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机杼》
作者:[英] 詹姆斯·伍德
译者:黄远帆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伍德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大概要数他的《小说机杼》。机杼,也就是织布机,而“文本(text)”的词义源头是“编织品”。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关于小说家如何像一台织布机那样,用各种材料编织出小说这种织物。第一人称的叙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究竟有什么区别?为何一个叙述者在说话时可以同时包含不同的声音?抑或是,作家需要解释人物的内心想法吗?他可以只用对话,甚至连对话都不用而向读者解释人物的内心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伍德不像是一个评论家,而更像是小说家在谈论他是怎样在同行那里学到了解决之道。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希望以批评家的立场提问,从作家角度回答”。这种双重性在伍德的书中屡见不鲜。比如,他那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洞察:不可靠叙述大都是可靠的,而可靠的叙述往往不那么可靠。因为有意使用不可靠叙述——在一些推理小说爱好者那里,这大约等同于“叙述诡计”——的作者,往往会注意给读者留下可供解谜的标志,暗示读者什么是隐藏在叙述背后的真相。而看似使用上帝视角的可靠叙述者,在描述某个人物遭遇的时候,却总会无法克制地与他同一,从而让人物的声音混进叙述里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小说本身就是充满双重性的事物——小说家必须时刻记住,小说的本质是虚构,可又要尽一切的努力,让读者在一段时间里以为那就是真实。伍德在讲福楼拜的一章里,以《情感教育》的主角弗德雷里克·莫罗在拉丁区闲逛所见到的景色举例,他看见街道中间卖旧衣服的人,咖啡馆吧台后打哈欠的女人,阅览室桌子上的未打开的报纸,洗衣女工作坊里的衣服,还有一辆冲下街的马车。而这逼真的效果实际上是一种技巧,“把惯常的细节和变化的细节混合起来”。在福楼拜那里,静态的未打开的报纸和女人打哈欠的瞬间形成了对比,而进一步把这种对比放大,则是战争报道或犯罪小说常用的技巧,如麦克尤恩《赎罪》描述敦刻尔克的一节里写的,“在他后面,十里之外,敦刻尔克一片火海。而眼前,在船头,两个男孩弯着腰摆弄一架倒过来的自行车,可能是在补轮胎”。我们只消想想还有多少东西是小说家没有写进来的,就会发现小说的真实是这样一种东西:他们精心挑选了要给读者看的东西,然后又把这种雕琢藏了起来,装作只是不经意的一瞥。
这就是伍德的方式,如果以绘画来做比喻,他不是站在画作前品头论足的评论家,而是抓着你的手帮你在临摹时找准原作笔触的那个人。《小说机杼》于2008年出版,到十周年时做了增订,除补充《形式》一节外,亦增加了对当代作家,如莉迪亚·戴维斯、埃莱娜·费兰特等人的评论段落。有趣的是,“小说机杼”并不是作者一开始设想的名字。原本准备用的名字“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取自乔治·艾略特谈德国现实主义的一篇文章。最接近生活,但又不是生活,再一次回到小说的双重性上。现在这个名字成为了伍德另一本书的题目。
《真看》一书则是伍德的自选集,收录的文章来自《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私货》以及刚才提到的《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另收录2013年至2017年间伍德在《纽约客》发表的六篇文章。在本书中,他谈到两种批评,怀疑性的和评估性的:前者认为你永远都不清楚自己真正在说的是什么;后者则认为存在着一个理想的范本,无非是看看作者是否花了足够的努力去接近它。在前言里,他也为“转述”发声,他问:“学术界对转述的种种回避难道脱得开焦虑或势利吗?”这也可以看作是伍德关于调和两种批评的态度,因为当你重新描述一件艺术作品时,你便在观众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观看之道——这似乎便是他一直在做的。
相关推荐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译者: 蒋怡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不负责任的自我》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译者: 李小均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真看》
作者: [英国] 詹姆斯·伍德
译者: 冯晓初 / 黄远帆 / 李小均 / 蒋怡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破格》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译者: 黄远帆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推荐内容 >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2年5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9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