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EDITOR'S
NOTE
身为华裔马来西亚人的邓观杰曾在中国台湾求学,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共同作用下,他拥有不同于一般我们所认识的中文小说写作者的写作视角。童年的马来西亚小镇“万挠”是他一切书写的出发地,而离开后的经历,让他重建了指称与述说故乡的方式。在此次访谈中,邓观杰分享了自己书写“双乡”的经验,以及如何以小说的方式来呈现暧昧的身份认同、矛盾的语言和记忆。
邓观杰
马来西亚人,毕业于台大中文系、政大中文所。曾任《文讯》杂志编辑,现为 Youtuber 团队企划、(不)自由写作者。曾获《印刻》超新星文学奖、香港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马来西亚花踪文学新秀奖等。获奖作品部分收录于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的废墟》,繁体中文版《废墟的故事》入选《亚洲周刊》2021 年度“十大好书”。
邓
邓观杰
X
萌
《萌芽》
萌
首先要祝贺你的新书即将在中国大陆出版。对《萌芽》的读者来说,最早认识你应该是通过 2019 年“上海 - 台北两岸文学营”专辑的那篇《哥斯拉与小镇的婚丧嫁娶》(以下简称《哥斯拉》)。它在一个短篇的空间内浓缩了整个小镇的历史。对于大部分中国年轻人来说,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可能是比较陌生的。R镇和你生活的地方有相似之处吗?还是想象的成分居多?
邓
感谢祝贺。《哥斯拉》中 R 镇的原型,是我长大的地方 Rawang,中译叫万挠。那一篇是整部小说集里最早完成的一篇,当时我写小说还非常生涩,现实的地心引力仍然强大,因此《哥斯拉》可以说是最“写实”的一篇,当中有很多场景都是真的存在的。
现实中的 Rawang,在我童年印象里极为贫瘠。我说的贫瘠,并不单指物质富裕与否的问题。Rawang 因为离吉隆坡不远,镇上也有火车站,虽然跟城市比差得远,但跟一些马来西亚乡下比起来也还算过得去。因此我说的贫瘠,更多是文化上的窒息,一种停滞感。镇上的人除了日常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别的事可以做:没有像样的书店,学校的图书馆没有几本藏书,没有音乐,曾经有几家破败的电影院短暂出现,然后又倒闭消失……而我在高中之前没有接触过网络。太多的时间无法打发,R 镇的时间是黏稠的。我曾经为了等合适的出门时间,死死盯住时钟的分针,看着它一点一点前进,直到它指向“可以出门的时间”。
镇上有一座水泥工厂,每日定时排出迷蒙的废气,空气干燥,热带正午的阳光穿透废气打在镇上,万物便有一种过曝的、泛黄的错觉。小时候我对这种停滞的时空感到恐慌,我不怕辛苦,但很怕无聊,而且家庭成员间的相处也有些不愉快,因此很早就想要逃到更远的地方。当然,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真的会实现,也没有想到是来到中国台湾。不过童年生活也不是毫无缝隙。曾经在非常短暂的几年里,马来西亚有个政党在我们镇上开了图书馆,而且是以中文书居多的图书馆。其实也不大,就五六个书架的藏书,印象中也只撑了几年。藏书也很杂,从金庸、倪匡、琼瑶,到古典四大名著、西方经典,还有茅盾、鲁迅、余光中、莫言……当然是看不懂的,但我还是没日没夜地看,连吃饭也要边吃边看,囫囵吞枣地读了很多。你现在问我看了什么,我几乎是不记得的,然而那已经足以为我打开另一个世界,让我找到一条逃离小镇的路。我父亲不喜欢我读太多课外书(我成绩一向很好,按照我父亲的希望,我应该要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负担起家庭责任。但我走的路和他设想的不同,这是我至今仍对父亲感到愧疚的事),因此在图书馆倒闭之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无从接触任何文学资源。那样的生活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当时我却经常觉得暴躁烦闷,小镇似乎永远被包裹在大片朦胧的白光和暴雨中,像一场没有尽头的停滞的绵长梦境。
以现在的后见之明回望,或许可以这样说,R镇是我书写的出发地,是往后一切事件的零地点。在我所有的书写里,R 镇的影子都挥之不去。当然我想这不是特例,童年和家乡,这是所有新手作家必然会经过的命题,尤其是对离家比较远的我们,这个命题难以绕开。
…………
萌
你即将出版的小说集名为《故事的废墟》,“废墟”是你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和主题,你也在写给黄锦树的信件中提到,“废墟之所以成为废墟,‘废’自然不可免,但废墟最让我着迷的反而是它的生命力”。什么是“废墟的生命力”?
邓
废墟是这本小说集的核心隐喻,什么是废墟的生命力?本雅明谈过废墟美学、历史新天使,那是一个可能的诠释方式,对破败的迷恋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本性。
但我想要从另一个方向去谈。在中国台湾有一群热衷于寻找废墟、在废墟里面探险拍照的人(我想大陆应该也有),有一阵子我加入了他们的社团,非常着迷于在废墟里面拍下的照片。
废墟之所以迷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里面重叠了多重不同的时间。你在里面可以清楚看到每一代屋主的使用痕迹,加上后来进去睡觉的流浪汉、胡闹的年轻人留下的东西……各种毫不相关之物以一种极不协调的松散关系联结在一起。
站在废墟和乐园里的我们,都明确知道这里曾经有过文明,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文明的真实样貌,只能用眼前所见的线索,配搭想象加以拼凑。废墟的不真实感则源自历史,作为迟到的后来者,我们的欲望和想象,将会成为废墟里每一块砖瓦的黏合剂,让不同时空中各种不相关的物品(家具、铁器、底片、便当盒和保险套)开始彼此共振,就地架构出新的意义。这是我说的生命力。
对我而言,这样的空间也是小说本身的隐喻。
萌
你曾说你最早尝试过写诗,后来发现小说这样的文学体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你也说,小说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虚构和模糊真实世界,它并不会给我们完整的答案,而是引导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在你看来,小说还有哪些特质吸引了你?你认为小说的使命是什么?
邓
如果我们以常见的方式,将文学区分为“诗、散文、小说”三类,那么小说无疑是最模式化的一种。小说有非常固定的框架结构(例如“起承转合”),只要依循这个结构把故事放进去,小说就完成了。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它们就有关系了。
但仔细思考,这样其实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这些被放进小说的人物和元素,就像废墟中来自不同时空的垃圾一般,A和B之间本来可能毫无关系,单纯是因为被放在一起,我们就会觉得这些东西之间有某种隐藏的意义。如果我们再往上叠加C、D、E……当被纳入的元素足够多之后,我们将会在废墟和小说里展开一张网罗一切的意义之网。
为毫不相关之物虚构出意义,让无法沟通的个体重新联结,我想这是小说的魔力,也是小说和废墟最具有救赎意味的时刻。
萌
我同意你说的,某种程度上这有点像拼贴,或是装置艺术,小说中被放在不同位置的元素之间能够形成互文关系。只是这其中还有些微妙的不同,最极端的两种观点:一种是小说中所有元素之间构成的意义,都是由作者决定的;另一种是小说的意义可以被任意组合、拆解,就像拼字游戏。埃科则认为,读者可能有无数种诠释文本的方式,却还是会被文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那么对你而言,你在这一光谱中的哪个位置呢?换句话说,你理想中的读者会以什么方式来解读你的小说?
邓
对我而言,小说在完成之后就已经离开了作者的掌控,此时的作者不过就是一个对作品较为熟悉的读者,除此之外,他在诠释上不应该具有特权。而且作为集体的读者必然比作者更聪明,我在作品完成之后读到一些评论,也常常觉得惊喜和惊讶,那样的诠释让我的小说变得更为丰富,为此我十分感激,我也没有任何教导读者如何阅读我小说的意图。
当然,针对作品的诠释不可能是绝对任意的(否则那就不是“针对作品的诠释”),诠释还是有一定的准则和方法,这部分我的观点跟埃科相近。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2年8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8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