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作者:[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译者:施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如果希望通过阅读伟人或天才的故事来体会一种英雄主义的豪情,《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这部短篇小说集以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为原型,想象了隐藏在二十世纪那些重要的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它探究了这群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认知世界时的限度,映照出人类面对真理和命运时的眩晕、渺小和疲弱。比起理性、胜利和荣誉,这本书离疯狂、毁灭和忏悔更近,从中可以看到两百年前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影子。
全书由四个虚实莫测的短篇小说和一篇后记组成,主人公的原型分别是德国犹太裔化学家弗里茨·哈伯(《普鲁士蓝》)、“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史瓦西奇点》)、力图证明数论中的abc猜想的望月新一和奠定了现代代数几何基础的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心之心》)、分别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不同版本的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和沃纳·海森堡(《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作者本哈明·拉巴图特是一位来自智利、出生于一九八〇年的作家,他从这些科学家的生平资料中提取了一些真实成分,比如哈伯的人生污点——“毒气战”、史瓦西在“一战”中的经历、望月新一孤僻古怪的处事风格、格罗滕迪克突然放弃数学研究而投入社会活动的决定、薛定谔患有的肺结核等。这些是他们人生中的险滩和沼泽,也是他们生命拼图中形状奇特的一角。拉巴图特以此为基础,施展出虚构的艺术,勾勒出这些最有希望为人们谋得美好未来的天才们无力甚至绝望的一面。
科学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如何以一种连他们自己也难以预料、无法控制的方式存在着,是这部小说集提出的核心问题。他们向祖国和世界献上科研成果,英勇如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普罗米修斯,却发现引起最终那场足以吞没一切的大火的火把也正是自己有意或无意投出的。《普鲁士蓝》中哈伯的故事尤其体现了命运的荒诞性:他研发的人工固氮法解决了导致全球性饥荒的肥料短缺问题,世界人口由此得到爆炸式的增长,但与此同时这一成果也为“一战”中的德军提供了更多原材料,使得欧洲国家间的冲突又拖长了两年。为了帮助祖国取得胜利,他还策划了毒气战,氯气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在突然袭来的黄绿色毒雾中痛苦死去。哈伯的妻子克拉拉·伊莫瓦尔——在德国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女性,因无法劝阻丈夫施放毒气而自杀。“一战”结束后,深感处境尴尬的哈伯逃亡至其他国家,最终于1934年死于巴塞尔。他不知道的是,几年后,他原先为了帮忙除虫创造的气体杀虫剂被纳粹用在了毒气室里,哈伯的众多亲戚和无数犹太人同胞因此而死。
《心之心》中的数学家望月新一和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可能造成的后果则清醒得多。尤其是小说中经过作者演绎和想象的格罗滕迪克,他原本致力于研究“心之心”——那个位于数学宇宙中心的像心脏一样搏动的存在,但逐渐发现了那隐藏在单纯无辜的理论背后的恐怖暗影,决定从挚爱的数学研究中抽身而出,开始禁食、捐献财产、创办宣传环保理念的杂志、建立公社,后来还远离现代文明,避世隐居,并在死前竭力销毁研究成果,希望消除自己曾对世界产生过的一切影响。
天才题材的故事总是受人们欢迎的,以影视剧为例,《万物理论》《美丽心灵》等影片往往带有强烈的浪漫化的色彩,主人公拥有战胜心魔、直面困难、不畏世俗等可以用一连串荣光四溢的词语来形容的美好品质,也常获得别人的仰慕、爱意与支持。即使经历种种困厄,电影中他们的结局也大多以最终的胜利或是充满希望的未来结尾。《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这本书也有一些浪漫化的倾向。首先,它不能免俗地运用了“天才与疯子往往仅有一线之隔”的假设,常常描绘科学家们陷入脑力风暴、取得顿悟时的谵妄和迷狂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平日里过着清教徒般节制朴素的生活,但在智性上都极度贪婪,总是挑战着身心的极限,比如薛定谔和海森堡在取得重大突破前都曾经历强大的幻觉的裹挟,书中用洋洋洒洒的文字描绘了这一神秘甚至恐怖的过程,有一种哥特式小说的魅惑感。但总体而言,在故事的内核上,这本书还是冷静且严酷地逼视了人物的内心,诚实地展示了他们经受命运质问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励志故事的视角。正如书名所暗示的:或许我们已经不再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即使是最前沿的科学家也毫无办法,尽管可以偶尔经历科技的重大进步、体验几次高烧般的迷醉和狂喜,人们或许还是不可避免地“像梦游者一样”走向未知,那未必是格罗滕迪克所悲观预言的“末日”,但的确是一个诡异而可疑的美梦。
这部小说也探讨了科学与社会、与文学艺术、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书中的天文学家史瓦西曾推论任何物体都可以生成奇点,只要它的物质被压缩到一个足够小的空间里,而当他回想起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他不禁开始怀疑,如果让数百万人的意志极度集中,受制于同一个目的,思想被压紧在同一处精神空间里,是否也会生成一种类似于奇点的存在。对此,“他不仅相信这是可能的,而且正在他的祖国发生着”。这一悲观的设想在他死后伴随着“二战”成为了现实,科学的法则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了无情的应验。而在同名短篇《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中,海森堡在导师玻尔的启发下意识到:“物理学家,就像诗人一样,要做的不是去描述这个世界上的事实,而是创造隐喻,创造思维上的联系,仅此而已。”他领悟到不同领域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每一种可能的真相都有无数分身和幻影。后来,海森堡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为真正全新的物理学掀开了篇章。这一原理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推翻了过去人们信奉的决定论思想——决定论者认为,只要找到了支配物质的规律,就能认识过去和预言未来,这正是促使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探索的核心动机,但海森堡的发现证明:“我们无法掌握的不是未来,也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我们甚至都没有办法完全了解一个渺小的粒子的状态。无论我们如何审视事物的根基,总还是会有模糊的、不确定的东西,就好像现实永远只允许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清晰的世界,用两只眼睛就不行。”这也是“不再理解世界”的另一层内涵。
对这本书自由出入于虚实之间的写法,《纽约客》评论道:“这与温弗里德·塞巴尔德与奥尔加·托尔卡丘克的作品一脉相承:重构人物的传记,并且冒险进入想象的领域。”塞巴尔德是二十世纪的德国作家,代表作有《移民》《眩晕》《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他常在文字间插入照片,在讲述时将虚构故事、真实的历史事件、个人经历与回忆录融为一体。以《土星之环》为例,书中既有自己在英国东海岸萨福克郡地区徒步旅行中的所见所感,也有对约瑟夫·康拉德、夏多布里昂、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托马斯·布朗等历史名人生平经历的梳理和想象,还记录和反思了许多历史事件,比如“二战”盟军对德国城市的轰炸、北爱尔兰独立运动、比利时对刚果的殖民掠夺,是比《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更加复杂的混合物。不过,在叙述风格上,塞巴尔德的文字像大理石一样庄严平实、严谨繁复,即使在讲述康拉德青年时十余年的海上冒险经历时,也语调平静,不像《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那样有强烈的情感渲染和戏剧化倾向。此外,《土星之环》的基石部分还是塞巴尔德的旅行经历,所以在讲述时作家本人一直在场,他还会探寻自己和这些历史人物之间的交织和关联,《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则完全是这些科学家的舞台。如果说塞巴尔德的文字将来自过去与现在、自我与他者的种种不同的材料从容地调和在一起,拉巴图特的故事则像一片绮丽的彩雾,让我们不时感到一阵眩晕。
相关推荐
《土星之环》
作者:[德国]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闵志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移民》
作者:[德国]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刁承俊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推荐内容 >
📎
● 本文发表于《萌芽》2023年1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3年5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