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______#
借我那两千怎么还
大四临毕业,室友猫眼跟女朋友分手了,因为猫眼留成都,女生要回温州,挽留无果。毕业前夕,女生来要回之前借给猫眼的两千块钱。这当然天经地义,只不过,猫眼分十次,一次两百,打算给女生充两千话费还她。充到一千四的时候,女生的电话来了,咆哮着让他滚出来。最后,为了省下在那个时候称得上昂贵的跨省漫游费,她只能将这个存了巨款的成都号用到没话费为止。而猫眼也就凭着这个无赖操作,留住了女生。我仍然记得他充值时颤抖的手,即使现在回忆起来也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卢也森
借我一勺盐
口淡的我把汤炖咸了,口重的你把鱼烧淡了。我们坐下来吃,夸奖对方的手艺,检讨自己的失误,饭吃完,年也就过完了。我匆匆离开,离你越来越远。我们曾吃掉一样多的盐。你做饭,我玩。那时候的你高大些,我很小,所以能坐上你的肩膀,看到美丽的地方。
察察
借我一万颗星星
“借我一万颗星星。”她说。
她的语气稀松平常,就仿佛在说借我一万块钱,一万瓶酒,或者一万个零件。烟圈从她唇间飘出,升向天空,消失在夜幕和群星之间。
“要星星做什么?”我问。
“有件事情想要验证。如果在这一万颗星星上同时播撒生命的种子,会不会演化出和我们一样的文明,会不会演化出同样的我和你,我和你的结局又会不会不一样。”
我有一万种可以反驳她的方式,一万颗星星可能甚至无法演化出一个文明,一万种文明可能都不会有碳基生物,一万个人中也不会有同样的我和她,一万种可能里也不一定有结局。但我什么都没说,因为我知道她不会听。
“好了,我知道你借不出来。那么就此告别了,你多保重。”
她的背影消失在道路尽头。我最终还是没有告诉她,我真的可以借她一万颗星星。在这个星球上的观察期快要结束了,是时候前往下一颗星球了,但我仍然没有弄懂地球文明中这种名为爱情的东西。
王侃瑜
借我对抗琐碎的能量
我喜欢待在生命力很强的朋友身边。自私也好,脾气差也罢,不容易掉色又总是勇往直前的人,即使看起来气势汹汹,也足以让我感到安慰。离开家乡的时间不够长,独自在外念书,我还没完全解开家务的谜团,更不必说社交的谜团。“我想变成你包包上那个熊挂件。”有一回,我对一位生活井井有条的朋友这样说。她看了我半天,皱着眉头说:“你每天到底在想什么啊?”在这样的时刻,我总会产生橘黄色的幻觉:一直生活下去,与所有细碎的爱和遗憾厮磨过去,好像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艰难。
李慧琳
借我一支笔
碍于我司的古板规定,工作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穿梭在各楼层找不同部门的同事及N级领导签字,事后也想不起来笔究竟丢在谁的桌子上。笔丢得多了,后勤就只让领笔芯了。无意的丢和故意的拿加剧了用笔危机,借笔成了检验同事关系的试金石。大方给的相处愉快,叮嘱要还的勉勉强强,说自己也没有的不大对付,屡试不爽。偶尔听保洁说我们公司的人迷信,不知道搞什么,总往办公室北边的墙下放笔,于是,倾斜的楼会不会塌这个问题在我心中的分量超过了如履薄冰的职场人际关系。
江修
借我免费的钱
我只喜欢使用自己的东西,别人的东西没有很想碰,又很计较小气,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的意愿微乎其微。要说借过最大最多的,就是钱了。问银行借过,问父母和亲戚都借过。在这个凡事代价都很高的世界上,我最想借的不是一颗胆、一种凭自己的生活轨迹难以触碰的经验,或是什么吃得开的人自愿给我的人情。自从银行理财收益低于贷款利率,我最想拥有的就是银行的无息贷款。要是银行打电话给我说免息就好了——我常做这种庸俗不堪永不会实现的美梦。
沈大成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3年4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3年8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