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现:电磁学竟然起源于中国,一切从肄业假博士西医玛高温和《博物通书》说起”一文中提及《博物通编》,并对其作者、一个不务正业的英国传教士、医师合信(Benjamin Hobson)提出过质疑。
彼时,墨海书馆造假,编辑王韬、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人把传教士们从中国各地收集来的大量典籍一一整理、摘录,编撰成了许许多多的所谓科学译著,托名给西方各种人名下,其中1851年出版的《博物通书》就托名给了美国来的肄业医士、传教士玛高温,——这个家伙甚至连中文都半生不熟。
巧合的是,这个合信也是个传教士、医生。
英国人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居然又是英国伦敦会的传教医师,还是另一在华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的宝贝女婿。这哥们1839年才来华,先是在澳门伦敦布道会任医师,1843年调任该会香港医院院长。
1857年才到上海,任上海仁济医院医师。而后,1859年就退休回国去了。
他在上海只短暂呆过两年,一口广东话,连官话都说不利索,他有跨越语言的障碍、瞬间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于1855年写出一本中文版的《博物通编》?
这不是又一个版本的玛高温么?
都是不务正业的大神。
除了不务正业外,当时发现一个细节,徐寿在1853年左右就买到了《博物新编》,比1855年的首版要早一些,事情有些诡异。
所以,当时根据墨海书馆的情况,推断《博物通书》极有可能就是王韬、华蘅芳、徐寿、李善兰之流,团队作战,整理传教士从各地收集归拢的华夏典籍后编撰出来的杰作。
同理,合信的《博物通编》亦是如此。
因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批科学译著,就出自墨海书馆王韬等人之手。
根据Benjamin A. Elman,和Gordon Wu合著的《On Their Own Terms: Science in China, 1550-1900》一书,却说《博物通编》初刊日期为1851年,居然与玛高温的《博物通书》为同一年。
真的是太巧了,两个传教士、两个医生,身份相同,履历背景相同,同样只会广东话,却惊异地熟练使用中文在同一年(1851年)出版了一本名称几乎一模一样的博物书籍:《博物通书》与《博物通编》。
世界真奇妙。
墨海书馆为什么要将刊印日期调整为1855年呢?莫非是怕人们联想到什么?人一旦有了联想,恐怕就要坏事了?
1855年的《博物新编》是一本博物书籍,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动植物、机械原理等多学科,全书分为3集,初集分地气论、热论、水质论、光论、电气论四部分。1855年在广州首刊,同年又由上墨海书馆印行。
咸丰5年(1855年版)《博物新编》
瞧见了没?哪里出的?
江苏上海墨海书馆,还是藏板。
1874年版
《博物新编》共分三集。
第一集:
物理学部分分别介绍了热能、蒸汽机、火车、水甑、汽柜、冷水柜、火炉、汽尺、汽制等。
电机器图
电气论
其中光论一节,总述光与视觉的关系、光的用途、光的分类、光的特性和行为、白光的分解、物体的颜色。然后解释几种常见的光学现象,如空中巨人、空中船象、海市蜃楼、空桥、日晕、月晕、虹霓、咸汐光、磷光、虫光等,其中“光射之速”一段,介绍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和光速的概念。
北极之地夜间多有幻光(极光)
这一段居然论述了“光速”
虽然在此之前,张福僖编译的《光论》一书,曾介绍过丹麦科学家罗麦利用木星的卫星食测定“光之行分”,但王锦光等著的《中国光学史》一书认为,远没有《博物新编》表述的明确。初集中还介绍了风力机、寒暑表、轻气球、潜水衣等实用器物。
第二集:
分天文略论、地球论、昼夜论、行星论、日离地远近论、日体圆转论、地球行星论、众星合论等若干部分,并介绍地球经纬结构,四大洲各国土地人物、四季、月轮圆缺、月蚀、潮汛、水星、金星、火星小行星、土星、吁呢嗱土星、彗星、经星等。
其中还附有赫谢尔(Herschel)望远镜、象限仪等光学仪器的外形图,图示了凹面镜聚焦、凸面镜散光和虚焦点、照度减倍、小孔成像、投影大小、幻灯机、显微镜、各式透镜、凸透镜成像等几何光学知识。
第三集:
分鸟兽略论等十六部类,介绍了猴、象、犀牛、虎、狮、豹、犬、熊罴、马、骆驼、龆兽、哺乳类的胎生鱼(如鲸鱼),以及鹰类、无翼禽、涉水鸟等。
不知诸位看了上述内容简介有何感想?这本《博物新编》不简单吧?有点专业吧?
这是一个不务正业、连中文都说不利索的医生能写出来的著作?
《博物新编》出版不久便传至日本,1861至1864年间由开成所(幕府建立的洋学学校)训点翻刻,1864年又再次被训点翻刻。此后,日本出现了多种便于民众顺利阅读和理解的注解本和日译本,成为重要的启蒙性书籍。《博物新编》还曾在明治初年被用于日本沼津兵学校预科学生的教材。
《博物新编二编)》,即4-5集,作者为在日中国人容兆伦。现东京存有大角丰次郎藏版,明治8年(1875)版权许可,明治9年(1876)刊,2册。书签题名"博物新编”,书名页"博物新编二编”。
1、《博物通编》之《地气论》抄袭浑天说。
《地气论》开篇:“大地体圆如橙, 其外有气以环绕之,如蛋白之包裹其黄也。自地而上,高约一百五十里,人物皆处其中。若鱼类之在水,鱼类赖水以长,人藉气以生……”
没想到第一句话读着就觉得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赶紧翻了翻关于浑天说的描述,《张衡浑仪注》记载云:
“浑天如鸡子(鸡蛋)。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虽然《博物新编》中说大地体圆如橙,但后面却没有改,蛋白包裹蛋黄,都有气,都有水,描述的情形几乎完全一致。
2、有关望远镜(古称千里镜)的发明
近日,网友爽印提供了一条线索,程碧波教授根据此条信息进行了一番考证,有了一些新发现。
《博物新编》二集云:
“自前明嘉靖二十年泰西天文师名嘉利柯者,始造窥天大千里镜(望远镜)。”
嘉靖二十年,便是西元1541年。
西方公认的是,伽利略于1564年出生,发明所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在1609年。
然而,为什么“西人”所著的《博物通编》中却说1541年便发明了望远镜?并且,发明者还不是伽利略,而是“嘉利柯”。
“Glass”这个单词实际来自印欧语“gel,ghel”。
玻璃在明清时有个称呼,谓之“(釉)料”。玻璃原本是中国烧制陶器时产生的那层釉料,需要基础条件:耐高温(约1600度)的坩埚。将“g”恢复为明末传教士发音,则为“[i]”,由此可见,“gel, ghel”在明末时的发音为汉语音“釉(料)”。
所以,“glass”其实来源于汉语“釉料”的发音。
笔者此前已经发文说明过有关玻璃和望远镜的历史,没想到《博物通编》现在又多提供了一个证据,详见:《梦华录》中的“叆叇”不仅合理,就连望远镜也是华夏的发明创造,根本不是什么伽利略或利玛窦,更不是什么英国人
3、西方居然有华夏独有的“天圆地方”文化概念
盖天说是汉民族一种非常古老的宇宙观,早在殷周时期便已出现。在古人的眼中,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四方的土地,天空好比一个圆形的屋顶,覆盖着整个地球,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此所谓早期的“天圆地方”。
如上所示,《博物新编》云:
“天文之学,由来旧矣。然古人皆谓天圆地方、日月星辰环行于大地之外。推步者各以管窥为是。著述者自以为臆断为能。无从知有地球环日之理。自前明嘉靖二十年,泰西天文师名嘉利珂者,始造窥天大千里镜,具见日月五星体像。”
《博物新编》多处提及“天圆地方”,还说:
“古人俱以地在天下,平大不动,四方之极地边是海,浩渺连天际,人见每早太阳东升酉刻西没,夜见太阴亦然。但未思此日月从何来往。”
西方学界不承认中国早在元代便由赵友钦论证地球是球体的结论,他们只公认自己编造的历史:
“1484年,雷格蒙塔努斯(1436~1476)学生伯纳德·瓦尔特(Bernhard Walther,1430~1504.6.19)将机械钟应用于天文学。1492年之前,有西欧学者利用日中天、晨昏线和机械钟等天文仪器,发现大地的真实形状为球体。此为地球形状首证,也是古代证明‘地球是圆的’唯一方法。”
既然西方早在1492年就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了,怎么可能在欧洲多如牛毛般的大学的几百年的教育下,足足普及了363年的高等教育(截止1855年该书出版前),结果还错误地认为“天圆地方”呢?
本来嘛,天圆地方是华夏独特的观念,什么时候变成了西方的东西,需要反反复复在书中提及?
当然,实际上华夏传统意义上的“天圆地方”也并不是传教士那种肤浅的理解。
按照现在西方的说法,古希腊人、亚力山大图书馆第三任馆长埃拉托色尼早在几千年前算出了地球周长,而后托勒密天文体系更是以大地为球形而建立一套复杂的天文体系,并且托勒密也算过地球周长,显然,西方很早就知道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为何到了近代,却还在说“天圆地方”?
而且,《博物新编》中明确说“人见每早太阳东升酉刻西没,夜见太阴亦然。但未思此日月从何来往”,否定了西方对此景象进行过思考。既然都没有思考过为何如此,古希腊人埃拉托色尼也怎么可能去算地球周长、托勒密又怎么会以大地为球形而建立所谓的地球体系呢?
这种自相矛盾真是令人头疼呀。
4、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世纪大谎言
《博物新编》讲证明地球为圆体的环球航行系从广东出发再回广东。
《博物新编》讲了环游地球来证明地球是圆的:“昔有西人驾大船,在广东开行,向西直驶,历涉数月,竟回广东。此可见地体团圆,可以东西周行无碍。”
地球是圆的是斐迪南.麦哲伦,耶元1522年9月6日一艘名为“维多利亚”号的破旧帆船载着18位衣衫褴褛的水手抵达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至此人类历史上一次史诗般的航海探险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这就是著名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行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但是《博物新编》作者却不知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球的第一人,《博物新编》也说是“西人”,不过这个“西人”却是从广东出发,又回到广东。并且《博物新编》说其驾驶的是大船,而不是麦哲伦的小船。
1855年王韬等人编撰《博物新编》托名给洋人时,尚未构思好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版本,只是有了一个大略的框架。
昨天才发文说徐光启后裔徐朝骏极有可能帮忙编造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版本,把载百谷百果之种至美洲的故事主角从郑和舰队替换成哥伦布,今天程碧波教授就根据网友爽印提供的线索,从《博物新编》中找到了墨海书馆王韬等人在伟烈亚力、麦都思等传教士授意下编写西人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可惜的是,主角的名称尚未想好,麦哲伦的名称还没定下来,而且环球航行的始发地居然是广东!
从广东出发,环球航行后再回到广东,驾驶的还是大船,不是西方后来说的小船,这不是又玩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把戏么?把广东的航海知识乾坤大挪移到西人身上。
历史上,最先论证地球是圆形的人、最早完成环球航行以实际行动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人,都是中国人。
详见:人类历史首次壮举:西方蛮荒年代,中国人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证明地球是圆的,一步步测算并实际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地球测绘
5、《博物新编》抄袭《尚书纬•考灵曜》
东汉著作《尚书纬·考灵曜》有云: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而不觉也。”
这是目前已知的华夏古人关于“运动”的“时间”、“静止”的“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最早阐述。
北宋末为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宋初为朝廷重臣,著名爱国诗人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的《襄邑道中》一诗云:“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博物新编》在阐述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环日运行,为何地球转动而人不自知时,是这样解释的:
“世人戴天履地,却不会觉地体旋动,其理何欤?答曰,人在地上,如在船中。地转而人不觉动,犹船行而人不觉去。仰望见星辰西迈,即舟行觉岸移之理。”
实际上,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最古老的叙述正是来自华夏古籍《尚书纬•考灵曜》。
《尚书纬•考灵曜》又云:“春则星辰西游,夏则星辰北游;秋则星辰东游;冬则星辰南游。"这是一种古老的相对性原理的概念,表现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运动和东南西北的空间方位有着相对论性的协变关系。
而这种相对论性原理,正是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要求的内容之一。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扩展并推广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认为惯性系统中观察光学和电磁现象的规律不变,并把它作为狭义相对论两大基础之一。[1]
《尚书纬•考灵曜》比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早了至少1500年。
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伽利略曾以“表明所有用来反对地球运动的那些实验全然无效的一个实验”为题,详细地叙述了封闭船舱内发生的现象:
“把你和一些朋友关在一条大船甲板下的主舱里,再让你们带几只苍蝇、蝴蝶和其他小飞虫。船舱放一只大水碗,其中放几条鱼,然后挂上一个小水瓶,让它一滴一滴地流到下面一个宽槽里,船停看不动时鱼问各个万问随便运动。水商滴进卜面的罐子中。
你把任何东西扔给你的朋友时,只要距离相等,问这一方向不比向另一个方向花更多的力。你双脚齐跳,无论向那个方向跳过的距离相等。当你仔细地观察这些事情后,再使船以任何速度前进,只要运动是匀速的,也不忽左忽右地摆动。你将发现,所有上述现象丝毫没有变化……”
伽利略所要说明的根本思想是:
不能以任何力学实验来判断舟是行还是止,从而证明地球是在运动的。最后,爱因斯坦推广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认为惯性系统中观察光学和电磁现象的规律不变,并把它作为狭义相对论两大基础之一。[2]
详见: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913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913-914页。
5、传教士大肆收集华夏典籍的真实目的浮出水面
昨天才刚说了伟烈亚力的问题,还带着余温:
另一传教士把自己收集的书都捐赠给了剑桥大学图书馆:
说白了,就是墨海书馆的传教士聘请了李善兰、王韬、华蘅芳之流,整理华夏典籍,这里抄抄、那里编编,整理出来后某本书后套在一个指定的传教士名下的。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而且墨海书馆的伟烈亚力、麦都思等传教士已经变成人人名下都有几十上百、甚至上千本著作了,这样吹下去太不现实,只能找找外面的传教士来挂名了,所以,从医的神父不懂天文、不懂历法、不懂物理也没有关系,反正都是托名的。
知道为什么墨海书馆的这帮传教士很喜欢到处收集古籍吗?仅伟烈亚力一个人就收集了两万多本。
其目的,一是为了编撰各种拖名给西人的著作所用; 二是将来带回欧洲,建立和充实本国的图书馆。
这些传教士们不断把收集的华夏典籍运回去,分别建立了牛津大学图书馆(伟烈亚力的几万册藏书几乎全部给了牛津图书馆,当然,活儿也不能白干,有些是捐赠,有些卖钱的)和剑桥大学图书馆。
若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传教士的另一面,详见:耶稣会中国事业:以宗教为名掩盖丑恶,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纪骗局
6、书中氧气制作时,使用的竟然是中国道家丹药:三仙丹(道家术语)
我以为我眼睛花,看错了,赶紧揉了揉眼,但没有料到居然是真的。
《博物新编》介绍了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其中,化学部分“物质物性论”讲道:
“天下之物,元质(即化学元素)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而生”。
称化学元素共有56种,大致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化学水平。
书中详细阐述了养气(氧气)、轻气(水母气,即氢气)、淡气(氮气)、炭气(一氧化碳)以及“磺强水(硫酸)”、“硝强水(硝酸)”、“盐强水(盐酸)”等物质的性质和制造方法。
曹元宇在《中国化学史话》一书中指出,该书介绍近代化学知识,要比同文馆出版的《格物入门》早13年,比江南制造局出版的《化学鉴原》早近20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讲化学等科学的书籍。
奇怪的是,西方人写的书,书中居然通篇找不到一个西方的化学符号,神奇不神奇?
不仅如此,书中在介绍有关养气(氧气)制作时,是这么介绍的:
“西人有数法以取之者,其一用一玻璃长筒,内三仙丹于其中,以火炙之,即有养(氧)气升出,聚于筒内,试以生物,大有可观”。
敢情这传教士来中国是学修仙的么?居然连炼丹都学会了!
“三仙丹”可是地地道道的道家术语。
三仙丹为浅橙黄色的无晶形细粉或结块,为水银、白矾、火硝制炼而成的汞制剂,质重、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酒褚,能溶于稀酸中而成为无色溶液,本品露放于空气中不变质,但是在日光下其色则渐次变深,如将其加热至200摄氏度以上,就逐渐变为红色,热至600摄氏度则被分解成为汞和氧。
三仙丹辛燥、有剧毒,具腐蚀性。
此外,三仙丹还是一种丹药,主治杀菌驱梅,去腐生肌。治梅毒,下疳,演痃,溃疡漏管,疥癣秃疮,顽痒湿疹等症。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有“三仙丹”。
淡气(氮气)功不足以“养生”,西方怎么会有“养生”这个说法?西方人连坐月子的概念都没有,何谈养生?
综上所述,《博物新编》源自华夏,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华夏典籍,其中蕴含的思想乃华夏自古以来传承的内容,近代物理学的诸多知识起源于华夏,望远镜也铁定是华夏最先发明的。
不仅如此,拔出萝卜带出泥,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之一,俱是来自于华夏典籍,确证无疑。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