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成绩上限的公式



情绪能量x学习系统x动机=成绩。
我们的成绩由三个主要因素决定:
01
情绪是否稳定
02
学习方法论是否足够完善
02
动机是否充足
在这里面,学习方法更多决定的是我们的成绩上限。
上限也就是天花板,天花板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其实都触及不到。
而我们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我们的动机是否充足,会决定我们的成绩的下限。
现实的情况恰恰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成绩,都是在被下限决定的。
我之前在规划课的直播里问过一个问题:
“大家认为自己今天成绩不好,是学习方法规划不够好导致的,还是因为自己情绪不稳定、没有足够的动力导致的?”
当时直播间里面百分之90的人,回答都是后者。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情绪,没有足够的动力,改变就无从开始了”。

很早以前的一篇文章里面,我给过一个结论。
“大部分人的高三只有一百天”,这其实是结论的前半段。
还有后半段,“真正决定我们能不能超越别人的在于剩下的两百天”。
为什么?
从此时此刻,到高考,300天的时间。
100天,100天,100天,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100天,主旋律是“等”。
人都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的,因为这份过分的乐观,会让我们进入“预防焦点”的状态。
预防焦点等价为“我害怕努力”,因为担心自己学习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自己没有足够好的状态,所以不敢努力。
为了缓解这种害怕,会不断地去做准备。
收集更好的学习方法,收集更好的网课,等待自己更好的情绪状态。
但是不管怎么准备,到了我们正式执行的时候,我们还是会陷入怀疑和自我否定,是方法不适合我,还是我不适合这个方法。
我现在的状态是不是不适合学习,哪些事情我还没有解决,哪些人在影响我的状态。
这种怀疑的出现,相当普遍,越不坚定的人,越没有自信的人,内耗就越严重。
担心自己的方法不够好,所以不敢努力,害怕目前的努力方式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所以不停地怀疑不停地调整。
于此同时,他们还会带着一种矛盾的心态:我觉得我来得及,我觉得我考得上,我有资本可以等一等,再准备准备。
过分的筹备,过分的等待,过分地寄希望于“未来的努力”。
当然,这种内耗,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拖延。
我们也许不是害怕努力,不是害怕失败。
也许你真正害怕的是成功。
你,害怕成功!
●第二个100天,大部人便开始在焦虑的驱使下行动了。
经历了很多次“理论的踌躇满志,实践的滑铁卢”。
我们终于开始慢慢地接受现实了,愿意去尊重现实——只有行动,才能够改变,我需要的是实践,理论指导的实践。
而不是单纯的理论。
收心了,正式努力开始。
大部分人,在这个阶段都会快速的提分,有巨大的进步。
但是,问题的核心在于,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我们要比的不是努力本身。
而是谁比谁更努力,我们要比的是差距,是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
这个阶段,要努力吗?
要。
但是这个阶段,彼此能够拉开的差距,并不大。
这只是你该的,你需要的是“额外”的努力。
你也必须承受,额外的痛苦。
●第三个100天,很多人,慌了。
现实的铁锤狠狠地砸下,我们终于认清了现实,优越感丧失殆尽:
我不比其他人厉害聪明多少,之前制定的目标大概率完不成了。
时间越来越少,100天倒计时一张一页撕下来的焦虑泛滥。
在这种不甘心之下,重压的倒计时之下。
同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老师讲课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的考试越来越多。
没有进入状态的人,大概率会掉队,甚至连基本的效率都无法保证。
糟糕的状态下,我们很容易盲目,急于寻找慰藉和救命稻草,可能会重蹈覆辙,再次进入第一个100天的状态。
现实的情况会是“我们不停地切换着任务,不停地比较,检查。”
我们心理资源会被极大的占用。
正常的情况下,一定的紧迫感会让我们效率更高。
但是在极端极度的紧张下,我们的效率就会断崖式的下跌。
后悔的情绪,会频繁的出现。
而后悔几乎是我们的情绪里面,价值最低的。
后悔是一种幻想,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自我安慰。
从来都没有“要是,就好了”。
时间是回不去的。
 如何解决我们的焦虑。
焦虑其实来自于“不确定性”,我担心我无法成功,可能会失败,这是第一层不确定。
我不知道失败之后到底会错过什么,这是第二层不确定。
双重的不确定,会让我们陷入更大情绪的挣扎。
 第一个建议:
 不要去对抗情绪,我们要学会顺应情绪。
就像我们紧张一样,我们越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越跟自己说这件事不重要。
真实的情况就会越糟。
先接受“我暂时都还会处于这种情绪之下,这种情绪并不会直接摧毁我或者让我失败”的设定。
也许我们的自责和恐慌会减弱很多,理性也可以更快地回归。
不要想着能够立刻解决,也许才是解决的开始。
 第二个建议:
 写下来。
焦虑的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希望让我们记得“这件事很重要,不去做就很危险”。
以至于,后续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会被大脑不自觉地被提醒加速,快一点,目标要失败了。
大脑没有安全感,大脑害怕你遗忘。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告诉大脑“俺已经知道了,你不用频繁的提醒我了”。
如何告诉?
写下来。
当我们写下来的时候,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从大脑对应的区域调取这份信息,然后输出到文字”。
我们写得越细致,大脑安全感就越足。
依次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了。
模板:
这件让我焦虑的事情是什么?核心的源头在哪里?
我真的有必要这么恐惧吗?我失败的可能性真的有那么大吗?
我应该怎么做来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事情我可以立马就去做吗?
 第三个建议:
 行动。
焦虑最大的敌人就是行动。
行动,就是消解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
如果当时当下你在焦虑,不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马上就去写两道题。

系统的学习方法有两个定义,一个是系统化,一个是细节化。
系统也就是框架,而细节则是优化的路径。
比如说,之前的文章告诉大家的,自律大部分时候都是框架问题,而不是细节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环境的约束力到位了,在学校在图书馆我们是非常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的。
而如果说,整体的环境是趋向于“安逸的舒服的没有约束的”,那我们的学习就会面临重重诱惑,变得困难万分。
那系统和细节结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效果。
我们以一个问题为开头。
问:为什么我成绩不好。
答:我上课的效率低。
●系统化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定位我们的问题。
●细节化最大的好处则是,我们可以立马知道核心原理,并且去解决。
现在核心就在于,我们的课程效率不高的核心原因在哪里。
然后,我们建构课堂的流程,整体上应该是“上课前,上课中,上课后”。
一、上课前,我们准备到位了吗?
01
是否有情绪的准备和调整,仪式感——收拾课桌,复习对应科目上节课的笔记。
02
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预习,是否能够大概知道老师讲课的基本框架和线索,这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在上课集中注意力。
二、上课中,我们出现了什么问题?
01
上课容易走神?
02
课程密度低,收获少。
03
课程密度高,知识点脱节,跟不上。
04
课堂笔记混乱,记太多和完全不记,导致效率低。
这分别对应了三个问题:
①走神对应的问题是,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可能跟我们生活作息有关,容易困倦,锻炼太少容易疲惫。
②课堂密度高低,是我们跟老师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决的方式也许就是尽可能地塞满课堂,老师停下来的瞬间回顾笔记。
如果听不懂课,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更细致的预习,或者听一些“预习的网课”辅助理解。
③记笔记的策略,会直接影响我们听课的效率。
不要完全的只是抄录,而是选择概括性的整理归纳。
完全不记笔记的问题就是“我们非常容易走神”!
三、上课后,我们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里的核心在于,如果我们上课后,不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会非常快。
而复习最好的方式就是“痛苦的回忆”。
通过费曼技巧,或者整理思维导图,或者关键词复述的方式。
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梳理清线索。
这里面的核心方法就在于“间隔测试”。
而本质的原理就是,我们的大脑负担越大,思考效率越高,我们的记忆就会越清楚。
而同时,要追加一个当晚复习,睡前5-10分再次复述。
核心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是会有一个定期清理的机制的,而这个系统也就是“睡眠”。
这里的核心原理在于“再次复述,给我们大脑一个信号,这个信息很重要,你不要把它清理掉啦~”
这就是,脑神经科学、心理学,跟学习系统的结合。
一个真正的更大的,有框架,有细节的,学习框架系统。

关于动机系统。
大多数人,无法主动自律的核心原因在于“不认识自己的欲望和恐惧”。
不认识也就无法利用,所以造成了各种三分钟热度事件的发生。
动机系统,相比于情绪要复杂一些。
可能大家也会更加陌生。
因为实在太过于强大,所以值得单独一篇文章讲解。
简略的讲解,其实会很损耗大家的“好奇心”。
就像你们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很多道理非常的空洞,没有实操性。
慢慢地就导致了你们“对道理绝望”~
咱们,可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哈!
明天见~
END. 
 特别推荐
 高三全程课 
这也许是市面上
性价比最高
知识点最精炼的
高考全程课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介绍⬇️


撰文 | 树林同学
排版 | Carmen
图片来源 : 网络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