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听岐伯大师讲中医。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
最开始诊病的时候,要以五脏之脉作为纲纪,就是要严格参照五脏所对应的脉的情况。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在正式开始治疗之前,一定要把「诊断」这项工作做清楚、做准确。
【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五决」,其实指的就是五脏的气脉。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
如果出现了头痛的症状(「巅疾」,「巅」就是头顶),头顶这儿很疼,这说明下虚而上实(就是下焦虚,上焦实)。
【过在足少阴、巨阳,】
「足少阴」,指的是足少阴肾经。「巨阳」,这个「巨」,其实就是「太」的意思;这里的「巨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
说这个病人头痛(头顶痛),这说明下焦虚,上焦实。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甚则入肾。】
这病情要是严重的话,可能病邪会入到肾脏。
又讲:
【徇蒙招尤,】
注解里有:「徇蒙招尤」,是指眩晕,看东西看不清了,而且头一直在颤动,一直在摇动,这是「徇蒙招尤」。
【目冥耳聋;】
然后这个病人「目冥」,就是说眼睛灰蒙蒙地看不清,耳朵还聋,这说明他——
【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
这指的是问题出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甚则入肝。】
如果病情严重的话,病邪还会侵入到肝脏。
歧伯又讲:
【腹满膜胀,】
就是说我们肚子这儿感觉很胀满。
「膜胀」,形容内外憋得慌的那种感觉。
【支鬲胠胁,】
就是说我们感觉到胸膈和胠胁(胁肋、肋骨)这里,就像有东西撑住了一样。
【下厥上冒,】
就是因为上边这个肚子呀,胃呀,胸胁肋骨这儿胀满,血液没有办法顺利地流到我们的脚那儿,就导致下体的这种冰寒之气反而向上延伸到了腹部这里。
【过在足太阴、阳明。】
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出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
然后,岐伯又讲:
【咳嗽上气,】
「上气」,指的是逆喘。这个病人一直咳嗽,逆气不下。
【厥在胸中,】
这个「厥」,代表寒冷,说明寒在胸中这里。
【过在手阳明、太阴,】
意思是问题出在哪儿啊?问题就出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这里。
【甚则入肺。】
严重的病邪还会入侵到肺这里。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
如果这个病人心烦头痛,说明病在隔中。他心情非常烦闷,还头疼,说明这个病生在胸膈的横膈这里,于是导致津液不足,出现了燥气。
【过在手巨阳、少阴,】
「巨阳」,就是太阳。就是说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出在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这儿。
【甚则入心。】
严重的病邪还会入侵到心那里去。
这一段落,应该讲是临床的至理名言,但是我们这些初学者看起来还是有点儿懵懂。
为了帮助自己能够记忆好这些经络还有穴位,我在网上买了一个经络人体模型,大家也可以去网上搜搜看,看看你喜欢哪一种。我买了一个有点软的那种,还可以扎针的那种人体模型,上面画满了经络,然后还点着每一个穴位的名称。
一学中医,发现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了,就单单是这些经络、这些穴位就要记好久了,所以家里有那种人体经络图的可以多看看。如果想更直观一点,买一个立体的经络模型,有便于我们未来的学习。
今天的课,属于临床诊断的一个指南,大家也可以作重点标记。虽然现在看起来懵懵懂懂,但是相信未来一定能用得到的。而我们的师父,就是伟大的神医——岐伯呀!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