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EDITOR'S
NOTE
随着“影视化”成为文字写作者的“福音”,编剧似乎成为了光鲜而别具潜力的职业。在当下影视产业的分工和操作中,编剧究竟担任了怎样的角色?从文学创作到从事影视行业,如何应对二者间身份与创作逻辑的切换?
马赛克: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我们便开始逢人就诉苦,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耕耘,无论是终于发表了自认为重要的作品,还是依旧得不到发稿的机会,下一阶段的人生走向基本都是殊途同归的,那便是跳槽到影视圈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像去年的“新故事”文学营上,很多新老朋友都是借助影视的平台再聚首,让人既感慨,同时又更增添了焦虑。这种情况甚至一度给人一种感觉,仿佛搞文学和搞影视要么是一种类似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关系,是一段修行后的更上一层楼,要么至少也是与年少轻狂的自己挥手作别的成长,毕竟哪怕不提个人价值的实现,写文章赚不到什么钱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早晚都得承认的现实。而“影视化”三个字,差不多也是写字的人最为期待的福音?因而即便心中有万般苦涩与无奈,身为编辑和朋友总还得抱着认命和祝福的态度。对你来说,如今还能回忆起当年踌躇满志的状态吗?是不是可以谈谈那时候对于两者的认识以及最初为自己所做的规划?身份与创作逻辑的切换,也还算顺利吗?只是对家人而言,可能这两种工作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而既然兜兜转转一大圈,我们现在还是经常交流,也保持着业务往来,说明应该是哪里出了点偏差导致你没有实现完全的转型,但这似乎也不能够全都怪罪在曾经画饼诱惑你入行的前辈大哥们头上?
林出新:
我算是比较迷糊的人。一开始是凭着喜好看书,出于兴趣选择写小说,然后在毕业之后被招揽到影视公司工作。对我来说,从搞文学到搞影视,与其说是修行后更上一层楼,更像是因为在酒吧里接过了一根烟,最后染上毒瘾的故事,虽然会时不时警觉,但因为惯性和所处的环境,最终还是过着一种不能称作完全清醒的生活。这就是我的规划,也就是说,我不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打算变成这样而变成这样的,而是等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不得不以此为生。所以我讲这个话题可能未必准确,我只能尽量诚实。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当下的语境中,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可能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近,不如干脆将它们理解成两个不同的行当,因而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期望和收益。我从小接触的文学是看起来很苦,写起来也很苦的东西,作者和读者都需要花大量精力,它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极限运动。相对来说,影视则更趋近于娱乐。大家的本性都是趋易避难,从这个角度去想,似乎就很容易理解为啥写小说赚不到钱,搞影视“理论上”能赚到钱了。
我接触到的作者里,是有一些人把“影视化”当成最终目标的,我一般把他们所写的东西当作看起来像小说的剧本,或者说是以小说为载体的剧本,属于对影视心向往之又暂时没什么渠道的变通之法,带着这种期望写小说的话,也确实容易抱怨“赚不到钱”。可能归根结底还是期望值的问题吧,真想搞文学,入行前就应该想清楚,一项修行的益处就是修行本身,想在这上面赚钱只能说是南辕北辙。而搞影视虽然看似能从文艺青年平滑过渡,实际操作起来却可能比从零开始还要难……总之有志于赚钱的朋友还是优先考虑金融、房地产这些行业会比较明智?
马广:
对于作者而言,“影视化”是福音,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想当年《红高粱》改编成电影,也提升了莫言的知名度。后来,莫言也做过编剧,写过一部名为《红树林》的电视剧,但并不成功,从结果看,也是好事,如果《红树林》火了,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这个角度想,“影视化”也是困境,巨大的名声和财富会给一些作者带来巨大的勇气,以至于敢为自己某些如“眼泪像拉面”一样的蹩脚比喻做辩护。这种困境,不仅是个别“影视化”成功的作者放弃了在文学上的追求,更严重的是,这会带动很多读者赞同这种只要故事好看,文笔其实并不重要的论调。当然,也有一些“骑墙”的作者,一方面不放弃文学上的追求,一方面又妄想在“影视化”的热潮中分一杯羹,简言之,就是在尝试做莫言曾经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最后落得两头不讨好。作为编剧,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说服别人,有时候不得不扮演销售员的角色,将“好故事”推销给老板。如果老板对“好故事”有不同的见解,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这也是在微博上有老编剧怀念不插手故事只管出钱的煤老板的原因。然而事实是,即便编剧说服了老板,后面的推进也不会一帆风顺,之后还要过导演这一关,我相信大部分编剧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剧本已经写得七七八八,这时导演介入,提出一大堆意见,导致剧本基本上要推倒重来。如果最后有幸上线播出,观众不买账,骂的肯定还是编剧,编剧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毕竟圈子就那么大,谁也得罪不起。
ℹ️ 注: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2年5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 插 图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5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