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看不见的城市与数字迁徙者(三)






EDITOR'S 
NOTE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元宇宙中购置地产,许多品牌和社团也已经不惜血本地进军元宇宙,将其作为重要的信息发布渠道。与Web 2.0时代相比,元宇宙中的“新情境”“新应用”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技术能否在传递信息之外,帮助人们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联结?
链接
新刊试读 | 看不见的城市与数字迁徙者(一)
新刊试读 | 看不见的城市与数字迁徙者(二)
…………
马赛克:
所以像我这种向来脑筋转得比较慢的人,就会情不自禁地去琢磨,许多“新情境”和“新应用”与web 2.0时代或者更早些时候的“过时方案”相比,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毕竟要是把《魔兽世界》的主线剧情去掉,把任务要求从“击杀10个狗头人歹徒”改成“抚摸10次虚拟小狗”,把任务回报从“白色陆行鸟”或“+25 达纳苏斯声望”改成可在游戏外兑现的虚拟币和人气值,再将比如“收集10张成年鳄鱼皮”纳入奢侈品行业的“虚拟生产”中,这就和扎克伯格描述的未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刚好前段时间,我看到朋友圈里一位整日抱怨现实中的种种艰难与不便,因而完全能让人理解他对于“虚拟世界入口”之向往的新科技爱好者,激动地给大家科普了苹果与谷歌发布会上所传递出的最新信号,那便是通过摄像头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然后送去元宇宙建模已经是巨头们的共识。作为一个至少也看过很多动画片的人,是不是这种时候就比较容易想象一个黑洞把我们身边的所有东西吸去另一个空间的景象?突然间,像是“元宇宙买房”这类活动似乎也就变得不那么匪夷所思?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表示“现在在元宇宙中购买地产,犹如250年前在荒芜的曼哈顿购买地产”,换句话说,机会都是留给冒险家的,想要在几年后当上包租婆,一点风险都不肯承担那是不可能的。例如正当周杰伦还在追查他那说好不会被盗但还是被偷走了的“无聊猿”NFT时,另一位天王林俊杰似乎更看重投资的增值回报,花费了12.3万美元在Decentraland上购买了三块虚拟地产,而据同类平台Sandbox的标准,在类似的“新世界”中,一块“1*1”的“Land”差不多相当于现实生活中一个篮球场的大小,而数量稀少且永不增扩的“用地政策”,是不是一来绝对比现实中的房产听起来保值,二来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远古时期”的桌面游戏《强手大富翁》?最“真实”的一面是它们都还有地段的概念,比如林天王就很平易近人地召唤大家和他做邻居,苦于股市震荡正愁闲钱无处可去的你是否也多少有些心动呢?虽然在现实中可能暂时蜗居,但未来的你却极有可能成为元宇宙中的特朗普?哪怕不考虑投资,能有机会和现实中不可能相遇的你一直崇敬的人生活在一起,也实在叫人难以抗拒?
梁小雨:
虽然你一开始就已经跳到要做任务的阶段了,但我还是想问问,真有了元宇宙的话,可以先让我给自己捏个脸吗?说来说去还是让我去干活做任务,就不能有点好处吗?当年我玩《上古卷轴5》遇到的最大的困扰就是每个种族都太丑了,丑到我无心领略大陆风光。如果扎克伯格不能帮我数据整容,那也别想要我去元宇宙继续当劳动人民。你看这段关于在元宇宙买房的描述是不是真的很像皇后娘娘每天吃柿饼的笑话,我换个地方还房贷,心情难道就会比较舒畅吗?往回推三十年,科幻小说还会畅想一下通过意识提取实现永生的美好未来,怎么现在连这种大饼都不愿意给我画了?光让我为元宇宙提前布局消费,这种状态是不是和收到自称是流落在外的沙特王子需要我给他的支付宝打两万块,来日回到皇宫定百倍回报的消息差不多了?如果去元宇宙买房能赚到钱是一种心理寄托的话,其实给沙特王子打钱也可以算是吧?
林天王的举动使他听起来有点像元宇宙里“链家豪宅”的工作人员了,要是他真心希望能和大家做网上邻居,或许可以先公开一下微信朋友圈?如果按照你给出的计划表,250年后元宇宙的地产才能成长到具备曼哈顿地产目前的价值,那还是放过我吧,我活不到那个时候,也没有后代可以继承这份家产。这点钱还是留着多吃两顿,买点喜欢的,开启即时享乐来得靠谱,建设未来的事情就交给那些有志之士了。
杨兆丰:
目前很多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商业营销模式,真的让我感觉一点创意也没有,要么就是已经被人玩剩下、早就被市场淘汰的东西披上元宇宙的外衣卷土重来,要么就是过家家一样模拟真实世界的商业噱头。比如最近某知名茶饮公司推出的“虚拟股票”活动,据说是限量发行5000万股,买一单饮料就“白送”你几十股。说实话,这个操作真让我摸不着头脑,毕竟这家公司已经在港交所上市了,所以如果你真的特别想成为他们家的股东,完全可以买真的股票。换言之,如果这家公司真想给前来消费的顾客们送点福利,可以考虑为持有港股账号的顾客送些真股票,或者干脆折现也行。如今这家公司慷慨大方地到处赠送零成本的虚拟股票,颇有“用一张假钞,买一把假枪”的幽默感。而且,就算我们配合商家的表演,热情地去参与他们虚拟股票的玩法,也会立刻发现,这家公司并没有再搞出一个全新的市场模式,就连股票价格都是参照他们公司的港股收盘价来拟定的。而且,虽然虚拟金融世界和真实金融市场是挂钩的,虚拟股票交易却完全无法影响到现实的股价,参与者实在是没什么游戏体验可言,还不如直接去下载个模拟股票交易软件来练练手呢。果然,这个虚拟股票活动只办了两个星期,就惨淡收场,在这两周里,他们公司的港股股价又跌了10%。当然,这家公司还是凭借着“虚拟股票”这个营销话题,成功冲上热搜,给他们家的线下门店赢来了一波宣传曝光。不过,这个事件在消费元宇宙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网友对区块链、虚拟货币的不信任感。其实,考虑到目前金融犯罪还没有进入到虚拟股票游戏的世界,如果你是个想要找点乐子的富二代的话,我倒有个建议:你可以买上几万杯奶茶,凑出几百万股虚拟股票,然后将承载着这些虚拟股票的手机交给你的虚拟理财管家;接着,每当你想起这茬子事了,就打电话给你的管家,像港剧《大时代》里的操盘手一样对他一本正经地说:“现在股价多少?六块四?好!等股价探到六块三毛五,买进一百万股,一定要在两百万股之内,把股价给我拉到六块五!股价一到六块五就给我砸盘,把所有股票卖掉!”
正如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迅速打造出现实金融市场的镜像,如今,在很多人眼里,虚拟世界似乎成了现实世界的倒影。这种逻辑有点像克隆技术的发展史,人们先是由小到大地克隆动植物,然后开始讨论人体克隆的伦理问题——既然都在讨论伦理问题了,那八成已经有人蠢蠢欲动了。同理,在元宇宙这个话题下,人们先是在研究怎么把我们生活中的物件复制到虚拟世界中去,下一步估计就要研究怎么把人类自己,或者我们的灵魂复制到虚拟世界中去。但问题是,既然这些东西能在现实中存在,就算我们成功把它们转换成虚拟世界中的模型,也绝对谈不上什么造物或创新,顶多算是模仿。我记得之前3D打印机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兴奋,似乎觉得我们距离新一轮的科技大爆发不远了,也许很快,我们脑中的奇思妙想弹指一挥间就能被打印成现实了。这种美好的畅想迅速体现在了游戏作品中,比如在《看门狗2》里,玩家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通过未来科技下的3D打印机制造的。但从元宇宙元年开始,情况出现了反转,那种想要超越文明现状,实打实地去创造和生产新事物的冲动似乎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假借创造之名,干着些炒作营销、重复劳动、机械搬运的事情。
ℹ️ 注: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
● 本文为节选,刊于2022年《萌芽》11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
插      图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11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