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编剧的叹息(二)






EDITOR'S 
NOTE
当影视剧变得越来越冗长,许多视频平台“贴心”地推出“倍速”模式,可“倍速”真的能够拯救烂剧吗?金句、“泪点”、彩蛋、表面意义上的“人物弧光”以及夸张化的呈现手法,也确实是制作影视剧时的“金科玉律”吗?而在大数据算法的影响下,“爆款”的诞生是否还会可遇不可求?
马赛克:
早已不著名的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的电影里,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也许会让他们做这个事情,或者那个事情。人们会觉得电影里发生的事就是那部电影要讲的东西,但其实不是。电影是关于角色的,是关于他们内心的变化的。他们在电影里所经历的只不过是一些‘碰巧发生’的事情。电影有开始和结束,这些东西不会。”但如今的观影逻辑,是不是就和文学作品在面对“理性读者”时遇到的困境一样,恰恰是与“现实”几乎持平的?你要是把前面那段话背出来跑去和老板讲,基本也和直接提辞职效果差不多?主流电影的架构,是不是还是必须建立在“主角要去做一件事”本身之上,对每个主要人物的命运也必须给出个让人满意的结局?哪怕是《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不高兴”,主观意愿上真的啥也不想干,“未知的命运”还是要无情地降临到他那颗天真无邪的脑袋上?早年一直说的“开场一个大事件,之后多少分钟来一次转折”的黄金法则如今也经历过一些微调吗?
但现在的新情况是,正如我们常常看到的“×××、×××牵手”“×××出轨”这样的热搜其实很多时候都出自文艺作品,非但所提及的演员和角色可以随意切换,更重要的是它确实就像是一条娱乐新闻,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线,却反过来带起了影片的热度。对此毛老师便表示,虽然你也可以说这些热搜贴近生活、很有活力,但它们本质上还是“电视剧的经纬度越来越小于生活”的表现,而一味聚焦于此,无疑也说明了研究者的水平有限。你们的宣发团队,也会对你们提一些类似的要求吗?如果参照这种屡试不爽的财富密码,过去许多经典的电视剧,琢磨起来也都还有提升的空间?而更大的问题是不是正在于,现在我们所谓的“现实”,实则近乎一种糅合了现实的话题、元素、刻板印象和预设立场的小品化演绎,沿用的甚至都还是那些对于真正现实最为肤浅、虚假的认知?而在这种“定制现实主义”或者说“粉色现实主义”的主导之下,像是“把爱马仕作为敲门的武器”这种透露着得意洋洋的“大智慧”频频出现,成为剧本的支撑点,也就见怪不怪了?或者,这本身就是富有经验的编剧团队迎合观众的精妙安排?你也曾写下过发人深省,叫人忍不住就想要截图发到微信朋友圈的类似金句吗?
马广:
更不著名的导演沃纳·赫尔佐格说过类似的话,可能更通俗一些,他表示:“‘真实电影’以事实为目标,仅能用原始阶段来形容……各种各样的事实,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无法真正启发我们,事实无法代替真相存在;不然的话,把世界上所有的书搁在一起,结果还不如曼哈顿地区的电话黄页……没有哪个人的生活里,纯粹只有逻辑和秩序。同样的道理,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电影具有某种奇怪、神秘、虚幻的品质。”而在现在的环境里,无论是观众还是从业者,都已经不在乎这种“奇怪、神秘、虚幻的品质”了。在微博上常常可以在热门新闻下面看到,“编剧都写不出这样的剧情”,或者“编剧为什么不写这方面的题材”,就好像编剧写了就可以拍,拍了就能上映一样。而另一方面,更有趣的是制作公司也会常常对编剧提出类似的要求,即使是古装剧,他们也会想要贴近当下社会热点,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编剧被各种条件框定在“现实”层面,最终只能创作出低于“现实”的东西,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被各种“真相”捶打。
至于主流电影的框架,可以说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一直在强化。比如,在一本叫作《救猫咪》的剧本写作教材中,提到了一种创作方法——斯奈德节拍表,里面提到了很多具体的节奏要求:五分钟左右要有主题呈现,十二分钟到二十五分钟之间要有争执,五十五分钟有坏蛋在逼近……还是那句话,这种教材对于初学者当然是有价值的,但如果被导演当成金科玉律,那就贻笑大方了,最后作品的成色也可以想见。国内的电视剧经纬度小于现实是长期事实,最简单的例子是,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有真正的行业剧,所有披着行业剧外衣的作品,其内核都是感情戏。做一个纵向比较就会很明显:多年前有一部剧叫《琉璃厂传奇》,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古玩行业剧,讲述了大量古玩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人情世故;去年《古董局中局》被改成了电影,内容已经与古董关系不大,完全是一个《夺宝奇兵》式的冒险故事。也许是因为类型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要求,在悬疑这个细分领域,相比只动嘴的金句,“我们”更看重的是真刀真枪的反转。是不是符合现实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是能够反转反转再反转。如此反转下去,我猜练习托马斯全旋也许会成为一些编剧的必修课。
林出新:
我经常听老板们说,剧情要以人物为主,但换个场合他可能又会说剧情太寡淡。而且到了实操阶段,你会发现比起人物做了什么,大家更关心的是他这么做的动机。比如演员就会问导演和编剧他的角色为什么要出现在这里,他是为了谁在做这些事,接下来又要做什么,堪比哲学三连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确实让人很难回答。但设身处地地想,哪怕是在生活里,我们也没有多少耐心去观察一个陌生人,看他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散步,又怎么能强求观众静下心了解电影里的人物,那么,开宗明义甚至宣讲一般地道出行为动机,就成了主流电影自然而然的做法。
而说到模糊了虚构和现实的界线,现在有不少粉丝把自家爱豆参演的影视剧当他的个人vlog在看,即影视人物的性格无论怎么变幻,其底色都是爱豆的现实人设,影视情节只是爱豆生活的延伸。这当然离不开制作方和宣传方的有意引导,我在开会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听到宣传说“这场戏可以上抖音”,让人惊叹没有哪次爆款是无缘无故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种产业链条,看似是创作者和观众的面对面,其实是创作者和流量、流量和观众的交互,就像雾里看花,雾气越来越重,就只有大红大紫能让人看见。
ℹ️ 注: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2年6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
插      图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6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