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 请出示验证码(二)






EDITOR'S 
NOTE
在许多人看来,星座、算命、塔罗牌可以成为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手段;在专业领域内,更有诸如在测试手段上取消了固定框架、使用指向模糊的工具来揭示心理投射规律的罗夏墨迹测试,以及提供倾向性结果的“大五模型”。如何评价这些测试方法?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的夸张的“矛盾人设”与“文化裂痕”又该如何理解?
链接
新刊试读 | 请出示验证码(一)

马赛克
说到这里,我们确实可以来盘点下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最为热衷的几项目的在于“认识你自己”的活动。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正是,不同的人之间要找到共同话题可谓难如登天,除了饮酒,可能就要算探索各自的性情与命运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吧?毕竟无论谁都喜欢听到和讲点关于自己的东西。而听别人讲述小时候那些来自大师的“预言”或应验,或被机智地躲过,也永远是引人入胜的奇妙时刻吗?曾听闻过哪些最令人惊叹的“命运小故事”?尤其是当这种服务依托博大精深的文化开展时,别的不说,从小身边因为命里“缺水”“缺土”或是笔画数有问题选择改名字的情况是否并不少见?你既然现在还能谈笑风生,想来也是迈过了人生中的好几个槛?“不去算命就没有事”这种判断在哲学或心理学上究竟成立吗?严肃应对的另一头,哪怕是类似“偷偷输入你们的名字测一下,看看是否能够携手一生”这样人人都知其荒唐的活动,真在聚会时玩起来,是不是也能让人其乐融融、欲罢不能?
星座前面已经说了不少,我们可以再来看看从“玩法”上来说更有代入感,也更给人私密独一感的塔罗牌占卜,能分享下你或朋友们的消费体验吗?因其多数情况下都要收取不菲的费用,就像看心理医生一样,所以也总会让我们格外认真对待吗?与MBTI不同,塔罗牌占卜有其源自中世纪的悠久历史,更涵盖了星象、色彩、数学等方方面面,变幻无穷如八卦,在此基础上占卜师的引导和阐释则更增添了神秘感并让人沉迷,无论内事不决还是外事不决,都可以找个大师算一算——这是否在本质上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类因渴望得到启示而开展的各种花式努力也没什么本质区别?读史至今,有什么特别令你惊叹的占卜预言或帮助裁决的方式吗?如果提前得知了自己终会嫁给王子,成为王后,是否真的会让你看淡许多生活中的挫折,并且相比挣钱更会注重自身品德的养成?这些与塔罗牌的最大不同,是否在于可能古时候还有会对国王讲出不中听的话的先知,但现在甚至还期待着你办年卡的占卜师们则无疑都会表现得更为耐心与配合,生怕客户一不高兴下次就不来了?而从客户的角度讲,其实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能有一个空间和对象来倾吐内心中郁积已久的东西,或是为一些其实已经打算要做的决定再找寻一些外部的支持,所以这样的互动机制本身也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点上,和找心理医生确实更加接近?

梁小雨
我记忆中最早的“认识你自己”的活动大概发生在千禧年前后。互联网刚刚兴起,大家对它的好奇有点像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元宇宙,认为这就是人类一切困境的终极解法。电视台会在下午收视率低的时段反复播放一些flash广告,大意是请你拨打某个电话,按照电话中的指示输入“你和那个他/她”的出生年月日就可以得到你们经过计算机配对的缘分指数。这段操作方式还会被重复两到三遍,生怕你忘记。除了家里的电话号码之外,就数那个“缘分对对碰”的号码被我记得最熟。虽然至今也不知道这路计算机进行姻缘配对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但是想来算法也不会太复杂,可能就是根据生日命理随便配一下。但在当时,也一定是有很多信奉者的。除了电视,杂志和周报也是这类小广告最常出现的地方。刚在《故事会》看完一篇讲狠辣女人重生杀死薄情郎君的故事,翻一页就很可能看见“姻缘匹配编辑短信发送至……”的小广告,倒也有点警示作用。果然要先匹配好,才能避免悲剧啊。
我也认同大家“都喜欢听到和讲点关于自己的东西”,可这恰好是人与人沟通困难的原因。每个人都希望更多地去讨论自己的事情,让话题、分析、关注都落在自己的身上,但你对面的人难道就甘愿成为万事围绕着你的NPC吗?况且有个很尴尬的情况是,很多事情在你看来是独一无二的回忆,但当它落在他人视线下时往往真的就是“那么普通的一个下午”。十年前影视行业火爆,热钱也多,据说有不少富裕又极具投资眼光的矿业老板们惦记着投一个项目,聊起来都是“题材已经替你们想好了,就是我这半辈子”,“比你们现在拍的那些精彩多了”。年轻的编剧或许在开始还能抱有一些“那么精彩的故事,高低得写成《大宅门》”的幻想,但最后往往会发现还没公园下象棋的大爷说得有意思。不只是煤老板,近些年不少名导都在重现个人记忆上频频翻车。《罗马》被指虚伪,《造梦之家》令人感到单薄匮乏,《贝尔法斯特》评分再创新低,《诗人》也被影评人隔空质问,伊纳里图凭什么认为大家愿意花两个半小时在他那些没逻辑的琐事和幻想上,“这简直像强行让观众欣赏导演的CT报告”。这种类型的作品更多的是依仗一种连接性,“我看见你”不足以取信于众人,“在你的身上看见我自己”才能获得好评。
我从小脑门长得比较大,到现在也得留着齐刘海遮挡。长辈们一直觉得这是福气,要露出来才好。何况就算不比照年画上的寿星,他们也认为额头大是因为塞了更大体积的大脑,是聪明的体现。我没办法说服他们这和大脑的体积不存在直接联系。高中毕业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在国内旅游,各地也逛了不少道观啊庙宇啊,印象很深的是有个道长给我算命,五行八卦就不说了,反正结论是“大利东方”。我妈妈当时很殷切地问,东方是哪里呢,我女儿要出国读书了。道长想了一下:“理论上的东方嘛就是中国东部,上海这些地方都算东方。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所以你们要去哪里呢?哦美国,那美国也算东方。”这番话当时是给我留下了蛮大震撼的。虽然尊重科学没错,连哥白尼听了也会被感动,但道长对自己的工作未免太过糊弄了一点,没有体现出任何职业上的坚持嘛……
我没有为自己算过塔罗牌,但是有通过塔罗牌问过别人的事情,也听过朋友的经历。多数占卜师都是不接受远程的,他们认为面对面更准确。据我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猜测,大概是因为真实出现在面前的人本来就能够展现出自己一部分性格要素和生活状态,那么在接下来的推理中也就更容易一点。比如我有一个母胎单身的朋友从杭州跑到上海来算过一卦,问“今年能不能脱单”,对方算完回答“不能”。我当时跟她说,或许本来不用这么麻烦,你找我,我也能算。
比起其他铁口直断的算命方式,塔罗牌更倾向于用故事和感受来回答你的问题。比如我问某某的境况如何,对方就会先选择一个适合的牌阵,然后依序回答关于“某某境况如何”的几个问题。第一张牌的答案代表“他陷入了什么”,第二张牌关于“是什么原因”,第三张牌则是“他对这件事什么反应”,第四张牌揭示“他现在如何”,最后一张牌决定“事情的发展趋向”。这样拆开看,有没有觉得塔罗牌的结构其实很像一篇记叙文?逻辑一般都捋得很清楚,所以无论怎么样,整个故事总体层面上不会有非常跳脱的情况出现,牌面解读空间很大,跟询问者本人的心理状态也有关系。从这里也能很好地看出为什么塔罗牌比八字这些更受年轻人欢迎,确实有得玩啊,有故事性,也聊得开。想起之前有人说算命不管遇见谁,起手都是一句“你最近遇到了困扰”,对方便会开始专注聆听——这不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能命中吗?没有困扰谁去算命。被算命的神婆贴上也是时有发生的事,尤其若是在静安寺那边走一走,单身女性不出十分钟一定能遇上。有次我在那里喝奶茶等人,一位神婆老师就过来讲了一堆预先准备好的吉祥话:“妹妹你旺夫啊,你以后一定嫁个好人的,你看看你,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孩子顺顺利利生两个没有问题。我再帮你算算呀,仔细算算好不好……”“噼里啪啦”一串炮仗点过,留我呆愣愣地捧着奶茶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神棍也要搞下市场调查,与时俱进才能赚到钱吧。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当代女性不为诅咒付费的。

杨兆丰
我听说,算命应该只能是道教的业务。据《佛遗教经》,佛祖涅槃前表示:“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而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然而还是有很多佛门中人愿意道破天机,普度众生,我也经常蒙受佛家居士的指点。几年前的一天,还是大学生的我独自从鸡鸣寺山门出来,迎面撞见一个女尼,上来就给我展示了一张不知是哪个寺庙或者协会颁发的证件,显示自己是个持证上岗的高级居士。我摆摆手,表示我还有急事。但这个女尼拦住我,更急切地说,你千万别走,不论给不给钱,听我说几句。这下我倒紧张了,便停了下来。她对我说,你是难得一见的大好人,命势很好,最近有桃花运,我给你一个福牌,你一定要随身带好,说着就把福牌塞到了我手里。我正发愣,她又说:这个福牌是开过光的,你随便给点吧!
我妈信佛也信道,虽然暂时还没有信西方神的迹象,但总之她是信神的。信神的人往往相信命运,所以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访名山,登至山顶,在绝景中算上一卦,或者算算运势,才觉得不虚此行。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大师说我五行多水,名字里的第二个字也有很多点,也算是多水。物极必反,水太多,就要小心溺水。听君一席话,我妈立刻给我报了个游泳班,不知是为了节省学费还是觉得我已经有点基础了,我妈跳过了初级班,直接给我送到了中级班。于是,我在游泳课上第一次体会到溺水的感觉,也领教了大师的灵验。我小时候长得比较可爱,而且脑门很大,据我妈说,我很像个“灵童”,更有可能是“文曲星下凡”。天天听我妈这么说,我在八九岁的时候终于“认识了我自己”,一度相信自己就是文曲星下凡,甚至在小学里竞选班长的时候,也不忘向同学们强调:我和你们其实不太一样,我是文曲星下凡……虽然竞选班长并不顺利,但所有大师见到我,几乎都像是培训机构的招生老师一样,条件反射地说:“你家小孩能考上好学校哦,一定要好好培养!”经过我妈的“好好培养”之后,我竟真的考上了好学校。倘若要还愿,估计我又得重游一遍中国的仙山名川。很多年后,我在南京参观夫子庙时,身边站满了家长,他们都为了自己孩子的学业,向先贤圣人参拜许愿。这时候我感到非常空虚,因为我高考的时候拿着我妈给我买的孔庙祈福系列中性笔,已经考上名校了,不由觉得自己白来了一趟。
如今,我在看到名寺里有求签算命的桌子的时候,总要忍不住算一算接下来几个月的运势,反倒是我妈似乎变得不爱算命了。也许在她看来,许多心愿已了,欲望渐渐衰灭,徒留对于失去的焦虑。她表示,如果真拿到一个下签,几个月都会心神不宁,不如不求。如此看来,很多人喜欢算命,并不因为真的相信命,可能只是想要听听外界对于自己生活的描绘和推测而已。而对于那些真相信命运的人来说,算命倒是需要一种能够直面生活真相的信心和勇气。
注:
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
● 本文为节选,发表于《萌芽》2023年3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龚文婕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3年3月刊

《萌芽》2023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