遮风避雨。

1222年牛津会议,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兰顿提出所有教士都应该穿一种叫cappa clausa的套在袍子外面的长披肩。很快,新建的大学都采用了这一设计,而一般的教士却渐渐不再穿它,于是这就成为了学位服的标志。

到了1321年,科英布拉大学要求学生都要穿纯色长袍。到了都铎王朝(1485~1603),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有了标准的学位服。后来为了舒适度,厚重的外套逐步被摈弃,而长袍还是被保留了下来,颜色上则保持纯色,基本上就是黑的。一直到19世纪晚期,才开始用特定颜色来代表不同学术领域,而颜色的标准也在几百年以来被不同大学改了又改。
在美国,哈佛大学率先穿上学校礼服,接着各大学相继使用,但式样与欧洲仍在使用的礼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别。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开会,建立了统一的服装样式,1903年,产生了美国大学礼服的统一标准体系。
……
如果深入了解过西方语言的起源、教育产生的源流史,再横向比较,就会发现教育的普及其实有个隐藏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
知识需要书面载体,传播知识还需要成体系的书面语言。没有这些先决条件,所谓教育、大学根本不可能。
古腾堡圣经(Gutenberg Bible),亦称四十二行圣经, 是《圣经》拉丁文公认翻译的印刷品,由翰尼斯·古腾堡于1454年到1455年在德国美因兹(Mainz)采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它是印刷术传入欧洲的标志(比尔盖茨还高价拍得一本留作收藏),此前找不到任何印刷物。
从西方现代语言起源的角度来看,意大利虽然1286年出现了《天主经》(由约翰内斯·巴布斯编纂,词汇量极少),但只是耶经阅读辅助词汇表,直到1502年,才发行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拉丁文词典《安布罗吉奥·卡莱皮诺词典》。
葡萄牙是1588年由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合编出版了最早的《葡汉词典》(收词6000余条);
西班牙则在1603年,由西班牙传教士彼得,瑞诺,编写了《汉西词典》。
随后在1739年,由西班牙学士院编撰出6卷本《西班牙标准语词典》。
法国,1635 年成立法兰西学院,直到1670年,才在中国人黄嘉略的协助下编撰出来一本《汉法词典》。在此基础上,1694年,《法兰西词典》才得以面世。
至于英语,则是18世纪参照《康熙词典》规范和建立语言体系的事了。
全世界最早的官学和私学都诞生在华夏,从春秋战国的稷下学宫,一直到官学入川,再到文翁石室,最后到北宋范仲淹兴办教学,进一步扩大和普及教育。此时,欧洲还是黑暗的中世纪,书面语言尚未诞生,更没有任何艺术和审美可言(都是些粗鄙的口语,而且词汇远远不够,连字典都没形成,根本无法系统表达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
一言以蔽之,欧洲宣称十二世纪、十三世纪就建立了大学的说法就是大忽悠。
除了近代两三百年的落后,在过去的几千年时间内,华夏都是数一数二的优等生,欧洲则是差等生。黑暗中世纪的事情世人皆知,就不提了。时至今日,难道苏醒过来的优等生要继续向差等生学习?别人若有优点,自然要学习,但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啊。
学位服这种事情看起来不大,但究其本质,却是文化侵略与文化认同的大事。涉及国家文化认同的事情从来不是小事。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指鹿为马”吗?
国外的学位服分为以意大利、英国为代表的“欧派”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所谓“美派”。“欧派”学位服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有明显的“信仰时代”痕迹;而“美派”学位服,是在英国的学位服基础上进行的革新,但总体上保留了传教士的基因。
现代中国,方帽的学位礼服完全是进口的,是西方耶稣会士和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的附庸。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把学位服带到了中国,那些在欧洲和美国获得学位的人也把照片带回了中国,当时很多学者都为能穿上学位服而感到自豪。
1994,审定通过新中国自己的学位服样式,决定作为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其他样式的学位服一律废止。

 
有兴趣的,还可以浏览一下此前的文章,看看西方历史是怎么来的:
一本《中国上古史》居然颠覆西方创世说、时空观、教会神权,掀起启蒙运动,迫使其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昆羽继圣,公众号:昆羽继圣一本《中国上古史》居然颠覆西方创世说、时空观、教会神权,掀起启蒙运动,迫使其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艺术的东方起源:绝大部分艺术知识和审美都来源于东方
昆羽继圣,公众号:昆羽继圣西方艺术的东方起源:绝大部分艺术知识和审美都来源于东方
读罢历史,审视当下。
难道,我们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蚕丝发源地,衣冠上国,时至今日,竟然没有属于自己文化的学位服,这让人有点如鲠在喉,感情上难以接受。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夏」有高雅之意;「华」有服章之美,因此,设计时,应考虑“雅”与“美”。即从深层次体现“华夏”之精神内涵。
思前想后,兹提出如下设计思路,以供参考,以抛砖引玉,欢迎各路高手补充总结,百花齐放,形成一个又一个立足于本土、完全突破传教士形象的具体方案。

学位服结构以“进士服”、“襕衫”为基础进行调整设计目前看来,最适合。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古代科举与相关的服饰文化。
科举,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高考”,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高考,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逐渐趋向衰落。
何谓科举?“科举”即“分科举人、选拔人才”之意。
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录取通知书是唐代出现的“泥金帖子”。
“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
自唐代始,将“泥金”涂饰用于笺简上,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此后,唐朝又将“泥金帖子”升级成了“金花帖子”,即官方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又称为“榜贴”。
宋洪迈《容斋续笔·金花帖子》云:“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
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有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当时称为金花帖子。”“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用此来书写通知书,可见其珍贵。
(上述内容均在《昆羽继圣》四部曲之二“奇境历劫”通过探花郎和榜下疯狂捉婿的神奇故事中有详细描述)

而进士及第后,学子便踏上了入仕、为官、为学的第一步。相当于今日大学毕业,即将踏上工作岗位。
因此,考虑以进士服为基础,参考其服饰结构来设计学位服是合适的。
科举考试发展至明代,殿试的各种程序和仪式已经相当完备,整个过程包括:拟定考题、殿考、阅卷读卷、传胪、赐状元朝服、赐宴礼部、上表谢恩、行释菜礼、题名立碑等多项活动。
根据《大明会典·殿试》记载,参与殿试的各类官员和考官们需要按照不同的流程仪式穿着不同的礼服。
从传胪仪式开始,新科进士们就要穿进士服了。赐状元朝服后,在赐宴礼部这个环节,官员穿常服,及第进士则亦穿进士礼服。此时,所有参加赐宴的官员和新科进士皆簪花一枝(袭宋制)。

进士服,一般为廷试以后颁于国子监,等到传胪之日再穿服。上表谢恩后,再到孔子先师庙行礼,再改穿常服,而巾、袍一类礼服仍送国子监收藏。
在《明史·舆服志》中有记载,进士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脚阔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皂纱为之。深蓝罗袍,袖广而不杀,槐木笏,革带青鞓,饰以黑角,垂挞尾于后。笏用槐木。
簪翠叶绒花,其上有铜牌,鈒“恩荣宴”三字。
惟状元所簪花,枝叶皆银,饰以翠羽,其牌用银抹金。
翻译过来大意就是:
进士巾为黑色,纱质,巾式主体分上、下两层,下层以额头为势,呈圆形,上层以发髻为势,整体后缩耸起,顶呈微平方形。巾后两只展脚不长,脚端有垂带。
总体而言,进士巾采用了官员常服乌纱帽的帽体形式和公服幞头的直角形式,只是直角更短且两端有垂带。
学位服的帽子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或改良设计,古代可以参考的冠帽式样很多。
进士袍,为圆领右衽、深蓝色、罗质,袍领、袖、襟有青色缘边。

对比可知,进士袍其实是在襕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个款式可以继承和发扬,颜色可以自行选择、搭配。若求高贵典雅,图案纹样可以参考含有相应寓意的传统织锦纹样。还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进行设计。
进士革带,青鞓,不装带饰,只有带尾状有挞尾。
进士靴,与官员的靴子相同,自赵武灵王将靴子引入中原后,秦汉时期靴子与战服搭配,北朝开始逐渐被文官穿着,至明代,靴子与官员的公服、常服搭配。
上朝用的笏板肯定不用,进士靴(白袜、黑履)也可以不予考虑,因此可确定学位服组成结构:
1、进士巾(学位帽):沿用原进士巾,或参考二梁冠改良设计皆可,其实大帽也挺好。

大帽配襕衫也不难看,王安石大帽像

大帽


换个帽子

2、进士袍(学位服):可参考唐宋不同襕衫设计,亦可在通天冠服或状元服绯罗圆领上汲取灵感。内衬白绢中单。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
最右边的那个红装也是襕衫

襕衫(lán shān)是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始现于唐,兴于宋明,古时多为士人所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故称“襕衫”。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多为宋明时期学子所穿着。

《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关于“襕”字最早的记述也刚好出现在北宋时期,官修的《集韵》中提到“衣与裳连曰襕。”但“襕衫”的起源却早在唐代就有了,唐时名画《步辇图》局部中的通译者所穿就是一件小袖圆领襕衫,那条“横襕”非常明显,只不过唐时期的襕颜色上与袍衫的主体用色相同,而不像北宋时期区别于袍身颜色更容易被识别到。

从唐到五代时期,襕衫一开始是士人的服饰,后来逐渐变成了官员的常服。五代时期的《文苑图》中盘肘于松树之上的文人穿的也是一件小袖圆领袍衫,下施“横襕”。

明代,圆领襕衫使用更是成为了秀才的主要服饰。明清时期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的学者,通名生员,俗称秀才,亦称诸生。
画像中的男子头戴儒巾,身着襕衫,脚蹬皂皮靴。

戴儒巾、着襕衫是明代生员的主要服饰搭配。儒巾的外形为前低后高,在巾的顶部形成一个斜面,巾后垂有软带一对。《三才图会》中记载:“古者士衣逄(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举人、未第者皆服之。”

明代襕衫除去了之前朝代一直保留的“膝襕”,用蓝色布料制作,所以也称为“蓝衫”。明代的襕衫衣身两侧有开衩,领部、袖缘、衣襟、底摆、双侧摆都镶有深青或者黑色的缘边,所以明代消失的横襕就演变成了下摆很宽的缘边了。
3、进士革带(可以由此拓展,根据男女不同设计不同的大带、革带):原进士服为青鞓革带(外裱)。
公侯驸马伯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银鈒花。六品七品银。八品九品乌角。
嘉靖年记载蔽膝、大绶、佩玉都是系于革带上,因此革带之后无带版。但考虑明代革带一律虚束,这种悬系法非常不利于活动,且容像上也没见到此类形制,因此估计现实中这种系法并不普遍,另还有一种可能,即革带实束,则悬系无妨碍。
脑洞可以开大一点,看看明代金钑斗牛纹带銙


4、锦绶: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性设计。
文武官员穿朝服、祭服时,在身后佩挂大绶。大绶以织锦制成,大绶底部结有青色丝网并垂青丝穗,按品级织成不同花样,并有小绶编结悬挂带环二枚。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石像的大绶



嘉靖时期定大绶各照品级花样织造,绶环不织于大绶,以小绶编结悬挂。
一品、绶用绿黄赤紫四色丝、织成云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玉。
二品、绶用锦鸡,绶环用犀。余同一品。
三品、绶用黄绿赤紫四色丝、织成云孔雀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金。
四品、绶用云雁,余同三品。
五品、绶用黄绿赤紫四色丝、织成白鹇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银镀金。
六品七品、绶用黄绿赤三色丝、织成鹭鸶鸂鶒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银。
八品九品、绶用黄绿二色丝、织成黄鹂鹌鹑练鹊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铜。杂职未入流品人员照九品官。
小绶,所指为两样,一是衮冕中与大绶为同等质地织造,较大绶小,用以挂玉佩。一是大绶上编结以挂绶环的织物带,用色各不同。朝服、祭服无写到小绶,但按会典插图、文臣石像及文字描写,可知大绶之上都有用到。
戴儒巾,穿襕衫,蓝丝绦,一手持翟,一手持毕业证(把图中的龠yuè,换成用红色锦丝带卷起来的毕业证,也不违和)


5、佩玉: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性设计。
明代一如诗传之制。去双滴及二珩。其三品以上用玉。四品以下用药玉。佩玉外亦有用纱袋,多为绛色。
再来看看撷芳主人的设计:
乌纱帽、簪花、大红圆领(吉服)、缀本等补子、披红、本等革带、皂靴。

翟冠(珠翟数从品级)、大红通袖麒麟袍、本等革带、官绿裙。头上还需要戴盖头)

儒巾、簪花,青圆领,披红,丝绦,皂靴。生员也可以穿襕衫。

狄髻、全套头面、金凤(翟)簪、挑牌、大红通袖袍。头上还需要戴盖头。

 
话说,通天冠服也不赖啊

华夏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千万不要放着宝藏视若无睹,而白白被别人挖走啊。
实际上,国外大牌们经常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时不时拿来找“灵感”、抄作业。抄了以后,就说是它们自己设计的。
卡地亚经典猎豹胸针

西汉错金银镶嵌豹镇,中山靖王刘胜窦绾墓出土


卡地亚瑞兽手镯

故宫清藏品金天錾双龙戏珠镯


不仅如此,从西方(没有进入过青铜器时代)许多木质建筑框架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类似中国建筑的影子,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在他的书里就明确抄袭了中国的抬梁式。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西方所谓的文化艺术皆源自于东方。
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时长时间流行“中国热”,对中国风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还诞生这么一个词:Chinoiserie,即中国风(来自法语 'chinois') 。
在18世纪从中国进口瓷器,丝绸,漆器是非常时髦的,这导致了许多外国设计师和工匠模仿亚洲设计。中国风尚体现在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中,并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服饰、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放着自己家里的东西不好好去学,不好好继承,还揪着一个传教士的服装不放,实在是令人汗颜啊汗颜。

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能够认识到问题所在,扫除残存的殖民地文化因子,以进士服或襕衫为基础,结合通天冠服饰、状元服等元素,以及当下时代特点,设计一套既有文化传承,又适合当代的学位服。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