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黄帝内经》011 生气通天论篇 “阴阳平衡”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前面我们一直在学习阳气的重要性。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
岐伯说:其实阴气也很重要,「阴气」,它的作用是什么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它可以收藏、贮藏我们人体的生命精华,而且迅速地进行调配,提供我们所需。
(「亟」是迅速、快速的意思。「起」就是配合、提供。)
阴气贮藏我们人体的生命精华,并且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进行快速地调配和提供。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那么,阳气的作用呢?「卫外而为固」,保卫我们,抵御外邪,起到一个防护的作用。
「固」也是固表。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如果「阴不胜其阳」,就是阴远远地少于阳,阳偏盛;这个时候,血液流动的速度就相当的快,人的精神状态就比较冲动,甚至发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如果「阳不胜其阴」,就是阴偏盛的时候,「则五脏之气相争」,一相争,就处在一种和谐被打破的状态了,结果导致九窍都不通了。
「九窍」,我们前面讲过了,上面的七窍再加上下面大便、小便的两个排泄口,一共是九窍。
五脏的气相争,和谐被打破,九窍不通。所以,阴阳要平衡,无论是阳还是阴,都不要偏盛比较好。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圣人懂得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啊,所以「陈阴阳」,就是把阴阳的比例调配得比较合适了;这样的话「筋脉和同」,可以理解为合作愉快;「骨髓坚固,气血皆从」,气血也都比较顺畅。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耳目聪明」,其实就是耳聪目明。如果像圣人这样掌握了人体的阴阳平衡,那么内外调和,邪气就不能够侵害我们,就可以耳聪目明,非常健康。「气立如故」,气的运行很正常。
但是,上节课也讲了「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能造百病,风邪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一旦「风客淫气」(「淫」是侵害的意思),「风」这个不速之客从外边儿来了,侵害我们的元气了。
风邪入侵的时候,损害我们的「阳气」;阳气受损的时候,「阴精」也会遭到严重的损伤;这个时候,邪气可能就会伤了我们的「肝」。
刚刚讲了外面的客观因素(环境因素),就是风邪对我们的影响。
接下来,又讲自作自受的情况:一个是「饱食」,一个是「大饮」,一个是「强力」。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如果总是吃得过饱,就会使得经脉横逆迟缓。这个「肠澼」就是泻脓血(就是拉痢疾)。总是吃得过饱,给肠胃增加了严重的负担,「经脉横解」,结果导致在上厕所的时候,就发现这便中可能都带血啊,或者得了痔疮。
【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然后「大饮」,疯狂地饮酒、饮酒过量,「则气逆」,就会导致胃气上逆。胃气本来应该下降的,结果上逆了,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喝多了就去洗手间去吐去了(呕吐)。
还有「强力」的情况,「强力」,要么可能是在劳作的时候啊,已经透支了体力了,要么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度)导致「肾气乃伤」,伤了肾气了。
「高骨乃坏」,这个「高骨」是腰间的脊骨(腰间的脊背骨)。如果强力透支体力,或者性生活过度的话,伤了肾气,就会伤了自己的腰部的脊椎骨,很多人会腰疼。

然后,岐伯又总结: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说这个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阳密乃固」,阳气要密藏,要固得住,不要轻易地外泄。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两者不和」,就是说,如果阴阳不平衡了,就好像四季里只有春天没有秋天,或者只有冬天没有夏天。如果阴阳不平衡,这个阴阳球就少了一边了一样,四季就少了两季一样。
【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所以要追求阴阳的平衡,这是圣人所践行的法则。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它就是有雄强之气的,个性是外放的、是勇猛的。阳气一定要闭藏好,如果不能闭藏好的话,阴气也会枯绝的,也会受到损伤的。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的特点:「藏精而起亟」,它是守家的,然后调配物品的,这是阴的特点。所以,阴要平,就是说,后方要平安。
「阳秘」,「阳」就当它是前线吧,「阳」这儿要「秘」,闭藏好,不要轻易地外泄。
就是说,后方、前方都要安全。这样的话,我们的「精神乃治」,精神就是健康的、平稳的。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如果把阴比喻成妻子,把阳比喻成丈夫,「阴阳离决」,就好像离婚了一样;那么「精气乃绝」,阴不管阳了,阳也不管阴了,各自是各自了……要么过度地耗散,要么外邪入侵等等情况。
「阴阳离决」,只管自己,不管对方了,太任性了,「离决」,离开了,决裂了,那人的精气也就衰绝了,
也就是说,我们的精气本身就是由阴气和阳气两种气共同支撑着(我们的生命精华之气,也叫元精)。阴阳要配合得非常好,达至一种比较平衡的状态,互帮互助这个状态,我们的精气才会旺。
接下来又讲: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如果受到雾露、风寒等邪气的侵犯,人体可能会生出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春天如果被风邪所伤,邪气留连于我们这里没走,还舍不得走一样,乃为「洞泄」。「洞泄」是水谷不化而泄泻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饮食还没有消化吸收好呢,直接就排泄出去了。
如果春天伤于风(就是被风所伤),邪气留连在我们这里,到最后可能会导致「洞泄」,就是突然地拉肚子。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那么,夏天如果伤于暑(夏天被暑邪所伤了),「秋为痎疟」,到秋天可能就会发生疟疾。
【秋伤于湿,冬逆而咳,发为痿厥;】
如果秋天被湿邪所伤了,邪气上逆,就可能在冬天一直咳嗽。
因为我们讲过,疾病一般都是有潜伏期的,像有的时候,你春天受了风邪的伤,结果可能这个疾病到夏天才表现出来;夏天伤了暑了,可能秋天才表现出来;秋天伤了湿了,可能冬天才一直咳嗽……
「发为痿厥」,「痿」是萎弱的意思;「厥」是一种气逆的状态。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如果冬天被寒气所伤,到第二年的春天,可能就会发生「温病」。
所以——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春、夏、秋、冬,我们人体总是要接受种种的考验,如果注意不好,可能就会伤了五脏,显现为各式各样的不舒服。
这节课讲的是阴阳平衡的重要性。还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总是吃得过饱,少吃一点……以前我们说七八分饱最好,事实上可能四五分饱就足够;那么喝酒(不得已喝酒)一定不能过量,不然伤身;还有平常一些体力活动(体力劳动),或者说体育运动以及性生活这方面也得注意,不要伤了肾气,伤了肾的话,很容易骨头疼——肾主骨。
如果我们一直让阴阳平衡,我们的「筋脉和同」,骨髓就会很坚固,气血也很顺畅,「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就算是外在有种种邪,也不能伤害我们,我们会耳聪目明,非常健康。
那么,阴阳平衡的关键要追求什么?「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后方稳定,前方密藏,不要轻易地外泄。如果能够始终保持阴阳平衡,那也就不怕四季(春夏秋冬)四气的变化了……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