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开发创造力:肯·罗宾森教育旋风


“你有没有孩子?你有没有孙子呢?没有!那你总见过别人的小孩吧?没见过!那你自己总当过小孩吧!”满场笑声。肯·罗宾森继续他对学校与创造力的演讲。
英国华威大学教育专业荣休教授肯·罗宾森
文/赵潇(Rebekah Zhao 英国)
罗宾森(Ken Robinson 1950—)2006年一场18分钟的TED名人论坛演讲引起西方世界一阵旋风。之后他又在TED做过几次演讲,点击率达到3亿人次,覆盖150个国家,远远超过比尔·盖茨和克林顿这些名人。TED使他的创造力培养思想引起广泛重视,孩子叫父母看,学生叫老师看,转朋友圈看,转文化人士看,政府官员看。他也被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教育机构邀请,参与政府和独立机构的教育计划和方针制定。
作为华威大学教育专业荣休教授,罗宾森2001年移居美国,2003年因为他对英国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被英国女王授予爵位。

创造力是什么?普遍的看法是:只有特殊分子才是创造性人才,创造力只是属于艺术领域,创造力是关于无人领会的“自我表达”。错!罗宾森说:恰恰相反,每个人都具有创造能力;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发挥创造力;创造力不完全是自我表达那么简单,会要求高超的学科训练和许多不同的技能。
罗宾森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产生原创的想法的过程,并且这个想法是有价值的。创造性的工作在任何领域都往往会经历几个过程,有时候你结束的地方并不是你起初设想的地方。它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常常会发生新的连接、不同学科的跨越,以及使用比喻和类比联想。
肯·罗宾森
创造力是关于新鲜的思维。所谓“新”不一定针对全人类,但对于你做的那件作品一定是新鲜原创的。创造力也涉及你能否对你正在做的东西做出价值鉴定性的判断,这个东西可以是一项定理,一件设计,或一首诗。
人人拥有创造的潜力。它首先表现为想象力。儿童天生富有想象力。罗宾森举例:一个幼儿班在画画,老师问一个小朋友画的是什么,回答画的是上帝。老师说:可我们谁都不知道上帝长得什么样啊?小朋友回答:你等会儿就知道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如此巨大,可是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它。大众教育的模式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
怎么样才能开发创造力?2013年罗宾森通过《卫报》和当时的英国教育部长戈夫(M.Gove)产生激烈争论。两人都提倡学校要加强创造力的培养,分歧在如何培养。
戈夫认为孩子们必须学会必要的技能才能发挥创造力。语言方面,戈夫说,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掌握某些技能和知识,才能将你内部的东西表达出来。你如果不懂句子的构造、词汇的意思、文法的运用,你的东西不可能具有创造性;数学方面,孩子们必须先了解一套知识,懂得如何熟练使用数字、乘法、除法运算自如,这些学会了才能有发明创造;即使一个具有音乐天才的孩子,你也必须首先学好音阶。你必须打好基础,创造力才能积极发挥出来。戈夫的观点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特别是东方式教育理念。
错!至少半真半错!罗宾森说:兴趣和激情才是创造的驱动力!对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是伴随而来的。
披头士乐队成员。左起:林戈·斯塔尔、乔治·哈里森、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
罗宾森拿自己的利物浦老乡、披头士乐队说事儿。他们的音乐才华世界公认,但那是后来的发展。一开始几个年轻人弹唱技能并不太好,但他们凭着对音乐的一股子热情一头扎进去,一边演一边提高,一开始只到街上的酒吧表演。如果说他们等到唱法、指法、作曲这些都打磨光滑了再拉出去,最初的音乐激情恐怕消失了。
学生们一旦产生了学好某样东西的动机,他们自然会学会完成这件东西所需要的技能。他们的创造热情膨胀,伴随而来的是他们对技能的掌握日益精进。这方面杰出的教育成果,从体育到化学的任何学科,除了披头士乐队,还有不少事例。
创造的过程不是一条直线,并非你必须学会了所有必要的技术才能开始动手。不错,任何领域有创新的作品都涉及对技术和概念的掌握,但要说必须在创造开始之前就得将其掌握,这就错了。孤立地注重技术,会扼杀兴趣。任何学科都是这样。许多人花时间做了无穷尽的数学练习,几年下来,结果不是让他们领会到数字的奇妙,而是终身不再学习数学。还有许多人多年勤奋练习音乐考试的指法,一旦通过考试就再也不要碰这门乐器。这类事情我们太熟悉不过。
所有的学习都需要记忆信息和思想。很多学校划分学生为记性好或记性差两类。如果某学生属于记性差的,就觉得该生不够聪明。然而,那些记不住历史日期和乘法表的学生,往往将几百首歌的歌词记得清清楚楚,10年前的一场体育比赛细节还记得分毫不差。他们在学校里的糟糕记性不是记性不好,而是缺乏热情。
汉斯·季默
汉斯·季默是著名的电影作曲家,《狮子王》和《加勒比海盗》都是他的作品。他小时候喜欢弹钢琴,但没有耐心弹音阶和反复练习一个曲子。他一开始弹奏,或者试着作曲,钢琴老师就叫停:练习你的音阶去!因此他在学校里表现不好,被8所学校退学。
到第九所学校,上学第一天校长把他叫到一边,说:我读了你以前的学校报告,我们怎样避免这些事情呢?你真心想做的是什么?
汉斯回答他最想做的是弹音乐。
校长同意了。于是他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音乐上,很高兴。慢慢地,他的其他功课也跟上了。汉斯·季默回忆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德语老师这样上德语课:
他会坐在钢琴凳上,讲一会儿,然后挥手,弹这个时期的一段音乐。突然,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活起来,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不再是依样重复。他实在太棒了!
正是因为学校的宽容和几个老师的激发,小汉斯才一步一步走进音乐殿堂。

培养创造力首先需要热情,热情从哪里来?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发展他们的兴趣,相当于中国老话因材施教。罗宾森指出,创造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学习资质,和理解事物所使用的不同方法。提高学校的水平,就是要允许学生之间有不同,给不同留出空间,而不是拿一套障碍赛马跑那样的标准,要求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在统一时间到达终点。

罗宾森2008TED演讲举了一个例子。有个1926年出生的小女孩叫吉莉安·琳恩(Gillian Lynne),教室里老是坐不安稳,学习也不集中注意力,今天的话属于多动症小孩,让老师觉得很麻烦,认为她不适合上学,要她转学去特殊教育学校。她妈妈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那年她8岁。医生跟她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就带妈妈去另一间诊室,出去之前打开了桌子上的收音机,让小姑娘自己待一会儿。透过房间的单向玻璃,医生和妈妈看见她随着收音机的音乐,身体四肢开始舞动起来,做出优美的动作。观察了一阵,医生对妈妈说:你女儿没有什么毛病,她是个跳舞的,送她到舞蹈学校。这个女孩长大后成为世界杰出的舞蹈家,为音乐剧《猫》、《歌剧魅影》作舞美设计。她在后来的访谈说,当她进入舞蹈学校时,一下子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看到跟她一样坐不住的人,需要在动中思考的人。
我们周围的学校有几个像吉莉安·琳恩这样的不同小孩,而被打捞起来的呢?
罗宾森向BBC记者莎拉·蒙塔古(Sarah Montague)回忆他自己的读书经历。他出生在利物浦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有6个孩子,父亲工伤瘫痪,他4岁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终身瘸跛,5岁时进附近的特殊需要儿童学校。这里的孩子们全都发育不全,身体这儿那儿的多点少点,教室里坐着的一溜就像《星球大战》里面的外星人一样,所以谁也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不觉得奇怪。他非常喜欢他的小学,老师们很关心照顾他们,不过对这些残疾孩子大概期望不大。但是有几个老师例外。米勒老师教他们很多知识,要求也高,叫他们做这做那。有一天米勒老师课堂上校长陪同来了一位先生,静静观察了一会儿,注意到最后一排的罗宾森,问了他的名字情况。过了几天罗宾森被叫到校长办公室,那位先生也在,原来是地区的督导斯瑞夫先生。他们问了罗宾森几句话,然后罗宾森被换到全校最优秀的约克女老师的班上,由约克老师专门辅导他准备11岁升初中的考试,做了好多试题。罗宾森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个考入正常国立中学的孩子,通知书发到那天,全校都高兴得不得了,为他庆祝。罗宾森2015年重访小学母校仍然对当时的老师怀念至深。“这个学校改变了我的命运,它发现了我身上的我自己意识不到的某些特质。”
他被录取到利物浦科里基特中学(Liverpool Collegiate School),这是利物浦最优秀的国立文法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宏伟的建筑和严谨的校风都保持传统学院派的特色,像那些古老的贵族公学一样。罗宾森热爱这里的分分秒秒,他学得很起劲,但因为离家太远,他被迫转到了离家近的文达迪肯文法中学(Wade Deacon Grammar School),就在这里他开始了对戏剧的爱好。

60年代的英国文法学校里,剧本作为文学课学习,就像阅读乐谱而不听音乐一样。老师和学生们不满足纸上谈兵,他们排演了两场短剧,学生们觉得很兴奋,又打算排演下一场,请教戏剧的老师做导演。这些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教戏剧的老师说他现在没有时间,然后他望了望围在身边的学生们,眼睛落在肯罗宾森脸上,说:我觉得肯应该做导演。
肯的第一反应是不行!从来没想过当导演。但是同学们都回报以期待的笑脸,望着他。他想:导演就导演吧!为什么不干呢?
他是一个残疾儿跟周围健康的孩子在一起,十几岁的愣头青都是很在乎外表形象的,而且那是60年代的利物浦,不像今天那么宽容。但是肯几年来已经习惯了别人最初的异样目光,他认为这很正常,就像他看见别人身上多个东西也会多看几眼一样。从很小的时候肯就决定:不要因为别人多看你几眼就绕道走,不要因为腿残就胆怯,要勇敢地面对一群人走进加入他们。
从此肯爱上了戏剧。他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剧本,把剧本搬上舞台,他热爱排演的整套过程。中学毕业的时候大家以为他会走专业导演的路子,最终他选择了教育的职业生涯。1981年获戏剧和英语博士学位,在华威大学任教育学教授12年,后为终身荣休教授。他的主要职业生涯是在推广艺术和公共教育方面。
肯·罗宾森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教育的产物。驱动创造力产生的是热情,热情体现在所有方面,音乐、舞蹈、戏剧等等,而不是狭隘的语文、数学等几个方面,因为每个学生天分是不一样的。

创造力发现和培养需要专业熟手,需要像勘察艺术品那样的鉴赏家,也就是说,在于老师。
教学就像看医生一样,病人希望专家只针对自己的病症做出诊断和治疗。优秀的教师根据具体学生和具体阶段的情况,及时对学生需要做出反应,对学生的精力和积极程度随时做出调节、判断,抓住双方互动机会,这样的教学才有成效。罗宾森考察了很多成功例子。
如杰夫(Jefferey Wright)老师教科学课,他先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法,吹大南瓜、帮学生做气垫船、用长管子发射物品,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抓住注意力,再教他们其中的科学原理。他的课学生们学得高兴,学到很多。

尼尔(Neil Johnston)刚到一所糟糕的中学教音乐课,没人听他讲什么,600个学生只有两个人学乐器弹吉他。特别是成绩最差的那些学生,一到课间休息和午休时间就拿出手机听音乐。他意识到学生们喜欢音乐,但讨厌上音乐课。于是他想了个招。上课时他放学生们午休听的几首歌,问他们喜欢不喜欢,随便聊意见。30人喜欢,剩下的不喜欢,大家都想说为什么,讨论起来。他再顺着讨论话题讲解这些歌曲。学生们产生兴趣后,他开办了课后流行音乐实习班,成员很多。然后他跟苹果公司联系,把学生们制作的音乐放到YouTube,组织英国巡回演出,他们的歌曲《You Make Me So Electric》有几十万点击率。这样把课堂和产业界联系起来学习,学生们看到成效,热情高涨。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 Khan)回忆他自身的学习体会也说:“我真正学到东西的,是在我们30个孩子的数学队,大家都想教对方,也想互相学。老师站那儿引导我们,但不是直接给我们讲课。我中学在一个很团结合作的环境学习,大家互相帮助,老师给我们的任务很难,但是我们都很积极地去完成。课堂不应该是单方面教授,像老师把信息发射进吸尘器一样。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要么解决问题,要么做某些事情。”
老师对学生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不需要太多的东西,简单一两句话,鼓励或打击,就可以对小孩子心理产生极大的效果。罗宾森谈起对他产生严重后果的小学唱歌课。小孩子们到一间古色古香的大房间,排队站在壁炉前,一首一首唱下去,有钢琴老师伴奏。那正是利物浦披头士乐队成立前夕,他非常喜欢唱歌课。但是有一次副校长叫他们排成单队,她挨个走到孩子们耳朵贴近他们嘴巴面前听。她走到罗宾森面前听了一会儿,说:你声调降了半调。罗宾森不懂老师说“降”是什么意思,就使劲大声唱,以为老师会喜欢,老师又说:你还是降半调。罗宾森知道是说他唱得不好,又不懂到底什么意思,感觉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会唱,以后好几年都没有勇气再唱歌,就站在队伍里模仿别人的口形假唱,真正滥竽充数。
优秀的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心脏。罗宾森指出,好老师有三个基本能力: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达到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培养学生信心,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技能和知识,目的是使他们成为充满信心的、独立的学习者,将来能够继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专长;发挥学生创造力,允许学生试验、探究、提问,发展具有原创性思维的技能和性情倾向。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适合的土壤,其繁荣需要老师的精心浇灌。也就是给老师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使老师根据各个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固守僵化的课程设置,不要因为担心赶不上统一的教学进程会受责备而失去创新意识。
然而当代的学校教育,科目很有限,考核标准也太狭窄,学生在这个框架里考不好,就会被认为不聪明。教师也不敢超出这个教学的框架。罗宾森对此做出了激烈抨击,他演讲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僵化的教育体系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人类的智力创造超出学术性能力发范围,在艺术、体育、技术、经商、工程制造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来。
然而,传统学校的课程设置呈等级排列,挂头牌的是语文、数学、科学这些理论性学术性强的科目,中间的是人文科学如历史地理,下面的才是艺术类和体育,而艺术类又有高下,美术和音乐课排前,跳舞、戏剧表演这些实践性强的靠后或根本消失。这样的学校培养方向,是面向大学里的学术研究人员。而大学的教授们呢?罗宾森嘲笑他们只会用脑袋,他们就居住在自己的脑袋里面,他们开“headsmeeting(首脑会议)”只带脑袋去,他们的身体只是装载脑袋的工具,换言之,他们失去了用感官感觉周围世界的能力。如果你想看看失去身体的境况如何,你就去报名参加一个高级学术会议,等着到最后一天晚上的舞会。你会看到成年的男人女人,痛苦地扭动挣扎,无法控制身体,跟不上节拍,他们在那儿就等着舞曲结束,好回家写一篇舞会论文。
相反,舞者以身体腾跃欢悦,他们对知识和感情表达的体现只能通过身体的运动而不是文字。舞蹈给予了思想和感情的专有表达形式,任何其他形式均无法代替。罗宾森建议每个学校都开舞蹈课,像数学课一样严肃对待,开发身体感觉,因为我们身体的状态,我们身体上与自我的感觉决定了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关系,我们一辈子都依靠身体来感觉,而数学只用到一点点。
罗宾森相信戏剧教学能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除了自己的中学经历,他1977年就参与英国一个教育调查项目,并出版了“通过戏剧学习”的调查报告。近年他去Hobart Elementary School小学看雷夫(Rafe)老师的戏剧课,他们演出莎士比亚的经典名作《暴风雨》。他看到9~10岁的孩子们,说出优美台词,合唱使用了3~4个声部的和声,演奏十几种乐器,所有的小演员不仅记住自己的台词,也对别人的台词烂熟于心,互相提词。这个小学多数家长是亚洲和拉丁籍移民,孩子们上学前不会说英语。然而上过雷夫老师班的孩子们,毕业时大多可以讲一口漂亮的英语,成绩也优秀。
肯·罗宾森
罗宾森指出,艺术课程可以从两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做”,制作他们自己的作品;二是通过“赞赏”,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作品。“做”需要用到个人的“创造性的声音”和“技术性手段”,二者又相互促进;“赞赏”涉及对他人作品的更深入的理解,如作品产生的年代、创作的过程和原因,以及对作品的评价(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而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发展(创造、技术、背景关系和评判),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如科学、人文和体育。
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创造力的发挥,而且不适应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需要。
大众化的普及教育模式在西方社会从19世纪中期才开始出现。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所需要的是少量专业技术人士如律师、会计师、医生等,大量是非知识性体力劳动者。大学教育集中在理论学科,拿到学位相当于拿到工作保证书。但是当今社会结构变化很快,经济产业结构也与前大不相同。
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的经济结构呢?他提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拓宽其才能和兴趣;打破单一学科界限,加强综合性学科、应用性知识的培养;与职业界建立广泛的实践合作关系,让学生有不同类型的第一手实习经验,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的宽紧如何把握,这在英美多年来一直辩论不休,没有定论,实践中由各学校校长掌握。但是教育标准化的倾向近年来大大加剧,其催化剂是2000年开始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以比较各个国家的教育水平。PISA成绩就像奥林匹克比赛结果一样一目了然,参加PISA考试的国家逐年增多,由2000年的32国发展到2012年的65国。
PISA考试结果迅速产生国际政治效应。2001年只有欧洲几家媒体略加报道,到2013年全世界的媒体都列为头条。各国教育部长们相互对本国的排名比较、分析,PISA成绩如同自己业绩的衡量尺度。上海2009年三科夺冠,引起西方国家的震惊。2012年上海再次夺冠,随后紧跟的是新加坡市、香港和台北,西方媒体大哗,大肆渲染“亚洲模式”的教育力量,要求政治家们提高本国的教育水准,跟上全球性竞争步伐。英美政治家立即跟进。美国教育官员推出“向顶尖奔跑”计划,以提升考核标准和增加考试为手段,提高教育水平。
在英国,这些将教育标准化和评估考试化的做法受到很多学校和教师的抵制。因为这样一来,老师们压力增大,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到考试的准备上,不考核的项目不能直接反映老师的业绩。而且,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传统上都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萝卜白菜一起抓,不提倡公开地扬此抑彼。2013年,英国(非高教)校长协会和英国教师讲师协会对教育部长戈夫投以不信任票。次年教育部长换人。
罗宾森是对戈夫的教育方针批评最力的一位,也是对教育界搞国际比赛反对最强烈的一位。他说,国际之间比较教育业绩,拿教育方针跟国防政策一样讨论。PISA考试,让政治家的压力转嫁到老师身上。国家的程度越来越高,孩子的地位越来越低。过分看重国际比赛,会毁灭创造性。
罗宾森引述著名戏剧导演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的话:一座剧院令观众神魂颠倒,它的精髓处就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二者关系越密切,戏剧的魅力越大。其他如服装、帷幕,甚至舞台都是辅助。
罗宾森认为,教育也是这个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教育的心脏。其他的一切,排行榜、国家荣誉、父母期望等等,都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见效的基础上。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个性化关系。
我们天生而来的倾向和爱好是非常宽泛的,而我们拥有的倾向爱好很不相同。个性化教育意味着教师教不同学生时会考虑到学生们的这些差异;意味着课程设置要留有灵活性,让学生们学习共同的课程之外,还有空间追求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强项。
罗宾森开出的学校课程设置药方,有三个特点:一是多样性,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发现他们的个人强项和兴趣;二是有深度,有合适的选择以让学生遵循自己的兴趣深入发展;三是流动性,允许不同年龄的学生和不同专业的老师之间有合作和交流的空间。
罗宾森在教育战线工作40多年,他的教育思想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得来的。从伊顿公学和英国其他优秀学校的情况来看,罗宾森提倡的积极的师生关系、注重学习兴趣、加强艺术课程、全面培养、允许个性发展等思想,也正是英国中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只是在实践过程中,优秀学校往往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多更好,独立性强的私立学校系统又往往比靠政府财政的国立学校系统做得好。而罗宾森对提高创造力的呼吁,大大超过任何一位当代西方教育家。
〔主要资料来源:Ken Robinson in TED speeches,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3/may/17/to-encourage-creativity-mr-gove-understand;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4d4nvv;Ken Robinsonbooks:Creative Schools(2015), Out of Our Minds:Learning to Be Creative(2001),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57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释永信 | 侯孝贤 | 美食阅读 | 孤独之书 | 天津爆炸 | 下午茶 | 宁泽涛 | 黄渤 | 邪教杀人案 | 一人食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