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上节课讲到,我们的五脏每个脏器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那种味道,所以呢,五脏对应着五味:酸、苦、甘、辛、咸。接下来,又讲五脏之气,五味(酸、苦、甘、辛、咸)大概指我们的饮食,这五味饮食入到我们体内之后呢,会滋养我们的五脏,其实,五脏之气啊,基本上都是从五味的精华当中提取出来的。
那么,如果我们的五脏出毛病了,就会在我们的面色上体现出来。这里岐伯就首先讲了死证的五种面色表现。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草兹」指的是死草的颜色,青中就好像带着枯黑一样,失去了生机了。看一个人的面色如果青得就像死草一样,这个人可能就危在旦夕了啊。
【黄如枳实者死,】
那么,有的人他可能面色不青,他发黄,也要看怎么个黄法。有一种中药叫「枳实」,颜色是青黄的。如果这个人的面色就好像枳实,是一种青黄色,那这个人也是生命垂危啊。
【黑如炲者死,】
有的人面色发黑,黑得就像烟灰一样——黑黄色的,这个状况也是让人堪忧啊。
【赤如衃血者死,】
还有的人他面色赤红,「赤如衃血」,什么是「衃血」啊?就是败恶凝聚之血,是有问题的血,这个血的颜色是黑赤色的(赤就是类似红色,黑赤色就黑红色的)。
要是有的人啊,他这个面色是黑红色的,就好像是那种败恶的、凝聚的坏血一样,那他的生命也可能延续不了多长时间了。
【白如枯骨者死。】
有的人面色惨白,像枯掉的骨头一样,「枯骨」就是颜色惨白枯槁的骨头,白是白,就是惨白,像枯骨一样,这就很危险了。
岐伯说:
【此五色之见死也。】
这就是通过面色来推测这个人是不是有死证的五种表现(也是五种情况了)。但是,我们可能有很多好朋友也学了一些高级的情商术,即便是真的发现有病人危在旦夕,有的时候不能直说,你要是直说了,吓他一下,本来能活三天的,结果三小时就走了,是吧?
我们要明白,情商还是很重要的,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很多事不能直说,要隐晦着说、避讳着说。甚至委婉地、间接地传达给他的家人之类的,这个前提也是当你判断得极准确的时候,如果你判断的根本不准确你还瞎说,不等于是诅咒人家吗?这就是情商极低的表现了……别说去学医了,连做人都做不好。
前面讲了五种死证的面色,接下来,又讲有生机的面色。
【青如翠羽者生,】
岐伯说:有的面色青如翠羽,青得就好像是翡翠色的羽毛一样。一说羽毛呢,阳光一照,有一种奇异的光泽,形容充满生机,是吧?这个人面色虽然青,但是青得就好像是翡翠色的羽毛一样,这说明他生命力还是比较顽强的,健康状态还是不错的。
【赤如鸡冠者生,】
有的人的面色啊,赤红得就好像鸡冠子一样,也是透着那种生命力的,这种也没问题。 【黄如蟹腹者生,】
有的人面色虽然黄,但黄得有光泽,就好像螃蟹的肚皮一样,是有光泽的那种黄,这个状态也是不错的。
【白如豕膏者生,】
我们知道,「豕」在古时候代表猪;「膏」是油膏、脂肪。
这个人是脸很白,但不是惨白,就好像猪的油膏、脂肪一样,白而有光泽、润润的,那这个状态也是不错的,
【黑如乌羽者生。】
还有的人皮肤很黑,但他的这种黑呢,就好像是乌羽,就好像是乌鸦的羽毛一样——黑,但是很有光泽,透着一股生命力,这个也还不错。
【此五色之见生也。】
所以,同样是青色啊,赤色啊,黄色啊,白色啊,黑色啊,如果失去了那种生命力,就是病危的征兆;如果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就说明这个病啊可治,说明这个病人身体会很快好起来。
然后呢,岐伯又讲:生于心、生于肺、生于肝、生于脾、生于肾是什么样的面色,讲得很细了……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就是说,生命力旺盛在哪儿呢?比如说:他主要是心气这儿旺,那么,体现出来的这个面色啊,就好像是「以缟裹朱」,「缟」代表白绢,白色的细的绢布,白绢。
说如果一个人,他的面色就好像是细白的这个绢布啊,裹着朱红色一样,那说明他的心气比较旺,它的生命力主要在心那儿体现着。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那么,如果一个人他的面色是「以缟裹红」,就是细白的白绢布裹着红色一样,他面色是这样的。那么,他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肺那儿,可能是肺气比较旺。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绀」,代表青赤色,也有人说是薄青色,总之是青色。
说这个人如果肝气旺,肝这儿的生命力强,他的面色就好像是细白的白绢布裹着一种青色一样。
然后又讲: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栝楼实」也是一种医药,成熟之后是橙黄色的。
这个人脾这里很旺,那他的面色就好像是细白的绢布啊,裹着栝楼实那种橙黄色。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如果这个人的肾气很旺,肾这儿的生命力极强,那么,他的面色啊,就好像是细白的绢布裹着紫色一样……
这太精妙了这里!好的神医也是要阅人无数啊,我们相信岐伯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总结得既有文学艺术性,又很科学、又很精密啊。
我们发现生命力旺盛在哪儿呢,他体现出的面色前面都加了一个「以缟裹」什么,以白色的这种细绢布裹着一样——就是很含蓄地、隐隐约约透着这种颜色。
岐伯总结说:
【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刚才讲的就是五脏的哪个脏器生命力比较旺盛,然后他所对应的面色是怎么样的。
「外荣」就是外在的表现,「荣」,其实这个地方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勃勃的生机。
接下来岐伯又讲:
【色味当五脏。】
这个「当」,就是相衬、相对应、相配的意思。
说:五色(青、黄、赤、白、黑)和五味(酸、苦、甘、辛、咸),与五脏(心、肝、脾、肺、肾)是有着对应的关系的。
【白当肺、辛,】
比如说:白色就对应着我们的肺,对应的味道是辛,所以说「白当肺、辛」。
【赤当心、苦,】
就是说,这个赤红色对应着我们的「心」,所对应的五味是苦。
【青当肝、酸,】
青色对应着我们的肝,对应着五味当中的酸味。 【黄当脾、甘,】
黄色对应着我们的脾脏,对应的味道是甘。
【黑当肾、咸。】
黑色对应着我们的肾,对应的五味是咸味。
【故白当皮,】
为什么说「白当皮」呢?白色不是对应着肺吗?肺主皮毛啊,是吧?所以白色也对应着我们的皮肤。
【赤当脉,】
赤红色不是对应着我们的心吗?心主血脉啊,所以呢,赤红色就对应着我们的脉。
【青当筋,】
为什么呢?因为青色对应着肝啊,肝主筋,所以青色就对应着筋了。
【黄当肉,】
为什么啊?因为黄色对应着脾,脾主肌肉啊,所以黄色就对应着我们的肌肉。
【黑当骨。】
为什么呢?因为黑色对应着我们的肾呢,肾主骨啊,所以黑色就对应着骨。
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学完了,再来复习一下。
岐伯首先讲的是五种死相的面色,就是说,这个病人啊,可能病危了,命不久矣,他那个面色会有所呈现;然后,又讲同样是青、黄、赤、白、黑,有的人他的面色是透着生机的,一看他的病就可治,会很快康复。那么,这些能治的病人(他们)的面色是什么样子的,讲得也挺细。
之后又讲,五脏到底哪个脏器生命力最旺盛?哪里的气最强啊?也是从面色上能看出来。
接下来,岐伯又讲了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又讲了各种颜色对应着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讲的其实还是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我们能够发现:《黄帝内经》中有一些内容是一直在重复的,但是不是机械地「复制粘贴」,在重复中也有些微的变化,一方面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另一方面,又给我们做一些智慧上的拓展,也挺好的……帮助我们复习以往的知识,又能学一些新的知识,这新旧的知识就完美地融为一体了……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