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请出示验证码(一)






EDITOR'S 
NOTE
MBTI测试通过一系列的选择题,将人描述成十六种不同的类型,这一测试结果似乎相比带有命定论色彩的属相、星座而言更加“科学”。MBTI可以成为判定另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适合哪一项工作,甚至推定自身的“验证码”吗?通过MBTI,测试者究竟“收获”了个性,还是反而主动将自己纳入了模板标签中呢?

马赛克
这其实是此前讨论“元宇宙建设”时衍生出来的一个话题。起初我们都觉得,虚拟世界或许可以搬运和改造现实中的一些场景和生活方式,并最终让越来越多的活动转移到线上进行。可一旦遇到“人”本身的迁徙工作,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毕竟再强大的系统也无法处理如此复杂且不稳定的“数据”。正如在上回的讨论结束后,远方就传来了扎克伯格兴奋宣布自己的元宇宙形象已经“长出了腿”这一重大突破,并强调下一版中这些“腿脚”甚至将可以开始活动,也提醒大家“腿其实很难做”,因而“腿”的部分既然已经这么难,要“复制”大脑,尤其是摸清楚每一颗大脑天差地别的运作方式,是否就不是我们这几代人可以去想象的图景?但转念一想,就发现事态的发展与这种预期恰恰相反,归类法难以穷尽人脑之复杂,可人脑可以主动去适配归类法对不对?就像你了解一个人越多,在描述他时越会感到困难,普通人没有个十万字很难完成任务,这也才凸显出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是多么难得,而若让人介绍个半生不熟的同事,反倒特别简单?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小看了许多电视相亲节目的你一定也会遇到许多自称“傻傻的但偶尔也会搞一些浪漫”的男孩和“要强有上进心但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很脆弱”的女孩,多数时候,这些事实上都更接近于一种将自己摆到某个格子里的愿望,而并非对于自身的描述?你一般会怎么简要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呢?这种由表面上的“丰富”所带来的“立体感”,确实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吗?只是盘点一下最流行的固定搭配,可能十根手指头都已经绰绰有余了?
因此正合虚拟世界设计师主意的,正是人倾向于“被归纳”或许是种本能的事实,这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表达”自己提供了便利——一提到某人是某个星座,在座众人马上恍然大悟表示“不必再多言”的场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 ××座就是 ……”也是许多人挂在嘴边、可以化解一切“罪恶”的口头禅?就像如今最能体现这种趋势的情况是不是,一旦我们学会了用(相比星座而言更加“科学”的)MBTI 测试来判定另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适合哪一项工作,甚至以此来推定自身时,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豁然开朗、自信满满的感觉?当不少专业人士还在忙着提醒大家这套系统实在粗糙不堪,至少不应当将之视为科学依据时,是不是必须得承认正是把人简单地分成十六种,且只须完成几组二选一问题便可得出结论的便捷,才保证了它可以如此火爆,并很快跨过了“游戏”的界线,开始“侵入”能够决定你命运的日常生活的种种场景之中?当然从乐观的角度看,这可比十二星座和十二生肖都多出了四种类型,特别是与命定论不同,这可全是你后天选择的结果,被当作招聘和交友时的参考是否也自然会更加靠谱一点?况且两人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从交换属相、星座到直接报四个字母的代码,不管怎么讲,相比同样通过四个维度来评估人的体质和性情、由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体液说”,科技感肯定是拉高了许多,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够直接参与到R2D2和C3PO的交流中去。能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验证码”,谈谈实际的使用体验吗?要是刚好和爱因斯坦、曹操、甄嬛、郎朗同属一类,是否要比真去了霍格沃茨被分院帽分到格兰芬多还要让人兴奋?这种“我和他具有相同品质”的认知,也比以往“我要是能成为他可多好”的向往往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也是这类测试比智力测验更受青睐的原因吗?就算不是主人公、守卫者、指挥官,混个总经理、辩论家、探险家,也都是光耀门楣的好出路?虽说现在也形成了一定的鄙视链,网上甚至早就出现了像《MBTI大逃杀》这样向你推演、展示这十六种人进行生存游戏的优秀作品,但不像智力商数,各种链条的排列也都是去中心化的,你之砒霜可能正是他人的蜜糖,而真到了大逃杀的场景里,体力、耐力甚至很多时候会比智力更重要,更不用提什么性格倾向?
尤其是,据有些较真的朋友反映,别说隔一段时间做一次测试可能结果会不同,有时一天早晚各做一次也会在 INTP和 INTJ 间实现跳跃,这在你看来究竟是不靠谱的测量工具天生的巨大缺陷,还是打破了出生日期决定论、真实呈现复杂人性的一种代表着未来方向的心理层面的“动态捕捉技术”呢?在这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时代,尤其在凡事都越来越带有“游戏感”的语境下,会不会也很想把十六种人物设定都体验一遍?甚至期待掌控着这项庞大业务版权的公司某天会解锁推出例如美食家这样的新款角色,畅享更多美妙体验?而当这里的阐释和以往星座、属相乃至塔罗牌所揭示出的你的命运相左时,是彻底地抛弃原本的那些“迷信”,还是依旧会尝试调和其中可能造成自我认知紊乱的部分?或者说,择其优者全都笑纳即可?

梁小雨
有位朋友之前开玩笑,说当代年轻人从信星座到信 MBTI 堪称是一场思潮革命。星座是唯出生论,MBTI可是真的一道题一道题做出来的啊,做题改变命运!小镇做题家们理应为 MBTI 鼓掌。并且可选择的答案也不是单纯的“是”或“否”,而是尺度测量(分为五档,心理学上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判断受测者的状态)。坦诚而言,我自己也觉得 MBTI 的测试结果是比星座分析合理不少的,至少倾向性本身是存在的。从前把人单纯地分为“内向 / 外向”“感性 /理性”“左派 / 右派”也没有多合理吧。这么说起来,一直以来我最为困惑的一个标签是“文科 / 理科”……喜欢把人分文理科的人,心智是一直停留在高中阶段的,五十年后同学聚会时总结自己一生的闪光点可能还是高考成绩。再往前追溯,哲学和数学都同属于智性学科,那么怎么反而到了现在听到你说自己是学哲学的,就觉得你是个理性思维很差的文科生呢?不合理的标签比比皆是,倒是新出现的、流通范围广的会比已经根深蒂固埋藏在我们心里的多受一些审视。“流行”的概念天然附着“快速迭代”的隐意,这大概也是MBTI 测试在蹿红半年后就备受质疑的原因之一。如果真的从可靠程度上来讲,频繁出现在豆瓣影评、被文艺青年奉为精神分析领域金科玉律的弗洛伊德也并没有好多少。但毕竟辈分已经上去了,弗洛伊德老师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能逃过大家一本正经的审判。   
但只要是标签,就无法避免单薄和通俗。我最近发现自己在网络上发言的欲望越来越低,因为一旦开口,做的第一件事就不是表达,而是自我解释。第一刀把自己的肚子肠子全都剖开,让大家知道我不想吃咸汤圆不是因为我吃饱了而是我真的喜欢吃甜的。这就生产了极多的废话,乍一看这不像是你的微博,而更像是你的庭审笔录或是心理咨询病例。在这样的平台上发言,是不是拥有一个自带标签的“人设”就容易很多了?比如在微博置顶写明“本人 INFJ 太阳天秤月亮狮子表面平和温顺实际上每天都在心里翻白眼不爱讲道理我说什么是什么不想听就离开……”,虽然有标签化自己的嫌疑,但同时也让我在互联网上呈现出的年龄一下降到了十八岁左右。何况这类操作确实能帮人省下很多精力。毕竟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现实世界,你都不会期待和每个人成为知心好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些标签和分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多数人的关系到了“知道对方的星座”这一层也就差不多了,愿意了解到你 MBTI 层面的已经算得上是很熟的人了。我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挺悲观的,大多数人连自己都称不上了解,又怎么能笃定自己可以凭借这些东西支持那么多亲密关系的维系呢?两个人走得越近,要付出的思考和时间就越多。应该畏惧的其实是连自己都会对照着“今日运程”来指导生活,妄图越过自我审视由星象主宰未来的做法。相较之下,解读塔罗牌只能算是一种非常唯心的文学再创作,当预言宽泛而浪漫的时候,它就必定成真。这算是类似预言类行为的通用技巧之一了。除此之外还有心理诱导,迷信一种结果,就会以此为目标做出相应的尝试。麦克白的野心和女巫的预言到底哪个先出现呢?

杨兆丰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得比较卖力,我突发急性咽炎,刚发作的那天竟然完全失声。非常不巧,这一天我要和几个难得一见的高中同学小聚,本来按照计划,我应该扮演一个通过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小故事来活跃气氛的脱口秀喜剧人,但是因为我失声了,所以我只能改脱口秀表演为默片表演。在见到朋友之前,我忐忑地想,大不了我就一句话不说,听大伙儿说话算了。可在见面之后才发现,一旦我不说话,聚会的气氛竟变得压抑起来,一位朋友微笑着分享完她的伤心情史,其他的朋友们便掉起了眼泪。看到此情此景,我只能忍痛出马,试图用手语搭配气声说几句话,活跃一下气氛。然而,在场的几个老同学在见识了我的气声、手语和唇语之后,几乎都瞳孔放大,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只有一个老同学,虽然坐得离我最远,但竟和我心意相通,能够完美地解读我的肢体语言。之后的几个小时,这位老同学几乎和我演起了双簧,甚至还帮我准确地传达了几个笑话。大伙儿指着我问她,为啥就你能搞明白这家伙在说什么?她答曰:“因为我们都是摩羯座。”
除了星座以外,给人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两三年前,我在学教育心理学的时候,发现不少当代的教育专家依然在沿用“四体液说”,给学生们加以简单粗暴的分类,让人感受到教育理论那种能屈能伸、贯通古今的气势。这些专家还给很多老师提供了优秀的方法论意见,指导老师们如何正确对待冲动易怒的胆汁质学生和敏感多疑的神经质学生。当然,一路从各种校园中穿行过来,我发现拥有这两种人格的群体虽然很难被视为好学生,但却很容易当上市级优秀教师。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算是在同一个场景里,不同的人格也总能找到可以发光发热的好位置。所以说,人格似乎和签筒里的上、中、下签还不太一样,世上本不存在什么从一而终的“成功者”“领导者”或者“失败者”,只要不断成长,翻盘的希望总还是有的。但在MBTI测试的语境下,确如你所言,似乎大家都是天生的、优秀范畴内的“××者”。比如INTP最容易成为“学者”,INFP最容易成为“调停者”,ISTJ比较亲民,容易成为“物流师”。这两年,因为某首“儿歌”的流行,我还看到有专业人士用几千字头头是道地阐述,为什么INTJ都是典型的“孤勇者”。
随着这几年MBTI越来越火,质疑它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加强版的MBTI也应运而生。在我接触过的一个据说更准确的升级版MBTI测试里,“荣格八维认知功能”被细化为颇像元素周期表的Se、Si、Te、Ti、Ne、Ni、Fe、Fi。这里的Si指的不是硅元素,而是“内倾感觉”,Fe指的不是铁元素,而是“外倾情感”。虽然我连“感觉”和“情感”这两个词的差别都说不明白,但在做完题目后,看到我参差不齐、有零有整的八项指标结果,竟莫名感觉非常踏实。接着,我又花了十分钟去思考,我心里产生的这种踏实感究竟是来源于“内倾思考”(Ti)还是“外倾直觉”(Ne)。不得不说,这个测试的结果也非常严谨,生怕给我弄错了,直接一股脑送了我三个人格:“你可能是激情四射的ESFP,或可能是机言敏行的ESTP,也可能是心灵手巧的ISFP。”原来我的四组指标里,测试方有一半都拿不准——我要是喝了酒再去做测试,岂不是能得到更丰富的结果?而且,这次做MBTI测试的结果和我一个月前得到的结果(“奇思妙想的INTP”)也不一样,和我一年以前得到的结果(“心灵性慧的INFP”)更是截然不同。细细想来,多半是因为这两年我经历了不少变故,整个人确实沧桑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有过几次微调,所以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一样也算正常现象。但在我茁壮成长的时候,MBTI测试成长得无疑更快,我想借用赵本山小品里的经典台词对MBTI测试说:“恭喜你,已经能答仨答案了。”估计等我再成长两年,就能一次性集齐全部十六种人格,进化成可盐可甜的超体。
如果我们的人格确实能被一些后天的事件或外力所改变,那其实MBTI测试又可以成为灵魂改造类教育产品的效果检测工序。也许我们以后去做心理疏导,以及参加诸如成功学培训、企事业单位的新人入职培训或是领导力课程的讲座时,理应在入场时做一次MBTI测试,在结束时再做一次MBTI测试,如果人格真的有了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向也符合预期,那就证明灵魂改造的效果颇佳。而既然我们能调控自己的人格了,那么能够持续地保持某种人格就有可能会成为某种职业素养。假如高档餐厅需要招募摆盘厨师,但手艺最好的厨师不一定就能完成最标准对称的摆盘,这时,如果餐厅在招募要求里加上“有强迫症”“处女座”“INTJ”这些限定条件,也许就能让招募变得更加精准。相应地,估计那些以“军团化运作”“铁军文化”“狼性文化”著称的公司,同样会要求面试者提供MBTI结果。当然,我建议这些对人格或者马基雅维利主义价值观有倾向性要求的招聘者也别做“谜语人”了,最好直接在招聘广告里就把要求说清楚:“一天至少能持续保持十四个小时的ESTJ(总经理 / 监督者型)人格,谢绝拥有艺术家人格ISFP的候选者前来面试。”
注:
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3年2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3年2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