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萌芽 | 叶茫:另一种抵达



作者 叶茫
最近上映的片子《降临》大喇喇地理解一下讲的是一个交流的故事,或者可以更不恰当地说成是一个沟通不畅的问题。倘使交流无障碍,那么片子基本上五分钟就可以毫无阻滞地结束了。其中诸多波折、重重障碍来自于交流不畅,无论是对于外星人还是地球人都一样。
我很喜欢王颖《千年敬祈》里面的片段,亨利·欧饰演的父亲去美国看移民十二年未见的女儿。重逢的尴尬多于喜悦,虽然父亲是一个很擅长聊天的人,偏偏跟女儿并没有多少话讲,片中很多场景都发生在话不投机的饭桌上。后来父亲发现了女儿的外遇,问起女儿为什么离婚,女儿说她没有办法用中文跟丈夫沟通,越是要说,就越是沉默。父亲问她,你不是与外遇的俄国人有说有笑的吗?女儿说,那不一样,我用的是英文。
虽然影片把原因最后归结为父亲年轻时的绯闻对女儿造成的童年阴影,但那显然是一个太轻易的出口,似乎急于码放整齐因果关系让整个故事可以顺利结束。
交流真的很有趣,除了不同语言之间表达情感的思维差异之外,我们好像确实赋予了母语更多的承载。我们总希冀通过它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人表达更多。但对着另一国人说另一种语言的时候,可以回避掉的也更多。

无论是欲言又止还是闪烁其词,交流仍然还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很本质的欲望,算是一种存活的确认。有时我喜欢日常生活中的废话,因为那不伤筋动骨,就像我觉得萍水相逢的他乡客最靠得住。有段时间我小心翼翼地让对话退回到“新年/生日快乐”“谢谢”的程度。不过无疑文字是一个更好的出口,它有着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精确,还偶尔隐藏着许多的坦白,连误解都有那么一会儿的迟疑,让对冲和错失都走得慢一些。
于是我有时候想,书写会不会更加温柔一些呢?它延滞得更久,回馈更不及时。在很多时候,它甚至像一封“给自己的情书”,给予一些拥抱自己的从容的安全感。在这一刻我也不知道对面的听众可能会对我如何地怒目圆瞪,或是嗤之以鼻。还尚有一些龟缩在蜗牛壳里胆怯的时间,然后让那一座桥慢慢地去连接、抵达别处,拥抱世界。

萌芽经典 | 到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萌芽经典 | 童年往事
萌芽经典 | 也就只是个游戏
萌芽经典 | 在异国
萌芽经典 | 萍水相逢路边摊
萌芽经典 | 另一次死亡
萌芽经典 | 第一次爱的人
萌芽经典 | 猫猫和狗见闻录

《萌芽》2020年10月刊
点击购买⬆️

《萌芽》2020年11月刊
点击购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