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导演:约翰·威尔逊
编剧:约翰·威尔逊
主演:约翰·威尔逊
如果去搜索拍摄了HBO纪录片《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的那个导演约翰·威尔逊,你会发现他的职业经历只有寥寥几行,甚至算不上是电影行业的“业内人”。2008年从宾汉姆顿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为一名私人调查员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和电影行业没有太大关系,但约翰坦言,正是这段经历影响着他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天擦肩而过的人群和场景上。2016年他拍摄了《临时颜料》(Temporary Color),这是一部记录大卫·伯恩的表演的纪录片。后一年他又为圣丹斯电影节拍摄官方纪录片。在纽约的某个深夜,一家中餐馆内,约翰·威尔逊遇到了内森·菲尔德。在内森·菲尔德的影响之下,HBO找到了约翰·威尔逊。约翰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直到HBO让他提交一份试播视频。
▼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被分成六个部分——
如何展开闲聊?
如何提高记忆力?
如何分摊账单?
如何遮盖你的家具?
如何搭建脚手架?
如何制作意大利烩饭?
——
这部纪录片几乎是由约翰·威尔逊独自完成,他既是旁白的作者,也是导演和摄影师,当然,在影片中他并不会真的给出任何建设性的建议,观众也只是随着他的镜头步入一段奇特而令人捧腹的自我发现和文化观察之旅。他用相机和手机去街上搜集素材,随机寻找有意思的纽约客、那些拥有奇异之处却被人忽视的日常生活,甚至还包括凯尔·麦克拉克伦在地铁站里刷不出地铁卡的模样。
和HBO签下合约后,约翰得以和一些他曾经非常想要与之共事的业内人士合作。约翰开玩笑说,他们一起处理的影像片段比《权力的游戏》需要处理的还多。“我只想把我自己哄开心,把我的朋友们哄开心。我从来没有制作出一部电视节目这样的远大志向。这部纪录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有疗愈功效的。当我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搬回纽约,我的床上有臭虫,而且真的非常孤独,反正生活差不多就是这样。我担心如果我不把这种可怕的经历变成别的什么,那它们就只会是净损失。如果从它们中间能够诞生出一些积极的东西,那我也就不会后悔于它们的发生。”约翰·威尔逊谈及最初拍摄那些影像的驱动力时是这样说的。
在约翰·威尔逊的眼里,纽约正在逐渐丧失它的个性,抵抗这种丧失感带来的焦虑的办法就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座城市,将他的所见所闻用他所熟知的方式记录下来。而《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就是这样一部精美的、看似随机实则耗费他大量心血的作品,据悉HBO已经预定了第二部。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1年6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1年12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